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它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更是对亚洲,欧洲的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丝绸之路从汉代起开始,经历了2000多年,对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乃至以后几百年,几千年的影响都不可估量。此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从而选择了沿线的10个城市作为中心城市,通过对这些中心城市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更好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经济,也为其它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西北
一、绪论
研究背景
公元前2世纪,随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被搬上历史的舞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边起点是洛阳,在中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地形单元非常复杂,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比较大。但是,丝绸之路把这些不同的地方联系在一起,使它不仅形成了统一的发展局势,而且将亚欧大陆中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系到一起。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这条经济带是中国西部与欧洲各国直接的重要交流纽带,欧洲各国形成的协作经济区。目前就我国整体的发展战略格局部署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深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着力点,向西开放,而西北五省区(陕、甘、宁、青、新)则是重要的战略前沿。丝绸之路经济(西北段)带沿线的城市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资源将会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这些资源对于西北地区发展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的利用它,将城市建设越来越好。
研究目的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的开发不能循规蹈矩,一成不变,而要突破常规思维,不断更新开发观念,努力提升在旅游发展中的各项职能,这对于增强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区经济发展实力,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资源的联合开发,促进区域之间相互合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中心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是西北五省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实现西北地区同其他地区相互连接的重中之重,是加强西北五省之间交流的关键所在。鉴于丝绸之路(西北段)在国内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性,本研究选择西北段的中心城市进行重点研究,对其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旨在掌握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各中心城市的旅游竞争力,促进其进一步通过点轴、网络结构等模式,促进西北区域旅游全面可持续发展。
研究意义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建下,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分析丝绸之路(西北段)沿线旅游开发的背景及现状,确定旅游中心城市,并对丝绸之路(西北段)中心城市旅游发展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能够丰富旅游中心城市极核、点轴开发等相关理论。该研究能确定丝绸之路(西北段)旅游中心城市地位,进而确定重点发展的方向,将对发挥竞争力较强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能为竞争力不足的其它区域、寻找有效解决途径。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五省区,西南四省市区。2013年由XXXX在哈萨克斯坦納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1]。
丝绸之路经济带,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人们称为未来最具潜力的旅游发展基地,但该地区交通阻塞,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也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还需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能力[2]。
城市旅游竞争力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一个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所具有的,在旅游环境营造、资源禀赋开发、旅游市场开拓、旅游管理创新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综合能力与素质[3]。
丝绸之路(西北段)五省区中心城市旅游发展概况
五省区旅游发展概况
西北地区,简称为“大西北”,囊括了陕、甘、青、宁、新五个省市自治区,占地约311万平方公里。由陕、甘、青、宁、新所组成的中国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2.20%,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数量最少的一个地区[4]。从地理上来看,西北区在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和柴达木盆地,因其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其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西北地区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地貌地形景观,如高山、大河、大漠、戈壁、湖泊、草原紧紧相连而形成的自然景观。与此同时,西北五省区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诸如保留着通往西方各国的“丝绸之路”遗迹和远近闻名的石窟文化艺术,还有世界文化遗产,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敦煌莫高窟、长城、西安碑林、西安古城墙、汉长安古城遗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风景名胜区和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还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卡姆”,还有“丝绸之路”沿线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能歌善舞好客的少数民族人民,给旅游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旅游者留恋往返。
虽然西北地区拥有丰富且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而且其城市结构发展仍然不够好,城市旅游形象知名度也比较低,没有建立中心城市旅游的发展优势,没有完善的城市发展规模,旅游接待量和旅游经济收入都相对较低等因素导致其旅游资源的价值不断降低,旅游开发成本较高,引资融资比较困难,从而导致西北地区城市旅游综合吸引力不强,其旅游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城市发展的综合实力较弱。
确定五省区旅游发展中心城市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五省区中心城市拥有强大的旅游资源作为后盾,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对五省区经济发展现状增加新的发展契机。西北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都与这些中心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紧紧相连。各城市都应该充分认清自身长处和短板,在旅游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扬长避短,弥补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合理有效的提升城市发展布局结构,加强各区域间相互协作,完善中心城市的基础服务设施,从而使区域经济得到全面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东西部之间旅游业发展的距离还比较大,东部沿海城市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较快,而西部内陆地区的旅游业仍然发展比较缓慢。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作为支撑点,选择丝绸之路(西北段)经济发展相对较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知名度较高的城市作为中心城市,对其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不仅可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中心城市旅游发展的对策,还能通过发挥点轴效应,发挥对区域内的其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研究,选取以下城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中心城市,进行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1)西安。西安是我国西北五省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西安的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5A级景区都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观赏游览价值,是全国旅游发展现状较好的城市。西安也是我国十三朝古都,是海内外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古城之一,其历史文化非常厚重,自然风景优美,具有很强的旅游竞争力。
(2)咸阳。咸阳距离西安较近,可以借助西安的带动作用发展自身的经济。而且咸阳也拥有非常丰富的陵墓旅游资源,如乾陵,茂陵等等。在这里历代帝王陵墓多达几十座,而且有秦文化作为支撑点,对咸阳的旅游发展具有很大优势。咸阳除了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地热资源也是独具特色,市内的足疗也具有相当高的发展前途,相对来说有一定的优势。
(3)兰州。兰州有丰富的工业资源,一直以来是我国的重要的工业城市,不仅如此,其自然旅游资源也是独具特色,无论从人文山水还是古城风貌,兰州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兰州也是我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历史上的兰州更是风姿卓越。
(4)张掖。张掖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盛产粮食作物,是我国的“桑麻之地”“鱼米之乡”。其中少数民族更是独具风情,是我国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张掖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也是独具特色,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5)银川。银川市是我国西北地区有一大城市,其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地貌,银川是一个秀美文艺,又粗犷豪放的城市,独具魅力。蓝天白云,戈壁沙漠,无论在何处都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在这里,可以让人的内心得到放松。而且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
(6)固原。固原的石窟,山水,历史建筑,峡谷,沟壑,古镇将其印成了一副优美的画作,在这里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固原的旅游发展还存在很大的改进,要善于利用资源本身的特色将资源完美整合,发挥最大的优势,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
(7)西宁。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城市,西北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西宁历史文化背景深厚,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独特,是青藏高原上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使西宁更加具有魅力。
(8)海东。青海省的地级市,坐落于青海湖以东,其自然、历史、人文、矿产、水资源丰富。海东市也是我国西北五省区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自然资源优势很强,而且还拥有与中原地区相同的仰韶文化遗址。
(9)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乌鲁木齐在很早之前就是新疆的商品贸易场所。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人们生活环境与其他地方有很多区别,有许多有特色的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
(10)吐鲁番。位于新疆的中东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吐鲁番地处盆地之中,周围大山簇拥、早晚温差大、聚热速度快,散热速度慢,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吐鲁番的水果甜度更高,闻名全世界。
丝绸之路(西北段)五省区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
五省区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确定
通过上述确定的旅游中心城市,依据科学性,系统性,目的性原则[5],从中选取了以下几项指标:A级旅游景区数、星级饭店数量、旅行社数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接待量(万人次)。
五省区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中心城市中,各个省的省会城市无论从景区数量,还是旅游消费情况方面都与其他二级城市有较大差距。在西北五省的中心城市中,西安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西安的景区数量,星级酒店数量,旅行社数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总收入以及旅游接待量和其他中心城市相比都处于一个绝对优势的地位,也是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像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省会,其高等级的景区、酒店和旅行社所占比重较高,说明这些城市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较为健全,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提条件。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中心城市旅游总收入对比图中可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西安,且是独领鳌头,西安的发展对于陕西其他中小城市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近年来,西咸一体化的开发是的咸阳跟上西安的发展脚步,对于咸阳的旅游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兰州、乌鲁木齐排名第二和第三,这两个地方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吸引着中外大量游客。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西安以外,其他城市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其发展程度较低,根源在于西北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还是比较落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受到开发条件,交通,区位、营销、发展理念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五省区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五省区10大中心城市中,西安是发展最快最好的城市,也是西北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城市,无论从经济建设,资源禀赋,XX投资,人才技术等方面,都是非常有优势的。西北五省各省会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也是远远超过其他中小城市,那么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中心城市的发展将会为其他中小型城市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在发展过程中要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势,建立属于自身的特色发展模式,从而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西安是五省区中发展较强的城市,在许多方面都居于其他城市的首位。乌鲁木齐市、兰州市属于较强竞争力的城市,从资源和发展中都有自己优势所在。银川、固原、西宁都属于竞争力一般的城市,无论从旅游资源还是自身形象上都还有待改善。张掖、咸阳、吐鲁番、海东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对来说较弱,它们在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收入游客接待量等方面都处于末位,主要是由于其城市交通区位不是很好,还需要在这些方面加以重视。
对策建议
各个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方向
西北五省区,各个中心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各城市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发旅游目的地,建立属于自己的旅游产品。西北五省也应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提升旅游资源整体发展,共同携手建立属于自己的旅游资源网,实现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合作[6]。
1、西安的旅游优势和发展方向
西安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开始点,历史发展由来已久,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优势,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掘文物旅游中文化资源的优势,构筑以文物资源为主,以文化为重点,文物、文化、民俗、自然、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发展模式。西安要以“古都文化”、“秦风唐韵”,以及周秦汉唐文化为支,打造古都文化游,人文历史资源游[7]。西安在旅游发展中,要不断借鉴其他大型城市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借助丝绸之路的大战略机遇,提升自身的优势,不断突破自身缺陷,增加品牌影响力,更快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咸阳的旅游发展优势及方向
咸阳是中国第一都城,早在五六千年前,咸阳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朝建都咸阳,而且咸阳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必不可少的城市,在丝绸之路的带动之下,咸阳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也是中国的养生之都,现在咸阳已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足疗城。所以,在未来发展中,咸阳可以朝着历史文化游,帝王陵墓游,养生休闲游等方向发展,通过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建立自己的旅游发展中心,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
3、兰州的旅游发展优势及方向
兰州是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在未来发展中,兰州可树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重要城市,自然山水旅游城市”的旅游城市形象[8],重点发展城市的旅游业,并且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兰州的重点。
4、张掖的旅游发展优势及方向
张掖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的城市之一,自身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与其他大型城市相比,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形成自身独特的旅游发展模式,做到独一无二。张掖作为丝路文化的南北两线交汇处,主要推出丝绸之路上的军事重镇,独特的地形地貌资源优势,就可看出张掖旅游发展的总体方向。
5、固原的旅游发展优势及方向
固原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以说包含了宁夏大部分资源,是红色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古丝路文化旅游和乡村城镇旅游的主体,更是扶贫旅游的主体[9]。在今后的发展中,固原旅游应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发展模式,重点推出山水风景休闲游,人文历史遗迹游等旅游产品,努力将固原建设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域。
6、银川的旅游优势及发展方向
银川市西夏区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足迹都在这里,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资源。因此,银川可以借丝绸之路之名,西夏历史文化之便,发展全域旅游,突破点应该在市区,应让城市本身变为旅游吸引物,突出西夏区的城市旅游特色,而这些特色正是全域旅游的关键所在。
7、海东的旅游优势及发展方向
海东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作为入青的咽喉之地,海东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突出的民族文化资源也不可忽视,很多文化遗存更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文明成果[10]。此外,海东还是十世达赖班禅大师的故乡,藏传佛教寺庙和伊斯兰教清真寺院数不胜数,土族风情,撒哈拉文化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因此,在未来发展中,海东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将这些资源统一起来,建立一条旅游产业线,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形象,让海东的未来走向世界,全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城市。
8、西宁的旅游优势及发展方向
西宁作为西北中心城市,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有着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节点城市。西宁近几年一直在发展生态旅游,除了已经开发的青海湖湿地生态资源,塔尔寺人文生态游以外,可以从神秘原始的角度出发,发展更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资源。并对此作出准确定位,如:让人向往又害怕的可可西里无人区,那里有众多的世界珍稀物种,又流传着各种传说,是环境保护人士、热爱探险群体、专家学者等及其向往的地方[11]。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可以从资源本身的独特性方面出发,对生态旅游进行多方面的宣传,从而带动其他中小城市的发展。
9、乌鲁木齐的旅游优势及发展方向
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是丝绸之路通往中亚等地的交通枢纽,在发展中需要借助“亚洲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和中亚众多国家共同合作开发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资源,以“丝绸之路”为重点,与其他产业相互学习。乌鲁木齐也应利用丝绸之路作为发展基础,不断加强和改善丝绸之路的旅游的创新,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10、吐鲁番的旅游优势及发展方向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民族数量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之一。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国内外其他地区有很多区别。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更成为吐鲁番经济发展的又一支点,也成为其发展主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旅游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由于众多的原因,旅游发展还有待提高。在未来发展中要转变发展观念,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不能自看到一个方面,应该多方面,多视角去观察,把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着重点开发,从各个角度形成一条特色的产业链,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发展乡村游,发展不同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品牌[12]。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旅游竞争力整体提升方向
西北丝绸之路沿线区域,有着非常美丽的风景,还具有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汉代丝绸之路一直通往西域各国,在唐代已发展到鼎盛时期,由此而产生的佛教文化和西域文化独具魅力,吸引着更多慕名而来的旅游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只有不断创新,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发,才能更好的发展和传承,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大发展。
现如今,在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没有合理的宣传途径,缺乏专业的旅游视角,没有合理的规划旅游线路,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以及一些潜在因素,使许多遗迹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开发,而且在众多已被开发的景区中因开发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丝路文化及周边的环境的保护,使其周围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从而使旅游者无法切身体验到历史文化景观的魅力,也使得景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通过对丝绸之路西北段旅游中心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个旅游城市也应与中心城市相互学习,提升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城市发展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1、有保护的开发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开发中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13]。首先,了解旅游资源最初的状态,并且建立专门的考察小组,把每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其次,各景区接待游客时,应该考虑到景区的最大承载力,应将游客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承载力之内,同时,向游客宣传介绍有关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保护条例,科学的保护资源。第三,运用各种技术,协调周围环境,使各方面能够友好相处,和谐发展。
2、有针对的开发
要发展旅游业,必须深入调查各方面的资料,就得从最初的地方继续开发最原始,最原生态的资源,并找出其真正的含义,展现应该有的价值。不同的游客可以开发不同种类的产品。西部地区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旧居,他们有着非常值得开发的资源,在旅游发展中,可建设较好的民居,开发不同的项目,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提高景区吸引力,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举办的活动带来的不同文化魅力,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化。
3、有秩序的宣传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旅游中心城市,应以各自自身的资源为优势,设计属于自己的旅游新形象,打出西部旅游新口号,扩大宣传途径,不要拘泥于一种渠道,可以张贴广告牌,制作宣传标语,海报等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伴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应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声望,不断探索发现更有意义的旅游资源,增加丝绸之路(西北段)的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宣传媒介和方式,提升丝绸之路(西北段)在国内外的旅游知名度[14]。
4、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进行整合开发与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旅游历史悠久、旅游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所以旅游发展合作互补性强,具有先天的合作优势[15]。因此,应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的旅游合作,在旅游宣传推广、产品开发、游客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扩大多向往来规模,同时加强各区域的产品特色塑造,共同推动多向旅游交流与合作。
5、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中心城市的旅游带动作用
依托点轴城市发展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的中心城市旅游集群效应和点轴效应,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区域整合发展。
结语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中心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西北地区的发展还需继续努力,虽然一些中心城市的发展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整体水平依然处于落后状态,还需要加大开发力度。对于西部边远落后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多方面的扶持,还需加强自身的建设,通过发掘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筹规划,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将单一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多方位的发展模式,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提升发展策略。同时,应该发挥中心城市的集群效应和点轴效应,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的旅游合作,在旅游宣传推广、产品开发、游客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扩大多向往来规模,同时加强各区域的品牌构建,共同推动多向旅游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赵蕾.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与比较[J].商业时代,2013(7):129-130.
[2]笍田生,阎洪.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竞争力的组合评价[J].旅游科学,2011,25(3):14-23.
[3]王辉,张萌,朱宇巍等.生态位视角下的沿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以辽宁省6个沿海城市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9(1):132-138.
[4]王俊,王琪延.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2):132-137.
[5]刘清玉.国内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1(7):99-101.
[6]郭爱军.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核心节点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99.
[7]田大江,王润,刘家明.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策划研究–以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9):128-133.
[8]张永锋,杜忠潮.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沿线10城市旅游竞争力浅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0):194-200.
[9]张月花,杨燕华,薛平智.丝绸之路城市旅游经济带竞争力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6(8):77-79.
[10]任宗哲.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1]王芳,赵俊远.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比较研究–以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8,10(3):44-48.
[12]马勇,肖智磊.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5):7-11.
[13]陈文新,祝艳梅.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节点城市金融竞争力水平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07:160-162.
[14]郑秀娟.陕西省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63-67.
[15]王琪延,罗栋.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我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调查资料[J].统计研究,2009,26(7):49-5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