摘要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做出的伟大创举,对吸收数量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然而乡镇企业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要素加快流动,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种种困境,企业发展速度变缓,效益下降,人才资金短缺等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乡镇企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由来,然后调查分析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乡镇企业现状,提出了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企业,农村,经济,
前言
1.1研究的背景
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发展可以说是重要的标志,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对吸收数量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85310亿元,同比增长9.63%,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民进入了市场化经济。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种种困境,企业发展速度下滑,效益恶化,人才资金短缺等困扰着不少的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也急需方法来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还没有不如正轨,依然带有传统理念的束缚,管理者的素质还有待加强,市场意识不强等。
1.2研究的意义
很多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渐渐表现出了不适应性,企业效益下滑,企业发展缓慢,企业从事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产品多是低水平,低附加值的产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要素加快流动的今天,乡镇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营风险加大,而乡镇企业关乎亿万农民的生计,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对改变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城市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如何解决乡镇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的困境是重中之重。
1.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法作为研究方法,通过设立调查问卷来收集乡镇企业的现实状况,通过设立相关的调查问卷,分发给乡镇企业职工,然后回收整理分析,统计和研究。
2.乡镇企业的概述
2.1乡镇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乡镇企业是指农民出资或农民集体出资为主,在乡镇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的统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乡镇企业761万个,从业人数达2.73亿人,2020年上半年全国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285310亿元,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7%
乡镇企业的特点主要有:①生产活动主要靠市场调节。市场有什么需求,乡镇企业往往快速转向该产品,从事该产品的生产中。②职工大都半编制和半务农状态,乡镇企业职工在旺季往往劳动强度大,在淡季会回归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管理观念的淡薄,乡镇企业往往采用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③与周围农村经济密切,便于利用当地各种资源;乡镇企业职工往往来自周围乡镇和农村的居民,充分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往往会就近采购周围农村的矿产等资源产品,为自己的生产提供便利。④涉及面广,经营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各行各业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乡镇企业的涉及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及饮食、服务、修理等,还有当地特色产业,从事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产品便宜作为其主要竞争力⑥规模较小,能比较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乡镇企业以其资本经营灵活,风险较小,规模较小的优势,当市场出现投资小,产品经济效益高时,乡镇企业往往能领先其他,迅速投入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中。⑥在现阶段乡镇企业大多是密集型企业,设备简单,从事的行业也往往比较简单,往往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对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这些特点使乡镇企业拥有极大的市场适应性和顽强生命力,具有极高的市场转向性和灵活性,可以依靠市场需求迅速调整生产目标,但同样也使乡镇企业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会因为市场误判造成损失,也会因为小企业集中进入该行业造成损失,并且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也比较低,而且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往往过于重质轻量,长久以往,往往造成产品质量低下,企业资源不能有效调配,企业利润后期下滑,后续发展乏力缓慢,不能合理调动一切生产要素,造成效益低下等后果。
2.2乡镇企业的由来
乡镇企业的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源自建国初期农村手工业,这是乡镇企业最早的雏形,上世纪70年代,召开了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在农村利用本地资源,建立小化肥厂、小水泥厂等小企业,江苏无锡春雷造船厂是第一家社队企业,在1959年前,没有乡镇企业的称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立的企业被称为社办企业,1984年以后才被称为乡镇企业,1984年中央4号文件发布,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文件对社办企业给予肯定,给予乡镇企业各种政策的支持,乡镇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乡镇农村的大地上,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大发展的新时期。1996年第八届XXXX常务委员会通过《乡镇企业法》,标志着我国乡镇企业的管理有法可依,乡镇企业的发展走向了正规化,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工业的兴起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商品种类和产量的缺乏,满足不了家庭生活基本的需求;另外,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就业需要,于是逼迫着中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经济。于是,乡镇企业在这时涌现了。这些企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城镇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优化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为缩小城乡差别做出了重大贡献。
费孝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察江苏小城镇,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种以农民自主发展的企业,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犹如一股清风,给当时沉闷单调的农村带来了活力,给了千千万万农民新的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1991年中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大关,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左膀右臂。到1996年有4000家乡镇企业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大中型企业的及格线,实现出口交货六千多亿。
进入21世纪,一大批乡镇企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发展到20万家,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三分之一是乡镇企业。商标注册人为乡镇企业的全国驰名商标有38个,像美的,格兰仕,红豆,科龙,椰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更是畅销国内外,这些知名品牌大大提升了乡镇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打破了一些人想得的乡镇企业生产伪劣产品的固有形象。截止2000年底,全国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03504亿元,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3.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
诚然一小部分乡镇企业发展的很好,并且成为了所在行业的龙头,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批乡镇企业在发展缓慢和效益低下的困境里徘徊。
通过对永力橡胶厂的调查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来,永力橡胶厂于1997年成立,坐落于在山东鲁西小乡镇,以生产、加工摩托车、农用车等小型车辆的内外胎为主要经营方向,另外还辅助经营各种橡胶辅助材料,注册资本100万元,员工在350人左右。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337份有效问卷,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和领导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只有在所有题目被回答以后,才可以被成功提交。参与者未解答完毕的问卷不会作为有效问卷使用,将全部的337份调查问卷分析比对后发现,问卷没有故意乱答或错答,所有问卷均有效。
本次调查的样本人群中有216名男性,占总人数的64.1%,有121名女性,占比35.9%。男性比女性人数多95名,关于职工的年龄分布,40—50岁的职工最多,占据样本总数的61.4%,30—40岁的职工仅次于40—50岁的职工,为15.7%,18—30岁的职工仅占比百分之13.3%,50到60岁的职工占比百分之9.4%。进而说明,40到50岁的职工占永力橡胶厂的主要,而年轻人严重不足,18到30岁的年轻人在抽样样本中仅占45人。
在样本的337名职工中,领导占比6.23%,职工占比93.7%,并且领导多为50到60岁的年龄,21名领导中,有15名在50岁到60岁的年龄。在样本中,初中学历占比最高,147人,为43.6%,其次是小学学历,88人占比26.1%,高中学历为83人,占比24.6%,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数为19人,为5.6%。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员工为本地户籍。
根据数据显示,永力橡胶厂职工每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占比最大,为207人,占比61.4%,永力橡胶厂职工每月收入为3000以下的为79人,占比23.4%,每月收入为4000元以上为51人,占比15.1%,由此得出,大多数永力橡胶厂职工的收入在4000元以下。在家庭年收入方面,永力橡胶厂职工每年家庭收入在6万到10万占比最高,为245人,占比72.7%,每年家庭年收入在6万一下的为76人,占比22.5%,家庭年收入在10万以上为16人,占比4.7%。在家庭年支出方面,永力橡胶厂职工每年家庭支出为3万到5万的占比最高,为233人,占比69.1%,家庭支出为三万以下的为69人,占比20.4%,每年家庭支出5万以上为35人,占比10.3%。由此可见,大多数永力橡胶厂职工收入较少。
根据数据显示,永力橡胶厂职工入职在5年到10年人数最多,为201人,为59.6%,入职在5年以下为72人,占比21.3%,入职在10年以上占比最少,为61人。由此可见,大多数永力橡胶厂职工入职时间较短,为5到10年,老员工工作10年以上的仅61人,可见永力橡胶厂难留员工。根据样本,大多数永力橡胶厂职工每周工作时长为60-70个小时,为253人,占比75.1%,仅有少数职工低于或高于60-70时长,由此可见,大多数永力橡胶厂职工工作时长偏长。根据样本,每月加班次数在10到15次的职工占比最高,为277人,占比82.2%,比例惊人,说明永力橡胶厂加班严重。
根据数据,在您觉得永力橡胶厂哪方面吸引您中,选择离家近,便利占比最高,为194人,占比57.5%,选择工资合适的仅有73人,占比21.6%,选择工作轻松的为31人,占比9.1%,选择福利好的为39人,占比11.57%,可见,大多数在永力橡胶厂工作的职工选择在永力橡胶厂工作的原因主要是离家近,方便照顾家庭,而不是去外省从事薪酬更高的工作。选择工资合适,工作轻松,福利好的职工占比较少,可见很多职工对此并不满意。
对于对永力橡胶厂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共有221名职工选择不满意,为65.5%,只有34.5%的职工选择满意,为34.5%。可见多数人并不喜欢永力橡胶厂的工作环境。在对于永力橡胶厂的安全措施是否满意的方面,有243名职工选择不满意,为72.3%。在对于永力橡胶厂工作强度方面,有104名职工选择强度很大,为30.8%,有159名职工选择强度大,为47.18%,仅有74名职工选择工作强度适中。
对于对永力橡胶厂安全措施方面是否满意,共有192名职员选择不满意,占比56.9%,有79人选择一般,占比23.4%,有66人选择满意,占比19.5%,可见永力橡胶厂的安全措施并没有做的令职工满意。
在对于永力橡胶厂绩效考核方面是否满意,有171名职员选择不满意,占比50.7%,有136人选择一般,占比40.35%,有30人选择满意,占比8.9%。有一半的人对永力橡胶厂的绩效考核不满意,反映了目前永力橡胶厂的激励制度不够好。
在对于永力橡胶厂管理水平是否满意的方面,有226名员工选择不满意,占比67.1%,有88人选择一般,占比26.1%,仅有23人选择满意。说明永力橡胶厂的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40—50岁的职工最多,占据样本总数的61.4%,而18到30岁的员工仅13.3%,说明永力橡胶厂难以吸引年轻人前来工作,而小学,初中学历人数达到235人,占比69.7%,说明永力橡胶厂职工大多学历低,缺乏一定的知识水平,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永力橡胶厂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永力橡胶厂管理水平低下,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在对于永力橡胶厂管理水平是否满意的方面,有226名员工选择不满意,占比67.1%,在样本的337名职工中,领导占比6.23%,样本仅有21人,说明管理人员缺乏,而内部管理以粗放式管理为主,制约了永力橡胶厂生产的高效。在对于永力橡胶厂绩效考核方面是否满意,有307名职工选择不满意或一般,说明永力橡胶厂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制约了职工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发挥。
职工工作时间偏长,工作强度大,加班严重,工作环境不尽人意,安全措施也并不到位。根据样本,有253名永力橡胶厂职工每周工作时长为60-70个小时,占比75.1%,工作时长偏长,违反了劳动法,损害了职员的权益,并且有277人每月加班次数在10到15次,占比82.2%,说明永力橡胶厂加班严重。在对于永力橡胶厂工作强度方面,有263名职工选择强度很大或大,占比78%,说明永力橡胶厂依旧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初始阶段。 在安全措施方面,共有271名职工选择不满意或一般,占比百分之80.4,仅有66人选择满意,说明永力橡胶厂的安全措施,大部分职工并不满意。
以永力橡胶厂为点,看到现在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
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绩效机制和职工选拔机制,年轻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来乡镇企业,使得产品的升级和企业的管理难以提高。经营管理上存在盲目性,管理人员重产量,轻质量,缺乏前瞻性,忽视产品的升级和质量的提高,使得产品趋一化,单调化,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减弱,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发展无后劲,企业的效益进一步降低。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市场观念相对于市场发展的相对落后,大部分乡镇企业还停留在依靠临近农村的资源,地理位置的红利上,难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第二,在对待企业员工上,企业管理者忽视了企业员工的具体需求,在社会上所有企业基本能满足员工低层次的需求后,企业员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各种高层次的需求,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人还有社交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企业员工满足低层次需求后,它的激励将减弱,高层次需求会显现出来,而在社会上企业都能满足低层次需求后,那么能满足职工感情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企业,往往使职工更加忠诚,职工也会为企业更加努力的工作,而年轻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来乡镇企业,往往也是因为乡镇企业难以满足高学历人才的高层次需求,这就使得产品的升级和企业的管理难以提高。因此乡镇企业应在满足职工的低层次需求后,尽量去满足职工的高层次需求,以获得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现有职工的满意度。
4.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
4.1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针对乡镇企业的粗放式管理,乡镇企业应引进和借鉴现代管理理念和手段,花重金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管理技术人才,以推动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的职工的绩效制度,以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抓好基层管理,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健全规范和制度,认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乡镇企业管理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不断完善建立完善用人机制和干部机制,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确保激发职工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
4.2扩宽发展融资渠道
乡镇企业曾面临很多机遇,但发展过程中往往遇到缺少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第一,资金紧张,无法更换新设备和新技术,造成产品落后于市场同类产品。企业在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合理进行借贷,可以向银行集资,改善资本结构,盘活闲置资产,对于企业闲置的设备和材料,果断进行出租,拍卖等,让资产活动起来。 11
4.3建立地区特色产业
建立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是乡镇企业的一个优势,借助本地特色,利用当地资源和本地的技术特长人才,善于挖掘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因地制宜地走环境友好型和有自身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的新路子。依托地方优势,走因地适宜的道路,积极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4.4树立品牌意识
我国乡镇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其中就有品牌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品牌经营的想法和投入度,企业品牌经营能力也不强,缺乏足够的品牌经营经验,致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缺乏识别度和认可度,甚至还有乡镇企业实行无品牌的三无产品的生产,更加扰乱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乡镇企业要加大产品的品牌意识,为自己的产品提供更好的包装,从而提升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增大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加大广告的宣传投入。
结 论
发展乡镇企业对推动农村现代化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乡镇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是艰巨的,企业融资难,管理水平落后,缺乏人才等都是目前大部分乡镇企业叩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完善职工的绩效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其次扩宽发展融资渠道,改善资本结构,把闲置资产盘活。第三,建立当地特色产业,这是乡镇企业的一个优势,利用好当地特有资源,挖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产品。最后,建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营销,打造响亮的品牌。
致谢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从拟题,到调查报告,到论文完成,对我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本文从拟题到定稿,得到了我的指导老师的无私指导,在论文的完成之际,对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致以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余正松:《中国乡镇企业生产效率及技术进步时空分异》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0年04期
[2]刘玉珍:《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障碍与机遇》中国储运 2020年08期
[3]徐飒: 《论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财经界 2020年30期
[4]冷传斌:《我国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商讯 2020年20期
[5]程竹: 《苏南地区乡镇企业集体土地入市的困境与机遇》 时代金融 2020年22期
[6]刘凤云:《从乡镇企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乡镇经济发展新动能》 今日财富 2020年10期
[7]姜书瑾:《乡镇企业在农村现代化中的作用》 河北农机 2020年05期
[8]颜英,何爱国:《中国农民四十年小康之路的制度创新》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02期
[9]高松:《乡村振兴背景下影响乡镇企业发展因素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04期
[10]李敏:《浅谈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问题》 财经界 2020年08期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7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