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墨画教育对促进大班幼儿大胆创造的实践研究背景
(一)水墨画的特点
中国画简称“国画”,又称水墨画,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分析水墨画的特点,它的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和焦点透视束缚,与幼儿的作画特点相似,其水与墨、颜料之间的随意渗透、自由变化的游戏性与幼儿自由自在的天性符合。同时水墨画技法简练、造型概括、妙趣横生,深受幼儿的喜爱,特别是它在造型上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手法,与儿童对客观事物特殊的观察方式、特殊的心理状态相契合。
(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绘画特点
大班幼儿一般是年龄在五到六岁的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在思想意识和行为动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增强;2、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欲望;3、抽象思维能力萌发;4、开始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认知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开始有了一定的方法。
而在这一阶段的幼儿在绘画方面又呈现出哪些特点呢?大班的幼儿,随着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和经验、技能和技巧不断增强,使绘画过程中想起了什么,绘画过程中不断改变题材的绘画现象也大大减少,他们开始进入形象期。大班儿童的概念更丰富、更完整,塑造的形象更丰富、更完整、更生动、更细致。他们喜欢大胆夸张和取舍,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化;还经常把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无关的东西画在一起,所以有许多奇怪而有趣的图画,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水墨画教育活动概述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够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丰富幼儿的视觉经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可分为绘画、雕塑和美术欣赏。其中绘画活动按照创作工具和材料可分为彩笔画、水粉画、印画、吹画、纸版画、水墨画、吸附画、喷洒画和蜡笔水彩画等,而美术欣赏又包含了绘画。
水墨画教育活动,应该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活动,是一种源于幼儿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和创造性的活动。其绘画内容不是分割独立的,而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这样,幼儿的天性才能得到自然体现,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两点:一是以每日生活为绘画素材。美好的生活,是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基础。只要成人指引得当,幼儿的创作会带来很多惊喜;二是以自然环境为绘画灵感的源泉。大自然是幼儿拓展绘画空间、迸发创作灵感的最佳场所。到户外体验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幼儿可以轻松地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
二、大班幼儿水墨画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是激发幼儿绘画欲望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就没有创造,如果能培养大班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就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其创作潜能。
幼儿水墨教学的重点是在掌握了传统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想象,通过水墨语言的多方面拓展来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幼儿基本情感的培养和自身个性的发展。并且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形象思维发达,创新能力增强。
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所感所想,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在继承传统水墨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作与表现。
三、水墨画教育活动实践现状
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活动是提高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学前教育领域关于水墨画教育方面的研究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看都是有限的,反思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水墨画活动实践,以幼儿园大班为例,仍以教材为本,忽视幼儿的体验,内容偏重技能训练且较为单一,多采取教师为主、示范临摹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既不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绘画特点也难以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不少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证明,水墨画活动适合在中、大班开展。但是,水墨画的学习毕竟涉及到使用毛笔,用墨和构图等,对大班幼儿而言是有一定挑战性的。目前,多数幼儿园的水墨画教学以临摹为主,以水墨画技巧学习为最重要的训练内容。这种僵硬的模仿,照搬照套,让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都难以得到发挥。在目前的学龄前水墨画教育中以大班为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成人化评价标准
儿童绘画从来就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这种绘画的创作是对儿童自身内心情感的自然表达和释放,成人视角更局限于儿童作品的外在特征和技巧的运用,而忽视了儿童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儿童作品本身的质朴之美,对儿童水墨画的评价也仅仅局限于“对与错,喜欢与不喜欢”的标准。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这种水墨画形式给儿童带来的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喜欢水墨的这种绘画形式,而不是要把幼儿培养成为水墨画大师。
(二)专业化绘画技能
如果儿童也有绘画技能,那么“涂鸦”就是他们的技能,而绘画技巧是专业绘画的主要内容之一。水墨画对于幼儿来说,绘画工具用的刷、墨和色彩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难度。幼儿连基本的用笔用墨迹都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创造出具有特殊意境效果的水墨画呢?这是我们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但孩子不能像中国画大师那样拥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情感生活经验来创造意境。幼儿的绘画唯一与国画大师相同的是都有一种“雅拙”的美,主要表现在绘画艺术的“质朴”与“纯真”上,这是他们在艺术创作时的共性。
虽然只有提高绘画技巧的运用能力,绘画创作才会有更深的内涵和艺术效果。但正是由于上述儿童绘画与专业绘画要求的不同,我们不能用太多的专业技能来要求或者训练我们的孩子。儿童绘画的特点是儿童身心的自然表达。儿童绘画的艺术趣味受其艺术技巧的限制,不是对儿童的有意追求,而是对儿童天性的自然表达。这种自然流露的天性,是由“童心”、“质朴”、“拙雅”之美所创造的儿童水墨画意境。急于追求幼儿对水墨画技能的把握,无疑使幼儿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使幼儿无法正常的甚至大胆的进行自由地创作。
(三)单调化教学形式
许多幼儿教师对儿童水墨画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临摹成人绘画是儿童水墨画启蒙的唯一教学方法。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更注重刻画具体的对象,刻画细节,虽然这有助于儿童掌握绘画技法,但由于忽视了整体画面和整体,导致儿童一旦离开具体的图像复制,就很难独立、自由地绘画,“再加上成人不正确的评价方法,很容易让儿童在独立创作的过程中感到失败和恐惧。中国画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程序,中国画在使用笔的方法上总是参照古训,都强调笔的起源,不能多刻,否则就错了,不美了。而“临摹”这种教学方法和临摹对象本身就脱离了儿童现有的经验和兴趣,长期的机械训练,使儿童无法体验水墨画带给自己的特殊体验,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水墨画的兴趣,更别说让儿童大胆想象和创作了。
四、如何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来促进大班幼儿大胆创作
(一)充分观察,拓展思路
水墨画的创作要求画家平时有丰富的物质积累,这种物质的积累取决于画家善于观察。正如法国教育家马蒂斯所说:“创造始于观察,而观察本身是一种需要努力的创造性活动。“可见,勤于观察能帮助画家获得极大的创作灵感,而对儿童来说,自然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大自然的美不仅能让孩子产生喜爱之情,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丰富他们的创作主题。因此,有必要让孩子去大自然,去仔细观察和欣赏。然而,大孩子毕竟还是缺乏艺术家的艺术敏感度,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还是无意识的。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时,应明确要求和重点,同时提出重点观察要求,提出一些开放式启发性问题,给幼儿以较大的想象力空间。
如以水墨画为主题的“变幻莫测的月亮”活动,教师要求儿童在一段时间内仔细观察夜空中月亮的变化,包括颜色和形状,并让儿童用望远镜观察,然后让儿童积极调动想象力,充分想象“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活跃起来,说话活跃起来,有的觉得自己像一张明亮的圆盘,有的说像一把小梳子,更说像咬了一口的烧饼…然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来创作。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想象,孩子们的思想得到了拓展,让主题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给予机会,促进创造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中指出:“教师要给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孩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是向导,不仅要引导儿童掌握基本的表现技法,还要尽可能地为儿童提供想象和创造的机会,水墨画的命题和目标应体现这一教学理念。一旦命题来自儿童的生活,适度的目标就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儿童就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他们的表现欲望就能得到满足,他们就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
如主题水墨画《太阳花娃娃》的活动目标是:①巩固练习用“按”的方法有序地表现太阳花的花瓣;②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太阳花娃娃的可爱形象。这种拟人化的命题马上得到了幼儿的共鸣,激发了幼儿创作的兴趣与欲望。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的娃娃梳着两根羊角辫,有的叶子变成了娃娃的衣服和鞋子,有的画了两个娃娃在跳舞,一幅幅天真烂漫,富有童趣的图画,无不放射着他们创造的光芒。又如《乌龟》这个简单的命题,让孩子在原先会画不同形态的乌龟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创作,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画作诞生了,《乌龟赛跑》、《乐于助人的乌龟》、《七彩乌龟壳》,这一幅幅充满童真的趣味性的图画十分地生动,无不透露着孩子们的天真与可爱。


(三)充分鼓励,树立信心
在对水墨画活动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给孩子以鼓励,还要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和支持。对于不足之处,教师应建议儿童修改的语气。加州大学的詹姆斯·多布森博士解释说:“当一个人的行为令人满意时,它会重复出现。”所以总是用“你的想象力太棒了!”“你的想象力真特别!“这样的积极评价肯定了孩子的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而且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创作建立信心。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如果儿童在一个鼓励他们自然、顺利发展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会‘突破’进入学习,成为自我激励者、自我学习者。”这说明鼓励和欣赏不仅能使孩子充满信心,而且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四)突破传统,激发灵感
传统的幼儿美术教学模式比较注重训练幼儿的各项绘画技能,幼儿的美术创作也因此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和个性,而《纲要》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可见,除了鼓励和赞赏之外,水墨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支持还应体现在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上。因此,还可以在水墨画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手段,用它来展示一些花鸟虫草之类简单易懂的作品给幼儿观赏,或者播放一些与主题有关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画面,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如水墨主题画《我喜爱的小兔子》活动中,拍摄一段小兔子在草地上活动的场景,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兔子的各种形态:行走、吃草、挠耳朵等,之后请幼儿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充分想象自己所要画的小白兔的形态,很快地孩子们大胆的创作表现让一只只小兔子形态各异,背景更是富有童趣和想象力:吃胡萝卜的小兔子、奔跑的小兔子、弹钢琴的小兔子……。幼儿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手段来满足、刺激他们的思维与想象,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产生。
(五)宽松环境,贯穿游戏
宽松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激活并将其大胆地表现出来。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树立自主表现的意识,使作品呈现个性化。引导幼儿把水墨画学习当成游戏,在玩中进行观察和作画。例如大班活动“七彩雨”,教师让幼儿拿着自制的“七彩云朵”来下雨,让幼儿以游戏的形式来“制造”画面,然后观察雨滴的颜色和形状以及颜色相遇之后发生的变色现象和改变后的形状。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学得轻松且兴致高昂。在这种轻松充满趣味的教学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得到尽情释放,从而敢于进行大胆创作。
(六)创新辅料,激发想象力
在辅料操作中尝试创新。单一的墨色容易让幼儿觉得单调乏味,教师们可以寻找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瓶盖、吸管、肥皂牙刷、水果切片等当辅助材料,它们会使墨色产生特殊效果,能激起大班幼儿用色的兴趣和想象力,从而促进幼儿们的大胆创作。
如大班幼儿在画水墨画《快乐的小金鱼》时,想画金鱼在吐泡泡,可是用毛笔怎么也画不好圆圈。教师引导他们用吸管蘸上混合墨的肥皂水在宣纸上吹,随着泡泡一个个地在宣纸上“爆炸”,有趣的艺术形象也慢慢呈现在幼儿面前。在用毛笔画出主体的基础上,教师还启发幼儿想出用牙刷蘸墨刷“草地”;用水果和蔬菜切片制作印章后,蘸墨拓印以丰富构图;用牙签、丝瓜络、棉签等点墨画水果、熊猫、大树……辅料操作增强了幼儿的成功体验,培养了艺术创新的思维和能力,促进大班幼儿进行大胆创作。


(七)更新评价标准
教师对幼儿绘画的评价应该摒弃“像与不像,对与不对”的成人标准,实际上,儿童的绘画很难用一个“好”或“不好”去进行评判,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是真正的大师[7]。从这句话中看出我们至少应该尊重幼儿的创作作品。因为幼儿自有幼儿特有的绘画语言和特殊的表达方式。
在水墨画的学习过程中,大班儿童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运用毛笔、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色彩把握,以及水墨画独特的意境创造、“写神于形”、“妙间喜与不喜”等艺术追求。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也缺乏相应的造型能力和手脑协调控制力,以致他们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能熟练地运用笔、墨,塑造水墨画的韵味和情趣。因此,幼儿园水墨画教学具有较大的艺术启示,对幼儿的评价标准也应结合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鼓励和建议这样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为儿童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避免儿童在过度干扰、责备、嘲笑恐惧中,帮助儿童树立信心,大胆创造和尝试。当儿童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教师及时给予儿童指导和心理安慰,为儿童自由表达自己提供机会和环境。
五、总结
水墨画具有线条变化、墨色丰富多彩、墨液渗透变化无穷、快速成型等特点。,它的构图不受时间、空间和焦点透视的限制,它的造型是一种高度概括的东西,介于似与非之间,与儿童自主创作的绘画作品有着十分相似的特点[6]。在幼儿园,特别是在大班开展水墨画教学,通过水墨画的学习,可以体会到宣纸上水、墨、色的奇妙变化和画中笔的意境墨的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思考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的水墨画教学方式,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寻求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经理和深入研究总结出通过水墨画教育活动促进大班幼儿的大胆创作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妙.幼儿水墨画的题材选择探索[J].成才之路,2017(28):75.
[2]吕焕."生活教育"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7(06):137.
[3]尹花.幼儿园“创意”水墨画活动的实践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02):24-27.
[4]邹爱萍.如何在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考试周刊,2017(78):193.
[5]王敏.解放孩子让水墨课堂“创”意无限——浅谈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6(11):157.
[6]林芸.水墨情韵——激发孩子想象、创造——浅谈如何在水墨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学子(理论版),2015(03):7.
[7]王兴娟.试析水墨画活动中激发幼儿艺术创造力的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6(03):42-4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