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育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师生关系过于平等,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师生关系过于疏远,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师生关系过于紧张,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降低。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和探索,从根本上改善师生关系。通过以上措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育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学生;高年级;师生关系;体谅模式
引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关系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比较严重、师生关系过于疏远、师生之间缺乏沟通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建议,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1]。
一、小学高年级基于体谅模式理论的师生关系现状的概述
在体谅模式理论下,师生关系可以分为“关心、尊重、合作”三个维度,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发展水平也逐渐提升[2]。在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会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矛盾,产生师生冲突。教师和学生之间如果缺乏体谅和沟通,很容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学习压力大、不喜欢被老师批评、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等都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
(一)体谅模式理论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体谅模式是由X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一种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用来描述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该理论认为,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主要取决于教师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行为和性格等特征,而不是单纯的个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个性特征等对学生的态度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4]。
其次,体谅模式理论认为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公正、公平,不能偏爱某一学生。最后,体谅模式理论还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尊重。
1.体谅模式的内涵
体谅模式是由X心理学家哈洛提出的。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模式,通过“体谅”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关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对孩子的学习非常关心,而孩子却对父母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父母还不满意呢?”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体谅模式来解释,在体谅模式中,我们用“我”代替了“你”,用“我们”代替了“你我”,我们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5]。在这种特殊关系中,父母不会认为孩子不努力,而孩子也不会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在体谅模式中,双方都很关心对方、尊重对方,双方都很乐于互相关心。
2.体谅模式在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支持[6]。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和表情等,以此来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应训斥或讽刺,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肯定和赞赏,使其产生继续思考或回答问题的想法[7]。又如:当学生不理解某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所在。所以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给予关心和帮助[8]。
(二)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的现状概述
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不够成熟,自我意识强,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9]。在小学高年级,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而目前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只把自己作为权威;有些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导致师生关系疏远;有些教师对学生不够关心,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等[10]。
1.师生关系的定义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建立在教育关系基础上的,师生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和影响[11]。从狭义上来说,师生关系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师生关系还包括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社会关系,它既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又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人际关系[12]。师生关系不同于朋友、同事、亲属等关系,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师生双方之间既存在着教育上的权力与义务关系,又存在着人格上的平等与尊重,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和谐和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13]。
2.师生关系的几种理论模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师生关系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它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教师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14]。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方面,许多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理论模式:第一种是以X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需要层次理论模式;第二种是以X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模式;第三种是以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为代表的“礼”学模式。不同学者对师生关系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在理论上形成了不同的观点[15]。
3.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是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而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都有发挥作用[16]。如果老师把自己当成权威,不尊重学生,不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主体,就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老师来说,应该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做到尊重学生。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学校管理也会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17]。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对教学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都会影响到师生关系[18]。
4.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
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学生,而学生的作用则是主动学习和实践。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师生之间关系是否和谐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而紧张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时还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与一般人际关系不同,具有一定的特点:第一,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以及对学生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培养;第二,师生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它包括道德、情感、文化等方面;第三,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彼此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距离。
二、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的案例分析
某小学是一所城乡结合学校,其中高年级有1个班,7个教师,他们是来自农村的一对夫妻。丈夫叫小李,妻子叫小梅,两人都是小学教师,丈夫是语文教师,妻子是数学教师。他们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们都在同一个班级,但是小梅没有教过小李的课。
李老师和小梅在一起工作已经有十年了。他们一直没有孩子,所以这次小梅终于怀孕了,想让她的丈夫帮帮忙。小李也很高兴。小梅说:“你帮我生一个吧,我丈夫说他可以帮助我。”于是两人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小梅想要个男孩,所以她想给小李生个男孩。当他们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他们非常高兴。孩子出生后不久,李老师和小梅就开始为孩子取名而忙碌起来。
(一)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案例分析
小夏是一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成绩有些下滑,这引起了家长和老师的注意。小夏在上课时经常开小差,不认真听讲,有时候还会故意和老师说话。为此小夏的家长多次与小夏的老师沟通,希望老师能够对其进行教育。但是小夏的老师并没有对其进行教育,反而对家长说:“你家孩子平时表现还不错,这次怎么考这么差?是不是家里有人生病了?”小夏的爸爸听到后非常生气,觉得老师这样做实在是太不负责了。他认为如果是自己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肯定会找孩子谈话,但是这个老师并没有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反而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二)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调查结论
师生关系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社会心理关系,也是一种情感关系,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本文以郑州市某小学六年级班级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师生之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二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三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高。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师生关系存在一些问题;其次,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为此,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了改善师生关系的建议: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最后,学校要加强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和探索。
1.师生间缺乏体谅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百般疼爱,加上学校的各种奖励,导致一些学生养成了自私的性格,只考虑自己,不会体谅别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作用是教书育人,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而现在的许多教师由于对学生缺乏体谅和理解,常常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教师还会用一些不当的言语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讽刺、挖苦等。这些行为都会严重伤害学生的心灵,影响师生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学会体谅学生,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2.教师不平等的对待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教师是一个拥有知识和能力的个体,学生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和行为的个体。这就决定了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过于注重地位上的平等而忽略了人格上的平等。当学生犯错时,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学生存在着偏见,反而把学生当成了犯错的对象;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又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并没有因为自己犯错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和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异,双方都应该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彼此。
3.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自身要求不高,忽视了自身言行的示范作用,缺乏以身作则的精神。例如课堂上有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不尊重老师、不服从管理等行为时,有些教师会对其进行批评、惩罚。而这种处理方式会导致学生认为老师是在“公报私仇”,甚至会对老师产生畏惧心理。
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最后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4.师生间缺少终身学习观
由于传统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向、静止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被动的、机械的,所以老师也是一种单向、静止的角色。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无法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无法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也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基于体谅模式的小学高年级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往,并相互体谅,在相互体谅中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感受,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真诚、尊重和理解去对待学生,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用“关心”来解决学生心理上的问题;用“参与”来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要。
(一)角色扮演,实践体验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是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景,采用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引入诗歌《草虫的夜》,让学生在诗歌情境中体会到草虫的无助、孤独与无助。在情境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草虫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再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1.师生间缺少角色认同
角色认同是指学生与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的行为方式来认同对方的价值和身份,从而双方都能充分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角色认同,表现在师生之间缺少尊重、缺少平等、缺少情感交流。例如,有些教师总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地对待学生,认为学生只能听从自己的指挥和安排;有些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经常批评指责学生,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认为学生只是自己教学的工具,在课堂上随意地批评学生;还有些教师对学生缺少耐心和关心,不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不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2.学生轮当“班主任”
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里最大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教师的助手,班主任拥有权利和地位,因此许多学生都不喜欢当“班主任”,认为教师不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让学生当“班主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好引导工作,制定合理的制度。例如:某一学期中有两周时间是“班主任”管纪律,其余时间是“班干部”管卫生等。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此外,学校也要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和地位,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合格的“班主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二)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从多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校会对一些学生进行特殊照顾,这也导致一些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树立“一视同仁”的思想,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要给予同样的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想法,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1.教师平等待生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其他。学生在心理上的变化与教师是息息相关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平等的心,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传统观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等级关系,师生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紧张、不信任的关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摒弃这种观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心中是有一定地位的,要做到以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其次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吸引学生眼球;最后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师生关系发展。
2.师生间树立平等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再保持以前的师生关系,而是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不应该存在等级和高低之分,老师可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即使学生提出的想法不合理或者有问题也不要急于否定。可以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给出解决办法。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三)主动示范,树立榜样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抱怨学生。教师要主动向学生学习,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改进。其次,教师要树立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得精彩生动、绘声绘色时,学生就会认真听讲;如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学生也会认真对待作业。因此,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做到言传身教。最后,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等。
1.教师营造体谅的氛围
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特别是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和学生交流,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当师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体谅时,教师就会和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教师要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给予帮助。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并以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将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告诉给老师,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2.学生向榜样学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榜样人物更容易让学生学习。因此,学生要学会观察教师的言行,了解教师的脾气、爱好、性格等特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可以从身边优秀的老师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将教师作为榜样人物。例如教师认真负责,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公平公正;教师热爱学生,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教师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等等。通过观察老师的言行,学生会受到启发。在课堂上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故事、谈人生、谈理想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四)不断反思,终身学习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不断地向其他老师请教教学经验,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教师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地回应。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结论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学校应加强对师生关系的研究和探索,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骆理俊,周琼.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存在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36):76-78.
[2]桑子青.“问题链”式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XXX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104-105.
[3]晋银峰,呼颖慧.小学初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2,(10):83-85.
[4]李潇潇.关心理论视域下小学师生关系问题研究[D].沈阳大学,2022.
[5]谭德琴,谢瑞波,丁菀,吴伟,宋省成,李伟健.亲子依恋和师生关系对留守儿童内化问题的影响:同伴依恋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20(03):339-345.
[6]方爱连.“我-你”视域下小学师生关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
[7]刘勤.教育惩戒引发的师生关系问题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2,(02):5-8.
[8]孙琰,王美芳,郭凯娇,洪欣,刘婧.师生关系和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21:54-55.
[9]谢其利,张鸿翼.师生同学关系和学校态度对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影响的追踪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09):1348-1350+1355.
[10]何金霞.农村小学建构良好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1,(25):37-38+41.
[11]谢其利,郑惠珍,江光荣,任志洪,樊燕飞,刘加怀,张文.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与小学4~6年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研究[J].心理学报,2021,53(10):1120-1132.
[12]程刚,刘广增,王阳茜,杨义滢.校园氛围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师生关系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8):20-24.
[13]陈静.高中师生关系转型:现状、问题与重塑——基于泰安市T中学的调查分析[J].生活教育,2021,(06):13-17.
[14]杜代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695-698.
[15]杨富昌.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697-699.
[16]柳馨竹,于晓蕊,高博扬,韩欣铭,荣晏.高校师生职权关系失衡问题调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3):75-76.
[17]顾芸明.浅谈运用情绪管理手段转化与中职“问题学生”的师生关系——以一位离家出走“问题”中职生为例分析[J].作家天地,2021,(08):189-190.
[18]籍琳琳.民主型师生关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05):6-9.
致谢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此次毕业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支持下进行的撰写与研究,老师在开头选题时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明确了此次论文的方向,老师在学术上严谨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我对于毕业论文的态度。这一段时间以来,从最初的论文选题的拟定、论文思路的形成、框架的构建,大纲的修改到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及最终的定稿,在此期间,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老师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开阔的视野都给了我深刻的思考,在论文修改中也给我了宝贵的意见,这篇论文的一点一滴都凝聚着老师的辛勤汗水,在此衷心的感谢老师对我的付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