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在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短期、近郊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乡村旅游就是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娱乐需求和促进乡村发展的产业。乡村旅游是一种现代旅游业与传统农业结合的新型产业型式,从理论上来讲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农村居民作为从业人员,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村落、特色农业采摘基地、民俗聚居区等,其中农家乐和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最主要的载体。现有的研究都是将农家乐与乡村民宿看作相近或者相同的经营模式,但两者从根本上来说是有着明显不同的,现有的农家乐经营模式更侧重于“农”,而乡村民宿更侧重于“宿”。本文将从定义、经营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角度研究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区别,探究两种经营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各自起到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现有关于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学术观点进行整理,并通过实地调研验证现有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合理性,从概念和应用上,对二者进行区分。
关键词:乡村民宿,乡村旅游,农家乐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开始逐步增长,截止20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733.00元,同比增长8.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559.00元,同比增长8.6%;截止2018年全国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不再是国内居民的主要消费需求,关于情感需求的消费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旅游行业中,旅行者的出行目的开始将休闲、康体、娱乐等内容纳入考量范围中,人们在消费观念上的改变反应旅游行业中即表现为:观光旅游在旅游业的主导位置逐渐被体验旅游所挤压,旅行者需要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短期旅游。乡村旅游目的地广泛分布在城市周边,因其独特的“逆城市化”的乡村文化体验、高性价比和耗时少的路程而受到旅行者的青睐。因此乡村旅游的壮大是现代旅游不可忽略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枷锁,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xx提出了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十月,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要扎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的领域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更包含生态、文化等方面。旅游作为第三产业,融合了人文、生态、经济等相关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贫困村脱贫动力;因此,我国国家XX开始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2007年,国家旅游局将当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 “ 中国和谐城乡游” , 提出“ 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的口号。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是连接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纽带,是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表现,顺应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的大潮流。具体来说,乡村旅游可以凸显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山水风光景观资源,为满足城镇居民休闲康养的需求提供新的选择,又能够为农民实现增收;同时整合乡村的交通,社会基础设施等的配套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是一种现代旅游业与传统农业结合的新型产业型式,从理论上来讲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农村居民作为从业人员,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村落、特色农业采摘基地、民俗聚居区等,其中农家乐和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最主要的载体。同时,2009年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乡村旅游应当依托于乡村环境,以居民为主体,各部门共同参与和管理,这一新的指导理论实际上包含了乡村民宿与农家乐的经营内容。
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各种类型的旅游方式和谐共存。成都地区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川菜火锅等美食、各种亚文化的聚集都扩大了其旅游吸引力的辐射范围和阶层。而民宿作为新兴产业模式,也持续受到旅游者的喜爱。相关部门也注意到民宿对旅游行业的推进作用,对民宿行业的管理和规范予以重视。根据国内领先的民宿预订平台途家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民宿旅游报告》中显示,成都再次获得国内最热出行目的地榜首,民宿主要分布在天府广场。339电视塔等热门商圈,以及周边都江堰、青城山等旅游资源较好的地方。成都也是农家乐的发祥地,农家乐因其低廉的消费,轻松的环境主要受到市区居民的青睐。乡村民宿和农家乐这两种业态模式是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支柱。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乡村民宿和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承担者,二者之间的边界比较模糊,学术界都是将农家乐与乡村民宿看作相近或者相同的经营模式,或者将农家乐当成某种特殊的乡村民宿经营模式之一。在不同地区对这二者称谓不同,如贵州、四川等地将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称为农家乐,而在云南、江浙一带则称为乡村民宿。但两者从根本上来说是有着明显不同的,成都地区现有的农家乐经营模式更侧重于“农”,而乡村民宿更侧重于“宿”。本文将以成都地区为例,从定义、经营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角度研究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区别,探究两种经营模式的异同点。另外成都市是乡村旅游发展领先的区域,以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既可以以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成都市为其他城市发展作出模版分析,为其他城市提供发展范本;又可以探究成熟阶段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1.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与乡村民宿和农家乐有关的文献,辨析现阶段乡村民宿和农家乐的概念;(2)实地调研法:对成都地区的乡村民宿和农家乐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切身体验和与经营者的交流,总结出乡村民宿和农家乐之间的异同点
1.4文献综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民宿和农家乐逐渐兴起,成为城市人群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开展了关于乡村民宿和农家乐业态分析和发展策略的的相关研究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热门。
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民宿以其经济实惠、环境优美、具备特色等优点获得人民的青睐。张广海、孟禹(2017)[1]指出随着民宿产品的商业化,民宿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民宿品牌化逐渐成为可能。除规模较大的民宿出现的品牌化现象外,民宿预定平台也给拥有多套房源的民宿业主提供了塑造自我品牌的空间。李燕琴、于文浩等人( 2017) [2]以Airbnb 为例研究同一平台下北京和台北民宿的差异,研究发现两地民宿在位置选择、空间营造、房东特征、品牌管理方面都有所不同,与X民宿业主以“民宿控”为主的状况相比,北京房东以“投资客”为主。吴晓隽,于兰兰(2018)[3]探究了乡村民宿业态的发展过程。指出民宿从业人员依托于现代技术,以旅游者住宿需求为核心,根据民宿所在地自然、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民宿产品。当前,民宿行业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城市民宿的兴起、高端民宿的发展、民宿品牌化现象日益突出。周志斌(2019)[4]对三亚市美丽乡村民宿业发展状态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民宿供给以中低端为主,不仅仅体现在定价上,还缺乏改善社区环境的长期动力。此外,乡村民宿运营模式较为单一,以“社区主导+私人投资”或者“企业整体开发”为主,经济效益较差。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发展策略。
农家乐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逐渐成为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们选择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王丽梅、姜嘉惠(2019)[5]以鞍山“农家乐”旅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营模式包括景区型农家乐和非景区型农家乐两种,景区型农家乐主要通过借用景区的地理条件和接待设施,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非景区农家乐主要依靠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特色产品,利用自家房屋、庭院、池塘、土地等,吸引游客前来进行休闲旅游的活动。成诗雨,王中华(2019)[6]以全域旅游视角对徐州市农家乐业态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农家乐基本处于零散经营状态,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以此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宿吉辰、黄梦思等人(2019)[7]对广西农家乐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广西地区农家乐正在从单一的农业观光型逐步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度假、养生、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对其存在的经营模式如“自主、分散”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社区+农户”模式、“五体互动”等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李堆淑、卢豪(2019)[8]对农家乐经营和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在葛牌镇农家乐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生态环境的保护获得生态效益,促进自身的发展。以此提出了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高生态文化的建议。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可知,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广受关注,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行业。研究成果中对于乡村民宿与农家乐经营模式、发展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偏多,业态差异性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乡村民宿和农家乐业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其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1.5 概念体系
1.5.1乡村民宿的概念起源与变迁
乡村民宿的最初产生是为了解决欧洲城市旅游者在乡村的住宿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欧洲城市化的进展,乡村旅游开始兴起。农户为了增加收入,同时应对应对旅游旺季期间旅馆住宿不足的问题,开始将自家房屋按日出售给游客,向游客提供B&B(bed&breakfast)服务,这就是乡村民宿的最初发展模式。1951年,法国第一个乡村民宿开始正式营业,乡村民宿也自此进入正式乡村居民的经营业务范围。民宿作为乡村居民的副业,一方面使游客得以与农民交流,更好的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给予游客更好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提高了农户房屋的利用率,为农户增加额外收入。同时在日本,为了摆脱泡沫经济引起的旅游行业的危机,XX开始开发渔村作为旅游区,批准农户用自家房屋接待城镇游客,行程了一种新的休闲度假方式。我国民宿行业的发展受到了X民宿行业发展的影响,X《民宿管理办法》[5]将民宿定义为“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所”。这条法规对民宿的经营条件和位置选择做了规定,并规定经营规模 5 间以下作为主要认定依据。国国家旅游局于 2017 年 8 月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中将民宿定义为: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根据民宿所处地位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
1.5.2农家乐的概念起源与变迁
农家乐经营模式是中国本土诞生的乡村旅游特色旅游形式,起源于九十年代初期的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桃花节”。起初为了满足成都市区居民参与桃花节需要休息的需求,农户利用自家庭院及生活设施为游客提供饮水、休憩等便利。随着桃花节的发展壮大,这种短时间的休息需求持续发生,部分游客甚至有让农户提供晚餐的要求。农户看到其中的可赢利性,开始利用自家房屋和耕地,针对受到桃花节噱头所吸引的游客,为游客提供采摘瓜果,棋牌麻将,喝茶聊天,钓鱼野炊等服务方式。由于其花费经济实惠,离城近,容纳人数较市区普通茶馆多,休闲娱乐方式也更多样,很快成为成都市人民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当时农家乐的经营主体为农户个体,从业人员主要为村民及其直系亲属;经营内容主要是经营地点慢慢由郫县的农科村全村,扩散至整个郫县,随后成都市所属各大郊区如双流,青城山和下辖县级市都江堰,都有农家乐的聚集区;然而正是由于农家乐的快速扩张,整个农家乐行业同质化严重,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农家乐的个体经营状况和平均收益直线下滑,但是行业整体收益仍旧乐观。随后外地投资开始进入,外来经营者和投资在行业占比上的上升使农家乐逐步规模化,农家乐内开始出现客房、会议室等设施,部分农家乐在规模上甚至可以媲美度假村。
2 成都乡村旅游现状
2.1 成都市人文地理环境
2.1.1成都市地理环境
成都市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中心,东连德阳市、资阳市,西边有雅安市、阿坝洲。全市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市区面积为4241.81平方千米,乡镇面积为10093.19平方千米。成都市土地类型多样,按照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高山,平均各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拔依次由西北向东南下降。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市内有岷江、沱江等干流,市区内有府南河等供市民日常使用的河流,近郊有都江堰水利工程,水资源丰富。成都市土壤类型主要为紫色土和水稻土,土层厚,耕性和通透性良好,降水充沛,物产丰富,农业发达。成都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繁育中心、国家4a级景区47处。
2.1.1成都市人口经济发展状况
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得名于周太王之言:“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华阳)迁至成都,成都地区开始出现有建制的、有规模的城池。此后成都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主府。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任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带领当地人民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大大减少了旱涝灾害,使成都成为了著名的天府之国;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到了唐朝,成都成为中国第二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北宋期间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明清两朝受战乱影响,蜀郡人口锐减,康熙年间施行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成都逐渐恢复生气;1949年12月28日成都解放;1952年九月一日,四川省恢复建制,成都被设置为四川省省会。截止至2019年,成都市下辖11个区,4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街道161个。2019年,成都市gdp达17012.65亿元,总人口数1476.05万人。2017年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1005亿人次,同比增长4.87%,实现旅游总收入3033.42亿元,同比增长21.22%
2.2 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2.1成都乡村旅游历史沿革
成都是一个拥有休闲娱乐传统土壤的城市,成都地区乡村旅游的兴起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成都平原自古土地肥沃,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人民不再为旱涝灾害发愁,人们不需要太过于艰苦的劳动就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产品收获,当地居民因此养成了闲散的群体性格特征。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兴起都与成都市最早的乡村旅游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形式主要是旅行者自发的踏青和郊区特色饮食等。1992年到1996年是成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萌芽阶段,以农户个体小规模经营的农家乐为主,当时的乡村旅游主要依托于优美的乡村风景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户也会配合旅行者提供餐饮零售等服务,也就是农家乐的雏形。1996年到1999年,农户为了满足日渐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可供旅行者从事休憩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以农家乐为主要业态经营的乡村旅游开始进入正式发展阶段。以郫县农科村为例, 全村几乎遍地都经营“农家乐” ,旅游收入占据了全村总收入的50%。1999年是初级农家乐的鼎盛时期,农科村旺季全村日均客流量超过万人, 每户“农家乐”每日接待游客200人以上 (何景明)。2000年之后,成都市乡村旅游进入了规范阶段。一方面,由于同质化严重、农村居民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初级阶段的农家乐无法留住顾客,经济效益开始大幅度下滑。而外来资本是农家乐升级转型的原始动力,由城镇居民投资经营的农家乐房屋设备好、管理理念先进。2000年,郫县农科村共有农家乐60家,只有17%是由外地人或城市居民经营的;到了2003年,经过经营者之间的吞并收购,23家经营户中有40%是由外地人经营的,并且收入达到了全村的70%以上。农家乐变得品牌化、规范化。另一方面,由于旅游业对农村经济状况的的改善作用,XX开始着力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2000年,成都市龙泉驿区举办了第一届桃花节,又策划宣传了赏果节,设置了一系列以应季鲜花水果等农业产品为主题的旅游主题活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还利用其处于四川盆地出口的地缘优势,打造了“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园、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旅游景点群;另外三圣乡还组织改造原有农居,建设成具有成都特色的“画房子”、新建绿地和湿地公园,形成一步一景的全域旅游区。在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民宿一直是农家乐的附属产品,大多数农家乐都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2012年以后,民宿的爆发式增长促进了成都乡村民宿的独立,乡村民宿开始抛弃农村体验的束缚,开始向有品质的住宿体验方向发展。如今成都市乡村民宿自成一体,既有注重文化内涵的高端民宿,也有偏向农村生活方式体验的质朴民宿。
2.2.2成都乡村旅游产品特点
根据休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poi点分析,成都市乡村旅游poi点的空间分布呈以自然景点为依托均匀围绕市中心聚集分布的特点,主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有:郫县、黄龙溪、洛带古镇、青城山、都江堰、三圣乡、大邑西岭雪山、浦江县猕猴桃生产园区、龙泉驿区。综合以上目的地,成都市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农家乐成都市农家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淘汰了部分初级形态的农家乐。经营赏花摘果、烧烤烹饪、打牌品茗等传统项目是曾经农家乐同质化严重的症结所在,现存的农家乐除了提供传统的休闲娱乐服务之外,还兼营花卉、盆景等农业产物的体验加工服务。农家乐产业已经相对成熟,旗下服务产品涉猎范围广泛,例如特色摄影、插花教室、大型团建等。从经营方式上来说,小规模农家乐主要以农民个体或外来户经营为主,一般容纳人数在20人以下,经营项目以农家乐业主的个人喜好为导向;大规模的品牌性农家乐以外部资金经营为主,经营项目除了传统农家乐项目,还可以额外提供会议、承办大型活动等服务。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均有分布,是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原始产物和核心旅游产品。
休闲度假聚落乡村民宿成都市乡村民宿是脱离于农家乐的独立乡村旅游产品。虽然乡村民宿也主要依托于旅游景点,但是乡村民宿只会提供有限的住宿服务项目。经营方式为利用个人名下产业或租赁他人房屋为旅行者提供住宿或短期出租。民宿主通过生活设施和房屋装修向旅行者传达个人的生活理念或文化观点,使旅行者获得独特的休闲放松的体验。价格区间在100-1500之间,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均有分布,但是高端精品的民宿集中在自然条件较为优异的青城山、都江堰地区;其余地方的乡村民宿主要存在于公寓或农村独栋建筑中。
特色餐饮服务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鲜香麻辣著称。川菜又分为上河帮、下河帮,小河帮三派。成都地区属于小河帮川菜,又称蓉派川菜,其中尤以芋儿鸡和水煮兔子最为出色。成都人好吃、会吃。由农村居民制作的菜肴由于家养的牲畜和柴火土灶的烹饪方式使口味比市区餐厅更胜一筹,广受城镇居民的喜爱。成都乡村很早就有餐馆经营“一鸡多吃”、“一鱼多吃”等特色餐饮。郫县更有一整条经营鸡、兔、鱼、烤肉等特色餐饮的夜市街。春夏季为旺季,夏季餐馆还会提供夜啤酒。
古镇民俗观光区以洛带古镇等古迹民俗村寨为典型代表。洛带古镇位于龙泉驿区以北十公里处,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客家文化是清朝“湖广填四川”大型移民传入到四川。古镇的特色是客家文化,在“一街七巷子”的建筑格局中,较好地保留了客家特色建筑样式如“单负四合院”和“二堂屋”。此外,客家习俗、节庆和饮食也是古镇旅游的亮点。
自然观光景区成都周边也不乏花果山、都江堰、西岭雪山等以自然风光取胜的乡村旅游景区,此类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为卖点,除了景区门票之外,也发展中高端旅游产品,旅行者可以在景区观光之后入住周边特色乡村民宿。另外自然景区的文化特性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青城山是道教的发源地,旅行者可以在青城山中感受到道家“无为”的处世态度,从而获得身心的平静。
重大节庆产品成都市各色乡村旅游节是XX引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产物。代表产品有中国成都国际油菜花节,成都国际桃花节。此类旅游节有高度的季节性,通过宣传吸引大量旅行者,在节庆期间造成的交通问题也促使XX对乡村进行改造。另外成都市乡村还举办格式学术研讨会如国际乡村旅游论坛
3成都市乡村民宿经营状况分析
3.1发展现状
根据成都市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截止2018年六月,成都市乡村民宿数量总计633家,传统民宿占95.42%,现代民宿占4.58%。其中大部份价格位于100元到300元之间,高端民宿单间价格在1200元以上。成都人有周末近郊休闲的传统,所以成都本地客源超过60%。成都市乡村民宿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经营规模不大,经营模式较为简单、同质化严重。部分经营者已经意识到现存问题,开始学习浙江莫干山高端乡村名宿经营模式,将民宿于周围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条件进行融合,创造个性化、精品化项目。如成都崇州市道明竹里民宿,民宿装潢设计灵感来源于陆游诗《太平里》,使住客体会到揽入平静的中庭景观花园设计,另外还提供中式香囊制作服务;周围种植大量观赏性油菜花田,后院也有大片竹林。消费者可以获得归园田居的宁静感。
3.2个体案例分析:成都市糖果屋民宿
糖果屋民宿位于成都市三圣乡银木路侧高层公寓住宅内,民宿主是城镇人口,名下共有11间房源,均是的一居室,其中有五间房屋是民宿主个人名下产业,其余六间为长期租赁,租期为十年。由民宿主亲自打理,清洁卫生外包给专门的清洁服务公司。销售渠道为线上预订或电话预订,单间均价在138-188之间,旺季单间最高价格可达298,年收入在七万元左右。
糖果屋民宿属于传统民宿,主要客源为三圣乡游客或以休闲度假为目的旅行者。民宿只提供住宿服务,兼顾附近景区的旅游咨询服务。区别于同等级其他民宿,糖果屋民宿提供高级投影设备以及舒适的床上用品,并且价格较为低廉。然而以上特色仍然停留在满足消费者起居需求的起步阶段,没有讲民宿与周边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民宿来说,装修风格是传达民宿主的生活理念最直接的途径,糖果屋民宿的装修只是普通精装修,同质化严重,仅同一栋公寓内就有34间同类型民宿房屋,另外还有2家小型酒店公寓,所以受到行业竞争压力很大。住宿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四月五月是旺季,成因是这两个月中天气转暖但未受到暑气侵袭,旅行者出行意愿增大;且四月五月集中分布了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三个假期旅行者也有了充足的空闲时间;另外四五月也是三圣乡花市营业的旺季,此时鲜花质量好、种类多,深受消费者喜爱。
4成都市农家乐经营状况分析
4.1发展现状
根据成都市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截止2018年六月,成都市乡村民宿数量总计753家,其中星级农家乐423家,五星农家乐46家。在旅游产品类型上,现阶段的农家乐仍然围绕餐饮、喝茶、打牌、烧烤等活动展开,同时辅以采摘垂钓、自然观光、民俗活动,少量农家乐提供住宿。价格根据娱乐项目不同在10-100元之间均有分布,人均消费在70元左右(不包括住宿)。主要经营者为农户,一般大型的农家乐均有外资投入。农家乐产品技术水平低端、结构雷同、管理粗糙、消费低廉是成都农家乐供给上的普遍特性
4.2个体案例分析:白鹭湾湿地公园农家乐
白鹭湾湿地公园位于三圣乡时蔬路,旁边就是白鹭湾湿地公园,提供的服务项目有下午茶、烧烤和特色餐饮,同时也接待大型聚会活动。经营者为农村居民,有外来资金投入,另聘同村村民为服务人员。预订渠道为线上预订,主要采用的平台是美团和大众点评。下午茶价格为20,自助烧烤价格为90,餐饮价格根据就餐人数而变,人均在94元左右。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该农家乐位于白鹭湾湿地公园旁边,通过装修改造保证农家乐环境与湿地公园相融合,另外有公路和步道从农家乐直达湿地公园,最大限度地利用地位优势。主要客源为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旅行者,其中个人旅行者较少,群体出游、亲子游的较多,宽阔的庭院、开放的草地使其广受青睐。区别于同等级其他农家乐,白鹭湾湿地公园农家乐利用自己的独特的位置优势,将农家乐与周遭环境有机结合;同时,该农家乐也保存了成都地区农家乐一贯的低价特征。然而该农家乐提供的项目与全村其他农家乐的经营项目并无分别,仍然有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5乡村民宿和农家乐异同比较
5.1相同点
(1)倾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聚集。乡村民宿和农家乐都属于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在成都市XX大力发展建设乡村旅游的地区,由于客流量的导向的作用,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大量集中分布在旅游资源较好的地区。
(2)大部分处于低级阶段,高端项目少。大部分传统经营者缺乏管理经验,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经济效益偏低。农家乐以餐饮娱乐为主,乡村民宿仅仅提供住宿服务,少有附加值高的休闲度假产品
(3)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二者都是乡村旅游的支柱型产业,可以为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和创造收益,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另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村基础设施升级。
(4)受到淡旺季影响严重。乡村旅游的成行受到季节、天气状况影响严重。成都市乡村旅游旺季集中在三四五月。
5.2不同点
(1)农家乐游客参与程度高。农家乐提供更丰富的农家体验活动,如采摘、垂钓、打牌、烧烤等等。而乡村民宿受到场地的限制,只能为游客提供有限的住宿服务。
(2)民宿装修风格多样,民宿主倾向于在房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理念。而大部分农家乐倾向于保留原汁原味农村房屋。
(3)农家乐的经营者为当地居民,乡村民宿的经营者为城镇居民
6. 结论
乡村民宿是指城镇居民利用自家在乡村的房产或者租赁农村居民的房屋为游客提供有限服务项目的住宿设施,经营规模在15间以下。农家乐指农村居民利用自家房屋,为游客提供农家生活体验的、集餐饮娱乐为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虽然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经营内容上有重叠,但是二者从本质上有明显区别。农家乐以“乐”为主,农家乐的盈利项目都需要消费者的高度参与,获得放松休闲的体验;乡村民宿以“宿”为主,是指以住宿服务为核心,选择性的提供额外服务。在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后续发展中,应当合理区分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的经营,提倡农家乐向高服务程度发展,提供从业人员水平;乡村民宿应学习其他民宿业成熟的地区,将乡村民宿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广海,孟禺,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 ( 4) : 503 - 507.
[2]李燕琴,于文浩,柏雨帆,基于Airbnb 网站评价信息的京台民宿对比研究[J]. 管理学报,2017,14( 1) : 122 - 128.
[3]吴晓隽,于兰兰. 民宿的概念厘清、内涵演变与业态发展[J]. 旅游研究,2018,10(02):84-94.
[4]周志斌. 三亚市美丽乡村民宿业发展路径研究[J]. 乡村科技,2019(07):20-22.
[5]李堆淑,卢豪.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家乐发展评价[J]. 辽宁农业科学,2019(03):26-29.
[6]宿吉辰,黄梦思,宋梦璐,谢玲. 广西地区农家乐经营模式调查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3):36-37.
[7]成诗雨,王中华,潘豪. 全域旅游视角下徐州市农家乐发展研究[J]. 中国市场,2019(32):33+47.
[8]王丽梅,姜嘉惠. 鞍山“农家乐”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1):87-88.
[9]王显成,我国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乐山师范学院报2009(06),69-72
[10]胡敏,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旅游学刊2007(09),64-69
[11]崔昆豪,浅析国内乡村民宿发展趋势和农家乐升级对策,建材与装饰,2016(24),93-94
[12]黄逵芳,论乡村旅游民宿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旅游纵览,2018(07),153-154
[13]陈可石、娄倩、卓想,德国、日本与我国X地区乡村民宿发展及其启示,开发研究,2016(02),163-167
[14]琚胜利、陶卓民、钱进,基于游客网络关注度的南京市农家乐、旅游农庄空间集聚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12),262-268
[15]陈海彬,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2),220-115
[16]田喜洲,休闲旅游“农家乐”发展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1),72-74
[17]杨小英,对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旅游学刊,2006(05)
[18]Yihe Huang,Proceedings of the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Computer and Society,10.2991/emcs-16.2016.233
[19]Harwood, Sarah; Fraser, Sean,4 Angles To Cover If Considering An Agritainment Alternative【j】,ProQuest,2015()
[20]Jannine Nieto; Rosa M. Hernández-Maestro; Pablo A. Muñoz-Gallego,Marketing decisions, customer reviews,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 use of the Toprural website by Spanish rural lodging establishments,Tourism Management,2014,115-12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