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法移民作为X移民问题的重点问题,其产生的本质原因是移民来源国和X经济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现如今,非法移民在X已然形成一种移民热潮,日益增多的非法移民成为了X国家安全隐患所在,因此无论是XXX还是国民对非法移民的重视日益明显。“9·11”事件之后,我们可以看出非法移民给X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以及内政外交都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曾经采用刚柔并济的治理方法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但收效甚微。因为无论是刚性的紧缩性政策还是柔性的寻求合作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这些举措都没有将非法移民问题放在治理的首位,也没有用最强的力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非法移民问题复杂性也是其治理失败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看出非法移民治理所采取的刚性措施和柔性措施并没有有效的解决该问题。随时时间的推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非法移民问题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作为一个移民大国,它将成为一个长期存在且难以攻克的堡垒出现在X的移民史中。
关键词:“9·11”事件;非法移民;柔性治理;刚性治理
绪论
一、选题缘由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被称为“移民时代”。[陈积敏:《全球化时代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外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页。]在这个“移民时代”,各国家技术、商品、文化、信息、劳务等流通性越来越强,世界人口迁移在这种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越发的带来不同的问题。“9·11”事件的发生使X对移民的态度上升了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认为移民的到来不仅仅是对经济、文化、政治等带来挑战,这一次更多的是考虑到移民、非法移民对X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问题十分严重,这不仅成为X国内民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成为XXX推荐国内政策改革的重要方面。
之所以选择X非法移民治理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四点。第一,当今X非法移民问题是特朗普XX的热点问题,尤其以墨西哥籍非法移民问题为主,遏制以墨西哥人为主体的非法移民潮便成了XXX在移民政策上的重要目标。若要理解特朗普XX出台的非法移民政策,我们就要对X其他届XX出现的非法移民问题及制度战略进行研究。第二,选择“9·11”事件后至小布什XX期满换届为止这个时间段的非法移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加剧,如恐怖主义,X人的国家安全意识逐渐增强。为了保护X的国家安全,X治理非法移民的制度战略较之前大有不同,所以本人选择此时间段去研究X非法移民问题。第三,在研究X非法移民治理时,如何去理解X各利益集团、国会对非法移民治理产生的不同态度?不同族群因何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他们相互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冲突和政治博弈?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基于以上三点选题缘由,试从另一个空间出发,来研究X非法移民治理问题。
对这一选题的研究意义有三点。第一,自“9·11”事件后,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因素,非法移民问题已成为影响X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了XX的高度重视,因为它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对X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从这一角度来说,历史和现实对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提出迫切的需要。第二,由于移民是个综合性问题,对移民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可以作为研究X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一个窗口,加深对X现实和未来的认识。第三,加强对移民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X非法移民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非法移民行为及其本质的理解,也有利于我们了解X对非法移民治理的基本措施,也可以为中国治理非法移民提供经验借鉴。
本论文研究问题所涉及的时间段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至小布什XX期满换届为止,内容主要是对小布什XX时的非法移民问题及治理进行论述。
二、研究状况
(一)国内研究状况
本人介绍国内学者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其一,2000年前的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状况;其二,2000年后的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状况。
第一,2000年前的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状况。在著作方面,邓蜀生的《X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邓蜀生:《X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主要是介绍X的移民历史,他是从北美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开始论述,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X最早的移民状态有个全面的介绍。在非法移民问题上,书的第十章“禁而不止的‘非法移民’”就涉及到,邓蜀生认为“‘非法移民’是X历史上的一个遗留问题,又是一个天天出现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X立法和行政当局指定多次法律、颁布多种命令,禁止‘非法移民’进入X,不准她们在X居留和工作。但是‘非法移民’的势头不是减弱,而是禁而不止,人数越来越多”[邓蜀生:《X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59页。],他认为X主要的非法移民来自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其中就介绍了美墨移民的历史。在邓蜀生介绍非法移民的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出X非法移民治理是根据X经济状态变化而变化,需要劳动力时,则会放松对非法移民的治理,不需要劳动力时则会严加对待非法移民。
梁茂信的《X移民政策研究》[梁茂信:《X移民政策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主要是对建国前和建国初期至19世纪末的X移民政策作以论述,这本书中它更偏向对X移民政策的讲解。在X非法移民问题上,其第九章“禁而不止的非法移民”就有所涉及,这一章节对非法移民问题的历史、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X非法移民屡禁不止的原因作了详细的论述,梁茂信认为非法移民不断增加的原因在于“非法移民和合法移民一样,其产生与发展同移民离去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人口与资源的配制、就业机会的多寡和生活水平的优劣等密切相关,同时,它也取决于X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移民政策的变化。因此,非法移民离去国的‘推力’和X社会的‘拉力’因素相互影响,从而使移民非法入境的现象难以杜绝”,[梁茂信:《X移民政策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5页。]并且他还认为,X移民政策的漏洞也成为X非法移民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戴超武的《X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戴超武:《X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1849-199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对非法移民问题方面虽有着墨,但论述不够深入。邓蜀生在《世代悲欢“X梦”》[邓蜀生:《世纪悲欢“X梦”:X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中,虽在此书第九章中对非法移民做了一定阐述,但对非法移民问题论述的不够完善。
在期刊、论文方面,梁茂信的《X的非法移民与XX政策效用分析》[梁茂信:《X的非法移民与XX政策效用分析》,载《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中提到X非法移民无法的得到有效治理的原因有四点,包括XX法规相互抵牾,形同虚设;移民局作为负责人出入境管理的主要机构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工厂大量雇佣非法移民;XXX无法关闭国门,更没有办法组织非法移民离开其祖籍国家。[梁茂信:《X的非法移民与XX政策效用分析》,载《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第51页。]除此之外,还有邓蜀生发表的《X的“非法移民”——老问题,新热点》[邓蜀生:《X的“非法移民”——老问题,新热点》,载《知识百科》,1994年第2期。];周琪发表的《日益升温的X反移民情绪》[周琪:《日益升温的X反移民情绪》,载《X研究》,1997年第1期。]等。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65年以来X的墨西哥非法移民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美墨非法移民的历史、来美原因以及对X产生的影响等,作者认为“移民网络的存在、人口走私组织等因素使X的墨西哥非法移民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罗瑞:《1965年以来X的墨西哥非法移民屡禁不止的原因》,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版,第1页。]
关于X非法移民问题治理,上述2000年前的著作及期刊、论文只在相关章节做了部分阐述与分析,但囿于文章主题的限制,其深度、广度都显得较为欠缺,并且在内容上国内一部分学者着重关注X非法移民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梁茂信认为,制约1986年法案发挥效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定法案时的战略性失误。第一,决策者视野狭窄,没有考虑与周边国家合作,只考虑国内的非法移民。第二,决策者对待非法移民签证合法入境但逾期不归者没有做相关规定,导致此类非法滞留者依然大量增加。第三,X境内非法移民多为年轻的单身男性,其原籍国家有很多亲属希望与他们团聚,然而,非法移民获取永久居留权的等待期过于漫长,其亲属很难在短时间内合法入境,因此,一部分人会选择非法入境。[梁茂信:《X的非法移民与XX政策效用分析》,载《史学集刊》,1997年第4期。]
2000年后的X非法移民问题研究状况。著作方面,陈积敏《非法移民与X国家战略》[陈积敏:《非法移民于X国家战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是对X非法移民的历史与现状、动因、对X国家战略的影响等作以论述,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将非法移民问题的研究与X国家战略联系在一起,她认为“9·11”事件后XXX所颁布的法律“虽然是XXX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土安全的措施,是对“9·11”事件所作出的反应,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控制X非法移民的意图,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确实差强人意”。[陈积敏:《非法移民于X国家战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姬虹《X新移民研究(1965年至今)》[姬虹:《X新移民研究(1965年至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开篇就介绍了“9·11”事件后的X移民政策,她认为在“9·11”时间后X采取的监听电话、开展大规模的告密行动,“与X一向标榜的自由与民主相背”。[姬虹:《X新移民研究(1965年至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其中此书的第二章节还介绍了非法移民潮与X小布什XX时期的“客籍工人计划”。
唐慧云的《二战后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唐慧云:《二战后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版。]主要是通过国会角度对X非法移民立法、特点、作用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作者认为“从非法移民立法政治输入和输出而言,经济因素、国家安全因素是影响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唐慧云:《二战后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版,第204页。]在X非法移民治理效果方面,作者认为国会对X非法移民治理方式不够全面,具有明显滞后性,国会经常性使用的加强边境措施是无法控制在美非法移民的数量,总体而言,是X缺乏整体的治理措施。徐军华的《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研究非法移民问题的,作者认为若想治理非法移民起到明显效果,仅凭本国内的治理措施是不够的,更应该寻求国际合作,并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控制继而消灭非法移民现象”。[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在期刊、论文方面,朱岚《X非法移民的历史、治理及其启示》[朱岚:《X非法移民的历史、治理及其启示》,载《理论学刊》,2013年9月第九期。]主要是对X非法移民的来源地、入境途径、分布特点及扩散趋势等作以介绍,作者认为X在治理非法移民方面除了联邦XX颁布的移民法律法规外,其他措施无不从防控边境和企业、国内工厂治理这两方面下手,但是最终“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收效甚微”。[朱岚:《X非法移民的历史、治理及其启示》,载《理论学刊》,2013年9月第九期,第114页。]石刚在《全球非法移民问题综述》[石刚:《全球非法移民问题综述》,载《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第5期。]一文中在全球背景下介绍了非法移民的现状与分布、非法移民形成的原因与趋势、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对策以及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及对策等问题,作者认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治理非法移民政策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是全球非法移民难以得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
陈积敏的博士论文《全球化时代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陈积敏:《全球化时代X非法移民治理研究》,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专业博士论文,2008年。]中,认为面对X数量无法控制的非法移民群体,XXX认为非法移民在双边治理即国际合作治理和单边治理即国内治理双管齐下会得到有效治理,这种治理方式仍在X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努力中。谈昕晔的硕士论文《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政策研究》[谈昕晔:《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政策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论文,2009年。]是在“9·11”事件后X国土安全观进入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论述了非法移民的政策以及影响X非法移民政策的因素,作者认为,“X非法移民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非法移民问题未触及到X最核心的国家利益”。[谈昕晔:《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政策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史硕士论文,2009年版,第5页。]除此以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沈燕清的《9·11事件后X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影响》[沈燕清:《9·11事件后X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影响》,载《八桂侨刊》,2002年第3期。]、姬虹的《9·11事件与X移民政策》[姬虹:《9·11事件与X移民政策》,载《国际论坛》,2002年第5期。]、刘立荣的硕士学位论文《小布什XX时期的X移民政策》[刘立荣:《小布什XX时期的X移民政策》,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论文,2007年。]、徐华明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小布什时期的X移民政策改革》[徐华明:《论小布什时期的X移民政策改革》,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论文,2008年。]等。
综上所述,自2000年以来,国内研究X非法移民问题的著作逐渐增多,不再局限于在相关章节部分阐述与分析,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在内容上,不只是在关注X非法移民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治理战略、政策实施环节出现的问题和X非法移民政策治理的困境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尤为注意的是,在“9·11”事件前,研究X非法移民每个时期的动因特点上,无不表现为经济至上、种族主义、政治动因和政治与经济并重,但在“9·11”事件后,国内学者对X非法移民及移民政策的调整研究进入到更加微观细致的层次中去,研究国家安全因素对移民政策调整的影响成为重中之重。
(二)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外文资料寻找难度大,本人将国外学者对X移民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为四个方面。其一,对X移民本身X移民政策的研究;其二,移民对X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其三,以X非法移民为主题的研究。
其一,对X移民本身的研究和X移民政策的研究。相关的著作有:利奥·哥雷布勒著的《X的墨西哥族裔:X的第二大少数民族》[LeoGrebler,TheMexican-AmericanPeople,theNation’sSecondLargestMinority,NewMexico,1970.](TheMexican-AmericanPeople,theNation’sSecondLargestMinority);马丁的《伺机而动的策略:X移民改革的政治》[SusanF.Martin,WaitingGames:ThePoliticsofUSImmigrationReform,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2009.](WaitingGames:ThePoliticsofUSImmigrationReform);吉姆佩尔和爱德华兹的《X移民改革的国会政治》[JamesG.GimpelandJamesR.Edwards,Jr.,TheCongressionalPoliticsofImmigrationReform,NeedhamHeights:AllynandBacon,1999.](TheCongressionalPoliticsofImmigrationReform);迈克尔·勒梅著的《从门户洞开到选择限制:X移民政策的分析》[MichealLeMay,FromtheOpenDoortotheDutchDoor:AnAnalysisofU.S.ImmigrationPolicy,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1987.](FromtheOpenDoortotheDutchDoor:AnAnalysisofU.S.ImmigrationPolicy);戴维·西姆科克斯著的《20世纪80年代的X外来移民:再评价与改革》[DavidSimcox,U.S.Immigrationinthe1980s:ReappraisalandReform,NewYork:BlackwellPublishing,1988.](U.S.Immigrationinthe1980s:ReappraisalandReform)等。其中马丁的《伺机而动的策略:X移民改革的政治》具有代表性,这本书主要论述了X的移民政策,并且论述了X在制定移民政策时国会对其产生的态度及其产生的分歧。作者认为X对待移民问题所产生的心理矛盾在X制定移民法律过程中也或多或少有所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于X移民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其二,移民对X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移民对于X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因此,X学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较集中,分析的视角也多种多样的。贝克著的《反对移民的案例:减少X移民到传统水平的道德、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RoyBeck,TheCaseAgainstImmigration:Themoral,economic,social,andenvironmentalreasonsforreducingU.S.immigrationbacktotraditionallevels,NewYork:W.W.Norton&Company,1996.](TheCaseAgainstImmigration:Themoral,economic,social,andenvironmentalreasonsforreducingU.S.immigrationbacktotraditionallevels);艾比斯特著的《移民辩论:重塑X》[JohnIsbister,TheImmigrationDebate:RemakingAmerica,WestHartford:KumarianPress,1996.](TheImmigrationDebate:RemakingAmerica);鲍加斯的《天堂之门:移民政策与X经济》[GeorgeJ.Borjas,Heaven’sDoor:ImmigrationpolicyandtheAmerican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9.](Heaven’sDoor:ImmigrationpolicyandtheAmericanEconomy)等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其中贝克著的《反对移民的案例:减少X移民到传统水平的道德、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一书主要是对20世纪末X移民的状况、特点、对X带来的影响等进行论述,作者在书中阐述了X非法移民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X当前的非法移民政策没有起到明显效果,但作者指出:“非法移民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相当复杂、长期的过程,而减少合法移民的数量有利于X对非法移民的治理”。[RoyBeck,TheCaseAgainstImmigration:Themoral,economic,social,andenvironmentalreasonsforreducingU.S.immigrationbacktotraditionallevels,NewYork:W.W.Norton&Company,1996.]
其三,以X非法移民为主题的研究。国外(主要是X)以非法移民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第一,对非法移民与边境安全控制问题研究;第二,非法移民对X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影响;第三,对非法移民治理措施的评价与反思;第四,对“9·11”事件后的X非法移民问题研究。
第一,对非法移民与边境安全控制问题研究。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吉姆·吉克斯特带领他的团队编写的《民兵计划:一场保卫X边境的战役》[JimGilchrist,JeromeR.Corsi,Minutemen:TheBattletoSecureAmerica’sBorders,LosAngeles:WorldAheadPublishing,Inc,2006,p245.](Minutemen:TheBattletoSecureAmerica’sBorders),这本书以介绍X在民间组织的“民兵计划”为背景,“民兵计划”即X非XX组织打击非法移民的团体,作者在介绍“民兵计划”下展现了当时X非法移民无法控制的状态作者在序言中不无担忧地指出,“我们国家成功应对了危机及其主权的众多挑战。然而,如果我们不及时而坚定行动起来以应对非法移民,它可能成为我们自我溃败的一个挑战”。[JimGilchrist,JeromeR.Corsi,Minutemen:TheBattletoSecureAmerica’sBorders,LosAngeles:WorldAheadPublishing,Inc,2006.]可见,作者的目的在于警醒X决策者反思X的移民政策,积极推进X移民体系的改革,以有效措施治理非法移民问题。丁在《移民与国家安全》[JanC.Ting,ImmigrationandNationalSecurity,Orbis,No.1,2006,pp.41-52.](ImmigrationandNationalSecurity)一文中认为,边界问题成为非法移民恐怖袭击的入口,漏洞百出的边界治理增加了X国土安全的危险系数。因此,X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控制非法移民数量,边界作为入侵X的第一道防线,边界安全改革尤为重要。
第二,非法移民对X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影响。大卫·海恩斯与凯伦·罗森布伦主编的第二版《非法移民在X:一本参考手册》[MichaelC.LeMay,IllegalImmigration:areferencehandbook,SantaBarbara:ABC-CLIO,Inc.,2015.](IllegalImmigration:areferencehandbook),这本书主要介绍了X非法移民历史、非法移民对X国内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影响、XXX治理非法所颁布的法律及施行的措施等,并且还包含了研究X非法移民问题的专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代表了专家们对X非法移民本身或者非法移民治理所表达的不同立场及观点,这些立场丰富了我们研究X非法移民的视角。主编作者认为非法移民会给公共教育、医疗、监狱、公共卫生和福利体系,尤其是州XX和地方XX,带来过重的负担。人们也会越来越担心,非法移民流入会助长恐怖主义细胞或疾病。[MichaelC.LeMay,IllegalImmigration:areferencehandbook,SantaBarbara:ABC-CLIO,Inc.,2015,p15.]这本书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收录了最新X非法移民各种数据构成的表格。
大卫·M.雷姆斯撰写的《依旧是金门:第三世界来到X》[StillthegoldenDoor:TheThirdWorldComestoAmerica.](StillthegoldenDoor:TheThirdWorldComestoAmerica),在该书里作者对X非法移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较为真实的展现了非法移民的画面,并且论述了非法移民对X社会的影响。
第三,对非法移民治理措施的评价与反思。《结束非法移民的十大步骤》[TenStepstoEndingIllegalImmigration.](TenStepstoEndingIllegalImmigration)此书把西裔移民中的非法移民作为论述重点,对其治理非法移民方式逐一做了介绍,作者认为,对西裔移民中的非法移民治理并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埃尔南德斯的《非法移民犯罪与后果:“湿背行动”的越界考验》[KellyLytleHernandez,TheCrimesandConsequencesofIllegalImmigration:ACross-BorderExaminationofOperationWetback,TheWesternHistoricalQuarterly,No.4,2006,pp.421-444.](TheCrimesandConsequencesofIllegalImmigration:ACross-BorderExaminationofOperationWetback)和《“湿背者”:X法律能够控制非法入境吗?》[KellyLytleHernandez,Wetbacks:CantheStatesActtoCurbIllegalEntry?StanfordLawReview,No.2,1954,pp.287-322.](Wetbacks:CantheStatesActtoCurbIllegalEntry?)两篇文章都对20世纪40、50年代墨西哥移民通过格兰德河非法进入X的状况以及XXX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奇西克在《非法移民与移民控制》[BarryR.Chiswick,IllegalImmigrationandImmigrationControl,Th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No.3,1988,pp.101-115.](IllegalImmigrationandImmigrationControl)一文中对非法移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对X1986年实行的移民法案做了分析和评价。最后分析了非法移民对X的经济影响。杰森·埃克里森的论文《构建美墨边界安全》[JasonAckleson,ConstructingSecurityontheU.S.-MexicoBorder,PoliticalGeography,No.2,2005,pp.165-184.](ConstructingSecurityontheU.S.-MexicoBorder,PoliticalGeography)一书,是以“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为背景,介绍了X应对非法移民、恐怖分子、犯罪、毒品走私等一系列破环X安全问题提出的一些政策和治理措施,分别对这些政策和治措施作出评价,作者认为,X非法移民、恐怖分子、毒品走私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是因为X对待无论是提出的法案还是措施都无法很快的投入使用,正是错失了法案或者措施实施的时间性和有效性。
第四,对“9·11”事件后的X非法移民问题研究。格雷汉姆教授的《未守卫的门户:X移民危机历史》[OtisL.Graham,Jr.,UnguardedGates:AHistoryofAmerica’sImmigrationCrisis,Lanham: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Inc.,2004.](UnguardedGates:AHistoryofAmerica’sImmigrationCrisis)一书讲述了1880年以来X的移民历史,重点介绍了X近年来的移民热以及本国边境安全管理疏松这两个部分,作者认为边界守卫力量的薄弱,守卫政策的不完善,人员意识淡漠和相关仪器缺失等一系列问题是导致X非法移民入境数量增多,进而致使X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受到一定的冲击的原因。整体来说本书批判了当时X的移民政策,表现出作者对“9·11”事件后移民政策的不满。保罗·哈克蒙和托马斯·柯蒂斯的《移民危机问题,政策和后果》[PaulW.Hckmon,ThomasP.Curits,ImmigrationCrisis:PoliciesandConsequences,NewYork:NovaSciencePublisherInc.,2007.](ImmigrationCrisis:PoliciesandConsequences)一书,这本书中作者详细的分析了X“9·11”事件前后的一系列移民政策,对比总结后指出了这些移民政策中的疏漏,并且详细的介绍了非法移民以及新到X的移民对X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福利等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各个阶层以及利益团体之间因此派生出的问题。托尼·帕扬在其所著的《美墨边界的三场战争:毒品、移民与国土安全》[TonyPayan,TheThreeU.S.-MexicoBorderWars:Drugs,Immigration,andHomelandSecurity,West-portConn.:PraegerSecurityInternational,2006.](TheThreeU.S.-MexicoBorderWars:Drugs,Immigration,andHomelandSecurityWest-port)一书中认为X和墨西哥在边界所进行的针对毒品交易、非法移民以及恐怖袭击事件所进行的打击行为,并没有起到解决移民争端的作用,相反在打击过程中资源的消耗,两国利益的纠纷使得这三场边境战争并未取得意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以非法移民为主的恐怖分子更成为国家打击的对象,国外学者对X移民问题及政策的调整研究进入到更加微观细致的层次中去,X非法移民问题对非传统安全观的挑战成为“9·11”事件后主要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1、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移民的流动既有迁出地“推力”的原因,也有迁入地“拉力”的原因。“推”和“拉”双重因素决定了国际移民的存在和发展。“推力”是指迁出地存在某些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因素。“拉力”是指迁入地所具有的吸引力,因为迁入地表现出较多的谋生和发展的机会。该理论框架大,因而学者们经常往里面放入各种“填充物”,用以解释移民的动因。
2、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该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迁移行为产生的动因。认为国际人口迁移是由全球劳动力供需分布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劳动力调整过程,是个人希望通过迁移来获得收益最大化的超越国界的人口流动。
(二)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法。历史比较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者在阐述和分析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认真搜集资料,客观分析资料。根据这一点本课题可以重点联系移民历史分析非法移民的性质和特点,把握非法移民的一般规律。
2、比较分析法。把历史资料加以客观比较,以达到认识历史事实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把两个相互联系的资料或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历史差异和矛盾。对X非法移民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非法移民的基本状况及非法移民发展的趋势。比较不同时期XXX对非法移民的不同措施,透视X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对现今非法移民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3、归纳分析法。本课题主要选择来自“9·11”事件后小布什和奥巴马两届XX的非法移民问题作为切入点,从而可以了解一般X非法移民的状况。鉴于本文是一项交叉领域的研究,因此,在写作过程中,笔者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为指导,借鉴社会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人口学、等研究方法和视角,对X非法移民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在广泛收集中外已有的关于非法移民问题的研究成果上,利用因特网中提供的最新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宏观概括和微观分析,以求对X非法移民问题的发展变化有更深入更准确的了解。
四、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一)重点
“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之后,X社会上下都被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所笼罩,以移民政策为代表的各项国家政策倾向于为加强国家安全而转变,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在“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家安全至上的大背景下,介绍X非法移民带来的问题,厘清小布什XX的非法移民治理的制度战略。
(二)难点
本文的难点在于:其一,本文涉及的是“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后的X非法移民问题,所需的文献材料较新,尤其对小布什XX时期的文献材料的掌握要以国外的期刊论文、报纸文章、网络新闻为主,所以收集小布什XX时期非法移民问题论述所需的文献材料是本文难点之一。
(三)创新之处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其一,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X非法移民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对一届XXX的非法移民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创新之一在于结合小布什XX的非法移民问题及制度战略进行纵向梳理,以达到对小布什XX的非法移民问题更深层次的了解。其二,本人论文第三章中,在论述X治理非法移民带来的争议时,主要是从利益集团和国会这两个角度进行论述,这一点与其他硕士论文有所不同,因此也是本人论文创新之一。
第一章“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带来的问题
“9·11”事件敲响了X民众和XX重新认真对待安全问题的警钟,以非法移民为中心所产生的安全问题成为了X关注的核心,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非法移民数量急剧增多的同时给X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影响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文化认同等等。所以,本章节重点分析非法移民给X经济、国家安全、选举、外交方面带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向来是群众最关心、XX最重视的问题,但由于是各方利益错综复杂牵扯甚广,所以在非法移民所带来的问题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章节也将采用客观的描述来分析此类问题。
第一节非法移民对X经济带来的问题
非法移民来到X,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想迁移到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的国家,因此,非法移民也是经济移民,他们通过这种经济性目的而迁移到X,提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环境。除了非法移民的个人诉求外,移民目的国的经济吸引力以及其巨大的内在市场需求则是非法移民得以存在的主要驱动力。[陈积敏:《非法移民与X国家战略》,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152页。]移民母国也有逃脱不掉的责任,其母国就业市场狭小,工资水平低,经济总体发展缓慢,这又成为非法移民的推动因素。因此,无论是非法移民的个人选择还是其母国经济落后的推力,或是移民目的国的经济发展吸引力,最终非法移民来到X所产生的经济问题乃是最基本的问题。
自2000年后,非法移民在X各项政策及措施的抑制下并没有减少,与此同时,X公民在非法移民问题越演越热的环境下对X经济关注只有增无减。X社会就非法移民对X经济带来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非法移民的增加是否降低了X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否降低了X工人获取工作的机会;其二,非法移民的增加是否加重了X财政负担,是否使社会福利过度消费。由于X各方利益不同,对于非法移民对X经济带来的问题所涉及以上两方面的讨论态度存在很大差别。非法移民对X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非常复杂,因此我们无法用“好”或者“坏”来对这种进行评述,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就业市场与工资水平
2000年代初,X非法移民数量依旧属于上升阶段,关于非法移民对X就业市场带来的问题,X各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对于非法移民对X就业市场带来的问题的不同认知,总体可有两种不同观点,即支持移民派认为非法移民并没有占用X人的就业机会和反对移民派认为非法移民占用了X人的就业机会。X社会中支持移民派认为,非法移民签证过期居逗留X还是非法越境来到X的,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只是为了寻求比本国工资收入更高,出于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最终及最基础的目的,他们只想使自己及家人的经济状态得到提高,并不想永久定居于X。X社会中反对移民派认为,X经济已非常发达,X的劳工市场在无技能劳动力方面没有需求,并且认为从属于无技能劳工的非法移民会阻碍X工人工资待遇的提高、科技的发展、X经济的繁荣。
对于以上的分析来说,X社会关于非法移民对本国就业市场的带来的问题中的负面影响被过分渲染了。实际上,非法移民对劳工市场的负面影响,与其说是一种实际存在,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感应。[TamarJacoby,ImmigrationNation,ForeignAffairs,Vol.85,No.6,Nov.-Dec.2006,P.54.]实际上,此时的X仍是经济发展的上升期,经济的繁荣必将需要大量的劳工,XXX现在对非法移民打工越来越抱容忍态度。虽然X的移民局加大力度抓捕非法移民,但仍阻挡不了工厂、企业雇佣非法移民。目前,X的失业率只有百分之四,就业市场四分之一的工作是每小时工资低于八元的工作,因此,X就业市场需要大量非法移民去填补,而X大部分的公民是不愿意做只有微小收入的工作。
从非法移民本身角度来看,他们自身教育水平不高,高水平技能不足,面临着较多的社会偏见,长期生活于X社会底层,处于X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地带。他们从自己的母国来到X,非法逗留在这个陌生的国家,只是做着大多数X人不愿意干的出力多、报酬少的低等工作。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约有1110万非法移民居住在X,就职人数为880万,其中21%在制造业工作,15%在建筑业,13%在膳宿服务部口,9.1%从事专业、科学、管理、行政工作,7.8%在零售业,7.4%从事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https://www.sohu.com/a/313623782_503121]从而,相比之下,非法移民对在X有过高等教育的X职业者来说是没有威胁的,并且还补充了很多底层劳动力的岗位,非法移民几乎可以说是为他们服务的。而那些社会地位底,经济状况差的X职业者,还有那些拿着最低时薪打非固定工作的人,对非法移民抱怨是最大的。
从X人就业分布来看,X本地劳动力不愿进入下层市场,因此,X下层就业市场的空缺基本是由外来移民来填补,他们的收入也是位于X最低收入。
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现代发达国家业已形成双重劳动力需求市场,上层市场提供的是高收益、高保障、环境舒适的工作,而下层市场则相反。[李明欢,《国际移民政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2页。]
关于非法移民对X工人工资水平带来的问题,经研究发现,非法移民并没有对高层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带来影响,无可厚非的是,出于非法移民属于底层劳动力的状态,抢夺了X本土底层人士的饭碗的原因,非法移民确实减弱了X穷人的经济收入。根据X劳工统计局研究数据发现,其将所有行业分为22个大类,在这22个大类中,平均工资最高的是管理人员,年薪102,900美元,平均工资最低的是食品相关行业人员,年薪20,880美元。[https://www.sohu.com/a/313623782_503121]随着X就业市场劳动力紧缺,寻求高薪的人们可能会把求职重点放在少数特定行业上,导致这些行业的高薪职位竞争激烈。教育程度可以说是影响工资收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有关教育与工资收入的关系,X人口普查局2000年调查,25岁到64岁全职员工的平均收入是34,700美元。按照教育程度不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博士学位持有者的年平均收入是89,400;硕士学位持有者的年平均收入是62,300美元;本科毕业生的年平均收入52,200美元;大专毕业生的年平均收入是38,200美元;高中毕业生的年平均收入是30,400美元;高中以下毕业生的年平均收入是23,400美元。[https://www.sohu.com/a/313623782_50312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工资收入,而在X的非法移民基本属于低教育程度者,因此,非法移民并没有对高层次就业者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而只是对X教育程度低的本土X人的工资收入产生影响。大量的非法移民进入X劳动力市场,雇主以低劳动报酬雇佣非法移民,比起雇佣X本土人,低层次的劳动力市场更喜欢雇佣非法移民,因此其对低层次的就业市场的工资的提高具有阻碍作用。
由此可见,从某种程度上说,非法移民的增加确实对X劳工市场带来一定的问题,但这种问题是有限的,总体上并没有对X劳工市场产生过大的影响。当前X经济结构中劳工市场属于二元结构,即高端产业与低端产业并存。在这种X劳工市场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非法移民在X劳动力市场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基本上都是存在于X低端产业,并且非法移民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与X本土劳动力在技能上存在差异,因此非法移民拿着微弱的工资报酬对X低端产业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并对服务、物流、农业等低端行业产生着巨大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非法移民对X的就业市场和工资水平带来的问题是有限的。
二、财政税收与社会福利
非法移民对X财政、税收以及社会福利带来的问题也是X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在X财政支出方面,治理非法移民所用的经费是X财政支出不小的一笔费用。在X治理非法移民中,主要的支出是在遏制非法移民进入X和对逗留在X的非法移民执法、遣散、福利。在遏制非法移民进入X上,X投入大量的人员组成边境巡逻队,人员数量从2000年的1.1万人到2010年的3万人,2004年,在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克萨斯州等地对非法移民执法所支出的费用总额超过1.08亿美元。[MaryFitzgerald,IllegalImmigration’CosttoGovernmentStudies,TheWashingtonPost,August20,2008,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articles/A33783-2004Aug25.html.]其次,为了防止非法移民偷越边境,XXX还在美墨边境修建边境墙,并配备大量拥有高新技术电子设施的栏栅,预计美墨建墙预计花费高达80亿。对逗留在X非法移民执法、遣散中,由于非法移民受到服务行业及低层次就业市场雇主的青睐,XXX在工厂执法与拘捕、遣返非法移民中加大工作力度,开发并使用了雇员资格核查系统,投入大量资金,这些增加了X的财政支出。
税收方面,在X社会中,反对非法移民者认为非法移民免费享用国家资源,是X经济的负担,因为他们没有社会安全号,很多非法移民都不交税。一位支持非法移民的律师梅根,霍恩,依萨海步认为:“X经济受益于大多数在X工作并且交税的非法移民”,她认为大部分的非法移民是要付社会保险税的,即使他们会因自己的身份不能暴露等因素而不能直接交税,最终他们的赋税也会被他们所在行业的雇主以缴纳商业税体现。经调查发现,目前在美的大多数非法移民以违法的方式得到社会安全号,或者用别人的名字工作,然后他们通过社会安全号和别人的名字去交税。X财政局2010年估算,有三分之二非法移民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局每年收到无法查证的社会保障金额大约为7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来自于非法移民。[JimWilson,IllegalImmigrantsAreBolsteringSocialSecuritywithBillions,NewYorkTimes,April5,2005.]因此,非法移民虽然比起X本地人所缴纳的税来说是少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向大多数认为的非法移民免费享用X国家资源而不缴纳税,最终他们只是通过不表明自己身份的方式交税,税款同样也为X的经济做出微弱的贡献。
根据X的法律,非法移民仅仅只可享受紧急医疗救助以及他们的子女可以去公立学校接受教育的福利,除此之外他们不享有任何其他X社会福利。但是,每当在X经济衰退或者发展缓慢的时候,在美的非法移民都会成为替罪羊之一,认为他们享有穷人的社会补助、临时救助等社会福利,成为了X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增加X的财政负担,并且通常认为非法移民在X所获取的社会福利要比他们为X经济做出的贡献多得多。例如在X2008年经济危机时,大部分X公民对非法移民的态度基本上是负面的,2008年《纽约时报》的调查中显示,75%的X公民认为非法移民占用了X社会福利,浪费了X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削弱了X经济。[JeffreyPassel,UnauthorizedMigrantsintheUnitedStates:Estimates,Methods,andCharacteristics,TheNewYorkTimes,2007.p22.]然而这种认知只是随着X经济的状态,以及当时经济状态下社会舆论的导向等等引向X公众将X经济乏力的原因归结于非法移民,这种认知是不对的,非法移民并没有享受X过多的社会福利,相反,他们的消费、交税都超过X为其给予的微弱的福利。
由此可见,不可否认的是X确实在非法移民治理上支出一定的费用,如果说非法移民的增多,随之在治理这方面的财务支出也增多,这个认知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说非法移民不交税、占用社会福利,这是不准确的,在经济的不稳定下,我们通常会忽视,非法移民作为廉价劳动力,在没有享受着社会福利的情况下,仍然为X的经济发展创造着价值。2005年,X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劳尔•伊诺霍萨(RaulHinojosa)在接受X《商业周刊》(BusinessWeek)记者采访时谈到,非法移民在商品与服务上的消费额,再加上他们为雇主所创造的价值,接近于8,000亿美元。[JeffreyPassel,UnauthorizedMigrantsintheUnitedStates:Estimates,Methods,andCharacteristics,TheNewYorkTimes,2007.p22.]此外,与合法移民相比,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要低20%,这就给雇主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利空间。
第二节非法移民对X国家安全带来的问题
国家安全,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略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国家安全从以前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层面的领域外延更加宽泛到生态环境、网络安全、以及暴力破坏国家行为的一些恐怖组织、毒品和跨国公司的行动以及一些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严重环境破坏的事件。
“9·11”事件后,对X国家安全的讨论、关心比以前更加频繁,在之前X的安全概念时建立在把X作为是个大岛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的。X的战略集中在保护它的海岸,因而在范围上只限于本国,很少考虑国际或全球的问题。此时的X在全球人口平凡流动下将国家安全战略核心集中在维护X国土安全,尤其在防范恐怖袭击上投入更大的力量。在此节中,对于非法移民对X国家安全带来的问题主要从X社会安全和X国土安全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非法移民与X社会安全
非法移民与X社会安全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非法移民者作为犯罪活动的主体会主动实施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其次,他们作为客体,即犯罪行为的受害者,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动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而无论那一方面都会影响X的犯罪率,即X的社会安全。为此对于非法移民对X社会安全带来的影响,将从以下两方面详述。从犯罪行为主体方面来看,非法移民从事的犯罪活动主要有物品走私、毒品贩卖以及人口买卖等。非法移民通过走私集团入境时通常需要支付“郊狼”一定的的佣金,当他们无力支付时便会选择帮助这些人口走私团伙携带毒品或者其他走私物品来偿付佣金。非法移民的增加和“郊狼”佣金的增加使国际走私与非法移民联系越来做密切,这种有组织的犯罪,尤其是毒品走私,对X社会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从犯罪行为的客体这方面来看,非法移民作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这一点是非法移民与X社会安全相关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X国内对非法移民的迫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根据2002年X中央情报局的研究,每年大约有6万人被非法贩卖到X,这些被贩卖的人充当奴役在工厂或者农场里做工。[“SlavesinAmerica,”March8.2001,http://www.pbs.org/newshour/bb/law/jan-june01/slavery]当非法移民成为劳动力时,雇佣者会已极其低廉的工资压迫他们完成超负荷的工作,基本保障都无法获得更遑论给他们福利保障,正是这种对于非法劳工的剥削虐待使得和非法移民相关的犯罪活动增加。2004年9月,X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人权中心以及位于华盛顿的反奴役组织——“解放奴隶”(FreetheSlaves)联合发布了《隐藏的奴隶:X的强制劳动》(HiddenSlaves:ForcedLaborintheUnitedStates’)的报告,首次披露了X现代奴役制的本质与规模。这份报告指出:虽然在X境内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存在强迫劳动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在X几个较大的移民区尤其集中,如X第三大洲加利福尼亚洲、人口最多的佛罗里达、经济最发达的纽约和X第二大洲德克萨斯;强制劳动的受害者来源广泛至少来自于38个国家,其中以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墨西哥、越南为主;强制劳动事件一般发生在管控松弛且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行业,如血汗工厂、餐馆、宾馆,以及农业和家务劳动。[Bob Sullivan, “Hidden Cost of Illegal Immigration:ID Theft,” March 31,2006http://redtape.msnbc.com/2006/03/hiddencosthtml.]这些虐待和压迫会造成一定的犯罪事实,同时非法移民不受法律保护地位地下的特点使他们成为犯罪分子迫害对象的首要选择,因此就造成与非法移民相关的违法活动数量之大。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即非法移民与X的犯罪率有着必然的联系。当然,从狭义来看,非法移民作为违法犯罪活动的主体才是非法移民与X社会安全相关性的主要方面。
事实上,非法移民与犯罪率之间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的错误认知。在大多数X公民眼中,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非法移民者本身就违法了X法律,这是这种人物设定使得很多X人轻而易举的就将非法移民和犯罪率这两个词自然而然的联系到一起。但是,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者发现,在X非法移民与犯罪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2008年克里斯汀•布彻(KristinF.Butcher)和安妮•皮尔(AnneMorrisonPiehl)分析对加利福尼亚州的犯罪率情况后指出:“在我们对加州的监狱、拘留所、教习所等类似的机构进行考察后发现,在加州,我们发现外国出生者比X本土出生的男性收监率要低10倍。我们把相同年龄和所受相同教育水平的外国出生者和X本土出生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时,最终所显示出的差距更加明显。由于非法移民的主要聚居地是加州,所以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说明非法移民并非更容易参与犯罪活动。根据事实情况,外国出生者的犯罪率低于本土出生者是符合逻辑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在X的法律中找到原因,现如今的X法律在移民政策上进行了诸多的改变和完善,从而减少了移民犯罪活动。这些法律政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对于合法移民者X当局会根据其犯罪北京进行甄别,符合条件才准予移民。第二,合法居留X的非公民者,违法法律被判处一年或以上监禁的处罚,无论是否缓刑,都会被驱逐,以此减少移民犯罪活动。
总体来看,非法移民的增加无疑对于X国家安全有些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非法移民的历史进程中,X国际走私问题愈发严重,成为社会上关注的焦点,但是有关的调查显示,非法移民并未增加X的犯罪率。在移民时,边境巡逻队和移民归化局负责移民拘捕和执法工作,非法移民过程中执法存在边境化和随机性,尤其一些非法移民在遇到执法拘捕后,提出自愿返回母国,犯罪记录登记的不完整性,致使数据收集整理难题不断,成为影响数据统计精准性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非法移民的犯罪无法准确统计,因此,非法移民对于X犯罪的影响更是无法给出定论。
二、非法移民与X国土安全
X非法移民对国土安全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法移民与恐怖主义之间联系所产生的问题,“国土安全是国家共同努力,防止在X境内发生恐怖袭击,降低X应对恐怖主义的脆弱性,减少恐怖袭击发生后的损失并从中恢复。事件以后,X公众的国土安全意识有了很大提升,一改之前依靠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和冷战后大国强国的安全自信,对于恐怖主义的关注开始成为X国土安全战略关注点的核心,与此同时XXX将保卫国土安全上升为X最重要的任务,具体的政策措施便是组建了X国土安全部。由于参与“9.11”事件的恐怖分子大多数都曾移民X,而且非法移民在其中的占比巨大,所以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引起了X对于非法移民与国家安全相关性的重视。事实上,对于两者相关性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时已经开始,而“9.11”事件像警钟一样敲醒了X之前相对薄弱和盲目的国土安全意识,敲响了应对恐怖袭击的警钟,与此同时将人们对非法移民的关注推上一定的高点。
“9.11”事后,将非法移民与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恐怖袭击的制造者大多数都是非法移民,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XXX在移民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移民审核方面,由于资格审查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调查后发现这些恐怖分子竟然都是合法入境的,而且事发半年后两名恐袭人员还拿到了X移民局的签证。其次,X移民规划局作为当时的织法机构,由于资源匮乏、设施不完备、人才缺失、防范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他们未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恐怖分子的犯罪信息。综上,X很多人民呼吁XX,希望XX可以加强移民入境管理,完善签证制度。
可以说“9.11”事件成为了X国家安全意识的转折点以及移民政策的新起点。经历“9.11”事件后,X国家安全的工作重心从以前的犯罪组织的走私和人口贩卖活动等犯罪事件转向了应对恐怖袭击造成的威胁方面。对于移民政策而言,很多注重平等人权的X人不再说审查和限制移民是限制主义者和排外主义者的谋略,他们开始认同应该加大移民审查和限制,寄希望于在移民审查阶段拒绝恐怖分子入境,降低恐怖袭击这一安全隐患,保卫国土安全。“没有什么可以质疑,作为恐怖分子的非法移民使全球对待恐怖主义的认知上提升了高度,对于国土安全来说,国家入境口岸防卫尤为重要”。[AndrewWroe,TheRepublicanPartyandImmigrationPolitics:fromProposition187toGeorgeW.Bush,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8.]那么,“9.11”事件后XXX和民众国家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移民政策的完善,主要是针对非法移民和X的国土安全,那么这两者之间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吗?换句话说,非法移民的增加了是否一定会使X国家安全环境恶化?这样的判断明显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这两者之前的相关性是间接的,表现在它为恐怖分子潜入X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数百万非法移民中的绝大多数,甚至是潜逃者,都不是恐怖分子。但是,非法移民如海潮般的涌入提供了一种掩护或者一种文化,从中恐怖分子可以藏身或获得一种可靠的入境方法。”[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李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第23页。]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现如今X恐怖袭击者开始变得本土化,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非法移民与恐怖活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法移民的增加既没有使X社会的犯罪率增加,也没有对X国土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也就是说,非法移民群体并没有加重X国家安全形势,没有使X国家安全环境变得危机重重,所以非法移民和X国家安全的相关性并不是一种必然的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我们无法否认,恐怖分子钻移民体系的空子而发动恐怖袭击。但是,我们同样无法忽视,这些恐怖分子的入境问题,正是因为X移民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很多恐怖分子拿到移民签证合法入境,这一行为无异于亲手埋下恐怖袭击的祸根,所以我们不能将恐怖袭击完全归咎于非法移民,而且非法移民和恐怖分子并不能完全等同。然而X社会文化主流思想中的对于非法移民的偏见、非白人移民的歧视人为定义了非法移民会危害X国家安全,这种认知在探究两者相关性时会造成情感偏颇。
第三节非法移民对X选举、外交带来的问题
X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移民问题存在X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遍布于X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其中非法移民可以说是X社会近些年来最为关注和最想彻底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移民融合的美利坚合众国,自由,平等,民主也应运而生,正是这样的观念和国家组成的特殊性,使得移民问题成为选举政治时各个党派不容忽视的关注点,从而影响X的政治体系。与此同时,移民问题有着国际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移民问题尤其是非法移民问题会因为X所实施的移民政策而影响X与移民输出国之间的关系。
一、非法移民与选举政治
总的来说,在国内政治层面非法移民所带来的问题可以说是间接的。其间接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非法移民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不会像合法公民一样参与一些游行或者政治活动,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选择一种隐姓埋名的战战兢兢的生活。另一方面,非法移民不是X公民他们没有资格参与政治活动,更有甚者,会因为身份问题而被工会拒之门外。这样看来,非法移民似乎对于X国内政治的影响无足轻重,但是积少成多,细节或者微小的事情也有可能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所以我的不能忽视非法移民带给X国内政治那些微小而具体的问题,以下主要从两方面开始探讨:其一,非法移民在众议院议席选举过程中,包括在各州人口之中,其人口数量可以影响到议席的分配。其二,在X选举政治中,非法移民的意愿与支持对选举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非法移民给X国会众议院议席选举所带来的问题。X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其议员数量在各州之间的分配方式存有不同。其中,参议院代表州,共有100个席位,每州不论大小均有2名参议员,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GordonH.Hanson,TheEconomicLogicofIllegalImmigration,NewYork: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2007,p29.]众议院则代表人民,按照各州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加以分配,但每个州至少应有一个议席。众议员任期两年,任期届满全部改选。[葛瑞·班克斯:《X移民》,李晓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X宪法中提到的各州人口是指除了X公民和永久合法移民还包括了非法移民和持有临时签证的移民。在这样的界定下,州人口数便成了居住在该州的所有人数的集合,不用考虑其身份背景。正是因为如此,非法移民作为州内人口基数的组成部分,对于众议院议席的分配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在X移民人口分布有集中分布的趋势,这就使得在众议院议席分配数额上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在选举投票过程中,议席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州的政治号召力。所以非法移民给X政治带来的问题就体现在众议院议席的分配上。当前,X众议院共有435个席位,这一席位数量自1911年以来就未曾发生过变化,每过10年,众议院议席就将重新进行分配(与X人口普查相一致)。X宪法规定,每州至少有一名众议员,其余的众议员席次由各州的人口数量来决定,也即有385名众议员席次是通过人口数量来最终加以分配的。通过研究,他们认为,由于其他各州非法移民的存在,印第安纳州(Indiana),密歇根州(Michigan)、密西西比州(Mississippi)在2000年的众议院中各失去了一个议席,而蒙大拿州(Montana)本来可以获得一个新席位,但最终也因为非法移民而未能获得。由于非法移民数量巨大,加利福尼亚州在众议院增加了3个席次,就连北卡罗来纳州(NorthCarolina)也新获得1个席次。虽然该州的非法移民数量仅为全国非法移民总数的3%,但正好达到了获得一个新席次的最低标准,即20万非法移民可以为该州新增加1个众议院席次。2000年共有12个众议院席次易手,也就是说,由于非法移民的原因,导致了其中1/3的席次发生了变化。各州在众议院席次的得失对于该州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在华盛顿的政治影响力部分依赖于各州在众议院的代表规模,例如密西西比州失去了一个席位,意味着它丧失了在众议院1/5的代表。同样的是,非法移民还会对X的总统选举产生影响,因为选举人团(ElectoralCollege)是以国会代表规模为基础来分配的。2010年人口普查是X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本次人口普查将会对2012年的国会议席分布产生影响,同时2012年的X总统选举也将受到其影响。根据人口普查的结果,得克萨斯州是最大赢家,一下便增加4席,佛罗里达增加两席,亚利桑那、佐治亚、内华达、南卡罗来纳、犹他、华盛顿州各增加1席。[周敏,张国雄:《国际移民与社会发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34页。]纽约和俄亥俄州各减少两席,伊利诺伊、爱荷华、马萨诸塞、密歇根、密苏里、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各减少一席。“移民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卡马罗塔指出,“密歇根和宾夕法尼亚州就要失去一些国会席位,而这些席位被分配给了其它地方……这都是因为非法移民被纳入人口普查。”[唐慧云:《二战后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页。]
其次,我们来研究非法移民给X选举政治带来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非法移民对X选举政治产生的影响是间接的,这种影响主要源于民主党和共和党对于移民政策的的主张。在X社会移民问题是历史问题,不同党派不同时期对于移民问题的态度千差万别。所以,在选举过程中政党候选人对于移民政策的解读和主张以及畅想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选民的选票。例如,在2008年奥巴马竞选X总统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当时的出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所提出的移民主张充分的考虑到了西裔选民的利益,敏锐的抓住了他们对待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的看法,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以他们的主张为依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以及建设性的畅想。其实在X,除白人选民外的大多数选民对于移民政策持一种开放与自由的态度,他们主张在保卫X国土安全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将非法移民合法化。2010年4月23日,亚利桑那州州长布莱维尔(JanBrewer)正式签署的“SB1070”移民法案(法案全称为《支持执法安全地区法令(SupportOurLawEnforcementandSafeNeighborhoodsAct)该法案史无前例地把非法移民定性为犯罪行为,并赋予了警察可以对怀疑是非法移民的人进行盘查等职权。[潘亚玲:《2013年X移民法改革:复活在未来》,载《世界知识》,2014年第1期。]这一法案被称为X“最严苛的打击非法移民法案”,非法移民的不合法性、X社会对于非法移民的偏见以及非法移民作为犯罪行为的主体和客体可能是促使该法案颁布的原因。但是,当我们注意到2010年作为中期选举年,而在此刻出台这样一部法案,是否有一定的政治因素,是否有利于某些党派,是否优化某一团体的利益。我们不得不深想,在X大选之中,非法移民作为一种政治利用资本,给各个利益团体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促进了X政党内部的竞争,是否会有打破X选举政治平衡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非法移民利益相关体不仅限于X政党,还包括X大公司的雇主和劳工的利益,族裔群体的利益以及普通群众的的利益,非法移民作为政治利用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人的利益。
二、非法移民与X外交关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不同国家思想文化的碰撞,移民问题现如今可以算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X是一个移民融合的国家,移民问题也一直是X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当移民问题上升到全球,X的移民政策将会对X的外交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移民问题中,X通常扮演的是输入国的身份,为了维护本国秩序安全所出台的移民政策,尤其是和非法移民相关的政策对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互动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以下将从三个方面详述其影响力。
第一,非法移民在X寻求政治庇护,由于部分非法移民身份的特殊性可能会影响两国关系。由于X主张自由、平等、民主,所以很多非法移民借口自己在本国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对待,如遭受到国家和XX的迫害,自己的人权得不到保障以及没有信仰自由等等理由来达到留在X的目的。一些非法移居X的中国人正是采取这样的手段,XXX也趁此宣扬自己的平等自由民主的主张,指责中国人权存在问题。而这些在X寻求庇护的中国人,有一部分是为了逃脱中国法律制裁的犯罪分子,还有的是国家分解分子,X给这些人提供庇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第二,非法移民由于身份的特殊性非法入境X之后会给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带来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给X的国际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众所周知,平等,自由、民主的主张是X响亮的名片。而非法移民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在X通常会遭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例如X的“新奴隶制”对非法移民的压迫剥削,“大量涌入X的非法移民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即使他们努力劳动赚得微弱报酬都不会使他们收到法律保护,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会成为X雇主剥削的对象”,[周琪、齐皓:《奥巴马连任的原因及其第二任期面临的挑战》,载《X研究》,2012年第4期。]这与X在国际社会上所营造的公平博爱的形象不符。同时非法移民还会给X的社会安全带来一定的问题,他们作为犯罪行为的主体或者客体都会对X法治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也会使X的形象受到损害。
第三,非法移民的相关政策法规会对移民来源国和X之间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非法移民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它包括非法移民的来源,中途的转移以及最终的目的地,所以X作为非法移民主要选择的目的地,它所出台的一系列的相关法律自然而然会对非法移民输出国与X的外交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X的非法移民主要来自墨西哥,X现任总统特朗普就墨西哥非法移民提出了限制法案以及提出修建边境墙并且用加征关税来威胁墨西哥总统让其收紧移民政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于非法移民问题中的外交影响力。
人作为行为的主体无时无刻影响着身边的一切,而非法移民作为X近些年来关注的重点也给X带来了很多问题。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科技、信息还有外交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但是在X,民众和XX的主要关注点在于非法移民给X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以及X的选举政治和外交方面带来的问题。
首先,在经济发展层面,非法移民所带来的问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其一,非法移民作为劳动力进入市场他们是否会与本国工人发生工作岗位竞争,要求低价工资以获得工作机会,而本国工人是否会因此失去工作机会或工资收入降低;其二,非法移民是否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是否占用过多的社会福利。经济发展层面牵扯广大,由于各方利益不同,所以对此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可否认的是,非法移民对X经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正是因为其复杂性,所以我们无法简单的用好与坏来评判它。但是,总体而言,非法移民对X劳工市场并没有产生过大的影响,也没有过多的占用社会资源,他们只是拿着微弱的工资报酬对X低端产业带来了廉价的劳动力,并对服务、物流、农业等低端行业产生着巨大效益的一群人而已。
其次,在X国家安全方面,非法移民所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安全和国土安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社会安全层面,非法移民的增加是否造成X犯罪率增加?另一方面,在国家安全层面,非法移民的增加是否给X国家安全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得出,非法移民的增加和社会安全及国家安全问题没有直接的正相关性,然而X社会文化主流思想中的对于非法移民的偏见、非白人移民的歧视人为定义了非法移民会危害X国家安全,这种认知在探究两者相关性时会造成情感偏颇。
最后,我们来看非法移民给X选举、外交带来的问题。在国内选举层面,非法移民带来的问题表现为:第一,非法移民在众议院议席选举过程中,包括在各州人口之中,其人口数量可以影响到议席的分配。第二,在X选举政治中,非法移民的意愿与支持对选举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X外交层面,非法移民带来的问题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非法移民影响寻求政治庇护者国家和X的关系;第二,非法移民影响X的国际形象;第三,非法移民的相关政策法规会对移民来源国和X之间的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章“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治理政策研究
2001年9月11日,对于X而言是一个悲伤沉痛的日子。X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的坍塌不仅让人们永远的记住了“9·11”事件,也让X的民众和XX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安全问题的侧重点和曾经忽视的安全问题。由于“9·11”事件的制造者绝大多数是非法移民,所以时间发生后X移民局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国民的问责,完善移民政策被提上了日程。先前不严密不系统的移民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针对严峻的国家安全问题和社会公民的担忧等一系列问题,XXX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这些举措有柔有刚双管齐下,为治理非法移民问题X付出了相应的努力。
第一节“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刚性治理
X“9·11”事件后,对非法移移民采取综合性治理的手段,因势而变,多措并举,恩威并施。主要聚焦于刚性和柔性治理两方面,既给予非法移民严厉的打击和惩罚又实施一些奖励政策,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其刚性治理措施集中体现在强硬的立法、雷厉风行的机构改革、极端化的边境巡逻和严厉无容忍度的境内执法四个方面,政策以震慑、强制、惩罚为主。柔性治理则在计划开展的特赦、临时工计划、按期离境计划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政策弹性大,多为奖励扶助的软政策。
本节重点讲述归纳刚性治理政策政策,阐释在“9·11”事件后非法移民治理进行的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就取得的治理效果而言,刚性治理政策成败参半。
一、颁布法律
“9·11”事件的发生,XXX希望国会颁布有效的移民法能够阻止非法移民的增长,以便不仅能够维护X国内安全和边境安全,而且也不会在减少非法移民数量的同时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影响X经济的发展。经小布什总统签署后10月26日生效,这部法案是“9·11”事件发生后X当局根据事件的紧迫性颁布的第一个反恐法案。这个法案,其一,扩张了X警察机构更大的权力,这些机构的调查人员可以对有可能威胁到X国家安全的个人和组织有权调查、侦听其电话,查询电子邮件、财务、医疗等记录;加强、管理、拘留、调查怀疑与恐怖分子有联系人或组织。其二,《X爱国者法》赋予司法部长限制X公民自由的权力,扩大了1965年《移民和归化法》中与恐怖主义有关的定义,将不允许入境的理由扩大到包括公开支持恐怖主义活动的外国人,赋予XXX广泛的权力来监督学生和外国人,并拘留和加速驱逐非法移民,甚至怀疑他们与恐怖组织有联系。其三,扩张X财务部长的权力以管理、控制X金融方面的流通活动,防止恐怖主义分子袭击X经济领域。此法案具有极大的争议性,虽然它增加X国内反恐安全,强化了反恐的刑事法律,在打击恐怖犯罪和边界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使XXXXX在搜集和分析X社会民众个人信息方面扩大了权力,干扰了公民的私人生活,侵犯了公民的隐私,该法案的批评者认为,“它太过笼统,是对公民自由的侵犯。他们认为这是对宪法制衡、开放XX和法治的威胁,他们认为这些威胁比恐怖分子构成的任何威胁都大。他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遭到公民的抵触,在排查恐怖分子情况及数量方面有一定的阻碍。《爱国者法案》在奥巴马时期继续进行适当改革,对《爱国者法案》第215条即授予XX收集各种信息的权力进行增改,提升监控方面的透明度等。
“9·11”事件的发生对X航空领域交通管理制度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它使XXX在航空领域发现其安检、排查出入人员方面的漏洞,为了防止其非法移民作为恐怖分子进入X,在2001年11月19日小布什总统签署通过了《航空和交通安全法》(AviationandTransportionAct)。[姬红:《X新移民研究(1965年至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该法律规定在X运输部成立运输安全局,X机场的安全将由新成立的运输安全局负责,在机场增加大量的安检人员以检查入境人员的背景调查,并且为了保证飞机人员安全还要求在飞机航班上增加便衣警察。
由于“9·11”事件涉嫌参与的恐怖分子都是以合法身份进入X,这足够暴露了X移民系统的脆弱性,这些恐怖分子利用移民局及移民管理政策的漏洞进入X,在2002年5月14日,小布什总统签署通过了《加强边境安全和签证入境改革法案》(theEnhancedBorderSecurityandVisaEntryReformAct),该法律规定对留美学生建立身份识别系统,跟踪他们的来往国家,签证日期及到期时间等等;并且规定在X边境方面配置更加灵敏的安全巡查系统及配置较以前更多的边境巡查人员。该法律的出台,对当时“9·11”事件发生后在安抚X人担忧心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对加强X边境管理上,此法律考虑不周而导致的其管理效果并不强烈。该法案是21世纪以来X反恐与非法移民治理相结合的一次重要的综合性法案。该法案规定非法滞留、非法越境到X的人或者组织应当定为重罪;对雇佣非法移民的雇主应缴以大量罚金并且受到严重的罪责处罚;[RobynM.Rodriguez,(Dis)unityandDiversityinPost-9/11America,SociologicalForum,Vol.23,No.2(Jun.,2008),pp.379-389.]在边境安全上,加大力度抓捕非法移民及疑似恐怖分子,在美墨边境上建立双层拦网,以提高抓捕效率。《2005年边境保护,反恐与控制非法移民法案》在之后的几年里一直在增改,唯一不变的是该法着重强调非法移民执法、排查恐怖分子和边境安全。
二、改组移民机构
在2000年前,每年基本有3亿人次出入X境内,移民局对移民的检查量每年达到6.2亿人次,其中3亿人次是非法移民,有1300万是外国游客,X作为世界第一大移民国,在这种形势下,X移民局的工作量相当大,然而每年XX向移民局拨付的资金进度缓慢,配置人力资源无法承载X移民增长所带来的大容量检查与服务工作,再加之X移民局工作效率低、xxxx、服务差,边境巡逻、非法移民执法薄弱等问题,因此,“9·11”事件的发生是暴露的移民局弊端的导火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X移民局成为众矢之的,XXX对移民局的改革成为小布什XX工作的众众之重。
“9·11”事件的发生不仅让XXX认识到了移民局的弊端,还改变了X群众对国土安全的认识,在事发后的几个月里,X国会对《国土安全法》(HomelandSecurityActof2002.)进行了辩论、修改,最终在2002年11月通过了法案,宣布成立X国土安全部,综合性处理移民、非法移民管理、服务、法制等问题,这是自二战后国防部成立以来X联邦XX最大规模的重组。在“9·11”事件前,X的移民机构未重组时,至少有20个联邦机构负责管理边界安全和处理外来移民相关事务,[CassR.Sunstein,JudgingNationalSecurityPost‐9/11:AnEmpiricalInvestigation,TheSupremeCourtReview,Vol.2008,No.1(2008),pp.269-291.]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移民局,其隶属于X司法部,负责移民执法和移民服务两项主要工作,对移民进行审核批准。“9·11”事件中,恐怖主义者正是钻了移民局执行薄弱的空子,令人吃惊的是,在恐怖事件发生的两年后,移民局居然给此事件的两名恐怖分子发放了学生签证,因此,组合新的移民局,即国土安全部迫在眉睫。
国土安全部,它不仅仅只局限于处理移民问题,较之前最重要的改变在于承担X国家的反恐任务。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由海关和边界保护局(CustomsandBorderProtection)、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mmigrationandCustomsEnforcement)、运输安全管理局(TransportationSecurityAdministration)、海岸警卫队(U.S.CoastGuard)、公民和移民服务局(CitizenshipandImmigrationServices)这五个机构组成。海关和边界保护局(CBP)主要职责是对X边境进行人员及交通运输工具的检查,对非法越境的人员进行逮捕;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主要负责收集、调查入境人员的信息,根据调查的信息对所掌握的非法移民进行居留或者驱逐,它目前是国土安全部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机构;海关和边界保护局(CBP)、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这两者在治理非法移民问题治理上起着重要作用。公民和移民服务局(CIS)主要职责是提高移民服务;运输安全管理局(TSA)和海岸警卫队(CG)主要负责海陆空运输安全、海岸人流及物流的安全等等。
国土安全部还启动了国家安全出入境登记系统(NSEERS)。它包括三个要素,入境登记、特殊登记和出入境管制,旨在防止未来发生类似“9·11”事件的袭击。其中特殊登记组是创建一个临时注册,例如外国游客、商人、留学生的注册,NSEERS解决了移民政策和执行程序中与安全有关的若干缺陷。从2003年开始,所有航空或海上的商业承运人都必须在飞机或船只抵达或离开X之前,以电子方式提交详细的乘客名单。截至2005年1月,来自160多个国家的个人已在NSEERS计划中注册。该系统提供个人访问X的背景和目的等详细信息,以及离境确认信息。
三、加强边境管理
X的边境问题在今日仍然是一大热点问题,X幅员广阔,其所属的陆地边界达7500英里,在X的南部有4个州与墨西哥相连,其北部有13个州与加拿大相连,在X发展经济的同时,其边界贸易流动虽然能够为经济做出不小的贡献,越来越多地依赖边境口岸来增加贸易和旅游业带来的利润,但也为非法活动、非法移交易提供了机会,也包括恐怖分子对X带来的安全隐患。在美墨边界线上,一方面由于X与墨西哥存在经济差距,发展及不平衡,墨西哥人因为申请成为X合法移民手续繁杂、办理时间长、以及个人问题无法获得临时签证等各种原因而最终选择非法入境进入X,在低层次的劳动市场寻求工作提高自己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其他国家的人把墨西哥作为中转国同样非法越境进入X,因此美墨边境线所滋生的非法移民问题、走私问题越来越严重。2006年有90多万人试图从墨西哥边境非法进入X时被拘捕,96%的非法移民都是从美墨边境进入X的。X和加拿大边界时世界上最长的非军事边界,与美墨边境相比,X和加拿大边界问题较少,但是其非法移民越境、走私等违法活动仍不可忽视。边境控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X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有5525英里和1989英里的边界,海洋边界包括9.5万英里的海岸线和340万英里的专属区,每年有5亿多人越过边界,其中约有3.5亿人是非法移民。管理边界、确保海上和空中运输系统的安全、以及控制国际机场和海港是不可分割和艰巨的任务。
“9·11”事件的爆发使X当局意识到了安全被侵犯的紧迫性,随即整合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其中负责边境执法的是X海关和边界保护局(CBP),当时X社会有部分人认为抑制非法移民数量增长的斗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X是否已经失去了对边境的控制,[DepartmentofHomelandSecurity,President’sRemarksatHomelandSecurityBillSigning,November25,2006.(http://www.dhs.gov/xnews/speeches/speech_0073.shtm..)]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事件后,人们的担忧加剧,X《2002年国土安全法案》、《2005年真实身份法案》和《2006年围栏法案》等一系列维护X安全的法案出台。X海关和边界保护局(CBP)增加职员、加强边境巡逻,提高侦察技术,尤其对偏远、地形隐蔽地区加强防范,防止非法移民、恐怖分子进入X。截至到2012年,X边境巡逻力量空前增长,边境巡逻队员已有三万人左右,对边境巡逻队伍的财政支出增长到了36亿。
在2006年10月26日,布什总统签署了《安全围栏法案》(SecureFenceActof2006)。众议院以283票对138票通过了该法案,参议院以90票对18票通过了该法案,其中多数是党派投票,共和党支持该法案,民主党反对该法案。该法案批准了用12亿美元在美墨边境修建一道700英里长的围墙,在这种隔离墙周边设立更多的检查站和移动栅栏,用无人机、多处高清摄像头、雷达、传感器等高科技来禁止非法移民进入X境内。批评人士认为,沿着整个南部边境实际修建这道围墙还需要48亿美元,这将给X带来财务支出压力,并且会影响X与墨西哥的关系,破坏环境和野生动物。到2009年,从加州到德克萨斯州共修建了613英里的围栏。2010年,另一项要求国土安全部再建353英里长的法案被提出,尽管该法案在国会被搁置,但是如果随着非法移民的增加,该法案最终也会通过。
之前X边境管理因非法移民问题繁多且处理方式欠妥,依赖于相对原始的技术,安全保护措施的提高导致跨境交易速度缓慢,公共安全风险和违法执法的潜在风险较高。入境港口有时对非法移民、走私者不构成风险,走私者和贩运者在过境点调整其越境技术和战术的能力从而增加了边界人员执法的困难。更好的边境巡逻和管理服务需要改进执法方式,以减少非法越境机会。政策制定者如何实现既加强边境安全,又要加快贸易流动,未来的技术创新需要改变过去执法方式。自从国土安全部成立以来,边境管理依赖于新技术和更好地利用信息。这些新技术措施包括改进机场的乘客信息系统;在陆路边境加强执法系统,采用新技术,例如无人驾驶飞机、运动传感器、在处理大量文件的工作站进行自动化检查活动,这些工作依赖旅客的预先筛选,使用旅客的指纹、以及视觉眼睛扫描和照片仿形,以及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进行扫描,这些系统正在开发和测试中。
四、严格境内控制
在“9·11”事件后,X在境内控制所做出的努力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严格管控留学生;其二,对在美非法移民增强搜查、抓捕力度;其三,严格颁发签证。
X境内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搜查、抓捕低层次工作场所,以及小社区的非法移民,这些地方正是大部分非法移民藏身之地。在X主要负责这类工作的是X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它一方面通过搜捕来掌握在美非法移民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刑事检控和扣押财产来防止违法移民法的雇佣行为。
在严格管控留学生方面,由于“9·11”事件的发生,X大众越来越担心留美外国学生会对X安全产生威胁,XXX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学生留美的签证情况,是否过期或者是假签证这类情况并没有熟悉了解,2002年5月10日,X司法部阿什克罗夫特宣布,从2003年1月起,所有X领事馆,出入境口岸和符合外国学生的学习将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以检测外国学生的整个过程。[KarenC.Tumlin,SuspectFirst,HowTerrorismPolicyIsReshapingImmigrationPolicy,CaliforniaLawReview,Vol.92,No.4(Jul.,2004),pp.1173-1239.]在美留学的外国学生,一旦进入X,他的电子信息系统将立刻建立起来,包括他国籍所在国的家庭成员信息,他的留美学校学习、活动等追踪信息,这些信息会非常频繁的更新,并及时报备X移民和海关执法局。
对在美非法移民搜查、抓捕方面,由于非法移民数量较大,并且为了不被XX发现,他们藏身于社会的各个角落,X雇主也为了不损失他们的经济,通常也会帮助非法移民雇员不被搜查到;一般非法移在进入X后,他们为了能够长期滞留X,便会销毁他们的护照等能够证明他们身份的证件,然后用假的姓名和身份待在X;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XXX搜查、抓捕非法移民的工作难度就会加大。对于“9·11”事件的发生,严重暴露了X当局对非法移民掌握、执行力度的弊端。为了降低X境内搜查和抓捕非法移民的难度,很多州通过减少非法移民的一些福利来间接控制非法移民的数量,例如,不给非法移民颁发驾照,减少非法移民学生享有私立学校教育的机会等其他福利。除此之外,XXX还通过简化非法移民抓捕措施提高掌握非法移民的行踪效率,例如,对于墨西哥非法移民,他们不用走听证和面审的程序而快速处境;对于抓捕的非法移民,关押一定的时日后缴纳保证金便释放,但是他们在释放后会带上电子追踪器,这样有便于对释放后的非法移民进行追踪,并且有可能会追踪到为搜查到的他们的同伙,这要有利于加快X当局对非法移民数量及行踪的掌握。
在严格颁发签证方面,X的签证主要有两种类型,移民签证和非移民签证。移民签证是指想永久定居在X的外来移民,非移民签证是指来X学习、旅游、商业工作的外国公民需要获得的签证。[“DepartmentofState,HomelandSecurityReachAgreementonVisaOversightRuletoBetterSecureAmerica’sBorders,”September29,2003.(http://www.dhs.gov/xnews/releases/press_release_0270.shtm.)]这些有需求来美的外国公民提交签证申请后,X移民局对他们的身份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对其有可能威胁到X社会安全的人进行拒签,因此,颁发签证是X防止非法人员进入X的第一道防线。“9·11”事件后,X修正了颁发签证的漏洞,补充制定了新的颁发签证政策,较以前相比,签证政策与国家安全的联系更加紧密,以及加大力度对外来移民的管控、详细审查进入X的移民信息。在2001年颁布的《爱国者法案》中,强烈规定申请进入X的外国公民若是公开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将会被列入永远拒签的人员范围内。
综上所述,“9·11”事件的发生严重暴露了X非法移民管理的漏洞,在此X通过立法、改组移民机构、加强边境管理、严格境内控制等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非法移民的管控,这些措施我们总的称呼为X对非法移民的刚性治理,新的治理相比“9·11”事件前产生较大的意义,新的移民政策不仅继续促进X经济贸易的流动,同时能够为X维护国家安全做出贡献,X的国家安全、打击恐怖主义与治理非法移民相结合,非法移民对X国家安全的伤害概率减少,然而在对控制非法移民数量方面XXX还需继续做出努力。
第二节“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柔性治理
在非法移民治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采取刚性治理手段,应该统筹兼顾各方治理措施,注重各方利益平衡点的建立,这样才可以避免人权组织抓住强硬治理手段所造成的非法移民人权丧失等一系列问题不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XXX决定以刚性治理手段为重点,辅助出台一系列带有奖励举措以及相对宽松的政策。例如对症下药的特赦计划,非法移民临时工计划以及按期离境的计划,同时还从非法移民问题的根本出发援助非法移民来源国的经济,以期借此达到减少移民入境的效果。但是,在治理过程中,作为重点的刚性举措尚且未能完全成功,辅助性的柔性举措就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了。
一、实行特赦政策
特赦,这项X管理移民的重要政策是在《1986年移民改革与控制法》颁布后产生的,主要是在其“249i移民条例”中,其法案规定:在1982年1月1日之前到达及居住在X的任何外籍人士,不论其是非法移民还是特例入境或是合法入境逾期居留者,到指定的地点向指定的机关登记,便可获得在X合法居留的身份。当时在法案颁布后,X大约有320万的非法移民得到特赦资格,对于在美的非法移民,这种特赦几乎无疑可以使他们结束流离失所的生活,并且可以在X领取到相应的救助,以及得到以前没有资格享受的社会福利。
然而,对于实行特赦政策,X社会对此有两种观点,其一,持支持特赦政策的人认为,首先,X实行特赦政策对于治理非法移民最大的效果在于控制了非法移民增长现象,减少了非法移民逗留X的数量。X移民局的资料显示,如果要将在美的1000多万非法移民抓捕并递解出境则需要150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不仅耗费X管理非法移民的财政支出,而且还会通过非法移民的下一代增加在美非法移民的数量,这样更加大了非法移民问题治理难度,并且,如果在美的1000多万非法移民递解成功,那么X将丢失大量的低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员,对经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X实行特赦政策,是体现了其人道主义精神,X自由主义者首先考虑是是否“人道”而不是法律;最后,X实行特赦政策有助于X准确的普查人口信息,尤其对非法移民人口的掌握能更加精准。其二,持反对特赦政策的人认为大赦非法移民会导致更多的非法移民进入X,他们会把这种特赦政策当成希望,并且对那些走正常申请程序排队的外国公民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而且特赦政策使以前无法享受X福利政策的非法移民可以合法享受,这便加重了X财政负担。
对于上述这些持各种意见的原因,对于大规模特赦非法移民,XXX一直是声音大,雨点小。[谈昕晔:《“9·11”事件后X非法移民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9·11”事件前,XXX准备给X境内的300多万的墨西哥非法移民给予特赦,即给他们“绿卡”,。但是9·11”事件发生,XXX在之后的移民政策中再无提及给予非法移民特赦,特赦法案被搁置到了一边,还加大了对非法移民的抓捕、遣返等一系列的严格执法活动。
然而,X在保护国家安全不再大规模的实行特赦政策下,小布什XX为了给予一定条件的一部分非法移民合法身份,提出了《梦想法案》(TheDreamAct,TheDevelopment,ReliefandAlienMinorsAct)。其法案规定:凡是通过移民管理有关部门的审查的符合条件的非法移民青少年,参与《梦想法案》所提出的青少年计划并且能够顺利完成所提及的目标,最终可以获得留美成为合法移民的机会。
《梦想法案》提出,当符合非法移民青少年条件审核通过后,然后在规定的六年里完成在社区学院学习两年或者在四年制学校里学习四年或者在军队服役两年,在这些学习或者服役只要完成其中一样,并且没有犯罪记录,最终XXX就会给予合格的非法移民青少年合法移民身份。相反,对没有完成《梦想法案》提出的目标的人,立即会驱除X境内。
《梦想法案》在小布什总统提出后,在2006年和2007年的移民综合改革法案中有所涉及,但是随着这两次法案的失败,《梦想法案》实行的投票也没有通过,最终使法案再度搁置。
二、开启临时工计划
“9·11”事件的发生,并没有阻止非法移民潜入X的意图,非法移民数量依旧在增长。2004年1月,小布什要求XXX修改当前的移民政策,给予无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临时的合法身份。给予非法移民临时的合法身份不仅让非法移民去补充低层次的劳动力市场,还可以提高X的税收,虽然X会给这些临时劳动力相应的福利,但就比起他们为X经济做出的贡献,给予非法移民临时的合法身份是可行的。
2005年10月,小布什总统宣布实行“临时工计划”,该计划规定:对在X的上百万非法移民提供三年或三年以上的临时工身份,在三年合同期满后,可在两年后继续申请下一个三年临时工身份;临时工计划主要针对两方面人群,包括目前在X的非法移民和其他国家来美的劳动者;若是无雇主雇用,该非法移民便会遣送回国;在该政策才被雇佣的非法移民会获得XXX颁发的临时工卡,这张卡是他们从X到他们的母国来往的通行证,有了此临时工卡,他们在出入口时就不会被阻挡[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李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第234页。]。
临时工计划并不是小布什XX的初创,它于X过去提出的“短工计划”或者“季节工人计划”并没有什么两样,然而不同的是,“季节工人计划”是为了解决战时X劳动力缺乏而提出的,临时工计划则是为了解决非法移民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而提出的。当时X“季节工人计划”的实施,确实填补了大量的劳动力市场,随着战争的结束,X再不需要大量非法移民劳动力,而此时在X的非法移民数量较之前数量大增,X这种经济需要劳动力时则允许非法移民进入X的这种做法一直都是2000前X对待非法移民的特点,而随着“9·11”事件的爆发,XXX推出的临时工计划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出于对X安全的考虑。小布什在宣布次计划前就强调,移民改革政策要符合三方面内容,其一,该政策要能够更高的为X经济服务;其二,要保证X国家安全;其三,在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要鼓励非法移民在合同期满后能够回到母国。已上要求我们便能看出,临时工计划确实旨在“临时”。
然而实行此计划并不是顺利的,大多数反对移民的人认为临时工计划会导致新一轮的非法移民潮,它并没有起到控制非法移民数量增长的作用,移民研究中心调查报告显示,认为小布什XX所指定的临时工计划是换汤不换药的大赦,[MattA.Barreto,LorenCollingwood,SylviaManzano,ANewMeasureofGroupInfluenceinPresidentialElections:AssessingLatinoInfluencein2008,PoliticalResearchQuarterly,No.4,December2010.]最终会造成更多的非法移民非法越境到X,并且调查报告还显示,大多数人认为临时工计划会导致底层劳动力市场工资过低,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涌向X市场,也会对X本国的低技能劳动力人员带来就业压力。
该计划在小布什任期结束时并没有任何进展,国会对该政策的分歧最终还是被耽搁,XXX“临时性”的政策还是没有对X治理非法移民上起到明显性作用。
三、实施按期离境计划
X移民和海关执法署在圣地亚哥(SanDiego)、圣塔安娜(SantaAna)、芝加哥(Chicago)、凤凰城(Phoenix)和北卡的夏洛特(Charlotte)多个地区于2008年8月实施了“按期离境计划(ScheduledDepartureProgram,又被称为Self-Deportation)”的旗舰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收到遣返令通知并且没有刑事案底的非法移民,计划要求自首者进行自首,以3个月为期限自行离境,[DonaldBarlett&JamesB.Steele,WhoLefttheDoorOpen?TheNewYorkTimes,September20,2004,p243.]对自首者不予以追踪监视,也不会采取抓捕拘押的措施。
按期离境计划是2003年ICE的“国家逃犯追缉计划”(theNationalFugitiveOperationsProgram,NFOP)的深化和拓展。“国家逃犯追缉计划”宗旨是打击X境内逃犯,减少逃犯数量。ICE为此成立逃犯追缉小组,根据收集情报致力抓捕逃犯,这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ICE因势而动,不断积极扩大计划覆盖领域。截止目前,共缉拿逃犯已经超过100个。
随着非法移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国家逃犯追缉计划”的目标不再仅限于有案在身的非法移民了,没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同样成了追缉小组的目标。目前,在该计划中被抓获的人员有一半以上都是没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前ICE负责拘捕和驱逐的长官维克多·西尔达(VictorCerda)认为,逃犯追缉小组是确保非法移民被真正遣返的最有效工具。这是因为联邦当局过去都轻易地放过了潜逃的非法移民。他指出,“虽然被联邦法官下了递解令,但是约有85%的非法移民不予理会,继续住在X,使移民体系和它提供的正当法律程序变为笑柄。而被逃犯追缉小组抓到的非法移民则将直接进入移民程序,然后被递解出境。
X移民和海关执法署实施“按期离境计划”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是移民的意愿,根据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表明,在X移民中,多数的非法移民愿意借助机遇,通过合法的途经自愿离境。第二是移民执法行动的粗暴性,在移民执法行动中往往存在简单粗暴的一面,很多非法移民未处理生产生活剩余关系,直接被完成移民程序押解出境,还存在一部分躲避追捕而命丧逃亡之路的非法移民。恰恰,这一计划,可以让非法移民们通过移民程序,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安排离境事宜,筹备离境费用。第三是移民数量的增加,尤其是收到递解令的移民越来越多,被扣留等待遣返的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但是原籍国对于这些非法移民存在排斥现象,这让移民法执行机构负重前行。总体上说,衡量社会各方因素,移民自愿离境是一劳永逸的非法移民治理办法,其最直接省钱省力,这也是其实这一计划的现实考量。在该计划实施过程中,XX也积极努力,制定措施,运用电视,电台,电话,网络等进行宣传,形成强大舆论导向,消除非法移民顾虑,但是,这项计划紧紧维持了三周,最终以失败收尾。
该计划失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非法移民自身的顾虑。非法移民考虑到自己若向ICE报道自首申请离境,会存在自身的信息外露,生活生产受到监视跟踪,甚至影响牵连自己的一些亲朋好友,曝光不愿离境的同胞。二是奖励机制的缺乏不健全。在X最大的反非法移民游说组织X移民改革联盟认为,XX部门应该制定出台一些奖励机制,让非法移民按照“按期离境计划”自首,在离境返乡路费等经济补助和入美的优先权方面获得一些优惠政策。奖励机制的缺陷让该计划化成为一纸空文。基于以上两点,一些学者进行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方案,那就是在XX部门的监督之下成立一个非XX组织的专项基金项目,基金由私人捐款募集,其主要用于帮助参与“按期离境计划”的非法移民回到原籍国。
第三节X非法移民的国际合作治理
非法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非法移民跨境路线中所牵扯到的国家,因此非法移民问题就上升为国际问题。我们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时,除了着重于非法移民给目的国带来的国内问题,还要着手于非法移民对于国际的影响,这将是一项由内而外各方协作的工程。
X作为非法移民接纳大国,对于非法移民治理问题从未松懈,国家领导人也充分认识到国际问题在非法移民中的重要性,而寻求国际合作解决此类问题因此提上日程。X里根总统指出:“我们认识到移民和难民问题需要国际性方案。我们将在加勒比海盆地寻求更大的国际合作,以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从而减少非法移民的动因”。[DonaldBarlett&JamesB.Steele,WhoLefttheDoorOpen?TheNewYorkTimes,September20,2004,p341.]其中主要的国际合作方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X对非法移民移民来源国进行经济援助、X与非法移民来源国之间进行合作、X与非法移民相关国家采取多边合作的方式。
一、援助非法移民来源国
之前我们了解到,X非法移民的来源主要是X周边国家,尤其是墨西哥。为什么这些来自墨西哥、加勒比海以及中美洲国家的人民会选择偷渡到X而不是其他国家呢?难道仅仅是因为X与之邻近?答案显然不是,X之所以被非法移民视为移民的黄金的选择,就是因为其发达的经济,而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使非法移民来源国难以望其项背。带着对更高水平生活的渴望,即本国经济水平低下所催生出来的一种“推力”,面对更大的市场劳动力需求,即X经济水平发达对非法移民产生的一种“拉力”,所以非法移民在这种“推拉力”的作用下选择了X作为移民目的国。就此问题,X总统小布什表示,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主要手段是解决催生移民问题的经济动因,即援助非法移民来源国的经济发展。他指出:“从长远来看,减少导致非法移民压力的首要因素是在我们邻国之间扩展经济机会。”[RandalC.ArchiboldandMeganThree-Brenan,WarningforOthers,TheNewYorkTimes,July29,2010,p142.]XXX对于墨西哥经济发展的扶持,对两个国家而言是双赢的,墨西哥经济扩大,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力需求增大,很多墨西哥人便不会选择偷渡X。对于X而言有效的控制了非法移民的流入,减少了非法移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种以经济促发展控制移民流入的方法得到了两国的认同。
二、双边与多边合作
非法移民问题除了上述的经济援助之外,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打击非法移民也是重要的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国际手段。
首先我们来看双边合作。之前我们了解到X非法移民的主体是墨西哥人,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时,X与墨西哥合作出台了一系列的声明,做出了很多惠及双方的决策。2001年2月,小布什总统便对墨西哥展开工作访问,双方发表《走向共同繁荣一瓜纳华托提议》的联合声明,承诺加强在移民、贸易、能源、扫毒及推动西半球民主等方面的合作。在2001年之内,墨西哥总统福克斯与小布什总统进行了6次会晤,强化了同X就重大事务展开磋商、合作的机制,双方还签署了《美墨边境联盟协议》。此外,2007年12月,在美墨两国以及部分涉及其它中美洲国家之间达成的“梅里达倡议”(Merida Initiative)中,XXX承诺在3年内将向墨西哥提供14亿美元的援助。[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2005年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论文,第79—80页。]这些资金将用来购买一定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及一些通讯设备和高科技探测仪等等,与此同时,X还为墨西哥情报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加强打击非法移民的力度。
其次我们来看多边合作。在多边合作中,XXX所采取的行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X将本国高科技鉴别技术分享给其他国家,为其他国家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入境非法移民检出率;其二,联合各个国家组织专项活动,合作打击违法偷渡。在X看来,治理非法移民问题的首要方法是打击违法偷渡。
例如在2001年,X移民局组织多国实施了“国际交叉路行动”,在这个西半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反偷渡行动计划中,X、加拿大、哥伦比更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洪智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巴拿马和秘鲁等I5个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国家进行了合作。
总的来说,X针对非法移民问题所采取的上述处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的减少了非法移民入境人数,入境人口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事情具有两面性,尤其是牵扯到各方利益的非法移民问题,针对各方的不同意见,决策制定者和执行者难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国际合作手段并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它的不完美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X国内反对援助的群体认为经济援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法移民带给两国的问题,相反会使非法移民的来源国毫无负担的享受援助进而产生依赖心理,这不仅不利于他们本国的经济创新发展还会对X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其二,国际合作方式并不是一个完全双赢的模式,在合作的过程中,X与来源国之间像是一场博弈,X期望来源国可以控制本国的人口流出,而非法移民来源国则希望非法移民被X接纳,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拿到汇款收入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X的对外政策;其三,X在国际合作处理非法移民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不积极也不消极的角色,这是因为他们认为移民问题尤其是非法移民问题积疴已久,历史实践过程中也曾采取过解决措施到收效甚微,所以在国际合作中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也没有非常有效的应对决策。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X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方式也很单一,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合作模式,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中没有长期的合作计划,只是单纯阶段性的进行打击合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用国际合作方式解决X非法移民问题道阻且长,需要X付出切实有效的行动并且应不断地探索完善合作模式。
总的来说,“9·11”事件后,XXX进行刚性治理和柔性治理非法移民,但是最终效果确是差强人意,并没有取得有效的治理结果,国际合作治理也没有取得显著的成绩。
不论是颁布法案、改革机构、边境打击和境内控制,但XXX在实施过程中,非法移民其数量所带来的难以控制问题增加了治理的难度,这些刚性治理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治理效果,但比起实行大赦、临时工计划等这类的柔性治理非法移民方式,刚性治理方式在保护X国家安全、提高X人民安全意识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建树。而柔性治理则基本以失败告终。大赦政策、临时工计划、按期离境计划,因其自身的不成熟性无果而终。由于并不是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为出发点,其背后动机更多的是出于对国家战略和经济利益的考量。
在国际治理合作方面,X与其他国家主要是通过组织一些专项突击行动和联合边境执法来打击非法移民越境、犯罪等行为,这些方式并没有长时间的实行下去,本来单一的合作模式,间接性实行方式使得国际治理合作治理非法移民同样也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因此,X非法移民的国际合作治理之路仍需要进步探索和实践。
第三章X非法移民治理带来的争议
“9·11”事件后,从小布什XX不遗余力的在非法移民治理上下功夫、做努力,但是非法移民治理过程曲折坎坷,其进行的并不顺利,不管是提出的法案还是治理措施,X社会各界都争议不断,他们在X治理非法移民上立场不同,观点也不一致。
第一节利益集团对X非法移民治理的争议
X在治理非法移民方面,各利益集团保持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这主要是因为利益集团自身的利益诉求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保守派。该派主张严厉打击非法移民,要求严格立法,对非法移民雇主坚持制裁,反对赦免政策等。坚持严厉打击的保守派主要包括环境和人口组织、工会、纳税者组织等为主的利益集团。环境、人口组织,考虑非法移民、合法移民两者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其相关问题,倡导严格限制移民;X工会从保护国内工人利益角度出发,考虑担心非法移民对工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其主张严厉打击非法移民纳税者组织则关注因移民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国家的税收负担问题,因此主张在非法移民上要严格对待。
第二,自由主义派。该派态度相对比较温和,自由主义派主要以人权和宗教组织、少数族裔、工商业和农场主等为主的利益集团。人权和宗教组织主张实施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其侧重于一些遭受剥削的非法移民。少数族裔利益集团则主张通过增加非法移民签证,给予合法身份,这主要是关注本种族移民的利益,主张保护非法移民的合法权益,关注非法移民的生活条件。总之,自由主义派愿意提供取得合法身份的渠道给非法移民,以温和的措施打击对待非法移民。
第三,理性中立派。移民研究中心(CenterforImmigrationStudies)、卡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皮尤研究中心、X移民改革联盟等移民研究机构是该派的主要力量。向社会和国会提供非法移民立法研究报告和信息是这些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需要说明的是,移民研究机构的这些移民主张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例如,卡托研究所在移民问题上,主张实施温和的打击措施,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相比之下,X移民改革联盟、移民研究中心一致认为在X社会发展中移民弊大于利,他们主张国会出台立法,严格限制合法移民,严厉打击非法移民行为。
在X治理非法移民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两个利益集团是自由派和保守派。在这其中,影响X非法移民治理的有工商业主利益集团、农场主利益集团、工会、少数族裔利益集团。其中,工商业主利益集团和农场主利益集团是经济发展最好的两大集团;工会成员人数众多,其政治影响力较大,工会在非法移民方面不断的向国家施加压力。少数族裔随着的人数的增加,其手中掌握的选票也不断的增加,因而少数族裔利益集团对非法移民治理的影响也具有重要性。
一、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工商业主利益集团
农场主和工商业主利益集团因本身行业的特殊特征,他们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廉价劳动力,因此,基于行业的需求,两大利益集团在满足自身劳动力需求的前提下,呼吁XXX打击非法移民。在X西南部,非法移民为了能更好的生活生存,在就业时比X农业领域的农业工人更加吃苦耐劳,更加努力工作,同时非法移民们也更易于管理。但是,农业收获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时限性,因此,XXX在打击非法移民方面未采取,也没有必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击非法移民,农场主利益集团主要以全国农场主组织、X农场局联合会等为代表,此外,以加州中部的芦笋种植业协会、核桃种植协会等为代表的许多专门或具有地区性的农场主利益集团,他们推动国会,实施招募外国工人项目,它对当时9·11事件后移民立法改革提出的意见是,X人不愿意干的苦累工作,大多都是非法移民在从事,移民立法改革考虑农业劳动力需求和移民工作的局限性,希望国会出台一系列详细,没有雇佣歧视的法律,对当前的雇佣政策进行改革调整。
工商业主利益集团,尤其是餐饮协会类的小企业主利益集团,因为享受到了非法移民带来的廉价劳动力,反对国会出台严格限制非法移民的法律。9·11事件后,紧缩性移民政策颁布后,工商业主利益集团联合其他主张移民自由的利益集团共同抵制有关制裁雇主的政策,导致这一政策形同虚设。餐饮协会认为,餐饮行业未来十年内将增加15%的工作机会,届时大约有200万个工作岗位,但是X国内仅能供应10%的劳动力,这意味着5%的工作没人干。另外,通过合法渠道招募外国劳动力的方式亦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因为每年获得绿卡的低技术外国工人只有5000名。因此,餐饮协会支持给予大量非法移民合法身份,希望一部分非法移民在交纳罚款并通过语言水平测试和身份核查之后,获得合法身份,并享有和X国内工人同等的待遇和保护措施;与此同时,国会应采取措施提高雇主裁决体系的精确性,并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
二、工会利益集团
X工人是工会利益集团的最主要的成员,他们的工作宗旨是维护本国工人的利益,组织罢工等活动是其工作任务。X工会组织一直认为大量的非法移民使得国内工人的工资下降,工作环境恶化,因此他们主张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支持限制移民,反对赦免政策,积极加强边境的安全。工会组织也曾积极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推动国会通过了《1882年排华法案》,制定《1996年移民改革和移民责任法》和《1986年移民改革和责任法》。作为X最大的工会利益集团—X劳联-产联(AFL-CIO),它积极影响着国会对移民的态度,尤其在非法移民立法方面影响深远,从1973年起积极推动实施制裁雇主政策。但是,工会对移民的态度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变化,2000年代以后,工会组织的反移民态度慢慢开始软化,立场变得柔和。例如农场工人联合组织(UnitedFarmWorkers),在1940-1960年代的季节工人项目(BraceroProgram)上持反对意见,认为这个项目的实施让非法工人开始涌现,X国内的工人福利因此也受到影响,这些工人破坏了1960-1970年代的罢工运动。农场工人联合组织提出,应该把墨西哥农业工人驱逐出境,关闭与墨西哥之间的边境,加强边境管理。在1975年农场工人联合组织对移民态度开始发生转变,这也不拉美裔利益集团的游说有一定的关系,它对移民的发对由整体性变的具体,主张只反对非法移民。在1990年代,对于制裁雇主这一政策由1980年代的支持变成发对。此外,劳联-产联提出工会要以维护所有工人的利益为宗旨,同时主张打击非法移民,这里的工人包括X国内工人,移民工人和非法移民工人。
“9·11”事件后,工会利益集团内部的移民成员增加,工会内部成员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2004年,工会内部来自亚洲的新移民大约有五万名,加之专注移民的一些工会的逐渐建立,使得它对移民政策的态度产生自由化倾向。例如,加州移民工人协会成员中获得赦免的非法移民占据多数,其该组织建立的目的是协助实施赦免政策,帮助拥有着合法身份的非法移民能够加入工会,维护移民工人利益,综上所述,自2000年代起,工会在移民政策上呈现出自由主义的特征。对当下全面的移民改革立法,劳联-产联保持这样的意见:XX应该同等的对待外国与X国内工人,让其享有一样的的待遇,同时应积极提供获取合法身份的途径,对于一部分具有季节性代表的工人,应开通申请入籍和获得合法身份的渠道。在移民立法的同时要协调推进劳工立法;应出台制定相关法律保护外国工人的合法利益。
三、少数族裔利益集团
X的少数族裔利益集团始终积极争取本种族移民权利。全美拉美裔委员会、墨西哥裔X人合法防御和教育基金会、亚太X人倡导组织、拉美裔X市民联盟组织是少数族裔利益集团的代表。福特基金会资助建立了墨西哥裔X人防御和教育基金会,该会主要进行双语教学,研究双语文化,墨西哥裔X人的选举权和就业歧视问题是其关注的重点,对于学校的给制度它持反对态度。皮尤研究中心在XX数据的基础之上,做出这样的估计:墨西哥非法移民在过去的十年里,移民数量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在2017年,在X1050万的非法移民中,墨西哥占47%,移民只有490万人。[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9/06/12/5-facts-about-illegal-immigration-in-the-u-s/]虽然移民人数有所减少,但不管XXX非法移民政策如何制定变化,墨西哥族裔依然坚持为自己争取相关利益。
在1968年全美拉美裔委员会宣布成立,福特基金会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样该委员会为拉美裔X人争取合法权利。例如,于1990年代,该组织极力反对加利福尼亚州颁布的《加州187议案》,在公共教育方面为非法移民学生争取权利。该组织认为,在移民改革的浪潮下,非法移民缺少来X就业工作的合法性渠道,移民在X国内的生活艰辛,工作条件恶劣,遭受剥削,基本的人权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国会进行全面的移民改革具有必要性。全美拉美裔委员会在全的移民改革方面的意见是:XX应加快家庭移民签证办理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对临时工人项目实施表示反对,提议应该让非法移民工人身份合法化,提高雇佣身份电子核查体系的有效性,防止种族歧视,支持《梦想法案》。
在非法移民问题上,以上各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观点,保持不同的立场,若经济出现下滑,使其集团利益受到影响,它们对非法移民的态度都显现出一致的观点,主张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在“9·11”事件后,X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国家安全看的尤为重要,对于非法移民问题,X举行了听证会,对“9·11”事件以后,各项有关非法移民的议案进行讨论。该议案的主要内容有:通过加强边境的巡逻,牢控非法移民数量;进一步提高雇佣身份电子核查体系的精准性;持续增大对档案xxxx和偷渡人员的处罚力度;减少外国人的公共福利,让非法移民享受紧急医疗、教育权、学校的免费午餐等社会福利。[ProposalstoReduceIllegalImmigrationandControlCoststoTaxpayers:HearingbeforetheCommitteeontheJudiciary,p.179.]此次听证会上,在控制非法移民的数量方面各利益集团达成一致意见,但关于移民身份核实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全美拉美裔委员会基于国家安全第一考虑,主张采取加强边境管理,限制签订等一定的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同时认为非法移民对于X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主利益集团也反对非法移民,但该集团提出,国会在立法时要考虑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要兼顾X市场对于农业劳动的需求。在2000年代,X国家安全受到侵犯时,非法移民是替罪羊,这些利益集团鉴于这个原因,对非法移民发生了态度上的转变。由此可见,维护其自身利益是各利益集团对非法移民的态度的出发点。
第二节国会对X非法移民治理的争议
国会作为最直接的立法者,其国会议员的立场态度和投票行为对于非法移民治理过程中的最终立法结果产生着及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最直接的。国会的态度主要可以分为选区、政党、族裔,他们对于X非法移民的治理意见和相关的措施,伴随影响着移民治理的始终。
一、选区之间的争议
总体来说,非法移民并非全国性的问题,他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非法移民严重的地区,移民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选区议员自然会高度聚焦这一问题,相比较而言,那些移民较少的选区,非法移民自然也就不会成为选区议员的议题。移民的地域性差异让不同选区的国会议员对非发移民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立场。
第一,对待非法移民的积极性不同。移民选区的议员积极参与在非法移民立法问题讨论制定全过程中,积极性高涨,许多移民洲都提出了相关法案,给国会也提交了许多的议案,例如,犹他州的奥林·哈奇和伊利诺伊洲的迪克·德宾提出了《梦想法案》,其法案的很多提出者都来自像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洲这样的移民洲,这一法案提出后,移民选区的国会议员对移民问题更加的热衷,每年都有相关议案提交给国会。[《X移民研究(1965年至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第二,治理非法移民措施不同。移民选区的国会议员相继提出不同的治理方法措施,影响着X治理非法移民的进程。例如,伊利诺伊州的保罗·道格拉斯首次提出了制裁雇主政策,赦免政策的首次提出者来自马萨诸塞州的爱德华·肯尼迪。相比之下,非移民选区的国会议员则显得事不关己,对于移民议题索然无味,相关的治理措施更是少之有少。
第三,对移民议案的态度不同。移民地区的非法移民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社会经济,移民选区的议员在对待相关的非法移民治理议案时非常的积极谨慎,相比较非移民选区而言。国会参议院召开听证会,在讨论有关的制裁雇主议案时,移民选区的国会议员会关注议案实施的每一个细节,质疑议案实施存在的难度并提出具体细致的意见建议。而那些非移民选区的国会议员,对于议案就比较消极。
综上所述,移民选区的议员高度关注非法移民问题,呈现积极态度,并提出一些治理措施,为议案、立法贡献热情。其追根溯源,非法移民对移民选区的利息有直接的影响。他们需要通过自身的权利,维护选区利益。
二、政党之间的争议
政党对治理非法移民问题的争议主要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他们都主张打击限制非法移民,支持加强边境控制,实施雇主制裁并提高有效性,建立雇佣身份电子裁决体系,两个政党有着一致的立场。不同的是,两者在非法移民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同,民主党议员侧重综合治理非法移民问题,反对直接单一的严厉打击,并希望提供一些渠道,[付美榕:《X移民政策动因分析》,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非法移民通过一定的途经得到合法身份,支持《梦想法案》。共和党议员则要求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支持修建边境篱笆墙,加强边境的封闭性,对任何移民合法化的措施都持反对意见。其党内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一是皮特·威尔逊模式,主张严厉打击,这种打击存在彻底性,甚至对在公立的中小学上学的年轻非法移民都是禁止的。二是小布什模式,支持实施软硬兼施的综合治理政策,实行季节工人项目,并向其提供合法渠道让工人入籍。
两党在非法移民治理过程中态度、措施的变化和其当时社会福利政策存在密切的联系,追溯历史,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在社会福利政策方面两党就产生了分歧,共和党主张由市场自由调节,反对XX采取措施进行干预,而民主党支持XX调控干预社会福利政策,在其XX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社会福利问题上,第一代移民站在民主党一方,支持该XXX积极干预主张,从此,移民选民和民主党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新政时期,当时移民的数量不多,对于XX的财政负担影响微乎其微,虽然共和党依旧反对XX扩张权利,但是移民问题并不是当时关注的焦点。二战之后,移民数量开始不断的增加,使得两党在移民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也就格外的凸显。20世纪80年代,非法移民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和关注点,民主党主张赦免非法移民,但共和党予以坚决反对,其理由是移民增加了财政支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多,其对XX财政的消耗也随之日益增加,两XXX分歧再次加大,民主党依然主张采取一定措施,合理控制打击非法移民,但是共和党主张慢慢变得保守。
2000年后,在非法移民问题上两党分歧逐步扩大,直至今天,在移民政策反面仍未达成共识,出现两极化局面。共和党议员坚持通过立法严厉打击非法移民。例如,威斯康辛州的共和党议员詹姆斯·森森布伦纳提出《詹姆斯·森森布伦纳议案》,该议案在众议院通过,被参议院否决,议案提出要加强边境地区的管理,在X和墨西哥的边境地区建立长达1120公里的篱笆墙,[唐慧云:《二战后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版,第156页。]并提出联邦XX授予地方XX一定的权利,提供执法援助,对非法移民进行逮捕,严厉打击边境地区的偷渡、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对于一些文件xxxx和非法雇佣移民行为,要增加罚金,加大处罚力度;援助非法移民也会被定义为是一种犯罪行为。再就是由纽约州的共和党议员皮特.金提出的《安全篱笆法案》,法案得到了国会的通过,在小布什总统时,2006年签署生效,该法案主张通过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强的方式来达到边境安全的效果,同时建立两层篱笆,配套其他相关的隔离设施,以此来加强安全性。[唐慧云:《二战后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版,第157页。]大多数共和党都赞同以上两部议案。如图3.1所示:
上图显示,在众议院议员中,有239名议员支持《詹姆斯·森森布伦纳议案》,其中共和党203人,占支持者的多数;对议案持反对态度的有182人,其中民主党164人,占反对者的多数。在《安全篱笆法案》中,持支持态度的议员有283人,其中共和党219人、民主党64人;持反对意见的有138人,其中民主党131人、共和党6人、独立党1人。[PaulW.Hckmon,ThomasP.Curits,ImmigrationCrisis:PoliciesandConsequences,NewYork:NovaSciencePublisherInc.,2007,p107.]这样看来,在严厉打击非法移民方面,共和党人比民主党人更倾向支持议案。
相比之下,温和政策的议案一直是民主党倾向和支持的,例如,2001年提出的《梦想法案》,当时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但是该法案被共和党议员多次否决,国会2007年也否决了该法案。其议案失败的原因是,在边界州的议员们当时面对选区选票的强大压力,考虑到如果投票支持《梦想法案》,选民会指责他们立场的软弱,面对选区选票的强大压力,议员们站在了对立面,投了否决票。之后,民主党议员在《梦想法案》方面做了努力,设法积极推动国会通过方案,但是共和党人极力反对,《梦想法案》迄今搁置。
非法移民问题方面,2005年,众议院底通过《2005年边境保护,反恐与控制非法移民法案》表明,众议院主张“严打”政策;2006年5月,参议院通过的《2006年移民综合改革法案》可以看出,参议院倾向于“宽松”政策,保持温和态度。[刘立荣:《小布什XX时期的X移民政策》,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论文,2007年。]
值得关注的是,参议员还是众议员,他们代表着不同选区,不同选民的诉求,每个地区非法移民数量的不同,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情况的不同,让议员们也持有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产生不同的政策取向。[SusanF.Martin,WaitingGames:ThePoliticsofUSImmigrationReform,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2009,p35.]这种种的差异和不同,国会议员直接受其影响,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和不易改变性。正因为如此,在非法移民政策的之制定中,往往出现互不退让,局面僵持不下的情况。
三、族裔之间的争议
X是由白人、黑人、拉美裔、亚裔等多个种族融合的国家,白人占着X社会足矣的多数,相比较拉美后裔、黑人、亚裔则占少数。因此,在议员的投票行为中,少数族裔受族裔的影响更大。大部分白人选民都支持白人议员的看法提议,同时他们的观点还受到一部分其他族选民的赞同和支持。议员们代表着选区的利益,他们的种种行为都是为选民服务,政党政治、意识形态等也是议员观点行为的影响因素。相比较而言,少数族裔议员的支持者比较单一,仅仅是本种族的选民,因此,他们主要只要对本种族利益负责就行。
2000年来,少数族裔国会议员人数逐渐增加,这一现象直接影响着少数族裔群体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在这其中,参与积极性最高的是黑人。拉美裔和亚裔人政治参与度较低,前者虽然在X的人口占有度最高,但是很多人没有投票权,后者因在历史上一直受到歧视,所以在政治活动方面表现不活跃。例如,在2004年黑人的投票率是60.3%,亚洲裔选民的投票率是44.6%,到2008年总统选举中,黑人的投票率增加到65.39%。亚洲裔选民的投票率增加到47.0%。相比之下,在政治参与方面白人热情有所下降,选民投票率从67.2%下降到了66.1%。[JimGilchrist,JeromeR.Corsi,Minutemen:TheBattletoSecureAmerica’sBorders,LosAngeles:WorldAheadPublishing,Inc,2006,p125.]和白人议员相比,少数族裔的议员在提出和推动人权方面一直不懈的努力着,提出很多先关的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多被否决。
《真实身份识别法》中提出对非法移民上进行严厉打击,加利福尼亚州的拉美裔众议员琳达·桑切斯对此表示反对,同时她督促同事投出否决票,她指出,共和党以《真实身份识别法》为幌子来衡量国家的安全,这种看法违背纪律、法律,没有考虑到勤奋工作的纳税移民,是一种不合理的看法。在X,非法移民的数量达到800万,[CongressionalRecord,February10,2005,p.H546.]他们因为生活所迫和社会对于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从事着X人不愿意的一些繁琐的体力劳动,一定程度上讲,大量的移民推动着X经济的发展,正因为这样,应该保持开发自由的政策,提供渠道让移民获得一定的社会权利,纳入制度进行管理约束,从而保护边境,实现国家安全。
新泽西州的古巴裔罗伯特·梅内德斯,他是民主党参议员,实施全面移民政策改革时,坚持人道改革,支持临时工人项目,提倡延长移民居住时间,移民工作满5年者可以获得公民身份,主张让非法移民享受社会保险,纳入制度管理。黑人众议员希拉·杰克逊·李生活在德克萨斯州,她主张对移民政策进行全面改革,鼓励技术移民。侧重考虑边境安全问题,加强边境巡逻人员数量,但是反对以建立边境隔离墙的方式加上边境安全,赞同实施《梦想法案》。[JimGilchrist,JeromeR.Corsi,Minutemen:TheBattletoSecureAmerica’sBorders,LosAngeles:WorldAheadPublishing,Inc,2006,p57.]支持给予非法移民紧急医疗救援,反对《非法移民紧急医疗援助修改案》,并在2004年给予投票否决。议案的主要内容是禁止联邦XX向非法移民提供紧急医疗援助,除非医院向国士安全部门提供此人的相关信息,诸如移民身份和财务状况等;在非法移民即将被遗返回国和病情没有恶化的情况下,医院可不对其实施治疗。
在移民政策改革中,华裔众议员赵美心起到重要作用,她提出《全面的移民政策改革—结束非法移民》的议案,议案提到非法移民提交背景审核材料,缴纳一定的税收以及语言沟通达到程度,将有权利申请人籍归化,根据市场劳动力需求,增加一定的签证数量,同时提交签证效率,尤其是家庭团聚签证。加大力度处罚非法雇佣劳动行为。她提出的《保护工人免于剥削和报复的议案》,议案核心是移民工人可以获得合法身份,实现公平雇佣,工人们具有起诉不公正待遇雇主的权利,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保护国土安全。
在治理非法移民立法的进程中,少数族裔的国会议员的观点立场大相径庭,具体主张细节方面略有不同,拉美裔是非法移民的主力军,因此,他们主要以开放、自由的态度政策对待非法移民,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2006年,相比较白人,民主党内拉美裔议员对待非法移民问题更加的乐观。这种乐观集中体现在对国家价值观和国家财政负担问题上,然而黑人的态度最为消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移民的影响程度,黑人多数文化水平较底,在职责的选择性少,因非法移民自己的职业地位收受到挑战,工作岗位被非法移民压缩,在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矛盾和冲突。[JanC.Ting,ImmigrationandNationalSecurity,Orbis,No.1,2010,pp.41-52.]如图3.3所示:
在拉美裔国会议员中,古巴裔和墨西哥裔议员的非法移民观点也存在差异,前者多数属共和党议员,他们有其较高的社会地位,总体上支持移民政策改革,采取保守的措施,以保护拉美裔选民的利益为原则,推动着改革前行。例如,古巴裔参议员马可·卢比奥,他是共和党人一员,指出人们应该认同英语属于官方语言这一事实,年轻的非法移民不应该获得公民身份方面,在身份合法化方面可以给予支持。后者的社会地位较低,和其一样的还有多米尼加以及中南美洲裔的国会议员,他们以更加开放、自由的政策理念推进着移民政策改革。例如,民主党议员路易斯·古铁雷斯,他是伊利诺伊州的波多黎各后裔,反对对非法移民进行大规模的驱逐,支持年轻非法移民者,应该获取公民身份。他积极支持《梦想法案》。[唐慧云:《二战后X国会非法移民立法研究——基于公共政策理论视角》,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版,第145页。]
在非法移民治理争议中,若将不同种族的国会议员进行区分的话,那么拉美裔国会议员最自由,其次是亚裔,白人相对保守,下来是黑人议员。
意识形态影响上层建筑,政党政治和意识形态相互影响,有着密切联系。政XXX差异体现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同。在非法移民问题争论上,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影响着议员的政治行为。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他主张打击移民行为,限制移民政策,盎格鲁萨克逊他们维护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共和党就属于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坚持开放的移民政策,民主党人多数是自由主义的追随者,其中存在极端自由主义者。移民政策的立法需要议员门达成一点的协议,也就是说必须实现一定的共识,共识交集越多,立法的可能性就越大,移民政策改革推行就越顺利。然而,两党存在极端主义者,且两派大多数议员无法达成共识,立法改革就变得渺茫,甚至几乎为零,所以全面移民改革一直停步不前,没有实质性进展。
本节主要以非法移民的争议为主线,从两方面梳理分析了争议观点、所持有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利益集团划分,农场主、工商业主、工会、少数族裔四大利益集团基于本集团的利益,本行业的需求,在治理非法移民问题上各有己见。前两大利益集团主张打击非法移民,前提是满足本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工会集团提倡开通一定的渠道,让非法移民通过努力获取合法身份。少数族裔利益集团的治理宗旨是维护争取本族利益。二是以国会方面的选区、政党、族裔为出发点进行论述。众议院坚持“严打”,参议院提倡“宽松”的非法移民治理方式;移民选区的议员积极参与移民立法,贡献热情,相比较,非移民选区的议员就显得淡然,他们以选区的利益为先,遵循利益优先的原则。在非法移民立法上,拉美裔议员、亚裔议员和黑人议员治理态度温和。
综上所述,无论利益集团、选区议员,还是政党、族裔的对X治理非法移民政策、措施的态度,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优,积极保持一定的态度和观点,利益不同,争议不断,共识无法达成,政策难以执行,措施实施困难,对于X治理非法移民没有发挥积极作用,影响了移民改革进程,大大降低了治理效率。
第四章X非法移民治理效果评价
移民治理是X历届XX的一项重要的施政内容,X在非法移民治理举措方面相较于“9·11”事件之前,涵盖范围更广,更加突出其在X移民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非法移民治理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节X非法移民治理的特点
在X人看来,优越的地理条件让X人在20世纪的几次战争中获益很多。苏联解体后X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方面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这让X人有种强烈的自豪感,认为X不易受到攻击,甚至是绝对安全的。而“9·11”事件让X人突然意识到优越的地理条件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世界第一强国也有遭到攻击的风险,并且风险系数是近两百年来最高的。“9·11”事件深刻影响着X的移民政策,回顾“9·11”事件后的X非法移民治理措施,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都烙有“9·11”的痕迹,[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X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79页。]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移民问题再次成为X的国家安全问题
二战结束后,由于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分歧巨大,两国由原来的同盟关系转而对抗,最终导致冷战,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更是让以X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感到恐惧,竭力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X于1952年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案,对任何对X国家安全和社会制度可能构成威胁的移民或xxxx人限制进入X。根据规定,X司法部部长可以驱逐那些他认为可能对X构成威胁的外侨或根据X情报部门的秘密报告对嫌疑人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Xxxxx在内的所有社会进步团体及其成员都必须到司法部进行登记等等。“这是X历史上第一次公开以立法的形式剥夺一个合法政党以及同期进步事业人士根据X宪法享有的基本权力,也是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所有外侨和外来移民进行空前规模的政治性甄别和惩罚。”[邓蜀生:《X与移民—历史·现实·未来》,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在冷战的背景下,X从1950年初“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到1954年底彻底破产的前后五年里,它的影响波及X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主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也成为政治迫害的同义词。历史在半个世纪后再次上演,只不过X面临的敌人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恐怖主义。“9·11”事件让X重新审视移民问题。由于参与这次恐怖袭击的都是持短期签证进入X的非法移民,移民问题再次与国家安全挂钩。在X人眼中移民与恐怖主义相联系,移民不再是勤劳勇敢的象征,而是对X安全构成威胁的“十分危险的”群体。X上下因为移民问题人人自危,认为是移民让X随时面临恐怖袭击的危险,使X成为不安全的国度。移民问题成为XXX工作的核心,将移民问题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在X建国以来并不多见。
二、移民政策全面收紧
X资源丰富,幅员辽阔,建国之后一直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X建国后到19世纪末期对移民一直持积极欢迎的态度。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X社会矛盾凸显,排外主义兴起。X自由放任的移民政策逐渐向限制和选择时期过渡,需要强调的是X当时的非法移民问题并不严重,并没有得到X各界的重视。相较于其他区域和种族,X一直对来西北欧地区的移民和高级人才持欢迎态度。
“9·11”事件后X全面收紧移民政策,非法移民成为X各界最为关切的问题。XXX以“国家安全”为由,司法及特情部门执行的一些措施甚至凌驾于经济及社会事务之上。入境者不论来自何地,不论什么身份,不论你是高级人才抑或是工人,不论你前往X的目的是拜访亲友还是参加重要会议,都要经过严格的背景调查与筛选,对检查不合格者不予发放签证,对境外难民签证的发放暂时叫停。目前全世界有27个国家列入X免签证的国家名单内,包括英国、大部分的西欧国家、澳洲、新西兰、日本和新加坡等,[X收紧入境条例免签证入境将需72小时前http://www.mcdb1b2.com/Immigrate_news/20080604/198/]以往持有上述国家的护照前往X可不必申请签证,但在“9·11”事件后这些国家的公民也要面对繁琐的审查程序。X全面收紧移民政策的措施是有力的,此后X移民人数出现较大下滑。
三、X将留学生工作作为非法移民治理的重点
X是当今世界留学生前往首要目的地,每三个留学生中就有一个前往X,而在X的纽约大学,X本土的研究生仅占1/15。留学生在前往X求学的同时,拉动了X的消费,为X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这也是X当前强大繁荣的国际标识之一。根据2005年皮尤研究报告指出,留美的高校外国学生在2001-2002年的总人数大约达到60万人,这些留学生有三分之二进入了X私立学校,这些私立学校都是学费较高的学校,基本每年这些留学生为X作出经济贡献达123亿左右。[陈奕平:《人口变迁与当代X社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因此X在移民问题不论采取宽松还是严格的政策,留学生受到的影响一直不大。
XXX在“9·11”事件后展开调查发现19名袭击者中有3人是以学生签证进入X的,他们没有想到对留学生包容开放的态度却招致恐怖袭击。由此X上下对留学生产生了不信任、怀疑、甚至敌视的情绪,将留学生视为主要的安全和恐怖危险因素之一,留学生群体与恐怖主义挂钩。布什总统下令将留学生群体作为核查的重点之一,针对留学生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如上涨学费和各项签证费用等,并对留学生展开漫长的背景调查和登记手续,甚至启动监控系统用以追踪在X学习的约100万名留学生的行踪。
X对留学生的态度一直是友好开放的,不仅是因为留学生本身能拉动X经济,更因为他们是塑造X大国形象的重要力量。优秀的留学生更是一种战略资源,以往X为优秀的留学生大开绿灯,提供优厚的待遇,期望他们留在X为其服务。“9·11”事件后X大规模出台各种针对留学生的限制措施,并将在留学生群体作为怀疑的对象并展开漫长的身份调查,可以说在X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
四、X移民政策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X移民政策有了新鲜的血液。在评价X这个国家的时候,移民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在“9·11”恐怖袭击之后,X最严重最备受关注的问题便是移民政策,因为移民政策与国家安全休戚相关。移民政策因“9·11”事件而拉开了大刀阔斧改变之路,重新审视之前存在的体系漏洞,进行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改革。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恐怖袭击事件促使了移民政策改革的发展,民众的力量和XX的支持都是强有力的后盾,大家一致认为保卫国家安全的重点在于控制非法移民数量,而移民政策在如何切实有效的既保障移民的合法身份又维护X的国家安全问题的解决上,还有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探索之路。
XXX在“9·11”事件后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移民法案,如不分区域与国籍展开背景调查,加强边境安全检查等等,这是对恐怖主义的直接回应,但如何平衡X的需求和移民的需求,将对X安全造成威胁的人拒之门外并遴选出X最需要的人,让移民更好的为X服务,这就需要XXX大动脑筋。
第二节X非法移民治理的成就
一、边境执法力度加强
边境执法作为非法移民治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倘若措施得当可以从源头上阻止非法移民的流入。因此有专家认为X非法移民政策的中心理念是边界控制。实际上直到现在非法移民仍在X边境上频频越境,尤其是在美墨边境上,这对X边境管理构成了重大挑战。据2002年X移民归化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根据X移民归化局统计数据显示,99%的逮捕行动发生在美墨边境上,其中墨西哥人在被拘捕的非法移民中占比达到95%以上。[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面对这一情况,XXX有针对性地加强了美墨边境执法力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扩充边境执法人员数目,增加边境执法财政支出。在1986年移民法实施之后,在非法移民治理执法中,X对其投资从1986年的10.5亿美元增长到了2002年的46亿美元,这十几年间,XXX对非法移民治理投资金额增长明显,包括在边境执法队伍建设中,投资达15亿美元。[RandalC.ArchiboldandMeganThree-Brenan,WarningforOthers,TheNewYorkTimes,July29,2010,p235.]2003年X进行机构调整,国土安全部所属的移民与海关执法局、海关与边界保护局成为主要移民执法机构,主要的边境执法任务由海关与边界保护局下辖的边境巡逻队承担,主要职责有威慑、侦测和拘捕未获XX授权入境和未在指定口岸入境的外国人。在2012年的XX财务报告中,XXX为了加强边境移民执法,其对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投资达到了113亿美元,这些投入的资金不仅为X边境增加了巡逻执法队伍,而且还配备了电子高科技识别追踪系统。[RandalC.ArchiboldandMeganThree-Brenan,WarningforOthers,TheNewYorkTimes,July29,2010,p354.]
其次,在美墨边境上构筑隔离墙,严格防范边境非法越境行为。“9·11”事件后X大力加强了国土防卫措施。XXX于2005年11月启动“边界安全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边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设和应用边界安全计划网这一技术手段,为X边界安全机构有效控制边界提供技术支持。2006年10月26日,X国会通过《2006年安全围墙法》,批准在美墨边界地区修建一道长达1126公里的隔离墙,并且授权建设更多的检查站、可移动栅栏和架设更多的照明设备,要求国土安全部使用更多的高科技设备,如无人机和卫星以完善边界基础设施,阻止非法入境行为。布什总统在签署这一法案时认为此法将有助于保卫X人民,它使得X边界更加安全,是迈向移民改革的重要一步。不过,这部法律引起墨西哥方面的强烈不满。墨西哥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认为,边界隔离墙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人类修建柏林墙就已经犯下了一个大错误,现在X在边界上修建隔离墙也同样是在犯一个严重错误。[JimWilson,IllegalImmigrantsAreBolsteringSocialSecuritywithBillions,NewYorkTimes,April5,2005.]不仅如此,X国内的移民团体、人权团体及环保团体也纷纷指责这部法律。面对众多压力,XXX仍坚持认为,在美墨边界修建隔离墙的做法对于缓解非法移民问题应该是有效的。
二、非法移民执法资源重新整合
X非法移民有非法移民的来源和分布区域呈现出集中并且数量庞大的特点。自2007年以来,X非法移民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从1240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1120万人,但与2000年的840万人相比仍处于净增长状态。[陈积敏:《非法移民与X国家战略》,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243页。]因此X非法移民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另外X非法移民的居住模式与家庭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非法移民将自己的配偶、子女留在原籍国,现在非法移民往往与配偶、子女一同居住,这种模式的改变,意味着非法移民及其家庭成员可能将X作为长期居住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非法移民子女大多是X公民。据统计,2003年非法移民子女共有430万,其中270万是在X出生,约占总数的63%。2008年,非法移民子女人数达到550万,其中约有400万在X出生,约占总数的73%。从2003年到2008年,非法移民子女的数量增加了120万人,而在X国内出生的非法移民子女比例也随之增长了10%。)]这种情形增加了非法移民父母定居X的可能性和决心。根据X法律,移民子女成年后,可以依照亲属移民的规定,为其父母申请永久居留权,可见X非法移民由“寄居者”转变成“定居者”的倾向日益明显,这是X移民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更为重要的是,“9·11”事件的发生是X人重新对于国家安全有了新的考虑,以前只关心与传统安全,而现在恐怖主义成了X上下重新担心的重点,“毫无疑问,人们愈来愈将移民视为全球恐怖主义的潜在传播媒介”。面对这些新变化,X移民执法的力量显得捉襟见肘。因此,X移民执法的主体也相应作出了调整。一方面X对州XX在非法移民治理上赋予更多权限。根据X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移民执法权专属于联邦XX所有,这赋予了联邦XX执行移民法律的权威与责任。面对非法移民数量众多,且由非法移民所引发的犯罪行为激增的情况,
这严重影响了X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X移民执法人员的配置不足,执法技术含量不高等成为了X移民执法力量的薄弱环节,面对这种薄弱点,X联邦XX意识到保卫国土安全是州和地方XX不可放弃的使命,因此他们在移民执法上必须提供必要的人力帮助和财力支持。另一方面,重新整合了移民局,成立了的国土安全部,在前文中已详细介绍到。
三、全新反恐国家安全观
回顾“9·11”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它更像是一个由多个民族多个国家的仇美人员集结在一起所发起的一场恐怖袭击,很大程度上不能认为它是由一个国家XX所组织的行动,因为当时的X与世界处于和平状态,所以我们就不能利用战时敌对状态来分析确定这个事件的主要策划国。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进入X的移民只要他有反美情绪,那么他就有动机并且可能策划一起恐怖袭击事件,这是不能忽视的潜在威胁。这种情况冲击了X当时的安全理念,也对X移民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能保证在入境之时甄别恐怖分子。
作为二战时期崛起的大国,X的冷战思想根深蒂固,在“9·11”事件之前这种思想指导下的X联邦局和移民局的核心任务是保护国家机密,打击商业和军事间谍,防止其渗透窃取国家机密。但在“9·11”事件发生后,其猝不及防的承重打击使X开始摒弃冷战思维,重新审视恐怖袭击给国家安全带来的严重伤害,恐怖分子犯罪的突发性以及追踪的困难性使X前所未有的紧张起来,对于敌人的未知和恐惧让他们将非法移民视为重点的关注对象,以求从其中找到突破口,彻底解决X恐怖袭击事件。
小布什执政期间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X面临的最严重而迫切的威胁是极端主义与杀伤性武器的结合”针对这个问题,X迅速调整国家安全保护措施,将国家安全放在核心关注地位,针对恐怖袭击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并且重新分析研究了现行的移民政策,在此之前XXX对非法移民参与的边境走私和毒品生意以简单的刑事或者商业犯罪来量刑,而现如今不得不重视非法移民在恐怖袭击中所起的作用,将他们视为重点关注对象严防恐怖主义。同期任职的共和党参议员约翰·凯利指出“如果再不严厉打击这些边境犯罪事实,不出十年恐怖主义将会在X西南各州猖獗”。[RandalC.ArchiboldandMeganThree-Brenan,WarningforOthers,TheNewYorkTimes,July29,2010,p354.]另一方面对于入境人员X边境管理局采取了对入境人员进行背景调查、指纹采集和电话监听等一系列的监控措施。这些举措有积极的影响同样也带来的消极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监控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耗资不斐,使得入境成本提高的同时X纳税人也因此承担了一部分本不该有的经济负担。这样就使得X国内对于反移民的呼声高涨,反移民保守势力逐渐壮大。与此同时这些监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入境人员的隐私使得一部分打算移民X或者来旅游的人员放弃入美。而积极的一面就体现在“9·11”事件后X恐怖袭击事件再未发生,所以从结果上来说这个政策也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节X非法移民治理的不足
总体上来讲,X非法移民治理的各项措施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非法移民数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X非法移民治理困境。
一、移民执法的投资力度不足
主要表现在人员设备补充不足和经费投资不足两个方面。尤其在“9·11”恐怖主义事件后,X移民归化局的财政预算却没有大幅度增加。在2009财政年度,X移民归化局的预算总额仅有45.2亿美元,仅占联邦预算的极小一部分。此外,人员分配严重不足。当时,整个边界巡逻队的人数只有2,200人,在美墨边界执勤的人数仅有400人,这与美墨长达3,000多公里的边界线相比,太微不足道了。[RandalC.ArchiboldandMeganThree-Brenan,WarningforOthers,TheNewYorkTimes,July29,2010,p246.]这种投入与规模巨大的非法移民相比显得捉襟见肘,即使在“9·11”事件后,X不仅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同时对移民执法部门进行机构改组,并在人员配置与技术升级上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X安全环境日益复杂化,移民执法部门所承担的职责更加多元,这使得移民执法力量依旧不足。总而言之,与庞大的非法移民规模相比,X移民执法部门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二、国内各利益集团的阻力过大
X国内各利益集团严重制约X移民执法的政治意愿。在小布什XX时期,每一部移民法律的出台都要经历艰苦而漫长的政治博弈。“9·11”事件后X学术界对于移民问题已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即X应当加紧控制非法移民,并限制净移民量。民意调查显示X民众也明显倾向于限制非法移民。小布什总统对此非常重视,并责令组成了相应的委员会加以研究讨论。X国内反对紧缩移民政策的利益团体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且势力强大,从企业主到以服务业为主的消费者群体,甚至移民输出国XX,这些都制约着XXX的立法行为。
除此之外,国会内部的保守派和自由派对移民治理都产生不同的意见。其中保守派内就产生了分歧,他们内部主要分为两种观点,其一,一部分保守派认为应该限制移民,移民及非法移民的增多会增加X财政负担,过度消耗X社会资源,;例如教育资源、医护资源等等;其二,另外一部分保守派认为,移民可以增加X税收,对X经济做出贡献,可以为X低层次就业市场补充劳动力,因此这一部分保守派在对待非法移民治理上也保持温和的治理措施。在自由派内部也会产生分歧,一部分自由派主张严厉对待非法移民,他们认为X的穷人需要XXX的救济,而不是自己的XX去帮助外来人员;另一部分自由派则支持移民,他们认为对待非法移民要以以人道主义精神投入关怀,X的认为不仅要使自己的国家经济繁荣起来,这些自由主义所坚持的人道主义更认为也要去帮助其他国家的穷人。当时有评论认为:“移民政策对于多数政治家来说缺乏吸引力。虽然他们意识到无所作为会带来长期的灾难性后果,然而他们对现在采取行动只能感到忧虑不安。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X若使非法移民治理得到有效的治理效果,最重要的并非提高其技术层面,而是X政治方面。X各政治派别、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诸很多分歧,使他们执行移民法律的政治意愿受到很大削弱,导致他们已认识到非法移民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但迟迟未能形成统一的执行力与政治决心。因而非法移民问题成为X社会的“顽疾”之一。
三、X移民执法行为存在阶段性和随意性
在非法移民治理中,X移民执法行为存在阶段性。这种阶段性表现为X就业市场有尤其是低层次的就业市场,包括服务业、工厂、农场等,当这些就业市场需要劳动力时,不论是境内执法还是边境执法,其力度就会降低。但是随着移民执法力度的减弱所造成的非法移民数量增多,这个时候,XXX为了保护本国本土的劳动力,则又开始要求增加移民执法力度。“当X总体劳工市场状况收紧时,执法力度也会增强,这表明当潜在的非法移民被认为处于高位时,XXX便会加大民执法。这种治理非法移民方式无疑是随着X经济的波动而存在阶段性治理。
在非法移民治理中,X移民执法行为存在随意性。对雇佣非法移民的雇主进行惩罚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联邦XX往往打折扣。这种消极态度首先体现在布什XX为对雇工的身份验证做出明确的强制规定,全国50个州和1个特别行政区中只有19个州XX强制要求进行雇工的身份验证。因而对大多数X雇主来讲此规定属自愿行为。全国700多万雇主中,注册雇工身份核查计划(即E-Verify)者不及10%。[张胜利:《X非法移民政策效果分析》,载《国别与区域研究》,2017年版。]其次,对违法雇主的处罚力度不够。多数情况下,执法部门对雇佣非法移民但自行解雇的雇主不追究其违法行为,即便对雇主进行经济处罚,处罚的力度也不大,难以起到震慑和阻止作用。例如,2012年移民执法部门查证X最大的苹果生产商之一,BroetjeOrchards雇用了1700名非法移民。2014年执法部门再次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仍雇有950名非法移民。对此严重违法行为,联邦XX以罚款225万美元进行了处置。联邦XX对此严重违法行为处以225万美元罚款,[RandalC.ArchiboldandMeganThree-Brenan,WarningforOthers,TheNewYorkTimes,July29,2010,p354.]与该公司雇用非法移民获取的利润而言,这笔罚款显然是微不足道的。XX的放任态度导致此项措施缺乏强制性且违法成本低,导致许多雇主未对雇工进行严格地身份核查,使该项措施实际流于形式,成效不大。
这反映以下三个方面的事实:第一,非法移民只是XXX手中的一颗棋子,表明XXX移民执法具有浓烈的工具性色彩;第二,XXX的移民执法活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阶段性;其三,XXX随着经济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非法移民的数量,因此则表现出XXX在非法移民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四、X移民体系存在弊端,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X联邦XX在非法移民问题上拥有绝对权威,这种制度上的限制导致地方XX在参与移民管理时缺乏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甚至当X联邦XX呼吁地方XX配合其移民执法活动时都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9·11”事件后,联邦执法部门针对非法移民的移民执法行动需要地方XX的配合,但X多个城市却提出了包括非法移民在内的移民“庇护政策”(sanctuarypolicies)。它主要包括两种形式:非正式庇护政策和正式庇护政策。所谓非正式庇护政策是指这项政策并没有以纸质文件的形式存在,但事实上却由XX工作人员(如行政,服务、安全等部门)实际执行。所谓正式的庇护政策是指地方XX机构以决议、条例或者行政命令等形式发布的书面政策,如2004年缅因州州长所发布的项“关于缅因州所有符合资格居民可享有州服务”的行政命令。”[SteveSalvi,”Sanctuary Cities:What are they?” http://www.ojjpac.org/sanctuary.asp]实行这一政策的城市要求其执法人员和其他XX雇员不得将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非法移民情况通知联邦XX。通过此项政策,丰法移民也可以受益于城市的各种服务。2008年4月,旧金山市主管(Supervisoe)阿米诺(Tom Ammiano)就公开宣称,“作为一个保护城市,旧金山已经并将继续向所有移民提供体恤服务,不论其身份如何。”[Mayor Newsom Launches Sanctuary City Outreach Campaign,http://www.sfmayor.org/archivesPressRoom_NewsReleases_2008_783780/]目前X实行“庇护政策”的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其中包括像芝加哥、纽约、洛杉矶等大中型城市。对于“庇护政策”,共和党众议员坦科里多(TomTaneredo)早在2003年就指出这一情况实际上令X的移民政策变得支离破碎。可见,当前非法移民依然能够利用X移民政策体系的漏洞进行活动。
总之,X非法移民治理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X非法移民治理体系本身存在弊端,例如地方实施治理措施积极性不够,对雇佣非法移民雇主打击力度不够,联邦XX对政策的颁布不够及时等等,这些无不体现出X移民治理体系还需要更多的完善和实践;其二,X与非法移民存在某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这种关系使得X在治理的非法移民问题上无法取得明显治理效果,X各方利益错综复杂,每个利益集团都为他们所代表的利益在X治理非法移民问题上产生分歧,而这种分歧最终会导致X在治理非法移民过程中或多少出的增加治理障碍。正如中国学者梁茂信所言,X的政治体制既具有组织缜密、决策科学的优越性,“但是XX权力的制衡性和分散性以及利益集团的多元性等等也常使联邦政策步履维艰、事倍功半,或因立法软弱而治标不治本。”[梁茂信:《略论XXX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效用有限性》,载《X研究)2002年第4期,第48页。]X非法移民治理的困境恰好反映出X政治体制的这种两难特征。
结论
X是一个移民及其后裔大融合的国家,有“移民之国”的称号。综观历史,X自建国初就敞开国门吸引接纳各国移民,这一对外态度对X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影响深远,可以说开放、包容的移民传统塑造了今天的X。X先如今作为超级大国,战略利益牵动全世界,维护和拓展利益范围成为当前重点,也是X国家战略研究的主要方向。当下,金融危机的破坏性还存在社会角落,经济发展势头缓慢,尤其“9·11”事件后,X的国家安全受到重创,环境越发复杂多变,社会动荡因素诸多,仍处于一个转型发现的的关键期。
“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的噩梦敲痛了X人的中枢神经,人们意识到解决国家的安全威胁问题迫在眉睫,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随之,治理非法移民问题得到了社会关注,被提上议程。民众要求XX高度关注非法移民问题,甚至,有学者、公众提出重新调整构建移民体系,出台新的治理政策。然而,社会的关注和XX的重视未能加快移民治理的步伐,甚至可以说,非法移民治理止步未动。
“9·11”事件后,X社会对于非法移民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国内政治、外交政策、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非法移民给X整体带来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对这些问题的评论不能只看到一方面,非法移民给X带来的问题不一定使我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简单。总体来说,非法移民的大量输入并未改变X国内工人的就业格局,他只是对X低层次的就市场有所影响,在财政支出方面,非法移民并没有享受过多的社会福利,只是X在治理非法移民投资方面有较大的开支。
非法移民对于X国土、国家安全和选举、外交的威胁影响是微乎其微,恐怖分子只是非法移民中的个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舆论的引导、公众的主观臆断、一定歧视与偏见使得X民众对非法移民的态度不那么客观,在社会变革中,在各领域的非法移民负面、消极形象变得根深蒂固。
在小布什执政时期,非法移民治理的社会紧迫性和现实需要,XX紧盯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战略政策调整,采取刚柔并济的措施实施治理,其移民治理的复杂艰巨性,使得治理效果不尽人意,集中体现就是非法移民的数量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由此看见,X在非法移民治理过程投入了一定的精力,提出了有关法案、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改变,但其移民治理的阶段性、不完整性、XX的犹豫不决,未能形成科学系统的高位治理体系,因此X非法移民问题未能如人所愿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黄锦就,梅建明:《X爱国者法案:立法、实施及影响》,蒋文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纳尔逊·纳尔斯比、艾伦·威尔达夫斯基:《总统选举——X政治的战略与构架》,管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李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
[4]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5]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X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6]彼得·邝:《黑着:在X的中国非法移民》,王冰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7]葛瑞·班克斯:《X移民》,李晓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罗伯特·迪万:《X移民政策:1924-1952》,纽约:戴尔出版公司,1972年版。
[9]瑞查得·普兰德:《国际移民法》,翁里、徐公社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希涩·莱尔·瓦格纳:《巴拉克·奥巴马》,米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纳尔逊·波尔斯比、艾伦·威尔达夫斯基:《总统选举:X政治的战略与构架》,管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安娜·哈里斯·莱夫、苏珊娜·哈里斯·桑考斯基:《X民族百纳图》,邹笃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3]切萨雷·杰荣齐:《移民与全球化/序》,罗经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马丁·N.麦格:《族群社会学——X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和族群关系》,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15]托马斯·帕特森:《X政治文化》,顾肃、吕建高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6]托马斯·索威尔:《X种族简史》,沈宗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8]罗伯特·D.卡普兰著,涵朴译:《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无法回避的大国冲突及对地理宿命的抗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9]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X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1997年版。
[20]斯蒂芬·M.沃尔特:《驯服X权力:对X首要地位的全球回应》,郭盛王颖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