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音乐欣赏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知与情相交融的完美形态。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陶冶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以情触学,以情强知,以情求新。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它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音乐欣赏不仅对学生听觉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有很多不足,例如教师授课目标不明确缺、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基础设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低,这对音乐教育有着影响。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进行研究,为上述问题提出了贯彻教育理念、深入新课标、加强学校硬件措施等策略。加强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实施,推动音乐教育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情境陶冶,小学音乐,欣赏课
引言
我们国家的教育部最开始就颁布了相关政策来提出英语课程所体现的价值,并且能够使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以及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要进行更加生动有趣的讲解,并且进行创造,能够发挥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在,这些在进行论述的过程当中,与陶冶情操的教学模式是统一的,并且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而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也是整体的陶冶者,而教师通过组织对应的情景,引导学生加入到学习中来,可以充分体现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主体地位。
一、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概述
情境一陶冶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整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认知的一种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轻松愉快。
(一)教学模式
“模式”一词是一英文model的汉译名词,“范式、模型”同样也是其中的一个含义,这个词语是在经验和理论之间所存在的一项知识体系,而X的桥罗伊以及韦尔在一开始也引入了这个词汇,并且能够在教育模式的过程当中进行体现教育模式式,是指的是能够构成主要的课程和作业的内容,能够将其应用在教学活动的计划当中,教学理论当中所体现的模式,就是指的是能够在一定的情景之下,将教学的思想和理论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共同体现出教学过程中的框架结构,来共同展示教学过程的程序以及策略系统,我们将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基本结构框架,能够从宏观上对整齐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有序性以及可操作性,而在学者和专家们具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他们普遍认为整体的教学结构是属于整体范围内的范畴所在,能够集中反映某种特定的教学活动所进行的教学模式的体现,我们应该将具体的理论来作为指导,将教学来进行饮用,使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系统化和创新精神。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将教学模式来转化为理论的指导作用,可以将教学进行应用,实施更加具有音乐模式的转化,丰富整体的教学理论的体现。
(二)情景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情境陶冶教学所体现的基本理论,主要是通过教学论以及暗示教学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三个方面进行集体的构成,并且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普遍将教学过程认为是一个情境认知的统一性,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所在,也可以将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日常的学习讨论当中,是对于整体知识框架的结构理解和消化过程,我们可以采取最佳的教学理论来进行应用,从而使得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的更加轻松愉快。而作为教师,也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方法来进行指导,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近几年以来,中外教育和理论正在不断渗透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并且我们国家的很多音乐方面的学者也普遍明确了,培养音乐情境教学模式的特色所在,能够综合运用语言和物体的手段来创造更加生动的环境,激发学生们在,对于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提高学生们能够进行独立自主进行到学习过程中来的品质。因此,通过情景的熏陶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潜能所在,可以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综合各种无意识的运动和活动来积极调节自身的学习情绪和激情,能够更加有意识的参加各种活动服务,能够在轻松愉快当中通过最佳的学习态度掌握教学知识和目标,能够进行有效的把握,同样情感和思想上也会受到一定的触动和影响,能够体验抑郁的过程当中,逐渐深入进来。
(三)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以《森林里的故事》这一教案为例,我设置了以下课程计划:
设置情境——感受情境——表现情境——拓展情境——转化情境
通过设置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可以给儿童们创造一种类似于祖国语言环境方面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沉浸其中,由于这种特殊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进行分别对待,能够更加重视特殊环境中的教学,比如说在教室的设置过程当中可能会设置有乐谱的存在并且会放在地上墙上以及桌子上,甚至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衣服上也会进行应用,通过这种与环境进行不断互动的模式,儿童们也会更加有意识的吸收到这些音乐的元素,最终形成特定的音乐体验和所带来的音乐观念所在,能够对这些教学环境进行组合,可以进行更加深刻的体现。在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可以创造不同的角色体验来将学生带入整体的教学环境。
在接下来的活动当中,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进行发声或者是歌唱练习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基础训练,来提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所在,能够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歌曲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难点问题,能够为整体的歌曲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的手段来让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来感受小动物在森林当中的活泼快乐的气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能够让他们再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投入进来,可以通过识别乐谱结构训练等手段进行应用,并且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我分别听了不同旋律的歌曲进行对应的基础练习,通过教师所进行的生动语言介绍来进行概括。能够不断引导学生们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用心的去感受,能够让这些情景留存在他们的脑海当中,不断的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进步,同样在多媒体屏幕上也会出现各种小动物的画像,从而使得在整节课堂的讲解过程当中,能够使得教师可以全身心地进行投入,为以后能够打造更好的教学效果,来铺设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表现情境方面,这个环节是整体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所在,并且这个环节描述的就是学生能够在教室所创造的环境当中进行积极快乐的学习歌曲,能够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能够对歌曲的情境进行表达,其中所体现的主要步骤,就是能够在情景当中熟悉歌曲所体现的旋律,并且对于音乐当中所播放的歌曲,可以随心的感受,让小学生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演唱,从而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歌曲能够对歌曲进行弹唱,在学生对于音乐的熟悉和理解方面,应该对歌曲进行自主演唱,而老师也应该对歌曲所体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指导,能够让学生明确在歌唱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能够进行主观意识的记忆。我们应该适当表现在歌曲当中,情景的体现能够在特定的目的基础之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群体的表演,每个学生都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进行深刻的表达,比如说在进行《森》这节课当中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对其中所涉及的动物形象来进行表达,比如说猫咪,斑马猎人的角色来进行分角色饰演,能够让学生们逐渐参与到学的进程中来,可以履行自己的特色,由于在这个环节的过程当中,会包括很多步骤,所以我们往往要进行更加深入来,进行完成整体的教学模式和探讨。
拓展情境这个环节是整体教学模式当中所体现的核心部分,也是整体课堂教学的高潮,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进行的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能够将其体现在歌词的创作方面以及演唱风格上,而歌曲所表达的创新,我们可以在教材当中所进行体现,并且可以给学生设置各种发散性的问题来进行展开,比如说在《森》一课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设置对应的发散性的提问,能够根据这个问题来展开整体的课堂教学,比如说我们可以问学生们,森林里有很多小动物在一块玩耍,那么,当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应该去向谁去求助?在问完这个问题之后,学生们会进行讨论并且思维也会进行随之开阔,比如说有的学生可能会讲小马会向大象进行求救,松鼠会向小鸟进行求救的,通过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够将其中所体现的生物进行展示。教师们应该不断明确自己的创意和进行发挥,能够将各种组织选举进行组合。
在转化前进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进行自我启发和总结,从而能够使得学生们可以在情景当中获取对应的科学知识来进行学习和理解,达到整体的统一效果,而且这些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传达过程当中,应该对学生进行集中的指导来教会学生最基础的表演教师,在课堂的结束过程当中,也应该进行总结,比如说在《森》一课中,教师进行了简单的小结:“大家欢快的跳起了舞蹈,现场其乐融融,大家都非常开心。”然后随时可以响起一段非常欢快的音乐来带动学生们的情绪在音乐播放完毕之后,教师们可以对学生们说“到最后啦,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动物们都要回家啦,让我们开着火车一起走吧。”以这段话来稳定学生们自己开心的情绪,并且能够让他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深刻的理解。拿与开头所讲述的教学模式进行整体的呼应。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我执教的《森林里的故事》一课中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也可以将学生们自己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进行发挥出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赢得了学生们的赞赏。
二、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是情境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师对情境陶冶教学模式运用能力不足
教师对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狭窄性、片面性。所以,情境陶冶教学”使用频率较低。这说明目前情境陶冶教学生存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还有一部分的教师还很少使用。对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困难认识上有偏差。有些学校的日常教学还停留在一张嘴巴、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说明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时缺乏主动性,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二)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在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不准确或者过于表面化,对情境教学在达成教学目标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教师没有意识到通过情境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教学情境偏离教学目标。另外,一些教师在创设场景的过程中过于表面化,只从形式上开展情境教学,没有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得教学变得松散无序,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学生抓不住课堂重点。
(三)情景创设过于单一
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口头教学,这就弱化了情境教学的课堂感染力,课堂就失去了活力。情境创设过于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对情境的想象力,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申请的朗诵、可以是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是逼真的表演、也可以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去创设情境。
三、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策略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也紧紧地跟随着时代的脚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情景陶冶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实施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学校也应作出相应的措施。
(一)贯彻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要提高农村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个过程,学校应当贯彻教育理念,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大会。仅靠理论学习还不够。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的锻炼。组织和鼓励教师们多讲公开课、研讨课,并开诚布公地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树知识新素养;在学习中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重构新的知识与方法,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二)深入新课标,准确把握教材
在新课程的推行中,受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愈发显得突出和重要。对此,为了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准确把握新课标精神,掌握教材特点,并能把情景创设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正确结合起来,教师准备进行新课程培训,主要采用集中培训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培训。培训中,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讨论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任课教师都能够在新课程理念下,正确驾驭教材、使用教材,为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改善学校硬件设备
让教师们感觉实施“情境陶冶教学”的最大困难是教学设施不完善。目前各校的教学设施(特别是乡镇小学)不完善或少得可怜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解决了教师的这一困难,对提高教师参与这项教学改革实验的热情,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教学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首先要尽可能买一些必须使用的小型教学设备,比如小黑板、电视机、小型实物投影仪等。学校也可采用语言直观、实物演示、游戏等教学手段。还可以发动全体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改善教学设施、设备等问题。
结语
随着音乐新课课程标准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情景陶冶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运用价值越来越高。本文讲述了情景陶冶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和教学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研究,写出了情景陶冶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针对出现的几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告诉我们要学会运用情景陶冶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由于笔者研究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在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期待各位学者进行更深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伯黍.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3.
[2]汪刘生.教学论[N].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179.
[3]李慧.情境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06)
[4]陈宇.“情境-陶冶”音乐教学模式在小学歌唱课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21.
[5]沈黎霞.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儿童音乐,2003(05):45-49.
[6]黄菲.小学音乐情景剧的编创探究——以情景剧《森林的故事》为例[J].学苑教育,2018(11):68.
[7]阁吴宁“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2012:45-49
[8]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9]马慧慧.《高校音乐文化教学策略研究》吉林大学.2019.
[10]冯卫东情景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5
[11]吴特青.中外著名教学法述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323-330
[12]薛亚奇小学音乐欣赏课情境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002145.
[13]左付雪.小学音乐欣赏课体验性聆听方法初探.2020.西南大学,MA thesis.
[14]林德富.当代音乐教育的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15]Yuan Yao.”Deep Integration of AI and TPACK:Re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in the Post-pandemic Era”.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EED 2021).Ed.. , 2021, 151-155.
[16]Hiltunen Kaisa,Björklund Heidi,Nurmesjärvi Aino,Purhonen Jenna,Rainio Minna,Sääskilahti Nina,Vallius Antti. Tale(s) of a Forest—Re-Creation of a Primeval Forest in Three Environmental Narratives[J]. Arts,2020,9(4).
致 谢
在漫长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感谢我的导师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教授,老师学识渊博,治学 严谨,待人和蔼,每一种品质都令人钦佩并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我将铭记于心。从最初的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再到数据选取与论文的撰写,直至最终的定稿,老师在每一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并给出了实质性的建议。在此,我要向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四年的生活中,感谢我的同学、朋友一路相随,给了我难忘的友情,并温暖着我前进的路,分开在所难免,有缘再聚,真心的祝福你们。另外也要感谢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是你们的爱让我更加的勇敢和坚定。
最后,要感谢在百忙之中对论文进行评审和指导的各位专家、老师。你们辛苦了!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4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