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的需要

摘要

自1952年开始,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每四年修订一次,不仅与奥运周期相适应,而且与时代发展和体操技术提升相适应,通过规则的修订积极推动体操项目的更好发展。本论文立足巴黎周期新规则视角,通过对新规则下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巴黎周期男子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态势和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我国男子体操各项目发展提供对策和参考。

论文以国内外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周期体操规则的变化和导向趋势,以2020东京奥运会和2021体操世界锦标赛为例,分析了国内外男子体操优秀运动员的成套动作及得分情况,探讨了规则变化对男子体操个人项目以及技术动作发展的影响,总结了东京周期男子体操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巴黎周期规则导向以及男子体操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领会规则导向,做好体操成套编排;抓好难度质量,优化动作技术细节;培养优秀体操选手,提高优秀选手厚度层以及“科医”助力训练,提升训练效果等提升我国男子体操个人项目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对巴黎周期新规则背景下我国男子体操个人项目取得更好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规则;男子体操;发展趋势;中国

1选题依据

  1.1选题背景

  1.1.1竞技体操规则周期演变的需要

1949年国际体操联合会(FIG)颁布了第一部体操评分规则,规则的颁布不仅对运动员、教练员及裁判员的权利与义务有了一定限制,让比赛更具公平性,也让体操比赛形式和内容有据可依,这也是现代体操向规范化发展的开端。自1952年开始,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每四年修订一次,不仅与奥运周期相适应,而且可以根据当下时代发展,及时调整相关内容。从1949年至今,体操竞赛规则经历多次变革。2006年起各单项成套动作完美“10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难度加分无上限,一套动作的最终得分是由A分(难度分)与B分(完成分)相加得出,新评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竞技体操运动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009年规则增设了G组难度动作组别,将A、B两个裁判组别改为D(Difficulty)、E(Execution)两个组别,能够更加直观地体现裁判的职责分工。2013年版规则,新增设了R组裁判,但R组裁判的评分只有在与E组裁判评分的分差超出规定范围时才启用,R组裁判与E组裁判相互制约。2107年,国际体联将“平分打破”机制从奥运会延伸到世锦赛。在评分规则的整个演变历程中,难度要求逐步提升,成套动作评分的客观性与准确性不断提高,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行为规范要求更加严格。规则的每一次修订也为每届奥运周期竞技体操动作编排提供了方向。新周期将施行(FIG)2022年版竞技体操评分规则,通过对规则下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当今周期男子竞技体操技术的发展态势和规则之间的互动关系。

 1.1.2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的需要

1896年在雅典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是其中的一个大项,设有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和跳绳项目;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增设了自由体操项目;1936年柏林奥运会男子六项真正形成。1953年中国成立了第一支国家体操队,1958年首次亮相莫斯科第1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队成绩位列第11名。1984年,中国体操队在洛杉矶奥运会取得5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其中4金3银1铜出自男子体操队,李宁凭借高难度的创新动作以及高质量的动作完成,一人独揽自由体操、鞍马、体操3块金牌。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体操成绩达到顶峰,中国男子体操队获得男子团体、个人体操和除跳马外的5个单项的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仅获得2枚铜牌。中国竞技体操队经历技术引进、崛起、停滞与恢复、腾飞四个阶段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当下各国竞技体操实力不断提升,中国要想再次一骑绝尘,就要时刻关注体操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培养顶尖后备人才。

男子体操个人项目包括由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六个项目,各项目又由难度分、完成分、连接加分组成。中国从1953年起进行竞技体操训练,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级的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如:李宁、李小双、冯敬、杨威、邹凯、李小鹏等著名运动员,带领着中国男子体操队成为一支名副其实的梦之队。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子体操遭遇了极大的低谷,全队表现状态不佳,但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男子体操队分别获得了男子团体、男子个人体操、男子单杠、男子双杠、男子鞍马、男子吊环以及男子自由体操7枚金牌。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中国男子体操队在双杠、吊环两个项目中各获得了1枚金牌,在吊环、体操项目中各均获得1枚银牌,在自由体操、团体均获得1枚铜牌,一扫了里约奥运会一金未得的阴霾。随着巴黎周期的开启,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的巴黎周期的新规则,我国男子体操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新奥运周期尽快适应最新出台的评分规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以新周期规则改动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对世界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所完成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探究各单项成套动作的技术特点、运动员对新规则的适应状况以及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能够发现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上的不足,为我国男子体操个人项目创编出适应技术发展潮流、独具个人特色、能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成套动作提供借鉴。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竞技体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难美性项群竞赛项目,成套中的难度技巧的完成与动作编排编排现加上完美的完成是竞技体操项目独特之处,在竞技体操赛场上运动员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评分规则对运动员的在比赛中成套动作的编排与难度动作的完成以及完成过程中艺术表现等所有技巧动作综合表现出的竞技水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选手得分相比较后来判断名次而决定的。其中比赛结果的评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评分规则的不断修改以及评分标准详细化和不断创新突破都会会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是随着就竞技体操项目的产生与发展,为维持竞赛项目的比赛秩序以及更好的促进竞技体操发展而制定的“比赛准则”,同时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也引导竞技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在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不断修改与更新过程中,中国队必须深刻理解评分规则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作用。由于竞技体操规则变化的周期性,每次奥运会后都要进行大的修改以及每次大型比赛后都要进行小的调整;每次奥运会比赛后,面临着运动员新老更替的情况,大量的老运动员退役,教练员、运动员对新的竞技体操规则,学习的并不是非常明了。本文通过主要对新周期的男子竞技体操项目评分规则变化特征进行梳理,分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趋势。为提升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竞技实力以及我国男子体操个人项目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和学习规则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1.2.2研究意义

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七八十年的发展历程,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国际体操委员会不断打磨斟酌以及对条文不断凝练,不断更新、超越,使其评分规则趋于完善。随着体操技术的进步、时代的进步以及世界体操运动的发展,国际体操联合会多次修改和调整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竞赛规则的微观调整与宏观导向,为竞技体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分析新周期男子体操项目规则变化,对竞技体操个人项目相关规则演变进行分析、探讨、揭示,以期为我国男子体操个人项目在未来的训练、技术动作的创新、成套动作的编排和连接以及提升训练比赛的竞技能力从而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1.3文献综述

  1.3.1相关概念的界定

(1)竞技实力

“竞技实力”是指在体育竞赛中拥有的能力与力量,这种能力与力量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在体育竞赛中未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力与力量;二是通过体能竞赛直接表现为运动成绩[2]。

由于未表现出来的、潜在的竞技实力常常难以用具体的指标来进行量化考量,所以更多的专家学者从第二种形式的竞技实力入手,运用金牌数、奖牌数、前八名数量、总积分等具体的运动成绩指标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或某个项目的竞技实力。本文中的“竞技实力”主要是从奥运会、世界体操金标等国际顶级男子体操赛事中男子体操运动员取得的运动成绩入手,运用金牌数、奖牌数、前八名数、总积分等指标来对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能力水平进行分析。

(2)国际体操评分规则

“国际体操评分规则”是国际体操联合会(FIG)为竞技体操项目制定的规章制度和章程为参赛人员提供参加比赛所要遵守的制度和守则以及具体评分标准。同时也是为推动竞技体操发展,使世界性国际级的赛事以及各协会之间的赛事甚至各国家内举行的赛事有依据蓝本。也使国际体联会员组织的比赛有统一评分标准。国际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是FIG男子委员会结合以奥运会为周期,每4年进行1次较大的修改,每个奥运周期实施期间也会出现小的变动,其变动国际体联会会以简报的方式进行通知修改内容[1]。中国自1971年开始,始终沿用国际竞技体操评分规则,文章所述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均为FIG国际竞技体操评分规则。

 1.3.2国际体操规则变化的相关研究

国际体操评分规则是为了保证在国际体操赛事活动中,共同遵守一个最客观的和统一的评分方法,提高裁判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训练编排动作和准备比赛的指南。国际体操评分规则自1949年产生至今经历了十几次大的修订,每次修订都引起体操学者的关注,并留下了相关的研究文献。

景胜岗[3]的《对2001年男子体操比赛规则变化的预测研究》中表明体操技术、动作的不断创新使得体操比赛规则也在随之变化;而体操比赛规则的技术又反过来指导和推动了体操技术动作的发展。正确理解和把握比赛规则,对教练员的选材、训练以及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佳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贺新成[4]的《男子竞技体操规则的变化与竞技性展望》指出界男子竟技体操将会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对竞技体操层次化的发展将起到渗透作用,动作创新和发展难度将是体操发展的主流,掌握全面动作、提高全套动作起评分将是竞技体操取胜的关健,建立和完善体操训练中心、俱乐部,重视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将是实施“奥运战略”工程的基础保证。

王长青[5]《FIG2017年版男子体操评分规则探析》中对FIG颁布的2017年体操规则进行了分析,认为新规则更具统一性,也更加理性和规范。其主要变化有A,B裁判称D,E裁判;动作难度价值有升降;动作连接加分有变化;去掉了难度动作组别认定的有序性。他认为体操运动员应该重视规则变化重新审视自己的成套动作编排,以确保体操项目的优势地位.

1.3.3规则变化对男子体操的影响研究

魏旭波[6]等在《2006-2008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的变化及北京奥运会体操比赛的备战对策》特别提出新规则增加了新的难度价值,增设了F组的难度,其分值为0.6分。对中国体操队进行了反思和改进,写到高难成套动作是获取高分的基础、稳定发挥是团体赛取胜的关键。

李浩[7]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竞争格局试探》一文中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中国男队具有A分总和高、成功率高、优势项目成绩突出等优势,日本仍是劲敌;个人体操决赛中、日、德三国选手竞技水平接近,总的A分高、动作稳定是夺冠的关键;单项决赛中国队鞍马、吊环、双杠实力雄厚,欧美选手自由体操和跳马实力突出;欧、亚、澳洲都有单杠高手,临场发挥与心理素质决定金牌的归属。

吴维铭[8]在《规则突变下男子竞技体操发展及竞争格局前瞻》中提到2006年国际体操联合会正式颁布的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突破了10分评分制。规则变化的重点主要表现在3方面:从动作难度的价值和完成情况入手进行改革是实现改革理念的切入点;运动员成套动作最后得分可突破十分的评分限制;新规则只保留了自由体操、吊环和单杠的难度动作连接加分,并对连接加分作出了严格的要求。规则的改变必然引起运动员在动作难度、创新方面有所提高。

小结: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可知,规则是一个比赛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和基础,正是有了体操规则,体操才会不断给我们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随着时间的改变,规则也会随之改变,但规则也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难度,同时它也对创新和连接动作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世界男子竞技体操的发展格局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总的来说还是主要以中、日为主要夺金对象。由于规则的改变,体操竞赛更需要体操型人才早己显而易见,但中国在此方面还较为欠缺。

 1.3.4男子体操项目的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李长俭等[9]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男子体操实力演变》中研究出中国男子体操实力演变的阶段性特征:繁荣发展阶段(1980-1987年)共获得4次体操金牌,涌现出了黄玉斌、李宁等一批体操高手;缓慢发展阶段(1988-1992年)出现后备人才不足,队伍老化严重,体操水平不高等问题,整体实力水平有所下降;实力上升阶段(1993-2000年)苏联的解体引起了国际体操格局的巨大变化。中国队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体操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中共获得体操金牌2块,团体金牌4块;不稳定阶段(2001-2005年)世界男子体操竞争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杨威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体操选手。中国男子竞技体操在2003年时到达登峰造极。实力提升阶段(2006年至今)体操评分规则出现重大变革,难度上不封顶成为该时期的鲜明特点。中国体操遭遇惨败后卧薪尝胆重树体坛辉煌。

肖光来等[10]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竞争格局前瞻》文里得出男子个人体操决赛出现了以中国、X、日本、苏联、哈萨克斯坦等国选手间竞争的局面,中国运动员将在欧美和日本等强手的包围中孤军奋战,临场发挥成为比赛结果的关键,强调心理素质是中国队的制胜因素。

陈自旺等[1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世界男子体操竞争实力分析》中指出中国队凭借刻苦训练以及对新规则的理解,重新夺回体操霸主地位指日可待。但随着欧美体操强国以及其他单项型选手的出现,中国体操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在体操和团体项目的争夺上,重视单杠和自由体操项目是关键。建议强化体能、技术和心理训练,对规则进行再认识,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周福弟[12]在《从2011年“X杯”比赛看世界男子体操实力》文中指出在男子个人体操上日本队优势明显,德国运动员竞技实力提升较快。在难度价值上日本具备世界第一的成套难度,我国选手与之相比不相上下,但要注意自由体操、吊环等项目的提升。加强在稳定性、动作规格、身体姿态等细节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指出在杨威退役后,中国队在体操项目上以毫无优势可言,培养体操型选手刻不容缓。

王彩云[13]在其发表的研究中指出,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整体发挥出色,团体项目和单项比赛成绩突出。男子体操项目后继无人,整体竞技能力呈现下滑趋势,发展现状非常不乐观,体操队高层应该引起重视。

谭伟平[14]在《从北京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在杨威退役后,中国男队能担起个人体操重任的人才不轻松,面对日本内存航平和欧美诸多强手的对决中男子个人体操比赛将会越来越激烈。建议中国体操突出优势项目,注重六个单项均衡发展。同时大胆锻炼新人提高比赛临场素质。

吴胜涛[15]在《伦敦奥运会前的世界男子体操竞争格局》文中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项目进行研究。世界男子体操形成中国、X、俄罗斯三足鼎立格局,日本和韩国紧随其后,亚洲国家实力引领世界体操的格局。在杨威退役后,我国参赛选手十分匾乏。

小结: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分析,当今世界男子体操是中、美、俄、日四足鼎的局面,在男子体操项目上,日本队员表现突出。中国男子体操项目人才人才梯队建设至关重要,男子体操个人项目发展面临强大挑战,中国队高层需高度重视,要逐步转变思路,继续贯彻“抓体操,带单项”的多点开花思路,是提高我国男子体操竞技实力的必经之路。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论文以新规则视角下我国男子体操个人项目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主题,通过CNKI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网络文献平台等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以“男子体操”为关键词进行题名搜索,查阅到文章487篇,其中核心期刊77篇;查阅国际体操联合会官方网站,了解新周期规则演变的详细情况,通过中国体操等查阅我国男子体操项目的相关信息,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以及规则演变和我国男子体操项目的概况,为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

 2.2.2录像分析法

通过收集奥运会、体操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大赛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分析国内外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在新规则背景下的动作编排、创新以及等分情况,分析规则演变给男子体操项目动作编排和技术革新带来的影响,为论文写作提供依据。

 2.2.3对比分析法

通过分析奥运会、体操世界锦标赛等国际大赛优秀国内外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对比分析国内外优秀体操运动员在新周期规则演变的背景下成套动作创编、技术创新以及战术选择运用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优化成套动作创编、创新单项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参考。

2.2.4访谈法

对中国国家男子体操队的教练员、体操运动员、国际级体操裁判员以及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练员和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新周期规则演变对我国男子体操带来的影响,征询他们对于国内外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动作创编的优势和不足,了解专家学者和运动员对于未来我国男子体操项目发展的看法和意见,为论文写作提供更为扎实的依据。具体访谈人员如下:

(1)教练员姓名:王红卫,中国国家体操队教练员,男队主教练;

(2)教练员姓名:王国庆,中国国家体操队教练员,国家级教练;

(3)教练员姓名:陈伟,中国国家体操队教练员,高级教练;

(4)裁判员姓名:李敬,湖南省体操管理中心主任,国际级体操裁判员;

(5)裁判员姓名:邵斌,上海体育学院竞训处处长,国际级体操裁判员;

(6)运动员姓名:肖若腾,中国国家体操队运动员,特长全能;

(7)运动员姓名:孙伟,中国国家体操队运动员,特长全能;

(8)运动员姓名:张博恒,中国国家体操队运动员,特长全能;

 2.2.5逻辑分析法

通过运用对比、综合、类比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查阅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对录像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类比国内外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动作创编的特征,总结优秀运动员体操项目成套动作创编的先进经验和显著特征,总结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动作创编和技战术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未来我国男子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为论文论证提供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男子体操项目竞技实力概述

竞技实力是指体育竞赛中实际拥有的能力与力量。这种实际拥有的能力在体育竞赛中可能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拥有力量没有通过体育竞赛表现出来,在以后的体育竞赛中可能会表现出来,这种实力是潜在的,也是很难量化的;另一种情况是这种拥有的力量能够通过竞赛表现出来,即运动成绩,也就是说竞技成绩能反映竞技实力,它与竞技能力不同,竞技能力即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奥运会男子体操项目的比赛是运动员技能、战术、体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要求运动员对每个单项的实力都不能有太大的偏差,在每个项目上都要有稳定的发挥才一能力争一枚奖牌。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体操的比赛于1900年就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体操比赛的金牌是体操选手个人最高的荣誉。

进入21世纪的六届奥运会中,男子体操全能项目的奖牌主要由日本、X、俄罗斯、中国、乌克兰、德国、法国、英国以及韩国九个国家的运动员所获得。其中日本队选手总计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中国选手获得1金、1银,俄罗斯选手获得1枚金牌1枚铜牌,X选手获得1枚金牌1枚铜牌;韩国1银1铜,乌克兰1银1铜,德国1枚银牌,法国和英国均获得1枚铜牌。

表1近六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项目前三名

d7231777e11dd07d4f9e811a63eb9a37

从近6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项目奖牌的分布来看,日本队获得3金1银的成绩,成绩在男子体操领域中一枝独秀,中国、俄罗斯、日本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其余国家虽然能够夺得奖牌,但是争冠实力稍逊。

表2近三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强国奖牌分布

69d1bc420adf933e034536afae6d0fa6

从近3届懊悔云男子体操强国奖牌分布情况来看,中国、日本、英国、X以及俄罗斯均位居前列。从奖牌的总数来看,俄罗斯以16枚奖牌摇摇领先,中国和日本紧跟其后,X和英国稍有差距。从几届奥运会男子单项的奖牌分布情况来看,俄罗斯作为传统的难美类项目强国,在男子体操项目中的优势地位依然明显,近三届奥运中男子体操队伍发挥一直比较出色,均有金牌和奖牌入账;我国作为体操项目的传统强国,在第31届奥运会中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仅仅获得了一枚铜牌;我们的近邻日本队作为体操强国在近三届奥运会中发挥也比较稳定,并且成绩有明显提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日本男子体操队获得了2金1银的好成绩。而传统的体操强国英国和X虽然一直有体操人才出现,但是在东京奥运会中的表现极不理想,没有拿到任何奖牌。

通过对近三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强国奖牌分布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由于俄罗斯、中国以及日本在近三届奥运会男子体操中发挥稳定、成绩提出,因此为第一集团,X和英国实力稍逊为第二集团,其他国家虽未上榜但是如乌克兰、拉脱维亚等国家为第三集团,三大集团各国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局面。第二,奖牌不再只是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体操强国的专利,一些体操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乌克兰和拉脱维亚凭借单项优势具备冲击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奖牌的分流意味着男子体操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未来的竞技体操竞争格局依旧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洲之间、各国之间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竞技体操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更加残酷,同时也将会为我们呈现一幕幕更加精彩绝伦的体操视觉盛宴。第三,中国男子竞技体操队不论是奖牌总数还是金牌总数均排名前列,这说明中国虽己奠定了世界男子竞技体操竞争格局的领先地位,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低谷时期,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引起中国男子体操队的反思。在巴黎周期新规则导向下,如何理解和把握新周期规则调整对体操项目带来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中国男子体操在新周期中取得的成绩。

 3.2新周期男子体操项目规则的变化分析

1949年,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了第一部体操评分规则,自此,竞技体操比赛的评分有据可依,更加公平、公正。自1964年开始,国际体操联合会规定,规则每4年修改一次,这不仅与奥运周期高度契合,也有利于对上一周期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出现的漏洞及时进行修正、完善,使规则更加合理化。新规则的出现势必影响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组的增加、质量的提高,迫使教练及运动员必须对动作的选择和编排更趋于合理和艺术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现实的需要,现代的体操比赛是高难度,高质量,高规格的较量,体操规则也一直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男子竞技体操整套动作不但要追求较高的起评分,而且要有独特创新的难度动作,才能获得高分。只有深入理解、合理利用新版规则,把握规则的基本变化特征,探索规则发展趋势,才能够有利于成套动作的合理编排,从而提升男子体操项目的竞技实力。

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国际体操联合会颁布了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相比于之前一个周期的评分规则,新版评分规则在内容、动作界定、成套动作编排等方面都有所变更。在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关于裁判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改动,就是取消了原来比赛中存在的R裁,并且E裁的数量增加到7个。

 3.2.1自由体操项目规则的变化分析

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自由体操项目规则的改动如下:

(1)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时间由原来的必须在50秒-70秒的时间内完成,改变为成套时间上限延长至75秒,当比赛进行至65秒且运动员没有完成动作时,裁判员会做示意进行提示。成套动作时间上限延长了5秒钟,在一定程度上为运动员更加灵活的编排自由体操的成套动作提供了更多可能,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的从容,特别是在高难度动作的准备中更加的充分,有利于运动员更好的提升比赛成绩。

(2)应有效利用场地,如果运动员已经连续两次使用某条对角线做动作,他应该随后完成一个组别1动作,即非技巧动作(最少为B组),否则D裁-0.3分,如果成套动作没有将四个边角全部利用到,D裁-0.3分。该条规则对运动员充分利用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则上是鼓励运动员充分利用场地的两条对角线的线路,并且这两条线路应该交替运用,如果未能交替运用,那么必须要完成相应的规定动作,否则将扣分,此处改动进一步提升了运动员对场地利用的要求,也使得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编排更加的灵活多样。

(3)在动作连接方面,首先,加度数的一周空翻的直接连接没有加分,例如:运动员做出后直900°后直接接前直360°,则该动作将没有连接加分);第二,删除了单个成套中仅可以算两串技巧串连接加分的规则;第三,删除了上个周期难度系数为C的前团360°呈俯撑动作,将前团两周540°动作从G组将至F组,将前团两周360°动作由F组降至E组;第四,力量型支撑动作上限两个,俄挺、全旋类动作上限两个;第五,对日式手倒立(如宽臂慢起手倒立等)动作提出了新要求,规定运动员动作全程双腿并拢,倒立时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一手掌厚度;最后,将以下动作合并到一个动作表格中,即两者只能择其一完成,包括前团&前团180(A组)、前直&前直180(B组)、前直360&前直540(C组)、前团两周&前团两周180(D组)、前屈两周&前屈两周180(E组)、后团/屈&后团/屈180(A组)、后直180&后直360(B组)以及后直540&后直720(C组)8组动作。在动作连接方面的改动主要是删除了部分动作的加分,降低了现有动作的难度组别并对部分动作的技术细节提出了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随着自由体操整体水平的提升,规则上客观要求运动员更加注重成套动作编排的灵活性和难度动作运用的精彩性,特别避免类似或相似难度动作的频繁重复出现。

从自由体操规则变化情况来看,在2022-2024周期的新规则中,对于自由体操规则的修改和变更是比较明显,规则的修改涵盖了比赛时间、场地利用以及动作连接三个主要方面,从修改的方向来看,主要是鼓励运动员进一步提升成套动作编排的难度水平以及动作组合的多样性,并在艺术表现方面有明显的提升。

 3.2.2鞍马项目规则的变化分析

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鞍马项目规则的改动如下:

(1)进一步细化了交叉腿动作的扣分标准,位高腿高于肩部,不扣分;位于肩部与水平线之间,扣0.1;低于水平线,则扣0.3。该项改动进一步规范的运动员交叉腿的动作细节。

(2)除双腿前摆半个全旋且最终只有一条腿完成全旋之外,在第二组别和第三组别动作完成之后都需要完成一个CoP上的动作来实现价值。例如:单环上,LLSS完成单腿全旋,然后交叉摆动,此时如果出现摔倒,那么前续动作难度不能承认且不能获得加分,如果在连接后续动作前出现失误,则前续难度可以被承认。对运动员成套动作的连贯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要求提升技术动作的成功率。

(3)对组合动作出现的顺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旋和/或斯托克利A或B,贝托谢尔,贝祖格270°与俄挺在单环上的特定组合,全旋和/或斯托克利B,贝托谢尔,贝祖格270°可以在俄挺前做,也可以在俄挺后做。直接的斯托克利A只能在组合的最后做,一套动作中,这样的动作只能出现一次。该项改动提升了动作选择运用的灵活性,避免了相似动作连续出现。

(4)对部分动作进行了限制、合并或难度拆分,将反交叉转体90°经单环起到立落下成骑撑动作从D组降至C组;将俄挺1080+flop+索恩270°/贝祖格270°列入H组组合;将向前或向后3/3侧撑移位动作、俄挺动作(包括下法)、全旋和托马斯类的支撑动作(不包括下法)、罗斯/吴国年移位动作、打滚3/3移位动作以及360打滚动作均限定上限为2个;将正交叉转90经单环起到立落下成骑撑&交叉转180经倒立落下成骑撑(D组)合并到一个动作表格中;将马头侧撑前移3/3的两个做法拆开,将上者由E组升至F组,下者依然保持在E组;将反交叉转体90°经单环起到立落下成骑撑动作从D组降至C组。该部分的改动除了限制相似动作出现的频率外,将以往经常同时出现的连续动作进行了组别合并,将部分连续动作进行了拆分,提升动作选择和运用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也让鞍马成套动作更加的连贯,在难度方面也有小幅提升。

从鞍马规则变化情况来看,在2022-2024周期的新规则中,该项目规则的主要修改在于进一步细化的部分动作的技术细节,主要对动作组合出现的顺序、出现次数以及难度动作的组合和拆分进行了修改,其主要趋势的进一步优化鞍马运动员的动作细节,进一步提升成套动作编排的灵活性和动作选择运用的多样性,在进一步提升动作连贯性的基础上增强艺术性。

 3.2.3吊环项目规则的变化分析

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吊环项目规则的改动如下:

(1)进一步优化了部吊环技术动作的细节,对存在于计入的10个动作中(青年组计入8个动作)的摆动成倒立动作要求静止两秒;对乔纳森或山胁过程中出现的减速、停顿或支撑现象将视情况扣0.1分或0.3分,如失误明显那么该动作将不被承认;运动员在动作中如果出现摆动用力的情况,则视情况扣0.1分或0.3分。

(2)对部分难度动作的组别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将悬垂前/后摆向后翻上成分腿水平支撑(2s)从C组降至B组、将直臂翻上成倒十字(2s)从D组升至E组、将后摆上成倒十字(2s)从D组升至E组、将向上成倒十字(2s)从D组升至E组、将直臂直体慢翻上成水平十字支撑从F组降至E组;此外,还将悬垂直臂拉上成水平十字或水平支撑,拆开成悬垂直臂拉上成水平十字和悬垂直臂拉上成水平支撑两个动作。

从吊环规则变化情况来看,在2022-2024周期的新规则中,吊环项目规则改动整体不大,除了优化部分及动作的评分细节外,主要是对动作难度组别的重新分配,和以往周期中难度组别调整大体相当,主要是通过难度组别的调整,提升运动员技术动作选择运用的多样性。

 3.2.4跳马项目规则的变化分析

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跳马项目规则的改动如下:

将原有的动作组别缩减为四组:第一组,空翻上马加转度数;第二组,手翻上马加转/不加转360°与两周前空翻;第三组,侧手翻上马加转/不加转360°与两周后空翻;第四组,踺子上马(包括尤尔琴科系列跳马动作)。跳马项目规则主要是对组别的修改,这些修改对部分运动员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新规则中,第一组别的动作为空翻上马接多圈纵轴转体(即大于360°),其中“空翻上马”即包含了侧手翻(冢原/笠松)和前空翻上马,这组改变,将会对像东京奥运会跳马冠军韩国选手申宰焕(笠松900&前手翻前直900)、中国选手黄明淇和韩国选手梁鹤善(笠松720&前手翻前直1080)等为代表的很多以空翻上马且两跳第二腾空均为纵轴转体的跳马单项选手影响较大,因为在新规则中这两跳动作属于“同源”,必须有一跳在新周期中做出调整,而对于拥有至少一跳第二腾空为横轴空翻(比如像前手翻前团两周等)或至少一跳为尤尔琴科上马系列的跳马选手的影响微乎其微。

 3.2.5双杠项目规则的变化分析

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双杠项目规则的改动如下:

(1)在双杠规则的改动中,首次取消了难度认证的两条附注,第一个附注:双杠动作是由多个相对单独动作组合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必须展示出没有任何停顿,否则它们会获得各自的难度价值;第二个附注:在资格赛或团体决赛时,对于双杠比赛前的准备工作(在简单热身和比赛),在比赛区域(FOP)的该协会拥有权限的运动员能够协助完成准备工作。在体操和单项决赛时,最多三个人(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在比赛区域(FOP)拥有权限人)能够在赛台上准备器械。两条附注的取消对双杠技术动作的影响几乎没有,主要是对项目整体描述以及对赛前准备一些说明或规范。

(2)对部分动作的技术细节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对巴夫萨这个动作,要求应该以开放的肩膀角度和平直的身体来重新抓握,如果运动员以超过水平45°和/或肩膀90°的身体姿势重新抓握,将不给予任何价值,并进行一次较大的扣分。对希里和马库兹这两个动作,如果运动员手臂弯曲超过90°将不被承认难度。对两周空翻加转180°动作,必须早旋或晚旋。对提佩尔特动作,要求要连贯,抓杠后腿必须上升到倒立的位置,不能下降,也不能明显使用力量,一旦运动员腿向下或向上运动与使用明显力量会导致E分扣分,甚至动作不被承认。该部分改动进一步细化了运动员动作细节,严格了评分标准。

(3)对部分动作的难度组别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将支撑后摆前团两周180下/后团两周180下从F组降至E组、将支撑后摆前屈两周180下从G组降至F组、将挂臂前摆上转体270°成手倒立归为F组、将向后大回环吉阿米多福成手倒立/一杠倒立从D组升至E组、将向后大回环转体90°或180°吉阿米多福成手倒立从E组升至F组、将杠端悬垂前摆后团两周下从B组升至C组、将刚断悬垂前摆后屈两周下从C组升至D组以及将杠端悬垂前摆后团两周180°或360°下从D组升至E组。动作组别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了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选择和编排,在新周期中成套动作将更加新颖,避免了运动员普遍选用“同质化”成套动作。

从双杠规则变化情况来看,虽然规则变化调整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动作都重新进行了难度组别调整,但是从整体趋势上来看,主要调整还是属于新周期的“例行”,相比于跳马项目规则调整来说,双杠项目规则调整对运动员整体影响不大。

 3.2.6单杠项目规则的变化分析

2022-2024周期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中,双杠项目规则的改动如下:

(1)在连接加分方面,增加了中穿前上+空翻连接加分,(D组及以上中穿+D组空翻:+0.1;D组及以上中穿+E组及以上空翻:+0.2),同时需要满足这些动作(包括中穿接空翻连接、空翻接空翻连接)被包含在10个最高难度里。连接加分的改动对运动员的连接动作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2)对空翻动作进行了约束,要求一个成套里只能出现两个特卡切夫或皮亚特系列空翻,只能出现两个科瓦克斯系列空翻,第三个同系列空翻只能在同系列空翻直接连接里才会被承认。(例如:科尔曼与科瓦克斯-盖洛德二;科尔曼-科瓦克斯与卡西那;直体特卡-特卡与特卡360,特卡-京戈尔与直体特卡-皮亚特)。该部分改动进一步提升了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的多样性,避免在成套动作中“同质化”动作反复出现。

(3)对部分动作的难度组别进行了调整,将并腿马凯洛夫(山胁腾跃)从D组降至C组、将直体雅马瓦基180成混合握后摆上从E组降至C组、将林奇(分特180成扭臂混合握后摆上)从D组降至C组、将直特180成扭臂混合握后摆上从E组降至D组、将皮亚提180成混合握后摆上从E组降至D组、将直体皮亚提180成混合握后摆上从F组降至E组、将反掏&正掏从B组升至C组,此外,还删除了原D组的向后腾空大回环转体720度动作并剔除了所有蹬杠动作。

(4)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了所有的握法,修订了掏体动作的难度。统一所有握法的倒立角度扣分(不再区分扭握和其它握法),其中0-15°不扣分、15°-30°扣0.1分、30°-60°扣0.3分、60°-90°扣0.5分。所有正掏、反掏、前回环、屈伸上接转体类型的动作均被拆分为两个动作,例如:反掏360°成扭握,原来为D组,现在为B组+C组;正掏180°成扭握,原来为C组,现在为B组+B组。但是,在上述改动中有两个例外,即正掏跳540°成混合握,仍保持D组不变,以及正掏跳540°成扭握,仍保持E组不变。在掏体动作难度方面,分腿正掏、分腿反掏仍为B组,腿正掏、并腿反掏为C组,分腿反掏成扭握为C组,并腿反掏成扭握为D组。

从单杠项目规则变化情况来看,总体内容改动比较大,除了例行的难度动作组别调整之外,进一步细化了握法和掏体动作的评分规范,增加了连接动作加分,并对空翻动作的选择使用作出了约束,突出了引导运动员优化成套动作编排,强化技术细节的整体导向,增强空翻动作的多样性,提升成套动作的整体艺术性和观赏性。

 3.3国内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3.3.1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3.3.1.1 2021世锦赛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1)自由操项目分析

表2 2021世锦赛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自由操成套动作分解表

8ef8e3f671d5e9fbd8460f8493498e09

通过表2对桥本大辉和伊利亚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自由操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在2021年体操世锦赛中男子体操自由操项目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的成套动作以空翻和转体连接为主,而乌克兰选手伊利亚成套以空翻、转体连接转体为主,在难度D分方面桥本大辉以6.0的难度D分领先了伊利亚0.1,E分也的到了8.833,而伊利亚的E分是8.46,最后桥本大辉得分14.833,伊利亚得分为14.366。

(2)鞍马项目分析

表3 2021世锦赛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鞍马成套动作分解表

ae1f41b70b285e3d90970084ce2d6da1

通过表3对桥本大辉和伊利亚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鞍马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在2021年体操世锦赛中男子体操鞍马项目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和乌克兰选手伊利亚成套动作都是以托马斯和移位为主,在难度D分方面桥本大辉以6.4的难度D分领先了伊利亚0.1,但是E分方面桥本大辉至得到了7.766,而伊利亚则得到了8.100,最后总分伊利亚14.400,超过了桥本大辉的14.166。

(3)吊环项目分析

表4 2021世锦赛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吊环成套动作分解表

6d58be47c7c7b96297459bfc5d93ba9d

通过表4对桥本大辉和伊利亚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吊环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在2021年体操世锦赛中男子体操吊环项目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和乌克兰选手伊利亚动作编排风格相似,都是以成套以摆动力量和摆动动作为主。在难度D分方面桥本大辉5.6明显领先于伊利亚的5.0,而在E分方面桥本大辉也优势明显等到了8.366,伊利亚只得到了7.933,最后桥本大辉和伊利亚的总分分别为13.966和12.933,在吊环这个项目中,桥本大辉优势明显,总分超过了伊利亚一分还多。

(4)跳马项目分析

表5 2021世锦赛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跳马动作分解表

503c3f0c00745124a62b358a39284af2

通过表5对桥本大辉和伊利亚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跳马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在2021年体操世锦赛中男子体操跳马项目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选择他最熟悉的直体笠松720°,而伊利亚则选择了腱子小翻后直720°,难度分方面桥本大辉以5.6明显领先伊利亚的4.8,但是从完成E分方面桥本大辉只得到了9.200,而伊利亚则得到了9.500,最后桥本大辉凭借难度D分的优势得到了总分14.800,伊利亚则得到了14.300。

(5)双杠项目分析

表6 2021世锦赛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双杠成套动作分解表

51d65077b0558e8bd55b1c26a5666eb8

通过表6对桥本大辉和伊利亚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双杠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在2021年体操世锦赛中男子体操双杠项目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和乌克兰选手伊利亚的动作编排均以以扛下和支撑类为主,但是在双杠中伊利亚的难度D分为6.3分,明显领先于桥本大辉的5.6,但是伊利亚比赛中出现失误,因此E分仅得到了8.100,最后得分为14.400,而桥本大辉E分得到了9.200,最后总分为14.800。

(6)单杠项目分析

表7 2021世锦赛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单杠成套动作分解表

f42706379859219642d78ff21305702e

通过表7对桥本大辉和伊利亚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单杠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在2021年体操世锦赛中男子体操单杠项目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成套动作以成套以跃杠空翻、中穿转体和杠上转体类为主,而伊利亚成套动作编排以成套以特卡空翻连接和杠上转体类为主,难度D分方面桥本大辉6.5,领先了伊利亚0.3,两为选手的E分都不高,桥本大辉8.633,伊利亚8.300,最后桥本大辉总分15.133,而伊利亚得到了14.500。

3.1.1.2东京奥运会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1)自由操项目分析

表9东京奥运会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自由操成套动作分解表

291d23e9eae96bf4bb57b93b5c1ecf32

通过表9对桥本大辉和纳戈尔内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自由操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日本选手桥本大辉的成套动作以空翻和转体连接为主,而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的成套动作以转体连接转体、空翻、转体连接空翻为主,两位选手的成套难度D分相同,均为6.2,而E分的相差了0.2,桥本大辉为8.633,纳戈尔内为8.433,在比赛中,纳戈尔内出现了一次出界的情况,被扣除了0.2,最后桥本大辉得分14.833,而纳戈尔内得到了14.433。

(2)鞍马项目分析

表10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鞍马成套动作分解表

95d90bfae622a908d1a9ce536a51d953

通过表10对桥本大辉和纳戈尔内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鞍马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日本选手桥本大辉的成套动作以托马斯和移位为主,而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的成套动作以环上转体和马上移位为主。在整套难度D分方面,桥本大辉明显领先,达到了6.5,而纳戈尔内的成套难度D分只有6.1,完成分桥本大辉以8.666超过纳戈尔内0.5,因此总得分也以15.166分超过了纳戈尔内0.9分,这个分差是比较明显的了。

(3)吊环项目分析

表11东京奥运会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吊环成套动作分解表

b45c1dc5febd851a7a5ec36cb3be6c16

通过表11对桥本大辉和纳戈尔内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吊环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日本选手桥本大辉的成套动作以摆动力量和摆动动作为主,而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的成套动作以静止力量和摆动、摆动力量为主。在成套难度D分方面,桥本大辉只有5.6,而纳戈尔内达到了6.0,E分方面纳戈尔内也以8.666明显超过桥本大辉的8.233,最后纳戈尔内总得分14.666,桥本大辉因一个动作没有做到位而没有被裁判承认,难度起评分将至5.3,最后总得分仅为13.533,与纳戈尔内的分差达到了1.133分。

(4)跳马项目分析

表12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跳马动作表

23fd229e01122a3699fbae5e72928be9

通过表12对桥本大辉和纳戈尔内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跳马动作选择可以看出,桥本大辉选择了侧手翻转体类动作直体笠松720°,纳戈尔内选择了前手翻前团两周180°的德拉古列斯库跳。两位运动员的难度D分均为5.6,但是纳戈尔内的E分高出了桥本大辉0.2,为9.300,最后桥本大辉得分14.700,纳戈尔内得分14.900分。

(5)双杠项目分析

表13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双杠成套动作分解表

88fdb6acb87dd66489a22127d1240574

通过表13对桥本大辉和纳戈尔内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双杠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日本选手桥本大辉的成套动作以扛下和支撑类为主,而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的成套动作以杠上转体和杠下动作为主。在成套难度D分方面,桥本大辉为6.2低于纳戈尔内的6.4,虽然桥本大辉的动作完成分9.1000超过纳戈尔内0.1,但是由于E分的差距,最后得分还是以15.300低于纳戈尔内的15.400分。

(6)单杠项目分析

表14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单杠成套动作分解表

7cf96ff7ec8d7d4d57b4735630401be0

通过表14对桥本大辉和纳戈尔内两位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单杠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日本选手桥本大辉的成套动作以空翻和杠上转体类为主,而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的成套动作以特卡空翻和中穿转体类为主。从整套难度D分来看,桥本大辉达到了6.5,而纳戈尔内只有6.0,分方面桥本大辉也以8.433高于纳戈尔内的8.366,总分桥本大辉为14.933,纳戈尔内为14.366。最后,桥本大辉以总分88.465获得冠军,纳戈尔内以总分88.031获得季军。

小结:通过对国外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来看,在2021体操世界赛和东京奥运会两次体操大赛中,桥本大辉作为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其整体动作的质量和水平是比较高的,他动作干脆,成套质量高,有拔尖的项目能够拉分,在比赛中六项整体质量较好,发挥稳定,他的鞍马以及单杠两个单项实力非常突出,但是吊环是桥本大辉最弱的一个单项。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选手的的特点是爆发力好,能力强,落地稳,擅长两周空翻类动,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的比赛中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除了鞍马和单杠在难度D分方面稍显不足外,并没有明显的弱项,是一位整体实力比较平均的选手,结合比赛的临场发挥来看,几乎小的失误都没有,能看出他是个稳健,心理素质很好的运动员。而伊利亚作为乌克兰18岁的年轻小将在2021世锦赛中发挥非常亮眼,六个项目整体实力比较平均,没有明显的短板,临场发挥也比较稳健,其主要的问题在于整体动作的难度D分不高,因此限制了其成绩的上限。

 3.3.2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3.3.2.1 2021世锦赛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表8 2021世锦赛我国体操优秀选手张博恒体操动作分解表

84536be50f20d47d6695d7f9c0d37346

7662d8dc6d45bc3c1dca741691b1089f

ecb9980169ab9f22061a196445715308

通过表8对我国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张博恒在2021世锦赛体操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我国选手整体难度和比赛与日本选手桥本大辉不相上下,张博恒在其弱项鞍马项目中出现失误掉下了器械,最后仅以0.017的分数领先桥本大辉获得冠军。从比赛发挥情况来看,张博恒作为我国男子体操的小将能够在世锦赛中顶住压力,比赛中动作的质量难度和完成度都比较高,但是在空翻落地的稳定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3.2.2东京奥运会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

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中国体操名将肖若腾在男子体操全能决赛中,赛出了近三年来的最佳成绩,但以微弱的分差输给占有主场优势的日本“00”后小将桥本大辉,获得亚军,我国派出的另一位体操选手孙伟虽然带伤出战,但在比赛中也凭借出色发挥获得了第四名。

(1)自由操项目分析

表15我国男子体操优秀选手自由操成套动作分解表

ec423ca8616ba2676a16d49c19707ebb

通过表15对肖若腾和孙伟两位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自由操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肖若腾的成套动作以转体连接为主,而孙伟的成套动作以转体连接和后两周空翻转体为主。从成套难度D分来看,肖若腾的难度D分高于孙伟0.2,二人的E分相同,均为8.500,最后肖若腾自由操得分14.700,孙伟得分14.500。

(2)鞍马项目分析

表16我国男子体操优秀选手鞍马成套动作分解表

482175b11341922589750b59efbb2896

通过表16对肖若腾和孙伟两位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鞍马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肖若腾的成套动作以移位和托马斯为主,而孙伟的成套动作以环上转体和马上转体为主。在鞍马的项目中,孙伟成套难度D分为6.3,高于肖若腾0.2,E分8.666略高于肖若腾的8.600,最后孙伟鞍马得分为14.966,肖若腾得到了14.700分。

(3)吊环项目分析

表17我国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吊环成套动作分解表

db308b4845c78abfd7769eb1cc2abbdc

通过表18对肖若腾和孙伟两位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吊环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肖若腾的成套动作以摆动和力量为主,而孙伟的成套动作以摆动力量和摆动动作为主。在难度D分方面,肖若腾为6.0,略高于孙伟的5.9,E分方面肖若腾为8.533,孙伟为8.166,最后肖若腾得分为14.533,孙伟得分14.066。

(4)跳马项目分析

表19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跳马动作表

cb14fbb2c320ef24a2c9f4aad49732df

通过表19对肖若腾和孙伟两位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跳马动作选择可以看出,两位运动员均选择了侧手翻转体类型的动作,肖若腾选择了直体笠松720,孙伟选择了笠松720。两位运动员难度D分均为5.6,E分方面肖若腾9.200,并且因为出界扣掉了0.1,最后得分14.700,孙伟E分9.300,最后得分14.700。

(5)双杠项目分析

表20我国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双杠成套动作分解表

3f869d00c68f3f5a0c5286593f746754

通过表20对肖若腾和孙伟两位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双杠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肖若腾的成套动作以空翻挂壁和杠下动作为主,而孙伟的成套动作以空翻挂壁和杠下动作为主。肖若腾的成套难度D分为6.4,低于孙伟的6.5,但是在E分方面肖若腾得到了8.966,远高于孙伟的8.466,虽然肖若腾的难度D分低于孙伟,但是在完成分方面,肖若腾明显领先,最后肖若腾得分为15.366,孙伟得分为14.966。

(6)单杠项目分析

表21我国男子体操优秀选手单杠成套动作分解表

d41bf7e7bc916891f9093d6a18964281

通过表21对肖若腾和孙伟两位国内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单杠成套动作分解表可以看出,肖若腾的成套动作以特卡空翻和杠上转体类为主,而孙伟的成套动作以特卡空翻和特卡连接为主。在难度D分方面孙伟6.2高于肖若腾的6.0,而E分方面肖若腾为8.366高于孙伟的8.200,但是在比赛中肖若腾因在成套动作结束后未向裁判员示意而被扣除了0.3,因此肖若腾最后得到了14.066分,孙伟得分为14.400分。

 3.4我国体操项目的实力和发展趋势分析

  3.4.1东京周期男子体操项目的总结

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我国两位男子体操选手、团体赛主力肖若腾和孙炜,从团体预赛到体操决赛三场共比满18个成套,几乎没有明显失误。肖若腾作为我国优秀的男子体操选手,还在自由操单项决赛中完成了一套质量极高的动作并收获了一枚铜牌。相比二位之前在世锦赛决战关键时刻容易出现失误、在单项决赛中往往显得“后劲不足”的情况,肖若腾和孙炜在东京奥运会时的比赛稳定性有了明显提升。虽然男队在吊环、双杠以及自由操三项上皆有奖牌入账,但是在我们以往最为看重的男子团体、男子体操两项中,中国男队都与金牌失之交臂。

东京周期三届世锦赛,由纳戈尔内、达拉洛扬领衔的俄罗斯男队逐渐崛起。曾经因为内村航平、白井健三受伤而短暂陷入青黄不接的日本男队,也在过去两年中因为新星的崛起展现复苏迹象。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俄奥男队和日本男队也着实成为了与中国男队通往最高领奖台面前的两座大山。从体操决赛看来,三家运动员成套难度相当,比拼更多的则是谁能够得到更高的完成分。而在这样的高水平对抗中,弱项不失误、强项尽可能多拿分已经成为站上领奖台的基本要求。跳马、自由操落地时的脚步挪动,单杠、双杠杠上转体时每一次角度的参差,或许都有可能对队伍的成绩产生影响。巴黎周期的男子体操对抗,也极有可能会延续东京奥运会的局面。

 3.4.2巴黎周期新规则的影响分析

(1)自由操项目

在2022-2024周期新规则中自由体操的时间上限增加到了75秒,给了运动员更为充足的成套动作编排空间,对连接动作的加分要求进一步提升,并且限制了部分动作的选择次数,对场地的利用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东京奥运会国内外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自由操单项来看,转体连接是运动员自由操成套动作编排的主要内容,新周期规则在连接动作方面的新要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运动员自由操成套动作的编排,而对于技术特长以空翻为主要特点的选手的影响较小。在未来的巴黎周期中,在新规则的导向下,自由操成套动作的编排空间进一步提升,运动员对转体连接的技术难度选择将会更高,成套动作的艺术表现力和场地利用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2)鞍马项目

在2022-2024周期新规则中鞍马项目的改动主要是进一步细化了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细节,对技术动作的组合顺序和组别进行重新调整。鞍马项目一直是我国男子体操的优势项目之一,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中,我国两名男子体操选手在鞍马单项中的表现都比较不错,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鞍马项目是我国男子体操的优势项目,但日本选手和俄罗斯选手在该项目中的表现并不逊色,乔本大辉的表现更为强势,我国体操选手在鞍马中的优势并不突出。在未来的巴黎周期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巩固鞍马作为优势项目的地位,进一步注重难度D分和完成分E分的提升,提升成套动作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从而更好的巩固鞍马项目的优势地位。

(3)吊环项目

在2022-2024周期新规则中吊环项目规则的改动并不大,除了优化了部分技术动作的细节之外,主要是技术动作难度组别的调整与重新分配,基本属于每个周期规则的例行调整,通过难度组别的调整,使得的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编排和难度动作的选择组合方面更加的多样,从而提升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从东京奥运会国内外优秀男子体操选手在吊环中的比赛表现来看,俄罗斯选手纳戈尔内在吊环项目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难度D分和表现分E分都明显领先,而体操冠军桥本大辉选手在吊环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短板,我国两位选手在该项中表现也比较不错。在未来的巴黎周期中,新规则的导向将主要促使运动员进一步提升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新规则还将部分难度动作进行了升组,运动员对于难度动作的追求将会更高,对于成套动作的编排和艺术表现力有进一步的追求。

(4)跳马项目

在2022-2024周期新规则中对跳马部分的改动是比较大的,除了缩减了动作组别之外,对于第一组“空翻上马”做出的改变对很多以空翻上马且两跳第二腾空均为纵轴转体的跳马单项选手影响较大。在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决赛中,国内外几名优秀运动员跳马成绩差距不大,难度D分和表现分E分的差距也并不明显,说明由于跳马项目特点,一旦出现失误,那么将会极大的拉低得分,因此在该项目中选手们主要还是以“求稳”为主。在未来的巴黎周期中,新规则中对空翻上马和第二跳为纵轴转体动作认定为“同源”,因此,如果运动员继续沿用这中上法,那么其中的一个动作将不会被承认,因此主要采用这种上法的运动员将在巴黎周期中至少改变其中的一个动作,这对于运动员成套动作选择编排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5)双杠项目

在2022-2024周期新规则中双杠部分规则改动的内容比较多,但是从规则改动的趋势来看,并不会对运动员产生明显的影响,规则的修改主要严格了部分动作的技术细节,其余大部分内容的调整是对于难度动作组别的重新分配。在东京奥运中,国内外男子体操选手在双杠中的表现大体相当,难度D分基本在6.2到6.5之间,总成绩的差距主要来自于E分的差距,在中国两位选手中,肖若腾的表现要优于孙伟。在未来的巴黎周期中,新规则对该项目的影响不会太明显,难度动作组别的调整要求运动员重新编排成套动作,“同质化”动作反复出现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6)单杠项目

在2022-2024周期新规则中单杠部分的改动是比较大的,除了对于部分动作难度组别的调整外,重点对运动员握法和掏体的技术评分进一步规范,在增加连接动作加分的基础上约束了运动员空翻动作的选择。在东京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在单杠方面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实力突出,凭借成套难度D分6.5分,E分8.433独占鳌头,这也是桥本大辉奠定冠军胜局的关键一项,而其余几位优秀选手在单杠方面的差距不大。在未来的巴黎周期中,新规则对于握法和掏体的进一步严格,将会对运动员基本功和基本技术提出新的挑战,这对于单杠强项的选手来说是优势的进一步扩大,以空翻技术擅长的运动员也具有一定优势,而对于其它选手来说要进一步优化技术细节,并且在难度动作选择和成套编排方面更下功夫,结合自身的技术特点合理创编成套动作,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3.4.3巴黎周期男子体操项目发展趋势分析

巴黎周期不仅体操评分规则做出了改动,参赛方式也再次进行调整。与东京奥运会“4+2”的参赛方式不同,巴黎奥运周期的赛制又改回了“543、533”模式,给中国体操队在项目配置、人员搭配等方面带来了新挑战。在东京奥运会中,我们充分利用了“4+2”模式,派出4个单项选手拿到了2金1银和一个第四名,而在巴黎奥运周期没有了单项选手。在赛制改动下,就要求单项选手进行多项目训练,提升自身全项目的整体实力,另一方面体操选手需要在确保稳定提升体操整体实力的前提下提升某个单项并使其具有冲金的实力。因此,备战巴黎奥运会的整体策略和训练思路,要按照新的技术规程调整进行研究和制定,要在总结东京奥运会选拔办法的基础上,借鉴反思X、日本、俄罗斯等体操强国在这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制定科学民主的选拔办法。

面对激烈的竞争,进一步夯实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双杠和鞍马,是确保我国体操运动员在新的周期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2022-2024年新周期竞技体操规则在鼓励难度的同时,注重难度与完成情况的平衡。结合以往男子体操大赛的情况以及近几届奥运会的男子体操优秀选手的表现和得分情况来看,我国男子体操选手获得好成绩主要依靠传统优势的双杠和鞍马项目,选择高D分和高E分的“双高模式”是取得体操好成绩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在新周期中,体操运动员要进一步扎实双杠和鞍马两个项目的技术练习和成套动作编排,以新周期规则为导向,注意控制单项的典型性错误,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升成套动作的稳定性。

新周期,我国体操男队的弱项依然突出,削弱了体操和团体的竞争力。首先,要转变理念,大胆尝试,在体操运动员跳马和自由操项目的训练中要注重爆发力和下肢力量,要在自由操和跳马的难度D分和完成分E分方面特别侧重,由于新周期规则中对于跳马的上法改动比较大,特别是对于我国运动员跳马技术特点和主要训练方式来说会有较大影响,因此要特别针对跳马上法的重要改动在训练中优化细节,进一步提升艺术表现力。在单杠方面,结合东京奥运会的表现来看,我国男子体操选手单杠的实力与国外优秀男子体操选手实力相当,在D分方面除了体操冠军桥本大辉的D分明显领先之外,与其余优秀选手D分差距不大,但是在E分方面则明显不足,这也提示了我们在新周期规则的导向下,要提升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吊环方面,在以往的男子体操比赛赛中,俄罗斯选手在吊环项目的表现整体比较好,东京奥运会的纳戈尔内也在吊环项目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在该项目中要结合新规则的导向,提升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均衡发展吊环难度并提升整体完成质量。

 4提升我国男子体操项目竞技实力的对策

  4.1领会规则导向,做好体操成套编排

巴黎周期体操新规已经颁布,纵观历届男子体操规则的修改,均对下个周期体操技术和成套动作编排产生重大变革。成套编排必须迎合规则的要求才能掌控战略制高点,增加夺金概率。新规则中自由体操和单杠上修改较大。自由体操上加转体度数的单周空翻接加转体度数的单周空翻取消连接加分(例如后直900接前直720),只有加转体度数的单周空翻接多周空翻,或多周空翻接多周空翻才有连接加分,规则鼓励运动员向绕复合轴方向的空翻发展,因此我国在备战巴黎奥运的训练中要强化“大空翻”类动作连接的练习,从而有效地提高连接加分。单杠上将分腿特卡切夫转体180。降为C组,并腿马凯洛夫降为C组,合并直体特卡切夫和直体特卡切夫转体180同为D组,且成套动作中只能使用两个特卡切夫(或皮亚蒂)类型空翻和两个科瓦克斯类型空翻(第三个同系列的空翻只能在同系列空翻的直接连接上才能被承认),增加了中穿前上+空翻连接加分,因此今后要加大科瓦克斯和盖洛德类型空翻动作的训练,增加飞行动作的难度储备数量,使该类型动作更加丰富全面,连接方式更加多样、新颖。日常训练中要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规则学习,精准理解规则精神才能引领世界潮流,避免大赛中不必要的扣分。同时建立高级裁判进队服务常态化模式,为运动员成套编排把脉,助力教练员和运动员最大化解决规则应用问题。

 4.2抓好难度质量,优化动作技术细节

自FIG实行“难度不封顶”规则之后,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难度,然而难度的不断提高,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因此FIG不断对评分规则进行修改,以寻求难与美的平衡发展。从东京周期男子体操项目的规则以及打分特点可以看出,FIG的打分重心逐渐由高难度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难美并重、美优先是引领体操发展的风向标,FIG通过不断地完善规则,将不利于运动员安全的动作删除,更加注重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无论是肖若腾还是俄罗斯的“双子星”,这些优秀运动员在初露锋芒时并非凭借高难度而傲视群雄,而是在有不弱成套难度基础上,拥有飘逸俊秀的完成质量,难度已然不成为绝对优势,完成质量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东京奥运会首次引入AI自动打分系统,依靠3D激光雷达捕捉选手动作,识别骨骼关键点,对动作进行感知进而辅助裁判打分。在今后的体操比赛中,AI系统将普遍应用,用于提高裁判评分的精准性、公平性和公正性,这预示新周期动作质量评判尺度将继续加大,扣分更加严格。难度始终是评定运动员竞技实力的有效指标,没有难度的动作再美也没有价值,但丧失动作美感就丢失了体操的灵魂,因此在训练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难度而忽略完成质量,要把握好两者的辩证关系,科学合理提高动作难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完成质量的精雕细琢。只有统筹好难度与质量协同发展的夺金秘钥,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叱咤风云。

 4.3培养优秀体操选手,提高优秀选手厚度层

优秀的体操选手一直是体操队伍的核心。日本队依靠“体操王”内村航平在里约周期大赛中接二连三获得男团冠军,俄奥队同样凭借“双子星”纳格尔内和达拉洛扬连续夺得团体金牌,因此超一流的体操选手是团体争金的制胜法宝。有研究表明,当前中、日两国在一流体操选手厚度层上存在一定差异,日本在培养体操选手上更胜一筹,从本届奥运会团体决赛表现来看,日本体操选手的发挥要稍好。因此备战巴黎奥运会我国要继续强化一流体操运动员的培养,重视年轻体操选手的培养,加快挖掘新人,夯实体操人才厚度。积极选派年轻体操选手参加体操世锦赛或世界杯等国际大赛,通过以赛促练和以赛代练的训练方法,不断积累比赛经验提高大赛抗压能力,尽快适应国际大赛的评分尺度,提高大赛中临场发挥能力。

 4.4“科医”助力训练,提升训练效果

伤病是职业运动员最大的天敌,会破坏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进而导致竞技水平急剧下降,不仅直接影响体操运动员的比赛发挥,更严重将会至使运动员过早地结束职业生涯。在备战巴黎奥运会中要把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作为首要任务,竞技水平的提升和保持依附于科学化训练和复合型医疗服务保障团队,因此备战期要狠抓体能训练,良好的体能训练可以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基础体能与专项能力是“水涨船高”的关系,缩小专项体能与基础体能之间的“剪刀差”,可以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不断夯实基础体能训练,学习国外体能训练的先进方法,在平时训练中将专项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身体功能性训练等训练方法相渗透融合,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特点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科学有效的安排训练负荷,精准把控负荷监控。将防伤、防病融入日常训练,重点围绕伤病预防、伤病康复、疲劳恢复进行研究和科技服务,建立健全运动员伤病档案,为运动员专属打造个性化康复方案和训练计划,做好运动员的精细化训练和康复数据的监控,不断加强科技和医疗保障团队的建设,打造“训练-科研-保障”一体化的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曲世奎.体操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张海明.湖南省各等级项目群体的竞技实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景胜岗.对2001年男子体操比赛规则变化的预测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13(2):8-I3

[4]贺新成.男子竞技体操规则的变化与竞技性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04-6840(2):66.

[5]王长青.FIG2017年版男子体操评分规则探析[J].科技信息,2017,01:145-146.

[6]魏旭波,孙伟,胡建国.2006-2008国际男子体操新规则的变化及北京奥运会体操比赛的备战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41-45.

[7]李浩.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竞争格局试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8,07:52-54.

[8]吴维铭.规则突变下男子竞技体操发展及竞争格局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01:123-125.

[9]李长俭,丁元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男子体操实力演变[J].体育学刊,2007,14(7):108-111.

[10]肖光来,吴维铭.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竞争格局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691-693.

[11]陈自旺,萧林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世界男子体操竞争实力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2007,26(5):17-19.

[12]周福弟.从2011年“X杯”比赛看世界男子体操实力[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2):45-47.

[13]王彩云.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男子体操实力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3,35(1):40-56.

[14]谭伟平.从北京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发展态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7):62-64.

[15]吴胜涛.伦敦奥运会前的世界男子体操竞争格局[J].体育文化导刊,2012,3(3):43-46.

[16]张涵劲,曲鲁平.2013国际男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特点与成套动作编排价值取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03):261-267.

[17]骆意.从2017-2020男子竞技体操规则变化看竞技体操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05):20-24.

[18]李思民.对90年代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06):46-49.

[19]李思民,王健.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02):66-68.

[20]杜鸥.世界男子现代竞技体操技术的演进过程及其规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008.

[21]刘玉金.21世纪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导向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4):60-61.

[22]关朝阳.21世纪初世界男子体操发展格局与我国实力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04):16-18.

[23]王伊佳.21世纪以来奥运会男子竞技体操竞争格局之探[D].首都体育学院,2018.

[24]中国体操网-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官方网[EB/OL].http://gymnastics.sport.org.cn/

[25]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olympic.cn.

[26]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Gymnastique.[EB/OL].https://www.gymnastics.sport/site/

致谢

感谢老师。

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的需要

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发展的需要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0月5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8665.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0月2日
Next 2023年10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