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学院田径专选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预防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田径乃运动之母。田径教学是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基础课。在田径运动实践中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即运动损伤问题。在教学中,由于热身不充分、思想意识薄弱、组织方法欠缺、训练水平有限、场地设施不达标等原因,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本文以桂林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田径运动损伤问卷调查,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找出田径运动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主要致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加强运动损伤事故的预防,提高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和训练质量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田径教学;运动损伤;损伤原因;预防对策

1前言

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田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田径项目的发展愈发迅速,田径运动项目的种类越来越多,对相关动作和技术的要求和标准也逐渐提升,特别是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素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1],由此而带来很多学生在田径教学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田径运动作为我们的必修课,对学生的动作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生在上课期间很容易受伤,一旦出现受伤情况.学生只能停止上课,从而影响考试成绩,其至是重修补考。这一方面也影响了体育教师科学的教学进程和计划,更加影响学生对田径课的学习和以及对运动场的热爱之情。

目前,田径运动已经成为了我国很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在体育教学大纲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之所以田径项目有着这样的地位,与其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技术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不无关系[2]。此外,田径运动也可以说是其他专项体育运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之一。在普通高校中促进田径运动项目的开展以及相关课程的进行,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对于其相关田径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有这种重要的提升作用。

目前,桂林学院也尤为重视田径运动的教学。田径课程作为我院的公共必修课通常为32学时,通过调查桂林学院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了解到:运动训练专业的田径课程是在大二的上学期进行为32学时、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是大一大二进行,共四个学期每个学期也是32学时。田径运动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来说所占的学时比例最大,内容丰富。运动损伤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它与运动训练、运动技术、运动环境和装备等有密切关系[3]。具体来说,田径运动损伤就是指运动员在进行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肌肉拉伤、骨折、挫伤等各种损伤。随着很多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情况的增加,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也都加深了对运动损伤的研究。就运动损伤而言,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田径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普通高校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因素之一,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是每位学生的大敌[4]。鉴于此,为了更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桂林学院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出现率和复发率,本文以桂林学院田径教学中的运动损伤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可以发现主要致因,最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和对策,进而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进一步提升田径运动训练质量和教学质量。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桂林学院2021级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两个专业的学生为田径运动教学中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对象。抽取调查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共323名学生,其中男生285人,女生38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基于本文的实际情况,利用知网、万方、桂林学院图书馆官网等各种渠道,对“田径教学”、“运动损伤的成因”、“运动损伤”、“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段”等关键词进行了检索,最终得到了与本文相关的大量文献和资料,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翻阅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和运动损伤等与本次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为本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2.2问卷调查法

2.2.2.1问卷的发放和收回

本文采用线上发放线上收回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发放收回情况如下:

1584e7139516b96035fc9a2760ab7b23

2.2.2.2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采用重测法来检测问卷的信度。即选取30名运动人体科学系的学生进行首轮问卷的发放,10天之后在对这些学生进行二次发放,对比前后两次的成绩,学生问卷的信度为0.88,说明问卷可信度高。

fc16c4eab1ddb9b5c05d4a472210a3ba

对《桂林学院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学生问卷请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并由10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打分,满分为十分。

7dd9ec7188b154ce59c9e2bbee0f8eaa

由以上数据可知,本文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本文的调查内容,问卷效度达到研究要求。

 2.2.3专家访谈法

为了更加具体、深入的了解田径运动及其损伤致因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相关问题。我曾经多次与具有多年执教经验和工作经验的田径运动教学教授、副教授和运动医学方面的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2.2.4数据统计法

将所获得的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

2.2.5逻辑分析法

本研究利用逻辑分析法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讨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

  3.1.1对田径运动教学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概率的调查

运动损伤的概率是指学生在上课运动练习的过程中发生的继发性和偶发性的运动损伤的概率[5]。通过对桂林学院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323名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我们能够看出,在283名学生中,有148名学生曾经出现过不同程度和不同部分的运动损伤,有135名学生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没有出现过运动损伤的情况,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学生所出现的运动损伤率达52.3%。这正说明了田径运动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是困扰学生、同时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阻碍。

7c1c58da8ac8ac3c899de15ca9830b67

 3.1.2对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部位的现状调查

运动损伤就是指在运动员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伤[6],而田径损伤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就是指在运动员参与田径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如肌肉拉伤、骨折以及挫伤等方面的运动损伤。通常来说,运动损伤的出现对于学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对学生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是扰乱了田径运动教学计划的完成[7]。由于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后不能够进行正常的教学和训练活动,因此也影响了学生本学期的田径成绩。

349f8c133995433ae846f26cdd42f682

根据表5得知,在调查的148名学生在田径运动教学中运动损伤部位有41名学生踝部损伤,占总调查人数的27.7%;有30名学生腰部受伤,占总调查人数的20.3%;有27名学生膝部损伤,占总调查人数的18.2%,同时也有14名学生大腿损伤,占总调查人数的9.5%。而头颈部和其他部位出现运动损伤的比例较小仅占5.4%和4.7%。踝关节成为桂林学院田径运动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这主要是因为踝关节损伤病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发作较频繁,康复也很难回到最初的状态[8]。我校体育生较多,由于他们长期的训练以及训练量大等原因造成踝关节用力过多,对脚面、跟腱、脚掌和胫骨部位的震荡和摩擦严重,从而容易对踝关节造成慢性损伤。

田径运动教学中一部分项目需要学生强有力的腰背肌。在平时的田径运动教学中,由于田径一些投掷、跳跃项目所以容易造成腰背肌的损伤[9]。再加上田径的某些项目中动作的技术特点的关系,这类项目主要依靠腰背肌的力量来完成整个技术动作,以“腰为主宰”的投掷类项目,比如投铅球,学生的腰背肌肉承载较重的负荷时很容易引发急慢性的运动损伤[10]。田径运动教学中很多项目运动都离不开跳跃这个基本技术动作,而经常性的跳跃和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很容易引起膝关节的运动损伤。人身体上的膝关节是大腿和小腿的连接点,起到减震和分散受力的作用。膝关节的滑动和不平稳很容易导致膝关节的脱位,另一方面,关节和肌肉长时间不运动也会引发关节炎。

 3.1.3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程度现状的调查

按照损伤程度,我们将运动损伤分为急性运动损伤和慢性运动损伤[11]。按照运动损伤轻重,我们可以将运动损伤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三个等级。

慢性损伤是指由于日常上课和训练过程中,受伤部分持久性得不到放松和拉伸,从而造成肌肉劳损;急性损伤是指在日常训练或上课过程中,由于学生突然发力、动作变形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12]。轻度损伤主要是针对运动损伤出现后,不影响伤者正常的训练和学习;中度损伤是指在15天内能够恢复身心健康,并且能够继续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训练;重度损伤是指伤者在两周后,因为受伤部位的影响,依旧无法从事正常的训练和学习。

edf5124eb7448a778f1bc21b7229b883

根据表6我们可以得知,在285名桂林学院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调查中,我发现有148名学生出现了运动损伤的情况,针对这148名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程度的调查,其中有92名学生是急性损伤,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2.2%;有56名学生是慢性损伤,占到总调查人数的37.8%。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当增加对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的安全意识。

 3.1.4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治疗现状的调查

be8420e3e104b65c1a403f9be4fcb7ce

由表7我们可以看出,桂林学院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出现运动损伤后,有16人选择每次都进行治疗,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0.8%;有19人选择经常治疗,占到总调查人数的12.8%;有30人选择偶尔进行治疗,占到总调查人数的20.1%;有37选择严重时治疗,占到总调查人数的25.1%;有46人选择不治疗,占到总调查人数的31%。这个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生在出现运动损伤后,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选择不治疗,通过自身的调节让受伤部位恢复,这就很容易造成损伤部位的再次受伤和劳损。因此,呼吁桂林学院的学生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之后应当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从而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2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的内在因素

  3.2.1田径运动的特点

从田径运动项目的组成来说,主要可以分为走、跑、跳、投四种类别的项目,其所追求的目标是更快、更高以更远,因此田径项目对于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种种身体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13]。也正是因此,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身体素质和条件不足以及技术动作事物等原因而引发拉伤、挫伤甚至是骨折等一系列的运动损伤它[14]。

除此之外,田径运动本身对于学生的下肢有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很多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力点都在人体的下肢,如短跑、跳跃等,在进行这些项目的过程中人体的下肢可能会受到比人体体重大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力量,如果学生的下肢条件不足,就会导致一些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甚至是骨折等问题[15]。在本文所调查的323名2021级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当中就有27人存在膝部损伤,其中小腿部位损伤就高达十人,而且在所有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中平均选择系数大于1的几乎都集中在下肢。因此这也可以看出,在田径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关注下肢的运动损伤也是十分重要的。

 3.2.2学校对田径运动的考试标准

学校对田径运动课程的考核标准主要为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16]。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各项考试分数都将影响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指标。因此,造成很多学生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动作技术的把控,从而出现了运动损伤的现象。

 3.3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的产生的外在因素

dda2000fabda4df1687fe99b5d196042

 3.3.1热身练习不充分

在田径运动教学中,上课前不充分的热身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种情况。第一,不做热身练习或是随便应付一下。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没有被充分调动就快速进入到田径运动教学课堂中去,因为这时的韧带和肌肉的韧性还不够,在训练中要承受较重的负担,身体的协调性也会随之变差,也就容易造成韧带和关节损伤[17];第二,热身练习时间过长、量过大。因为热身练习量大时长,所以还没有正式进入课堂的学习中,就已经产生了疲劳,身体机能没有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也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第三,准备活动内容与实际上课内容不能充分结合。没有针对上课的项目而进行对应的热身,易在训练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

 3.3.2思想意识薄弱

学生对运动损伤概念的模糊,以及教师讲解不充分,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事后也没有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导致运动损伤的不断发生[18]。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意识马虎大意,在训练中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总以为自己年轻,适应快,最终因为自己的马虎大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

 3.3.3训练水平有限

例如身体素质没有达到专项训练的要求,在投掷、跨栏项目上,只有肘高于肩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投出最远的距离,如果肘低于肩或转肩翻肘不到位,就会使肘或肩产生损伤;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会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因为急于求成的心理而导致动作变形,从而造成运动损伤[19]。

 3.3.4组织方法欠缺

在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征,强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方法的不当或欠缺,不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活动量从弱到强,技术由易到难的原则,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

 3.3.5场地设施不达标

场地器材设施的完备是上好一节田径课的基础。标准的场地器材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会给学生带来伤害[20]。如场地不平整、沙坑太硬、踏板凹凸不平、器械不牢固等不安全因素也是造成田径运动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

 3.4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3.4.1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田径运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有关田径运动方面的技术动作,更要树立对自身运动健康的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尤其是一些器械项目,更要提高注意力,防止出现运动损伤同时避免因为他人的过失造成自己的运动损伤。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一些有难度的技术动作不能急于求成,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最终完成该技术动作。

 3.4.2做好课前的热身准备

在田径运动前,加大运动关节的活动幅度,做好课前的准备活动。充分调动身体的各项身体机能水平,以适应整堂课的运动强度和积极性。不能局限于一种固定的热身活动方式,根据活动内容,锻炼具有针对性的热身准备活动。使所需关节的韧带、肌肉和关节在大强度练习前得到适应,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概率。

 3.4.3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和训练计划

课外关注训练的难点和重点,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原则,对不易掌握的技术动作,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保证训练的安全及课程的顺利进行[21]。

3.4.4加强训练器械的安全检查

对场地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检查,对已损坏的器材要进行维修或拆除,禁止穿不符合田径运动的服装和鞋子进行训练。

 3.4.5注意合理的膳食和营养的补给

大学生活不比高中生活那样规律,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忽视了对自身膳食和营养的补给,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无法满足体育课的日常教学,造成了很多学生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22]。因此,呼吁广大大学生,要加强对自身膳食和营养的补给,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生的运动损伤呈现出多发的状态。在调查的桂林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的323名学生中,有52.3%的学生发生过运动损伤现象。

4.1.2运动损伤具有明显的项目特点。上肢的损伤其次,以肩、肘部为主;下肢的损伤比例较高,跑的项目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踝关节,投掷类的项目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腰背肌,跳跃类项目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膝部。

4.1.3从运动损伤的受伤程度来看,急性运动损伤的学生占到了62.2%,慢性运动损伤的学生占到了37.8%。

4.1.4从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后的治疗情况来看,31%的学生都选择不治疗,25.1%的学生在受伤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进行治疗,仅有10.8%的学生选择每次都进行治疗。

4.1.5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于热身不充分、思想意识薄弱、组织方法欠缺、训练水平有限、场地设施不达标等。

 4.2建议

4.2.1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进一步掌握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提高对运动损伤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法,增强对运动损伤预防的责任心,注重科学的训练方法。

4.2.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给自身带来的危害,注意教学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4.2.3课前教师要检查场地器材,及时处理不安全故障,保证教学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4.2.4做好教学前的准备活动,热身运动要做到由小关节到大关节,由局部肌群到大肌群,使身体进入最佳的状态后在进行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任玉衡.田科祥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4):377-386.

[2]周怀球.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与运动场景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88-89.

[3]刘晓莉,张琴.体育专业在校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技,2002,6(11):45-46.

[4]宗春林.跳远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2):100-102.

[5]程昊高等体育院校投掷专项本科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其预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66-67.

[6]李登光.标枪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27-28.

[7]吴东明.我国健将级女子标枪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技术性因素[J].体育学刊,1998(3):93-94.

[8]戴敏华,金红霞.铅球运动员的损伤调查及预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5(4):338-341.

[9]杨新生.大学生业余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

[10]何卫东对体育院系学生在田径普修课中运动损伤的调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874-875.

[11]沙军霞.田径运动中的运动损伤预防及紧急处理原则[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5):38-39.

[12]王丙振,黄建伟田径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因素探析[1]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2):137-138.

[13]姚磊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63-366.

[14]毛振明,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2006,3:297—322

[15]周晶.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因素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2002,26(6):107-110.

[16]梁飞111名高校田径运动员两年来的运动损伤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2):104-107.

[17]姚磊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6(1):47-50.

[18]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6.

[19]樊玲.田径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昌吉学院学报2005(3):85-87.

[20]罗桂珍.关于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韩山师专学报,1994(3):127-130.

[21]欧阳金花.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90-91.

[22]赵克宁,余贞凯.高校田径课中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湖北体育科技,2009(3):571-572.

[23]钱峰.田径运动员在体育教学中产生的运动损伤分析及对策[J]运动精品,2018,35(5):69-70.

桂林学院田径专选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预防对策研究

桂林学院田径专选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预防对策研究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1月27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3264.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1月27日
Next 2024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