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研究

我国股市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对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和股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导致很多法规不健全,再加上行政干预,众多的投资者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投资行为。在发展的过程中,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股票市场认识的深化,股票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已经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在经历了股票市场大起大落的几年后,我国股票市场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市场结构都日趋成熟,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结构也处于急速变化中。分析这种变化给中国股市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并研究利用股票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来解决中国股市的发展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动机之一。股票市场是由各种类型投资者组成的市场,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和投资行为直接影响着股市的走向,我国股市发展时间很短,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股票市场出现了很多值得探讨的案例,这些案例对研究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未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信的参考。
  1.1.2选题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理论上股票市场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就是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将分散在社会的现在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可长期使用的资本。在这种筹集资金、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以将其资金发挥最大作用。社会上的大部分资金分散在普通居民的手中,理论上他们通常是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因此机构投资者比散户投资者能更高的将股票市场的职能发挥出来,可见该文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而中国股市的现状是以市场80%以上占有量的散户的盲目投机大于价值投资,从而破坏了股票市场应有的职能。因此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转变在坚守股票市场职责上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长久以来,散户(个人投资者)占比过高一直是中国的股票市场所面临的问题,过高的散户占比不但不能将股票市场的职能最大化,反而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是较为明显的,机构投资者的比重上升,散户投资者比重下降,而且在未来也将会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同时国家层面也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和质量。因此本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不足三十年时间,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许多方面的发展尚未成熟。国内的中小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认知度差别很大,自身所具有的投资理念以及知识水平既不专业也不成熟。虽然中小投资者人数众多,但在证券市场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受到的保护也还远远不够。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对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因此,我国大多数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影响,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一些大型的投资机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庄家利用投资者的心理弱点及知识结构的欠缺,进行内幕交易,散发所谓的内幕消息,以操纵股价获取暴利,使得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入研究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各方的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完善证券法律法规,防止股票市场剧烈波动也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关系着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也纷纷上市,证券市场作为国家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日渐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完善投资者结构,保证投资的收益率和资金安全,合理引导投资者投资行为,还是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资料分析和案例分析来解决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问题,资料的来源主要是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及XX统计数据,案例分析是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了解股票市场的散户,股票从业人员,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看法,深入了解中国股市的特点,并通过X股市数十年来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以X股市“去散户”为案例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再结合中国的国情有选择的借鉴,希望能够揭示中国股市投资者结构变化的原因,并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问题的研究较早且非常成熟,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始,Osborne和Niederhoffer,Lorie和Niederhoffer,Grier和Albin(1969),Sc-holes(1972),Jaffe(1974),Bassel和Stein(1979),Gould和Verrecchia(1984),Laffont、Maskin(1989),Bhattacharya和Spiegel(1991),Leland(1992)以及Grinblatt and Keloharju(2000)等众多国外学者就进行了大量的计量分析,但多是集中于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投资者与股市稳定的关系。例如Josef.Lakonishok,Andrei Shleiferher和Robert W.Vishny认为从总体上机构投资者不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和正反馈交易现象。[Josef.Lakonishok,Andrei,Shleiferher,Robert W.Vishny.《Contrarian Investment,Extrapolation and Risk》[M].University of Chicago-George G.Stigler Center for Study,1993.]Sias(1996)的实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比较高的股票波动性较大,该文认为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使得被投资股票的波动性加大,而不是机构投资者选择了波动性较大的股票。[RW Sias,LT Starks,Sheridan Titman.《The Pric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1.]当然,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有效地反映我国股市的情况,但不可否认国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这对国内相关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2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相关的研究著作很多,投资者结构变化和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相关专家学者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些著作从相关的监管制度到股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分析,完整的勾勒出股票市场参与各方的主要特征及在股票市场上的作用,如邓增洪《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行为特征研究》,周可峰的《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价格及其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李竹薇的《中国证券投资者结构和行为实证研究》,贾艳艳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点及改善措施》等都对股票市场上某一类型的投资者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逐渐开放,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行为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这些学者有些从投资者结构与市场效率方向考虑,提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有利于股票市场效率的提高,如文淑惠的《投资者结构与证券市场的效率》中就提出了投资者机构化是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而朱伟骅的《中国投资者结构、交易策略与股票价格泡沫分析》则分析了投资者的行为给股票市场带来的泡沫,除了这些专家学者外,随着国内金融机构实力的增强,一些金融机构也开始参与到股票市场的研究,其中股票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是这些机构研究的重点,如招商证券,申万宏源,银行证券等都有自己专业的研究团队,他们对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十分关注。
  综合上来看,国内的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微观的层面解决问题,面对的是中国股市的现状,很少有针对金融系统本身提出的解决方案,而西方学者的著作中涉及到金融市场整体发展的内容较多,这也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总的来说,已有研究文献异常丰富,但由于股票市场自身的不断变化与发展,股票市场的变化还需要所有的研究者不断的关注并时刻更新自己的理论。

  1.3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1.3.1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之处
  本文选题较新,选取最近几年来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为案例进行分析。对该方向的专项研究,尤其是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研究的成果并不十分突出,同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专家对股票市场关注的重点在股市体制变迁,如股票市场的法规建设,市场监管等方面,对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和影响缺少影响。
  本文选题社会影响较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民众熟知,他们希望了解股票市场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前两年我国股票市场的牛市,很多民众加入了炒股的行列,可谓是“人人炒股”,最近全民炒股的热情虽淡去不少,但依然有较大规模的散户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关注着股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揭示了个人投资者,即散户的一些特点,则也是一个创新。
  1.3.2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案例分析资料较少,同时由于一些数据涉及到公司机密无法获取,所以有些研究资料可能会出现偏差,同时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速度和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较快,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会造成有些资料过期或不适用,本文只能在现有公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由于时间和经验原因,在资料的查找和案例选取上,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完善。

  1.4文献综述

  1.4.1国内文献介绍
  国内对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研究较多,但多数是从单一的投资者类型对股市的影响方向入手,研究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对股票市场的关系,本文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著作,介绍国内近年来对股市投资者结构的研究情况。
  邓增洪所著《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行为特征研究》,从XX、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三方面来评价中国股票市场的变迁,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将股票市场上的参与各方角色定位阐述清楚。
  周可峰所著《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价格及其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从机构及大户投资者入手,力图修正前人研究过程中数据不完备所造成的缺憾。
  李竹薇所著《中国证券投资者结构和行为实证研究》,通过统计和计算股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和投资者结构,提出“资本市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投资者结构”的问题。
  朱伟骅所著的《中国投资者结构、交易策略与股票价格泡沫分析》则分析了投资者的行为给股票市场带来的泡沫,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泡沫的影响。
  此外,还有贾艳艳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点及改善措施》,何诚颖所著的《A股市场“中国梦”的机理与实现路径考察——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股票市场》等,都从实际角度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问题。
  1.4.2国外文献介绍
  国外股票市场发展时间很长,对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所出现的文献著作比国内要丰富的多,国外文献资料多运用统计分析和数据计算来显示出投资者的理念和行为变化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本文也选取了一些著作。
  RW Sias,LT Starks,Sheridan Titman所著的《The Pric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中文译作《机构交易价格的影响》,分析机构定价机制和股市中的“羊群效应”,对投资者的心理进行了分析。
  Josef.Lakonishok,Andrei,Shleiferher,Robert.W.Vishnyy所著的《Contrarian Investment,Extrapolation and Risk》从投资者行为的角度分析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著作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股票市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这些著作对研究国内股票市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2我国股票市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变化

  2.1个人投资者的出现的变化

  2.1.1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一般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这种分类是当下比较受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个人投资者又叫散户,指的是以自有资金为主,并独立自主的进行股票交易的个人。个人投资者的人数在股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风险的存在,个人投资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的行为特征。
  在我国,开户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绝对主力,但同时也是风险控制能力最差的一类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绝大多数都缺乏专业的知识和信息来源,做投资全凭经验和随潮流,他们在各种市场信息中很难分辨出真假,如果遇到企业和机构投资者的恶意炒作,他们就会遇到很大的投资风险,同时这些小散户的资金都是自有的,一旦出现损失,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巨大冲击,也必然会影响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事实上每次股票市场大幅波动,与散户的不理性行为有着很大关系。
  由于个人投资者在信息、专业知识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欠缺,他们在投资股票以及其他金融产品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普遍存在持股时间短、资金周转率高等特点,而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和盲目性又远远大于国际市场,个人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更大。根据统计,我国投资者持股期限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月,交易非常频繁,而且由于资金较少,不少散户将家庭存款用于投资股票,一些家庭用于投资股票的资金占到家庭存款的一半以上,甚至有举债炒股的事件发生,投资者承受的市场风险压力很大,但是风险意识较高,由于大部分投资者进入股市只是为了赚取差价,所以将股票市场看成是一个长期投资场所,赚取企业分红的人不多。这与西方国家将股票作为一种长线投资有着明显的区别。
  正是由于我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的这些特点,使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平均换手率偏高,其中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是机构投资者的两倍左右,达到838%。100万元以下的个人投资者资金周转率更高,而且这还是在T+1制度之下。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低于三个月的账户高达96.74%,频繁的换手不但造成股市的波动和个人的损失,也使股市中充满了投机氛围,这些人的投资动机很简单,就是做短线挣钱,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短期的财富,此外还有一部分散户的目的是为了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而为了获取知识而入市的占到11.31%,甚至有一部分人因“没有工作,通过炒股找点事做”,或者为寻求刺激,这些动机都不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
  2.1.2个人投资者年龄和学历的变化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成熟与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第一代股民正在逐渐淡出股市,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的年龄和学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更加年轻化,学历更高,对股市的理解也更加成熟。
  个人投资者见证了中国股市的发展与壮大,2005年之前,我国股市以散户为主,个人投资者来自不同行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很多的股民在进入股市之前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其投入股票市场具有很强的投机性,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成为专业股民,每天热衷于跟踪各种小道消息,股民盲目的跟风炒作和监管的缺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些企业的xxxx行为使中国股市在发展初期就面临着种种指责和压力,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前后。
  2005年以后,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一代开始大量进入股市,与那些靠经验和运气的前辈投资者相比,这些年轻人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资金比较充裕,投资理念也更接近于西方发达国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股市的理解与前辈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由于这些新进入者的带动,中国股市的投机行为近年来已经大为减少,虽然无法杜绝,但是与股票市场发展初期相比,个人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和投资理念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近年来股票市场的发展变化表明,随着具有专业知识和一定文化素养的新一代股民进入股市,我国股市无论是投资理念还是投资行为均向理性逐渐回归,推动整个股票市场走向成熟。
  2.1.3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出现变化
  个人投资者在股市中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散户由于其在资金和信息方面的劣势,进入股票市场后面临着来自企业、机构投资者甚至是国家经济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风险,个人投资者普遍存在着盲目跟风、风险意识差、信息来源不充分等问题,这不是个人投资者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参与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股市投资者的结构变化是最好的解决手段。
  我国股票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的除了世界各国投资者普遍具有的一些投机心理外,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对自身能力有着超出理智的自信,自我能力较弱而赌性较强。在金融市场上,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市场的主宰,能够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但是市场的发展变化又往往让这些人措手不及,在激烈的股市,人的控制能力已经不受理性的制约,在投资失误时后悔,为了避免失望产生挽救心理,这已经是中国股市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和国家的政策及领导人的言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俗称的“消息市”,“政策市”,对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盲目的信任,这其实也是股民不理性和缺乏判断力的一个证明,最近几年随着股市发展的日益成熟,“政策市”和“消息市”的影响力已经大为减少,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在2005年以前的中国股市中,由于市场监管不完善和投资者心理不成熟等原因,国家层面的政策或者是小道消息对股市的影响非常大,随着机构投资者的进入和投资理念的变化,这种市场预期在股市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很小,但是依然存在。
  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健全外,个人投资者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抛弃那种靠股市一夜暴富的心态,将股票市场作为一个长期投资的场所,培养出良好的心态。资金较少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透过证券投资基金取得投资收益,虽然盈利率比频繁投资股票低了一些,但是安全性有了很大的保障。
  目前很多有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改变了过去那种分散式投资,将投资集中于2—3只股票并避免频繁交易及投资过于分散,在股市投资中做到顺势而为,制定明确的止损线和后续的措施,这是心态成熟的标志,
  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态对完成投资都是至关重要的,股市是资金的市场,也是人的市场,无论牛熊市,股价波动都是存在的,都有投资机会,冷静沉着都是必要的。个人投资者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标,不受市场上的各种小道消息和暂时波动的影响,避免情绪化投资,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投资安全。

  2.2机构投资者的变化

  2.2.1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
  机构投资者是指在股市上用自有资金或通过合法渠道筹集资金,在金融市场上从事证券交易活动的非个人化机构,各种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都可以称之为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专业化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也是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被分出的一种职业。国家对机构投资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一般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庞大的投资资金,至少能够在股票市场上引领一部分的波动,其次拥有庞大的专业投资团队,他们分工明确,信息来源广,有着对股票市场和国家政策专业的分析,崇尚理性投资和技术分析,应该成为股票市场的主力,能够成为股票市场的稳定器。
  机构投资者崇尚理性投资和技术分析,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风险厌恶者,由于资金的充裕,机构投资者偏好价值投资与长线投资,他们将资金投向最具潜力的股票,甚至直接以基金的形式的投资企业获取长线收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对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图1我国股市投资者比例的变化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研究
  2.2.2机构投资者影响力的增强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证券投资基金因为其投资分散、收益稳定成为证券市场上最大规模的投资者和市场主力,他们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对股市的影响力大大增强,由于很多基金公司拥有自己专业的证券分析队伍和理财专家,可以为小投资者提供各种服务,所以很多个人投资者开始通过投资基金来投资股票,使机构投资者对股市的影响力增强,也增强了股市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了股市的风险,为个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途径。
  综合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结构变化明显,机构投资者逐渐在市场张占据主要优势,影响力明显增强,具有专业团队和实力的机构投资者占据优势,这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投资者结构改变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3.1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

  3.1.1我国股票市场的的监管问题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股市已经走出了一条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法制和监管逐渐成熟的股市发展之路,股市规模不断扩大、上市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者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长期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扩大化,干扰我国股市的正常发展,如股市过度投机的问题,加剧和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和风险,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制约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股市监管法规依然存在漏洞,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依然存在跟风炒作,盲目投资的倾向;上市企业质量不高及行政干预过多,这些都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而解决的途径除了加强监管外,改善投资者结构也是解决股市问题的重要方式,股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国民心理和经济结构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才能够逐渐解决问题。
  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监管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对称,在股市发展的初期,一些企业利用人们的投资心理不成熟和信息的落后,通过财务xxxx来获取利润,而国家的监管层出于各种原因和疏漏,未能及时发现这些企业的xxxx丑闻,给广大的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尔康制药财务xxxx事件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机构投资者的进入和投资理念的变化,这种市场xxxx行为在股市中已经不多见,但是依然存在,我国股市在市场监管等方面依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案例1尔康制药财务xxxx事件
  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不太知名的上市企业,公司于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以来,净利润从2011年的1.18亿元,一举增至2016年的10.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4.12%,停牌前的市值高达236亿元。尔康制药被誉为创业板的白马股,靠的就是其优秀的业绩。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人们发现这种业绩是假的,该公司通过在国外的经营运作xxxx,其在海外设立的经营项目不可能达到其所宣传的利润,财务xxxx事件的揭露直接导致公司停牌并接受调查。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财务的不透明欺骗投资者,个体投资者根本不可能去国外实地考察公司所说的那些项目,他们只能相信企业的财务报告并以此为依据购买股票,并最终造成损失。个体投资者在股市中由于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不对称,再加上他们的天然避险心理,在股市波动时抛出手中的股票避免损失是最好的选择,在股票市场上,参与者常常面对庞大的信息流、复杂的情形及交易压力,往往需要借助直觉和经验做出一些判断,在这方面个人投资者往往是吃亏的,他们往往依靠容易得到的信息而非全部信息进行判断。容易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实际信息,也可能是回忆的信息。由于只使用了部分信息,这些判断就容易产生一些偏差,所以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增加,对股市的理性投资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特殊的发展模式和国情决定了在市场上总会有监管漏洞的存在,同时我国的对外开放也为这些企业通过海外手段xxxx提供了方便。而金融的开放性决定了海外资金也会对我国股市产生影响,2015年股市风波中就明显暴露出来证券市场上海外资金的问题,来自海外的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股市,在活跃市场的同时,为市场的监管增加了难度,加大了股市的风险,
  因此,未来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到这个一直被大众和媒体忽略的投资主体。
  3.1.2我国股票市场长期的投机心理
  个人投资者入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他们的过度投机行为、过度自信心理、政策依赖心理、处置效应行为、损失厌恶心理较为严重和普遍。虽然各国小投资者的心理行为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比较成熟,机构投资者占绝对主力,所以个人投资者的这些问题对股市所产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在个人投资者占绝对主力的中国市场,他们的这些行为就会造成市场的波动,而且中国的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偏差还创造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股市特点,如政策市,小盘股效益等,股市文化的形成与这个国家的文化、社会习俗、甚至是教育水平和知识结构息息相关,也与证券市场的成熟程度分不开,过度投机、政策依赖心理等在中国个人投资者之间表现的非常严重。由于中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各种法制法规的建设很不完善,导致进入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心态各异,组成结构复杂,相当数量的个人投资者将股市当成一夜暴富的场所,在经历了失败之后又失望而归,对股市颇有微词,以投机倒卖的心态买卖股票,是不可能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发展的。
  我国股市还有一个其他国家没有的特点,就是对国家政策的痴迷和追捧,虽然每个国家的股市都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但最终决定股市走向的依然是企业的基本面。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早期,由于国家体制的原因,很多人过度迷信XX的权威,热衷于寻找各种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市”,这也助长了股市的投机心理。

  3.2投资者结构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3.2.1投资者结构变化对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与国外成熟的股票市场相比,我国股票市场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要大的多,而机构投资者又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个人投资者对宏观政策风险的抵抗能力是比较弱小的,他们无力去制止或者解决这一类风险,所以他们对这一类风险也是最敏感的,早期的股市投资者对国家政策的变化敏感度之高不是现在能比的。而机构投资者对此类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强,主要是因为他们手中的资源较多,甚至一些机构投资者能够运用手中的资源迫使企业改变原来的计划,让人们看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和对市场的影响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通过在股市上抛售股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通过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直接介入公司的管理,通过股东决议投票权来影响公司的政策和股票价值,机构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机制和股东的身份,对公司日常治理、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意见,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国家的相关法规和一些制度,比如国家的证券发行核准制度。但除此之外,已经没有什么条件能够制约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他们甚至公开批评业绩差的公司,这与个体投资者的弱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对股市的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尽管有时机构投资者会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司的合法权利,但是这种制衡机制是制约企业虚报业绩等股市乱象的有力武器。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国有企业在改制后也上市融资,他们的经营机制和资金状况都不乐观,本不该上市,但是由于一些地方XX推动和法律不健全,他们也通过了审核,这些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经常出现一些财务数据xxxx和内幕信息,对投资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只有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和影响力,才能真正让企业警觉起来,促使中国股市健康发展。
  3.2.2投资者结构变化对股票市场投资心理的影响
  股票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与预期心理,在外部,投资者的行为受到宏观调控、政策预期、上市公司素质等方面的影响,甚至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环境状况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个人对国家经济的预期。在我国,XX干预市场的运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者对政策的依赖和敏感,所以机构投资者在这方面往往比个体投资者有优势。由于机构投资者掌握着比个人投资者更多的信息,有一定的投资优势,其行为也会对居民的投资产生影响,个人投资者往往会产生跟风行为,即“羊群行为”,所以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股市投资行为的改变。
  我国股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结构,机构投资者初步树立起自己在股票市场的权威地位,由于机构投资者的专业队伍,投资理念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必然会带动整个股市向理性投资方向迈进,投资者结构的改变也会改变很多股民的投资策略,从以往的短线炒作向长期持股转变,其结果必然是增强股市的稳定性,减少股市波动行为,为我国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2.3投资者结构变化对监管部门产生的影响
  我国股市过去20年的监管经验从总体来看成绩很大,但问题也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行政管制过多,监管手段过细,我国证监会的监管手段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味道,事无巨细,干预事务过多,但实际的监管效果并不理想。自律监管是行政监管的有效补充,由于我国股市从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而我国股市监管部门在上市公司的审核和监管中偏向于国企和大型企业,都为股市的监管埋下了隐患,要解决股市监管难题,发展行业自律,投资者结构的变化是其中无法绕过的环节。
  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投资团队的专业性完全可以承担起一部分行业自律的职责,机构投资者参与监管也可以增强股市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股市逐步迈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也会逐步转向宏观监管,即加强法律法规和规则的制定,对股市投资者入市资格的审核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现在依然存在的以企业的规模和背景为主要指标的审核体系也将转变为更加看重企业未来的发展价值和潜力,充分发挥股市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监管部门职能的转变也使股市运作更加法制化和理性化,最大限度规避股市风险,保证股市平稳运行。

  4我国股票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4.1X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展历程

  4.1.1X股票市场投资结构的转变
  我国股市发展的时间较短,股票市场要想平稳发展就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尤其是金融业发达的X。近几十年来,X金融市场已经成为X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借助X的经济实力和金融霸权走向海外,其金融创新能力和监管能力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所以分析X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对中国未来股市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X股市的散户所占市值的比例已经从1950年的90%下降到不足5%,机构投资者成为市场的主力,X股市中机构投资者规模庞大,技术先进,成为影响股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机构投资者掌控股票市场发展轨迹的X,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等都是个人投资者的首选,X的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长线投资,投资理念与中国完全不同,他们更追求股票分红等长期稳定的收益。
  图2X股市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所占比例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研究
  X股市投资规模庞大,市场监管力度很强。随着X股市由个人投资者为主向大型投资基金为主转变,大量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进入股市,这些资金的安全对X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X,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公司业绩对股票价格起着决定作用,这是因为X拥有价值推动型的证券市场和大量具有风向性指标的公司,随着股市投资者结构的转变,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的投资品种,比如信托凭证、可转换债券、股票和股指(如标准普尔指数、道琼斯指数等)的现货、期货及期权等品种可以组成不同的投资组合,投资者通过多种投资产品的组合,不仅能避免股市暴涨暴跌的情况发生,还可以通过投机来盈利或者降低投资的风险。
  XXX和美联储不断的加强对股票市场的投资监管力度,有效的抑制了投机风险对股市的影响,80年代X股市曾经发生过大的崩盘现象,但是近几十年来在金融衍生品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却很少发生这种股灾,这与XXX的监管力度加强是分不开的,研究X股市的投资者结构变迁,对中国股市下一步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4.1.2X股市投资者结构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借鉴
  首先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从X市场的经验可以看出,以基金为代表的各种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股票市场上的主要力量,而个人投资者比重明显大幅下降,在X股市中,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也是通过基金等形式购入股票,这对我国股市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股市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人数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没有投资股票的优势,也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因此各种基金就成了中小投资者的最佳选择。积极筹建共同投资基金,并把社会各阶层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金额较大、相对固定的长期投资基金,增加股市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能够解决股市投机的问题,这需要国家未来需要逐步放宽对各种基金的准入限制。在X市场上,养老和社保基金一向都是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对稳定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基金的入市既可增强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又可活跃证券市场,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经验,推动养老和社保基金入市。
  其次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力度也需要加强,X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了很多的系统性风险,其市场监管能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然,X2008年次贷危机也为我们的市场监管提供了反面的教训。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上还存在着监管法律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XX监管职能错位、证券业自律机制不完善、交易信息失灵、大量不规范的关联交易等不规范等问题。在发展越来越快的股票市场中,我国XX急需改进监管手段,健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利用技术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进行统一、合理、全面的监管,应不断创新监管方式,使股票市场的监管日趋完善。
  X股票市场的监管属于集中型行政监管体制,根据1934年制定的《证券交易法》,X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统一管理全国证券市场最高行政机构运作,它具有一定的立法及司法权,专门行使管理、监督全国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的职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行政干预。我国的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从分散监管到统一监管的过程,但是在此过程中行政指导和干预活动依然时有发生,XX的干预过多使股票市场的金融创新动力不足,信息公开做的不到位,在X市场上,信息公开是证券监管体系的原则和基础,违反信息公开法规的机构和个人将面临严厉的处罚,承担严格的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股票市场上因为缺乏统一的监管体制和法律而产生的关联交易和行政干预给股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股市的正常发展。
  “从证券监管体制来看,X证券市场是高度自律的,其自律监管主要通过三类自律组织来实施: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其他团体”,[方玉,徐娜.中美证券市场监管体系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X股票市场在长期的发展中探索出很多的监管措施,比如证券交易所和行业协会都是独立的组织,独立运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公平,可以有效的行使监督权。
  X股市金融产品丰富,金融创新能力强,这与X股市的国际性和开放性也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我国金融和证券市场走向全球化所必须迈出的一部,目前我国的金融开放还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股票市场由于其资金的流动性,走向开放是必然的选择,我国经济已经全面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我国金融服务业也将逐渐对外开放。X的证券投资基金占全球证券投资基金的60%,因而对全球投资基金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必须积极研究国际化对我国基金业和股票市场发展的总体影响,充分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进入中国股市,过去我们对金融开放冲击国家安全有顾虑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是世界经济大国,有能力遏制各种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的封闭对国内外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收益,所以,下一阶段的金融开放和金融产品创新是管理部门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4.2我国股票市场上最理想的投资者结构

  4.2.1机构投资者主导地位的确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股票市场专业化、法制化程度的加深,我国股票市场近十年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股票市场不断发展,各种法规日益完善,近年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已经从过去以散户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虽然从账户数量上来看,个人投资者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我国仍然是一个以个人投资者占优势的市场(图1),但是数量不等于质量,从资金总量和持股比例上来看,我国基金类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迅速上升,投资者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保险类公司已经成为重要的机构力量,这是股票市场开始成熟的标志。
  投资者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股市的的空前发展,近十年来机构投资者投资渠道和投资种类的多元化,投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保险基金,共同基金等投资者的比例不断增加,虽然与境外投资者相比,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依然比较少,但是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正在形成。
  4.2.2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加强
  每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发展阶段不同,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和看法也不同,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能够引领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会受到市场各方以及国家法律的严格管控,股票市场的成熟度高,自然市场发展平稳,但是我国股市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不足以达到成熟的地步,市场操纵行为以及散户的不理性往往造成各种矛盾,所以未来的中国股票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是必不可少的。
  站在监管的角度看,近些年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并在经济和金融改革中作为核心战场的关键地位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确立服务理念,明确自己是股票市场的服务者,在强调立法管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监管体制,加强自律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同时针对我国股市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问题,减少行政干预。过去我国股市在发展初期有一个错误的理念,就是股市是为融资而设的,这就导致我国股市的监管部门过度照顾国有企业,甚至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国有企业也参与到股市圈钱运动中来,给股市的发展造成了长期影响,未来的监管机构在推行股票上市核准制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职能转变上来。我国股市监管部门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法规完善,监管合理,行业自律为主的监管体系。
  4.2.3个人投资者参与方式的改变
  参考X股市的成功经验,未来我国股市必然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结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参与程度也会发生变化,根据X股市的经验,X的个人投资者有80%是通过机构投资者所属的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买入的,我国个人投资者未来参与股票市场的方式也必然是通过投资机构投资者来获取利润,降低风险,个人投资者参与形式的变化也会引起投资理念的变化,未来个人投资者更加注重股票价值投资,追求长线持有,而不是短期炒作,这对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未来随着社保基金等大基金的相继入市,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将发生后变化,个人投资者也会像X投资者一样,更加注重长期的股票收益,投资心态也更加平和,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和风险必然大为减少。

  5通过改善投资者结构解决我国股市问题的建议

  5.1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5.1.1机构投资存在的问题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由于从国家层面到普通百姓对股票市场的作用认识不合理导致出现了许多问题。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都存在一些问题,给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上进行违规操作提供了一些空间。当前我国股市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是上市公司的核准制,这一制度将证券发行的决定权掌握在XX手中,导致大量符合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因过不了发行审核委员会这一关而被关在证券市场大门外。而这一制度也导致XX在上市公司的选择上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导致一些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也能上市圈钱,机构投资者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受到了影响,热衷于内幕交易、小道消息,而不是企业本身的业绩,内幕交易行为侵犯了广大投资者的平等知情权,使股票价格成为少数人利用内幕信息炒作的结果,而不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导致股票市场失去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一些时候,“机构投资者并不一定能够真正发挥人们所期望的稳定市场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起到加剧市场波动的负面作用。”[刘万方.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行为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与X相比,我国机构投资者力量弱小,大型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不高(图3),对股市的掌控力也相对较弱,发展大型机构投资者是下一阶段股市发展的目标。
  图3 2013年中美两国机构投资者情况对比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研究
  我国的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脱胎与计划经济体制,XX的行政培育、股市的发展迅速、环境的诚信建设、投资者的理性成熟等方面与发达的西方股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法律和市场发展不完善,证券交易品种比较单调,上市公司的市场退市机制没有很好的建立,虽然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退出均有规定,但是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一直未能真正付诸实施。退市机制不能建立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导致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日益充斥市场的xxxx上市、虚构利润、严重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只要不是三年连续亏损就可以逃避退市,人为地收窄了法规的涵盖面,使法律的权威性大打折扣。。由于我国上市公司退市难,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只注重发股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上市成功后就把股市当成“圈钱”的场所。在这种市场氛围中,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开始将精力放在了打听公司背景甚至替大公司xxxx,严重侵害了小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
  机构投资者因为其资金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优势,在股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当之无愧的市场主力,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对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尤以基金和一般法人为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从机构投资者比重上来看不断得以优化。
  5.1.2发展机构投资者增强股市的稳定性
  根据2016年和2017年的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我国目前的股票投资者结构依然以中小型投资者为主,其中个人投资者所占的开户比例达到99%以上,是股票交易的主力,机构投资者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很多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资金不足等问题,而且投资渠道也相应比较狭窄,但无论从那种角度上来看,未来我国股市都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格局。
  参照X股市的发展历程,未来我国股市必然是以机构投资者和各种投资基金为主力的市场,这是由投资者的实力和国家的政策,市场发展的需要等多方面决定的,也是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发展的经验,所以我国应该合理发展机构投资者,在政策层面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给予政策扶持,提倡小散户利用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使我国证券投资结构向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方向发展。此外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对于机构投资者操纵股价,大搞内幕交易,坐庄等行为进行打击,规范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国机构投资者中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所占比例较低,对股市的掌控力较弱。此外,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远不如X,国家对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比较谨慎,这是由于中美两国对金融市场作用和看法的不同导致的,X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膨胀发展,引发了2008年金融危机,这也是一个股票市场发展中的教训,但是机构投资者的增多和股市资金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求新的金融产品出现,如何保护和发展金融产品,抑制投机,我国股市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综合来看,我国股市未来最为理想的结构就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以大型基金为主要投资方向,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各种证券基金和养老基金,同时加大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避险工具的创新力度和监管力度,通过多种投资产品的组合避免股市的暴涨和暴跌的情况发生,在股市发生剧烈波动时,可以有效分散股市投资风险。

  5.2引导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5.2.1个人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对股市的影响
  散户由于本身在资金和信息方面的不对称,在股市中存在着天然的劣势,这导致股市中散户对风险异常敏感,稍微出现危机就开始逃离股市,中国的散户也面临着这种现象。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盲目投资和恐慌性抛售,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也是股市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案例2中石油股票的暴涨和暴跌
  虽然世界各国的股市都不乏盲目的投资者,但是有些事件还是极具中国特色,
  例如中石油2007年11月登陆A股,当天的股价就上涨到48元,已经是一种不正常的增长,但是依然有很多的散户陆续入市,疯狂购入中石油的股票,尽管专家和国家层面一再提醒股民注意风险,但没有人相信中石油会大跌,结果到了2008年11月,中石油股价跌到10元左右,累计下跌超过80%,很多的散户损失惨重,连带中国股市的一轮牛市结束,仔细分析这次事件中散户的表现,可以了解很多中国股市中的制度性缺陷。
  笔者曾有幸认识一个股民,他就是在这次中石油上市时进入的股市,当时他本人对股市并不了解,但是对社会上的很多热点事件都很有兴趣,最终也经受了股市冲上6000点的诱惑,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杀入股市,几天后,中石油股票“零风险”高利润的神话让他迫不及待的在46元高价时买入并很快被套牢,但中石油的股价再也没有冲上如此高价,损失惨重的他表示从此再也不去碰股票。
  这位股民的心态能够代表很多小股民的心情,他们并没有很专业的知识,很多人都是在股市中慢慢摸索学习,他们也没有过多的信息渠道,但是却对国有企业有一种天然的信任,认为像中石油这样的企业不会赔,即便是出了问题国家也会出面解决,当中石油的股价已经冲上48元的历史高价时,依然有股民认为亚洲最挣钱的公司的股票多高的价格都值得投资,结果一路下来,被套70%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这里边既有小投资者的跟风效应,也有个人投资者传统的对国有大企业的信任,一些散户认为中石油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大型企业,品牌信誉,技术和资金实力都有保障,国家也不可能放任中石油的股票大跌,但是这些小投资者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出现了预测偏差。
  此外,由于散户投资者在股市上的弱势,他们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对风险的敏感和跟风现象,像案例中的那位股民在没有任何股票知识的情况下就进入股市,而中石油上市后受到的吹捧,已经让一些股民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些股市分析称中石油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A股市场老大”,一些股民对自身能力有着超出理智的自信,自我能力较弱而赌性较强,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机构投资者在这次事件中也扮演了一部分不光彩的角色,中石油股票刚上市时,机构疯狂推高股价,其目的就是为了高价卖掉新股,而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诱导个人投资者,推高股价。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在以个体投资者为主的股票市场上,散户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面对股市的变化无能为力,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投资目标,但是市场的发展变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些投资者在没有达到自己理想投资目标的情况下,出现了极端的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盲目投资追求解套,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出现恐慌性抛售,这些行为不但在个人投资者身上出现,一些机构投资者也出现过这种行为,一些机构投资者为了追求所谓的“盈利,翻本”,不惜违法国家法律操纵股价,就是因为在激烈的股市,人的控制能力已经不受理性的制约,在投资失误时后悔,为了避免失望产生挽救心理,已经是中国股市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股市中投资者各方对股票市场的预期与最后的结果存在很大落差,在2014年的股市大涨中,大量的社会人员和资金进入股市,推高了股价,也造就了股市的繁荣,但是相当一部分新股民对股市的发展规律,企业的经营状况其实并不了解,处于盲目跟风状态,一些老年人甚至将家中的积蓄全部拿出来炒股,带有很大的投机性质,造成这种现象既有投资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学历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层面的原因,我国拥有稳定收益和心理预期的投资渠道太少了,除了各种不太正规的投资理财产品,普通人能够合法投资的渠道就只有股市了,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从国家政策上入手。
  5.2.2利用机构投资者引导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由于近十多年来,我国股市从以小散户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所以个人投资者应该善用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改变过去股票投资的理念和方式,因为个人投资者无论是资金还是经验在股票市场中都处于弱势地位,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大型机构投资者和企业的强势,小投资者的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而像前文中所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xxxx现象还会出现,所以股市要平稳发展,个人投资者只能寄希望于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5.3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力度

  在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需要慎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在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率上,一般的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基金和保险对流动性有着特殊的偏好。机构投资者作为市场主力,应该承担起引导市场投资的责任,控制好投资风险,引导个人投资行为。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投资偏好和考虑,基金主要考虑的是收益率和资金的安全性,基金由于受排名与业绩考核压力,普遍存在着“从众”和“中庸”的考虑,交叉持股现象严重,而从客观上看,在基金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投资范围投资品种却几乎完全相同的市场上,对大盘股的共同青睐也成为了很多基金无奈的选择。带有私募性质的一般法人的行为相对则要自由得多,因为一般法人投资不需要考虑业绩和排名考核,所以投资的分散化程度最高,交叉持股情况也非常低。
  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远远高于个人投资者的平均水平,但是除了一些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外,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收益率都没有超越市场的收益率,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需要考虑风险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而一般法人则相反,由于一般法人的投资自由度很大,造成一般法人的收益率波动很大,收益极为不稳定,其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市场的搅局者。
  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股市的主力,但是并未完全担负起主力的责任,目前机构投资者总体上并未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其交易行为加大了股票的波动率。
  “股票市场稳定发展依赖于投资者的不断成熟,而投资者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与机构投资者占投资者总数的比重有关,”[雷敏.新时期我国股市投资者结构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未来机构投资者需要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塑造股市文化,同时机构投资者应该严格自律,避免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发生,为未来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国家已经看到了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在着力解决,对市场的监管力度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法律的完善已经大为加强,下一步国家也可以参考X股市,引导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进入股市,培养大型的机构投资者,但是由于社保基金等资金的特殊性,如何保证这些基金的安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6结论及启示

  6.1研究结论与现实启示

  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结构分析,我国的股票市场依然处于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阶段,散户在人数上依然是股票市场的绝对主力,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健全,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在股票市场上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并开始主导股票市场的走向,从X和其他发达国家股市发展历程上来看,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力是股票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目前我国股市希望达到的结果。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的诸如财务不透明,监管不严格等问题不仅存在于股票市场本身,而是贯穿于整个市场的始终,这是由于我国股市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政策和监管不合理造成的,股市中如果任由机构和不良企业操纵股价,会对广大中小投资者造成致命的伤害,下一步我们应该参照X等相关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和法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引导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入市,塑造新的股市文化,同时应该借鉴X股市经验,完善企业的退市机制,通过一级市场"去泡沫"重塑定价机制、二级市场"提回报"建立赚钱机制以及退市市场"重净化"完善淘汰机制,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体系;通过股市顶层设计带来的制度红利、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完善以及股市国际化。

  6.2我国股市投资者结构未来的展望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市场逐渐成熟,各项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市场上投资者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不成熟和不理智的个人投资者逐步转变为机构投资者占据优势的成熟市场,从市场上对股票一窍不通,盲目跟风的投资者转变为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准和资金实力的新一代投资者,长期困扰我国股市的内幕交易,庄家交易也受到和打击和限制,股市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期,但是2008年X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表明了股市的脆弱和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对于国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来说,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资金安全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投资者结构完善,行为规范会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降低市场波动,促进市场流通,信息传递充分迅速;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结构和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市场环境能够促进投资者结构和行为的良性循环,如:结构优化、专业水准提高、投资理念的培育和投资风格多元化等,而如果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结构不完整,会加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造成国家和个人的重大损失,我国股市中虽然机构投资者所占的市值比例已经过半,但是在开户数量和人数上,小的个人投资者依然占到绝对比例,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投资者结构严重失调的现象依然存在,就是在机构投资内部,非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也占到很大比例,投资渠道单一投资者整体素质不高,违规行为多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现象对股市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随着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等大基金的逐步入市,我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比例过高,专业人才匮乏等现象会更加突出,股票市场的监管和市场稳定已经成为下一步股票市场发展的重点,改变我国股市存在的个人投资者队伍过于庞大,培养具有指标意义的机构投资者,打击股市非法交易行为成为下一步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这对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平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双发.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应实现四大转变[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5-04.
  [2]罗思齐.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研究[J].品牌,2015-10.
  [3]王爱轻.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分析[J].中国市场,2014-02.
  [4]陶瑜,彭龙,刘寅.机构投资者行为对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9.
  [5]孙英博,戎姝霖,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6-10.
  [6]贾清琳.中国股票市场收益与投资者情绪的探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4.
  [7]鹿波.基于国际比较的股市个人投资者投资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J].海南金融,2017-05.
  [8]沈冰,赵小康.个人投资者行为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6-11.
  [9]冯颂雅.我国股票投资者结构研究[J]商业文化,2015-04.
  [10]蔡危微.机构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06.
  [11]王昆,杨朝军,时玉婷.基于投资者结构的流动性黑洞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2015-10.
  [12]彭晓洁,王丹丹,王安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差异分析[J].调研世界,2015-12.
  [13]赵利人.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研究[D].吉林大学,2005.
  [14]郝小婷,贺芳雪,徐海燕,黄荣芳.我国投资者结构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3-08.
  [15]何诚颖.A股市场“中国梦”的机理与实现路径考察——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股票市场[J].中国经济问题,2014-01.
  [16]李竹薇.中国证券投资者结构和行为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17]贾艳艳.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点及改善措施[D].山东大学,2016.
  [18]王艳霞.投资者结构对我国股市波动性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3.
  [19]童元松.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市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0]陶瑜.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稳定性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21]唐辑.中国股市投资者的情商、智商及策略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2]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7[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23]黄达.金融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4]刘珂.A股新常态就是要“去散户”[J].金融投资报.2017.
  [25]刘珂.新一轮去散户化加速.[J].浙江大学,2008.
  [26][美]雷蒙德·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周朔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27]吴晓求.证券投资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8]吴晓求.海外证券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9]白钦先.各国金融体制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0]陈雨.竞争力、市场微观结构与证券交易所变革[N].证券市场导报,2005.
  [31]何晓光.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应用[J].经济论坛,2009.
  [32]黄松琛.X股票市场结构演进及监管政策的启示[N].证券市场导报,2006
  [33]金永军,扬迁,刘斌.做市商制度最近的演变趋势及启示[N].证券市场导报,2010
  [34]万丹.交易所前结构性变化趋热及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35]姚爽.中国开放式基金选时和选股能力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36]杨墨竹.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8.
  [37林威尔.价值投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8]孙立,林丽.QFII投资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
  [39]史金艳,李延喜.投资者过度自信下上市公司投资短视行为[J].系统工程,2011.
  [40]汤亚平.A股迎来去散户化时代[N].时代证券报,2015.
  [41]李彤.“去散户化”行不通.[J].商界,2015-10.
  [42]周可峰.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票价格及其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9.
  [43]马骁.中美两国证券监管制度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4]邓增洪.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参与者行为特征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5]耿志民.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6]B.,T.Odean.Trading is hazardous to your wealth:the common stock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2.
  [45]Bae K.H,Yamada T,Ito K.How do Individual,Institutional,and Foreign Lose in Equity Trades?Evidence from Japan,International[J].Review of Finance,2006.
  [46]B.M.Barber,Y.T.Lee,Y.J.Liu,T.Odean T."Just how much do individual investors lose by trading?"[J].Review of Finance,2009.
  [47]Davis E Philip.Institutional Investors,Financial Market Efficienc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M].Pensio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P1-303,2003.
  [48]H A.Shawky.Volatility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 Holdings ina Declining Marker:A Study ofNASDAQ during the Year 2000.Faugere C[J].Journal ofApplied Finance,2003.
  [49]Kahneman D,Riepe MW.Aspects of investor psychology[J].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8.

  致谢

  论文的成稿,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帮助,在这里道声深深的感谢:
  ——感谢我的导师多年来的关心与培养,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还是理论研究方法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感谢他在我学习过程中给予的全心的支持。
  ——感谢我的其他导师蒋在百忙中给予的指导与帮助。从论文开始的选题、撰写到后来的反复修改、定稿都倾注了导师们的辛勤指导。更感谢导师对我一直以来不断的教诲与培养。老师们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敏锐的思路让我受益匪浅。特此在论文成稿之际,向培养我多年的恩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感谢身边同学的关心与支持。多谢同学们平日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多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7325.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4月2日
Next 2022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