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工艺分析

  摘要:

发动机缸盖作为复杂零件,表述繁杂,文章从使用功能角度介绍了缸盖各部位重要程度,分析了缸盖与相关零部件装配关系,指出缸盖机加工艺路线的核心原则,同时阐述了其关键部位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实践表明,该原则及方法有助于把握缸盖加工关键,灵活编排工艺

  关键词::发动机缸盖;装配关系;工艺分析;加工方法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促使汽车行业向环保性、安全性、多品种、优质化及个性化方向发展。发动机是汽车领域技术最密集的关键部件,为了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全面提升零部件特别是主要零部件。汽车发动机缸盖智能压装在装配时提升效率,能满足不同的装配产品,对提高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提升、降低排放、增加效能具有推动作用。可以说,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整个心脏,其装配技术是整车装配技术的集中体现。而汽车发动机装配线的工艺流程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汽车制造厂家为了提高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必须对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艺流程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一、绪论

  1.选题背景

中国的汽午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汽车的生产工艺也变得愈加复杂。与此同时,对汽车的质量以及性能的要求也目益提高。发动机是整车部件的重中之重,其质量水平能够最终影响到汽车的整体性能质量。针对发动机缸盖生产线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受到工程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2.设计内容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因此在装配中必须全面达到工艺标准的质量要求。本文对汽车发动机的组成、装配的要求、工艺、检验及装配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利用数控技术和现代化传感器技术来实施柔性化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得缸盖导管阀门压装装配过程实现全闭环调节,完成缸盖导管阀门的精确定位装配,从而提高压装生产的质量。

  二、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的装配关系

汽车发动机缸盖与发动机的配气和点火等重要性能密不可分。而缸盖作为复杂零件,其表述繁杂,容易使人对其机加工艺摸不着头绪。文章以直列4缸发动机铝合金缸盖为例,明晰了缸盖与相关零件的装配关系、机加工艺核心原则及关键部位加工方法。

  1.六个外形面

1.1缸体结合面

与缸体结合,此面上有燃烧室。气缸的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称为压缩比,这是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参数。气缸中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体在燃烧室内被点火和燃烧,燃烧室容积变小,可能引起爆燃,容积变大,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不足。一般缸盖的燃烧室都是毛坯面,不需机加工。因此,缸体结合面与燃烧室内毛坯面的位置精度要求相对较严。另外,此面对发动机燃烧室的密封性关系很大,虽然缸体和缸盖中间还有气缸垫,仍对此面的平面度要求较高。

1.2其它各面

罩壳面与主要起防尘及防噪声作用的凸轮罩配合,中间还有气缸垫;进、排气面分别与进、排气歧管相配合,中间有垫片;两侧面主要安装一些控制器及罩壳等装置。这些部位要求均不高。

  2.各孔系

一般四冲程发动机缸的工作行程是:进气、压缩、做功及排气。缸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给发动机配气,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是凸轮轴通过驱动挺杆进而驱动进排气门开启,进排气得以实现。在压缩和做功的2个行程中,进排气门通过挺杆内的弹簧等作用而关闭。

2.1凸轮轴孔系

进排气凸轮轴孔各装一根凸轮轴,而凸轮轴在孔内旋转以驱动挺杆,因此,各挡凸轮轴孔的同轴度要非常好,否则会出现凸轮轴早期磨损、犯卡、甚至无法装配等问题。

2.2阀座导管孔系

阀座与导管位置关系:气门在导管孔内往复运动,同时,气门头必须要与阀座的密封锥面保证良好的配合。因此,阀座和导管孔二者之间的跳动要求非常严,否则会出现燃烧室漏气等严重影响发动机性能的问题。

2.3挺杆孔

装配气门挺杆,以凸轮轴传递来的动力驱动进排气门,挺杆孔与导管孔之间有一定的同轴度要求。

2.4其它

火花塞孔、螺栓孔、螺纹孔、水孔及油孔和其它部件之间没有太紧密的联系,位置要求不高。

  3装配关系的总结

1)凸轮轴孔系各挡孔间位置关系特别重要;

2)阀座导管孔系之间位置关系特别重要;

3)缸体结合面与燃烧室内毛坯面间位置关系比较重要;

4)挺杆孔与导管孔间位置关系比较重要。其余部位位置精度要求一般。

  三、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的机加工艺

工艺方案的制定主要考虑2方面:1)加工顺序,即先与后、分与合的问题;2)加工方法,即具体的实现手段。

  1.加工顺序

本着先基准、后其它的机加工原则,首先要考虑的是粗、精基准。

1.1粗基准的选择

要保证缸体结合面与燃烧室内毛坯面的位置,实际上就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粗基准。在缸盖的缸体结合面方向,都会留有3个工艺定位台阶,作为粗基准,这个工艺定位台阶与燃烧室位于同一方向,是铸造模具同一个型面形成的,没有分型等铸造工艺误差,因此比较准确,所以必须要用缸盖的缸体结合面方向上的粗基准做为首次定位基准,加工出机加工的精基准。以后的误差,都是用机加工的精基准重复定位而产生的累积误差,相对较小,不会影响压缩比。1.2精基准的选择

缸体结合面和罩壳面比较大,结构上比较适宜做精基准,因此,选择缸体结合面和此面上的2个定位销孔作为第一精基准,罩壳面为第二精基准。

1.3工序组合

这方面对产品位置精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按照工件位置精度要求的严格与否,有4种方法可以选择,1)要求不严的,可以分别用不同的基准来定位加工;2)有一定要求的,通过用同一个基准来定位加工;3)要求很严的,通过一次装夹来完成;4)要求极严的,既要一次装夹,又要用一把刀同时加工,由此,可以得出缸盖机加工艺的核心原则。

1.4核心原则

加工顺序方面要求:1)以缸体结合面方向上的毛坯粗基准作首次定位基准;2)凸轮轴孔系一次装夹且用一把刀加工;3)阀座导管孔系一次装夹且用一把刀加工;4)挺杆孔和阀座导管孔系最好一次装加工,对于部分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产品,也可以通过调整夹具精度的方式保证位置度;5)其余部位可用不同精基准定位进行加工。

  2.加工方法

从缸盖各部位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精度及光洁度等要求来看,大部分面和孔的各种要求不高,可以通过常规的铣、钻、镗、铰及攻丝方法来实现。但是,存在4个难点,凸轮轴孔系和阀座导管孔系由于产品结构的关系,精度高,要求严,而且长径比过大,如果用常规的加工方法,即使一次装夹加工,也很难保证要求。缸体结合面由于平面度要求较高,面积较大,也有一定难度。另外,为适应现代加工高效生产的要求,也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法。

2.1凸轮轴孔系

以直列4缸1.0L铝合金缸盖为例,凸轮轴孔的精度要求,如表1所示:

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工艺分析

  加工难点:孔系很长。如果通过工作台回转掉头加工,转台回转误差和机床重复定位误差很难消除,另外还包括操作者设定加工座标系的人为误差,即使掉头加工,刀具仍然很长,也无法稳定保证同轴度要求。而一头加工,刀具的长径比约为20,用常规的镗和铰方法更是无法实现。

加工方法:1)在专机上用线镗刀加工,通过在专机上增加支撑导套来解决刀具过长的问题,线镗刀正、反走刀来实现半精和精加工,保证了同轴度。此法效率较高,但通用性差,在柔性设备上实现比较困难。

2)在加工中心使用枪铰加工,如图3-1所示:

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工艺分析

图3-1枪铰加工图

枪铰工艺分为2把铰刀加工,一把是导引铰,另一把是枪铰。导引铰比较短,刚性好,刀体前部一般有一个可调式铰刀片;枪铰很长,前部有2个可调式铰刀片,前后各一个,其中第1个刀片加工直径尺寸与导引铰尺寸一致,第2个刀片是成品尺寸,刀片之后是3根金属陶瓷导向条,一直延伸到刀体柄部。如:导引铰刀片做成Ф22.7,枪铰第1刀片尺寸也为Ф22.7,第2刀片尺寸为Ф23H7。加工时,首先用导引铰加工出一挡凸轮轴孔,用此孔做为枪铰的第1刀片的支撑导向孔,第2刀片进行切削,以保证加工稳定。枪铰精加工第2挡孔时,用加工好的第1挡孔作为枪铰刀体上3根金属陶瓷导向条的支撑孔,刀具旋转时,切削液会在导向条与已加工凸轮轴孔之间形成一层油膜,对刀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保证切削稳定。以后3挡凸轮轴孔同理。这样,通过刀具自定位的方法,解决了刀具刚性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充分保证了各挡凸轮轴孔之间的同轴度。由于此法加工精度高,对工装要求低,可以在柔性加工中心使用,通用性很强,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厂家所接受。

2.2阀座导管孔系

以直列4缸1.0L缸盖为例,其阀座导管孔隙精度要求,如表2所示:

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工艺分析

加工难点:从尺寸数据来看,导管孔长径比很大,同时产品结构很紧凑,要保证阀座相对导管的跳动以及导管的直线度难度很大。

加工方法:现在比较可靠的方法是复合枪铰。加工导管的原理与凸轮轴孔相似,也是采用先导引铰后精铰的方法来保证导管孔直线度。加工阀座采用CBN锪刀锪平阀座孔与气门配合的密封锥面。另外,将阀座刀具与导管刀具复合,不必换刀可实现二者同时加工,从而消除了机床重复定位误差工,更稳定的保证跳动精度。

2.3缸体结合面

加工难点:此面平面度要求较高,一般为0.05mm,型面较大,以1.0L小排量缸体为例,外形也有155mm×430mm。如果采用分刀铣,会有接刀痕;如果一刀过,铣刀盘直径至少需要200mm,仅铣刀盘的质量就要10kg。同时与这样的铣刀盘配套的刀柄也必须比较大,HSK-A100的刀柄也达到7kg。这样的刀具质量,一方面对于目前比较流行的铝合金材料缸盖来说,大大限制了铣削切削速度的提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对于更大排量的缸盖而言,对于加工中心的换刀系统也是一个考验,甚至要选用大规格的机床才能解决可靠的换刀和主轴抓刀。

解决方法:现在可以通过使用铝合金铣刀盘,来减少刀具质量,从而缓解上述问题。铝合金刀盘减重约70%,大大提高了加工工艺性。对于铝合金缸盖的加工,刀具减重使得采用更高效刀具材料成为可能。

2.4高效加工

对于生产纲领较大的产品,高效无疑是客户追求的目标。1)缩短基本加工时间。主要体现在刀具方面,可以通过采用高速加工刀具材料实现,如:金刚石(PCD)刀具(PCD面铣刀切削速度可达3000~4000m/min)和CBN刀具等;也可以采用新型的刀具结构来实现,如:铝合金加工四刃钻头、直槽钻以及复合刀具等。2)缩短辅助时间。选用现代高速加工机床,采用线性导轨及直线电机等技术来节省空行程时间,可以选用配有交换工作台的机床使基本时间与加工时间相重叠,甚至选用柔性加工单元等。

  四、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工艺的注意事项

  1.罩壳面和缸体结合面之间的距离尺寸要求不必太严。

从装配角度看,罩壳面装配一个罩壳,与其它零件也不发生太多关联,因此罩壳面的位置要求不必太严。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由来,是由于罩壳面与凸轮轴孔中心线很多时候位于一个平面上,对这2个尺寸有所混淆。凸轮轴孔与缸体结合面之间对距离有要求,一般为±0.05mm,这是因为,在配气机构当中,阀座与凸轮轴孔系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二者之间的距离对气门行程及气门间隙等参数有所影响,所以比较重要,但是又没有达到必须一次装夹的程度。缸体结合面是加工凸轮轴孔和阀座孔的工艺基准,因此,二者对缸体结合面都有一个要求。

  2.注意易磕碰部位

在大批量生产中,特别是分序比较多的场合,工序间移工比较多,很容易造成工件磕碰过多,影响产品质量。对此,除了加强管理之外,在工艺方面,对于重要部位,特别是易磕碰部位,尽量放在生产线末端进行精加工。比如,缸体结合面对于装配十分重要,在加工中,它是重要的工艺基准,需要用它来定位,另外,在精加工前还要经历导管、阀座及压盖等零件的装配过程,很可能造成表面磕碰。因此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最好在线首时将此面留少许加工余量,在线尾进行精加工,这样就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外观质量。

  五、汽车发动机缸盖装配工艺的实例

2007年,国内某汽车主机厂拟招标引进一条1.0L铝合金缸盖生产线,生产纲领26万件/年,生产节拍69s。该项目竞标时,充分把握缸盖的机加工艺核心原则,对于要求必须一次装夹完成的加工内容选用卧加。而其它不重要的位置选用立加,按节拍平衡等因素进行任意组合。因此,不但使得每道工序作业内容专业化,产品质量稳定,而且调整方便,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更重要的是,该方案比其它厂家的全卧加方案减少投资30%。

  六、总结

文章通过对缸盖及其相关零部件装配关系的分析,从使用功能上理清了缸盖各部位的重要程度,进而明确了缸盖机加工艺的核心环节,并对其中关键部位的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有助于化繁为简,把握关键,按照不同的设备状况、现场条件及产量多少等外在条件,灵活编排合理的机加工艺,同时也理清了关键部位加工方法的原理。

  参考文献

[1]高冠中,于海洋.机械挺柱结构发动机缸盖——异响原因及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12).

[2]马寅魏,岑松.汽车发动机缸盖多场耦合三维有限元分析[C]//北京力学会学术年会.2010.

[3]刘广东,郭宇,屈铁军,等.汽车发动机缸盖连接螺栓装配自动检查装置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0(7):141-142.

[4]刘文川,邓鑫,汪文涛,等.发动机汽缸盖的几种铸造工艺分析[J].汽车工艺与材料,1995(5):9-12.

[5]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专用机床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朱正德.模拟缸盖工艺在当代内燃机制造业中的应用[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8,24(1).

[7]王卫民,邵明.发动机气门组件机器人化装配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0(1):4-5.

[8]庞凯.再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装配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6316.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5月26日
Next 2022年5月2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