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分析

 摘要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也是作曲家赵元任先生比较著名的音乐作品之一。歌词优美生动,曲调婉转动听,采用多种创作技法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在不同场景下的心境,表达了他对心爱之人强烈的想念。该作品在追求自由中歌颂诚挚的爱意。歌曲将诗歌和乐曲巧妙结合,是一首经典佳作,传唱至今。

本文对《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展开了研究。希望在以后的演唱过程中将丰富的真挚的情感与歌曲交融在一起,把内心的体验展现在美妙的旋律之中,完美地发挥出歌曲的艺术魅力,彰显出真正的艺术之美,使歌唱者能够有更高的艺术水准。

 关键词:艺术歌曲;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引言

艺术歌曲是由乐曲和文字巧妙结合的,它内含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意愿。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尤其中国艺术歌曲作品,虽然大都篇幅不大,但却是作者大量音乐情感与音乐思想的凝聚。可谓言短而情深,言有尽而意无穷。想把中国艺术歌曲作品演绎的声情并茂,仅仅靠研读乐谱和勤奋练习是绝对不够的。本文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希望对歌曲的诠释和情感表达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对歌曲的艺术特征、诠释技巧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并参考歌曲的演唱。同时,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不仅有利于演唱者更加完美的掌握作品所表达的感情,还让演唱者更好的将其演绎出来,提升演唱者的歌唱能力,提高其音乐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创作背景

  (一)曲作者简介

曲作者赵元任先生,汉族,字宣仲,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赵元仁先生在音乐范畴取得了长足的造诣,典型作品有《海韵》、《教我如何不想他》、《东北大学校歌》等。赵元任创作的音乐作品,打破了传统国外创作技法的形式,采用中西方结合的创作手法进行编创,推动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征程,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被广泛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二)词作者简介

这首歌的作词者是刘半农先生,原名寿彭,江阴著名作家、教育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重要人员,新文化运动期间创作了大量反封建作品。诗歌在诗歌创作中使用词形,结合了民歌的味道。发行的诗集涵盖《扬鞭集》(1926年)、《瓦釜集》(1926年)和《半农杂文》。

 (三)《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写作背景

在新文化运动中,一群具有新潮思想的青年宣扬民主与科学,在这一时期,来自西方的艺术文化也被传入我国,与我国的音乐文化相互结合,我国音乐创作也得到了突破。《教我如何不想他》是1920年刘半农先生在远赴英国求学时创作。当时祖国社会动荡不安,加深了刘半农先生思念祖国之情,诗人心中也不甚担忧。于是就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诗歌,后来经好友赵元任先生的谱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经典正式问世,它的创作是同一时期音乐作品的代表。它的优秀之处就是歌词与曲调得到完美融合,歌词合理融入了民歌风情,曲调婉转动听。在情感表达上,充分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的思想以及现实中的坚定信念,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感。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艺术特色

  (一)歌词解析

《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在1920年2月远赴欧洲留洋,日日夜夜远离故土,思念故土、思念爱妻的情况下创作。通篇歌词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有象征、回文、比喻、拟人和对偶采用以景抒情的形式。歌词的语言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朴实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但非常典雅柔美,借用四季的交替变化暗喻表达自己的情感。词者用天上飘散的云朵、微风、柔和的月光、广阔的海洋、如蜜一般的黑夜、落花、鱼儿、水面、燕子、枯败的树、野火、残缺的霞光等众多意象营造了完整的场景,所有的景象都如此生动活泼,词作者以多种意象描绘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个季节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无不流露出对祖国的担忧和强烈思念。这首歌曲的标准语很日常化,虽然不奢华,但很温柔,运用四季变化的比喻来显露和表达思乡之情。并且,运用拟人、象征、隐喻、回文、对偶等多种文学点缀伎俩,赋予每一个以文字和音乐为载体的艺术形象,赋予其清新而充满活力的空间形象和感觉。在《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关于“他”这个词的也有一段故事。在我国的古汉语中,“他”字的使用方法非常广,没有特定地区分男女,这体现了我国传统上对性别的歧视,刘半农先生认为这是封建糟粕,先生敢于反抗封建,他创造性地应用了“她”这个字,区分开了男女,是一个有力的创新。即使后来赵元任先生在谱曲的时候,从大众理解程度角度考虑,仍然使用了“他”字,但这也正好说明了这首歌的强烈的深刻性和时代性。

 (二)旋律分析

知名的作曲家、语言学家赵元仁于1926年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曲,1928年发表。作品旋律中添加了京剧西皮原版国门的音调,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首曲子第一段和第二段旋律流畅娴静,突出旋律的平静变化又具有强烈的情感。体现出歌词中潜藏的价值和艺术美感,又给听者留下无穷的想象余地。歌词在旋律中使用的是分节变奏的方式,整个乐曲结构更加精练深重。在第三节中,E大调改为G大调,情绪逐渐从最初的渴望和懒惰转变为焦虑。第四段是从和声小e到大E的调。这段感情波动较大,皆经过变调和跳跃来抒发作者孤寂、悲伤的情感。调性的处理也十分精巧,灵动多变,却不杂乱无章,整首歌曲曲调和调性的变化灵活生动,节奏鲜明,感情真挚。

 (三)伴奏赏析

演唱艺术歌曲时,常用的伴奏一般都是以钢琴作为主要伴奏形式,不管是速度、色彩、美感都和人的嗓音巧妙结合。赵元任先生谱曲数十首,只有在《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伴奏编曲中行使了特殊的技巧,结合钢琴和小提琴进行伴奏产生了激烈的比照。钢琴作为演唱艺术歌曲时的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优美的琴声和人声相互交融,共同演绎出歌曲完美的艺术效果,钢琴伴奏的加入,渲染了整个歌曲的气氛。而小提琴音乐优美婉转,音域宽阔广泛。钢琴和小提琴结合伴奏,好似一问一答,恍如男女诉说心中之事。小琴提音色明快、柔和,引导着歌唱者细细说来思念情感,钢琴的音色又丰富了伴奏的内容层次。两种乐器和人的嗓子巧妙融合,共同谱唱出华丽的乐章。这种形式的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别出心裁,给人更高的视听体验。

 三、《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处理

  (一)《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技巧

  1.中国艺术作品的咬字特点分析

声乐是一门语言艺术,朗朗上口是汉语发音的特色,发音准确能将一个人的感受和境况径直传达给观众,然后引起共识。当唱这首歌曲时,要注意舌头上扬和伸直、前鼻音、与后鼻音之分,而且要完美归韵。在《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中,第一句七个字中有四字为启齿音,两字为开口音,一字为合口音。发音办法极其繁琐,唱歌时要求口型动作的频率迅速,口型不能完全打开,不然会影响音质的稳定性。在第二节中,它变成了ang的韵脚,就像押韵一样,这是最容易控制的部分。第三节前两句以iu为韵,这也是唱这首歌的难点之一,由于它号召歌手字正腔圆的同期还要准确把握作者歌曲归音。

此外还有在表演“云”、“天”、“面”等字的时候要正确的唱成前鼻音,而后应与“un”、“an”押韵。还有在唱“上”、“光”、“风”、“洋”等字时要归韵到“ang”、“eng”后鼻音上,不要用前鼻音演唱,不然会造成“不一样的、不可思议”的情况。唱“说”、“水”等字时,要用翘舌的方式演唱,唱“残霞”的“残”时,不要唱成翘舌。反正,利用演唱,要把自己的情感清楚地传达给大众自身的情感,进而实现理想的艺术成效,形成剧烈的共鸣。

 2.音色处理

声音是人类表达和传递感情最基础的手段。它的产生原理与音乐非常相似。根据这个特征,人们根据音色的高度和强度进行归类。音色和动态是人声的关键分类特征。由于《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曲是一首清爽明快的民歌,就应该用一种低沉委婉的语气来演唱,并非用黄河、长江汹涌的音色演唱。

唱《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时,每段开头都是弱低音的形式进行,音色成效比较温和。要达到这种成效,就必须按弱起顺序表达,用略小的发音,让游子们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酣畅淋漓。在历经前言之后,首先确定歌曲的情感基调。同时,慢慢歌手增加演唱力量,音色也越来越饱满,特别是在每段中间,唱“啊,……教我如何不想他”这句时,演唱力度达到了相对的高点,有效地加强了歌曲的要旨,逐渐积累游子们的思乡之情,继续向着顶峰前进。唱《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歌的时候,要仔细音质的改变,依照歌词的内容表现出不同的音质。比如唱这首歌的第一段时,旋律比较沉稳,音域不要很大,所以要轻而有力,音色要亮。唱高音时,假声要适当混合,歌手心中要有思乡之情。在第二段中,要注意用明亮的声音和悲伤的姿态反映思乡之情。在第三段中,因为以往的缅怀、怠懈和焦虑,要注意唱出焦虑的感觉。第四段,唱“残霞”二字时,要留心韵律饱满,尤其是“霞”字和前面的点缀性半拍,强调韵味,其中应该带着深深的痛苦和困惑来唱“摇”和“烧”两字。

 3.演唱的情感处理

歌唱艺术类的歌曲,演唱者的专业能力要非常强才能完美演绎。在认识、了解、掌握作品的时候自身得有独到的见解和感受。歌唱者对演唱技巧掌握得如鱼得水,音乐文化素养深厚高级,只有这样才可以精准传递给听者歌曲中的深刻含义和真挚情感。

(1)将原著与自我感情体验相融合

原著指的是原创著作,是作者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创造得来的作品。演唱者在认识了解原著的时候,要把生活体验融合进去,这样是真正把握了著作的感情。歌唱者演唱是二次创作,在所有歌曲歌唱之前,首要的是清楚歌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接着不断演唱练习,掌握情感的同时也获得了演唱技巧。在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词写作上,借用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致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情绪发展层层递进,思念的感情强烈又繁复。整首歌曲都是围绕着一个思念的主旨展开,就是对“他”的强烈思念。歌唱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综合自身对歌曲的认识,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深刻感受作品思想,展示出不同的情感。

(2)将作品情感与实践理解相融合

对作品的了解不能只停留在作品表面,对作者给予作品的情感也要深刻掌握。歌唱者要综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对作品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造和实践,层层深入,最终掌握作品的精妙之处。对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经过反复的学习,了解到的是歌唱者在演唱的时候,要注重使用不同的音乐技巧,情绪要饱满激昂,情感要层层递进,充分体现出对“他”的强烈思念,演唱时精神面貌要焕然一新,唱出的曲调要婉转动听,给欣赏者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使其也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歌曲的二次创作需要在舞台上实践演出,在舞台上歌唱者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能够真实完整的展现出来,彰显出歌曲真正的艺术价值。所以说,歌唱者只有将作品情感和实践理解完全巧妙的融合起来,才能完美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技法

第一段的主题描述了春天的天空中漂浮的小云和吹拂地面的微风,运用了E宫调,使人有一种清新、精神振奋的感觉,因此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心情,同时也强调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第一段全部的心情是一种失落感。在演唱歌曲注意时使用中高音和舒缓的声音来捕捉春天的景象,在轻柔寂静的歌声中,既有浓厚的春意,又有一种“他”思乡的感觉,以实现寓情于景的文化成效。“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在旋律中使用了很大的下降间隔,重点刻画了一种迫切的思乡之情。在唱这句时,要突出对呼吸的支撑,同时要注意把握好歌唱的力度,“特别是‘头发’中的‘发’字达到了最高音,由于情景交融,激起自己心中的想念。所以,在演唱的时候,动作要沉稳,节奏要刚硬,但不要太强或太柔软。”在唱最后一句“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主题时,应该加入更多坚定的心情,重申“不想”这个词,演绎出中文的浓郁香气。

在结束第一段后,便是这首歌的首要间奏。这是第一旋律的延伸和发展,小提琴部分演奏出主题音乐的进步和不断,钢琴依旧使用和声纹理和小提琴来进行问答式演奏。主要是让听众不断波动思乡之情,使人激发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间奏的最后一行变成了主音,紧接着开始第二段。

谱例1

a46beba4dc19d5c7e2fa4a6ce4592a6d  第二段用了月光和海洋来形容,描绘了夏天月光照亮大地,海洋映照着月光。从歌词中能够想象,诗人举目望明月,倾诉千里情。他用月光与海洋的交错视角,描述了自己对天各一方老友的无尽思念,既揪心又感人。尽管部分歌词的结构几乎一致,但这首歌曲的旋律已经从第一节的E宫调变成了微调式,前两句一定要在心里平静的情况下演唱,因为情绪更稳定,宛如在月光下演唱。当唱“啊”时,心情应该更激动,但当回到这段的最后一节“教我如何不想他”时,则需要平静下来。“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音调由E变至B,给人以舒适和美感,同时带有一种平静和一点慵懒的心情。演唱这段时,呼吸要平稳,音色要长而饱满,呼吸要符合乐曲的节奏。在发音的时候,不要在嘴唇过度用力,在口腔里留出一些空间,用胸腔发音。

接着是第二个间奏,这段的音调从E变至B,并上升了四度到原调的下级调,音调发生显著的变化,但使歌曲更加明亮通透。小提琴随即呼出秋天的味道,钢琴用大量的和弦分解将观众带入了秋季。

谱例2

c63f280a7bdf6595be47aae8da270c82  第三段“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等歌词,寓意着秋天的来临,不光花会凋谢,也使身在他乡的人愈发悲伤。这种落花的景象,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在旋律中这一段音调改为e小调,歌曲的前两句相对慵懒,紧接着旋律变成感情的丰富G调,节奏上也采用了附点节奏,恰恰与歌词内容紧密相扣。花因为燕子有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忧虑,游鱼因为担心燕子的出现而被水抛弃,但是又或许这是燕子带来的是家乡的消息,这使作者更加思念其家乡。“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一段刻画的场景让大家觉得变动和无奈。调性从E到G,这一段的最后两句与第一段相似,但不是第一段的旋律,而是第一段的低音区域转移到了更响亮的区域,从而增加了情绪的强度。于是,在唱“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他?”时,要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气息、音调、力度、发音、语言处理与情感表达。并且要唱准节奏,显露出焦虑的心情,要更激动一些。这样歌曲的艺术风格和魅力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接着出现了第三个间奏,这次的间奏相对较短,用短短的四小节旋律就把观众带入一个寒冷的冬天。

谱例3

d5b81ca3129372de0f868368a8f9b8f4  第四段刻画的是冬天的风景。在歌词中,作者通过对寒风、野火、黄昏以及随之而来的残霞进行刻画,抒发了他在冬天的孤独、害怕和焦虑的情绪。当唱这段时,要留意唱的苦楚有力。想要真正实现演唱的效果,需要强有力的气息维持,准确有力的咬字,兴奋的情绪和深厚的感情。应该唱出悲痛之情,尤其是唱到“摇”、“烧”两字时,这段的旋律音调从e调回到本来的E调,情绪表达的更清晰有力。最后一句以高八度的宫调收尾,重申歌曲“想他”的主题。尤其是在歌曲的最后处理中,演唱要渐慢的速度和慢慢增强歌唱的力度,坚定地唱出最后一个高音,以强烈的情感结束整首歌。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从最后一个高音就达到了顶峰,纵然歌曲停止,观众也会深刻地沉浸在这种情绪中。

第四段是歌曲的结尾,是这首歌曲音乐形象的持续和延伸,给了听众更多的联想空间。

谱例4

be967009663614d222d9b03047dabc8c  结束语

赵元任先生在写作音乐作品时,一直保持与民族乐曲相融,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将其发扬,丰富壮大了我国的音乐艺术宝库。先生开创了汉语文学的声韵规则和艺术曲目的音调相融合的先河,深入钻研创作富有中国风尚的音乐作品,为的就是写作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质作品。这为我国声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通过浅析《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深入认识了歌曲写作中的民族特色内容,我国汉语言的声韵特征和旋律的巧妙融合和情感表达在歌唱时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歌唱作品的时候,要高度重视情感的处理。希望经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演唱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以及其它艺术歌曲时提供借鉴,让他们更好的将歌曲完美的演绎出来。

参考文献

[1]付培培.《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艺术处理及情感把握[J].中华少年,2017(24):292.

[2]王文彬.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艺术特征[J].北方音乐,2020(14):100-101.

[3]刘凯,宋柏汶.浅析中国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情感处理[J].长江丛刊,2018(07):63.

[4]孟禹彤.《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J].当代音乐,2017(05):75-77.

[5]刘佳音,关韵佳.浅析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音乐创作特点[J].北方音乐,2017,37(16):10.

[6]谢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音乐特点与艺术处理[J].学园,2017(27):153.

[7]李金波.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绎分析[J].民族音乐,2019(04):43-45.

[8]郝晓乐.浅析艺术歌曲中歌词与曲调的表现力——以《教我如何不想他》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6):50-51.

[9]曹若.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也谈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民族化创作特征[J].北方音乐,2017,37(05):106

[10]宋艳.语言美学视域下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分析[J].音乐生活,2018(06):82-83.

[11]黄彦,苏锦宝.廖昌永专辑《教我如何不想他》评析[J].当代音乐,2017(17):89-92.

[12]王宁.《教我如何不想他》演唱版本的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9..

[13]邓一军.赵元任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及表达研究[D].吉首大学,2018.

[14]刘方.《教我如何不想他》三个演唱版本的比较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8.

 致谢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给予我关心、支持和帮助的良师益友、亲人致以最真挚的谢意!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我现在能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班上同学给了我许多建议和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也不会顺利完成论文。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好好珍惜,这段美好岁月,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很幸福。我会更加勤奋学习、认真研究,我会努力做得更好。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你们,愿永远健康、快乐!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分析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分析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1月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959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1月7日
Next 2024年1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