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极多,教师方面、家长方面、园区方面等等,如何优化这些要素,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当前多数学者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理论的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对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探究,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发展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其本质是在诸多教育者在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一系列的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和运用得出的技术及理论。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案,教育途径来有针对性的帮助幼儿群体达成优良的心理建设,充分的激发幼儿的心理潜能。基于以上从而达成幼儿群体在心理健康发展及整体素质水平全面提升方面的共同进步。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或者浅显意义上的生活技能的丰富,社会经验的积累。还应该是个体的生活,学习潜能的完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发展,正确的心理健康发育等等方面的全面健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师资力量
大多数从事幼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工作的都是幼儿园教师。然而据统计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都未达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中规定的教师任教资格标准。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17年,在幼儿园的任教老师包括幼儿园园长,达到国家规定的任教标准的只占全部任教人员的11.65%。不仅如此,大部分都任教教师对于传统的幼儿教育体系尚且认知不成熟,知识理论层面学习较为浅显,更无法与时俱进的更新教育模式,教育体系,从而表现出在幼儿心理建设方面的无力感。不能很好的规避,预防一系列的幼儿心理问题。
(二)家庭因素
作为幼儿的最早生活,受教育的环境,家庭不仅是幼儿向社会化发展的渠道,也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一般情况下,此阶段的家长群体正处于青年期,经常会出现工作家庭两者难以达成平衡顾及的情况,出现将子女交由长辈代管的情况,而祖辈对于幼儿的疼爱,更多的是在生活条件的照顾,不能很好的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正是在生活物质方面的百般照料,再加上缺少对其情感,心理发展方面的需求供应,造成了幼儿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自主,交际等方面的能力欠缺。而且当前的高压式学习使得孩子们更乐于走出家门,在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就难免放纵任性了。
(三)幼儿园
幼儿园行使的教育功能旨在通过教育工作者和孩子们,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互动交流达成孩子们的良性社会性发展。不仅如此,幼儿园还是幼儿群体重要的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当前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去除专业的学科文化知识学习外,还增加了了生活规范等学习内容。然而在当前的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工作出现的问题是仍然将孩子们的受教育,即对于学科专业知识获取位居首位,浅显的认为对于幼儿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低于学科知识教育,此类的浮于表面的教育模式没有正视到幼儿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友善,亲切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幼儿的正向情感发育,互助友爱的伙伴相处氛围更是能培养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基于以上,一个和谐,温暖,愉悦的学习氛围,精神氛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尤为重要的。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一套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直接导致了幼儿心理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其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的制定。因此对于家长和老师此类教育群体来说,要有正确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即全面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发展,还包括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及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对于幼儿的教育目标应包括幼儿阶段的智力培育及幼儿个性化发展培养。除此之外,尊重幼儿间的个体化差异,在具体的学科知识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幼儿群体的个性化培养。总而言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孩子们施行的立体化多角度的开发性教育,结合现有的教育资源,达成幼儿园以及社会,家庭三合一的优良教育环境。
(二)加强培养师资力量
相较于国内,国外的幼儿师资已达成良好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前来看我国的幼儿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依然奉行旧式的传统综合性教育理念。尽管通过此类教育体制发展培训出来的幼儿教育师资水平较为优良,综合素质较高,但是此类培训方式也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在心理教育板块更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力量。目前各类高等职业院校设立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很好的解决当前的幼儿教育师资资源匮乏问题。通过专业化的培训,确保了此类专业毕业生能很好的匹配胜任此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此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良性发展。
(三)运用正确教育方法
首当其冲是引导家长群体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理念。目前的家长教育层面来看存在的问题有过分溺爱孩子,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期望过高,体现出家长们的攀比,焦急心态。所以针对此类现象更要加强对于家长群体的科学育儿观念培养。即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保持良性的成长进步。从某种程度上看,优良的家庭氛围直接导致孩子的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其次家长群体采用补偿性学习法,正向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一些正确的心理辅导和治疗措施都是很有必要的,例如游戏矫治法、行为矫正法和社会治疗法等。具体可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情况有针对性采用。
结语
当前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评定机制对幼儿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阶段做具体了解,从而运用教育学及心理学等教育手段改善纠正其发展中的错误。正确的引导其成长发展,达成从幼儿阶段的心理建设,良性的人格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霍艳芳.审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困境[J].才智,2018(35):33.
[2]张慧旭.学前教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分析[J].科普童话,2018(45):94.
[3]刘薇.谈幼儿教育存在问题以及应对之策[J].好家长,2018(89):72.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