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泼墨仙人图》的艺术特色

  摘要

宋代绘画在漫长的岁月河流中,是美术领域发展的高峰。前期出现的文人画作品与北宋中后期取得的卓越成就形成巨大的艺术瑰宝。这一时期,梁楷是一位能在绘画领域发挥创新精神的传奇画家,同时他也是简笔画派的创始人物。而致使梁楷绘画风格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有所成就,这与他独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再加上当时时代的影响和周围环境对他的约束,这才使得梁楷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减笔画风,减笔画由此而来。而《泼墨仙人图》的绘画技法正是运用了这一点,故而显示出梁楷对于传统画法的“叛离”和勇于探索新画法的创新精神。这正应了画如其人的说法,而本篇文章我们将从梁楷的传世代表作品《泼墨仙人图》为浅析代表,剖析影响梁楷绘画风格转变的原因和画风形成以后的原因,从而感悟梁楷后世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就给当今世界造成的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简笔画大写意;艺术情感;审美特点;中国人物画

  前言

中国绘画发展史悠久而灿烂,几千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美术在中国传统审美造型观的基础上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其中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作品,这无疑是促进了意象人物画的发展并形成了意象审美的人物画。那么让我们引以为豪“意象”他是什么呢?有解释说“意象”是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意识,那么中国人物画的意象,就是要以它独特的表现力和审美力来表现其独特的情感,要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上享有不可撼动的的价值地位。对于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发展到宋代中后时期,就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在表达效果上更具张力,这无疑具有重要历史影响。中国美术的伟大成就梁楷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因梁楷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中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所以对于丰富和培养不同时代绘画的特点,梁楷给后世影响是巨大的。绘画发展到两宋时期已日趋丰富,画家涉及到山水、花鸟、人物、道释画等多方面,美术发展到这一时期,足以让我们自豪,而梁楷的发展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在中国漫长美术发展史上,人物画的发展对历史的影响毋庸置疑,人物画的创作极具个性,并且极具张力,给人很大想象空间,画面效果“意象”效果突出,重视画家个性的推崇。而梁楷就是一个重视推崇个性的画家,本篇就是以《泼墨仙人图》为例,剖析梁楷是如何以块面的方式来塑造形体的。块面语言的表达和发展让梁楷的绘画艺术为大众所喜爱,也越来越受重视。而《泼墨仙人图》就极具代表力,以独特的魅力让现代中国画,无论是在践行能力或实践意义的基础上,都走在绘画前沿。

  一、梁楷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梁楷为南宋东平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主要活动在孝、光、宁三朝,是名满中日的书画家,南宋时期曾担任宫廷画师,期间皇帝特赐金带,然而梁楷却将金带高挂于院中,飘然而去。梁楷个性豪放不羁,放达洒脱,又因深通禅理,故而人称“梁疯子”。梁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一种是笔致工整的细笔,细笔取自宗法吴道子和北宋李公麟,后又师从贾师古,在衣褶处则使用尖笔勾勒,细长撇捺,转折劲利浓密;另一种笔致狂放,视为减笔,继承了五代石恪,寥寥用笔,墨色飘逸淋漓,对后世减笔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梁楷绘画作品颇多,有成文记载的就有五十多幅,留下的作品也不下几十件,但今天能见到的却不多,而且已大都流落海外。“只有《泼墨仙人图》在X,《烟柳双鸦》、《雪栈行骑》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八高僧故事图卷》在上海博物馆。”[1]而本文主要以《泼墨仙人图》为主,浅析其艺术特色,梁楷是一位深受儒、道、释三教思想影响的一代大家,他绘画时代特色较强,而绘画作品又大多表现的是道释、鬼神、能人逸士、山水、花鸟、民俗风情等题材。因此,通过了解梁楷的绘画范畴,分析梁楷一生绘画作品,可得知其一生作品颇多。本文主要浅析的是梁楷最著名的代表作《泼墨仙人图》,从绘画风格上来探究其艺术特色。

  二、探究梁楷艺术风格的形成

  (一)梁楷艺术风格的演变

1.影响梁楷画风转变的因素

梁楷是一个行径特异的画家,属于粗行一派,行为洒脱,性格率真,历史上对梁楷生平和艺术生涯的记载比较少。梁楷于嘉泰年间曾担任宫廷画师,他师从贾师古,最善人物画和山水画,喜酒不受拘束,对皇帝所赐金带不屑一顾,挂于院中,因不想受制于人和厌恶画院规矩的约束,故离职而去,因生活纵荡不拘,号称“梁疯子”。正因为有了梁楷这独特的风格,绘画风格异军突起,开创了新的绘画风貌。梁楷的绘画风格基本分为细笔和减笔泼墨两种,那么,这新的艺术风貌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人说,梁楷的画法跟师承于谁有很大关系,那么就不得不提及五代石恪这个人,石恪他用笔简括,以寥寥数笔,及其淋漓尽致的墨色,为梁楷后来简笔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先导作用,石恪是草草逸笔人物画的启蒙人,梁楷就是将减笔画风发扬且走向成熟的标志。

2.梁楷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

梁楷作为宫廷画师,早期绘画无法摆脱传承下的画风的影响,所以不得不继承传统,遵循严谨画风。而就梁楷自身来说,自然要适应画院的创作要求,所以院体的工整细致画法是梁楷必须要遵循的,因此练就了精劲白描画法。外在因素虽然可以影响画家,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画家本身,从技法上看梁楷早期作品主要师承贾师古、李公麟,其笔墨技法贯彻梁楷整个艺术风格,而梁楷画风的过渡,则虚化了人物与背景的过多描述,多了份情感和自然,少了以往的细腻和章法,给人以洒脱之感,就用笔和墨色变化来说,用笔上由细腻转为洒脱,墨色变化上由用色转为以墨为主。而晚期的泼墨大写意画风更是里程碑式意义,从前线描人物到中期的半工半写,再到此刻的泼墨大写意,用笔上摆脱了线的束缚,不再被线所左右。“比较真实表现院体谨细画风的作品有《出山释迦图》、《八高僧故事图卷》和《黄庭经神像画卷》。”[2]“《八高僧故事图卷》分段描绘了禅宗八位高僧的故事,其中人物生动传神,笔法工整细致,同时又显示了其风格转向放逸的过渡。”[3]《出山释迦图》是以古拙的笔法来描绘释迦这坚定苦修的形象;《黄庭经神像画卷》更可见梁楷出类拔萃的精妙用笔,而繁密构图更是严谨画法的代表。梁楷一生大多表现的是道释、鬼神、能人逸士、山水、花鸟、民俗风情等题材,因此,通过了解梁楷的绘画范畴,分析梁楷一生绘画作品,可得知其一生作品颇多。如今我们能看到的仅有十几幅,且大多数已不在国内。

梁楷,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的减笔画,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机杼,独树一帜,开创出不拘形似,更重神似的减笔画法。他的代表作之一《李白行吟图》最具代表性,画面中人物发须破墨横扫,衣袍仅几根长长的线就勾勒的十分飘逸,整幅画背景简单,画面上没有多余的笔墨,寥寥几笔就将李白纵酒洒逸,逍遥自在的神态表现的一览无余。《六祖斫竹图》是将画面中的六祖斫竹画面表现出来,六祖的玩世不恭,作者就用手中的笔墨记下将六祖劳动的神态勾勒的深动传神,其用笔的简练豪放程度,充分的为世人展示了以墨写神的技法。另一《泼墨仙人图》更是在减笔的基础上表现的更加放逸,突破了以线条为主的羁绊,将人物的头部和五官做了夸张处理,恰到好处的表达仙人酣醉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一个衣衫不整、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就这样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跃然纸上。粗犷而含蓄的水墨技法,是典型的减笔画法。

  (二)探究梁楷艺术风格转变的原因

1.文人画盛行对梁楷画风转变的影响

不同类型艺术特色的形成,其原因也是不同的。梁楷所处的时代文人画理论盛行,他们极度重视文化修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强调笔墨情趣。自东晋传神论提出之后,文人心中,神似成了评画的标准。南宋大诗人苏东坡是奠定文人理论的基础,绘画形式的改变也致使他将文人画从文人理论中独立了出来。苏轼从理论上提出书画结合,这不但丰富了绘画的内涵,也使绘画的表现形式丰富起来,故而北宋画院在选取画家之时,多以诗句为题,将诗画巧妙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画面意境美,因此在宋代文人画享有很高地位。当然,文人画中也存在一些“怪杰”,梁楷就是这样一位以怪为美的画家,让人感觉那时的绘画是越怪越好,越怪越美,故而大家都有了以荒诞为美的审美态度。文人画自出现就与传统画法处在一种借鉴与融合的状态,梁楷处在院体氛围中,自然会受影响。在浓郁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梁楷也汲取了精华部分,改变惯有的特色,以寻求技法上的创新和突破。

2.禅宗的影响

梁楷绘画与宋代文人画理论都融合有禅宗的美学思想,且和南宋禅学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主要来分析禅宗能否引导梁楷减笔泼墨的产生。唐代书画家王维是最早将禅归入画中的一位书画家,并且倡导将意境融入画中,形成诗境画境为一体的意境美,故王维也被称为中国文人画的鼻祖。

梁楷在思想观念上跟禅宗的思想境界不谋而合,在绘画都善于运用简洁的笔墨和笔触,运用夸张写意的手法将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的表现出来。从其传世作品可以看出梁楷对禅宗题材的热衷。他追求的是透过事物来看本质的禅宗思想。僧禅画是南宋特有又绘画,而梁楷就是僧禅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梁楷追求以神写形技法,大力去追求人物内心世界。当然,并不是说完全不注重形式,在艺术风格表现上,强调神似是必要的,但却不能完全丢掉形似。梁楷绘画风格的转变,原因是多方面的,禅宗思想对梁楷影响深远,毕竟,一种画风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理论基础来引导的。

总之,梁楷画风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独特艺术画风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的演变,历史的演变过程也是对写意人物画的总结,梁楷打破传统的行为,在历史上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这一行为无论是在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上都将对今后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泼墨仙人图》所体现的艺术特色

  (一)《泼墨仙人图》

《泼墨仙人图》,梁楷、南宋、纸本水墨,纵48.7cm、横27.7cm,现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的“仙人”头额占据了头部的2/3以上,而五官则挤压在1/3部分,眉眼倒挂,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了世间一切,又因鼻子阔扁,嘴角紧抿而下垂,露出犹如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表情憨态可掬,那“仙人”宽衣大步,步履蹒跚的样子又哪里有半点仙风佛骨呢,那既顽皮又可爱的样子,使仙人幽默风趣的形象活灵活现。画醉汉为仙人,这难道不可以看作是画家的自画像吗。整幅画面,梁楷并未对其进行细节刻画,通体泼墨抒写,时而浑重清秀,时而粗阔含蓄,可谓笔简神具。梁楷的画风与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分离不开,《泼墨仙人图》可谓是他洒脱天性的真实写照。

  (二)《泼墨仙人图》的表现方式

纵观中国绘画史,梁楷亦是天才画家的完美体现,在当时也享有很高的盛名。绘画发展到南宋时期,梁楷突破形似的羁绊,开创了人物画新风貌。在大多数人眼里墨只是用于造型,直到中唐时期水墨画派的出现,才改变这一认知。而在这一画派中,梁楷是其代表人物之一,而让我更加感兴趣的是,梁楷作为画院派代表人物,他既能画出工整严谨的细笔,又能擅长笔致狂放,墨色淋漓的减笔画法,致使他在用墨的技法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突破和提升,而减笔人物画的发展,是因为《泼墨仙人图》这一传世作品的诞生,因此打破了笔法的界限,他以块面的方式塑造形体,墨色浓淡干湿变化适宜,在增强画面表现力的同时也达到了令人难以忘却的艺术效果。他的表现形式与现今的没骨水墨人物画不谋而合。我们都知道《泼墨仙人图》的表现形式是用块面造体以没骨的水墨技法表现出来的,而没骨画法最早在张僧繇时就已运用,后来又在徐熙以色彩画花鸟中出现。没骨水墨技法主要是以块面造型,重墨,弱线,用块面语言在画面上进行情感的表达,不仅增强了画面感染力,而且使画面氛围更加浓厚。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在南宋时期的绘画作品,作者极其注重客观事物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在造型上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笔墨也较奔放,这都是要为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形象服务,但显然,意义是开创性的。我们都知道梁楷创作了很多道释作品,如《普化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后期代表作,也堪称中国绘画史的里程碑。

  (三)对后世画家及艺坛的影响

历史上众多泼墨画家,个性皆独特,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处。后期的梁楷极度追求个性和自由,《泼墨仙人图》便是最真实写照,梁楷前期因受到文人画风潮影响,使他在文人画技法上有所突破,但是由于他极端鲜明的个性,致使他与当时画风格格不入,以赵孟頫为首的文人画家认为梁楷画风是极端粗硬画风。直到陈淳、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黄慎、任伯年及其现代画家齐白石的出现,才继承与创新了这种写意风格,并且改变了原本单一的绘画语言。从梁楷的泼墨人物画、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和石涛的“一画论”无一不体现写意精神。绘画应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梁楷既弥补了中国画创新与发展的理念,又在继承和创新这一过程中遵循内心,展示出作者最真实的个性与情感。

梁楷绘画风格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梁楷绘画自14世纪以来就受到日本重视。因此带有禅宗意味的水墨画在日本发展迅速并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日本许多画家的绘画都带有梁楷的痕迹,因此,梁楷也被日本艺界尊称为怪杰。

  四、《泼墨仙人图》对后世的影响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时期,已日趋成熟。《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之后对线的突破。这幅画在用笔和墨的技法上打破了线对画面的束缚,画面中见不到精致的细节和严谨的线条,有的只是淋漓尽致的水墨。所以《泼墨仙人图》所运用的没骨水墨技法给中国绘画界带来生气,泼墨画法的运用是推陈出新的产物,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先河。

而关于《泼墨仙人图》对现代水墨画的影响,从绘画史来说,其本质是介于线与面之间的转变。块面语言的表达是对绘画语言的描述,不仅是表现画面的一种形式,更加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由此可以创造出一个让人难以忘却的艺术形象。中国画是一门可以让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他不刻意要求感官刺激,而极其重视意蕴,块面语言的表达极大的增强了画面意蕴。《泼墨仙人图》的没骨水墨技法便具有极强的启示作用,画面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极为生动传神,将“仙人”悠然自得之态一览无余的刻画在纸上,极具感官效果。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用笔所致,泼墨,有泼墨之意而无泼墨之举,画面气贯长虹,给人一气呵成之感。《泼墨仙人图》是梁楷生平的代表作也是减笔画的代表作,在这幅绘画作品中,梁楷笔简形具,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人物飘逸的气质。他在艺术领域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随波逐流,画里的“仙人”也是梁楷对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凭着那股子“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因而全图勾笔及其简略,画面大部分采用横扫的笔法,墨色淋漓,笔简而意到,成为后人争相效仿的楷模,也因此在中国的画史上享有一席之地

  结论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绘画技法是对传统线性绘画技法的背叛和挑战,是由线到墨独立出来的标志。梁楷的泼墨无不时刻提醒人们他对线性绘画的背离,梁楷创立的泼墨写意画法是一种革新也是突破,梁楷的艺术是重视水墨的表情和韵味,无疑是由线到面的转变,黑白鲜明的泼墨无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对后世很多画家产生深远影响。

任何绘画创作都离不开扎实的绘画功底,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反复提炼,不可能一蹴而就。早期的梁楷是一名“院体”画家,其绘画精湛,用笔严谨,具有扎实的功底,而后期的减笔写意画风,豪放粗狂,以墨色为主,与院体画风形成鲜明反差,这都需要考验梁楷绘画功底。因此在绘画上,我们无论是改革还是创新,都需要有足够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绘画史上,水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梁楷作为代表人物所创立的泼墨减笔画法,给我们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在绘画上需要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创造性,在尊重客观事实和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主观感受,在继承传统时要有所突破,使作品富有创意精神之时又要突出意蕴,我想,这是我们现代搞水墨创作应该考虑的,并且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静.笔墨精神和创新精神—论梁楷的绘画艺术及其启示[D].西北大学,2003.

[2]刘晓阳.梁楷减笔人物画的成因及影响[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7-150.

[3]陈晓华.浅析《泼墨仙人图》对现代没骨水墨人物画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2.

[4]沈汪.自由、玄简—论梁楷《泼墨仙人图》的笔墨精神及对个人创作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4.

[5]陈琳娜.南宋梁楷画风的转变[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4):94-94.

[6]郭炳利.探析梁楷艺术风格的演变[J].大众文艺,2010(11):83-84.

[7]任聪.浅析梁楷《泼墨仙人图》的“意象造型”来源和社会根源兼论中国水墨的当下性思考[D].西安美术学院,2014.

[8]张志超.论梁楷的艺术态度[J].理论与创作,2010(4):114-116.

[9]崔成雨.水墨之象与水墨人物画演进历程试探[J].艺术•生活,2005(1):26-28.

[10]李芳.论传统水墨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当代转化[D].广西师范大学,2011.

[11]徐文婷.论中国人物画原创性的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5.

[12]钱景卫.解读梁楷与伦勃朗[D].海南大学,2011.

[13]王任波.从生存环境与人文价值的角度谈当代中国传统绘画的创新及其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4]高金玉.佛缘禅思——从梁楷的减笔体到牧溪的道释人物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2):118-120.

[15]李继秀.笔简神足—浅析梁楷的水墨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11.

[16]张永海王鑫.无拘无束自然率真——翁开恩人物画艺术评析[J].艺苑,2014(4):62-6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33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9日
Next 2022年6月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