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选题依据: 汽车给人类带来好处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也是巨大的损失,我国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与xx差不多,可是我国汽车的拥有量却只有xx的27%。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国家汽车安全气囊技术的现有情况和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详细简述我国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组成原理,现在汽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汽车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从我过道路的条件越来越好,汽车速度的提高,汽车安全带的普及和知识宣传,安全气囊的大面积使用,还有汽车车身结构和方向盘和转向柱等安全系统对发生交通事故后财产损失的都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希望通过本文,对我国汽车安全方面能做出一定的帮助。 意义: 汽车安全技术是汽车最尖端技术的重要内容,对汽车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或者汽车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汽车安全气囊是拥有很高技术要求的一种安全装置,它的原理是汽车遭遇碰撞后对特定形状和大小的气囊进行快速的充气,在驾驶人或者乘坐人和汽车组成部件中形成一个缓冲吸能的保护罩,减少驾驶人和乘坐人所遭遇的减速带来的冲击力和第二次碰撞,以此达到保护驾驶人和乘坐人的要求[5]。虽然安全气囊技术正在处于高速的发展之中,但它已经可以做到对许多伤亡事故起到一个很好的止损作用。所以许多国家都已经在他们新的产品中配备了安全气囊。汽车安全气囊在工作期间能够发挥的作用不仅仅与其自身的情况有关系,还会受到其他的因素影响,如车辆的接受碰撞的能力和有无系安全带等。就是因为这样,汽车安全气囊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务必思考与其他的安全部件配套使用。 |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基于上述论证,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安全将会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关于防止二次碰撞的乘员保护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具体到安全措施各个环节,包括汽车安全带、汽车安全气囊、汽车安全车身结构等方面都是在吸收和缓冲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减少乘员向前移动的位移,因而减少对乘员伤害。 主要内容: 汽车安全气囊展发算运用到汽车安全机构中去。另外,我国的汽车安全法规及标准已发展到较完善的地步,但与国外的标准法规相比还欠缺很多。国家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倾斜措施,鼓励汽车行业进行汽车安全保护装置的开发和研制。汽车行业中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骨干企业应该从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组织起来,集中资金和人力,推动开发研制工作的进展。 |
三、研究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文献和所需资料,以及汽车安全气囊和控制原理的书籍。 实现手段: 1.充分了解安全气囊的构造原理,以及发展前景 |
四、文献综述
我国安全气囊的发展相对于国外比较晚,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发展已经是在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商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许多的发展机会。1FS-01安全气囊是由我国研制成功通过撞车试验的安全强。我们国家的政策也非常支持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家经贸委和汽车行业在我国“九五”规划期间和“十五’规划中将安全气囊列为我国汽车零配件三大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国家机械工业局正式在1999年10月28日发布《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汽车乘员在发生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标准所述的安全要求已经被这个设计明确提出。CMVDR294的诞生间接地对让汽车配置安全气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算的上我国在安全气囊研究上的一个明显突破,使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有了方向。对安全气囊进行十多年的发展和探究中,国内许多顶尖大学和精英公司对安全气囊的研究都已经捅破了基础的地步,更让人称道的事部分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标准。比较突出的是在清华大学的黄世霖等人在汽车碰撞实验的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深度的研究了许多国产汽车中安全气囊的对应技术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点火控制模拟、汽车碰撞的过程模拟和实验验证的大量工作,给国内汽车的安全气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安全气囊专业生产企业是锦恒公司,是国内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锦恒公司不仅有先进的研发中心,并且实验室还通过了国家CNAL认可,其在技术方面远远领先于国内其它公司。他们通过和xx公司合作得到先进的安全气囊生产技术,开发许多先进的安全气囊产品。 |
五、参考文献目录(作者、书名或论文(设计)题目、出版社或刊号、出版年月或出版期号)
[1]谢卫国.《汽车安全性设计》.《二汽科技》,1999:26-32 [2]祝珂.《汽车安全性研究与分析》.《汽车与安全》,2011:33-41 [3]徐中明,谢勇.《汽车座椅安全带与被动安全性》.《中南汽车运输》,1993:46-56 [4]李成祥.《驾驶员用汽车安全气囊》.《重型汽车》,1995: [5]钟志华,杨济匡.《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及其应用》.《中国机械工程》,2000:18-29 [6]张晓玉.《ADXL103加速度传感器在汽车安全技术中的应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2-32 [7]黄晶.《新型安全气囊在前碰撞乘员损伤防护技术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0-19 [8]曹立波,喻伟雄,白中浩,蒋彬辉,吴俊.《某量产SUV安全气囊结构改进研究》,2010:46-49[9]赵伟,刘强.《改进的汽车安全气囊静态点爆仿真方法》.《计算机辅助工程》,2014:55-59 [10]江深.《浅谈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及其应用》.《大观周刊》,2012:10-13 |
六、工作进度安排(时间、内容、步骤)
(一)1月10号—1月17号:查找相关文献,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二)1月17号—2月18号:准备查找相关资料,熟悉软件的用法,在老师指导下编写和改进程序。 (三)2月18号—3月16号:编写设计说明书初稿,在老师指导下画出电路图进行仿真、验证系统合理性。 (四)3月16号—4月20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初稿进行修改形成终稿并降低重复率。 (五)4月20号—5月初:提交初稿、准备最终答辩工作 |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