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酒店业是旅游产业的支柱产业。因此酒店业也在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星级酒店数量不断增加,所以酒店方面对管理人才有比较大的需求。因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正是培养这部分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作为旅游实践教学课程中的顶岗实习更是对酒店管理人才方向的培养意义重大。然而当前我国本科院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却存在众多问题。从而使顶岗实习的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不同阶段的感知度进行文本分析,采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同时对学生顶岗实习感知文本不同阶段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对策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希望可以进一步改善顶岗实习的效果。
关键词:顶岗实习;感知度;高频词;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旅游业快速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其他产业稳步的发展。而服务性行业的人才紧缺,人员流动的加速,使得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都在不断下滑,所以服务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针对服务性行业人才紧缺问题的出现,为了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实习平台和实习机会,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学校与酒店之间进行了合作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学校从中挑选不同的酒店前来开展招聘会,让学生对于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企业进行了解,对其顶岗实习阶段的的酒店及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顶岗实习是旅游管理学生对其专业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是从理论学习到以后工作的过渡阶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顶岗实习是高校培养方案里的必修课程,也是对专业认知和择业方向会有影响的重要阶段。对于学校来说,顶岗实习是高校针对旅游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专业认识的重要部分。对于酒店而言,院校输送旅游管理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为酒店保留高技能人才,同时在顶岗实习阶段也会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所以,顶岗实习是酒店、学校及本专业学生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顶岗实习是学高校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的理论联系实践平台,所以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不同阶段不同方面产生的问题都会引起学者的关注。如,单宇蜻、白美丽、张金辉等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1-2]。而一部分学者是针对实习不同阶段的某一阶段进行研究,成晋霞、郭亚琼是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期阶段进行调查研究[3]。杨香花、余琳、廖晓中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变化及对策分析[4]。吴金铃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心理调查分析[5]。这些都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心理变化为研究的,同时大部分是针对高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近几年,关于顶岗实习的研究大多都以学校为主,比如针对学校实践教学的研究、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研究、如何优化顶岗实习的管理和质量的研究以及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的优化[6-11]。由此可以看出就顶岗实习阶段比较集中重视对管理的方面的研究。陆平、林志坚主要争对顶岗实习对旅游管理业学生择业的影响进行研究[12-13]。还有一部分是基于马斯诺需要理论以及影响因素对旅游管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满意度进行研究[14-16]。孙媛媛则是针对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认知进行评价研究[17]。
(二)研究方法
从上面的文献可以看出,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习的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顶岗实习阶段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或者阶段性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研究,没有对顶岗实习的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综合考虑和研究。而本文是以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顶岗实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追踪调查。而咸阳师范学院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限为半年,即六个月。主要安排是在大三第二学期正式开始顶岗实习。
为期半年的酒店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酒店相关专业技能,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不仅实现了学校对于安排此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的教学目的,同时能更好的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当中。在对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进行研究,首先是实习的前期准备阶段,对于选择不同酒店为实习单位的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和文本收集。在实习进行到三个月左右后,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追踪调查。等到实习结束后,再次对其进行调查。通过对不同阶段学生感知文本的整理,应用文本分析法,对高频的词汇和特征次进行提取以及对网格矩阵表进行的构建。通过内容分析法[1]对顶岗实习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感知变化情况,以及实习阶段对学生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分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实习的效果,使得顶岗实习阶段的实践教学得以完善,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所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对策分析。汪会玲、吴梦颖就利用内容分析法对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家庭旅馆评价模型进行了构建[18]。针对这一实习过程,对旅游管理学生的感知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也可以对实习阶段学生所要求的不同侧重点,得出结论。
二旅游管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感知变化
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不同时期,通过对分部在不同岗位实习的学生的的前中后期的期望、实习工作中的所得所感、工作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做了感知度文本调查。通过文本分析法,对调查的不同对象的文本分析。提取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同的关注点、心理阶段的变化过程及实习过程中对存在的不同问题的反应。本文是以咸阳师范学院为例,进行文本调查以和文本的获取都。针对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分布在多个酒店的15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阶段的感知度文本进行了分析,分布的地点分别都有北京、厦门、杭州、西安等。表1就是针对学生顶岗实习不同阶段的感知度文本提取的高频词,并且按高频词出现的频率的高低进行排序。
阶段 高频词(从高到低)
顶岗实习准备阶段 酒店这次能够工资学到北京期待厦门待遇提高选择能力管理半年期望成长西安知识同事为我收获时间薪资金茂万丽富力万丽
顶岗实习中期阶段 酒店客人服务学习知识会议时间理论部门学会培训熟练实际技能需求严格提高流程学校能够认识联系完成做好英语热情
顶岗实习结束阶段 酒店服务客人这次努力学习提高知识半年实践水平理论社会实际技能学校管理掌握英语学到职业意识环境经历完成不足我会
顶岗实习总体感知阶段 酒店服务这次客人知识能够提高学到学会理论半年工资时间技能部门学校管理英语熟练培训掌握实践认识水平完成社会流程热情熟悉需求不足期待经验联系选择提升发展经历
(一)顶岗实习准备阶段
通过ROST软件对学生感知度文本的分析,这一阶段共出现129个高频词,对其出现的前25个高频词进行选取,如表2-1中顶岗实习准备阶段高频词的排序。由此可以看出“酒店”在学生感知度文本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这是学生在应聘不同酒店不同岗位之后,对于酒店存在不同的期望与想法。其次就是“这次”这个词语的出现的频率是除了“酒店”以外最多的,所以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此次顶岗实习都比较重视,也有着重强调这次,体现出了学生对于这次顶岗实习都希望有所收获。“能够”、“学到”、“提高”、“学习”、“做好”等高频词是属于同一性质的词语,都体现了学生想在此次实习中有提高,都比较期待在实习的地方学到知识,同时也体现出了大家对此次实习的态度比较积极。“期待”“期望”俩个词语反映出学生对于此次实习都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期望”、“期待”这些词语在学生的感知度文本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大家都对自己所去的酒店都有明显的选择和希望学到的东西。“工资”、“待遇”也属于同一性质的词汇,而且也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比如住宿的环境、工作的时长、及工资的多少都包含在内。同时“厦门”、“西安”、“富力万丽”、“金茂万丽”等地名的出现显示出大家对于自己的实习单位都有自己的选择,所以出现了“选择”、“以我”这两个词语。“以我”说明实习前期大家比较有自我意识,对于自己的顶岗实习阶段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岗位的选择。
是根据ROST软件对顶岗实习阶段的的准备时期的文本分析,构建的网络矩阵图,表1中高频词在图1中也体现出来。同时图1中出现了理念、模式、经营等词语,说明在顶岗实习准备阶段学生对酒店管理模式及理念也期望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万豪”这个词语的出现说明大家对于酒店行业中的国际连锁“万豪品牌“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顶岗实习的这已准备阶段,学生们对酒店行业有极大的兴趣和期待,从图中的词语体现出,大部分学生是抱着学习和不断提高自我的心态,对于此次的顶岗实习当作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还有一部分学生把此次实习作为以后是否还选择酒店作为以后择业方向的目标,所以就会出现管理、模式、理念等词语,在学生了解这些之后会对自己的择业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而且从文本反映出的前25个高频词语中的“选择”,更加说明在前期大家对选择实习的酒店就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准备、打算、锻炼”等高频词语的出现,说明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的打算。包括上班时间长、工作任务重、住宿和饮食的不习惯以及和同事之间的关系。酒店作为服务行业,我们只有做好准备迎接这些挑战,面对各种困难,才能得到实质性的锻炼。
(二)顶岗实习中期阶段
中期阶段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三个月左右对于调查的学生的这个阶段的的追踪调查。而该阶段出现的高频词共有138个,表2-1是对顶岗实习中期阶段前25个高频词进行提取。“酒店”依然是学生文本中出现的做多的高频词。“学习”、“学会”、“能够”、“提高”这几个词在中期调查中依然出现的频率很高。说明学生依旧在不断学习知识、技能;同时也在熟悉服务流程,将理论与实际联系。“服务”一词的出现说明学生的服务意识在不断加强。培训树立了自己的对客服务意识,而被分到各级部门后,学生慢慢的了解了酒店的服务流程,熟练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生来说,中期阶段让大家都感觉到专业知识、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顶岗实习的中期,高频词中也出现了“学校”,这一阶段学生在酒店实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只能依靠学校,需要学校的管理和学校为其协调和解决这些问题。
是对顶岗中期阶段的整体反映,是学生在进入酒店实习3个月后对酒店环境和工作的适应和熟练阶段。在该阶段内,由于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面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太熟悉和适应。所以这个阶段就需要学校和老师对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减少学生心理的不舒适感。在这一阶段是学生开始培训之后,熟练自己工作的阶段,慢慢的学生就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这一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抗压能力差、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失误认识不足、对于酒店在管理员工的制度的不满以及学生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等。从文本中提取的高频词经过网状分析,大多会提到“培训”、“理论”、“联系”、“知识”、“流程”等,大家可以渐渐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并且经过各部门的培训对酒店的工作流程有了一定了解。这段时间,学生开始渐渐熟悉和适应了实习的步伐,开始在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上不断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做好”这个词语可以表现出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对于自己岗位工作的态度,而且也表现出学生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领导和客人的认可。而“完成”这个词语的出现表现出学生已经开始慢慢能够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英语”这个词语的出现,反映出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顶岗实习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是学生顶岗实习结束时期的感知文本分析后的高频词汇,该阶段出现的高频词共129个。其出现频率最高的“酒店”与准备阶段、中期阶段一样。而到后期阶段“服务”任然属于高频词。与其共同出现的还有“意识”一词,这则更加说明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对于服务意识有了更加深的认识。“努力”、“掌握”、“学到”、“学会”、“认识”的出现说明了在经过六个月的顶岗实习,最后大家都有所收获,也说明大家比较关注自己的这段时间的成长。“实践”、“技能”、“理论”这些说明这次的顶岗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过程。“学校”和“社会”的出现说明大家体会到社会与学校的不同,进入社会需要自己不断努力,也要面对各种压力。“英语”的出现表示大家奉献了自己的不足,在不断发展的酒店行业,随着接待游客种类的国际化,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职业”反映的是此次实习结束之后旅游管理学生对于以后自己的择业方向有了谨慎的思考和选择。
在这一阶段,已经是学生顶岗实习即将结束或已经结束时,对学生的追踪调查。学生通过此次实习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也开始对于以后的职业选择进行深刻的思考。同时也通过对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对比发现了自身与学校所存在的问题。如图2.3,通过对这批学生实习文本分析发现,学生文本中出现“实践”、“掌握”、“经验”等词语的频率较高,大多的户学生认为学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服务”和“努力”也属于高频词,说明通过此次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服务意识有了很大的增强。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我”字的出现,从准备阶段的集体意识到现在自我意识的改变,也说明了通过这次的实习,以学生自己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欠缺,都有了自己的计划。大部分人都意识到英语对自己的重要性,口语的必要性。同时,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与提高。不论是从技能、经验,还是英语口语方面,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奋斗目标及择业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和选择。。
(四)顶岗实习总体感知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整个顶岗实习阶段进行的感知分析,在总体感知阶段总共出现的高频词有128个,该阶段是对前面三个阶段感知度的总体分析。从表2-1顶岗实习总体感知阶段可以看出,在总体感知阶段,是对顶岗实习准备阶段、中期阶段及结束阶段感知文本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的高频词。在该阶段出现的高频词基本是对顶岗实习的不同阶段高频词的汇总,能更好的体现出在顶岗实习的总体感知阶段,学生对于顶岗实习整个过程中的主要的关注点和关注的问题。“学习”、“学到”、“提高”、“掌握”等动词的重复出现表现出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更加重视的是对于“知识”“技能”等的学习。同时“工资”也是学生在总体感知中较为重视的。“时间”一词的出现反映出学生感觉实习阶段上班时间或者实习时间较长或者对于顶岗实习的实习时间的长短的反映。酒店的“培训”可以使学生能更快的了解酒店工作的流程,更好的与学校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同时酒店的不定期培训和以让酒店能更好的储备和培养酒店管理人才。当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英语口语、实践技能的欠缺、服务意识的有待提高。“发展”一词的出现说明学生这次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对于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规划有了进一步明确。比如有的学生觉得自己适合在酒店发展,有的学生则觉得自己可能愿意想在旅游方向尝试。
对于整体感知的分析,与前阶段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部分学生对于顶岗实习阶段更加关注的是对于实践知识的增强、技能方面的培养、以及工作流程的掌握。而“这次”在这几阶段出现的频率较高,说明大家对这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比较重视。而且在实习结束后大家的服务意识也有所提高。而且“客人”一词的出现,更加说明了服务意识的加强;同时顶岗实习也是对社会经验的积累。而且学生的心理也更加成熟,虽然在不同的阶段学生对于酒店或者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的问题。但在其文本感知分析后,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对于实习感受大多呈积极的态度。并且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旅游管理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
(一)顶岗实习实施方式
1、实习学生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对于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管理分为三方共同管理:学校的实习指导小组、各个实习地点负责的老师及实习酒店。管理方法如下:以各个实习地点分组,然后从每个小组中选取一名负责人,对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汇报。让各个地点的负责老师能更好的关注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实习学生出勤制度
实习过程中,学生一个人一律不得擅自离开酒店和自己的岗位,不管外出或回家必须向酒店或实习点的负责老师请假。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严格出勤。工作时间一般不允许请事假。如果需要请事假必须经过自己部门的主管签字批准;病假须有实习所在地区级以上医院证明并且经过主管人员的同意后,方可准假,病假期间不得随便外出。如果需要请长假必须经过酒店和实习指导小组的批准,否则,学校和实习单位将对于此次顶岗实习成绩给予不合格评定。
3、实习学生工作制度
实习生必须严格遵守酒店的各项制度,听从和服从部门经理和主管指导和安排,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时必须按照酒店的制度,着工装工服化淡妆,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上班要准时,工作要负责,面对紧急情况和突发情况要保持冷静,及时上报部门的主管。和实习单位员工友好相处,严禁在实习单位以外私自打工。
(二)实习阶段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
由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责任心,而且比较随意性。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但是顶岗实习就相当于步入了社会,要求学生自己面对现实状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有些学生由于工作中出现某些失误,被领导批评后不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从而产生了抵触和消极情绪,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就收拾东西回家了,缺乏责任心。而且实践动手能力较差,这类问题对于本科生来说,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到第三个月大家才学会适应,开始重新正视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认真学习所欠缺的知识。而在这个时期,指导老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况,加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期的疏导工作,也要加强酒店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监督。指导老师应该针对实践运用和理论知识中存在的不同方面给予指导和解决;在顶岗实习结束后,实习报告的撰写及实习总结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对于酒店和学校存在问题的建议以及自己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总结,为以后学校在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有的学生,对于实习报告敷衍了事。
2、学校方面
学校对于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所产生或者指出的问题并没有妥善解决,而且学校也没有专门委派老师对学生实习阶段的生活和工作进行密切的关注;从而导致了学生普遍反映在自己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大部分学校学校没有对实习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以大部分实习生错误认为顶岗实习就是让大家真正了解一下社会,对于以后是否选择从事酒店行业,或者未来有什么职业生涯规划等都比较迷茫。学校应该在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上,让顶岗实习成为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阶段,通过这次为期半年顶
岗实习真正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究竟适合什么职业,重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一步步完成职业规划。
3、实习单位方面
由于部分酒店来学校招聘只是为了解决当前酒店人员缺乏的现状,甚至有的是因为实习生的工资相比较于正式员工的工资太低,而且实习生仅仅被当作了廉价劳动力使用。一些酒店忽视实习生的存在价值,实习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特殊人群。而且实习生的综合素质高,可以提高酒店对客服务的质量。尽管与普通员工相比缺乏工作经验,但是实习生的理论知识面较广,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然而一些酒店不重视实习生的意见,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流失了一些改进的良策。因为酒店行业对客服务的都是普通员工,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或专业教育,因此部分员工综合素质偏低,缺乏服务意识,不能给实习生起到好的引领作用。例如,有的五星级酒店里,老员工服务的操作流程不规范,不标准,无法给实习生做出榜样,有时还会对实习生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的酒店给实习生能够提供的岗位都是直接对客服务的一线岗位,工作时间比较长、工作缺乏思考和学习性等。因为人才急缺,酒店方面对岗前培训细节不是很注重,急需员工能尽快进入岗位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基本属于空谈,岗位轮换制根本没有执行。在员工福利待遇方面差距较大,有的酒店行业对于实习生加班没有加班工资。
四旅游管理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对策分析
(一)学生方面
实习生应该强化自我的责任心和纪律性。在平时生活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约束力的,加强自己各方面意识的学习与锻炼。其次,要做好角色的转换,顶岗实习是我们面向社会的一次锻炼,而不再是在校大学生。我们实习生跟酒店的普通员工一样,要服从酒店的规章制度,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要更快的适应酒店高强度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当然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免也会碰到问题,面临各种挑战。此时,学生应调节自己的心态,更多的去关注在顶岗实习期间自己是否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锻炼。是否加强了对技能的掌握、对英语的提高等来发现自己顶岗实习期间的收获。
(二)学校方面
一是加强纪律和责任心教育。不仅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加强教育,在平时也要时刻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的锻炼,培养守纪、守时、负责任的意识。同时做好实习期间学生实习期间情绪波动的安抚工作,针对实习生不同阶段的消极情绪、及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中期座谈会或者针对个人谈话等方式进行缓解,通过谈话不同的侧重点,调
整学生实习期间心态的方式也不同。二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如开设专业实训课、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等。三是根据学生专业学习情况及培养方案安排合适的实习期,让学生实习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安排的教学计划,而是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各个院校对旅游管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心态、工作状态等多进行沟通交流。而且老师在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应该耐心有责任心。而且可以邀请已经参加完顶岗实习的学长学姐进行经验的交流,他们可以帮助学生预见,让学生自己了解所想去的岗位,也对让大家对对酒店行业有一定的了解。
(三)实习单位方面
一方面是实习单位需要端正招聘实习生的目的。实习生是酒店的储备力量,能给企业注入新活力,也是企业人才的提前储备,可以解决酒店人员的较高的流失问题,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二是制定针对实习生的规章制度。给实习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工作中能有效的学习企业知识和制度。三是企业应该注重对实习生的培养。实习生专业知识面广,分析问题能力较强,能看到老员工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问题。如果酒店能采纳实习生提出的合理意见不仅可以帮助完善酒店的管理制度,也是对实习生工作认真负责的肯定,同时也能提高实习生的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四是酒店应该多给予实习生机会去不同岗位实习。如果酒店能够在顶岗实习期间为实习的实习生提供多个不同的岗位进行选择轮岗实习,就能够让学生能从更多的方面了解酒店行业的管理运营情况,加强对酒店行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对酒店的管理经营模式有更加系统的了解,丰富多方位的实践经验。同时,对实习生所擅长的部分进行定向培养。由于定向培养的人才专业性更强,实习生可以直接上岗操作,更能满足酒店的用人需求。
五结论
由于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中,针对高校顶岗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却很少引起关注,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尤其是针对旅游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整个过程的研究非常少。本文就是针对顶岗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对调查对象进行全程跟踪,利用ROST软件对旅游管理学生不同阶段顶岗实习感知度进行分析,就其在顶岗实习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对策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希望可以进一步改善顶岗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单宇蜻.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396.
白美丽,张金辉,郎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26)∶136-138.
成晋霞,郭亚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心理准备状况调查——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5):34-36.
杨香花,余琳,廖晓中.旅游管理专业酒店顶岗实习不同阶段学生心理变化及对策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95-98.
吴金铃.高职旅游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心理调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报,2011,27(6):86-88.
秦丹.酒店管理学生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J].经济视野,2016,(26)∶251-252.
关飞红.高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优化管理探析[J].经济师,2016,11:199-200.
张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9):256-258.
王斐斐.基于博弈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张永红,高晓梅.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思考——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280-281.
李丽.刍议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1-15.
陆平.顶岗实习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6,2:262-263.
林志坚.实习对饭店专业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影响[D].厦门:华侨大学,2011.
熊伟,丁武军,蔡晓梅.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的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实习满意度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6(3):70-76.
刘秀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满意度调查分析——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37-140.
苏建军,刘卫梅,屈学书,黄解宇.酒店实习生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与实习价值感知的关联性分析[J].旅游论坛.2011,4(01):113-120.
孙媛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认知评价[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120-123.
汪会玲,吴梦颖.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家庭旅馆评价模型构建[J].管理学报,201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