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摘要: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业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一般在20%~30%。仔猪断奶后,由于饲养环境、生活习性和生理上的变化,以及不合理的营养和管理等原因,导致仔猪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和免疫功能差,对各种应激因素敏感。此时,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或饲料营养不全或维生素缺乏,将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如断奶前使用过多的抗生素、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或饲喂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饮水消毒不彻底、使用冰冻饲料、仔猪断奶时转群等。另外,由于仔猪肠胃功能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母乳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同时在断奶时受到应激的影响,使得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中各种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对肠粘膜造成损害;大量消化酶分泌不足等因素也是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养猪生产中要高度重视仔猪断奶腹泻问题。现就仔猪断奶前饲养管理不当、断奶后饲料营养不全、应激因素等几方面导致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

 一、引言

断奶仔猪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在我国,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在20%~30%,个别地区甚至高达50%以上。因此,如何减少和控制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已成为广大养猪户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对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提供参考。

 二、引发仔猪腹泻的因素

①断奶前饲养管理不当,如母猪有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仔猪吃乳后消化不良,产生腹泻;或断奶时应激反应过大,使仔猪消化功能紊乱;②断奶后饲料营养不全,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或饲喂霉变、有毒、有刺激性的饲料,如饲喂未经发酵的豆饼或豆粕;③断奶后环境改变:断奶时仔猪因环境改变而不能很好地适应;④仔猪自身疾病:仔猪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感染各种病原,尤其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如仔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

以上是导致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非感染性因素如饲养密度过大、气温过低、转群过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

(一)生理性因素

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仔猪出生后,胃肠道内尚未形成完整的消化腺,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低,消化能力差。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易被消化吸收。但是仔猪断奶后,其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很弱,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营养物质,而且乳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被大量分解,这会使仔猪发生营养缺乏症。

免疫力低仔猪断奶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由于断奶时仔猪体内产生了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如应激因子、生物膜结合蛋白等)和消化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了仔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1.胃酸分泌不足

由于断奶后,仔猪的胃肠道功能发育不成熟,胃酸分泌不足,胃蛋白酶活性也较低,此时若饲喂一些适口性差、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会影响其消化吸收,导致腹泻。

防治措施:饲喂前将饲料煮熟煮透,可提高胃蛋白酶活性。

2.胃肠消化酶少

仔猪的胃肠道内存在多种消化酶,在一定的温度、PH值、pH值和胃液/胆汁液比例条件下,这些消化酶就会发挥作用,为动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断奶前仔猪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会导致消化能力差,采食量低,从而引起腹泻。随着日龄的增加,仔猪体内消化酶逐渐分泌增多,消化能力逐渐提高。仔猪断奶后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其采食量下降、营养物质消化不良。因此在断奶前后要补充足够的消化酶以保证仔猪营养的需要。

3.免疫能力较弱

断奶后仔猪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受到一定影响,断奶后的仔猪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目前在国内养殖中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性腹泻病毒以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病毒性腹泻病毒都会引起仔猪腹泻,其中细菌性腹泻病毒对仔猪危害最大,其会导致仔猪脱水,造成仔猪抵抗力下降。

同时,在断奶时应激因素影响下,仔猪的肠道粘膜分泌大量粘液,这是一种保护屏障,可阻挡致病菌入侵。当仔猪肠道粘膜被破坏时,则会导致肠内容物中的有害菌大量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引起腹泻。

4.体温调解

由于早期断奶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在断奶前后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仔猪肠道内的温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因此,在断奶前后要加强对仔猪的保暖和加温,保温的方法主要有:

①保温箱、保温灯、保温毯。保温箱或保温灯内放入热水袋,在保温箱内放置小火炉或电热板;

②人工加温。对断奶前后的仔猪用加温设备进行人为加温,以增加仔猪肠道内的温度,提高仔猪的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主要是向仔猪提供热水袋;

③温水拌料。在断奶前后的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温水,水温一般不超过45℃,添加量为日粮重量的0.3%~0.5%;

④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

 (二)病源性因素

微生物因素断奶前仔猪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而断奶后由于营养物质的缺乏和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以及由于猪只自身的生理特点,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使这些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侵入仔猪体内,引起发病。

药物因素仔猪肠道内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酸性强、无氧环境,加之断奶时仔猪产生了一种叫乳房炎的疾病,导致仔猪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同时大量繁殖,导致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

1.细菌性腹泻

由于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腹泻称为细菌性腹泻,常造成仔猪大量死亡。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大肠杆菌为最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一般发生在断奶后7d以内,是断奶仔猪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仔猪断奶后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加上免疫抑制以及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等应激因素刺激,引起肠道粘膜损伤或肠蠕动紊乱而发生腹泻。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常引起仔猪急性腹泻和败血症。

2.病毒性腹泻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多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腹泻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其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无明显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早春、晚秋和冬季。仔猪感染后以腹泻为主,粪便呈黄色或绿色,有腥臭味,有时带有粘液或血液。病初腹泻量少,随后病情加重并迅速传播,死亡率高。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寒保暖、通风换气。

(2)加强免疫接种工作。

(3)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4)在流行季节来临前或流行初期口服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在流行地区可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配合使用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3.痢疾密螺旋体腹泻

痢疾密螺旋体(chiliomycota porphyroides)是一种多杀性细菌,由痢疾密螺旋体寄生于仔猪小肠和大肠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临床上以粪便呈黑色、恶臭、稀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粘液和血液为特征,具有高度传染性。仔猪在断奶前由于缺乏营养物质和环境应激,易感染痢疾密螺旋体,一旦发病往往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研究表明,痢疾密螺旋体的感染可以使仔猪的免疫功能下降,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使细菌容易繁殖,从而导致腹泻发生。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三)料性因素

在仔猪断奶前,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面,而仔猪断奶后,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急剧增加。如果此时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则会引起仔猪腹泻。在断奶后饲喂全价料时,由于粗纤维的消化率很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则会引起仔猪肠道粘膜受损。同时,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还会影响小肠对乳糖的消化吸收。

另外,在炎热的夏季或冬季断奶仔猪常采用冰冻饲料,在断奶前未经过高温处理的饲料极易产生霉菌毒素污染,而仔猪对霉菌毒素敏感,食用了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引起腹泻。所以在断奶前对饲料进行高温处理可有效降低霉菌毒素污染对仔猪的危害。

1.饲料中植物蛋白所占的比例过高

仔猪断奶后,体内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而植物蛋白所占比例过高,会引起仔猪腹泻。试验证明:哺乳仔猪在断奶前后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差异较大,断奶前后仔猪日粮中的植物蛋白含量超过40%时,会引起仔猪腹泻。因此,要想减少仔猪断奶腹泻的发生,应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蛋白质原料如豆粕、鱼粉、小豆饼等。此外,在饲喂过程中应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中的粗纤维含量,使其维持在2%以下,这样有利于减少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

2.脂肪过高

仔猪断奶后,由于胃肠道功能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特别是淀粉酶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分解饲料中的淀粉。加之胃肠道内缺乏脂肪酶,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使大量脂肪被吸收入血,进入肠内的脂肪量超过肠道内的消化能力,在小肠中产生大量气体和过多的油脂而发生腹泻。此外,断奶仔猪采食较多的是生料,而生料中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使得脂肪在肠道中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3.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

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指各种霉菌毒素、蛋白质/氨基酸、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群、非淀粉多糖等。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力、生产性能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超过150μg/kg时,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就会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霉菌毒素能直接导致肠粘膜损伤,还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霉变饲料,以减少抗营养因子的产生。

4.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因子

早期断奶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食物消化能力差,如果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因子,也会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和腹泻。有研究表明,仔猪断奶后3~5d内由于缺乏维生素E而导致腹泻的比例高达30%以上。因此,要选择质量好、适口性好的饲料,注意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平衡。

5.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

仔猪在断奶前,胃中缺乏淀粉酶,胃酸分泌少,而胃中消化酶的活性很高,而在断奶后,酶的活性迅速降低,因此消化能力很差。饲料中纤维含量过高会增加小肠内的摩擦阻力,刺激肠道蠕动,导致仔猪腹泻。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15%以下。在实际生产中可使用一些添加了纤维素或半纤维素的产品来改善仔猪的适口性,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如采用低纤维素日粮或添加适量微生态制剂来提高仔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另外,在饲喂仔猪时可适量添加一些维生素及矿物质类添加剂,如硒、锌等,以增强仔猪对粗纤维的消化吸收能力。

 (四)应激因素

仔猪在断奶时由于环境的变化,饲料的更换,生活习性的改变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均可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其中以温度、湿度、噪声、空气污染及运输等应激最为明显。当仔猪应激反应超过机体的忍受极限时就会发生腹泻。

(五)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诱发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当环境温度过低时,仔猪消化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腹泻。饲养密度过大也会导致仔猪消化不良。环境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也会导致仔猪腹泻。

 三、仔猪早期断奶腹泻的表现

仔猪早期断奶腹泻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发病机理复杂,且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发病特点可以将仔猪早期断奶腹泻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急性腹泻多发生在仔猪断奶后2~3周,发病率可达60%以上,死亡率可达30%以上。慢性腹泻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个月的仔猪,多发生于6~9周龄。此外,根据发病规律和病程长短不同还可分为仔猪断奶腹泻、断奶应激性腹泻和仔猪病毒性腹泻3种类型。仔猪断奶腹泻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以消化酶分泌不足和肠道微生物紊乱为主要特征。

 四、仔猪腹泻的防冶与治疗

仔猪腹泻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在生产中应采取综合措施,既要防止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又要防止断奶后仔猪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要切实做好仔猪断奶前的饲养管理工作,并加强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注意饲料、饮水、环境卫生以及各种应激因素,降低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旦发生仔猪腹泻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因细菌或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应及时采取抗菌药物治疗,同时也要对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防治

为了预防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应从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和增强仔猪免疫力等方面入手。在仔猪断奶前,要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尤其是要做好保温工作,以降低环境温度和减少应激因素的影响。断奶后应立即调整日粮中的粗蛋白质、粗纤维和钙含量,减少淀粉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同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复合酶制剂、益生菌、益生素等,以提高仔猪免疫力和抗病力。

1.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如果接种疫苗的时间不合适或者注射部位选择不当,则会导致仔猪腹泻。免疫接种时机对仔猪免疫应答反应有很大影响,仔猪出生后三天内进行免疫接种,能获得较高的免疫力;断奶后一周内进行免疫接种,则免疫力较低。因此,在断奶后一周内可以对仔猪进行免疫接种,可预防多种疾病;断奶后两周内注射猪瘟疫苗能预防猪瘟;断奶后两周注射三联四防灭活疫苗能预防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

2.补酸化剂

仔猪在断奶前后,肠道内的pH值下降,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特别是对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消化率下降。因此,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提高仔猪胃肠道的pH值,以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研究表明,在仔猪饲料中添加0.5%~1.0%的酸性添加剂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和日增重。

3.补酶制剂

仔猪在断奶前由于缺乏相应的消化酶,而造成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腹泻。因此,补酶制剂是早期断奶仔猪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目前应用于动物生产的酶制剂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其中淀粉酶和蛋白酶具有降低饲料中淀粉消化率,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脂肪酶具有降低饲料中脂肪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同时,一些有机酸、抗菌物质也可刺激胃肠分泌消化酶。另外,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还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肠道,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恢复正常功能。因此,补酶制剂能有效解决断奶仔猪消化不良、腹泻的问题。

4.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

仔猪在断奶前,体内已经储存有足够的抗体,可以抵抗断奶时的应激,但断奶后机体免疫力降低,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仔猪断奶后应及时注射疫苗,同时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5.补铁

仔猪缺铁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且仔猪在断奶后由于采食量下降和肠道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机体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尤其是断奶后0~7d内,仔猪发病率高达60%以上。因此,在仔猪断奶前进行补铁可以有效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补铁剂的选择可以从传统的硫酸亚铁+葡萄糖)或有机酸铁盐(柠檬酸亚铁+葡萄糖)中选择。添加量应以猪能接受为准,以确保补铁效果。

6.提高氨基酸含量、降低粗蛋白含量

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有限,饲料中的粗蛋白会影响仔猪的消化功能,从而造成腹泻。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氨基酸可降低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据报道,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可以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达20%左右;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日粮蛋白质利用率达10%左右。赖氨酸可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其主要是由于赖氨酸中蛋氨酸的含量较高,而蛋氨酸可促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生长与修复。因此,在仔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蛋氨酸可以降低断奶仔猪对粗蛋白的消化。

7.合理加工处理饲料原料

断奶仔猪饲料应注意加工处理,如先将玉米、豆粕等原料蒸煮至半熟,再进行粉碎处理,可以避免霉菌毒素污染,改善饲料品质,提高利用率。同时,根据仔猪的年龄选择不同的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并定期更换原料。

8.添加高水平氧化锌

锌是动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部分,是动物生长发育、生殖、抗感染的必需微量元素。锌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体内参与蛋白质和能量代谢,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及性成熟。锌是仔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仔猪生长发育和代谢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锌能促进肠道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高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生长繁殖。锌在体内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促进生长、抗感染、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但锌在日粮中的添加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否则会引起仔猪腹泻、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仔猪死亡。

9.减少应激

断奶时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尤其是对温度、湿度和噪音等刺激更为敏感,使其生长发育受阻,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因此在仔猪断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断奶前对猪舍、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二是饲料营养要全面,使仔猪在断奶时不会出现营养缺乏而造成腹泻;三是注意饲料的储存和饲喂方法,防止饲料变质;四是提前7d左右断乳,减少断奶时应激反应。

此外,断奶后要及时对仔猪进行补饲,尤其是要保证仔猪料的供应。补饲不仅可以降低腹泻率,而且可以促进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由于仔猪不会咀嚼饲料,因此补饲时一定要将饲料磨成粉后饲喂。需要注意的是,补饲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10.加强环境控制

早期断奶仔猪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持猪群温度适宜。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内,使仔猪自由活动,这样可减少应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仔猪腹泻。所以,应保持猪舍内的适宜温度,一般要求白天保持在25℃~28℃,夜间保持在18℃~22℃。

保持舍内卫生、干燥和空气清新,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最好给仔猪创造一个清洁、干燥、舒适、安静的环境,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每天清除粪便1次,勤换垫料并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防止潮湿或粪尿污染饲料和垫料,以免引起仔猪腹泻。

 (二)治疗

断奶后仔猪腹泻的治疗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定时清扫圈舍内的粪便和垫草;二是注意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的饲养管理,加强哺乳仔猪的护理工作;三是使用中药治疗,如黄芪多糖、小苏打等,可提高仔猪胃肠道免疫力;四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五是对症治疗,如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时,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液体。此外,还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及矿物质元素,以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肠道疾病。

1.抗病原消炎

仔猪断奶后,由于没有适应环境条件,加上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足,导致免疫器官发育不全、免疫力低下。因此,必须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做好免疫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

在仔猪断奶前3~4d应开始补料。补料量根据仔猪体重、日龄和个体差异来确定。补料的目的在于促进仔猪肠道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使其在断奶后尽快适应环境条件和饲喂水平,从而减少断奶后腹泻的发生。

对患有细菌性腹泻病的仔猪可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类药物或添加适量维生素制剂。研究表明,饲喂复合乳酸菌制剂能提高断奶仔猪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2.补液

仔猪腹泻常因肠道内水分不足,体液丢失过多而造成脱水。如果仔猪在断奶前或断奶时有腹泻发生,应立即补液。补液的方法有口服补液盐、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等。

一般仔猪出生后3~4h开始饮水,按每千克体重10~30 ml的比例,拌入2%的葡萄糖和0.9%的氯化钠溶液,待仔猪适应饮水后改为每千克体重50 ml,每天2次。仔猪补液的量要根据胃肠容量和饲料营养价值来确定,一般以1~2d为宜。但在给仔猪补液时要注意:第一,要选用质量好、新鲜的葡萄糖;第二,在补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仔猪的反应,如果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补液。

3.理肠健胃

理肠健胃可使胃肠道内产生大量消化酶,从而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能力,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消化吸收。对仔猪腹泻治疗时,要保证母猪乳汁中的营养成分和乳汁量,保证哺乳母猪泌乳量充足,并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酶制剂,以增加仔猪胃肠道内产生消化酶的数量。

4.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提高仔猪自身的免疫力,防止有害因子对仔猪的侵袭,是减少腹泻发生的根本措施。因此,要保证仔猪能顺利地断奶。可在仔猪断奶前3~5d添加由酵母提取物、核黄素、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添加酵母提取物能够使断奶仔猪肠道中有益菌群数量增加,消化酶活性增强,同时可促进肠道蠕动和粪便的排出,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数量,从而增强仔猪的免疫能力。另外,也可以在断奶前1~2d添加微生态制剂,如丁酸梭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这类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地刺激肠道有益菌群生长,抑制有害菌增殖,从而提高仔猪肠道免疫力。

 五、结论

仔猪断奶后腹泻不仅严重影响仔猪的健康,而且造成仔猪断奶后的生长速度慢,料肉比高等,造成养猪成本增加。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奶水质量,提高仔猪自身的免疫力;其次要搞好环境卫生,对圈舍、用具进行定期消毒;再次要做到科学添加饲料和配方,选择优质的全价饲料;最后还要做好保温、防湿、防寒、防风措施。

(1)对于因断奶应激引起的腹泻,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微生态制剂等进行预防。

(2)对于因饲料营养不全引起的腹泻,应在仔猪断奶前3天开始饲喂保育料,同时添加优质的复合维生素和微生态制剂。同时要注意饲料的保存,防止饲料发生霉变。

(3)对于因霉菌毒素引起的腹泻,可在仔猪断奶前3天开始饲喂霉败豆粕或玉米等低蛋白饲料,同时添加适量的小苏打溶液。

同时要注意在仔猪断奶后对圈舍、用具进行消毒,以减少应激。

 参考文献:

[1]莫畏畏.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2,(12):83-85.

[2]付婧洁,王根宇,刘雪连,马云飞.仔猪早期断奶过程中肠道菌群变化引发细菌性腹泻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2,(21):41-44.

[3]Hansen L H B,Lauridsen C,Nielsen B,Jørgensen L,Canibe N.Impact of early inoculation of probiotics to suckling piglets on postweaning diarrhoea-A challenge study with Enterotoxigenic E.Coli F18.[J].Animal: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imal bioscience,2022,16(11).

[4]师丽敏,李运华,杨琛,易新.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22,13(18):74-76.

[5]谢智文,董毅,徐杰,黄鑫,廖灿青,胡骏鹏.不同酿酒酵母细胞壁对断奶仔猪早期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J].中国饲料,2022,(17):147-150.

[6]来庆鹏,丁春明.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13):51-53.

[7]徐云政.日粮添加槲皮素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22.

[8]杨文波.鞣花酸与小檗碱联用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22.

[9]Ma Min,Chambers James K.,Uchida Kazuyuki,Ikeda Masanori,Watanabe Makiko,Goda Yuki,Yamanaka Daisuke,Takahashi ShinIchiro,Kuwahara Masayoshi,Li Junyou.Effects of Supplementation with a Quebracho Tannin Product as an Alternative to Antibiotics on Growth Performance,Diarrhea,and Overall Health in Early-Weaned Piglets[J].Animals,2021,11(11).

[10]Thomas Johan,Rousselière Yvonnick,Marcon Michel,Hémonic Anne.Early Detection of Diarrhea in Weaned Piglets From Individual Feed,Water and Weighing Data

[J].Frontiers in Animal Science,2021.

[11]胡军.利用贵州从江香猪资源发掘早期断奶仔猪腹泻抗性相关肠道微生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12]赵鹏.天然保健植物饲料添加剂组方防治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8.

[13]裴小英.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早期断奶仔猪胃肠黏膜屏障中作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14]高红梅.ETEC对断奶腹泻仔猪胃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

[15]贺培益.抗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口服液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

[16]蔡元丽.含肽肝素渣水解物对早期断奶仔猪消化吸收与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

[17]高春生.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肠道上皮细胞发育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00.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4年3月2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388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22日
Next 2024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