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基于阅读,只有将两者相结合,即读写结合,才能加强学生对阅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关系的一个有力论证,由此可见读写结合的历史性与重要性。希望在有理有据的论述中,能够切实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一、研究缘由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困境,因此萌发除了研究这一课题的想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此外,《课标》中这样介绍写作教学:“写作是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即学生的写作水平直接反映、体现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写作也是学生在学好语文方面的重要体现。
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师和学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仍然得不到提高,或者说收效甚微。这就启发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阅读与写作这么难教?为什么阅读与写作这么难学?基于这样的疑问,怀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愿望,于是笔者开始了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
二、研究现状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早已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他们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也是笔者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
程凌竹在《初中语文读写现状调查及读写结合教学研究》中提到: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然而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因此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采用读写结合的策略。
于冬梅在《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中明确提出:好的写作能力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论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进行探讨。
冯靖伟在《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研究》中从教师和初中生两个角度去谈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从这两个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高,并提出用以读促写来解决问题。
学者们对这一论题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分析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时,笔者发现这些论文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倾向于强调阅读对于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强调以读促写。而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强调的是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此外,在策略的提出方面也更为具体,更有可行性。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阐述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关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综述;其次分析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阅读中去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即读写结合方法;最后,实施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这一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立足实际去实施具体的读写结合策略。在这篇论文中,笔者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教学时间的观察、分析以及对前人理论的参考,深入分析现存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第一章、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
第一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何为阅读?《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既然是教学,那么教师就要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带着学者阅读、分析文本是基础,只有充分了解了文本才能进一步的分析这篇文章的技巧或其他特色所在。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中就曾提到:“读的时候,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思路是怎样开展的?如果能自觉注意思路的开展,对读和写都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充分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的每一个部分都承担着属于自己的教学任务,阅读教学也不例外。龚肇兰在《以作文为中心,处理好读和写的关系》中明确指出“中小学都有继续识字的任务;要讲究思考,提高分析能力;要逐步掌握阅读各种文体的基本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认为阅读教学只是为了作文教学服务的,这是大大误解了阅读教学的作用。因此就造成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存在问题的现状。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阅读教学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学生时期,家长、老师总是限制学生的阅读种类,只求“一心只读圣贤书”。然而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以及对学习的厌烦,所以对所谓的“圣贤书”——教科书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反而偷偷探究网络小说类的读物。这便与老师与家长的期望背道而驰了。
初中生阅读面过窄。初中的学生刚刚接触过小说,往往被小说一波三折的情节吸引,于是他们在读小说的过程当中,一味的想去知道小说那扑朔迷离的结局,而不会真正的去体悟文章的语言美与艺术技巧,更不会体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这样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对学生往往不会有什么好处。
初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带着学生分析课文时,或者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时,没有圈画的好习惯。这样的话,他读完一遍之后,什么都没画相当于白看,这就大大降低了阅读效率。此外,当你第一眼阅读文章时,你对文章的感触是最准的,所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二)阅读教学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分析轻阅读。拿到一般文章读完一遍之后,立刻抛出一系列的问题,无论学生的接受度怎么样,一概给他们灌输答案。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近、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在一旁,让学生‘看电影’;更不是把课文甩在一旁,拎空地讨论所谓的‘问题’,言不及义,胡扯乱说。一节课下来,课文内容是什么,要点何在,精彩之笔何处,学生心中茫茫然,谈什么教学质量?”的确如此,学生对这篇课文不理解不接受更不要谈对这篇文章中优美语言的品悟能力了,即使有也只是胡诹乱说应付老师的。最后就导致学生前学后忘,就如韩愈的《师说》中所说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确如此,在学习阅读的时候内心充满恐惧,又怎么会很好的去体悟阅读中的乐趣呢?更不要说将阅读当中学到的优美语句,写作技巧迁移到作文中来了。
2.教师只会授学生以鱼,而应该给学生已渔。张志公先生在《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问题》中提到,“语文课有一项特定的,无可推脱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应该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而纵观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师往往是将自己在教参或其他资料上备好的课完整的灌输给学生,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效果如何呢?只能徒增学生学习语文的负担而已。
3.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过少。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但很多老师仍然不管不顾,一节课45分钟,他自己讲了30分钟,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况且教学过程中,有整体感知与鉴赏课文,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充分的话,教学根本无法继续。俗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甚至在外国的课堂上,老师就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者的情感,老师自己不再赘述。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仍然值得商榷,但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充分阅读,去精读去细读。
(三)阅读教学在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数量有限。学生的升学压力,迫使他们放弃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这他们失去了一个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感的大好机会。不能够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文本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就要把这一任务放进课堂,但一个不留意就会让学生抵触、反感阅读,所以这还需要我们的一线语文老师来探究是否应该放松对学生课外读物的要求?如何来把握这其中的度?这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的阅读教学组织方式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堂语文课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进行的。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认真备课。只有认真备课了,老师自己把所要教的知识先掌握,先消化了,才能够用平实简单的道理、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将在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语文学习的其他方面,做到举一反三。叶圣陶先生在《<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中,也提到:“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但现实中,教师往往疲于备课,懒得备课,这导致课堂质量提不上来,学生对老师所教的知识一知半解,更不要提什么迁移了。
(二)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下的阅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负担,一味的追求阅读的数量,而对阅读的质量视而不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读什么,教师教什么都有囫囵吞枣之嫌。同时,面对激烈的升学压力,师都不再注重课堂内的阅读教学,而是将重点转向课外的阅读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多了解阅读的答题技巧,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分数更上一层楼。
(三)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太少
上文已经谈及应试教育,应试那么学生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那么如何能够升学呢,只要总分达线即可。这便使很多学生对学习语文升起了退却之心。想着:语文我怎么学分数都提不高,不如把时间放在英语和数学中去。思想上出现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行动必然随之改变,于是学生把本就不多的语文阅读时间舍弃了,这便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阅读成绩难以提高——害怕阅读——花费很少的经历在阅读上——阅读更差——阅读教学难以进行。
第二节、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内涵
何为写作?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黄云在《基于阅读的开放性写作案例思考》中提到:“写作可以容纳和带动阅读,’写得好’一定以’读得多,读得好为前提的’。”那么,换句话说,就是作文写得好,至少可以认为你的语文综合素养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在语文是在语文知识与能力之外,说不清,看不到的,却在语文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东西。接下来我将具体阐述语文综合素养在写作方面的体现。
(1)作文素材选用。在笔者的教学实践当中发现,初中生在素材的积累上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的,然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对写作素材运用的水平则参差不齐。如在一次的作文练习中,作文题目是“我和有个约会”,有的学生在这里就会选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一题目,题目无谓好坏,关键是学生在这个主题的范围内是怎么运用素材的,有的学生在这篇文中就会只写一件事我在春天里和某人做了某一件难忘的事,运用简单浅显的素材进行记叙,这样的文章写出来只是一篇普通的文章,不能脱颖而出。而有较好的语文素养的学生在这篇文章中就会写到,做了某一件事,分析为什么能称之为“约会”,我从这个约会中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作文都要根据这一模版,而是强调有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学能够选择更适合的材料,从而写出出色的文章。
(2)优美语句的应用。我相信在很多时候,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会发现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还是有较大差别的。一个班级有50个学生,那么班级里有30个学生的语言文字是合格的,剩下10%的学生的文字应用在流畅的基础上还能适当的运用优美语句,来给作文增色。有的学生虽然也想为自己的文章增色,然而却在写的过程中有心无力,或是有优美的语句积累,却怒知道用在什么地方合适,再或者就是根本平时没有注重积累,因此无话可说。无论是优美语句的积累还是优美语句的应用,都是影响初中生写作论文好坏的原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写作上的体现。
(3)写作语感。对于很多作家来说,虽然他们会写作,但是如果要考写作知识和能力的时候,往往不会那么在行,或者让他们出一本关于初中生写作的书籍,他们不一定擅长,却唯独在写作上独有建树,这就说明他们有写作的语感,语文综合素养高。相同地,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的写作文时,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有的却想破脑袋也无法落笔,这就是写作语感上的差别,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差别。那些写作时能够一气呵成的学生,就说明他们有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写作教学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花费时间和金钱最多的一个部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写作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当然,笔者认为要辩证的从多方面分析这一问题,存在的问题原因不只在于学生,写作教学的训练者即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整个教育环境对于写作教学问题也是不能置身事外的。
(一)写作教学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当写作教学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主体存在哪些问题。在笔者的学习经验以及教学经验的指导下,我认为写作教学在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初中生在写作上缺乏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写作思路的展开、思维的扩散是基于问题意识的。然而初中生在这个阶段,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仍然对老是有较大的依赖,往往教师提出什么问题,他们就照写,而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邓超在《谈作文教学中的问题驱动》中提到,“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有这样的问题意识和思考:’材料讲的是什么(对象)’’为何(缘由)与何为(路径)’’面对材料中的语境我又何去何从(主体行为)’’身边是否具有与古今中外相关的人和事(碎片拾遗)’……殊不知,这一系列问题的逻辑串联恰是我们行文的符号和语言单位。脑洞的打开就是思维的扩散,每一个问题的产生就是一个世界的镜像[邓超:谈作文教学中的问题驱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17.3,ISSN1002-2155]”。只有当你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后,你的作文才会有深度,有层次,然而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
初中生的素材积累不够。叶圣陶先生在《怎样写作中》提到:“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作文不通?’写作材料不健全不恰当’”。的确如此,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这样,连基本的“米”都没有,更不要说写出一篇立意新颖、结构完整的文章来了。
初中生对写作技巧缺乏了解,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突出中心。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提到“国文科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是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是每逢文字表达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如果学生对写作技术一知半解的话,很容易使整篇文章不知所云,废话连篇。
初中生缺乏情感性的体验。初中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对生活、社会的感知必然存在不足。由于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么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要么是无病呻吟。因此造成写作教学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叶圣陶在《怎样写作》中谈道:“写作是对于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思情、想象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感到受到一种压迫,非把这些思想表现成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种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的就是写作了。这是自觉的情感抒发。然而,大多数学生仍然将作文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怕作文,不愿作文。
(二)写作教学在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那么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在初中生的写作方面,没有合理的写作理论来支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教育,却不知这样的经验是否科学,因此常常导致整个作文教学,既繁琐,又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益。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学习环境和个性特点不够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说,教师在作文命题上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吕叔湘先生在《谈读写》中提到“作文教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命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首先出现的就是命题。拿到命题之后学生就开始调动自己的平时积累。但是问题在于,只有命题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的范围内,学生才能有话可说。但是现实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不关注学生的经验,只根据教研组所定的命题布置写作。叶圣陶先生在《读陈罗两位先生的文章》(1943年11月15日《国文杂志》)中谈到:“咱们决不会先定下一个题目,然后去找寻要说的材料。如果这样就是勉强要说话,勉强的话又何必说呢,可是,国文课内有写作练习的项目,由教师出题目;各种考试要测验应试者的写作能力,由主试者出题目。”教师在学生的写作方面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在命题上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然而,有些老师忘记了学生才是写作的主体,命题艰涩难懂,这造成了学生拿到命题无话可说的窘境。这也是导致初中生写作教学问题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有的老师,只注重布置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有学生的学,或者只有教师的教,都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不能改变写作教学的现状。比如说,教师的批改问题:批改周期太长。张志公先生在《语文教育论集》中,将批和改分开进行论述。但都强调教师应该在质量上,对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同时强调教师在批改环节,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让学生反思,让学生自己批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在作文的批改中往往随便抓几个错字改一改,随便批上一句不痛不痒的评语,为批改而批改,不仅增加了自己的负担,于学生的作文提高,也没有什么益处。其实可以将繁重的作文批改任务,落实到个人,让学生自己批改,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够减轻教师的批改任务。所以,笔者认为想要克服写作教学的问题,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合适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师自身的写作素质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吕叔湘在《谈读写》中提到“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么写?这也是需要人指点的。”然而有的老师课外写作体验少,虽然读了不少的书,但是迫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往往没有机会去写下水作文,或者自己多动笔。黄厚江老师在《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中更是提到:“70分的基础就是50分,我认为一个班级里能得满分的人很少,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基准。但是有的老师却奢望每个学生都要达到六十分以上的标准。试问有多少老师的作文能达到60分这一标准。”由于老师自身的写作素质不高,提出的要求过高,因此难以带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主动性不强,最终导致写作教学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写作教学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的作文常常内容空泛、形式呆板、层次不清、结构混乱、语句不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常常是疲于奔命,事半功倍。这一系列的问题,究其原因,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专断
黄厚江老师在《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中提到:写作有两种类型:自由式写作和指令性写作。在我们初中生的写作教学中,出于种种考虑,我们通常以后者为主要的写作类型。教师都了解了初中生语文写作的性质是指令性写作。于是他们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就安排统一训练,实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于是学生在这样的指导下便学会了说假话、说空话。因为我们知道,依靠指令性写作,学生获得的只是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而不能获得写作体验和写作经验,更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写作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避免专断,将自由写作与指令性写作相结合,营造一个自由、积极的写作教学氛围。
(二)学生的写作内容脱离生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学生的作文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读完感触就是“假大空”。初中生也都是十几岁了,说他们见过的东西少,没有生活经历这样的话我是不敢苟同的。初中生的作文训练以记叙文为主,所以只要把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那么这就是一篇有生活有情感的文章。可是有的学生,被作文书或者读者、游戏中的文字吸引住了,便以此展开或不切实际或消极的想象,写出的文字让老师哭笑不得。谭轶斌老师在《语文教学的现实与图景》中谈到他的女儿,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文中写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文字没有生活气,倒是充满的作文腔。还有的学生在参加作文比赛时,写的文章可以用“三有三无”来概括。三有即有文采、有学识、有哲理;三无即无生活、无真情、无思想。学习的主体有这样的错误习惯,写作教学自然会问题百出。
(三)社会对写作的忽视
且不说对作文的忽视,有多少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语文的呢?有多少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给他报辅导班的呢?对于吻着一个大学科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更不用说对作文这一个部分的重视了。学生和家长的态度和习惯是造成写作问题的原因之一。初中生的社会、感情、遭历方面还没有深刻的体验,所以他们在写作上便没有很强的倾诉欲望。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作文是为了完成任务,常常说一些勉强的话。初中生没有从写作中得到乐趣,于是他们对写作的态度便开始松懈,从而养成了在写作上的一些不好的习惯。长此以往,恶性循环,造成了更严重的写作问题。此外,语言教育重视不够。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非常重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当然,其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造成学生重文学轻语言。这样一种现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造成了学生在日常的口头交流中不注重自己的语法错误,以至于转变为书面语言的时候,句子不通顺。这是作文的最基本的问题,句子都不通顺,就不要再谈什么润色文章,让其更上一个台阶了,基础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第二章、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关系
第一节、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8]”叶圣陶如是说。其实关于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古代就有人对其做了论述,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读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虽然理论是近代提到的,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可以追溯到古代。我们知道,自从明朝以来我国就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那么选拔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写文章,文章的标准就是四书五经。那考生如何能达到这一标准呢?那就是先阅读再模仿。在阅读四书五经的过程中,考生在不知不觉中会受到影响。叶圣陶先生在《语言与文字》中谈到:“从前文家教人笔法章法,练字练句,也大致着眼在语言的完美上……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在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日益精进,从而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多次提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基于阅读”(1962.4.10《文汇报》)。如:在《<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序》中谈到:“阅读得其道”,对写作有“极大帮助”。还说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是在思想吸收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是写作上的极大帮助。现在说写作能力差,大概阅读能力也不见得没有问题吧。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推导出如下的结论:第一,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源于阅读,当他们的作品得到认可后,便起到了积极强化的作用,于是更加广泛地去阅读,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从而给学生带来写作的乐趣。第二,通过阅读还会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与写作技巧。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第二节、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和归宿
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那么是不是写作就是阅读的唯一目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提到:“若谓阅读教学纯为作文教学服务,则偏而不全也。”。张志公先生在《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任务,而写作只是阅读的其一目的。
写作与阅读是有关联的,甚至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都是有关联的。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通常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说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教师会经常教学生,要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会让学生带着目的去朗读去赏析。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时候,在学的过程中我们品味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的美丽,同时我们要思考,朱自清先生是怎把这美景描绘出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这样的任务,不仅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引读导写的过程。在透彻分系文本的基础上,同时带着写作的目的和任务,最终在阅读课堂上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谢瑛娜在《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中谈到:“多读是为了积累素材”,“精读是为了选择材料”,“研读为了更好地钻研材料”,由此可见,写作是阅读的目的。
第三节、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既然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不可分,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非常有必要去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即读写结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读写结合这一名词,认识到了将这两者结合的迫切性,并且做了不少的研究。如:丁有宽老师的《丁有宽与读写导练》是读写结合教学方式研究的最具代表性成果。此外,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肖萍的《读写结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黄丹琦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写作学习策略研究》中也有关于读写结合教学原则的研究。
第三章、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第一节、读写结合的内涵
“读写结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把阅读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不忘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在学生写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深化和完善阅读行为,达到阅读和写作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教育大词典中,读写结合的含义如下:“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原则之一。阅读教学,主要通过阅读范文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吸收思想营养和写作营养。写作教学,主要通过作文来练习表达思想感情,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在读写教学中,自觉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
第二节、读写结合的意义
读写结合的意义何在?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他认为阅读和写作的目标是一样的,强调两者要同时进行,技能才能有所长进。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回归到研究这个论题的初衷: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问题。那么读写结合解决了语文教学中的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解决了写作教学中的选材问题。上文已经提到,初中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材料可写。那么通过读写结合这一方法,学生在选材这一方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解决了阅读教学中思路混乱的问题。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考试中,都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在你自己写作的过程当中,你会不自觉的去考虑本文的结构布局是否合适,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那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这类问题便会轻松解决。
(三)具有经济性。在这样的一个快餐经济时代,什么都讲究经济,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那如何才能“经济”地进行语文教学呢?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合理利用资源,利用我们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众所周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新课标中对中学生的阅读量作出了要求但是由于课业繁重,很多学生只能少读甚至放弃课外读物。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学生不读课外读物真的没什么可写的了吗?显然不是,这时候我们就要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读过的文章作为素材进行写作。把阅读中了解到的东西活用到写作中去,这一定会让我们的作文更加出彩。
第四章、实施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
第一节、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
在读写结合这一策略中,我们往往更重视“以读促写”,而忽视了“以写促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在无形中感受到读写结合这一策略对阅读教学的益处,接下来笔者将具体阐述。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通常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带着这样的目标去阅读:了解文本的谋篇布局和行文的层次;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感悟作者的情感……正是这样一个个合理的目标,使阅读教学促进了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又会制定怎样的目标去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做到“以写促读”呢?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的阅读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更好的表达人物的情感?这样的目标的制定,回馈到阅读教学中,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有目的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比如说:在这次的作文练习中,我们要学会刻画人物形象,并通过一些的描写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地呈现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自己的探索,会了解到原来人物的性格是这样塑造出来的,那么在阅读当中学生便会有的放矢,会更好的去了解作者的情感与取向。
二、多读课文
在写作中,学会应用一些技巧,懂得含蓄的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会将这种心理带入到阅读的过程中。懂得这种创作技巧之后,往往在阅读的过程中,懂得去进一步思考阅读文本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与主题。那么如何才能体会到这种深刻情感呢?我想可以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来概括。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在默读,速读,精读的过程中去品味作者的深层情感。初中生的作文虽然写的都比较直白,但是如果要真正读懂作文,读透他们的内心也需要教师去多读。因此,在作文评价过程中设置了让学生互批作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作文是表达作者内心的东西,要想深入了解,就需要去多读,多思。有了这样的一个阅读的好习惯,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延伸课外阅读
除了对于课内阅读的用处之外,读写结合的策略应用在课外阅读部分,同样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初中生的课业比较繁重,即使有时间看课外的读物也是一目十行,那么怎样在快速浏览的过程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呢?就要和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手段联系起来了。因为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初中生强化了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那么在阅读课外记叙文如报纸上刊登的事的时候,即使一目十行,也能够快速准确的提取到有用的信息。再如,在阅读一篇议论的时候初中生能够将在写作中巩固得到的论文结构,论证方式带入到阅读中来。能够准确的抓住本文的论点,并且清晰的明白本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此外,对于其他文体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作文中得到了巩固,延伸到课外阅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节、写作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片段仿写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指出:“人从孩童时起就有模仿的本能。[钱中立:仿写的理论和实践[J],镇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一周一篇小作文,两周一篇大作文。那么除此之外,我们的学生还需要写作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写点什么呢?片段仿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仿写片段字数的多少。
我们仿写什么呢?什么都能仿写吗?当然不是,初中生的课业较为繁重,有的同学没有时间在课外阅读大量的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本中的较有特色的文本。
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对百草园进行了多方描写,并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阜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婢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铃在这里低唱,螺蜂们在这里弹琴。[彭讳:如何利用课本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优化整合,语文学刊,2010年第8期]”
这一段文字作为例子,这段描写就极具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仿写,无疑能够增加文章的色彩。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对本文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及时、有针对性的练习
(一)读后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有许多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课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文时要抓住这一契机,以学生为主体,共同探索其中蕴含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并指导学生把心中所想通过读后感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如学习《给女儿的一封信》时,初中生正处于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学习完这篇课文肯定对爱情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因而不用愁没有素材,通过读后感把自己想法表述出来,既锻炼了写作,又加深了对爱情的把持和理解。
(二)与课本上的作文单元相配合
何为及时?在我看来,就是本章节学的是记叙文那么你这周的作文练习尽可能的是写记叙文。学的是说明文,你就得让他们学写说明文。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为例,第四单元是说明文单元,那么这周我们的作文就让学生来写说明文,这能最大程度上让学生学以致用。何为有针对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学生练习的针对性。比如说,这周学的是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那么学生在自己的作文当中,就要把阅读教学中学到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有关手法运用到作文中去。
如:朱自清的《背影》中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形象。
那么在本周的作文中只要学会运用这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说明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值得肯定的。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教师批改作文要有针对性。还是以记叙文中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为例,如果学生在这次的作文练习中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任务,你就应当给他一个适当的高分,让他自己知道,自己原来和现在得分有差距的原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活用微写作
“微信”、“微博”,在这个“微”字漫天飞的时代,我们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把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什么是微写作呢?微写作是一种形式灵活、题材多样,短小精悍、不求篇幅完整,但求主题明确的写作训练方式。
学生对微写作的兴趣非常浓厚,据笔者的观察所知,初中生经常在朋友圈、微博等地方发表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见到的有趣的事物,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渴望表达的,只是平时作文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学生没有写作兴趣。那如何将微写作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如在一节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假如你是小作者,当听到好友万芳对你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时,你会对她说些什么,请综合运用语言、神态等描写。[王雪: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5.5]”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写出不超过140字的想法,并且将学生写出的这些内容做一个评比。通过对文本的分析解读,并结合学生自己的了解,学生会快速的写出140字的内容。再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摘抄文中的名句。并提出要求:写一段话,内容不限,在这段话中能恰当的引用你所摘抄的句子。学生兴趣浓厚,很容易写出精彩的语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活用教材文本的意识,在阅读过程中自觉运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写作,可以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二者虽各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同时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方式,有其存在的意义和积极作用,为了将其用处发挥到极致,我们必须将初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问题先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继续探索,同时也需要初中生能够汲取其中的积极部分,从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此外,还需要社会上少些急功近利的风气,要切实为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服务。
本文中提到的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其作用却不可忽视,这些策略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丁有宽与读写导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王雪: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5.5。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8。
[6]黄云:基于阅读的开放性写作案例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17.3,ISSN1002-2155。
[7]邓超:谈作文教学中的问题驱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2017.3,ISSN1002-2155。
[8]高中云:初中语文中的“阅读—写作”组合教学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1.9。
[9]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7:79-81。
[10]沈智平:论初中作文教学中对教材阅读文本的有效使用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2012。
[11]万秀丽:浅谈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教学理论,2013.9。
[12]刘明: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苏州大学,2010.7。
[13]于贵红:活学活用古诗文的微写作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
[14]李保初:阅读教学浅论[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1。
[15]冯靖伟: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研究[J],渤海大学,2015。
[16]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7]程凌竹:初中语文读写现状调查及读写结合教学研究[J],渤海大学,2013.6。
[18]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9]周艳霞:试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J],理论研讨。
[20]董文华:让初中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J],阅读与写作,2015.10。
[21]钱中立:仿写的理论和实践[J],镇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22]彭讳:如何利用课本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的优化整合[J],语文学刊,2010年第8期。
[23]黄厚江: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
[24]秦凤珍:多维视野中的语文教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2。
[25]谭轶斌:语文教学的现实与图景[M],商务印书馆,2014.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