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探索调研报告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加。《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当下的发展浪潮中,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才发展俨然成为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加。《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当下的发展浪潮中,科技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作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才发展俨然成为“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教育的对象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能够保证教育质量。且其学术化、专业化程度也较高,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着更大优势。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普及程度较高,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量均处于世界前列。教育部于2017年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拥有2914所正规大学,高等教育规模庞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的不仅是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样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据统计,我国201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765万人,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应用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不足,造成毕业人数多、就业压力大,但企业依旧难以吸纳足够的专业人才。究其原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时,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错位严重,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变。
  从职能的角度来看,高校不仅承担着提高人才学术能力的重任,同样也需要帮助人才掌握社会生存的各项技能。当高等教育系统相对稳定的结构无法与外部环境实现互动,甚至相背而驰时,高等教育本身的职能也被削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现象称之为高等教育能力失调,或是功能失衡。高校毕业生日益增加的人数与企业不断增加的人才缺口之间的矛盾,即是高等教育能力失调的表现。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的职能作用,使高等教育真正实现与社会的有效对接,调整既定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巴巴德波勒斯曾就这一问题发表过自身观点,他认为,为了解决教育体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该从调整教育目标入手,促进教育教育结构的改革。[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这一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和用人需求不同,高等教育结构应该以地区发展需要为指导进行优化。特别是在“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高等教育要从调整教育结构入手,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各地区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这些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必要从根本上了解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关于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时期,为了与国际接轨,吸收更加先进的科技知识,举办了以外语和军事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学校。自此,我国高等教育秉持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思路,发展了几百年。尽管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尝试过突破创新,试图寻求一条以能力和专业培养为中心的道路,但结果不尽人意。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政策驱动不足,高职院校的转型之路困难重重。二是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新的教育模式和思路很难被大众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无论从办学体系、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式及培养规格等方面都依托于普通高等教育而存在,并没有真正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想要根除这一弊端,需要从原因入手,展开富有针对性的工作。在完善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普及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优化教育体系,转变教育模式,强调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起初,高职学校在组织结构上隶属于高等院校。即高等院校为了实施职业化或专业化教育,设置而出的教育机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源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序列中两大不同类型分支结构。在经济转轨的推动下,我国经济体制与高等教育相互碰撞交流,高职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产物,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从教育的侧重点来看,高职院校更加专注于某一技能、某一职业的针对性教育,培养专业化人才。加之高职院校与社会和市场的沟通较多,能够更加准确地抓住社会发展脉搏,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使知识与社会接轨、人才与企业接轨。高职院校与社会和市场的沟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在企业设置实训基地。通过入企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使之在毕业之前便能够掌握基本的应用技能和经验。二是企业参与办学。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为了引入更多符合自身要求的人才,会主动向高职院校投资,争取学校的高水平人才。在这种沟通之下,高职院校获得了企业的资源和资金,发展步伐更快;企业也从学校得到了所需人才,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二者实现了资源互通和成果转化的目标。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性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

  一般来说,国际上将人才根据不同的特性分为四类:一是学术(研究)型人才,其知识储备丰富、学术水平较高,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二是工程(设计)型人才,对相关政策规定和一般规律有较好了解,能够进行与决策、设计相关的工程型工作。三是技能型人才,对某一领域的技能有较高程度的了解,能够较好地完成相应工作。四是技术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动手能力,能够将知识技能直接应用于实践。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前两种人才为主要目标,为社会输出智力技能工作者。这部分工作者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将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或根据客观现实制定工作规划、设计,用以指导具体工作的进行。高职教育则不同,它更加注重人才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使其能够在生产、建设等工作的前线发挥自身力量。换言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将普通教育培养人才的研究成果或规划设计投入实践,完成具体的应用。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人才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能够对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2.教育类型和内容的差异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变迁,学科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向。普通高等教育根据学科分类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完成教材编制,其理论价值颇高,能够将前人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整合起来,向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和观念的传达。也就是说,普通高等教育更加注重自然规律、技术工具的传承发展,理论教学色彩浓郁。这种注重理论教学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与社会的接轨。学生完成学科内容的学习后,依旧难以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人才和社会的衔接度不高。高职教育则从普通高等教育的薄弱之处入手,对人才进行职业岗位教育。具体来说,是根据实际的社会职业岗位(群)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对人才进行培训。这就使得高职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并非按照传统的学科导向,而是以岗位为指导,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较为繁杂,涉及到多种不同学科。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高职教育根据岗位能力来进行知识的取舍和重要程度的排序,进而实施教学。高职教育要求其培养的人才能够具有很强的社会岗位适应能力,能够在毕业后即时进入到工作角色。在教育结果的评价方面,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一般以人才的学术能力、研究成果为主要依据,鲜有专门的工作能力评估方法。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能否培养出胜任某一岗位(群)的专业型人才,人才是否具备完成一线工作的素质和能力,这成为教育成果主要的评价指标。高职教育更加关注经验性知识的传承,是在长期的社会工作和发展中,能够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的手段、方法的积累和传递。正因为教育目标、类型和内容的差异,尽管两者有较多相同名称的专业,但本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3.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差异

  因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类型及内容的区别,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上,二者在产学研模式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人才的科研能力、学术知识积累为主要导向,注重研发和效益,其产学研模式主要为三种:一是建立在合约基础上的模式。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通过签订合约,完成技术成果的转让或进行合作开发等工作。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为,合作双方或多方在合作开始之前签订合约,对各方的权能进行界定划分,后续的合作或转让需要尊重合约内容。二是共建科技经济实体的模式。企业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向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进行投资,共同完成技术的研究开发,这种经济实体可以是研究或实验中心、开发公司或企业等等。在此模式下,院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得到更多的研究资金,推动研究进展;企业也能使用到最新的技术,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资讯,二者共同促进发展。三是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和大学园区的模式。以科技人员为主导,进行单位的创建,加快研究成果的流动速度,使其能够更加快速地转化为可在实际中应用的内容。该模式需要以人才为载体,注重人才和研究成果的利用。高职教育以培养具备一线工作能力的人才为导向,注重实用价值,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工学交替”模式。这是一种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互相帮助的培养模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一般的课程内容,同时也要进行多次实习或顶岗工作。学生在学校学习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得到简单的实践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实习或顶岗工作中。二是双向参与、分段培养模式。将三年的高职教育划分为两段,前两年为第一段,后一年为第二段。在第一段教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实训或实习。第一段教育结束后,学生进入企业完成第二段教育。第二段教育的主导者并非是高校和老师,而是企业和同事。在第二段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同时完成部分专业课,并根据实际的实习工作,在学校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题目拟定及撰写。三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科研—就业”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通过学习和实训,使学生达到岗位的基本要求,在毕业后可以直接参与投入到工作中。四是“订单式”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企业向学校“下单”,提供定向的工作岗位,并参与到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学生在受教育期间,能够在学校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在企业中得到实践锻炼,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职。
  应用技术型大学出现的时间不长,教育界和学界对其概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但是,“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高等教育”这一观点受到了普遍认可,也就是潘懋元所谓的“中间类型高校”。在高等教育快速普及的环境下,地方及区域发展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数量激增,普通高等教育难以满足这一客观诉求,应用技术型大学应运而生。其以地区发展为指导,定向培养具有一线工作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明确其办学定位和目标后,可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讨论。
  本质上来看,应用技术型大学是高等教育体系内的一个分支,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特点。在不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办学基础、发展条件、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创办和实践遭到了重重阻力。一些学校未能恪守定位,在人才培养方面举棋不定,既想遵循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知识储备的一般思路,又想达成自身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定位。这就导致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初衷良好,但道路曲折,尚未寻求到合适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办学思路有待转变。

  二、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现状与诊断

  1.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依旧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结构性,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局面。实训和实习教学的比例不足,致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无法及时将其转化为应用技巧。甚至有部分学校缺少实训基地,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办学目标难以达成。而学校的课程设置也缺乏特色,同质性内容过多,学生无法厘清其中的重点,行业和产业特色未能体现出来。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方面,各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不足,“宽口径、厚基础”的思想依旧存在,学生获得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不强。这就使得学生既没有学习到充分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就业优势并不突出。在平衡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工作尚有不足之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2.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不仅是教育本身赋予其的基本使命,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根本要求。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我国“重科学、轻技术”的学术文化环境使得人才培养的不均衡现象十分突出。科研能力较高的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综合素养,但通常情况下动手能力不足,难以在一线岗位完成具体工作。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强,经验和技术水平较高,但知识储备不及科研工作者,无法进行科学研究,对科研进步的促进能力较低,这种科研与技术的分离使得学术氛围呈现出失衡的状态。以科研立项及论文发表为例,二者数量较多,影响力却未能与之匹配。与国际研究和期刊相比,我国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较小,成果的普遍认同度不高,造成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脱节,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能力不足。

  2.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

  教师是传授知识、传递观念的直接主体,在人才培养中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政策、社会等因素影响,部分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其中以“重学历、轻能力”最为突出。在政策因素方面,很多高校对教师有学历水平的硬性要求,专业教师需具备名校的博士学历。很多青年教师具备这种学历水平,但由于社会阅历、工作经验不足,理论转化为技术的能力不强,无法肩负起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在社会因素方面,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的改变要求学校能够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的师资团队,对应用技术型大学而言,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是进行教学工作的良好选择。这部分人员既有较高的学术能力,专业知识扎实,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向学生传输符合社会要求的工作技能和方法。但在高等教育体系下,这部分人才无法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师资建设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诉求。

  3.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XX的财政拨款,二是社会捐资或投资。在这两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获得的资金尚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教育部门以学生和教工数量为指导,向学校投放经费。然而,应用技术型大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完成实训和实习工作。在同等规模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硬件设施相比于普通院校而言有一定差距。受此影响,学生难以在学校学习到专业的技能和能力,企业无法从学校获得足够的人才,社会资本的注入力度和积极性不高。两相作用之下,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经费短缺,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教学要求,人才培养面临严峻考验。

  4.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动力及必要保障

  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产学研模式发展并不完善。受办学定位影响,这类学校自身的科研能力不高,研究成果不多,影响力不足。正因如此,企业和市场认为其能够为自身输出的人才和技术有限,缺乏共同培养的兴趣和积极性,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遭遇瓶颈。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发现,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到之处,但由于培养体系、政策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影响,相关工作仍需调整改革。无论如何,应用技术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国民经济转型方面都能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构建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时代赋予其的必然意义。

  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启示

  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关系着教育水平和质量能否达成既定目标,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和内容,包括层次、科类、形式等多种结构。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在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并由此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发展道路和人才培养体系,其建设和培养经验对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价值。
  欧洲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的兴起
  上世界中叶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下,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社会的催化下应运而生,法国巴黎高科集团、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在德国《高等教育结构法》中,应用科学大学的地位被进一步明确,法律赋予了其与综合大学同样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即与综合大学“不同类型、但是等值”。应用型学校的出现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正因如此,在本世纪金融危机中,德、瑞等国家能够处之泰然,经济市场未受到很大影响。这些国家皆是以技术性创新为实体经济,对市场风险有着较强的承受能力。

  1.以瑞士、芬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从教育体系改革的角度来看,瑞士和芬兰有着相似之处:规模较小、层次清晰、改革相对容易。尽管这两国的人口数量和资源储备并无优势,但其整体教育发展水平较高,能够满足国家的经济发展。
  瑞士的高等教育可分为两种类别:一是综合性大学。包括12所州立大学,州立大学相对传统古老,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基础;2所联邦理工大学,兼具法德两国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科研方面有着突出优势,培养层次到博士;14所师范大学,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充分的后备资源和力量。二是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技术型和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输出,培养层次到硕士。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技术大学,瑞士高等教育都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和职业水平,配以严格的职业资格考试,验证并保证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芬兰的高等教育同样有两种体系:一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芬兰有10所此类学校,其基本培养思路与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类似,根据学科设置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二是应用技术大学。芬兰有25所此类学校,本硕学生的占比分别为94.4%和5.6%,注重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芬兰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可追溯到1991年,相关部门试办了20余所以专科为主的技术院校,取得了良好成效。也正因此,芬兰在上世纪末成功实现了资源要素驱动型经济向知识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发展。在法律方面,议会于1995年通过《应用技术大学法》,应用技术大学在法律上拥有了与普通大学同等的地位。该法案于2003年和2005年经过两次修改,先后赋予了其职业教育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应用技术大学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再度提高。
  从瑞士和芬兰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可知,两国综合性大学的数量优势不再明显。在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带动了应用科学大学的成长和发展,

  2.德国、英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建设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国内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然而,当时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均无法输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普通的一线工作者为目标,输出一线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的知识储备不足,对新科技、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较低,难以满足德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学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理论水平较高,却缺乏操作能力,无法担任一线工作岗位。在这种形势下,德国于1968年颁布《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具体做法为,将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业学校合并,并使之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学校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有了充足的保障,应用技术大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76年,《德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使应用技术大学的地位得以明确。在德国的发起和倡导下,29个欧洲国家于1999年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开始实施,推动了高教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此时,德国对国内学位和学制进行了改革,并逐渐形成目前的“双元”结构。德国共有421所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数量占总数量一半以上,多达210所;综合性大学仅为1/4左右,为108所。在数量上,应用技术大学占据绝对优势,且其已经具备与综合性大学同等效力的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英国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相比于德国要早,1966年《应用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发展计划》白皮书的出现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英国XX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于是通过白皮书推动了以31类技艺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改革,应用技术学校在英国得到发展。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的实行赋予了应用技术学校与普通大学同等的法律地位,这种地位主要体现在命名和集资项目两方面。与此同时,所有满足要求的应用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断发生改变,促进了新的人才培养制度的产生。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较为悬殊,为8:2。其中,应用技术型人才大多来自于的应用技术大学,这使得欧洲各国对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从根本上来说,应用技术大学是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为其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理念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理念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现代高等教育系统得以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

  1.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各国经济的稳步和快速提升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增长稳定。如图1所示,瑞士、芬兰、德国、英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呈增长状态,人均GDP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在1990-2000年间,各国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新世纪以来,这一增长有着更加迅猛的势头。
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探索调研报告
  图1瑞士、芬兰、德国、英国等国经济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收集整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应用技术大学在发达国家开始了辉煌的发展。由图2可知,在同一时期,各国的人均GDP增长显著。这得益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得益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体系随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产业和教育结构的升级调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各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探索调研报告
  图2瑞士、芬兰、荷兰、德国、英国、X等国的GDP变化状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收集整理。

  2.应用技术大学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在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国家是否能够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否能够为实体经济发展培养出专业人才,这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方面,瑞士等国通过建设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图3所示,四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在校生比例颇高,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分别为34%、46%、65%和29%。这意味着这四国的教育体系十分重视专业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侧面反映了经济结构对人才需求的重点。相关数据显示,德国有2/3的工程师和企业经济师、一半的计算机工程师均来自于应用技术大学。这部分工作者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工作,而应用技术学校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所需的人才能够得到有效供给,为德国整体技术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其始终保持着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的国际地位。
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探索调研报告
  图3各国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
  资料来源:课题组收集整理。
  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息息相关。当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结构也会发生倾斜,对教育系统输出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如图4所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由占比高低顺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也就是说,社会对第三产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要求教育系统能够输出更多的第三产业人才。在这一需求链中,应用大学扮演着培养定向人才的重要角色。
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探索调研报告
  图4瑞士、芬兰、荷兰、德国产业结构变化情况(1970-2010年)
  资料来源:课题组收集整理。
  以荷兰为例,应用技术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具有很高的契合度。1970年,荷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7%、23.7%和56.6%;这一数据在1990年时变化为2%、23.9%和74.1%,农业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了较大变化。与之相对应,2009年荷兰从事上述行业的人口比重分别为2.8%、16.7%和80.5%,绝大部分的劳动力涌入服务行业。基于这种情况,荷兰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培养第三产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实现了人才输出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高度契合。
  《全球竞争力报告》对国家竞争力指标进行了划分,以基础、效率强化、创新与成熟性三大要素为基础,对各国竞争力进行衡量。在此基础上,将三大要素细化包括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在内的12个竞争力支柱。
  表22012–2013年瑞士等国家各要素竞争力排名
国家 总排名 健康与
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
与培训
劳动力
市场效率
技术
成熟度
创新
瑞士 1 8 3 1 6 1
芬兰 3 1 1 15 10 2
瑞典 4 14 7 25 1 4
荷兰 5 5 6 17 9 9
德国 6 22 5 53 15 7
英国 8 17 16 5 7 10
 
  表2中的六个国家在欧洲国家竞争力排名中均处于前十的优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和支持。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不仅是说明其具备较高的经济实力,同样指向出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正是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了大量的专业化人才,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保持,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才能稳定发展。

  3.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和发展使社会更加稳定和公平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颇高,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1996-2010年间,荷兰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从78%增加到84%,就业情况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其中有八成以上的毕业生能够在专业对口或邻近领域获得工作机会。根据2005年调查数据,84%的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认为他们所受的教育能够满足基本的就业需要;93%的毕业生认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内容对职业发展有所助益,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到与自身教育水平和所学专业相适合的工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研究及国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座谈会会议材料一.2013.]卡塞尔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INCHER)调查结果显示,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间更短,平均在2.9个自然月时,毕业生就能在社会中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则需要3.1个月才能获得第一份工作。IAB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分别为3.8%和4.3%,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工作稳定性更强。德国高校信息系统(HIS)调查结果显示,在毕业一年、五年和十年后,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拥有稳定工作的比例不断上升,分别为75%、89%和91%。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更多的应用技术学校,由此更为反应出教育发展逐渐公平、公正化。并且,随着高端教育的不断大众化,越来越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高端教育,建立和发展应用技术大学,能够真正实现人们收入差距变小,因为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者是否具备岗位所需的技能或受教育程度。基于这种情况,就使得大学教育成为了满足人们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教育和技能培训地,而不仅仅是精英和高深学问研究的机构,更加惠及到民。总的来说,应用类技术大学的培养方式让高等教育逐渐找回初衷,即普惠民众,让高等教育回归大众化。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例分析,他们普遍重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入学率在逐渐上升,高等院校建设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综合平均入学率已超过了60%。以2010年西方各国入学率来说,瑞士、英国、芬兰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超过了60%、60%、90%,远远高于我国入学率。以荷兰为例,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人数在高等教育总数中占比高于65%,虽然,各发达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在规模、发展速度、人数比重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应用技术大学皆承担了教化大众的职能。此外,从学费、就业率和升学率分析,相比于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学费偏低,就业状况良好,升学比较容易,极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为教育公平、公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镇化发展道路上最为缺乏的便是各类应用技术,而应用技术大学为城镇化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来看(下图5),早在19世纪60年就进入了城镇化发展道路,平均城镇化高达80%,在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着这段期间内涌现出来的应用技术大学则是他们解决人力资源的重要依靠。19世纪90年代,瑞士、芬兰、英国等都通过了一系列手段整合高校,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地位,推动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告诉发展。以瑞士来说,在初期将60余所学院合并成7所新兴应用技术大学,主要负责设计、管理与工程等重要方面;英国与芬兰相继出台法案,奠定了应用技术大学的地位,授予了应用技术大学更高的权限,伺候相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时代。
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策略探索调研报告
  图5瑞士、芬兰、荷兰、德国、英国、X等国城镇化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课题组收集整理。

  4.应用技术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完善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

  构建应用技术大学,奠定了职业技术教育与传统研究类教育并列的地位,将技术成功引进到大学高等教育中,满足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技术型人才,获得了各国制度上的认可与保障,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对于国家宏观治理与整体设计而言,德国在教育法体系中明文写到:“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不同类型高校,地位与学术性同等;”荷兰、芬兰、瑞士等国相继出台了针对性的教育法令,认同了应用技术大学在教育体系中和学术性大学的并列地位,并且能够向学生颁发相应的学士与硕士学位,甚至德国还予以补办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让应用技术学生能够受到更好的专业教育。学历的认可与学位的顺利颁发,标志着各国对应用技术人才的尊重,也反应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上升。
  传统高等教育重视的是人才学术性的培养,更加注重理论方面,而应用技术大学则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对传统高等教育造成了一定冲击,也推动了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变革。按照应用技术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开始积极和本校开设专业的相关企业联系,开展互惠合作,由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帮助他们学以致用获得经验,也能解决暂时性人手不足的问题。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他们通常具备各岗位培训基地,而中小企业则是直接提供岗位,这种由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知识等方面进行考核,企业提供实践体验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能够降低学校的实践培养成本和企业的用人成本。一般来说,实践体验时间为一年,学生通过学校与企业考核,并与企业签订合同,然后到企业接受岗位培训再到上岗实习,最后回校根据自身实习经历与理论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从而完成学业,也未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自身认为的各项问题。
  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和理念来看,其教育根本理念在于解决社会发展所需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而不是传统理论教育;教育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精通某个或多个方面,不仅能够缓解就业压力,还能实现中高级技术人才储备的不断上升,满足社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从学科与专业配置角度来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以地方产业发展和实际需求而设置学科与专业,注重校企双方合作,通过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从而搭建出完善的人才教育、实践体系。从学生专业方向分析,分别有50%和38%学生选择的是工程科学领域和法律、经济等领域。
  从上文分析来看,对于瑞士、芬兰、英国和德国等全球市场竞争力非常强的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不断改革教育体系也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上,他们都会根据本国产业结构和市场经济需求变动而调整教育的模式、专业设置等哈方面,从而让教育和经济相匹配,形成共同进步。随着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应用技术大学开始逐渐受到XX和学术界的重视,不断提高到与传统学术大学并列的地位,也能够向学生授予硕士和博士等学位,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学术性教育大学造成了一定冲击,最终形成了应用技术与综合性大学两种结构;教育结构的有效转变,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教育体系,有效推动了产业经济结构的发展,提高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从学习体系和管理角度分析,双轨并行的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更有选择余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想要的学习方向,而不是局限于一味的学术研究,使得高等教育更加自由、大众。

  (一)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达到的基础性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应用技术型人才,满足社会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从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角度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已很难满足发展现状。随着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与工业化不断交融,传统、落后的制造技术被现代化制造技术所替代,渴望具有新产品或新技术研发能力、高综合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从中小微企业发展角度来看,主打产品一般具有创意性和设计性,因此需要具备创新、创意、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苏子和管理水平不断上升,必须要更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产品工艺和制造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高端设备制造或高档品生产来说,高级技术人员是必不可少的。总的来说,更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中高级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就愈加迫切,这也是我国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的根本原因和必然趋势。

  (二)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全面研究,都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从而发现新的事物和规律,形成初步的理论,随后不断完善,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应用科学则是在完善的理论基础上,采用一定方式和创新将成果应用于人们生活、生产等方面,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力。所以,根据社会前进规律、科学知识进步和人才需求等,对应用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创新和飞跃。

  (三)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指的是集教育、技术、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大学模式,并非学校名称。这是科技革命和产业技术革新所诞生的新产物,在国家的有效指引下,立足于市场经济需求,为服务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而存在的。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应用技术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所获的重大成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不断深入的对应用技术大学进行研究。
  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的核心点在于培养技术职业类学生,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秀技术人才,并有效听取社会各界评价。特征如下:一是要和地方经济发展相符;学科与专业要符合地方主要产业需求;三是技术型人才培养要符合行业主要需求;四是培养规格要符合重要或缺口最大的岗位;五是要注重校企合作,合作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六是在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
  1.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
  建立我国应用技术大学高综合素质、高水平、高技术的人才培育体系,必须坚持以地区主导产业和广泛需求作为目标,以此来培养针对性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积极与企业展开全方位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与实践培养,理论与实践培训双管齐下,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将理论变为应用技术,再以技术创造产品,达到市场经济发展和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层次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各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满意度,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2.立足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应用技术大学,这是由地区发展状况和民众高等教育需求所决定的,在XX引导下创建而成,所以,应用技术大学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和教育作为生存的根本。基于此背景下,要求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有效调查地方经济、教育发展现状,了解所在区域的实际需求,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技术推广与提供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来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地区经济、教育需求而出现的新型大学,不管是教学模式选择、学科与专业设置还是职能等方面,都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而存在,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转型或产业升级的需要,培养出适用性较强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以此为地区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地区和学校经济的同步前进。
  3.加强应用技术型大学专业群建设
  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存在不平衡性,经济发展实力强弱不一,使得专业学科设置必须要满足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需求,紧扣地区主导产业,服务地区发展。
  必须强化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群建设,从而解决主要需求问题,专业群建设关键在于要和地区经济结构相匹配,符合主导产业需求,设置具有特色、发展前景良好以及能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专业群,让专业群能够与地区产业链接轨,不仅能够满足产业需求更能使学科具有良好的竞争力、吸引力。
  4.建设特色的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的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之建设特色的师资队伍,教师必须具备高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即要有一定的企业和学术经历。用他们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为了顺利推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快速落实学科领军人物与教学精英引进计划,先进人才的引入能够发挥他们在专业学科领域的带头作用和辐射效果;根据只求有所用的引入标准,通过校企、校与科研院等多方合作中聘请实践与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或兼职教师,这种灵活多变的专兼互补、高素质教学团队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也要对目前学校教师展开相应的技术培训,因为不少应用技术大学是新兴而非传统遗留,很多老师存在实践或者理论知识不丰富的现状,对此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渠道,让教师去企业进行有偿技术指导或服务,从而弥补他们实践不足的短板,慢慢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单一型教师转变为复合型、偏应用型的人才。
  5.加强工程实践教学的硬环境建设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中之重,而实践教学需要雄厚的硬件设备来支撑培训。对此,各大应用技术大学要不断完善硬件环境,例如建设与地区产业密切相关的实验室、培训基地、实操平台、教学与实践经验沟通平台,完善实践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中企业所提供的训练基地,或者与企业共同建设实验室、实操基地等,从而实现双方资源合理配置、信息及时共享、成果共享等。
  6.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初衷就是为地方产业经济服务,必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将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场所、服务归结于一体,以地方最优产业作为核心,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做到学、研、技术、应用四者的有效互动和促进,从而推动它们的快速共同发展。因此,必须搭建相应的技术创新平台,让大学、行业、企业形成良好的横向与纵向合作,并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互补优势,建设相应的技术研究所和实验室等,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四、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策略探究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建设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有效的弥补了长久以来传统高等教育的实践短板,完善了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对提高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影响。本文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为更好的推动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以下策略。

  (一)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不同院校设置决定了其教学性质与办学服务理念,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设置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根据分类管理要求,对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分级设置,级别与传统大学一致。所以,根据《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要求“转变以往高校分级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分类管理,在建设过程中要优化资源配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合理定位高校办学理念,让不同地区办学皆具有特色教学风格,争创一流”。这就说明随着高等教育体系与结构的调整,要明确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让其与传统学术性大学地位同等。

  (二)加强对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我国XX现行特别重视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但从政策方面来说,国家没有健全办学流程和缺乏有效的政策宏观指导,特别是关于学校、企业、XX之间的合作问题没有完全界定清楚,导致培养出来的优秀中高级技术人才,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具体职责指导,校企XX之间的合作也存在较大阻碍与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以及校企长期合作的状况,结论表明虽然这和德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高、严谨的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着较大关系,但是体现出了其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这是长久以来校企共赢合作所形成的默契感。德国形成了这种校企合作共赢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能够从中获得较大利益,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经济效益,因此,校企合作必须要满足双方的需求,而不是站在道德和XX层面来强迫他们合作,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虽然税收与行政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合作,但并不意味着就是通力合作。国家必须加强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政策与宏观指导,让他们利益目标达成一致,让双方都能获得收益,这样才能顺利展开深入合作。
  综上所述,XX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促进校企双方的深入合作,国家教育部和地方XX要构建以XX政策作为引导,企业和学校积极参与的教学体系,从而健全学与用的结合,促进产学研用的共同进步。在教育部门和地方XX指导下,主要负责统筹相关部门和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作为先导力量摸索,形成良好的经验。然后建立地区应用技术大学之道委员会,吸引广大行业人才参与到委员会中,充分发挥出委员会在人才职业等级判定、供需监控、教材编撰与培养等领域的指导作用。另外,从法律法规层面来说,要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制度,保障人才的合法权益,确定校企双方的职责与法律义务,维护正常合作秩序。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价与诊断制度

  根据《发展规划纲要》内容要求,必须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能力、教师资质、专业及专业群评估、学科设置评估等,并设立相应的评价等级。还应鼓励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应用大学学科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团队、学员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科学的手段进行诊断,从而对应用技术人才形成良好的指引,避免出现错误。

  (四)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相比于学术性大学的理论教学,应用技术大学对学生培训的成本投入也更高,因为重视实践操作,聘请的专业教师薪酬也高于一般学术性大学,在硬件上的要求更高,成本耗费更大,并且现在大多数应用技术大学并没有和企业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大部分都是地方财政和学校支撑,盈利点较小,融资途径较窄。对此,要较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财政扶持和政策支持,一是中央和地区XX要机枪对重点、高新、专业群应用技术大学的扶持;二是要转变以往的同等拨款方式,要根据不同大学类型来确定拨款数额,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是为他们提供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并未参与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企业提供一定财政与税收优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应用技术大学学科与专业设置上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以地区龙头产业和关键技术作为核心开设相关专业学科,然后在地区经济发展变动过程中可以自由调整,从而提高其灵活性。
  有必要提高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自主招聘权。学校教师引进不应该根据行政指标进行,应按照学校实际状况和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状况等自主决定是否引进教师;要将以职称评价作为唯一教师引进与考核标准进行转变,让实践经验丰富、应用能力强的教师也能够进入教师团队和获得公正晋升;通过提高薪酬福利等方式吸引社会更行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入职或兼职教育。另外,应用技术大学要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考核体系,强制要求教师每个年度都要去企业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更好的培训学生。
  必须对招生方式进行转变。以往学校招生都是单一考试或来源,这种方式会浪费很多人才,应该转变为多元化方式的招生,从而不断扩大生源,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具体招生为:可以试行招收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得奖和优秀选手;试行招收中高职优秀学生和校领导举荐的学生;试行招收企业员工进修。应出台一系列招收政策为应用技术大学生源招收保驾护航,地方XX和教育部门要推动校企招收合作,以重点企业或专业群需求作为招收标准,合作培养,促进就业,为广大学子提供普通与技术教育并行的特色应用教学。

  (六)各级XX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

  应用技术大学实际上是为地方主要产业经济而服务,其最大特点在于校企合作参与,工作教学。为了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XX必须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护,主要表现为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引导和股利企业参与到合作办学中,实现企业与技术大学利益目标的一致性;还应强化地方教育主管机构的行政职能,更好的为企业与应用技术大学搭建桥梁,成为他们沟通的纽带,促进他们的相互合作。

  (七)在一带一路政策引领下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合作

  “1+1”国际合作是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是推送其顺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式,是我国教育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方向,更是和西方发达国家战略合作、先进教育方式学习的主要内容。所以,这是在国家层面引导下的行为,而非学校自主行为,要求从国家最高层次来引导和推动,在相关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建立大学联盟,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和国外高校进行合作。

  (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要始终坚持以实践指导、探寻、创新技术和服务作为宗旨,发挥其资源和人才汇聚的优势,取长补短,让其作为地方教学研究所,积极展开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相关的课题探索,为地方应用人才培养提供持续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应用技术大学承担了教育主管部门咨询、指导、研究和探索的职能,让XX教育决策更具可行性和适用性,更反映出教育决策具有良好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合理性,从而让应用技术大学获得科学基础支持,反映出了可预见性、适用性与效益性。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68.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0月6日
Next 2019年10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