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在促进国际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国际金融的风险也日益增大。金融风险具有蔓延性和传递性特征,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是提高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抵抗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成为保障我国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字:融资方式;企业债券;必要性

  第一章国际金融风险概述

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冯宗宪《金融风险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1.影响范围广,强破坏性。国际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其波及范围就会覆盖一国甚至多国社会再生产的所有环节,影响整个地区抑或全球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局部的或全局性的剧烈震荡和破坏。

2.扩张性。国际金融风险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持续时间长,且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

3.敏感性。凡是能影响多国甚至一国金融市场变动的因素都可能产生国际金融风险,包括政治经济变动、自然灾害、资金经营者的心理预期等多方面因素。

4.不规则性。国际金融风险从孕育到爆发、从波动到延展、从规模到后果,常常表现得极为突然和意外,具有明显的不规则性。

5.可控性。市场参与主体可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风险实施事前预测、识别,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来控制国际金融风险,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区间内[刘海龙,王惠《金融风险管理》中南财经经济出版社

]。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中长期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目前我国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而且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又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在债券市场,又以国债为主,金融债券次之,企业债券比重最小,不仅加重了XX的债务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文章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我国当前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第二章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机制

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增大及其传递对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带来愈加明显的影响,了解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机制对于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具有重大意义。

  2.1传递途径是通过汇率与利率变动实现的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以及资本市场竞争的自由化,货币政策传递机制逐渐倾向于依靠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一旦发生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汇率和利率就会成为金融风险国际传递的主要媒介,会直接对国际和一国国内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故而,汇率和利率成为引起区域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重要载体,国际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也相应的成为传递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场所。

  2.2传递机制是在经济结构相似的国家所发生的“羊群效应”

通常我们会将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而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或地区称为“传递源”[蒋先玲《论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及我国的对策》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一般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薄弱的环节上,它因自身机体虚弱,经不起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或最容易受到国际投机势力的攻击而首先“发病”。受到传递源的影响,同样的危机通常会很快的出现在临近或周围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一般与传递源国家拥有相同的经济类型,在金融体制、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社会文化诸方面具有相近之处,而且在经济上与传递源国家联系较为紧密,因此特别容易被危机传染,产生“羊群效应”。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泰国XX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泰蛛汇率大幅下滑,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由于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危机迅速扩散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的汇市和股市,并通过外贸、外国投资企业和离岸银行等渠道一波一波地向欧X家和拉X家传递。

  2.3传递效应是“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

传递效应是对某种金融危机扩散结果的动态表述。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初期,传递源国家一般会对被传递国家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区域性国际金融危机不能被及时控制住,任其蔓延下去,到后来可能不再是单向传递,而变成多向或交叉传递,甚至会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三章国际金融风险日益增大的原因

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跨国证券融资障碍日渐减少、资本国际流动日益便利,使得我国的金融一体化呈现了超前发展的势头,在金融方面的创新也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越来越大的金融风险,具体原因如下:

  3.1国际资本流动加快和国际投机因素增加

据统计,08年代以来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8%一2%,国际贸易年增长率为4%,而国际资本流量年增长率0.2%。进入90年代以后,这一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另据X联邦储备委员会估计,纽约、东京和伦敦的金融市场每天约有6500亿美元的外汇交易,其中仅有81%用来支付国际贸易和投资,另外28%则用于国际金融投机。这些国际资金主要追求短期投机利润,投资于东道国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这增加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泡沫成份,使这些国家成为金融经济危机多发地区。

  3.2金融一体化是金融自由化推动各国金融制度和市场结构趋同的结果

随着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各国普遍放松金融管制,过早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刺激国际投机资本频繁地流出流人,而相应的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对国内金融系和宏观的经济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3.3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给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的操作带来了困难

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增加为资产增加了可替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总量这一概念,这也使得金融当局难以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大小。随着金融资产规模膨胀和外资不断流入,货币当局干预市场的能力以及宏观政策的有效性正在削弱。

  3.4各国金融市场之间依存度增大

随着金融手段现代化,特别是国际信息网络化和电子化,极大地加快了全球资金流动的速度,这大大提高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和依存度,也增大了国际投机活动的效率和危险程度。一旦某个市场或局部地区发生金融动荡,很快会影响到世界其它市场。

  第四章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国际传递的对策

金融危机发生及传递的基本根源在于一国的经济基础。只有国内拥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健全的金融制度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与抗冲击力,才能免受危机的传染。因此,提高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国家经济实力和应变能力亟待被提上日程。

  4.1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开放应该协调一致地进行

通常一国的金融改革一般也是其金融开放的基础,开放的步伐应与改革的进程相适应。我国目前存在着国内的金融业改革与金融业开放不协调,改革相对滞后、开放相对超前、二者严重脱节,银行系统有大量的呆帐和不良债权,这些都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最大难题,使我国银行系统在承受外部冲击方面非常脆弱。因此,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竞争力,增强抵抗外部危机冲击的能力[周伟《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机制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应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任务。

  4.2加强有效监管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家利益及经济金融的安全决定了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必须在XX的监管下有序进行。因此,XX应该加强对外国资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加快对金融监管工作的立法,通过立法制定金融运行规则,并完善金融执法体系以保证规则严格执行;加强对金融危机征兆的预测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监管措施来保护金融开放下的金融安全。

  4.3降低对外资的依赖

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以增加国内生产投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但如果一国外资流入数额巨大,而国内资源配套能力和承受能力有限,只有一部分外资能寻找到直接投资机会,而大量的外资却流人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引资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分注重外资的数量,忽视外资的质量及国内资本的形成与发展等问题。因此,应及时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在充分调动本国资金的基础上适量引进外资,避免出现过分依赖外资发展本国经济的倾向。

  4.4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加强国际合作

在当代国际私人资本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一旦国际游资大规模地抽逃或者金融危机蔓延,仅靠本国央行人市干预,其力量已显不足。因此,我国要成功地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必须依赖国际合作,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拯救危机的计划等,并督促国际社会加强对短期资金无序流动的控制,建立国际货币监督机制,为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冯宗宪《金融风险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刘海龙,王惠《金融风险管理》中南财经经济出版社

3.蒋先玲《论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及我国的对策》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4.周伟《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机制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5452.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5月22日
Next 2022年5月2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