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玩法及规则的创新让幼儿接受中国民间游戏的研究 以北京市门头沟Y幼儿园为例

  摘要

现如今在我国民间依旧流传着许多具有民俗文化气息、形式各样的游戏,这些游戏都源于我国国人生活,它给我国国人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中国民间游戏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共有的习惯和行为、我们的先人们在游戏方面也有很多的流传,而且他们创作了许许多多我们如今都能耳熟能详的游戏,这些游戏在保证有趣的同时也兼顾了材料简单,简单易学的优点。如今,这些游戏或多或少也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研究古代提供了线索去更好的了解古代人的思想情感。这些游戏没有人数、场地、环境的限制,在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更能了解我国民间特色文化底蕴。不仅如此,它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不同时代的幼儿,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中国民间游戏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将中国民间游戏应用到幼儿活动中,通过玩法及规则的创新,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比较法开展此次研究。
关键词:中国民间游戏玩法规则创新

  研究缘起

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体验不到那样的快乐,在父母的年代里,当我们提起我们的童年时代,总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又无忧无虑。在那时候科技还不发达,家里也没有电视和手机,小孩子不是在院子里丢手绢.捉迷藏就是在玩老鹰捉小鸡和木头人,好不有趣。提起童年时代给我国国人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中国民间游戏源于我国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在中国幼儿间广泛流传。现如今,成年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顾不上家庭,现代家庭又多居住在楼房,幼儿除了幼儿园的同学,很少能有接触到同年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因此,电子产品成了现代的“哄娃神器”,幼儿们终日与手机等电子产品为伴。这些电子产品上的新鲜事物让幼儿很快就能接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电子游戏玩法简单,规则易懂,但又不乏味。并且大多数电子游戏会不定时更新,在玩法及规则上不断推陈出新,更容易让幼儿产生好奇心。成人一般对新鲜的事物都抱有期待的心里,幼儿也是如此。相比旧事物的死板、重复、单一,在好奇心驱使下,幼儿会对难度升级、规则变通的新鲜游戏反而更容易接受。另外,电子游戏在玩法和规则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规避了很多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在“跑酷”这项电子游戏中,最初的规则,当游戏中人物“掉”下跑酷道路,游戏即结束,玩家只能重新回到起点再继续游戏。这样会使玩家尤其是幼儿玩家,失去耐心,重头开始可能会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并对游戏失去兴趣。升级之后,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在“跑酷”过程中,玩家可以控制游戏中人物吸取道具的“金币”,在任务“掉下”跑酷道路时,可以根据自己吸取金币的数量继续“购买”“红心”以继续从“掉下”的地方继续向前。这样一来可以让玩家尤其是幼儿玩家增加玩游戏的时长,也就对游戏更感兴趣。二来,这样的玩法避免了玩家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中国民间游戏指的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结合历史时代发展的特点和。每一个地区的发展的不同,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很多百姓都乐于去创造自己独特的游戏去丰富自己的业余时间,同时当某个人创造的游戏被多数人喜欢时,加入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也就成了群体活动。民间游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行为游戏,它包括:棋牌类游戏、球类游戏、投射游戏、赛技巧竞技游戏、手工制作游戏和模仿类游戏等;二是文学游戏。文学游戏指的是带有口头文学性质,但没有实际行为动作,只靠嘴巴说便可进行的游戏。主要有:笑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谜语等等。行为游戏则人们只要大伙聚在一起,然后说明规则就可进行游戏,它简单易学而且娱乐性强,在获得欢声笑语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健康又开心。民间游戏之所以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是因为它不仅让人们感到快乐,而且它也是古代人智慧的沉积的象征,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宝贵产物。
足球是中国祖先发明的行为游戏,多人参与共争抢一球,你追我赶实在有趣。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先皇帝在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玩这种游戏,只不过那时候足球还不叫足球而被称为蹴鞠,参与者可用身体去击球但不可用手。以生产活动为灵感来源,人们也创造了投石子和击打游戏等等,再后来出现了象形文字,被记载下来的游戏就更多了,多部文献都记载着游戏。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的民间游戏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流淌,我们接着来了解唐代和宋代的人们都爱玩些什么。那时候的人们相对于之前已经比较富足,人们安居乐业的同时游戏也发展起来,民间流传下来的歌谣小调中记载更多起来。如在由刘向的《别录》中记载着“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并留下了击壤歌;晋人黄甫谧《帝王世纪》记载了尧时代的击壤游戏,击壤歌也在其中被流传下来同时,由于时代的国泰民安,人们也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人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娱乐场所,如今已被证实。
2.1 制定传统民间游戏规则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教工幼儿园教师蒋美霞在《“旧”游戏“新”玩法——对传统民间游戏的改编策略初探》中提出,使“旧”游戏有“新”规则。很多传统民间游戏在玩耍过程中,为了达到胜利的目的,幼儿会表现得有些“野蛮”,同伴间容易发生纠纷、容易受伤。如在玩“捉迷藏”时,追赶者会使劲儿拉住躲闪者不放,有的甚至把衣服都扯破了还不肯松手,从而我们可以在深入分析游戏的基础上,视游戏的实际情况,对传统民间游戏的规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也可以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因此,我认为可以从重新制定中国传统民间游戏的规则来使幼儿接受中国民间游戏。
2.2 对民间游戏的玩法进行拓展
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素质教育,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更是重要,如今很多家长都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孩子来说让他们去坐在座位上好好学习是很困难的,小孩子生性好动,如果说我们可以结合传统的民间游戏来开展我们的教学,那这一定是非常好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东西,同时还可以使民间游戏更好的传承下去。福建省石狮市第二实验幼儿园的教师王德馨说:些民间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或者游戏材料不好收集,使得这些民间游戏不能够获得开展的目的,对幼儿发展的帮助不大。所以我们在幼儿园等场所开展民间游戏时也必须要结合实际,从主要群体出发,选择性的改变游戏规则,主要做到以下三点:(1)结合幼儿园小朋友的习惯和天性开展民间游戏。大、中、小班的小朋友应该开展不同的民间游戏。大班的小朋友在幼儿园中相对成熟,同时他们已经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知道什么是输什么是赢,以此在制定游戏规则时可以相对要求更高一些;中班的小朋友会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可以多制定写集体游戏,增进感情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小班小朋友年龄较小,他们还没有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玩游戏也喜欢自己和自己玩,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游戏必须简单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如此,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方法,只有灵活变化才能使民间游戏发挥更大的作用。(2)民间游戏的开展不能脱离实际。针对民间游戏的创编可以将一些生活情境加入其中,使游戏具有较强的情境性。此外,还可以将幼儿园一日生活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生活,养成良好习惯。
根据以上现有研究,我认为,让幼儿接受中国民间游戏可以通过玩法及规则的创新来开展。

  (二)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观察法,对比法,研究文献
1.通过文献研究法,根据已有文献分析,总结,以支撑此次研究的论证。
2.通过观察幼儿在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通过改编中国民间游戏的规则和创新玩法之后的游戏呈现方式,得出此次研究的结论。
3.通过改编中国民间游戏的规则和创新游戏玩法前后呈现效果的对比,得出此次研究的结果。

  (三)研究对象

北京市门头沟区Y幼儿园中班幼儿研究人数若干幼儿。

  (四)研究设计

1.通过观察法,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将中国民间游戏“丢手绢”融入到幼儿活动中。首先,教师向幼儿讲述游戏规则和玩法(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选出第一位“丢手绢”的幼儿X,幼儿X在由其他7名同伴围成的圈子我们跑圈圈,在歌曲结束之前把手绢偷偷放在某一个小朋友的背后,若被丢手绢的人发现手绢并站起来追到了丢手绢的那名同伴,那么被对手娟的那名小朋友获胜,否则则另一位小朋友获胜。在丢手绢的时候小朋友们还要唱丢手绢的歌谣: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2、在童年时代里耳熟能详的游戏还有“老狼老狼几点了”,就是在现在还有很多综艺节目中还有它的身影,它的游戏方式和木头人相似,在幼儿园里,老师先给小朋友们说明游戏规则,然后可以石头剪刀布选出一名小朋友作为“狼”,他背对站在所有小朋友的前面,小朋友们从同一个七点出发,问狼:老狼老狼几点了,狼从1到12中选一个数字回答,狼说几点则同学们可以走几步,老狼回头时抓到人就算输,回头的时候有哪个幼儿动了,那么这个幼儿接下来就扮演“老狼”,继续游戏。

  (五)研究现状

1.在观察中,我发现幼儿在歌谣停下之后,幼儿A将手绢放在幼儿B身后的时候,幼儿B不能及时发觉,并反映过来要去追逐幼儿A。并且,有的幼儿在追逐过程中,幼儿A不能迅速跑到幼儿B的位置上,甚至有的幼儿会在跑的过程中摔倒,在追逐失败,表演节目的时候,有的幼儿会表现出胆怯。
2.通过创新游戏的玩法和改变游戏规则的设定,与中国民间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原始游戏规则由“老狼”去“追逐”幼儿时可能会发生碰撞或跌倒的现象。相比较之下,这既能提高小孩子的反应速度和观察力,又是一种危险系数小的游戏。

  (六)解决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针对幼儿A将手绢放在幼儿B身后的时候,幼儿B不能及时发觉这一现象分析,可能是由于中国民间游戏来源于我国人民的生活,就是为了锻炼人的反应能力,那么如果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来不及反映,那么我认为在游戏初期阶段,可以在幼儿A把手绢放在幼儿B的身后时,可以轻拍幼儿B的肩膀,让幼儿先适应游戏的规则,在熟悉规则和反应能力加强之后,在取消“拍肩膀”的动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反应能力的锻炼,还不会让来不及反应的幼儿感到难堪。在追逐过程中,幼儿X不能迅速跑到幼儿Y的位置上,甚至有的幼儿会在跑的过程中摔倒,这一现象分析,我认为是因为现如今幼儿的生活环境不同于中国民间游戏。初始时期,那时候儿童没有现如今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只有三五成群在户外玩耍,在体力上,那时候的幼儿远远比现在幼儿耐力和体力超出很多,所以,我建议,可以在游戏的初期,将“跑着”追逐,改为小步跑跳,这样可以让幼儿慢慢适应游戏的运动量,之后再逐渐改为跑,循循渐进,即可避免幼儿摔倒。我认为这个游戏还存在一个弊端,虽然说游戏失败后,要求幼儿表演节目,但在表现出幼儿才艺,鼓励幼儿表现自己的同时,也应照顾到没有才艺的儿童内心的感受,没有才艺表演的儿童,在被要求表演节目的时候,会产生胆怯、排斥的心里。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做“丢手绢”游戏之前应预想到这点。我建议可以放宽要求,在游戏失败后,可以将游戏规则改为表演节目或者拍皮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幼儿的心灵受到创伤,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让幼儿接受中国民间游戏是可以通过改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来施行的。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同时还增强了幼儿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并且对教师在创新层面也是一种锻炼。让幼儿接受中国民间游戏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作为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创新精神的传递。

  (七)参考文献

[1]蒋美霞.“旧”游戏“新”玩法——对传统民间游戏的改编策略初探[A].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第二届张雪门教育思想研讨会[C].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学前教育杂志社,2020:3.
[2]王德馨.民间游戏玩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253.

通过玩法及规则的创新让幼儿接受中国民间游戏的研究 以北京市门头沟Y幼儿园为例

通过玩法及规则的创新让幼儿接受中国民间游戏的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2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367.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2月18日
Next 2022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