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物质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自身的各种能力,而且对幼儿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幼儿是受教育的主体,他们享有参与权。而在物质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幼儿的参与度却不高。
本研究选取某所幼儿园的教师、园长和一小部分家长对他们进行了调查,关于幼儿参与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幼儿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幼儿参与
引言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和发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环境更是奠定了他们成长的基础,带来的影响也是长久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得出,幼儿园环境是“一只无形的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完成环创任务时,教师应鼓励幼儿一同参与到环境创设中,让幼儿自己讨论决定环境的主题和内容,从而让幼儿的主动性得到提高,使之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推动环境对幼儿的现实教育作用。因此,本次研究对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幼儿园课程建设、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等主题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1 概念界定
1.1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指的是教师把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作为活动的基本目标,充分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启发,通过创设对幼儿有积极作用的环境,用环创成果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幼儿身心健康的过程。所以物质环境创设是园内教育中很重要的课程资源。它通过布置墙面环境、设计区域环境、投放丰富的区域材料、作品展示等方式来进行环创工作。
1.2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创设
本研究着眼于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幼儿作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在进行环创活动时,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尽可能地让幼儿参与其中。如选择什么主题、设计什么主题内容、材料的收集制作、最终的环境评价等,幼儿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独立做任务或实施行为方法来谋得发展。
2 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2.1教师认识与实践存在矛盾
人的认识和人的行为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之间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通过调查,研究者发现,目前对于幼儿参与环创这一问题,教师的主观意识和教育实践存在矛盾。认识层面上,教师普遍认为幼儿是环境的主体,肯定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创设的价值,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如审美能力、认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所以教师认为应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物质环境创设。但是,在实践层面,很多教师却反映不敢或不会让幼儿过多参与。由于幼儿能力有限,过多地让幼儿参与会增添教师的工作负担,所以在选择环境创设主题和设计内容时,大多都是由教师独自决定,而让幼儿参与的方式仅仅是为教师装饰主题墙或者区域环境提供自己的美工作品。
2.2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创设的方式单一
幼儿参与环创的方式有装饰班级墙面或者区域环境、展示自己的美工作品、讨论环境的主题和内容以及搜集、制作材料。然而研究者在实地观察时发现,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创设大多是幼儿完成教师指定的作品后,在主题墙上进行展示。形式较为单一,作品内容也较为单一,大多为美工区作品。由此可知,在当前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幼儿的参与方式是局限的,这种方式是方便了教师的工作,却限制了幼儿的自身发展,是不提倡的。
2.3幼儿参与内容多被动
很多教师由于担心幼儿能力不足,不能准确理解自己的意思,做不出好的作品,影响物质环境最终的创设效果。所以,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主题的选择以及内容的设计都是由教师全权决定。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是被动的执行者,他们只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完成教师派发给他们的作品任务,自身没有表达的机会。
3 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创设的成因分析
3.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教师在幼儿环境创设过程中,因为担心幼儿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自己派发的任务以及幼儿的安全性等问题,往往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约束,教师选择自己承担班级绝大部分的环境创设任务,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美观以及教育价值的目的。然而这种“强大的控制力”虽然使得作品的完成度和幼儿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但是对幼儿想象及自主能力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家长功利心较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老师心中能有个好印象,所以当老师安排下环境创设任务后,这部分家长就替幼儿包办了相关任务。
3.2幼儿动手能力的个别差异
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教师往往倾向于选择那些听话且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因为教师想要看到的是环境创设能够美观有教育价值,能够体现整个班级良好的风貌,所以在做环境创设时,教师一般会选择一些动手能力较强,有创造性的幼儿。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作品的质量。而对于其他幼儿,教师则会有意识地减少他们参与的机会,一般不让他们做环境创设或者仅仅只做一些难度不大的材料收集工作。
3.3环境创设管理制度的影响
许多幼儿园都采取评估教师环境创设成果的活动,但这种活动往往只侧重于班级物质环境的“外貌”而忽视了孩子在创设环境这样的过程所获得的发展,所以很多班级为了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往往急于求成选择部分善于动手的幼儿做环境创设,甚至部分教师直接代替幼儿来完成环境创设活动。而且一些幼儿园课程安排过于紧凑,受访教师表示每天忙于完成幼儿园方面布置的繁重教学任务,虽然想要好好做环境创设,但是实在腾不出时间,最后只能敷衍了事。环境创设中,虽然主体是幼儿,但是材料的充足与否也是环境创设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幼儿园准备材料时,数量少且单一,这肯定会限制班级物质环境创设的效果,同时影响孩子们的创造力发展。
3.4教师自身环境创设能力的影响
教师的环境创设水平是幼儿教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一个教师的环境创设水平还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创造性和积极性,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然而一部分年轻教师空有理论,在创造性和积极性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无法做到很好的引导幼儿自主参与物质环境创设。
4 提高幼儿参与度的建议
4.1教师角度
4.1.1坚持幼儿为本,深化参与理念
在环境创设时,教师必须做到以幼儿为本,深化参与理念。教师要想做到这些,首先需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环境创设理念,从而降低教师在创设中的“掌控者”几率,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考虑的重点,用教师的爱与责任感带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幼儿在环境创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自身各个方面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对幼儿保持信任,相信幼儿拥有创设优秀环境的能力,在实际环创过程中,多鼓励幼儿参与进来,即使幼儿的水平可能会使他们的作品存在瑕疵,但是对于幼儿而言,参与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最终的结果。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幼儿参与的过程中适当给幼儿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帮助,同时给予他们不同的启发,让他们在思考中获得进步与提高。
4.1.1鼓励幼儿参与主题内容的讨论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不仅仅是承担指导者的角色,更是幼儿的伙伴。作为环境创设的引导者,教师需在环创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价值。不少教师为了完成高效,高质量的环创作品往往忽视让幼儿参与其中,这样长期以往,容易降低幼儿在活动时的积极性和信心。所以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是极有必要的,并且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多是由主题活动衍生出来的主题墙装饰以及活动区域的装饰,按照选择主题的形式来创设物质环境更具有系统性和灵活性。在进行主题内容的选择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往一些代表性的季节、节日、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幼儿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这类内容上去思考,幼儿对这些内容熟悉感兴趣,更利于他们理解接受,他们会更加乐于参与讨论中,从而为物质环境创设提供思路和建议,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从中得到发展。
4.1.2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
想要在环境创设中,让充分幼儿发挥出自己的特点,教师需要在平时多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让幼儿主动参与不仅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也能让幼儿合作完成的环创作品更符合幼儿的环境需求。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在环境创设过程中积极的鼓励幼儿参与,还需要在平时的游戏,课堂,生活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学会主动参与在幼儿园的一点一滴,在一次次的主动参与中培养出自己的主人公意识、责任感及担当。
4.2园方方面
4.2.1加大对教师环境创设工作的培训力度
基于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状,提升教师环境创设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研究者认为提高环境创设能力需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首先鼓励教师自学,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了解国内外有关环境创设的相关资讯,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本班或者能被自己掌握的环境创设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其次,邀请环境创设领域的专家定期在园内开展讲座,提高教师对环境创设的整体认知。二是要结合实际吸收优秀环境创设成果的精髓。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优秀环创案例,鼓励教师多于他们沟通,从中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维。
4.2.2调整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管理制度
首先,在课程安排上,合理规划课程,在相关课程中做好环境创设与课程的融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适当的减少幼儿园非必要事务,为教师减轻负担,保证环境创设的时间,给教师专心做环境创设提供机会,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程度。
其次,充分了解和收集教师在环境创设中遇到的难题,做好相应的后续措施,加大环境创设中时间和材料的投入,确保教师和幼儿可以百分百发挥出自己想法。同时,多向教师宣传幼儿在环境创设中自主进行的重要性。
最后,幼儿园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了教师环创的成果,所以在评价班级环境创设时,幼儿园领导要摒弃传统观念中美丑“一刀切”的观念,从幼儿参与、主体性以及适宜性等角度来评价环境创设,真正利用环境创设让幼儿从中得到发展。因此,幼儿园领导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包办环境创设,鼓励幼儿参与,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作为评价班级环境创设的硬性指标。
4.3家长角度
4.3.1重视环境的价值
家长应转变传统观念,意识到环境在幼儿成长中举足轻重的教育价值。家长应在平时的生活中争取为幼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多鼓励幼儿动手参与环境创设,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环创中的表现,多对幼儿的环创作品进行夸赞,引导幼儿在环境创设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幼儿积极与班级其他幼儿分享及讨论环创相关内容。同时,家长也应主动学习环境创设相关知识,与教师和其他家长之间加强沟通,了解环境创设中幼儿参与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此的看法。针对幼儿在环境创设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幼儿树立信心,积极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中,鼓励幼儿与教师或者其他幼儿互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与体会环境创设为他们带来的改变。
4.3.2多与幼儿配合,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好的环境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一般一个优秀的环创作品,需要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协力,这样不仅能增加三方的互动,还能使幼儿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自信。家长应多向教师询问幼儿在园内环创的相关情况,并与老师一起制定幼儿提高动手能力的方案,在家中可以适当与幼儿合作,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完成家中的简单环境创设,让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体会到环创的乐趣和价值,更能够帮助幼儿增进幼儿参与物质环境创设的勇气。
参考文献
[1] 刘俊.重视隐性课程 促进幼儿园环境创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1)
[2] 赵文莉.谈幼儿园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创设[J].教研 教学理论,2018(10)
[3] 王燕.快乐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原则[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
[4] 石巧莉.试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J].教学研究,2012
[5] 张冉.探析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和利用[J].学周刊 学术研究,2013
[6] 吴小珠.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和价值[J].纳税,2017
[7] 李青青.浅析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9
[8] 王文娟.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作用探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8)
[9] 刘艳金,杨雪艳.幼儿参与班级物质环境创设的内涵及其实践解读[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10] 张艺尧.幼儿园参与式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9
[11] 罗会.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三种教育模式环境观的比较[J].教育教学论坛,201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