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素兰儿童文学写作策略研究

汤素兰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她笔下儿童文学字里行间透露着温柔细腻,而且作品逻辑性严谨、哲学理性强。她喜欢把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写进自己的作品中,从而彰显作品个性。她的作品表面上内容丰富,可实质上是一种化繁为简以及深入浅出的艺术表达。

  前言

  汤素兰是如今中国儿童文学界的代表作家,她1965年出生,生长在湖南宁乡的一个乡村地区,1981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此后又取得了此研究的硕士学位。早在大学期间,她就尝试写了首个童话故事《两条小溪流》,随后便长时间给孩子们创作各种形式的文学,如今,二十年如一日,她从未放弃儿童文学创作念头。她创作的内容有散文以及小说还有诗歌,深受孩子们喜爱,其中童话影响力极大。
  王泉认为,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对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影响力很大,可是这些作家容易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创作比较浮躁,难以深入的创作。[2]可是,汤素兰是个例外,她始终坚守创作底线,秉持责任心去创造,所以她是一个学者型的童话作家,创作的作品可谓用心良苦。此论文在拜读她笔下儿童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结合从图书馆借阅的书籍以及下载的期刊文献,从三个方面研究其作品的写作策略,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程,感受汤素兰儿童文学作品的审美趣味,对全面认识儿童文学创作的独特性,丰富儿童文学创作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一、走进儿童内心的创作

  儿童的内心是纯真美好的,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作家学者们的始终追求,而走进儿童内心即为第一要义。走进儿童用内心首先要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世界、看待儿童自身,将世间一切情感纯化,以一种温和的态度来向儿童诉说所有美好。同时儿童的内心又是敏感脆弱的,处在一个对世界认知的初级阶段,需要的是积极健康、充满温情的创作。走进儿童内心世界,不仅要坚定儿童视角叙事创作,也要作品之中流露温情,带给儿童温暖。

  (一)儿童视角创作

  英国作家帕西·路伯克提出:“小说写作技巧中关键点,是把握叙事观点,具体来说是如何处理叙述者与故事二者之间的关系。”[3]汤素兰花了二十年时间,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创作,她笔下的作品不仅彰显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字里行间充满了关怀儿童的意味,而且以现实主义创作形式,富含丰富的想象,那么,儿童读者便能很快领悟故事,并领略其中的语言美以及情感美。汤素兰在作品中描绘的少,就给予儿童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无疑挑战了儿童读者思维能力,还有作者创作能力。她坚持儿童视角创作,又从童年立场出发,所以她笔下的作品,儿童会很喜欢阅读,另外,她会借助巧妙的叙事技巧,让读者读懂童话故事,这也是小读者们更愿意去欣赏的原因。
  “借助变换成人与儿童的角色的手段,通过儿童的视角透视陌生的成人生活环境,从而创造一个不同于本来生活的世界,让成人看到儿童的原生态生命情境”。[4]举个例子《好长好长的名字》故事里,就是突出的儿童思维,喜欢别人的东西,就去要,可是一起东西给你时,又觉得这不合乎规矩,这对应的就是孩子,在他们的世界里有一套自己的是非观,如果不能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去创作,是很难被他们所理解,所接受的。在《笨狼的故事》一文中,老师画了个苹果,笨狼认为黑板上的不是苹果,他吃掉的苹果才是真正的苹果,看到这,我们成年人一般会不解,可事实上,孩子们就是喜欢讨论这些定义的对错。在接受采访中她曾提到,创作是记录小孩子阶段最渴望的食物,这个不受生长环境影响,因为孩子心灵都充满了渴望,这正如《小朵朵和半个巫婆》一文中提到的“做一个巫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们的心愿”。每个人在某个年龄段都是儿童,儿童思维是存在于人一生中的,有时,它受社会、理性因素的影响,磨灭了它的存在,但处于儿童时代的儿童就会有这种思维。汤素兰认为儿童文学需给他们带来快乐,激发他们兴趣,并让他们有一颗向善爱美之心。所以汤素兰也始终将自己处在儿童时期的情形下进行写作,在她的童话中,有对儿童自然生活状态的展现,有对儿童自主性人格的提倡,对儿童自尊心的尊重,对他们独立性的引导。这一切的创作基础都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透过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通过吸引儿童眼球的手段,纯化了大量浑浊的情结,掺杂了复杂的人生经验,有利于吸引儿童读者兴趣,彰显作品魅力。所以儿童文学通常将一个儿童形象作为线索人物,用儿童至纯至善的视角去观察去反映,同时作家利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来与儿童建立一种亲密的联系,以此来创作出走进儿童内心的文学作品。

  (二)温情主题创作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加积极、正面的引导,而不是在复杂的成人社会中接受各种污浊的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儿童文学最需要的是真善美的营造,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就过往的经验而言,儿童文学中经常会出现表现温情的主题,以作家汤素兰的作品为例,之所以她的作品始终流露出脉脉温情,是因为她在写作的过程中始终关心人性,文字才能直接到人心最温暖处的那一个角落,并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同音乐作品一样,用不同的声部去反反复复地讴歌着一个主题,于是这个主题可以深入人心,成为作者的一种信仰。这里提到的“主题”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为主题,即指文学作品或文字作品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意思。在文学作品当中,温情主题对于儿童而言意义非凡,这是因为还是需要在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只有在作品中感受到温情,他们才会体验到生命的可贵、成长的价值。如果一部作品充斥着血腥、残暴,即使成人也需要一定的承受能力才能阅读,对于孩子而言,这样的作品则根本不适读。因此,在儿童作品当中,“温情”能展现出一个作家正确的处事态度。
  温情的创作往往更能走进儿童内心,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儿童一派天真,他们的天性,是从人间体验到温暖。不管哪类主题的作品,只要把儿童作为读者,作家就必须敏感、善良,把自己的爱灌注到作品的每字、每句之中。”[5]汤素兰将爱蕴含于童话中,作品中字字见温情流露,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邻里之情,都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小小心灵。
  以儿童作品《驴家族》为例,虽然在种族、言语上存在不同,但一家人的亲情始终无法磨灭,奶奶和恶业为了照顾孤单的我,也把自己幻化成了驴的形象,爸爸妈妈也是如此,然而又害怕作为人类的弟弟无人关心,只好搬家。最后,他们虽然没能每天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却始终无私地付出着、关怀着。在《蜻蜓》中,蜻蜓喜欢自己认识的一朵荷花,他一整个季度里,始终在为她吟诵情诗。最后,天气转冷了,他也没有离开,最后,荷花谢了,出现了一个莲蓬,蜻蜓又开始精心守护这个莲蓬,恳求其他动物不要伤害她,然而,最后他发现自己在荷塘中认不出要守护的莲蓬了,原来它是那么平凡、不起眼,但他还是对着荷塘唱起了赞美诗,希望让莲蓬种子知道,自己的妈妈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最后他没找到那朵荷花,心里却依然充满善意。
  汤素兰的作品总是在给予我们爱,教会我们爱,再以《笨狼的妈妈爸爸》中的一个故事为例,这个故事中时时都流露出笨狼妈妈和笨狼爸爸之间的爱:故事开始时,笨狼妈妈对朋友红狐狸小姐的一条项链充满羡慕,有一天,她们相遇了,然而,由于红狐狸小姐是素颜上街,心情不好,笨狼妈妈不但没能看到她的项链,还遭到了羞辱,回家后特别伤心。笨狼爸爸知道这件事以后,决定为她买一条项链,然而,他并没有多余的钱。后来,他听青蛙医生说珍珠实际上是蚌身体里的结石,就想出了一个笨拙的方法:也去吞一颗小石子,看看是否能变成“珍珠”送给笨狼妈妈。虽然最后故事的结局是笨狼爸爸不得不接受手术,但这个故事中流露出的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物与人之间的温暖表达,都很令人动容。
  作家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是柔和、充满善意的,这对于文字的接受者而言弥足关键,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心理情感塑造是重中之重。一旦作家以温和的态度写作,并融入温柔的情感,作品中就会流露出温暖、诚恳和善意,从而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助推力。

  二、童话形象塑造法的运用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儿童文学作家往往将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想启迪心灵。想象、拟人等主要童话形象塑造法的运用,使得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增强童话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增添童话光彩,为儿童建造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陪伴孩子成长。
 汤素兰儿童文学写作策略研究

  (一)想象手法

  童话都是借助幻想表现手法展开的故事,童话中出现各种各样世界,以及变幻之大的形象,仿佛它们无所不能,随意变化,作者通过自己无尽的幻想创造一个让人神往的故事,感染者一个个小读者。[6]汤素兰认为:“什么童话?童话就是一种以幻想为特色的,以夸张和变形为主要表现手法的,适合儿童欣赏的一种文学样式。当有人把事情想的过分美好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他在做“白日梦”,童话其实就是作家的“白日梦”,童话通过想象,是作家能够描述一些不可能的事情,这正是童话的魅力所在,童话作家写的不是现实的可能,而是愿望的满足,即让梦想成真。在她的作品《时光收藏人》—《银狐与女孩》中,我们知道在北极荒原上生活着北极狐,它们的样子特别可爱,但是它们也特别孤独,于是通过想象为它找来了朋友,一个爱斯基摩女孩,女孩每年夏天都会跟爸爸一起为到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当向导,寂寞的女孩遇到了孤独的银狐,于是发生了一系列美好故事。在《翅膀突然消失》一篇中,汤素兰老师为小乙想象了一对粉红色的翅膀,怕孩子被当成怪胎,小乙妈妈把他的翅膀厚厚的裹起来,让她看起来和其他的孩子没什么好两样。可是在一次和小朋友的争吵中,小乙主动的揭开了这个秘密,没想到小朋友们却羡慕不已,奇怪的是翅膀竟然会传染,很快,全班的所有小朋友都长出了不同颜色的翅膀,孩子们兴高采烈,家长们惊恐不已,专家将这些子们隔离起来,那里山是假的,天也是假的,甚至找了一张大大的透明网将他们罩了起来,孩子们每次飞行都弄的遍体鳞伤。不能飞翔也不能见妈妈,她们都很伤心,不想要翅膀了,最后翅膀变成云朵飘走了。虽然这一切都是作家的想象,却充满了象征意义,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与孩子们的愿望往往相悖,最后只有满足家长们的心愿,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让孩子们回到了他们希望的样子。
  想象力对于作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是衡量一个作家创作力非常重要的尺度。对于儿童心灵的开发来说,想象也是重要的力量,童话的读者对象大部分是少年儿童,因为他们年龄小,缺乏自制力,如果作品没有蕴含趣味性,便难以阅读,而童话故事借助想象手法,赋予故事一定幽默感,同时童话的想象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以及吸引小读者。

  (二)拟人手法

  拟人是童话的重要手法,而且被大量应用于幻想文学中。此类手法一般是技巧性的综合人性与物性的特点,并使二者进行碰撞。拟人是表达童话幻想的手段,所以童话对儿童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童话的形象的塑造被应用于大量的文艺作品创作内容,比如花鸟鱼虫,还有精灵鬼怪等,不论任何事物,都能借助人格化的方式,成为有思想以及有语言的角色存在童话故事里。在童话的世界里,一棵草是一棵草,一棵树是一棵树,一根绣花针是一根绣花针,而同时,那棵草又是天真的小朋友,那棵树又是绅士的王子,那根绣花针又是曼妙的姑娘。拟人手法的娴熟运用即在一切生物都有灵魂,动物、植物、精灵鬼怪,甚至是那无生命的一切器物,他们都可以作为童话的主角,做有生命的个体,在作者的笔下,演绎一段生动的故事。汤素兰笔下一切生物,蜘蛛、红鞋子、红线、缝纫针、小鬼、阁楼精灵,以及马先生的马、蚌孩子……都是如此,她赋予他们灵魂,这些有了“生命”的物,有自己的灵魂,充满着自己潜意识的流动,有自己的精神走向,还有了自己美好的梦境。汤素兰读安徒生,她很喜欢安徒生的作品,安徒生对物的拟人化给了她很大的启发,所以她的作品也深得安徒生写“物”的神髓,将“物”刻画的惟妙惟肖、楚楚动人。作家写童话时,大多会随意拿一个“物”来拟人,然后串连一个故事,可是,往往这个“物”是可有可无的,也是可以用其他任何“物”来替代的。汤素兰认为这是对“物”的不尊重,也是对孩子的敷衍,这样的童话读起来是不真诚的。
  读汤素兰的作品,就会发现她对于拟人手法的运用非常得当,在她的作品《动物遇上淘气包系列》,拟人化的主角们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性格,穿着靴子走进市长办公室的小马,立志当马车夫的鼠小弟,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开心猫,学会飞翔战胜了狐狸的小鸡漂亮,通过网络成为朋友的河马大泥和老鼠小泥,在神奇花园种鱼树的黑猫几凡……通过这一些列生动的形象,真实感人的故事,传递温暖。在她的笔下,所有物都可以表达,它们说着人类的话语,就像我们真正的朋友,《紧急救护》中的花猫,有一天突发对我说话,邀“我”去公园救治她的野兔朋友,它抱怨的说“你太慢了”,没当我是主人,而且“我”给野兔手术时,野兔发出疼痛信号时,“花猫睁圆眼睛”,生我的气。而且它们也开始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生活圈,甚至有自己的秘密和喜怒哀乐。又如《金熊与春天》故事中,金熊原来的化身是被巫婆诅咒的王子,其实不是真正的金熊身份,到了春天花开的时候,他能变回人形,可是一过这个季节就会是石头,后来在春天姑娘帮助下才得以解救。
  其实,童话中的拟人形象,都彰显了各自特色,不论人物都会存在人的某些特点,可是是虚拟的人,所以会带有特殊属性,这本质上是综合了“人性”和“物性”的特点。[8]童话中的拟人手法一般是借物喻人,它不仅代替了了人,而且发挥了人性,这意味着童话本质上是某种“暗喻”。根据心理学介绍,一般明喻比不上暗喻;提示比不上暗示;率直的教训没有婉转的讽喻更让人深刻,无疑拟人可以使得童话魅力倍增。

  三、充满童趣的表达方法

  儿童文学的出现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培养儿童的方式,陪伴促进儿童成长,充当着很重要的教育角色,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处在儿童时期,自我认知、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弱,心智还未发展成熟,对于文学作品的接受能力也很有限,这就需要儿童文学题材、语言、情节表达各方面都要深刻考量。儿童文学作品受小读者的欢迎,创作必须要充满童趣,不仅在语言表达上要注重喜剧幽默,在情节构思上也要生动有趣,吸引读者。

  (一)喜剧幽默的语言表达

  所有的文学作品,语言都要考究,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风格,在语言方面还有着进一步的特殊要求。儿童语言简单,语汇贫乏,语言能力尚低,儿童文学担负着语文教育的任务,其语言要能对孩子起示范作用。小读者要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积累、丰富词汇,学习正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儿童文学语言运用除了要表达准确、明白易懂、干净利落之外还要足够有吸引力,喜剧幽默的语言表达正是XXX儿童文学作家的的审美追求,没有幽默的语言表达,儿童文学的幽默品质很难体现出来。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是完全不同的,它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语言是学习的基础,其丰富性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其艺术性能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激活儿童语言的潜能;利用文字语言的表达,无论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是对生活的细腻讲述,都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想象,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汤素兰的儿童文学作品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形象生动传神,语言亲切自然,通俗幽默,深受小读者的喜爱,汤素兰儿童文学作品最能吸引和打动读者的就是其幽默艺术,作品独树一帜的幽默风格为儿童文学增添了许多色彩。汤老师笔下的蜘蛛、红鞋子、红线、缝纫针、小鬼、阁楼精灵,以及马先生的马、蚌孩子,这些形象都很生动,而这正是基于她语言表达的恰当,汤素兰的作品让人读过之后重新再读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魅力,她的笨狼系列实在是每每都让人捧腹大笑,就像笨狼名字的由来,狼妈妈生了一个小宝宝,给小宝宝取个什么名字好呢?狼妈妈和狼爸爸怎么想不出来,恰好狼外婆来看小宝宝,外婆说“哎呀,笨呢,狼家的孩子当然叫狼么!”[9]就这样名字就有了—笨狼。而事实上读过之后就知道其实笨狼不笨,汤素兰老师通过精巧的语言,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可爱善良的孩子,比如《挂在墙壁上的鸟窝》故事里,笨狼与小鸟感情很好,秋天一过,小鸟就会去南方,但是他们舍不得彼此,笨狼劝小鸟留下来可是小鸟反对,认为南方有绿树叶以及红小果,所以要飞到南方。于是,笨狼为了留住小鸟,在墙壁上画了小树还有小鸟喜欢的小红果。这样单纯有趣的笨狼才会让森林镇的动物朋友们和小读者们都喜欢他,汤素兰也因此被称为“笨狼妈妈”。文学是语言艺术的产物,语言是为表达思想而存在的,儿童文学的世界里,借助表现力的语言,一方面促进儿童语言发展,提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指导儿童正确的说话以及思想,还有生活。所以儿童文学的语言在了解儿童心理等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描绘,且充满幽默感,让人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

  (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写出故事与生造故事是有区别的,借助才华生造故事,是现阶段创作儿童文学的现状,国外图画书同样存在这样现象。汤素兰的创作融合了现实生活的特点,阅读后会有种孩子气的幽默感,是站在儿童的逻辑角度来创作的。汤素兰的童话故事深受孩子喜爱,是由于她借助自然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儿童精神,比如利用玩笑以及戏仿等手段。另外,她笔下的作用掺杂了大量经典的元素,而且应用起来很自然,比如“奶油冰淇淋”等是富有趣味性的,她的作品给人的感觉都是活泼的、生动的。
  汤素兰曾提到“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全是故事”[10],通过阅读作品后,我发现汤素兰的叙述风格是不固定的,她笔下的一些故事变化无穷。比如《小朵朵与大魔法师》故事中,小朵朵开始居住的星沙城是一个现实世界,小朵朵像以前一样要每天去上学,按时放学,根本原因是受她居住的环境影响的,所以她离家出走,去另一个城市豌豆城,此城市的市长是具有魔力的魔法师,与星沙城不同的是豌豆城里的大人小孩都有一样的梦,她们梦想什么就去实现什么。当魔法师市长生病时,需要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去为他找龙蛋,符合条件的小朵朵出发去了森林,历尽千难万险,通过了种种考验,最终,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带着巨大的满足回到了现实空间。汤素兰通过设置这样一个非现实空间,讲述一个奇妙的故事,安排一段奇幻的旅程,建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空间,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帮助儿童读者从中获得生活的力与勇气。被誉为汤素兰儿童文学创作史上的一颗明珠的作品《南村传奇》采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叙述手法,用简洁温情且富有诗意的童真语言,以及不紧不缓的行文节奏,传递对永恒的真、善、美的理想愿望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南村,一个心灵的桃花源,万物和谐,那里有通往仙界的天门与天梯,有想吃什么锅里就有什么的魔锅,有想喝什么壶里就能倒出什么的魔壶。南村的古陌岭下,一条阴河直通东海龙宫,有知晓人语、能幻变为龙的大蟒蛇,南村的一些动物爱穿人的衣服,扮成人的样子,还会去杂货铺买好吃的,有通识草木、拥有精湛的染色技艺的小狐狸。在西山坳上,住着冬眠春醒的花神——丁婆婆,她的头上戴着能永葆容颜、长生不老的小黄花。这些奇异的人、神、物会紧紧地抓住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产生共情,感受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相融合的叙述方式的魅力。对于写作而言,只有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才能让读者继续读下去,首要的就是情节的跌宕起伏、富有趣味,故事有深度,有内涵,才能吸引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结语

  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它引导我们认识爱,感受爱,儿童文学是生命的密码和暗号,代表着孩子的童心永在,优秀的童话故事,决不会是作者杜撰的故事,而应该是作者体验过的人生的童话表达,是作者生命的传记。方卫平认为:“汤素兰文字透着一种精致而又清丽的典雅,它们像一些圆润美丽的珠子,串起了作家笔下那个丰饶的童年想象世界。她就用她的这些文字,编成了一双送给童年的飞翔的翅膀。”[11]汤素兰的作品是爱与温暖的表达,她努力为儿童营造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芬芳世界,将爱的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中,洗涤心灵,感受儿童文学的濡染,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彭惠苹.汤素兰儿童文学创作论[D].甘肃:兰州大学,2018:1.
  [2]吴晓云.爱的温暖与表达——汤素兰童话解读[J].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2011,(4).
  [3]傅腾霄.小说技巧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173.
  [4]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J].文学评论,2005,(6).
  [5]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333
  [6]张耀辉.略谈童话的夸张[J].写作:中学版,1994,(11).
  [7]汤素兰.紧急救护[J].优秀童话世界,2012(10).
  [8]古明惠.“真与不真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浅谈童话的拟人手法[J].语文知识,2002,(11).
  [9]汤素兰.笨狼的故事[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1.
  [10]汤素兰,陈晖,李红叶.儿童文学三人谈——关于汤素兰的创作及其他[J].创作与评论,2014,(9).
  [11]汤素兰.给童年一双翅膀[J].湖南教育:下旬,2010,(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81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1月4日
Next 2022年1月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