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汉语热”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的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愿意学习汉语。但是,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民族认知心理、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外国友人在学习汉语句式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误。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的重要句式,也是英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本课题以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双宾语句时产生的偏误为研究对象,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双宾语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对外教学提出建议和设想,对现代汉语双宾语构式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和讨论。
关键词:双宾语构式;偏误;教学策略
引言
现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正持续升温。因此,今天的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也是世界性的事业。随着愈来愈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对外汉语教学一般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进行教学。语法教学在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理论流派根据不同的语法理论对汉语语法教学则具有不同的看法。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Grammar)是其中一大流派,它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得到迅速发展,也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语法理论流派。该理论脱胎于认知语法,是对形式语法的悖逆。“构式”一词,简而言之就是指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并且从构成成分不能预测整个构式的意义。Goldberg也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任何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一方面不能通过其构成成分或其他已确认存在的构式预知,就被确认为一个构式。
双宾语构式一直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语言学以动词语义分析为起始,按语义特征将双宾动词进行分类,但是语义特征具有复杂性,难以准确分类。生成语言学则讨论了双宾语句的题元角色,这虽然解释了英语双宾语结构的成因,但用来分析重语义的汉语则较为不妥,尤其是在进行英汉对比时更为不妥。认知语言学对双宾语句进行了全面的解释,“给予义”的提出也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构式语法则对双宾语句成分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论元结构的局限性,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方向。本文就双宾语构式的特点及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双宾语句时产生的偏误,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一、 汉语双宾语构式的句法特征
(一) 汉语双宾语句的基本构成
对汉语双宾语句的研究最早源于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该著作中写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格化的事物之间)交接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常带两个名词作宾语,叫做“双宾语”。双宾语句中述语与两个宾语分别存在互动连接的关系,如:给[V]他[NP₁]一个苹果[NP₂],述语“给”,宾语1是“他”,宾语2是“一个苹果”,这是汉语双宾语句起初最基本的构成形式。
马庆株(1992)将汉语双宾语详细的分成14小类,但仍认为其句法形式是VN₁N₂。
满在江(2003)从生成语法理论的角度讨论双宾语的结构,他认为:典型的现代汉语双宾语应具备以下三个标准,第一,语音层面上应是[NP₁V(给)NP₂NP₃]的形式;第二,NP₂与NP₃之间不具有领属关系:第三,两个宾语各自与动词发生联系。这是典型的三分法。
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双宾语首先做详细研究的是张伯江。他认为:汉语中存在着一个叫做双及物的语法结构式,其形式表现为:VN₁N₂。通过多年研究与发展,大多数学者认为:S+V+NP₁+NP₂(S是施事,是动作的发出者:NP₁是与事,是动作的参与者;NP₂是受事,是被转移物),是汉语双宾语句的构式的典型特征。
(二) 汉语双宾语句式中的动词范围
双宾语表达的重点是动词,因此要研究双宾语结构,就要关注其中的动词。黎锦熙(1924)在《新著国语文法》所界定的双宾语句中的动词仅包括“给予类”,如:“送”“寄”“赠”“给”“赏”等。杨成凯(1996)、李宇明(1996)也只承认“给予义”动词才能构成双宾语。
吕叔湘(1953)在《语法问答》中写到:一件事情也许会牵涉到三方面的人或物件,这个时候就会有两个宾语出现。此书所举例子中的动词不仅包括“给予类”动词,同时也包括“取得类”动词。如:“他送了我一本书,你送我什么?”、“他教了我们一个好方法”、“到底他前后借了你多少钱,现在还欠你多少钱?”
赵元任(1968)将动词分为“给予”类、“取得”类、“教”类、“借”类。
朱德熙(1982)在《语法讲义》中写到:“双宾语是指一个述语后面接连出现两个宾语,这两个宾语都可以是真宾语,也可以是一个真宾语,一个准宾语”。由两个真宾语组成的双宾语格式可以分为“给予类”、“取得类”、“等同类”。所举例子如:“还小李十块钱”、“偷了我一张邮票”、“骂他傻瓜”。后来很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大多数学者同意“给予类”动词进入双宾语句,对“取得类”动词能否进入双宾语句有所争议,较多学者不认同“等同类”动词可以进入双宾语句。
马庆株(1983)分出13类双及物结构
李临定(1984)从限定双宾语的动词范围出发,分出十一类双宾语结构:“给”类、“送”类、“拿”类、“吐”类、“吓”类、“问”类、“托”类、“叫”类、“欠”、“限”、“瞒”、“隔”类、“V给”类、VP类、习惯类。
陆俭明(2002)认为能进入“(总共/一共)动词+名1(指人与事)+名2(数量名结构)”双宾语结构的动词有六小类。
虽然不同学者对双宾语动词的选择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进入双宾语句的动词由原来的一类扩大三类再扩大到到多类。显然这些分类是从形式出发来看双宾语句的,这样能进入双宾语的动词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扩大的趋势。
从构式语法来看,双宾语构式反应的是客观物体转移动作直接来源于现实的给予动作。沈家煊所给的构式配价定义是:抽象的句式配备的、与谓语动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数目和类属(指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就给予类动词的配价而言,动词是三阶的,构式的配价也是三阶的。但是双宾语构式语义不单单是句中各类词汇义的简单相加,正因为它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所以除了三价动词之外,很多二价动词也能进入双宾语句中表“转移义”。所以双宾语构式中的动词范围是很宽泛的。
二、汉语双宾语构式的语义特征
(一) 双宾语构式的双宾动词的指向分类与分析
张伯江(1999)认为汉语可以说存在着一个叫做双及物的语法构式,其形式表现为:V-N₁-N₂,其语义核心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但是是否所有的动词都表示“给予义”呢?是否所有的转移都是一次性的呢?石毓智(2004)认为划分标准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简洁性。双宾句式必然涉及两个参与者、一个客体和引起客体移动的动作。其中客体可以是具体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并且根据动作导致客体的移动方向,可以把动词分为三类:右向动词、左向动词、左右向动词。因此,我们认为汉语双宾语构式含义并非都表示“给予义”,还有一部分表示“取得义”。这里,我们将先分析探究进入双宾语构式的动词的指向性。
1. 右向转移动词
右向转移动词都表示典型的“给予义”。常见的给予类动词有:“给”“卖”“送”“赏”“教”“赔”等。此时,句子的意义表示为由主语向间接宾语转移。例如:
(1) 我给他一本书。
(2) 他送我一辆玩具车。
(3) 他教了我一堂课。
例句(1)中主语是“我”,
2. 左向转移动词
左向转移动词表示的是“取得义”。常见的取得类动词有:“买”“抢”“偷”“拿”“占”、“娶”。所以可以看出进入构式的具体动词有时也会对构式有所补充或修改,但它们的转移方向都是由受事到施事,且被转移受事与与事在动词发生前具有领属关系。
(4) 我买了他家一栋房子。
(5) 他抢了我一本书。
(6) 他偷了我五毛钱。
3. 左右向动词
左右向转移动词是指那些本身没有方向义的普通动词,进入双宾结构后获得了方向义。例如:
(7) 我吃了他一个苹果。
(8) 我读了他一本书。
(9) 我打了他一个杯子。
在汉语中还有一些动词它们的语义方向不明确,从而导致构式义模糊。这类动词有:“租”“借”等。
(10) 他租了我一间房子。
(11) 他借了我一笔钱。
(二) 双宾语构式的双宾动词的意义分类与分析
1.给予类双宾动词
朱德熙(1979)在《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中写到:“所谓‘给予’,可以描述为:存在着‘与者’(A)和‘受者’(B)双方;存在着与者所与亦即受者所受的事物(C);A主动地使C由A转移至B。”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给予类双宾动词就是上文我们所谈的“右向”转移动词。
2.取得类双宾动词
与“给予”义相对的意义是“取得”义,朱德熙(1979)对“取得义”进行了以下描述:“存在着‘得者’(A´)和‘失者’(B´)双方;存在着得者所得亦即失者所失的事物(C´);A´主动地使C´由B´转移至A´。”
三、双宾语构式的语用特征
我们都知道,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能将它说出来,能灵活的运用学习到的语言流利地与他人进行对话。总的来说,语言的本质是为了交际。那么在运用双宾语构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将分析不同语义的双宾语构式在语用方面的特点。
汉语双宾语构式是对已然事件及其潜在焦点域客体的领属关系转移的陈述,论元在认知上的非显著性决定了论元的“可缺省性”。从语用角度来说,施事论元处于某个特定行为过程的起始位置,是焦点域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可省略,只有当其承载的信息属于参考类旧信息时,才可缺省(即语境缺省),受事论元倾向于满足语境需要的参考类和关系类新信息时,往往是有界的(数量词+N),是潜在焦点域的组成部分,在句中一定不能省略。但与事论元承载的信息属于参考类准入信息、关系类旧信息,往往可以省略。
通过论元承载信息分析,可以看出S(施事)与NP₂(受事)是现代汉语双宾语构式的焦点。下文从双宾语构式的主题与述题、焦点、信息结构模式三方面来讨论。
(一)“给予义”双宾语构式的语用分析
就现代汉语双宾语构式的原型特征来看,构式义表达的是典型的“给予义”。“给予”是一种人们主动地、乐意去做的行为,受益的是与事,所以更倾向于较为客观事情的陈述。
1.1双宾语构式的主题与述题
主题也叫话题,是句子中的被陈述说明的对象。述题是对主题进行陈述说明的部分。二者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双宾语句中,主题不等于主语,述题不等于谓语,主题与述题是语用层面的概念,主语与谓语则是语法层面的说法。但是主题可能与主语重合。双宾语语句中的主语既是语法上的主语,也是语用上的主题。例如:
(12)哥哥给我一颗糖果。
在上述例句中“哥哥”既是语用上的主题,也是句法上的主语。
1.2双宾语构式的焦点与信息结构模式的传递
焦点是指:评论中的重点,也就是新信息里着重说明之点,实质上也是表达重点的一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焦点是说话人想让听话者注意的地方。有助于帮助听话者了解说话人的意图。从信息结构上说,一个句子所含的信息可以分为新信息和旧信息。新信息是已知的信息,旧信息是未知的信息。一般来说,新信息的重点也就是句子的焦点。从认知角度来说,新旧信息可以区分成“参考类新旧信息”和“关系类新旧信息”。双宾语构式中可以将施事论元认为是参考类旧信息,将受事论元认为是参考类新信息,与事论元是参考类准入信息。例如:
(二)“取得义”双宾语构式的语用分析
就“取得义”双宾语构式的原型特征而言,它往往表达的是一种客观陈述,例如句(5)中仅仅客观陈述“他”有所收益,“我”有所受损。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或者是在阅读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了说话人的某种情绪,常常带有较强烈的主观色彩,带有“主观评述”的语用义。例如:
(14)妈妈:“你哭什么?”
哥哥:“妈,弟弟拿了我一本书。”
弟弟:“我不就拿了你一本书嘛,有什么好哭的,真是的。”
说话人“哥哥”在陈述弟弟拿了他一本书这个事实时,同时也透露出他哭的原因,这种陈述我们可以结合相关语境体会到“哥哥”的委屈,对“哥哥”(与事)而言,他是受损的。从“弟弟”角度来看,认为“一本书”不是什么稀罕之物,这句回答也表明了弟弟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他觉得这事不值一提,因而才会得出“有什么好哭的”这一主观性结论。
四、留学生使用现代汉语双宾语句时产生的偏误及分析
早在1967年,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r首先将语言错误分成失误(mistake)和偏误(error)两种类型。失误是不成系统的、偶发的和无规律的,是在情绪紧张、思维混乱、寒冷、交际过程中突然改变话题等特殊情况下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人们说自己母语时也会发生失误,而偏误只有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才会有,它是成系统的、多发的和有规律的。本文将以母语为英语的人在习得汉语双宾语句时产生的偏误类型为出发点,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针对此类偏误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下文采用的双宾语偏误的例句的数据来源于潘淼(2015)留学生“给予义”双宾语的使用情况调查)
(一) 使用双宾语时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1. 添加
添加就是在语言形式中出现了冗余成分,造成语义上的重复或矛盾。该调查中初级班留学生由于学习汉语的时间较短,常常添加多余的成分,造成偏误现象的产生。例如:
(15)王老师教我们学软笔书法。
例句中的“学”就是添加的成分,应该将其删除,改为:王老师教我们软笔书法。
(16)小朋友们都骂他是坏蛋。
例句中的“是”是添加成分,应删除,改为:小朋友们都骂他坏蛋。
(17)爸爸妈妈对我教了很多事情。
例句中误加了介词“对”,应该将介词“对”删去,讲介词引出的对象“我”放到动词“教”的后面,变成:爸爸妈妈教了我很多事情。
(18)这个故事给我们提醒了很多事情。
例句误加了“给”,同样应该将给的对象放在动词“提醒”的后面,变成:这个故事提醒了我们很多事情。
2. 遗漏
遗漏就是在语言形式上少了必要成分,造成语义上的不完整或歧义。汉语双宾语句中的双宾语有时两个都要有,有时根据情况只需要一个。留学生需要记住什么情况下其中一个宾语可以省,什么情况下两个宾语都不可以省略。该调查中遗漏远宾语前的数量词是许多留学生在使用“给予义”双宾语句容易犯的错误。
(17)妈妈今天过生日,我和姐姐准备了一份礼物,准备给她惊喜。
例句中“惊喜”是一个抽象名词。需要在其前面加上数量词,应改为:妈妈今天过生日。我和姐姐准备了一份礼物,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18)学校食堂的东西很便宜,外面的面条卖七块,食堂卖五块,省了我钱。
例句中“钱”也是抽象名词,前面应该加上数量词来修饰它。留学生常常会遗漏抽象名词前的数量词,所以这里应改为:学校食堂的东西很便宜,外面的面条卖七块,食堂卖五块,省了我一些钱。
初级班的留学生平时学语音、汉字较多,学习汉语语法较少,因此出现在使用双宾语句时遗漏近宾语或远宾语的情况较多。例如:
(19)在上课的时候,我借小明。(受事宾语遗漏)
“借”后面的需要有直接宾语,也就是要有与事,它的间接宾语可以不出现,也就是受事可以不出现。所以这里应该加上直接宾语(与事)“一个橡皮”或其他表示物的直接宾语,同时宾语动词的方向义应该体现出了,我们在“借”后再加上“给”。修改后的完整句式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借给小明一个橡皮。
(20)有东西的人捐给受灾者。(受事宾语遗漏)
远宾语就是受事宾语,一般指物,回答“V什么”的问题。例句中只有近宾语(与事宾语),回答了给谁的问题,却没有回答把什么东西给谁。所以应该改为:有东西的人捐给受灾者一些食物和衣服。
(21)我下次再告诉好玩的事。(与事宾语遗漏)
近宾语就是与事宾语,一般指人,这里遗漏了与事宾语,应该在“告诉”后面加上表人的名词或代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下次再告诉你好玩的事。
3. 替代
替代不一定都会出现偏误,只有当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语言形式代替应该出现的语言形式,不符合语言习惯或特定的语境,听起来别扭甚至影响交际时,才是一种偏误。在调查中这类的偏误最多,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宾语误用了近义词,二是宾语误用了词性不同的词。例如:
(20)刘老师主要教导我们汉语课。
例句中应该将“导”字删去,“教”与“教导”形式上相近,但是“教导”不能带双宾语,它后面只能接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学生容易混淆,从而产生偏误。
(21)王明留了我一个苹果。
例句中应该将“留了”改成“留给”。虽然在英语中的表达是:WangMingleftmeanapple.我们将英语中的“leave”翻译成“留”,但在英语中也可以表达为:WangMingleftanappleforme.所以动词在具体语句中要体现其方向性,英语中后者的说法则用介词体现了leave的方向性。那么,汉语中也应该通过“给”体现其方向性。
4. 错序
错序是指语言成分在表达中的顺序不合目的语的规则。语序是汉语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汉英语序也常有不同之处。所以在汉语双宾语句的习得中留学生错序的偏误比较普遍。
(22)他把书管理员还回了,就和同学一起离开了图书馆。
例句中涉及到“给予义”双宾语转换成“把”字句。这时,要求用“把”将远宾语(受事)提到动词前,而初级班留学生在变换句式时容易将两个宾语一起提前,从而形成偏误。正确的应该是:他把书还给了管理员,就和同学一起离开了图书馆。
(23)对了,我忘了一个消息告诉你们。
例句中应该将“忘了一个消息告诉你们”改为“忘了告诉你们一个消息”。双宾语句中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的位置不可以互换,互换得加上介词,那时句子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里不予谈论。
(二) 现代汉语双宾语构式对教留学生学习汉语双宾语句的启示
1.英汉双宾语构式的异同比较
要想让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很好的掌握现代汉语的双宾语句,我们可以从英汉双宾语构式的角度对我们的汉语双宾语教学提出一些意见和教学方法。
上文我们探讨了汉语双宾语构式的特点,其典型构式为:S+V+NP₁+NP₂,有取得义和给予义两大类。英语双宾语构式的含义比汉语双宾语更为稳定单一,仅为“给予义”,其基本形式为:S+V+N₁+N₂,转移方向是N₂→N₁,Langacker(1991)认为英语双宾语只能表示“来源→目标”,即只能从主语转移向间接宾语,也就是说英语里只有表示右向移动的动词才可以进入双宾语结构。例如:(补充)
2.汉语双宾语构式的教学策略
经过上述英汉双宾语构式的对比研究,针对其不同之处,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2.1用看图说话和场景设想的方式练习和强化双宾语构式。(情景教学法)
在教授留学生汉语双宾语时,对刚接触语法学习的初级留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场景以图片的方式或者预设的方式呈现,并且让他们运用典型的双宾语构式去表达。例如:
(26)某张图片显示的是小男孩把一束鲜花送给了小女孩,那么,运用双宾语构式就可以表达为:小男孩送了小女孩一束鲜花,小女孩很开心。这个过程是小男孩自发的,乐意的将花送给小女孩。受事(花)也完成了转移的这个过程。
(27)预设学习的一个场景,假如你的笔不见了,你想问别人借支笔,用双宾语构式可以怎么说?这时,我们可以引导留学生说出:我没有笔了,你可以借给我一支笔吗?
(28)老师可以将手里面的书随便给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来描述老师刚刚进行的动作,引导学生描述出:老师(刚刚)给了王明一本书。
所以,最开始学习双宾语构式时,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地将生活场景和双宾语句相结合,让最典型的构式深入他们的脑海。因为构式的习得顺序与频率是有规律的。语言输入的形式和频率对语言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可以说,语言的学习就是构式的学习,语言的习得依赖于学习者使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语言输入必须达到一定频率才能储存和图式化,所以需要反复接触和反复练习。
2.2明确提出汉语双宾语的典型构式,进行归纳讲解。
首先明确双宾语的含义,并且将双宾语的典型构式S+V+NP₁+NP₂直接教给他们,说明这个构式表示的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王占华(2001)在谈到“把”字句的二语教学时,认为应该“不谈语义,只谈构成”。对于双宾语构式的教学来说,我们认为也是如此。我们不需要将每一个构式义都讲解的清清楚楚,因为现在国内学者对它的研究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也无法给出一个定性的标准,所以只需要为留学生总结出它的使用结构,把它作为一个固定结构告诉学生,将V总结为能够进入双宾语构式的动词,将NP₁总结为与事,主要指人,NP₂主要事或物,这样留学生更容易掌握。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英汉双宾构式中的动词,可以列表进行对比总结。
2.3课堂教学采用“复式递升”的原则进行教学。
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易产生畏难情绪,通常采用回避策略去回避那些他们认为比较难的知识。“复式递升”能够起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用到双宾语构式教学当中就是:双宾语句在不同教学阶段的重复,但这种重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难度由低到高,螺旋式的上升。比如说先让留学生掌握基本的双宾语构式,再上升到双宾语构式与其他句式的转换等等。
所以总的来说,基于英汉双宾语句的不同,从构式角度探讨其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的汉语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我们能够多途径的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