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丰富多彩的意象,造就了楚辞的惊采绝艳。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俩个方面入手,整理归纳了楚辞中的经典意象,分析这些意象产生的源远,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特点。宏观层面上对屈原楚辞中的意象进行了分类,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社会人生意象、自然意象、神话意象。微观层面上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意象,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分析了这些意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意象在屈原作品中所承担的作用。最后分析了从俩个方面分析了这些典型意象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意象象征浪漫主义
前言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楚辞中大胆奇诡的意象的使用构成了楚辞独特的意境。本文就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进行了归纳总结,大致分为社会人生意象、自然意象和神话意象。其中社会人生意象中的神话人物意象与神话意象有重复的部分,乘骑意象与自然意象中的动物意象有所部分重合。楚国多水的自然地理环境、重淫祀,崇拜巫鬼、太阳崇拜、龙凤崇拜等独特的社会风俗以及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促使了屈原对楚辞意象的选择的独特性。楚辞中的独特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意象被诗人赋予了丰富内涵,在特定的环境下,象征了不同的事物,抒发了诗人的郁结之情。
一、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分类
(一)社会人生意象
屈原楚辞中的社会人生意象即包括人类的社会活动又包括与人类社会活动相关的事和物。典型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人物意象、骑乘意象和行为意象。
人物意象主要可以分为俩类,一类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类为历史真实的人物。屈原借这些人物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明君贤臣的渴望,或借历史人物反思现实政治,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神话传说中的典型人物主要包括太阳神,天帝颛顼、女娲、后羿、鲧、日神东君耀灵、日御者羲和、月神望舒、云神云中君丰隆、风神风伯飞廉伯强、雨神雨师、雷神雷师、造化之神黔羸、星神文昌、杀伐之神厉神。东方之神东皇太一、太皓、句芒、南方之神炎帝祝融、西方之神西皇、北方之神海若玄武颛顼玄冥。《九歌》是祭神用的乐歌,一组十一篇诗歌中,九篇用来描写各种神话人物。屈原楚辞浪漫主义色彩强烈,作品想象奇谲、文笔优美。文中作者带着读者呼风唤雨、乘龙驾凤,游仙境,与女神缠绵。因此文中大量存在着各种神仙人物意象。或表达他的向往、或引为知音,或抒发自己的感慨。
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远游》
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远游》
鲧婞直以身亡兮,终然夭乎羽之野。《离骚》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乎封狐。《离骚》[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
历史真实人物中的典型人物意象有尧、舜、禹、启、伯夷、商汤、比干、周文王、夏桀、商纣、周幽王、巧倕、伏戏、寒浞、过浇、纯狐、傅说。这部分历史真实人物携带着深深的社会文化气息,他们自身的典故被人所熟知。屈原用他们来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表白自己的心意,发泄自己的愤懑之情。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进行对照,正是屈原在现实中渴望明君贤臣,谴责奸佞小人的真实情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离骚》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离骚》
后幸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另一典型是社会生活中突出的车马意象。由于屈原楚辞的浪漫主义特性,这里的车马也不单单是指现实生活中的香车宝马也包括了他在文中幻想自己神游天际时的所乘交通工具典型的包括车、马、风、骐骥、玉鸾、凤凰蛟龙、八龙、云旗、桂舟、江、风波等。楚国发达的交通、楚地独特的文化、以及屈原的身份气质审美感受促使了这些华丽的交通意象的产生。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九章惜诵》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逶迤。《远游》[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行为意象渲染了诗歌的气氛,推动诗歌节奏。在屈原楚辞中主要包括包括实际行为活动和心里行为活动。
实际行为意象中最著名的就是屈原的三次飞升。
駟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离骚》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紲马。《离骚》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除此之外,楚辞中肢体动作的行为意象还有,扈、纫、饮、餐、矫、索、搴、揽、望、折、抚、麾、诏、周流、容与、高驰、高飞、号呼、降望等。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烘托了气氛,突出了作者的情感。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兮。《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心理意象与人物的情感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楚辞本就是屈原“明己遭忧作词也”作品中含有大量作者心里行为的意象,这些意象抒发了作者的抑郁与悲苦愤懑之情。常见的典型心里行为意象有:恐、哀、悔、怨、郁、忍、犹豫、悲、愤、沉抑、烦、闷、郁结等。这些表达屈原愁思的意象具有鲜明的形象特征,能够激起读者的情绪与联想,具有非常突出的情感色彩。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离骚》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
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九章惜诵》[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二)自然意象
《楚辞》中的自然意象可分为天文、地理、动物,植物。
天文方面的意象有天、日、月、光、雷、雨、雾、云、露风等。还包括一些天文知识类的九天、八柱等。屈原在现实世界中被放逐,政治理想的不到实现,他将自己理想的国家用天来表示,在屈原笔下天的这些意象带有公平正义希望的情感色彩。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离骚》。
八柱何当?《天问》。
地理的典型意象主要分为山和水的意象。诗人将现实的山水赋予自己浪漫的想象,寄托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常见的地理意象有:沅水、湘水、昆仑、九嶷、苍梧、咸池、扶桑、大坟等。
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有信。《九章哀郢》[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楚辞中的山水主要的作用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蕴含了诗人浓厚的家国身世之感。
动物方面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包括(包括神话中的动物)马、鹰、龙、凤、鸩、、乌鸦。动物的意象同植物意象相同往往具有着象征的意味。善鸟比喻忠贞君子、恶禽象征谗佞。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离骚》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兮。《离骚》。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离骚》。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九歌湘夫人》。[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马和龙都是高贵的动物,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不肯与小人同流合污,坚贞自好的品性,其中也有对故土的思念。
鸟类中,鸷鸟与凤凰同样的表达了诗人独善其身的品格和不断追求的高贵精神。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
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在乱世中保持着自己独立高洁的人格。”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朝堂坛兮“《九章涉江》。
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九章怀沙》。
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屈原自身身世坎坷,却始终不肯与当朝小人同流合污,纵使被楚王流放被朝廷排挤,也保持着自己高尚的人格,在乱世中痛苦找不到出路,却始终不改本心。宁肯投身汨罗江,也不愿改变自己坚持的道义。凤凰浴火重生,也象征着屈原不断求索,在痛苦中坚持自己的执着精神。恶鸟的典型意象如鸩、鸠等。”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轻佻。“《离骚》
以此来比喻屈原不愿与之为伍的小人,突出屈原自身高洁品质。燕雀和鵜鴂则表达了诗人伤春悲秋之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恐鵜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楚辞中典型植物意象历来被人们研究最多。楚辞中香草繁多,数不胜数,典型有江离、芷、兰、宿莽、蕙、揭车、菊、荷、杜蘅、胡、荃等。香草在楚辞中象征着高洁独立的人格与恶草相对。“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作者以香草装饰自己,象征作者的高尚节操。也有表达对香草不知珍惜自己与恶草杂糅的可惜之情的。”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食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离骚》。恶草代表了与屈原政治上相对的人,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蒺藜(薋)、苍耳(葹)、荩草(菉)。”鰥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这三种恶草在这里比拟奸佞小人。
(三)神话意象
楚辞中保存了丰富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诗人用大量的远古神话来展现当时的民风民俗,社会特征,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些神话可以大致分为俩类。一是关于自然现象。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川。太阳神、风雨雷云神、水神、山神。二是禽兽草木的神话。
《东君》《大司命》《少司命》《云中君》分别是对太阳神、命运神、云神的详细描述,还有关于河伯,湘水之神,巫山女神的描写。《远游》中也比较集中的出现了一个较大的神的群体。
东风木神句芒“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过乎句芒”《远游》。
东帝太皓,风伯飞廉“历太皓以右转兮,前飞廉以启路”《远游》。金神蓐收“凤凰翼其承祈兮,遇蓐收乎西皇”《远游》。
北方玄武“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远游》
文昌“后文昌使掌行兮,选属众神以并毂。《远游》
雨师雷公“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远游》
火神祝融“祝融戒而跸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远游》[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属于禽兽草木的神话意象大致有禽兽主要包括鸟兽虫鱼。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玄鸟致贻,女何嘉。《天问》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天问》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天问》
鲮鱼何所?鬿堆何处?《天问》
草木类的神话扶桑、若木、若华、琼枝、石林。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离骚》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二、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意义
(一)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的成因
屈原楚辞典型意象的形成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地理以及文化因素,诗人自身所接受的教育,观念,个人审美能力等都对他诗歌意象的创造有着中重要的影响。
1.屈原楚辞典型意象形成的客观原因
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诗人当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俩个方面。
首先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诗人意象的选取。当时楚国地理位于“南极潇湘,北带汉沔,仰眺衡岳、九嶷、、荆、岘、大别之峻,俯窥湘、沅、资、澧、洞庭、彭蠡之浸。土壤肥沃,水势浩荡,植物种类繁多。这些先天的自然环境,影响了屈原个人的气质,他在选取意象时更多的会选取与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的意象,因此屈原楚辞中的意象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湘君》
白玉兮为镇,疏有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蘅。《湘夫人》
朝发轫于苍梧兮。《离骚》
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悲回风》
吸飞泉之微微液兮,怀琬琰之英华。《远游》[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楚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仅影响了诗人对意象的选择用运上,对诗人选取意象的倾向性上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各种神话传说,仙境,仙草等方面。
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离骚》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当时的楚国独特的社会文化和民俗的影响。《吕氏春秋异宝篇》“楚人信鬼“。班固《汉书地理志》”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王逸《九歌序》”昔楚南郢之地,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楚地这种对神鬼巫的信仰,极大的影响了屈原创作时关于意象的选择。王逸认为《九歌》的创作是模仿南楚民间祭祀歌创作而成的。朱熹认为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工而成的。无论哪种看法,《九歌》的创作都离不开民间祭祀歌曲。
其次,太阳崇拜。楚人对火有着深层的崇拜,他们认为火是希望和力量的所在。楚国开国国君熊绎曾担任过周朝的火师。屈原楚辞中有非常多的关于太阳的意象。《九歌东君》即是描写的太阳神。东君,耀灵为日神,羲和为日御者,祝融为火神等。《离骚》中作者介绍自己的身世时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这里的高阳氏,是太阳神颛顼,屈原将自己作为太阳神的后裔子孙感到自豪。屈原楚辞中有大量关于太阳的描写
吾令羲和弥节耳,望崦嵫而勿迫。《离骚》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天问》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远游》
女浴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少司命》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远游》
这些崦嵫、咸池、汤谷、阳之阿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联系
楚人除了对太阳崇拜之外,还十分崇拜龙和凤。楚辞中多次表达了对龙和凤凰的歌颂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天问》。
吾令凤凰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贻。《思美人》
凤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作者笔下的凤凰是“天命玄鸟”浴火重生,凤用来象征贤人和自身。
龙是中原文化的象征,楚地吸收中原文化,接纳龙文化。在屈原的楚辞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作者对于龙的崇拜歌颂与赞美。在作者作品中龙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带领作者远离尘世,翱翔天际。
驾龙兮北征《湘君》
驾清虬兮驂白螭《涉江》[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2.屈原楚辞典型意象形成的主观原因
楚辞的创作与屈原的坎坷身世密不可分。他自豪于自己高阳苗裔的血统。少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兼管内政外交大事。然而遭受小人排挤诽谤,先后被流放,失去了楚怀王的信任,抑郁不得志,最后愤懑投江而死。他在作品中多次用香草来象征自己的高洁品质,“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屈原不断的用各种香草来强调自身的高洁,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与香草相对的恶草也就理所应当的代表政治上的小人。王逸道:“《离骚》之文,依《时》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所以楚辞中有大量二元对举的意象。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怀沙》。这些经典意象与作者遭遇自然密不可分。
其次,作者独特的身份,气质和审美因素以及他高洁的独立的个人品质和作者富有瑰丽的想象使楚辞中的典型意象华美丰繁。“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作为高阳帝的苗裔他身份高贵,自认为日月华胄,得天地正气,因此他的意象有意的多选取能够昭示他身份的华丽而贵重的。在乱世中,他依旧坚持自我,不肯同流于世俗小人,别人不理解他,小人诽谤他,君主疏远他,他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痛苦无处可诉说也无法可解,可即使如此他依旧坚持自我的高尚人格。“虽九死其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离骚》。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尤其突出的龙凤,香草经典意象。楚辞中瑰丽的想象,由此创造出的大量的神话意象,造成了屈原楚辞独特的风格特征。
(二)屈原楚辞中典型意象的作用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中国诗学中的意义的诗学范畴,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本体性因素,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命的体验、人生的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之中。楚辞中的大量典型意象绝不是为了以它自身的意义而存在的,这些意象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精神。
本文列举几个典型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窥探楚辞中意象的作用。
在楚辞的社会人生意象中,有一部分是社会历史的真实人物。比如正面人物:商汤、伊尹、比干、伯夷、伍子胥、周文王、吕望、齐桓公、傅说、巧倕、伯乐、伯昌、武发等。负面人物有:夏桀、商纣、周幽王、褒姒、寒浞。屈原将历史人物作为文中意象,借历史人物的典故与社会文化信息,将历史与现实对照,从而表达自己的心意,发泄自身不被理解的苦闷之情。
自然意象中列举水这一典型意象,通过水这种屈原楚辞中的典型意象,来理解水在屈原楚辞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楚辞中水的意象使用频繁。首先是与楚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南极潇湘,北带汉沔,仰眺衡岳、九嶷、荆、岘、大别之峻、俯窥湘、沅、资、澧、洞庭、彭蠡之浸。“在这样一种自然地理条件下,屈原创作中选取意象时自然会倾向于水这一意象以及和水有关的意象。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九歌湘夫人》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九歌湘君》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九歌湘君》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九歌河伯》[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楚辞中的水意象的大量使用,使我们能够通过屈原的作品感受到当时楚国的自然风景。诗人被放逐离居,自然山川景色与他的复杂心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水意象在诗人作品中无意就是诗人身心的重要投射对象。水意象承载着诗人在被放逐路上的愁思、悲切、、怅惘、愤懑之情,铭刻着诗人的痛苦挣扎。通过水的意象我们可以在屈原楚辞看到一位悲愤忧悒,长歌当哭的作者形象,传达出了作者幽怨感伤的放逐悲情。当然除此之外,当诗人被放逐离居在外,来自故乡的水又变成了诗人精神的寄托,灵魂的家园。诗人在作品中写道“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九歌湘夫人》。可见水意象在诗人作品中也传达出了诗人灵魂的感召。
楚辞中充满了神话、传说、故事和民俗。楚辞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神话意象:舜帝、凤凰、昆仑。这三个神话意象在屈原的楚辞中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舜帝是社会历史人物化成的一类意象,体现了屈原在作品中对现实历史社会政治的反思。舜,有虞氏,名重华,谥号“舜”上古贤主。
重华不可遌兮,孰知余之从容?《九章怀沙》
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九章哀郢》
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九章涉江》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离骚》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豕,而厥神不危败。《天问》[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屈原在作品中屡次提及舜帝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复杂的情感。“彼尧舜之耿介”“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屈原极力的赞美舜帝。一方面由于舜帝高尚的品德。舜帝同为颛顼的后代,血统尊贵,幼年人生经历坎坷,家中地位低下,父母弟弟屡次想谋害他,然而至孝至极。五十岁依旧念念不忘自己的父母。屈原虽被奸佞小人排挤,放逐朝廷之外,然而他坚持自身高洁,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纵然对楚王有所抱怨,却依旧忠诚于楚国和君王。舜与屈原都有着至高的品德,屈原借舜这一意象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一吐自己的冤屈。舜可以说是屈原的精神支撑。除了高尚的品德,舜还是一位明君典范。在他执政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和谐,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屈原所处的楚国正处于一个充满矛盾,政治不断衰落的时期。社会黑白颠倒,君主昏聩,佞臣当道,。屈原极度渴望像舜一样的贤明君主,因此屈原楚辞中的舜的形象其实就是屈原理想中的贤明君主的形象,屈原不断地在作品中提及舜,其实是屈原对贤明君主的强烈渴望。
凤凰在楚地原始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凤凰图案在楚地遗址中多次被发现,楚人崇凤的历史源远流长。周代,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楚地出现的凤凰形象。《山海经南山经》曰:“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楚人对凤凰的推崇主要和他们太阳崇拜,祖先崇拜有关。凤凰浴火而生,楚人以火神祝融作为其祖先之一,认为凤凰是它的一个化身。楚人对凤凰的崇拜非常大的影响了楚辞的创作。
凤凰唤醒太阳,是太阳神的化身,是给人间带来光明的使者。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离骚》
吾令凤鸟腾飞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凤凰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离骚》
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九章怀沙》[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
当时楚国的政治黑暗,“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离骚》。“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远游》作者多次文中用“溷浊”“污秽”来形容楚国的黑暗政治。处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屈原渴望光明,向往太阳。文中他每每使用凤凰这一意象,都希望凤凰能够带自己离开黑暗的世界,奔向光明美好的天界。所以凤凰在屈原楚辞中更像一个带领屈原脱离现实的痛苦,追寻光明的引路之神。凤凰带来光明,驱散黑暗。象征着君主贤明,屈原能够再次得以重用,肃清政治的黑暗,国家安宁,社会和谐的希望。作者不断的描写凤凰带自己奔向光明,其实正是屈原想在现实中重新被重用的希望。
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是一种崇尚高洁的神鸟。屈原在如此黑暗的政治环境下,依然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他不断完善自我修养在浑浊肮脏的现实中保持自身的高洁。他这一行为正与凤凰习性相同。他用凤凰以自喻。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正由于其的高洁所以孤独,凤凰也同样如此。离群的凤凰也折射出屈原被放逐,忠诚无处可表的痛苦现实。凤凰浴火重生,屈原以死明志。屈原就像凤凰一样,坚持真理,不惜身死。
屈原楚辞中著名的三次飞升,都始于昆仑。“朝发軔于苍梧兮,夕吾至乎圃县。”“朝吾济乎白水兮,登阆风而紲马。“”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淮南子地形篇》:“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王逸注:“昆仑山名也。。。。。其巅曰县圃。。。。。”[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可见屈原楚辞中的县圃是昆仑山的一处。“阆风”是县圃的别名。屈原在楚辞中多次提到昆仑这一意象。
昆仑在屈原的笔下具有非常复杂的情感。昆仑是高阳帝发祥之所。是诗人心目中美好理想所在地,它承担了诗人美好的愿望,正与现实世界的黑暗污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诗人精神的归所。
三、屈原楚辞意象的艺术特色
屈原所处的黑暗的现实政治环境、郁郁不得志的人生经历、独特的审美感受以及他对比兴手法的创造性应用使楚辞意象具有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特有的艺术特色。
(一)屈原楚辞意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楚辞所采用的意象大胆、新奇、充满幻想。诗人驾龙御凤,驰骋想象,上天入地,这些新颖的意象,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九歌》作为一组祭祀性的祭歌,描写了一系列缠绵悱恻人神相恋的浪漫故事。《山鬼》就写了巫山女神与心上人幽会,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迟迟未来女神情绪的变化。情感刻画细腻,千回百折,真实生动。
楚辞中饱含着屈原强烈的情感,不同于《诗经》的含蓄凝练,在楚辞中屈原往往直抒其爱憎,作者一腔愤懑之情,在文章中呼之欲出,表达这些淋漓尽致的情感的意象,独特而鲜明,隐含着作者的“情”与“志”,具有浪漫气息。他用隐的方式,将自己之志隐与意象之中,楚辞中典型意象承载着屈原的一腔热情,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含有强烈情感的意象,使楚辞的浪漫气息更加浓厚。
楚辞中的意象选用了大量的神话素材。这些大胆、优美的神话意象本身就具有浪漫色彩。诗人借神话人物来比照自己,抒发不平之气,张扬英雄气概。以鲧的意象为例。“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离骚》这里诗人借鲧这以人物意象,寄托了自己的悲愤不平,以及身死不忘报国的忠贞。作者运用这些神话意象创造了一个富有奇特魅力的诗歌意境。
作者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借楚辞抒发自己的忧郁之情,表情酣畅淋漓,意象奇特、大胆,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二)象征手法的创造性运用
楚辞中的意象不单单是其本身的含义,它们往往具有象征性的多重含义。“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污秽。《离骚》前四句讲个人修德,后四句讲用人。他以种植香草比喻培养人才。这里的兰、蕙、留夷、揭车、杜蘅、芳芷均为芳草。香草在屈原的笔下是人才的象征,是高尚美德的象征。后俩句表达作者一哀一伤,是对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后,所培养的人才变污秽的深沉哀痛之情。香草美人是屈原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为屈原所创造,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他还用宓妃、佚女象征贤臣,虬龙、鸾凤象征君子、飘风、云霓象征小人。
楚辞纷繁复杂、大胆奇诡的意象,共同构造了楚辞独特的意境。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屈原的复杂的情感,关于楚辞典型意象的研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细致化,以及掌握更多的资料来通过意象分析屈原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
[2]黄灵庚.楚辞集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
[4]王逸.楚辞章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黄凤显.屈辞体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6]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蔡雨彤.楚辞“风”意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6
[8]陈秋吟.屈赋意象研究.[D].X中山大学.1996
[9]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D].上海大学.2010
[10]徐建平.魂一夕而九逝:论屈原的家园情结.[J].短篇小说.2013
[11]李学勤.楚辞的文化解读.[J].东南文化.1991
[12]郭泮溪.楚国各地的文化与南蛮的文化交流.[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
[13]周建忠.楚辞黄昏意象发微.[J].云梦学刊.2018(02)
[14]李晓辉.楚辞中的乌鸦意象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6(1)
[15]杨长森.为有源头活水来—屈辞中的三种母题性意象.[J].文化月刊.2015(2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