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基础,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探究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巩固政治认知认同;强化辨析式学习,引领政治情感认同;创设案例情景,坚定政治意志认同;开展社会实践,深化政治行为认同。这四种策略建立于新版课标的教学实施建议,前三种策略基于课堂教学,开展社会实践策略则是让学生走出学校课堂,走向社会的大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2017年版《课程标准》明确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在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是首要且基本的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三个学科核心素养的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我将政治认同进行分类,从内容上分为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观认同。从心理学上可以分为政治知识认同、政治情感认同、政治意志认同和政治行为认同。
一线教师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应运而生,本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建议,通过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强化辨析式学习、创设案例情景法和开展社会实践四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一、因势而谋——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巩固政治认知认同
学科核心素养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一根红线,那么活动型课程就是贯彻红线的途径或方式。2004年版《课程标准》建议开展“活动——体现——表现”的学生学习过程,2017年版《课程标准》建议通过设计议题,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课程把“活动”和“过程”作为通往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而不是“结果”。新一轮课改是在上一轮课改的基础上的反思、总结、创新,而不是从零开始、从新开始。政治课教学要因势而谋,这里的势指的是学生的逻辑认知实际。教师根据学生的政治认知,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在实际教学中要设置议题,并设置相关的序列化问题链。
在《国家财政》的公开课中,观察部分老师的教学思路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关系——国家财政的作用。看上去这是老师对教材的重新整合和驾驭,但这种教学思路有一个困境:学生如何理解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可能不仅不能理解这句话,甚至还会认为财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这些知识要在学习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让学生理解分别在经济过热和经济滞缓的状况下,XX确定怎样的财政收支关系,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今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XX为什么还要增加财政支出这个问题。教师应因势而谋,帮助学生建立财政作用的逻辑认知,才能避免前面的理论困境。
所以我建议可以采用课本的逻辑体系:国家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关系。另外我在2017年《国家财政》的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思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的作用——财政收支关系,设置了议题“如何理解国家财政”,并且设置序列化的问题链。
首先给出了2017年“国家账本”: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630亿元,比2016年同比增长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863亿元,比2016年同比增长6.5%。然后设计了序列化的问题链:
1.初解国家账本:17万亿从何处来?深度解读国家账本:广开源?
2.再解国家账本:19万亿用到何处?
3.终解国家账本:19万亿有何作用?深度解读国家账本:勤节流?
4.续解国家账本:请为2018年本地地方财政预算规划提几点建议。
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讨论、合作探究、分享经验,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当前经济状态下,XX采用财政赤字的意图,才能坚定财政知识认同、财政政策的认同。
二、应势而动——强化辨析式学习,引领政治情感认同
辨析式学习不能认为就是观点辨析或者开辩论会。针对高中生社会阅历较浅,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活跃性等特性,教师要应势而动,这里的势指的是课堂上生成的疑问。教师通过设计范例展示观点,或者针对课堂上突发的观点或质疑加以比较、鉴别、总结,在比较鉴别中坚定认识,在冲突中深化理解,在理解中形成政治情感认同,凸显价值引领的意义。
我在《政治权利与义务》的教学中,讲到公民的政治义务,提到了2018年2月20日两男子在南京紫金山穿日本军装拍照并被拘留的新闻。有学生产生疑问,“穿日本军服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或QQ群就是违背了宪法和法律,又要被拘留?”“才被拘留15天,应该多关几天。”“这些精日分子真讨厌,穿小日本的军装到处招摇,还是不是中国人了?”……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仅涉及法理,更涉及到民族的政治情感认同。我说:“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条例,扰乱公园、展览馆或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视情节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并且在3月8日的外交部部长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王毅,对近来侮辱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等挑衅民族底线的行为,怎么看?王毅严肃地回应并怒斥:‘中国人的败类!’”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违背公民政治义务的行为,违背民族情感的行为,应该理直气壮地告诉同学们正确的作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对践踏国家尊严和民族情感的行为零容忍!
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我们要应势而动、因势利导,通过辨析式学习,根据具体的问题,可以形成“求同”的取向,也可以形成“求异”的取向,采用“差别式表现评价”,形成“有统一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在哲学创新意识知识的教学中,我问了这个问题: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开车到山上遇到三个人,一个快要死的老人、一个救过你的医生,还有一个心仪已久的美女。你会载谁?(只能载一个)同学1:载老人,老人快死了,救人最重要。同学2:载医生,做人要懂得报恩。同学3:让医生开车带上老人去医院,我留下来陪心仪的女人。同学4:先等暴风雨停了再说吧,雨太大车也开不了……学生通过比较、鉴别、总结,形成积极价值引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面对现实生活存在很多这样的道德冲突,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思维碰撞,引领学生政治情感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顺势而为——创设案例情景,坚定政治意志认同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案例情景。创设具体形象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探究,潜移默化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学生的政治意志认同。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觉地坚定中共xxxx的领导、坚定XXX制度和道路。
xxxx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xxxx从严治党、反腐倡廉,以空前的反腐力度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一大批优秀的反腐剧作直击现实,为人民所喜爱。其中《人民的名义》豆瓣评分曾高达9.1分,目前为止是21世纪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教师可顺势而为,以此剧设置活动体验,感悟文化创新。这个势是中国现实,尤其xxxx精神。
我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教学中,以《人民的名义》一例贯穿到底,其中给学生观看了老党员陈岩石谈为什么入XXX视频,这个视频很感人,我自己在看的时候被看哭多次。然后放开让学生漫谈感受,学生几度哽咽,真情实感讲得很好,感受到了对党对人民群众的忠诚、对革命事业充满执着和信心、在复杂形势面前坚韧不拔、对革命伙伴的无私之爱;体会到了战争年代的战火纷飞的残酷,xxxx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年代的不易,生在和平年代的幸福。其中一名学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这样一个舍身为人、有信仰的党是真的值得我们拥护和支持的。说完这句话,全班同学都鼓掌。这样的活动设计顺理成章地让学生从思想上坚定了XXX领导,坚定了XXX政党制度,坚定了XXX制度和道路。
最近《战狼2》、《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影视作品火爆银幕,看得让人热血沸腾,可以结合文化的力量、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创新、民族精神、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内容,设置问题情境或活动体验,预期可以坚定同学们的政治意志,坚定XXX制度和道路认同。
四、 应运而生——开展社会实践,深化政治行为认同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要迈出教室课堂,迈入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深化学生政治行为认同。
我校校长是地市级人大代表,在学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我组织部分学生采访校长,让校长谈谈自己怎样当选的,当选后向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哪些议案。学生感受到了选举的意义,体会到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
在学习《XXX政党制度》,讲到人民政协,正值我校积极准备参加浙江省第二届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模协小组同学运用课本知识,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完成了《关于加强对公共社会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提案》。同学们认为近年来,市民对公共社会资源的了解程度并不高,甚至有不明公共社会资源为何物者,绝大多数者在看见公共社会资源受损时,不会或没有途径进行举报。而公共社会资源被非法占用、滥用甚至毁害现象的发生,已成为当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非法使用公共社会资源,小则妨碍他人,大则损害国家利益,危害社会安全。同学们对盗窃电缆窃电、公共自行车不正当使用、消防栓偷水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了具体调查与研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企盼公共社会资源能得到合理地管理和保护。
我校模拟政协小组荣获省“杰出团队奖”、“最佳调研报告奖”、“杰出展示奖”、“杰出提案奖”、“最佳人气奖”等9项荣誉。学生亲历模拟政协小组的组建、采访市政相关部门、提案的数次修改、模拟政协答辩、反思总结和再答辩这些环节。提案反馈给市政多部门,推动了社会对本市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同学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坚定了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也坚定了自己的政治行为、社会责任和义务。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应试教育和高考压力曾让我们遗忘和忽视了教育的初心和本真。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则启示了我们教育的之根之本,人之为人之根之本。我们要不忘初心、开拓创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为“通过知识获得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全过程,要将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参考文献:
1.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朱明光.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4).
3.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