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间游戏是幼儿园改善亲子关系重要的教育途径,该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家长对幼儿的关注,让幼儿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更加健康、快乐的生长,也可以促使家长投入更多的时间陪伴幼儿一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表示,家庭是幼儿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家长也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民间游戏是一种亲子互动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改善亲子关系,也可以增强亲子情感,促使家庭教育的实现,因此需要幼儿园和幼儿家庭都要重视。
关键词:民间游戏 幼儿 亲子关系
引言
游戏是一个人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民间游戏既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教育途径,也是承担亲子关系的载体,且亲子关系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幼儿家长需要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时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做做游戏,利用游戏积极和幼儿进行交流、沟通,保证亲子关系正常发展。本文研究主要从民间游戏在幼儿亲子关系改善中的研究进行陈述,对民间游戏的概念进行了陈述,并对民间游戏促进亲子关系改善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最终提出了利用民间游戏促使幼儿亲子关系改善中的途径,从而为幼儿园进行亲子关系教育提供借鉴。
一、民间游戏的概念
民间游戏是一种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娱乐性的实践活动,该活动汇集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容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极具教育意识,可以让人轻松、自由的进行娱乐。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生活,游戏载体和游戏所需的器具主要是我们常见的东西,例如石头、泥巴、棍子等,民间游戏虽然也和普通游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它也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深受孩子喜爱[1]。将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园教学中不仅符合幼儿认知习惯、身心特征,也可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民间游戏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可以促使幼儿在娱乐的过程中开发脑部智力。民间游戏非常适合幼儿和家长进行玩乐,可以为幼儿和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增加亲密接触的机会。
二、民间游戏促进亲子关系改善的意义
民间游戏是改善、缓和亲子关系强有力的催化剂,也是增强亲子感情的纽带,民间游戏可以激发家长对幼儿的关心和照顾,让家长更加全面的看到幼儿的兴趣、性格等,从而更好的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幼儿刚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着很多的不适应,不仅心理敏感,也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排斥感,且长时间远离家庭,导致幼儿们对家长有着陌生感和排斥感。另外,通过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和家长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形成民主、自由、信任、尊重、理解、亲密的氛围,进一步拉近亲子关系,促使幼儿和家长之间可以长期保持一种血脉相成的关系。亲子关系有不同的形式:矛盾纠结、敏感复杂、快乐幸福、和谐自由的、愉悦智慧等但是这些健康或者不健康的关系都可以通过民间游戏进行改善,从而促使亲子之间可以向着一种平等、和谐、亲密的方向发展。
三、利用民间游戏促使幼儿亲子关系改善中的途径
(一)科学设计民间游戏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对于幼儿教育者需要定期开展亲子民间游戏活动,并结合幼儿园教学课程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民间游戏项目,满足幼儿的各种需求,对于游戏内容,教师也需要进行科学设计,可以让幼儿最大程度进行实践、探究,让幼儿感受到有趣和快乐,从而提升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2]。
例如,教师可以《我是传送带》游戏为例子,家长和幼儿们集体站成一排后,选择最开始或者最末尾的家长用嘴来咬住一张硬纸,教师在硬纸上放入一个乒乓球,然后要求第一个家长保持平衡后向后依次进行传递,保持纸张不会掉落。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明确游戏规则,嘱咐家长和幼儿们都不能有手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来触碰,谁在传递的过程中导致乒乓球掉落,谁在需要退出游戏。这种游戏需要家长和幼儿们保持紧密的配合度,并认真进行,遵守规则,在齐力合作中促使游戏顺利完成,这种游戏方式促使家长和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紧密接触,既也可以增加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责任心。
(二)构建一定的平台,提供家长和幼儿共同改编游戏的机会
幼儿园是改进亲子关系最关键的中间介质,也是发起民间游戏的主要负责人,因此幼儿园需要为亲子关系民间游戏的进行构建一定的平台,让家长和幼儿可以有选择的参与到民间游戏之中[3]。
首先,幼儿园可以在园内积极组织亲子关系民间游戏互动会、运动会、文化活动等,建立并完善民间游戏互动平台,从而促进家长和幼儿的交流和沟通。且幼儿园在创建游戏平台前,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亲子关系特点,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并丰富游戏形式和内容,对于民间游戏的主题,要符合家长和幼儿的互动规律,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参与度[4]。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鼓励家长和学生进行呐喊、指引家长和幼儿之间相互关系、扶持、帮助,注重看到民间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营造积极的游戏氛围,促使亲子深情渗透到各处,从而实现民间游戏教育目标。最后,幼儿教育者要引导家长和幼儿对游戏进行改编,利用游戏改编的机会和时间多和幼儿进行交流,关注幼儿的想法、观察幼儿的行为和意识,在多渠道的游戏中增强亲子感情。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儿的智力,也给家长提供了教育孩子的时间和机会,促使亲子感情进一步增强[5]。
(三)从家长自身出发,增强家长的感染力
民间游戏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关注,也可以吸引家长的关注,对家长而言,民间游戏不仅是放松自己身心的机会,也是和孩子进行紧密接触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且因为工作等各种事情,导致家长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入到家庭之中,不仅影响孩子成长,也容易僵化亲子关系。因此民间游戏可以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投入到放松之中,在游戏中可以保持自己身心愉悦,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快乐和温暖,让家长和幼儿都以最舒服的姿态进行相处,有利于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因此,幼儿教师们可以给家长们提供一定的民间游戏素材和途径,让家长也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和幼儿们一起进行游戏互动。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家长们将自己的锻炼项目换成跳绳,陪伴孩子定期进行一起跳绳,对于跳绳的技巧和方法,幼儿教师可以提前传授给家长,在跳绳中可以让家长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家长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互动中,才会和孩子现在的状态有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亲子感情也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对于游戏,家长可以自己创新、设计,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创新、设计[6]。
(四)根据民间游戏的教育性特点来改善亲子关系
民间游戏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艺术性,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性的民间游戏是一种思想和情感方面的教育途径,可以游戏的改善、缓和畸形的亲子关系,因此幼儿教育者需要引导家长从教育性的角度出发,积极和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提高游戏的教育效果。首先,家长们需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明确自己在幼儿成长中的地位和角色,明确自己不仅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护者,更是幼儿成长、成才的教育者,在开展民间游戏时,家长需要提高自己的游戏知识水平,在和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游戏起源、知识、现象的讲解,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为幼儿做好榜样,引导幼儿们向自己学习。其次,家长也需要言传身教的引导孩子在游戏中积极思考,掌握一定的游戏技巧,并自己探究游戏规律,从而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7]。家长要注意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幼儿的无理行为和错误意识都需要进行忍耐,学会巧妙的引领,积极面对游戏进行过程中的各种压力,多鼓励和肯定幼儿,避免直接责骂幼儿,保证幼儿中途不退出。最后,家长在游戏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态度,当幼儿出现意识混乱时,适当的礼让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以最舒服、最自然的状态进行娱乐,从而促进幼儿更加全面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民间游戏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渠道,也是幼儿园教育中改善亲子关系强有力的途径,民间游戏不仅可以给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可以促使家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孩子,更好的对孩子进行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因此幼儿园需要从不同方面加强对亲子关系民间游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温暖、关系,在民间游戏中,家长可以和幼儿亲密互动,从而促使良好家庭风气和关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缪爱丽.利用民间游戏增进幼儿亲子情感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9(003):P.92-92.
[2]张静红.浅谈民间游戏在改善幼儿园亲子关系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2018(19):0092-0092.
[3]马晓晶.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与措施[J].文教资料,2018,807(33):115-116.
[4]施霞.在民间游戏中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1),2019.
[5]倪晓燕.利用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J].甘肃教育,2018(03).
[6]于爱华,李倩.论幼儿亲子游戏的指导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7]韦耀阳,马小琴.亲子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06).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