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原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教学的发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更倾向于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研究游戏教学在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存在问题,本论文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A小学的英语课堂为观察对象,记录课堂中游戏教学的案例,根据案例和访谈结果,分析得知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存在游戏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并对以上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小学英语课堂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在小学英语课上游戏教学对于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枯燥的课堂充满兴趣和热情。想要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就要用好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游戏活动,通过这样做,学生将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并在特定情况下成长。同时,学生在这样的形式和环境中也能更好地被带动起来,从而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但是,游戏教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游戏教学使用得不够恰当,有时候游戏时间较长没有在台上参与游戏的同学会纪律涣散,会导致东张西望。教师的游戏环节时间安排不合理,有时也会出现只玩而记不住学习内容。还有游戏类型缺乏新颖性,不能够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基于此,本研究写出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文献综述

1.理论依据

(1)闫贵明认为在英语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会让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学生会认真的去听课,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率。教师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和组织游戏,发挥游戏教学的效用,融合知识和乐趣,鼓励学生参与以不断提高其英语水平。

(2)李燕认为,游戏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活动,但是它们之间有共同点,并且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儿童在其中以多种方式发展,将人与游戏和教育结合起来,让人们明白了游戏的重要作用。学生有创造力,自由而有趣,所以这个游戏对于引导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X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他将人类智能分为八种不同的类型。每个人体内都有这八种智能,但在每个人身上它的智能水平是不完全一样的,每个人之间都会存在着差异,个人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个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产生的结果也会不相同。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应该要特别了解自己的学生,包括他们的家庭还有优势特长,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制定利于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优势,增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2.国内相关研究

当前,在我国,游戏教学在小学阶段运用较多,特别是中年级阶段。人们普遍认为游戏只是用来补充课堂教学的。教师应认真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每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遵循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原则(目的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 ,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慢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游戏。通过游戏教学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意愿,可以学习更多知识。鲁子问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师之一,他撰写了《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与理论》一书,将游戏的运用渗透在英语教学当中,将英语游戏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必要性。2008年李萌发表的《浅谈英语游戏教学》文章中提出,游戏教学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了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一般来说,小学三年级或者一年级是学生正式学习英语的起点。而英语游戏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部分使用或者贯穿整堂课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当前的情况是游戏教学的使用仍在课堂上存在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查找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发现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进行了比较细致研究,但针对的解决策略还不够完善。因此,本研究对A小学的英语教师采用访谈法,对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教学片段采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出小学英语课堂英语游戏教学存在游戏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等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现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实践意义

英语游戏教学是一种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糅合在游戏活动中的一种新式的教学法,能把枯燥的英语知识和机械的英语操练变成一种有趣、好玩的游戏教学活动。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习英语转变成主动学习英语,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游戏教学不仅仅有益于学生,更有利于老师。老师一方面不用无趣地照本宣科教授英语,教师担任“引路人”的角色,游戏教学法为“引路石”,学生便顺应道路前进,从而实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使用游戏教学法的同时无形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促进自身发展和工作水平。因而英语游戏教学法是新时代教师必备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合理、有效的英语游戏教学对教学、教师、学生都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写作。

1.文献法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笔者通过搜集和查阅近几年来有关小学英语课堂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文献资料,即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期刊专著。在认真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用心归纳整理,吸收以往文献中的精华,作为本研究的思路借鉴和观点依托。

2.访谈法

笔者先编制开放性访谈的问题,在实习期间利用课余时间,与在A小学的三、四年级的英语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征得被访谈老师的同意,利用手机进行录音,并用笔记本做好记录。主要是在访谈的过程中,了解A小学英语老师自身对游戏教学的看法、建议和评价,以及在英语课堂上使用英语游戏教学的实际情况。

3.观察法

课堂观察能最直接的反映出教师平时的课堂情况。在实习期间,笔者经常利用时间去观摩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听课过程中了解教师教授英语时使用游戏教学的情况,从中发现使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4.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本次撰写论文的重要方法。此法在本论文的实践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对A小学的三至四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仔细地观察,在听课记录本上把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了游戏教学环节的教学进行认真记录。撰写论文时结合具体的游戏教学案例进行问题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一)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核心概念

1.游戏

游戏意为游乐、玩耍或者为娱乐活动。游戏总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分不开,就比如下棋、打牌、跳绳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出现游戏活动。因此,游戏是我们人类一种不可缺少的文化生存形态。但是,“游戏”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界定游戏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X大百科全书》认为游戏是任何为娱乐所开展的活动。而现代汉语词典则认为游戏是一项娱乐活动。游戏被分为智力游戏和活动游戏。其中打牌、下象棋等属于智力游戏的活动;打羽毛球、棒球、篮球等需要器材等则属于活动游戏。活动游戏其大多属于集体活动,是有规则的,有竞争性等特征的活动。

在本研究中,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参考。认为游戏虽具有玩乐性质,但也是能让我们获取生理、心理上的满足,又能更好地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法。

2.游戏教学

不少学者对“游戏教学”的概念进行研究并对此做出界定,最为常见的是:

秦敏认为:“游戏教学就是根据知识点,设计有趣、好玩的游戏活动,在设计活动时,要灵活使用游戏,变化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将枯燥的英语知识以有趣形式呈现,而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1]。”

吴也显认为:“游戏教学就是把教学和游戏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2]为学生创设活泼、愉快的课堂情绪,把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教学中自然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类型。游戏教学也就是把游戏活动糅合在教学活动中去,把游戏与教学巧妙结合在一起。”

总之,游戏教学就是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的新式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

3.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

在本研究中的英语游戏教学,指的是在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糅合在游戏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设计英语游戏教学活动时根据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游戏活动,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好玩,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语言练习和语言实践。

 (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左右,人本主义思想受到人们追捧。这种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对我们如今的教育教学也起着重要的意义。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罗杰斯的研究成果更为成熟。他在他的研究论著中,无一不在展示游戏教学的教学理念。首先,罗杰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需尽量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兴趣。且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基础下,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第二,罗杰斯认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唯有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在课堂上学完后能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第三,他认为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通过借助丰富、好玩的游戏活动,学生能更愿意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这种情境下也助于师生关系得以良性发展。最后,人本主义教学思想还提倡老师要对学生持有一种积极、包容的态度,教师应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意识到教学是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快乐地获取知识的活动过程。

2.愉快教育理论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为此,倪谷音老先生提出“愉快教育”。在它看来:“愉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由厌学转为乐学,主动地学习并且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从而最终实现愉快地学习、生活和成长[1]。“愉快教育”的思想明确地提出,创办学校的目的不单单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让学生去准备升学考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如何做人。要让每一个在校学生都能享受到特定年龄本该享受到的幸福时光,以此来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此,她指出,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愉快教育”的思想提出为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轻松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平等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身心放松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文化知识。

而英语作为一门第二外语,小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感觉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是单纯的讲授,学生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牢记知识,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假如采用游戏教学的话,教学效果将截然不同。这充分践行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为此,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有效运用能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更好。

三、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趣味性

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用适当的游戏活动。在小学期间,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所以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要新奇、好玩。此外,学生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所以教师给学生玩的游戏可以带有竞争性,学生在竞争力的氛围中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

因而,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得把自己当做一位”大朋友”,解放自己的天性,让自己融入到小学生的世界去,去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在设计游戏活动教学时,以小学生的意愿为出发点,选择贴合学生实际年龄、班集体自身特点的活动,以此做到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热情时,能更积极地去学习英语,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操练语言。

 (二)参与性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游戏教学活动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尽量设计能够让学生都能参与的游戏,都觉得好玩的游戏。只有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才可以做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但是,如今的小学课堂规模比较大,很多班级的人数都是在四五十人左右。由于班级的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全员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去。但是,教师也得尽量设计一些集体的游戏,利用小学生的竞争性和好胜性,多开展小组竞赛,提高游戏的参与程度。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要尽力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验。唯有实在体验,才会有收获。

 (三)教育性

教育性是游戏教学的根本特性。游戏教学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糅合在游戏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法。游戏活动只是给教学披上了糖衣,让教学不再枯燥无聊,但游戏教学的宗旨是教学教育。游戏教学的内涵是要有教育的教学,要有教学的教育,实现“寓教于乐”。

四、观察游戏教学在中年级英语课堂的问题

(一)现实考察的对象

1.访谈调查对象

在A小学实习期间,笔者与该校英语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在与英语老师的交谈中,去了解教师们对游戏教学的看法,在课堂上使用游戏教学的频率,在使用游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阻碍,以及在游戏活动中的评价情况。

2.课堂观察对象

笔者利用实习期间的机会,进入到A小学的英语课堂上,对三、四年级进行随机听课,观察学生的上课状态,并对课堂上教师使用游戏教学的教学片段着重做好听课记录。

(二)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过程中,学生的纪律性差

小学生天性爱玩,这使得他们认为在课堂上的游戏教学活动,跟自己与同学们在课间玩的一般游戏没什么区别,因而会很快把课堂纪律、教师和游戏规则置于脑后,导致课堂纪律差,甚至让老师不得不停止游戏来整顿纪律,尤其是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请看下面的案例:

年级:四年级

课题: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3 My friend

教学目的:能够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及意群朗读对话,并能够进行角色扮演。

游戏名称:角色扮演

游戏教学过程:

Step one: The teacher presented the scene of John and his mother talking in the living room on the PPT. “Mum, I have a new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Zhang Peng. Really? A Chinese friend. Yes, he’s very friendly. Look! He’s tall and strong. Yes, he is.”

Step two: After the teacher presented the dialogue on the PPT. The student was prepared for 3 minutes. Each chosen their favorite characters and practiced the dialogue in the four-person group.

Step three: At the end of the preparation period, the teacher emphasized the disciplinary requirements in the performance process before the group was invited to show the results. The team with the best discipline can get a star. But the group with bad disciplined deducts a star.

Step four: The teacher invited three groups to voluntarily perform on stage. And other students quietly watched the group performance. But when students on the stage played a dialogue, the teacher stayed on the podium, focusing on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of the role-playing classmates, while ignoring the students under the stage. The students in the audience whispered, and there were many people who were painting. But the teachers had not implemented the rewards and punishment issued by the teachers. As a result, the students in the audience had become more and more arrogant, and the voice of the speech has overshadow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on the stage. Teachers had to stop performing to rectify discipline.

此节课教师在游戏教学上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本身该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欲非常强烈,因而角色扮演此游戏活动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平台,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

此节课教师采用的角色扮演活动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学生是喜欢此游戏活动,能积极地参与到此游戏活动中去。在课堂观察的时候,当教师开始邀请学生上台去表演对话时,全班五分之四的学生都高举着自己的小手,向教师投去灼热而恳求的眼神,希望教师能点到自己,让自己上台去表现自己。但是由于名额有限,再加上教师不关注台下的学生,因此有些学生便开始放肆自己,跟同桌说说话,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等等,各种各样的小动作都随着台上表演时间的延长而开始,台下学生就觉得老师都不关注自己,也不管说话的人,所以说话的学生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

在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访谈提纲中第3题“在游戏教学活动中课堂的纪律差时,您是如何应对的?”受采访的4名教师都回答都大同小异,都觉得不能放任学生,不能让纪律再混乱下去。该收的就得收,该表扬就得表扬,该惩罚就要严加惩罚。

上面案例教师就由于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奖惩措施,没有关注台下学生的纪律和及时纠正台下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导致课堂纪律差,让教师不得不停止表演来整顿纪律,从而导致此游戏教学活动没有真正达到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2.游戏教学时不能全员参与,优生参与机会多

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很多都是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能同时参与的,因而对于非集体性的游戏教学活动,教师常常都是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来决定哪个学生来展示成果。在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始都会听到教师的一句话“Who wants to try?”虽然这种方式体现了我们所说的意愿性和主体性,但是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参与游戏的全体性,而又导致教师忽略掉那些胆子小而又不敢于表现的学生和在英语表达能力弱的学生。清看下面的教学案例:

年级:三年级

课题:PEP教材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5 Let’s eat

教学目的:操练新句型:Can I have some …?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游戏名称:转盘游戏

游戏教学过程:

该游戏为转盘游戏,教师设计了一个转盘,上面有不同的食物,转盘的中间有一个方向朝上的指针,通过转动转盘后的指针指向的食物决定所说的语言。如:——(指针指向water)Can I have some water?—— Here you are.

T: Do you want to play a game?

S: Yes.

T: Good. I’ll ask two student to come to the front and play the game.

Who wants to play?

(请两个学生上前,同时教师也给出示范,说明游戏的方法。学生转动转盘,根据转动情况进行对话)

S1: Can I have some water?

S2: Here you are.

S1: Thank you.

S2: You’re welcome.

T: Very good. Who wants to try again?

教师简单地对展示过的学生进行评价,而后又请四对学生再进行游戏。通过课堂观察,笔者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虽然是刚上英语课没多久,但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设计的小游戏环节是相当喜欢和相当配合。但这种配合只存在于积极举手的学生当中,还有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胆怯含羞或者英语基础不好,导致他们在课堂上能表现展示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时需考虑到此部分同学的情况,设计游戏时应体现全体性,也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地体现游戏教学活动的全体性的特点。

在此堂课上,笔者在课后与参与转盘游戏的八名学生简单地交谈中,发现这八名学生英语成绩都挺不错的,个性也相对来说比较自信、活泼,都是平时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时,笔者在课堂上发觉此游戏教学活动,有很多学生都想要参加游戏,但是由于机会有限,教师对其的关注程度不高,导致他们没有得到参与到此游戏教学活动中去。笔者看到他们由一开始的渴望、着急地想要参与游戏活动的神情,而因每次得不到机会慢慢地变成失望、无奈。其他没有参与到此游戏教学活动的学生,有的认真在观看展示同学的表演,送给他们掌声;有的则习惯性地忙起自己的事情,他们有的在不知涂画着什么;有的则和同桌说着悄悄话,处在游戏教学活动外的世界。

3.游戏教学物资资源的匮乏

在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访谈提纲中第4题“您在游戏教学时使用教具吗?为什么?”受采访的4名教师都表示不怎么在教学中使用教具,因为学校没有配备什么教具,教具很少,而且自身也没有制作教具的时间和精力。因此A小学的英语教师大多都是利用口头形式的游戏教学活动,如:开火车、角色对话等,不需要借助任何的教学用具。需要用到教学用具的游戏教学活动,教师是尽量不采用,因为教学用具比较缺乏,因为主要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方面,学校提供的教学用具不足。在与本校的英语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学校很少采购与英语游戏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具,因学校一个班平均下来有40名学生左右,一个年级三个班,每个年级如果都提供教学用具,那么学校需要花费较大的经费在教学用具上面。再加上实习的多维学校是一所民办小学,因此学校的经费是不太可能能大量地投入在教学用具上去。目前学校所拥有的英语游戏教学用具也就是与课本相配套的光盘和单词卡片而已,因而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的时候,尽量都会选择无需借助任何教学用具便能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但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注意力也没那么集中,如果学校能提供相对应的游戏教学资源,为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本身制作的教具是少之又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我们不能只单纯地依靠学校所提供教学用具,教师和学生同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作教具,使得师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但是,通过访谈发现,教师由于教学压力大、工资待遇低等原因没有时间或舍不得将时间、精力、金钱等用到自制教具或购买教具素材上。而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英语课不够等原因,也没有自制教具的意识、时间与精力等。

4.教学评价主体是老师,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种很好地调控课堂的手段。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进行评价。因为学生不只是学习主体,同样也是课堂评价的主体。

在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访谈提纲中第5题“你会经常对学生的游戏活动进行评价吗?都是怎么评价?”受采访的A小学里的4名英语老师都表示是自己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居多,学生比较少能参与到评价中去,因为如果给学生进行评价的话,自己的上课时间便不太充裕。而且自己都是负责一个年级三个班的英语教学,要赶英语进度,没有多余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或互评。

五、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课堂教学,丰富游戏形式

第一种:发音游戏。三年级学生开始接触英语,接受能力仍然很弱。学生们开始学习英语,很容易与日语拼音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两者的特点,设计一些相对新颖、独特、有趣的语音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发音,让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和英语发音时能区别开来,并且能很好地熟练英语发音。通过“发音游戏”来操练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游戏结束后,我意识到我的学生学到了这门课上要学的知识,并记住了课堂上的重点。总的来说,通过游戏活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可以增加,文本的内容可以进一步理解。

第二种:单词游戏。和我们的汉字一样,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我们的词汇。学生要想造一个英文句子,那最基础的就是要背单词,因为句子是由我们的单词组成的,因此学单词和记单词是尤为重要的。词汇量掌握的多少,会严重影响我们以后学习文章,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利用多抄多默的方法来记单词,所谓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然而我们是能利用游戏来记单词的。

例如,在学习一个单词时,通常使用“火车火车哪里开”、“金手指”等游戏,帮助学生加强单词练习,在单词技能熟练后,通过图片内容操作“谁反应最快”,让学生快速说出图片对应的单词,我们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教授句子时,使用“播音员”或“滚动播放”,让学生在既定情景中练习对话,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技能。

第三种:句法游戏。如果你对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这一阶段的语法要求并不多,语法游戏中的语法也不多。但语法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结构要求,对于学生以后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滚雪球”游戏,其规则是:首先,先从每个小组中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不参加比赛的学生是裁判。第一个同学说了第一句话,如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fter finish my homework.第二个学生在课文中添加了一句话,如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fter finish my homework.,because I want to do exercise to strenthen my body.然后依次进行,错误的同学被淘汰,每个小组会有三个机会,如果一个同学错了,它会变成两个同学,这个小组在三次之后被选择。最准确的小组最终获胜。在名为“雪球”的游戏中,增加了选择机制,以刺激学生想要赢的心理。为了赢得比赛,当前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学生可以用心倾听自己的声音,并且不产生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他更准确,最终获胜。听到有游戏或奖励,学生们都很兴奋。经过观察,全班参与游戏的学生人数增加,班上的每个人都变得踊跃发言,可以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

第四种:故事游戏。学生准备好一个故事,然后把它表达出来。在进行故事教学时,故事应该要比较真实,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和理解词汇和语法,进一步体验英语语言。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成为好朋友,让学生体验课堂,营造一种有趣、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张嘴。当教师指导故事教育方法时,有必要关注每个学生,从他们的表演和阅读中,善于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并赋予学生适当的角色。

使用英语故事进行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开始游戏前,随着音乐的响起,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安静倾听音乐并试着唱,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越来越多的跟着嗨起来。当时,研究发现一些学生低着头,保持沉默,于是建议从一个不喜欢张嘴的学生身边开始。在热身后,让学生展示,然后,当他们在新的课堂上展示时,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并且他们能够大声大胆地朗读单词。在本堂课上,研究人员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有趣、轻松,更有趣、更有效。

 (二)加强游戏管理,规范学生行为

1.强化榜样行为

在进行游戏教学活动前,教师应明确在游戏教学活动中的纪律规则要求,游戏教学活动中严格执行纪律规则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很多时候游戏意味着没有束缚,学生容易将游戏规则要求抛掷脑后,特别是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生。因此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一旦出现纪律不理想的时候,则需要一个好的榜样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在小学期间对教师的评价是很重视的。教师这时应巧妙地运用表扬的技巧,及时表扬那些守纪律、表现好的学生,从而给不守纪律的学生敲个警钟。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自身和集体的荣誉感较强,而且小学生还存在明显的争强好胜的时期,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非常在意。并且,给予纪律由差转好学生鼓励与赞许,学生便觉得老师在关注自己,能给他们很大的满足感,由此转变课堂纪律。

2.适当运用惩罚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惩罚的时候也需谨记对学生的处罚是以爱和尊重为前提,不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倘若在游戏中,教师不管在语言、动作或者是肢体暗示都对有些纪律差的同学还起不了作用的话,此时教师就得适当对他们进行小小的惩罚。例如案例二中,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前明确了纪律不好的小组扣掉一颗小星星,因而教师就严格执行游戏规则要求,给纪律不好的小组扣掉一颗小星星。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善课堂纪律。

(三)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全员参与

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活动,应多选择参与程度高的游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到游戏里去。让学生全体都能享受到参加游戏的愉悦,让学生变得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因此,教师要多多关注学生,特别是要去鼓励不愿意参与或者不敢参与游戏活动的同学。

1.组织全体参与或小组合作的游戏活动

集体的游戏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游戏中去,实现全体参与的原则。而小组合作的游戏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价值,在小组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小组合作形式的游戏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总之,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训内容,选用能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加进去的游戏活动。让游戏活动不再是几个人表演的舞台,更是大家的一个大舞台。

2.关注并多鼓励积极性差的学生

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时,不但要邀请积极举手自愿参与的学生。同时要更多地关注、鼓励积极性差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参与到游戏中去,来实现全员参与的教学原则。针对英语兴趣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和性格内向、害羞的学生,教师应为他们做更多的考虑。例如,对英语兴趣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就得让他们参与到游戏难度小的游戏中去,去感受英语,在游戏中明白英语的学习是如此好玩,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第二,对性格有些内向、害羞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参与到游戏中去。让他们能打开自我,走进这个愉悦的氛围中去。总而言之,教师要多关心、关注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体会到游戏中学习、操练语言的趣味。

(四)合理配置物资资源

合理配置物质资源,能保证教学更好地开展。比如: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为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锦上添花,从而取得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学校、教师、学生都应该为教学时所使用到的教学用具出一己之力。

1.学校增加游戏教具

学校是保障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支柱,学校对教师给予必要的支持,是教师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学校需对游戏教学提供相应的游戏教学用具,这样教师就能在游戏教学时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便于教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教具。比如,为了学好某段对话语句,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情境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佩戴相对应的人物头饰、面具等道具进行表演。这样,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能在情境中加深对语句的学习程度。

2.师生巧制游戏教具

教学用具单单依靠学校来提供,那是万万不够的。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来制作游戏教学用具,从而使游戏教学更好地开展。师生可以依据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来制作相关的教具。例如,当教师选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时,除了制作表演时需要的头饰,师生还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来制作服装。那么我们制作服装的材料可以从哪里来呢?师生可以在家里找出多余的、不再使用的物品,用它们来做成教具,把垃圾变废为宝,比如说可以用报纸剪裁成一件简单的衣服等等。 利用师生共同制作好的游戏教学用具,学生能在更加投入地表演,表演时更自然。师生合作自制教具有很多好处。第一,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第二,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创造,同时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第三,通过变废为宝的教具制作,学生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成就感,在无形之间也感受到了循环利用的美德。

(五)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学生建立自我评价记录

1.学生参与评价,教师进行形成性、总结行评价

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无可避免地需参与到教学评价。自评和互评是学生游戏评价的主要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而进步成长。

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担当“总结师”。第一,及时地在学生进行游戏环节时发生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指出游戏的正确方向以及端正学生玩游戏的态度。第二,当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客观而激励性的评价。既要针对性地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要让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2.学生建立自我评价记录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说人需要进行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进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本自我评价记录本,专门用来记录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有点与不足的地方。

做自我评价记录应注意:第一,记录在游戏过程中最受启发的错误。第二,为什么会造成该错误,往后该怎么避免。第三,记录要随时翻看,不能只流于形式。

结语

通过在英语课堂上运用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纪律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养成了乐于学习英语的习惯,从而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我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我在学校实习的时间较短,还有很多的英语课堂没能去听,也没能够更多的去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接下来打算再多去听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多学习英语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多学习他们的上课技巧,再进一步观察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楼维.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现状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9.

[2]姚爱平.游戏化学习理论中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3]李可.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4]范文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5]路淑洁.小学低年级英语游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0.

[6]武晋宇.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应用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0.

[7]郭媛.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策略探究[J].青海教育,2020(Z1).

[8]闫贵明.游戏在英语课堂的作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4.

[9]李燕.游戏与儿童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10]鲁子问.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11]李萌.浅谈英语游戏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8(10).

[1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3]杨新晓,陈殿兵.有效课堂游戏设计误区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28—33.

[14]黄成生.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9):181.

[15]蒋雨薇.游戏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9(20):59.

[16]夏丽香.游戏教学法在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3):160

游戏教学在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游戏教学在小学中年级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9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6218.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9月18日
Next 2023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