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

摘要: 中国古诗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通过对古诗词文化的剖析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以及独特文明,也可以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持久发展。在声乐教育当中融入古诗词文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上述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全面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

  摘要:中国古诗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通过对古诗词文化的剖析可以深入了解我国历史以及独特文明,也可以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持久发展。在声乐教育当中融入古诗词文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上述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全面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文化,寻找全新的声乐教学内容和方式,培育出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声乐教学;中国古诗词;融入途径
中国古诗词文化在现代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
  伴随国内声乐教育的持续发展,声乐教学也得到良好的成效,其教育观点与方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仅可以满足新阶段声乐教育对人才培育的现实需求,此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声乐能力,扩展他们的视野。在学习国外音乐教学模式的同时,如何将中国古诗词文化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融入声乐教学当中,是作为教育实践以及研究的重点,对增强学生对我国古诗词文化的了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古诗词在声乐作品中的融入现状

  古诗词我国文化的独特文体,具备独特的格式和韵律。诗按照音律划分,分成古体诗与近体诗。其是表述内心感情的文学艺术,诗人、词人就要了解充足的艺术技巧,且全面依照韵律标准,通过简单的语言、缜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和众多意象来全面表现出现实生活与人类精神文化世界。因此在歌唱的时候重点是表达感情。我们不能直接单纯的演唱。要了解“诉说”式表演。也不能简单的叙述丧失了歌唱的价值。主要是把作品与歌唱语言相融合产生独有的表达模式。上世纪之后伴随青主、刘雪庵、傅雪漪、黄自、江定仙等大家持续创作汇总出《大江东去》、《红豆词》、《西江月》、《菩萨蛮》等众多为古诗词再次谱曲编配伴奏的艺术作品,此后就开启了古诗词在声乐领域内的全新发展。

  二、声乐教学融入古诗词文化的重要意义

  我国古诗词文化历经长时间的风雨洗礼和沉淀,以其独特的魅力存在,能够对学生发挥重要的熏陶作用,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声乐教学中,将古诗词文化有机融人于其中,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对国家历史文明的传承。将其融入声乐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声乐教学的内容及形式,而且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更能够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1.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通过理解和感悟,能让我们走入历史,感悟民风民俗、历史传统和地理风情等。比如民众了解的知名歌曲《大江东去》,是青主1920年在德国留学时期撰写的。作者通过国外的作曲技巧,将宋代作家苏轼豪放派的典型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使用音乐表现方式创作出来,“促使作品具备厚重、深远的气息,也极具舒展、洒脱的魅力,此外又包含幻想色彩的浪漫主义韵味,是作者表达对外界感慨之情的作品”。在异国他乡重新谱曲,不仅表述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的强烈思念之情。在声乐教学上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此而感到自豪,激发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将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

  2.有助于丰富声乐教学的内容。

        由于我国系统的声乐教学起步晚,受到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较大,造成的声乐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单一。而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融人到声乐教学中,可以极大地丰富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更新声乐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很多传统音乐作品的审美感极强,且有着非常巧妙的演唱技巧,引导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将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表现技巧,使得高校声乐教学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声乐教学的需要。因此,当古诗词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时,可以丰富高校声乐教学的资源,建立完整的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体系。在实现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快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促进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古诗词文化可以让学生离本质音乐更近,深层次地学习和领悟传统古诗词文化,尤其是其中包含的历史内涵,掌握古诗词文化的情感表达,并在学习和感悟当中体会音乐的真正魅力,掌握如何利用多元化的声乐形式进行音乐情感的表达,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悟出生活的真谛,并且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根据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去创作,提高自身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提升综合素质。

  三、古诗词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入途径

  1.声乐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众多音乐作品中,不容易驾驭与表演的并非是冗长繁杂的歌剧选段而是短暂精致的歌曲。此歌曲和诗词的融合带来戏剧性的表现方式,让其可以在短暂的篇幅中展现出深厚的思想情感。艺术歌曲在歌词创作和音乐表现上均具备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音乐创作者在以往文学家优秀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创作的高品质抒情歌曲。把诗词与歌曲进行戏剧性地融合是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把深刻的思想感情寓于短小精悍的篇幅之中。通过艺术歌曲的创作对人们细微的情感世界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声乐教师首先需要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方面着手,加强对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和价值判断,探究古诗词文化对于声乐教育发展的价值,避免将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和借鉴西方音乐方面。在声乐课程安排上,必须要恰当调整中西方音乐课程的比例,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整合,拓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发挥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价值。

  2.声乐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其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声乐教学的效果。在备课时,教师需要全面查找和民族音乐文化有关的书籍或资料,全面了解古诗词的内涵与训练表演技巧,关注音乐表现力与魅力,寻找到各个音乐类型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可以直接学习,帮助他们感悟作品内涵。古诗词文化的讲述,对教师知识面以及理解水平提出严苛的标准,要想在声乐教学内增加民族音乐文化且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只要研究此类作品的唱法技巧,此外也需要了解作品的创作环境和需要表述的思想内涵。所以,教师需要持续学习,之后在教学的时候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他们的声乐能力。

  3.学生演唱情感体验的增强。

        在声乐教学中,先是引导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基本信息等内容有所了解,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而创作的声乐作品,对激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感有利,从而增强学生的演唱情感体验。比如在《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传达了乐曲中壮观豪迈的气象。演唱的时候全面了解住英雄的豪迈壮阔,表演出乐句的大线条,不能再休止符处断气息丧失乐意。通过厚重的气息支持,开启共鸣腔,促使声音满含活力;吐字要清楚精准,字头要圆润,字腹要饱满,字尾要迅速收好。行腔要圆润、顺畅,促使语言内的共鸣感利用韵母内的“元音”全面抒发出来。钢琴伴奏需要和歌唱旋律相对照,触键要稳定,踏板要整齐。利用对词、曲作者的创作环境与方式的研究,全面协助学生了解歌曲《大江东去》的意境,进一步完成歌曲二度创作目标,深化演唱者对作品情感的感悟。
  总而言之,把古诗词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高校声乐教学内容,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古典文学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声乐演唱者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崔健.古典诗词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2]毛建勋.浅析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戏剧之家,2017(1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89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1月8日
Next 2019年11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