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南省郑州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发展的方式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之所向。通过构建河南省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的耦合模型,展现影响其城镇化和绿色发展耦合情况的主要因素,并对它们的协调度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化和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差异比较明显,有比较大的发展完善空间。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河南省;城镇化;绿色发展;耦合协调

1引言

  1.1研究背景

2015年3月24日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必须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加入“绿色化”,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以科学、明确的新方向推动城镇化的绿色转型,打破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发展模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绿色和谐。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原城市群面积不断扩大、势力逐渐增强,与此同时中原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城镇化建设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定将进一步激化和复杂化,基于此,明确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的含义,并计算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度,可以为解决河南省日益加快的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理论根据和实际指导,推动城镇化的绿色和谐发展。

 1.2学者研究

近代以来,学者专家们对于如何才能既不影响城镇化和经济的接续发展、又保持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促进两者间的和谐共生的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讨论。1987年,X的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出版了《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书中体现了注重节约、环保的城镇化发展理念[2]。1995年,格罗斯曼和克鲁格经过对42个发达国家的定量实证研究,首次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3]。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矛盾冲突在我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实现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的诉求也表现得更为迫切。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魏后凯在《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中提出了“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的内容[4]。2014年,蔡宁在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绿色经济增长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对比分析后,认为绿色发展是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须要以绿色发展为基础[5]。

2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2.1指标体系构建

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的协调共进,是指要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科学合理、绿色健康的发展。由于对城镇化和绿色发展各自的概念理解不一,所以在指标选取时差异比较大,故在借鉴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取的系统性、有效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四个维度的十二个指标作为城镇子系统的指标层,选取生态环境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环境负荷、生态环境治理四个维度的十二个指标作为绿色发展子系统的指标层,构建了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e3bfeb0102ef3c961de02834cc04016f

4bffa613b0fa784591fde942c629c134

2.2研究方法

  2.2.1研究理念

研究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实际上就是衡量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该地的绿色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情况。根据以上的研究理念,我们首先计算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这两个子系统各自的发展指数,其次通过建立耦合动态模型来计算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耦合作用强度,最后基于两个系统的总的耦合度情况来计算耦合协调水平,来评判不同系统间是否能够相互配合并发挥作用,进而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

  2.2.2计算方法

由于所选取数据的正负取向的不同,所以在计算耦合度之前要先对所用的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的处理方式。其中正向指标也称效益型指标,它在计算中的值越大越好,相反,负向指标也称成本型指标,它在计算中的值越小越好。

此外,在构建耦合度模型的过程中,考虑到了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之间耦合作用的动态性和不平衡性,并参考了国内学者对多系统(或多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耦合度模型,得到以下耦合度计算公式[6]:

8eb7681b8c00583c5561eb36f932ee77  式中,C代表耦合度,m1、m2代表“城镇化—绿色发展”这个复合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指数。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耦合度情况划分如下[7](见表2):

表2耦合度阶段划分

a3eb03c56fce4cc56aaace4c08d443ad

耦合协调度模型是在评判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的耦合情况的基础上,再通过数理计算得出的,其公式如下[8]:4055e523ea8cf709fe97cd94b422f264

公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综合发展指数;a、b分别表示各子系统的权重,这个公式反映了城镇化系统和绿色发展水平之间的协同性高低情况。在实际的应用中,最好使T∈[0,1],这样才能保证D∈[0,1],使得更加方便的进行分析比较。根据耦合度的划分标准以及研究的需要,将协调度情况共划分为10个等级[9](见表3)。

表3协调度等级划分

681d1044e10ed52459b9faba4206ad34

3评价结果及分析

  3.1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19年《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部分数据获取于18个省辖市XX工作报告等官方统计数据。

 3.2河南省城镇化与绿色发展时间测度分析

通过使用耦合协调度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河南省2009—2018年间的城镇化的综合指数、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整理在表格中(见表4),为了更直观的分析它们的变化特征,制作了相应的折线图(见图1)。

表4河南省2009—2018年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测度

8c9afb6cad332428a49dde99f2bb1827

6c44f66fa330f256aac8ac166a47264a  图1河南省2009—2018年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

 3.2.1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时间测度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河南省城镇化的综合指数呈现出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数值从2009年的0.1946增加到了2018年的0.9531,这说明近年来由于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城镇人口不断增长,此外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这些因素推动了河南省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使得河南省的城镇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3.2.2河南省绿色发展水平时间测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数值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有升有降,这说明发展过程的状态是不稳定的,即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给绿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体现在数值上便是出现波动和下降。这在提醒我们,决不能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略绿色发展,要增强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使城镇化和绿色发展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3.2.3河南省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时间测度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除了2010年和2018年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外,整体上呈现出优化的趋势,协调水平越来越好,这说明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时会处理不好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弥补和改进。随着绿色发展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愈发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绿色性和协调性,并且为了能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断努力。

 3.3河南省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空间测度分析

此处按照上述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2018年河南省18个直辖市的城镇化综合指数、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见表5),并利用ArcGIS软件制作出河南18个直辖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绿色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水平的差异分布图,以便于更加直观地分析河南省不同城市之间的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差异情况及其分布特点。

表5河南省2018年18个直辖市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测度

db704b3e7e1079a618f88ecd8b5c8427

 3.3.1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空间测度分析

从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来看,郑州市的指数值最高,达到了0.7832,濮阳市的指数值最低,为0.4745,其他城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值均在此区间内。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政策的鼓励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各个城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繁荣发展、道路四通八达、对外联系密切、外来人口持续涌入等这些因素都加速了郑州市城镇化的建设发展;而濮阳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地域面积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因素,使得濮阳市城镇化的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也比较低。

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见图2),郑州市及其周边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这是因为郑州市位于中部,它的繁荣发展对周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带动了郑州市周边城市的发展;而像洛阳、安阳、开封这样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旅游业的兴起也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发展,故而这些城市的城镇化综合水平相对较高;相反,一些距离郑州市较远、交通不够便利、农业地域较广、工业发展落后的城市,它们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就会比较低。

图2 2018年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布图

74758891a9b82efe9b6ebb67ea8a52eb  3.3.2河南省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测度分析

从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来看,洛阳市的指数值最高,达到了0.5971,新乡市的指数值最低,为0.3853,其他城市的绿色发展指数值均在此区间内。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在不断推进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和负担越来越重,这是因为人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有时会无法兼顾发展的绿色性和科学性,因此在以后的建设中我们要更加注意发展过程的绿色性、和谐性,才能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的局面。

从区域空间的分布情况来看,工业发展历史较久、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它们的绿色发展水平会低一些,但是近年来随着绿色意识的深入人心,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而那些丘陵山地地形较多、农业生产地域较大的城市,它们的绿色发展水平就会相对高一些。但是从整体上看,河南省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的分异情况比较明显,不同直辖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图3 2018年河南省绿色发展水平分布图

791c7069510d16a7ce842055434f8080  3.3.3河南省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空间测度分析

从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情况来看,不同城市间的协调度水平差距较大,其中郑州市的协调度最好,数值为0.6408,而濮阳市的协调度最差,数值仅为0.4395,其他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均位于两者之间。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城市的协调度情况不是特别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镇化和绿色发展这两者较难兼顾,人们总是会有所侧重,难免会忽略其他方面,从而导致两者间的协调水平较低,这样十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严重的话甚至会起到阻碍作用。

从空间布局上来看,郑州市和其周边城市的协调水平相对高一些,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在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兼顾了发展的绿色性和科学性;而河南省东部和南部的城市耦合协调度数值比其他地方低一些,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离郑州市比较远,受到的拉动作用很弱,经济发展水平稍显落后,此外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经处理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能耗大污染严重等,这些都不利于城市的绿色发展。因此,在之后的发展建设中,我们既要实现城镇化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更要实现经济的绿色健康增长,要真正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10]。

图4 2018年河南省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分布图

7c8656bd9255d2858c9ac9d5bbfa201b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通过对河南省2009—2018年间城镇化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情况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此外,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持续稳定增长,这说明近年来河南省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果;2)河南省不同直辖市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差异比较大,说明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分异,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2研究建议

城镇化与绿色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机制,体现了城镇化对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绿色发展对城镇化的约束指导作用,只有实现城镇化和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综上,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4.2.1促进河南省的整体城镇化水平提高

河南省不同城市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悬殊,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各市应该在考虑自身的发展水平后再进行开发建设、资源开采、环境整改等,而不能一味地追求“GDP”“城镇化率”等一系列指标。对于城镇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我们要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网的建设,以保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完备,更要注意这些建设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便于更进一步的绿色城市建设和发展。而对于城镇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我们则要选择引进新的技术设施、新的管理方法,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率等方式,这个阶段我们一定要更加注意环境效益,决不能选择牺牲环境来换得经济快速发展。要统筹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美丽宜居,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城市发展格局。

 4.2.2规划好城镇空间的发展布局

首先,我们要规划好城镇建设的侧重点和主要方向,要把城镇集中起来,避免杂乱无章的分布,这样既不利于城镇的集中管理和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面积的破坏。此外,城镇的分布要集中在交通比较便利、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人才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这样更利于城镇后续的扩展和升级。其次,我们要科学规划城镇内部的产业和工业空间布局,因为要想实现城镇化的绿色转型,必须要有合理的城市分布规划,以改善当地土地供需紧张、污染严重、资源能源短缺等问题,促进城镇的可持续良性发展。要遵循绿色发展的要求,在考虑城市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城市的开发建设规模和空间分配布局,避免城市内的各个主体过度分散带来的资源浪费和难于管理。全面整合土地的开发利用情况,推动工业的集中分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功能的合理划分,从而提高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益,真正实现产业、环境、居民与城市空间的和谐永续发展。

  4.2.3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力度

首先要加大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工作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其次要重点治理污染物的过量不处理排放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不仅要设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惩罚措施,还要强化监管环节,避免有人浑水摸鱼;此外,还要限制资源的开采,并鼓励工业企业延长产业链,并且循环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最后针对大气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要研究制定科学严格的政策法规,促进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还给人们碧海蓝天的享受。

4.2.4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会对经济社会活动产生约束和激励,所以要想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绿色制度和政策。所谓绿色制度和政策是指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生活环境宜居、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规范和约束。首先我们要完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管理水平等能体现城市发展进步的制度,例如加快城市户籍政策改革、完善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谐有序,使人人都能享受到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其次,我们要建立健全废气废水准入排放制度、资源利用效率制度、污染补偿制度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减少工业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绿色生产政策、绿色排放政策、绿色消费政策等,以促进和引导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绿色生产和消费,更大程度的推动绿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宋玉,浩飞龙.东北地区“五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演变及影响机制[J].地理研究,2018,37(1):67-80.

[2]李江苏,王晓蕊,苗长虹,刘佳骏.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6,34(10):79-80.

[3]李为,伍世代.绿色化与城镇化动态耦合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4]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J].经济纵横,2016(09):21-25.

[5]蔡宁,丛雅静,吴婧文.中国绿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基于SBM-DDF模型的双维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30-139.

[6]陈聪,丁志伟,康珈瑜,李燕菲.河南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1):02-08.

[7]李为,伍世代.绿色化与城镇化动态耦合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8]王晓斌.新型城镇化与绿色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J].商业经济研究,2018(16):182-184.

[9]张俊丽,张杏梅,罗悦,等.河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4):47-55.

[10]卢宁.从“两三理论”到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成果[J].浙江社会科学,2016(1):22-24.

  致谢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指导下完成的。本论文从选题,构思,修改,每一步都是在我的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向我的导师表示最深切的谢意和祝福!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谢谢他们!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在我的求学生涯中一直默默的支持我,你们的支持与关怀是我一直奋斗的动力!

浅析河南省郑州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析河南省郑州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2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130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1月25日
Next 2023年12月1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