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金色梦乡》是日本知名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代表作,该作品自出版以来颇受读者的好评。这部小说虚构了一个发生在日本的首相被刺杀案件,以及围绕这个刺杀案件中,普通人面对集体陷害的无奈与抗争。小说主要描写平凡的快递员青柳雅春突然被栽赃为暗杀首相的凶手,无奈开始逃亡的故事。一路上,不起眼的小小善意逐渐汇聚起来,帮助青柳在黑暗中前行,做成了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奇迹。在《金色梦乡》这部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鲜明且独具特色。为了更好地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本文试图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基于对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探寻在集体无意识背景下,小说主要人物中更深层次的形象特征。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将会对《金色梦乡》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解读,并提高我们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金色梦乡》;荣格原型理论;人物形象
一、绪论
(一)选题研究背景
对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的阅读,在此,初次接触到了荣格心理学,并对荣格原型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荣格思想和理论的过程中,笔者将原型理论和艺术作品结合起来,这对于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帮助。在荣格心理学中,人格被看作是以一个整体存在的,它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即个体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其中,意识是指人们日常的意识精神活动,它是可以被我们感知的一部分。而个体无意识则是指一种自主的情节结构,它不受意识所控制,由人的成长经历构成。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先天本能并存在于人的心灵最深处,但原型本身是不能够被我们个体感知的,需要转化为原型意象才能被我们意识和解读。原型意象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阴影贯穿着人的一生,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表现活动。笔者最近拜读了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并被小说中主要人物身上美好品质所吸引,本文以荣格原型理论作为写作的切入点,将荣格原型理论与文学作品相结合,不仅为无意识背景下的原型意象提供了证明,而且也挖掘出文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用荣格原型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对作品主要人物形象背后的原型进行解读,将为我们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具有重要帮助。
(二)选题研究现状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他提出的分析心理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外,学者对荣格的心理学研究较早,原型理论作为荣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较早受到了重视。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分析,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例如对原型理论的定义进行反复的界定和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对荣格原型理论做综合性的评价、对原型批评理论的整理和研究等。在国内,关于荣格原型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众多专家和学者首先对原型理论的概念和起源着手研究,后来又从哲学、美学等不同角度对原型理论做了阐述。除此之外还将大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与之相结合,并获得了很大成就。
另外,还要提及与本文相关的作品《金色梦乡》的研究现状,该作品自2007年出版以来,大多以期刊的形式发表,分别从作品的叙述角度、人性的探索、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而本文将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视角下,对《金色梦乡》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探索,进一步挖掘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深入体会作品的丰富内涵。
(三)选题研究价值
之所以选择了伊坂幸太郎众多作品中的《金色梦乡》进行解读,是因为这是一个既温暖又充满正能量的故事,我们的社会正需要注入这样的新鲜血液。从小说主人公青柳雅春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生命的顽强抵抗,在面对全世界的追捕和监控,随时都可能被举报和枪杀情况下,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选择逃离并且顽强的活下去;在青柳雅春逃亡的过程中,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达到了令人崩溃边缘,死亡也许对他来说才是最轻松的方式,但他仍旧选择与庞大的黑恶势力抗争到底,从未妥协。文章中多次提到人最强的武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信赖。正是这些信任和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解救了青柳,如果没有这些善意,青柳雅春的逃亡之路将会更加的艰难,甚至不能创造出奇迹。可故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信任和朋友的帮助,青柳雅春最终实现了自我。这是一个让人很感到很温暖,让人充满力量的故事。小说虽然描写的是一个充满了黑暗和暴力的故事,但故事里的亲情,友情,爱情,在这悲观的舞台里却显得格外温暖。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善意,最终汇聚成一条大河帮助青柳一路航行,青柳雅春身上的勇敢与坚强影响着很多身处黑暗泥沼中的人,在很多挫折烦躁的时刻给了我们重新跑起来的力量,不断激励着我们向前进。不仅如此,本部作品是用悲剧的手法创作的一个温暖的故事,手法独特,题材新颖,具有很高的学习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以《金色梦乡》中的典型人物原型为切入点,结合荣格原型理论,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同时,揭示作品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荣格原型理论概述
(一)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心理学大师荣格提出的原型理论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模式,种类繁多,然而在众多的原型理论当中,阿尼玛、人格面具、阿尼姆斯和阴影对人具有很大影响且具有重大意义。
每个男性在无意识中都存在着女性的特征,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双性同体的现象,只是在日常表现中,男人显现的男性特征在数量上往往要大于潜在的女性特征。其次,我们个体是不能直接感知到原型本身的,它需要转化成为原型意象才能被我们意识和解读。这就意味着男性身上阿尼玛原型不能直接被感知,需要在某个现实女性对象那里将其激发并找到自己内在潜藏的阿尼玛。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母亲将作为男性潜在阿尼玛中的第一个投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会慢慢将阿尼玛投射到满足自己潜在心理需求的异性身上,以达到一种内外平衡。最后,阿尼玛对男性人格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既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女性对男人的阿尼玛产生了积极地影 响,并促使男性将这积极地影响整合到人体结构中,这将会使潜在的无意识在人格内部维持着平衡,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如果男性从初次接触的女性中获得了消极的影响,如果女人被过多的阿尼姆斯占据,那么她的表现会带有攻击性和好斗的特点。阿尼姆斯是一种意象化身,是女性在与男性接触时产生的。通常情况下,父亲往往是女性初次接触到的阿尼姆斯的化身,随着年龄的增 长,女性将会主动将阿尼姆斯投射到满足自己潜在心理需求的异性身上。同时,原型意象阿尼姆斯也存在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消极的阿尼姆斯会使女性表现得邪恶、冷酷无情、悲观易怒等,积极的阿尼姆斯则使女人表现的理 性、勇敢、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的养成和发展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第二性征,即“阿尼玛” 和“阿尼姆斯”,将二者与不同性别相融合,将会促进人格的发展。这是人类通过外在表现走向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也是人获得健康人格的基础。
(二)人格面具和阴影
人格面具是原型意象之一,它来源于拉丁语,是指在古典时代演员们佩戴的面具。因此,人格面具具体是指当一个人面对世界时所戴的面具。我们每个人都佩戴着面具生活和生存,有时会在特定场合佩戴多个面具,并且会在不同情境中来回切换自己所戴的面具。从心理学上说,人类所有的心理活动都需要通过面具来表达,有时候我们向他人展现的自己并不是真实的自己,我们经常会把内心想展示的部分表露出来,想要掩盖的部分埋藏在心底。所 以,人格面具本身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学大师荣格还把人格面具解释为个体和社会的一种折中产物,即人格面具的形成是个体自我选择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共同结果。人之所以要佩戴人格面具是因为个体想要将自己的表现与社会相契合,并且得到社会的认可。除此之外,人格面具对于人格的塑造同样具有正反两面,一方面,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需要处在集体社会中寻找人生价值,因此个体的存在离不开人格面具,它也是我们日常交际和维持良好关系的关键。而另一方面,如果个体过多的掩埋真实的自己,所有的言行举止都通过人格面具下的假象来表现,那么个体将会逐渐失去自我。在荣格心理学中,他给原型意象阴影作了一个阐述,即阴影是个体非常排斥的一种心理因素。它是内心深处隐藏的、受压抑的部分,也就是个体不愿意向他人坦露,默默隐藏的阴暗面。因此,阴影也被定义为“负面的人格”。
三、荣格原型理论视角下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一)青柳雅春
小说《金色梦乡》主要围绕着青柳雅春被栽赃陷害并一路逃亡的故事展开,以独特的叙事形式和跌宕起伏的创作手法突出了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在荣格原型理论视角下,对青柳雅春逃亡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以及心理变化过程的进行分析,对青柳雅春的形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同时对人性中的魅力和弱点进行反思。
1.柔韧与坚强的青柳雅春
小说主人公青柳雅春是一个感情细腻,善良温和的青年。在大学时期曾与森田森吾、樋口晴子,阿一等人结 友,并且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好友们创设了一个专门探讨美食的社团,一起去帮烟花厂的轰叔打下手,一起看烟花秀和追求喜爱的披头士音乐。这是青柳雅春人生当中的美妙时刻,后来也成为了他人生回忆的重要时刻。同 时,这段纯洁的友谊,为后来青柳雅春的遭遇和逃亡之路做好了铺垫。在大学毕业后,青柳雅春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快递员,每天在相同的地方送货,对人温和且有耐心。他跟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充满善意和正义感。
当女明星被歹徒威胁时,他会不顾生命危险勇敢与歹徒搏斗。在他一路逃亡的的过程中,面对部分朋友和陌生人的欺骗与背叛,他仍然保持着自己善良与柔软,并未因此改变自己的本性。身边的好友阿一因为他一通电话之后身陷险境,他会奋不顾身前去搭救好友,也会温柔对待曾要逮捕自己的退休警察儿岛安雄大叔。青柳雅春一直用自己的温暖和善意对待这个世界,在收获失望与无奈的同时,获得最多的是惊人的勇气和巨大的力量。
(二)为人理性,温柔善良的樋口晴子
樋口晴子是作者笔下的一个重要的视角,从事件伊始到帮助青柳雅春成功逃脱,樋口晴子在文章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并且散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本文通过荣格原型理论对樋口晴子细致分析,不仅从正面勾勒出人与人之间日渐稀缺的友情和爱情,也从侧面烘托出人性之美。
樋口晴子几乎是一个完美的角色,为人理性、温柔善良、同时负有正义感。在荣格原型理论中,阿尼姆斯原型是女人身上的男性特质,是女性在与男性接触时产生的意象化身。所以樋口晴子在与青柳雅春成为朋友后,樋口晴子潜在的的阿尼姆斯原型得到了激发,并将阿尼姆斯不自觉的投射到了青柳雅春身上。青柳雅春是一个长相帅气,温柔善良,体魄健壮的男人,这与樋口晴子潜在的阿尼姆斯的相契合,符合选择的标准。青柳雅春在樋口晴子的生活里扮演者支持者、爱护者、朋友、同学和恋人等多重角色,他用默默陪伴来为樋口晴子保驾护航。而樋口晴子始终保持果断、勇 敢、理智的性格特征,因为分巧克力这样的一件小事,成为了两人分手的导火索,但造成他们分手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分得的巧克力的大小,而是樋口晴子不想在一个固定模式里生活,她需要为让两人的生活重新注入新的活力。在后来,晴子又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樋口伸幸,他成熟稳重、英勇无畏、聪明睿智且积极上进,他跟青柳雅春相比起来更具有男性的魅力,是樋口晴子阿尼姆斯原型投射的更佳标准,因此,在樋口晴子的无意识中,樋口伸幸的到来能够使樋口晴子无意识中的阿尼姆斯得到激发,与个体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和满足。心理学家荣格认为, 男女两性在心理上都存在“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种无意识原型的心理互补现象。樋口晴子需要扮演弱势的一方才能更丈夫更好的互补,所以她依赖依靠自己的丈夫并达让对方获得满足感和被需要感。另一方面,樋口晴子是一个勇敢、坚毅的女人,在得知自己多年前的好友青柳雅春被栽赃陷害时,她主动前去帮助他,积极联系了其他朋友,她还冒着生命危险为破旧汽车换电瓶、用她小小的身躯抵挡警方的搜查,帮助好友逃脱。樋口晴子双重人格面具的切换,让自己达到了所塑造的人格,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相对满足感,这是一种积极地、正向的人格特征。
(三)大智若愚与充满正义的保土谷康志
保土谷康志在小说中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人物,疑似社会闲散人员,成天厮混在医院里,说话粗俗,喜欢看热闹,具有一般看客的所有特征。但他又无私的帮助了青柳雅春逃跑,浑身充满了正义感。从荣格的原型理论来说, 文章中的保土谷康志的行为特点与荣格原型理论相契合,他通过人格面具来掩盖自己的睿智和过去的经历,不仅很好地掩护了警方的逮捕,而且还获得了因为塑造成功人格的满足感。保土谷康志长期装病住在医院里,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骗取了医疗赔偿金,他经常采用粗俗且浮夸的说话方式跟周围的患者进行对话,用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在首相遇害引发热议时,他表现得跟很多的看客群众一样冷漠,但在心底里却一直思考和推敲这件 事。他曾在两个重要的关头出现并伸出援手,对青柳雅春的逃亡之路做出了重要贡献。当青柳雅春在医院被警方追捕无所遁形时,保土谷康志戏剧性的出现在楼道里,并且还悠闲地吃着章鱼烧,他明知道青柳雅春在逃的杀人凶 手,却还是帮助他顺利躲过一劫。在青柳雅春另外一次逃跑中,保土谷康积极地与樋口晴子等人取得联系,冒着生命危险偷换井盖帮助青柳雅春逃跑,而且还为他提供了详细的逃跑路线。这位年长的保土谷康志外表冷漠、世俗, 但内心却十分温暖、善良。在人的第一印象中,他只是个游手好闲、肤浅又庸俗的老人,但却不知道他是一个充满智慧且心思细腻的人,他所埋藏的经历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其实,保土谷康志只是佩戴着面具,隐藏了真正的自 己。无论多么完美的人都有拥有潜意识的阴暗面,当他的人格面具越严重,他内心的阴暗面就就越大。保土谷康志的多重人格面具将很好地掩盖他自身的阴影。
保土谷康志在小说中是一个与青柳雅春毫无瓜葛的人,之所以帮助青柳雅春逃亡首先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信赖,他深知小人物在庞大的黑暗势力面前的痛苦与无奈,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解救自己。其次,保土谷康志置身黑道,同时明明没有负伤,却只能躲在医院里,不妨设想,他也是逃离者,只能放弃自己原来的生活,苟活于医院中。他和青柳雅春一样,都在逃,和生活抗争,他们抗争的不仅仅是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他们抗争着平凡永恒的生活。
总结
本文从荣格原型理论出发,通过对青柳雅春、樋口晴子和保土谷康志的典型人格解读,深入洞悉了小数主要人物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将荣格原型理论与文本的结合,让我们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好的了解,深入体会到主人公在逃亡过程中的心路发展过程,以及小人物身上散发出的巨大能量。《金色梦乡》这部作品最打动人的、所给予人的或许不是热血,也不是正义,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以及对于生命的热爱。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大多数人带有目的性的对生活进行着思考与探索,步履不停的追求着人生理想,却忽视了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已经对生命的思 考。《金色梦乡》不仅深刻地为我们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同时又向读者展现了人性的魅力和闪光点,让读者对人性和生命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伊坂幸太郎.金色梦乡[M].代珂译.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19.
[2]卡尔·荣格.荣格心理学[M].张楠译.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19-02.
[3]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黄珏苹.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02.
[4]冯川.荣格文集——心理学与文学[M] .北京:改革出版社,2017.
[5]施春华.心灵本体的探索——神秘的原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8.
[6]邱啟桂.荣格的原型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20:1-12.
[7]赵建伟.荣格原型理论视域下对艺术象征的解读[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27-36. 期刊:
[8]郝翊然.《金色梦乡》中的人性探索[J].名作欣赏,2020,(8).157~158.
[9]王譞翾.“电影《金色梦乡》的叙事分析”. 电影文学.007(2017):147-149.
致谢
本设计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目录的设计到具体的撰写过程中,从头到尾得到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热忱帮助,其中无不凝结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严谨求实和一丝不苟的学 风,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时刻激励着我,老师对我的无私关怀也时刻打动着我,并敦促着我发愤努力,总之老师的指导使我收获颇丰。
同时,也向撰写论文过程中不断给我提供帮助的老师以及同学表示感谢,谢谢你们给予我的鼓励,使得我可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
最后,我还要感谢在百忙之中评审这篇论文的各位专家教授。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的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教授老师及校友批评赐正。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