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研究进展(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提高,各地区的省级医院,市级医院都可以完成各种高强度、高难度的手术,而手术过程中,离不开护理人员的配合与协助。手术室的人员护理活动作为一种特殊行业,由于手术工作室内潜在危害风险,很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不利影响。

医生职责救死扶伤,但是救死扶伤同时,有一群人在其医院岗位承担不可替代角色,那就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环境特殊,多种潜在职业危害接种而至,从而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作为医院里面人数最多的护理人员,表面上被称作为“白衣天使”,在病人眼中,他们是善良圣洁的代表,护理人员要竭尽全力照顾病人,因为这不光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复杂而又特殊,决定了她们在工作的同时,会受到各种各样职业危害,护理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存在高危险性,例如长时间暴露于放射线以及麻醉气体等职业危害中,加入在工作过程中不幸被锐器刺伤,由于伤口暴露,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血液感染等风险,同时还会发生乙肝、肝炎以及HIV病毒感染等风险,由于大部分护理人员针对自己职业防护意识比较薄弱,工作期间不关心自身防护,对自身状态具有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改变,出现耐药菌株和变异病原体,诱发了某些传染病的流行、传播,全球人类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到,护理人员很容易与各类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在处理标本以及各种污染物的同时,承担着医疗救护工作、隔离与防护工作,若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措施未做好,很容易出现职业性危害。内分泌失调、腰肌劳损、胃炎以及失眠等现象都是护理人员的高发疾病类型,对其机体状态及自身身心健康都造成具有不良影结论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和职业防护的研究。国际上有学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做了专门研究。韩颖提出,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问题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而实验室医护,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而护理人员位于职业暴露高危人群之首。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险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锐气伤,化学性因素等。在其中生物因素中经血液传播的艾滋病,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徐娃,张立佳提出物理损伤中的辐射损伤多数由于护士不具备放射防护的知识而不能做到自我防护易受损伤。陈萍等人提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锐器伤占86%、飞溅占13.63%。导致锐器伤的工具主要为注射器、钢针、静脉留置针、手术缝针和手术刀等,引起损伤的操作为静脉注射、采血、回套针帽、加药、针头丢入利器盒和手术缝针等。国外研究显示飞溅主要为血液、分泌物、体液等溅入眼睛和皮肤等部位。护理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缺乏相关知识和护理实践经验,发生职业风险比在职护理人员更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强大的心理,而且还能够从外部构建防护措施,需要对病患血液、身体分泌物或体液等可能具有潜在传染的媒介,形成具体风险管理方式。避免当出现突发状况时护理人员过度关注病患生命安全,而忽视了自身防护避险措施的执行。同时,减少手术室工作中可能由于工作繁重、手术连台等,在清理注射器或者其他器械中还可能伴随着针刺伤传染风险,因此,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探究,了解其职业危害及防护情况,展开针对性研究,对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我国手术室内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操作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器械和材料日益更新。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步的上升。另外,还有各种物理、化学等因素,对护理人员也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通过研究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进而有效规避不必要危险。研究通过利用问卷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与文献资料法,收集关于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为文章撰写提供依据。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展开分析与研究,发现护理人员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其中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及心理因素等,针对这些危害提出防护措施,通过关注不同物理性危害因素防护、规划化学性危害因素使用与防护,形成护理人员工作流程,防止生物危害因素,并定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研究了解到护理人员受到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特点,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偏多,需要设置与之对应的防护方式规范操作流程,增强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进而有效降低在术前中后所发生的危害事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减少其工作中危害因素的发生。

 四、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

  (一)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搜集中国知网、维普网等网站中与课题相关文献与书籍,了解他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理清行文思路,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卷调查法

本文为了深入了解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关于护理人员对职业安全防护的看法。主要针对手术室中职业安全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从中探索是否受到某些危害或者是相关防护措施情况。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与问卷调查中的数据,将其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找寻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对策,更好地给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五、研究进度

2023年12月3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第一次开题未通过者,2023年1月20日前进行第二次开题;开题不通过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023年1月14日前:提交开题报告书和选题汇总表。

2023年2月24日:提交中期检查报告。

2023年3月17日前: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工作,提请导师修改、审定。

2023年3月31日前:毕业生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指导老师提出评阅意见并填写指导教师评阅表。

2023年4月5日:毕业生提交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表,教务处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查重。

2023年4月6日-4月12日:学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

2023年4月13日-4月30日:学校安排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阅,并反馈评审意见。评审合格者方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23年5月1日-5月15日:毕业生根据评阅反馈意见修改完善论文,准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23年5月16日-6月2日:学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2023年6月7日:毕业生上交规范装订的毕业论文(设计)纸质版和电子版。

2023年6月7日-6月16日:学院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

  六、参考文献

[1]韩颖.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分析及相关预防措施[J].2021:10-12.

[2]莫凤玲.试析手术室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J].基础医学理论研究,2021(6):30-32.

[3]亚楠娅.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危害及防护[J].中国保健营养,2021:15-23.

[4]佚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健康之友,2021:17-25.

[5]徐娃,张立佳.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的相关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20(1):1-5.

[6]金薇莉.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J].康颐,2020(6):1-8.

[7]谭娇元.探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J].特别健康,2020:3-6.

[8]王美琴.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医药界,2020(9):1-4.

[9]刘青青.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措施[J].人人健康,2020(14):436-437.

[10]项琼.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效果观察[J].健康之友,2020:11-21.

[11]王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32):2-4.

[12]王利粉.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饮食保健,2018:3-4.

[13]马松翠,荆鹏程.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8(18):169-177.

[14]唐婉.手术室相关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的认知调查[D].吉林大学,2013.

[15]蔡枫瑜.临床医学生职业安全防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

七、导师意见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研究进展(开题报告)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4年9月19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0922.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4年9月15日
Next 2024年9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