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调演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植物和动物之间都会有相应的食物链关系。 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过程方法:通过动植物之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节。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植物和动物之间都会有相应的食物链关系。
  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过程方法:通过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能正确书写食物链,学会分析食物链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重要性。
  (2)在交流中形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能正确书写完整的食物链。
  【教学难点】:(1)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2)能书写完整的食物网。
  【教学准备】:课件、毛线、练习纸、动物头套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学生自学讨论、动手实践,使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教师点拨、指导、提问,实现一定的能力梯度,让一般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教学目的,而优生也有思考的余地,体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2)角色扮演:安排几位同学在讲述食物链内容时,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即生动有趣,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学生印象深刻,从而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认识食物链

  1、猜谜:一片绿草地,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
  来了一群狼,再打一水果
  为什么叫草莓啊?在这谜语中,有什么样的关系啊?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引入新课,既体现了科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又能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
  2、引导学生说出谜语中三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用箭头的方向来表示它们关系的方法
  草—-羊—-狼
  明确食物链箭头的指向。食物链箭头方向的规定,其实是表示了生物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设计意图:食物链的箭头指向是学生十分容易混淆的问题,只有清晰了箭头方向指示的意义,才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这个谜题】
  3、谁被谁吃(食物链)
  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食物链,学校的花丛里有食物链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花丛中有哪些生物?
  出示:花草、蚜虫、瓢虫、小鸟
  板书:花草—-蚜虫—-瓢虫—-小鸟
  从刚才的图片我们发现,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为了描述的方便,我们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这种食物关系,“食物进了谁的嘴巴就把箭头指向谁”
  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生产者、消费者。
  说说什么是生产者(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
  什么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
  学生各举一例(各种绿色植物——花草树木生产者
  各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消费者)
  4、巩固
  图片展示,谁能用一个成语概况这个片段故事?在这个例子中,谁被谁吃呢?
  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蝉—-螳螂—-黄雀
  {角色扮演}蝉、螳螂、黄雀,让学生用手势代替箭头来表示食物链的方向,接着让学生说出我是谁,我被谁吃,说完回座位。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巩固食物链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 水稻田里的食物网

  1、 竹林村的同学在水稻田中发现了许多生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水稻田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稻田里的生物图片并说出有哪些生物?
  (水稻)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己发现的那些生物的食物关系,试着用箭头来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3、学生汇报他们找到的食物链。
  4、水稻田里除了这些生物外,还有其他的生物,再多一些动物和植物,你还会写吗?
  幻灯示。
  5、小组完成任务,汇报交流,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提示:如果两种生物之间已经有箭头连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要画箭头了)
  6、数一数你们找到了几条食物链?其中水稻被不同的动物吃了几次?
  7、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角色扮演}“结网游戏”
  1、轻音乐,稻田中的各种生物()依次出现在屏幕上。
  2、拿出贴纸。
  3、现在我们都是这个稻田中生物的一员了,想一想,在稻田里你能吃谁,你又会被谁吃?
  4、创设破坏其中的一条食物链,蝗虫被消灭了,请观察刚才的网线,有什么变化?
  师:蝗虫被全部消灭了(请蝗虫放掉网线,退出游戏)请生物们观察刚才的网线,又有什么变化?(网线被破坏)请蝗虫们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人类太残忍了。
  师:(对青蛙)蝗虫全部被消灭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蝗虫死了,我们没有食物就会饿死了。
  师:(对蛇)蛇群一方面不断受到人类的攻击,一方面食物(青蛙)大量减少,现在你们在想什么?
  生:完了完了,也会饿死了
  师:(对老鼠)你们呢,现在有什么想法?
  生:哈哈,非常高兴!
  师:是呀,少了一个天敌,你们可以大量繁殖了。
  师:(对稻谷)蝗虫灭绝了,可以老鼠却开始大量繁殖,终于有一天,稻田里的稻谷因为鼠灾颗粒无收(请稻谷逐一放掉网线,退出游戏)
  (对老鼠)你们还高兴的起来吗
  生:啊
  师:(请老鼠放掉网线,退出游戏),稻田里的其它生物会不会受影响?认为自己会受影响的把网线放掉。
  师:请大家看一下现在的网线,处于什么状态?(网线坍塌了)好,游戏到此结束。
  【设计意图:通过巧妙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水稻田中的角色,就是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巧妙结合在一起,使活动过程艺术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往中,获得对过程的体验,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拓展与思考

  科学研究讲求证据充分。我们还是通过真实的例子来看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思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小岛。因为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少了,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多万只鸟。为挽救鸟类,南非当局用直升飞机向猫扫射,并派上百名士兵去捕杀猫。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对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打算?

  六、板书设计

  实验调演食物链和食物网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71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1月2日
Next 2019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