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保罗·塞尚是法国后期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者,他的绘画对二十世纪西方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的影响巨大。论文以塞尚风景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塞尚的书简文字、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精彩画作,以圣维克多山为对象的风景系列作品以及人体绘画作品的分析,加深对塞尚艺术的理解。本文主要围绕自然中观看的途径,以塞尚对自然的理解、色彩上的探索,经由视觉表现、观看的方式、知觉、回到事物本身,对塞尚艺术理论进行持续探求。
关键词:塞尚;印象主义;几何构型
引言
西方现代美术史中无数画家从“自然”这一恒久的主题中汲取养分,源泉般创作出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展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恩索与感触。塞尚1839年出生于法国南部埃克斯地区,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新艺术之父”,从青年时期旅居巴黎学艺到晚年隐遁于故乡,塞尚以对大自然恒久的热爱,成为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之间的重要画家,他将色彩浓烈的块面表现、沉厚稳重的体积塑造,在绘画中通过“观看”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以个人寻求绘画真实的艺术革命追求自然、倾听自然,创造了新的绘画语言、绘画空间、观看方法,表现出对自然强烈的洞察力和感受力;塞尚将古典主义感觉与理性造型相结合,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改变了之前的绘画观念,为立体派与抽象主义开辟了道路。
1塞尚生平
保罗·塞尚(1839~1906年)的祖辈生活在皮埃蒙特,他是个小工匠、小生意人的后代,他生于埃斯特,他终身都生活在这个地方。他父亲因为幸运从帽店老板成为了银行经理,他就由原来的和圣约瑟夫小学转到中学读书。在1858年,在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具有完整的宗教信仰,还有对其密友的真诚下,他上完了中学,毕业时通过了文科考试,他就在父亲的对他期盼下,通过了大学法学院。
1861年4月,父亲最后无奈地放弃了对他未来的打算,除了妻子和大女儿玛丽的催促,最主要的是他感到塞尚没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天赋。随后塞尚去了巴黎。在那里的弗昂蒂纳街,他找了个有家具的房子,开始在瑞士画院练习画画,在和左拉延续友情的同时,他还和基约曼和毕加索接触。保罗·塞尚来到巴黎。父亲每月给他125法郎,他以此生活,日子并不好过。他不能接受巴黎的喧闹环境,也很不喜欢自己刚开始的画作,而且虽然他拥有当画家的潜质,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运用色彩,他一直没有通过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的考试。他很沮丧地回到了家长,但是他的父亲很开心,就让他担任银行里的一个工作,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画画,反而还是一如既往的钟情画画。为了使热德布芳的厅房更加好看,他模仿《四季》,在四块很大的墙板上画了搞笑的自己模仿的画作,而且冒昧地加上了“安格尔”这个名字娱乐。他给自己画像,同时也画父亲。
他在1862年11月份又去了巴黎。他与印象派的画家们接触,但是他不赏识这些画家。他与莫奈、雷诺阿等印象派画家交往,但是他认可德拉克洛瓦和库贝尔的画。在那时,他并不欣赏自己创作的画,但是他还大言不惭的把自己的画说成是“杂烩”,人们并不认可他的画,即使他创作的画充满了浪漫色彩。实际上,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到快乐,不管他在哪,总是内心闷闷不乐。他断绝了同印象画派作家的联系,远离了自己欣赏的画家,不停地改变自己住的地方。他在巴黎呆够了就离开了此地,后来又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回到了这里。后来他隐藏了自己的行迹而住在了埃克斯,不久便又去了其他地方。
在1867年末1868年初,那个冬天他去巴黎又重新改变了住所。他出现在了闻名的盖博瓦咖啡馆,这里是马纳、雷诺阿、左拉、迪斯蒂等6个人见面的地方。但是在这里,他觉得并不开心。1861年,他的作品《那不勒斯的午后》和《甜烈酒》在沙龙被淘汰。在那一年,他认识了玛丽·奥尔唐丝·富盖,这是个很年轻的女孩子,从事于模特工作。
他为自己的妻子画了一幅画,名字叫做《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在这个画里,他没有把西方的人物画里要描绘出人物的个性,心理,和社会地位画进这幅画描绘他夫人的画作里。在艺术手法上,他没有使用印象派的手法来创作,他用了色彩造型法,这种手法是他毕生渴望得到的色彩与形的统一。塞尚毕生所渴望的“造型的实质”便是这种手法。他被后人说成是“西方现代绘画之父”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创造风格影响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
2塞尚艺术观念分析
2.1塞尚对自然的观念
2.1.1艺术与自然平行和谐的观念
风景固然是外在的,客观的,但每个人在领略美妙的自然风景时是主观的。这是个心灵与自然的默契的对话,是热恋之中情侣的眼神的交流。所以人类对自然的描绘一方面源自真情的流露。另一方面更是艺术的展示。水天一色的和谐是自然造化的一种神秘色彩。此时无声胜有声则是人类与自然的心理上的一种共鸣,即灵魂与自然结合的默契,而在这个过程,从绘画的色调,空间动态等方面中可探讨塞尚的画作。
在1850年,塞尚认识了毕沙罗,通过进一步的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开始被印象派所影响,塞尚认为毕沙罗是其中一位最接近大自然的画家。在1870年,对于毕沙罗等画家提出的光色理论,他得到了全面透彻的理解和领悟[1]。
毕沙罗长期地影响了塞尚的艺术思想,两人也开始频繁地交流艺术;毕沙罗告诉塞尚要学会注意外部世界,他认为:人的眼睛注视自然,要依赖自然,通过锻炼才能在艺术上有所提高。通过长时间对自然的注视和创作,我们的眼睛能专心致志地观察某一景色,因此可以改变我们内心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看法;尽管毕沙罗影响了塞尚,但塞尚的艺术特点还是不同于当时的印象派,塞尚不喜欢印象派的艺术风格――注重光和色彩,理性创作。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塞尚希望从印象派中创造出一种牢固,而又持久的艺术,使印象派进一步发展。进而能像其他艺术一样在博物馆中,永远为人们所纪念。他一边用单纯朴实的方式观察亲近自然,一边依照自然,准备重新描绘普桑的画。从塞尚以前的画作中,可以看出他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他的绘画,并不简单而且具有丰富的遐想,画面充实且内容多样。他的画作如音乐般均匀、有规律,他运用多方位的聚焦点,用笔把自然风景画到平面上来,呈现了一种空间里的网状立体美感。
塞尚与毕沙罗一起交流艺术的过程中,他逐渐认可了印象派的艺术理念。根据毕沙罗的指导,他改变了自己绘画的色彩,他的画作色调变的很明亮,似印象派的画作风格。从他的绘画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已经知道了如何运用太阳光线让冷暖色调改变。在现代油画里,冷暖色调比较是很重要的,他们之间的比较能让画面栩栩如生。印象派使塞尚掌握了色彩知识,奠定了塞尚以后完成自己梦想的重要基础。
由于塞尚与毕沙罗的接触,他和其他印象派人物一样,如莫奈,注重室外绘画。这是由于他们创作的来源都是在室外,所以绘画大多在室外进行,在他晚年,他写信给别人,经常提出自己的建议――正如中国唐朝张躁提倡的观点,要仔细观察亲近自然。
2.1.2艺术、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
如果,你现在被巴黎卢浮宫的大师吸引着头脑,那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来欣赏一下韦罗内塞和鲁本斯的艺术成果吧,因为他俩是现代装饰性艺术家中最伟大的。但是我自己不充分地讲,要像写生时那样画艺术成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韦罗内塞和鲁本斯的艺术成果是抽象的。但是如果你真的感兴趣的话第一步,你要认真学习外部的环境。这是在一九零二年二月给夏尔•卡穆安写的信。[2]
写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一封邮件中谈论到:巴黎各大宏伟的建筑是一本好的相关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巴黎卢浮宫,但是要了解法国的文化,它只能是一个中介的方法,我们应当真正地投身于没有尽头地学习外部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九零四年五月写的
时隔两个月又在写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一封信中再一次谈到:只有充分依靠外部的环境我们才能获得长远的改变。我们的视觉通过与外部的环境的接触也能得到发展。
一九零四年十二月的一封信中谈到:对于某些艺术家来说,如何理解模特儿和如和把这种理解用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候是比较难的。无论你喜欢的是谁,他都应该是你的一个明灯,不然你就只是在模仿。和自然相融,再加上几分天赋
一年后在给埃米尔•贝尔纳的信中写道:巴黎建筑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宝库,而卢浮宫则是我们获得的资料。但最不幸的是,只有我们不断地去了解美妙的外部的环境,而不应该满足于采摘先人所种下的果实。
我们可以从以往的经历中,分析出塞尚对外部的环境的关注。
塞尚曾提出:“外部的环境作画”的主张。塞尚长期在户外写生。就是为了验证“当我接触某些学派的艺术家时,我应当再次成为全人类的学生。不再抄袭其他著名的艺术家,由外部的环境跨越到想象中,我们通过对外部的环境的长期观察中找到了“绘画的真实”、“与外部的环境平行的和谐”,并且我们可以体会到绘画中的节奏、呼吸、虚实、动静、颜色、空间、体积。因此,艺术家感受色彩、节奏等绘画条件的渠道都是从外部的环境所获得的,虽然这些抽象的绘画语言,存在于非自然的绘画中,可以在画作中感受到,但是这些绘画语言却也漂浮在广阔的外部的环境中。当视觉与外部的环境长时间的撞击后,人们就会了解画家如何把外部的环境中概括为这些抽象的绘画语言。塞尚对外部的环境的重视。塞尚用他独特的语言组织方式实现了,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外部的环境。
2.2塞尚的艺术实践观
2.2.1用几何构型表现自然
在艺术成果中取消了透视效果,更改了原有角度来构图的传统观念,这是塞尚所做的努力。但不必符合规则的是,改变艺术家可以跟据本人的意图来规划地理方位,除了改变以往的画面空间观念,在其他的形式结构方面,塞尚也做了改变,这些改变不仅保留了独特性,同时又强化了构成的场景。
贝尔纳得到塞尚的一封信,而信中写到要运用圆状物体去描绘外部的环境,艺术家采用了一种分析形体的手段。艺术家经常放弃了许多的细节描绘在他们的艺术成果中,而艺术家着力于对物象的简化、概括处理。而不是对艺术成果进行深入与刻作品。这是可以从欣赏他的艺术果实发现的,在一些描绘创作者本身的艺术果实中,脖子以上要根据几何体的方法处理,体会到的是面的转折,并没有表现人物性格,也没有像古典描绘创创作者本身的艺术果实那样表现为披在肌肉里的骨头。《暖房里的塞尚夫人》(图4-9)中塞尚的妻子面部的处理就接近于几何体,让人联想到古典的雕塑,特别是古希腊的。而艺术果实无法让欣赏者感受到被艺术家的性格、神态、表情这些古典绘作品追求的东西,道具也没有任何的寓意,同时塞尚的描绘创作者自己的艺术果实也冲击了古典描绘创作者自己的艺术果实的理念,塞尚对艺术家而言只是题材的改变,并无其他的不同。只不过塞尚的兴趣集中在色彩造型以及场景结构方面,描绘创作者本身的艺术果实,也是他表达情感的手段。[3]
静态作品非常地符合“用圆状物体来处理外部的环境”的观点,特别是塞尚的作品。圆状物体,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在场景中,一样的形状在场景中重复出现,特别是圆形物体。场景中几何体处理形的方式表明塞尚非常关注场景中难以用具体表达的绘作品元素,同时在大小、色彩等方面产生变化,节奏感、秩序感便跃然纸上而不在意绘作品的主题的转化,空间几何为场景的构成关系也提供了机会。
《蓝色花瓶》中形的运用是极其完美的。作品中的“主角”是插有鲜花的蓝色花瓶,花瓶是整幅作品中形最工整、变化多端的。作品的左侧被艺术家删减了一部分,而在这部分中也有一只瓶子,折纸花瓶与蓝色瓶子形成了对比、变化,反而衬托出花瓶的主体地位,因为左侧的这只瓶子已经不完整了。从花瓶到左侧瓶子再到白色盘子、水果的层次关系是由形的大小、完整与否以及刻作品的强度构建的,因此秩序感也就诞生了。
2.2.2根据自然重画普桑
塞尚一直推崇的普桑,是因为塞尚在制作作品精神的风格上与古典艺术家异曲同工。
曾经有过一段论述普桑的文字是傅雷先生写的:普桑的线条是一组动人的线条的和谐组合。以《阿尔卡迪牧人》为例,场景中的三个牧人和一位婀娜少女两个立着,两个屈着膝。有的是正面,有的是背影。而手臂与脚相互对称,既无富丽的组合,也没有飘逸的衣褶,交错纵横的曲线。在此只是些不难的组合、对照、呼应,或对峙或相切或依傍的直线。一切是有条不稳的,典雅的,明白的。我要以外部的环境为对象创作出经典的艺术果实,这是塞尚曾说过的。而在现实的创作中,塞尚绘作品的一个特点是他对场景结构的精雕细琢,甚至会因为一连注视对象和作品布好几个小时才动一笔,因此塞尚的一幅作品经常要几年才能完成。塞尚的这类型“结构”果真是属于我们特殊意义上的那一种类型,这是根据钟涵学者的意识而认为的。譬喻说人体构造,就是属于是一种完全不相联系的物体之中的。好比:形、色、光、点、空间以及材料等重要的元素上,在情景中根据一定的规律部署的关系,纵然是参差不齐的物质,创造者也可以把它改变成有条不絮的样子。因为要求获取非具体结构的稳当融洽,绝对能够改变表层形态。并且给予变化、改良、和重新组装。之所以称它为结构,不仅仅因为花样上这类型拼凑而成的,同时还因为与有机组成的物资相同,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人们根据规则,合法的顺序依次进行调整而诞生和发展的。
著名画家塞尚觉得要抛弃所有杂念,用一颗不受污垢的心去仔细感受,这就是一种古典美,一种超脱自然的追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曾经说过,人性若要健全就要追寻前人,在过去的那个时代,无论是人还是其心性都是高贵的,或者说那时候的人都是自然的,而不是现在这样,互相割裂,不在融合。这与塞尚的看法完全相同,塞尚感叹道:我和我的作品融为了一体,而我又存在于如同彩虹一样缥缈的虚伪的空间之中,并且每一次我能够矗立在我所认可的风格面前,慢慢地展开了我自己的存在,并且当我和它融为一体的时候,我的意识离开了。而这种所谓的自由可能就是像傅雷学者所讲的一样,所以艺术品的成功。一定会有条件站在它的后面。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补充自己的灵魂,加入到虚伪的空间的内部。感受到外部环境的神奇,而后把自己纯洁的视觉抓住与外部环境的外形,那么结局就是内在与外在连接的顶峰体现。因此,塞尚支持完全信任与外部环境,绝不是简单的“东施效颦”。他一再强调,一定要相信外部的环境,必须通过自己的视觉,而不是通过他人的研究去了解外部环境。
2.3塞尚的色彩观
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欧洲绘画,以客观再现为基础倡导在理性的精神下准确表现人体和自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艺术的发展延续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脉,艺术的目标即真实地再现自然的面貌,使被描绘对象达到视觉真实。“由于文艺复兴运动,透视法才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方法。它是自然的模仿,是视觉的幻象,使观者以为正身临其境的看一个人物、一个静物或一幅景色,而不是看一块涂颜料的画布。”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透视法”成为艺术家们征服自然的最佳法宝,且成为传统绘画中无法动摇的坚固根基。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产生了与时代相适应的艺术观念。这种观念认为艺术模仿自然,艺术的真正价值是根据解剖学和透视原则来真实再现自然的全貌,使描绘对象接近视觉真实。无论是19世纪法国画坛出现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还是印象主义都万变不离其宗。但坚持自我的塞尚在一系列艺术探索之后,认为透视法只是一种使画面产生真实幻觉的方法,它以牺牲物象本身的真实而给画家带来一种空间的幻觉。塞尚在艺术创作中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他通过色彩的冷暖来表现体感,用色彩的协调和对比来塑造物象,从而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来表现人物身体各部位的结构起伏。
左图《塞尚夫人肖像》(又名《在红色椅子中的塞尚夫人》绘于1877年,现收藏于X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是塞尚艺术探索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整个画面看似平静,却隐藏着画家奇妙的处理方法。“《坐在椅子上的塞尚夫人》画家采用竖直构图,画面沿垂直方向伸展,背景、椅子、人物在瘦长型的画面形成一个逐渐增加的序列。人物的肩和臂组成的椭圆形形成一个稳定的核心,和人物头部的椭圆形一起与椅子等形成的长方形达到了力的平衡。”画家通过色彩的冷暖对比凸起的部分用暖肉色,凹下的部分用冷青色,这不同于传统绘画中按部就班的素描后再上色。整个画面构图严谨、色彩饱满、造型结实,在丰富的冷暖对比中显示出强烈的整体感和空间感。可以看出,画家开始尝试利用色彩来塑造形体。这幅作品可以说是塞尚造型探索和色彩造型的起点。
塞尚曾经这么说过:“色彩画文学才是值得我去探索一生的”。《从埃斯塔克眺望马赛海湾》(图4-5)便是他合理运用色彩化艺术手段一点点去实现的。艺术界的老前辈《塞尚这个难题》这么评价到“每一个观摩过这样的作品的人,都会感到震惊,因为从未出现过这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尤其是在其中存在的空间感更是逼真,使人身临其境无法自拔,仿佛所有的清风都随你舞动,之后又全部消失殆尽,这种忽远忽近的手法令人叹为观止”。这样的艺术手段是前所未有的。
塞尚跟他的好友贝尔纳这样说过:每一个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技巧,不用分门别类,只要是能够让观看者产生共鸣就可以称作为好作品。贝尔纳却不是这么说的一一“即使不同的艺术手段能产生不一样的艺术效果,但是画面所呈现更具体化更形象化。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多加渲染,高度还原了当时的面貌景色,色彩的有无能够决定这件作品的高度,这才是一个好作品的表现”。主要看过他的作品的人,都会被他采取的渲染手段感到惊叹。他的创作手法与之前艺术家的创作手段类似,大部分都是采取这种冷暖结合的渲染来衬托出景象的画面感。这就是他所倡导的:“才色彩的衬托下,画面才会看起来更华丽更美观。”他把这种渲染的艺术手段叫做是调子的变化,在传统的油画中也出现过这样的艺术
手法,都是在色彩上下足功夫。他是第一个把这种艺术手法运用在风景画中,这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传统中的古典画主要是通过画来表现出自己的寂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感。
之所以与之前的手法有差异主要是体现在他的节奏上的改变。《带岩石的风景》所描绘出来的石头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当人们的心情随之浮动的时候,画面的远处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给人们又拉回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在之前的作品中也采取过这样的艺术手法,但与之不同的是每一个节点都出现之关键之处,节奏感的掌控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事情,他只在意出现在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点是否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而其他的一些画外的因素和他人的评价则是他不关心的。
3塞尚对后世的影响
塞尚的这种大胆的艺术手法使得后人纷纷效仿,不仅是创作格调而且还包括内容上的渲染,这都是会对后来的创作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近现代史的前期创作分为很多流派,最为代表性的就是毕加索、勃拉克。1908年,勃拉克运用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艺术界引起轰然大波,这就使得一些老一些的艺术家,评断者的抨击,在当时这样的创作手法是不被认同的。马蒂斯就这么说过“如何在通过表面上的事物来让人们产生虚拟的线条”,令一个声音也表达到“布拉克先生能够把所有事物都能虚拟化”。所以立体主义的概念由此产生。
立体主义主要是呈现出来空间感,一点点受到当时环境的熏陶,利用空间来呈现出来事物的宏伟的一面,虽然这不是很被当时的社会所承认,发展轨迹发生了一点偏差,但这也不妨碍继承了塞尚的特点,如果没有这一点点的偏差也不会诞生了这个在艺术界占有一定比重的思维方式。利用实际上的事物来带动人们对空间感的概念的思维。想要让观者更贴近作者的核心想法,在看起来异常酷炫的画面背后是非常朴素的软色调。
立体主义的概念结合了塞尚的核心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去粗取精,去其糟粕取其精髓,发扬了塞尚的核心的创作想法。当代的艺术家大多数不能理解到其真正的精髓,这些所谓的先驱者基本上都是采取古老的艺术手段,一点创新意识都
没有养成。而在塞尚的创作中采用了很多大胆的,当时艺术界意想不到的创作手法是令人震惊的,也是被当时的艺术界所排斥的,他们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的作品才是艺术界的主流,而塞尚的作品充其量算是个暴发户,根本上不了台面。而在塞尚之后所形成的立体主义概念狠狠的打了这些人的脸面,之后这样的创作手法继续发扬光大,被后人所模仿。
伟大的毕加索的作品《亚维农少女》是成为立体主义发展的开端,为后来发展源远流长奠定基础,其中的一些艺术手法明显借鉴了塞尚的艺术特点,但他的表现方式不如塞尚这么大胆,为之取代的是画面感的细腻化,这是通过借鉴他人的优点去粗取精,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手法。毕加索通过实际的景象来模拟出各个因素所发展的轨迹,让人们更能体会当时发生的一切,这比塞尚所描绘的手法高明多了在虚实之间又穿插了事物变化的自然规律,让人们更容易去理解画家创作时的心境。这就是为什么毕加索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的原因。
另一位年轻的创作家马蒂斯的艺术手法表面上没有塞尚的痕迹,但是在实际上描绘的手法都是如出一辙,并且马蒂斯对塞尚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自己就像一个一个粉丝一样,一步步遵循着自己偶像的脚步不断前行。在他的偶像的创作手法之际并稍微改进了一些弊端,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新想法和时代不断变更所产生的变化使得色彩主义的表现形式愈发的影响着全艺术界的创作作品,马蒂斯不仅崇拜着塞尚,塞尚也应该感谢马蒂斯,如果没有他的助推之下,色彩主义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并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因为塞尚所带来的新的概念改变了当时绘画界的发展轨迹,很多年轻人和后来者不断的创新与更迭使得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艺术手法与创作手段,这个阶段是整个绘画界发展的最为迅速的一个阶段,打击了当时一些老专家的守旧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塞尚会取得这么大成就和影响力的原因,“现代绘画之父”的头衔名副其实。
结语
塞尚这位十九世纪末后印象主义的重要画家,通过一生的艺术探索,在忠于自我的执著努力下,形成了惊人的艺术厚度和力度,他的艺术在继承与革新中开启了立体主义等一系列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塞尚在对自然的体验与观察中创造着新的艺术,成为西方艺术史上公认的具有开创精神的艺术大师。本论文的研究呈现了我对塞尚风景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从对自然的观看中探索自然的表现形式,到用绘画的方式再现大自然;我在对塞尚风景画的研究过程中深受启发,结合自己的绘画实践,在自然中去体会塞尚的艺术精神与绘画表现,在造型与色彩的逻辑关系上,有无穷尽的变化,绘画中的观看之道,以及塞尚创造的艺术境域;塞尚的艺术理念激励着我的创作,开启了我在创作上新的恩路,正如宋代郭熙所言“画家必须要和他的山水合成一体。只有这样,他才能领悟到山水的秘密”。
参考文献
[1]张焕明.自然·结构·画面[D].青岛科技大学,2016.
[2]王博.塞尚绘画结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3]张颖.如何看待表达的主体——梅洛-庞蒂《塞尚的怀疑》主题探讨[J].文艺理论研究,2015,(04):39-49.
[4]王潇潇.塞尚绘画中的现象学[D].鲁迅美术学院,2015.
[5]王冰冰.从“圣维克多山”系列风景画看塞尚绘画真实观的演变[D].浙江大学,2015.
[6]朱天碧.论塞尚绘画中的构成要素[D].南京艺术学院,2015.
[7]刘哲.具身化理论视域下的反笛卡尔主义——以梅洛-庞蒂与塞尚的对话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4,(08):45-67+205.
[8]卫瑞国.贾科梅蒂与塞尚绘画艺术之比较[D].山西大学,2014.
[9]刘越.塞尚观念启示[D].北京服装学院,2015.
[10]涂靖章.从“建构形式”到“让其存在”[D].西南大学,2014.
[11]胡雪晴.从《库勒夫尔的磨坊》走近塞尚[D].中国美术学院,2013.
[12]钟铭霞.论塞尚的绘画思想及对现代绘画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3.
[13]苏梦熙.塞尚风景绘画中家乡主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4]孙蛮.敞开之地的召集[D].西安美术学院,2013.
[15]侯欣.解读塞尚[D].青岛科技大学,2012.
[16]李诗龙.从语言学视角看塞尚[D].河南大学,2011.
[17]张晓琳.论塞尚的绘画美学思想及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1.
[18]周晓熠.从浴女题材作品浅析塞尚的绘画艺术[D].扬州大学,2010.
[19]冯跃中.论塞尚的绘画美学思想[D].河南大学,2010.
[20]曹生龙.再论塞尚的绘画风格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2.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