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运动选材,指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将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和竞技潜力的儿童青少年或后备人才(简称优秀运动员苗子)挑选出来,并在训练中不断监测筛选的过程。
将体育行为和运动选材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优秀运动员苗子,另一方面也能让运动员因为酷爱某种体育运动而不断去努力学习,获得更好的体育运动成绩。基于此,本课题对中小学生体育行为以及运动选材做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弄清体育行为、中小学体育行为的基本概念,同时弄清中小学体育行为与中小学运动选材之间的关系,辨证体育行为是否决定着运动选材结果。
研究意义:中小学生是院 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对待体育的态度是怎样的,对体育的认知、兴趣爱好、行为意向和体育行为现状有什么特点,对这些问题的洞察和了解,对于进一步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确立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运动选材是为了挑选出优秀运动员苗子,将体育行为结合到运动选材中,也许会对选材有所帮助,为我国体育事业以及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
近年来,“体育行为”这个词频频出现在一些科研文章中,但究竟什么是体育行为,为什么研究体育行为,尚未见系统论述。
而对于运动选材,国外主要分为两种流派:一是系统体制选材,以俄罗斯、德国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点为:
1、举国上下一条龙,选材体制健全;
2、重视普查与层层筛选;
3、建立指标体系和优秀运动员模式;
4、竞赛制度与各级选材要求紧密配合;
5、注重选材理论的研究。
二是分散体制选材,以X等西方国家为代表,不组织大规模的选拔,大多以教练员的经验加上部分指标测试,在较大程度上采取自然淘汰法选材。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国内对于体育行为的研究很多,谢瑞丰(2010)认为体育行为与动机有关,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达到一定目标的直接原因,是发动与维持体育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程丽平,蔡庚(2014)等认为,体育行为是运用相关运动学科的理论来研究体育教学训练过程,在认识、情感、动机、环境的因素影响下的行为特征及规律性。它包括运动学习,运动发展和运动控制三个环节。
运动选材方面,国内对运动员选材的研究起步较晚,50年代中期,才随运动训练的发展开始萌发,如1959年第1届全运会,国家体委组织了对田径运动员形态、素质和技术的调查测量。80年代是选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段。1980——1982年间,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了《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课题研究,动员8个单位239名科研人员,测试了14871位运动员的102项指标,获得748万个数据,撰写了123篇论文,研究的成果获1985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运动员科学选材开辟了道路。
三、总结及个人见解:
运动员科学选材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用科学先进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客观指标的测试、全面综合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某项运动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培养,并且不断监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过程。而体育行为反映出学生的心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了解其体育行为以及其对体育的认知、兴趣爱好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运动选材,选出好的运动苗子为中国体育事业做贡献。所以,笔者以田径运动员选材为例,对某中学学生的体育行为做调查研究,同时在调查中简要分析某中学田径体育落后的内在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的运动选材的有效途径。
四、参考文献:
[1]谭长青,卢晓鹏.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23(1).
[2]邓运龙.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与展望[J].四川体育科学,2001,96.
[3]张春甫.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
[4]姚绩伟,余梅.我国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其现状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5]时倩;刘耀荣;;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选材与训练现状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3期
[6] 康黎岚,周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J]. 福建体育科技. 2009(03)
[7] 孙立红,李书玲. 山东省济南市小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 2007(01)
[8] Greenwood.M.,Stillwell,J.,L.Byars.Activity Preferences of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tudent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Dort . 2OOO
[9] Glass,Stephen C,Chvala Angela M.Preferred Exertion across Three Common Modes of Exercise Training.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 2001
[10] Terry Blar-stevens.Briefing Paper: Contex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y city. copenhagen, WHO/EVRO/HCPO . 2002
研究内容与方法(包括实验设计):
本研究包括以下4方面内容: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体育行为的概念
(二)中小学体育行为的概念
(三)运动选材的概念
二、翼城县A中学体育行为现状
三、翼城县A中学运动选材现状
四、总结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论文数据库等网站和数据库,并查阅超星图书馆等网上图书资料,进行认真研读、分析、概括与总结。全面地了解我国中小学生对体育的态度、认知以及体育行为现状,同时查阅资料了解运动选材的概念、意义和目的,掌握最新的中小学生体育行为和运动选材的研究动态。
2.问卷调查法:设置调查问卷,重点对翼城县A中学学生和教师的体育现状和运动选材现状做调查研究,调查问卷2式,一式针对学生,做体育行为调查,一式针对教师,做运动选材调查。
3.数理统计法:运用计算机数理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包括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
研究设计:
研究方案:
摘要
前言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体育行为的概念
(二)中小学体育行为的概念
(三)运动选材的概念
二、案例:翼城县A中学体育行为现状调查
三、案例:翼城县A中学运动选材现状调查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完成论文的条件:
寻求校方或翼城县当地教育机构的帮助;需自备的材料有:计算机、纸笔、资料数据库等。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