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护士对患者及亲属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摘要)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味的对患者单方面的做心里护理几乎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我们常常忽略了患者亲属在这个心理护理过程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想护理工作取得比较好的成果,做好患者亲属的心理护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亲属与

  (摘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味的对患者单方面的做心里护理几乎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的,我们常常忽略了患者亲属在这个心理护理过程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想护理工作取得比较好的成果,做好患者亲属的心理护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亲属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比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要亲密许多,而且他们之间具有较深的信任感,沟通比较方便。
  (关键词):患者亲属、心理护理、护理方法
论护士对患者及亲属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引言

  经历这么些年,再加上医学机制也渐渐发生不同。病人能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已经与心理护理有了直接关系,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当中以及现代的护理形式当中都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为了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必须关注病人的内心变化,知道病人内心有何需要,有何消极因素。这是除了给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外,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另一途径。这也是因为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生病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病人都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很容易产生忧虑的心情。尤其是病重的人,惧怕死亡,原本就情绪不稳,再加上医生的反复检查,更是失去耐心,从而没有好的脾气去面对医护人员。病人本来就被病痛折磨的不堪重负,再加上陌生的医疗环境,诊断方法,更是加深了内心的恐惧,尤其是一些慢性病人,需要长期的治疗,但是因为经济,生活,工作等等方面的压力,根本不会有一个好的治疗心理。而想要有一个好的治疗心理,不仅要护士为病人做心理护理,还需要亲属利用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为病人做心理护理。这样不仅对病人的康复有利,而且能减少护患纠纷,这也是护理计划实施以后所取得的效果。但是,在这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家属出于对患者的关心,进而也具有了忧虑、恐惧等心理情绪,所以照顾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是护理好病人心理的前提条件。

    1何为是心理护理

  1.1心理护理定义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过程中,由护士利用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已经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然而,从技术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这三项护理来看,技术护理算是基本到位,生活护理与之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距,更别提心理护理了。这就是目前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状况了。其实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护士的工作,而是在多个方面体现所有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沟通。

  1.2心理护理常用方法

  心理护理是根据理论心理知识,通过比较好的人际关系,然后使用在心理学中学到的办法,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心理护理可否取得成功在于护患之间的关系是否良好
  心理护理能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就看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建立的医患关系是否良好。而且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共同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影响病人,这样才能建立这种平等的关系。
  1.2.2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
  患者的病情与家属以及亲朋好友的谈话、举措是有着直接联系的,积极情绪能安抚、鼓励病人;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影响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而此时护理人员为了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应该让了解到自己的情绪是可以影响到病人的,从而对他们进行保护性医疗的宣传。其实不管碰到什么情况,为了不让病人担心,加重病情,为了病人的健康,我们都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
  1.2.3加强护理宣教
  护理人员改变病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的途径除了利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护理宣教。因为病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还受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的影响。
  1.2.4创造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休养环境
  病人的情绪状态与所处的环境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一个安静安全清洁舒适的环境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积极的影响。它可以让病人心境开阔,精神充足,减退病痛。所以医护人员也应为患者创造更舒适安静的环境。
  1.2.5合理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
  安排的生活是否规律,所处的境况是否令病人感到舒服等等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的考虑都是我们作为护理工作者应该做到的。而且为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因生理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可以鼓励病人适当活动,这些也可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
  1.2.6合理使用社会心理疗法
  其实心理治疗在护理患者的工作中已经被普遍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主要是指心理治疗中的支持疗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安抚、鼓励、劝导、开解、沟通以及环境调整等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理上的治疗,这样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并且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就可以进行。

  2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

  2.1过分的焦虑和紧张

  很多患者由于入院时不了解所生的病,也不熟悉周围的情况,还有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与紧张,这些外因内因的出现导致病人反复询问病情并且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既希望治疗自己的医生具有很好的医术,又怕由于长期住院而引起的经济负担而不安心治疗;既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要求医护人员反复告知病情,又想减少检查或提前出院,从而产生种种矛盾忧虑的心理状态。

  2.2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很多患者产生焦虑和不安往往就是因为家属不敢去看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或者躲开的行为,家属可能是出于对患者的心疼,也可能是对死亡的一种逃避,这些行为在重症患者家属身上更甚,他们甚至不愿提及任何生死字眼。这是因为家属对疾病预后已经产生了恐惧。

  2.3怀疑和不信任

  患者经常出现不配合医生治疗,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案等行为,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所生的病,更不懂医生的专业会诊,所以会以在网上或书籍上查看相关的知识内容;而此时任何一个举措都将会成为这些患者不相信医护人员的理由,比如嫌弃医护人员年轻,没有经验,质疑他们的专业技术,或者在意男女有别,更甚至是外貌衣装,怀疑医院的物理条件,接着就是要求换医生,换护士,还会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 

  2.4同病相怜感

  “同病相怜”一词更是在病患之间体现的淋漓尽致。刚入院的患者可能不太相信医生,但是十分的相信老病人的经验。而且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彼此容易沟通,可能是因为有相同的难处,尤其是绝症或重症病人。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可以让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患者与新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增加自己康复的信心。

  2.5依赖感

  患者家属认为自己不懂任何医护知识,害怕在照顾的过程中不但不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反而加重病情,从而可能会过分依赖护理人员。 

  2.6对家属的怀疑和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的同时也会对我们护理的不信任,特别是由于与自己查阅的资料有差异而引起的对治疗方案怀疑不信任者,我们要向家属解释患者与患者之间不同的,因此治疗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而书籍上、网络上的治疗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治疗,并加以分析的。为了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我们的护理工作,为了增强家属的信任,在医护人员的工作方面,我们应该多和家属进行有技巧的交流沟通,树立良好形象;在有限医疗条件方面,要不断地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

  3根据不同的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3.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病人,通常是指那些突然发病、具有严重病况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以前,人们都错误地认为急性病人情况紧急,不需要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只要最好、最快地抢救病人就好。在抢救护理科学产生以及成长的多年历程中,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心理护理对急性病人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急性病人此时正处于生死关头,或者是身体上的极度痛苦当中。此时,如果再有某些不好的刺激,可能会加重紧张情绪,增加手术的风险。反之,如果有良好的心理护理,积极引导,可能会转危为安。因此在病情急重的患者的时候心理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3.2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很多慢性病人在较长的治疗过程当中因为不堪承受诸多痛苦,内心深处都会有一段煎熬挣扎的过程。
  慢性病人因为病情的变化可能喜怒不定,消极情绪也随之产生,比如烦躁、慌乱、抑郁、愤懑、暴躁等。甚至一些病人的人格特征在长期的疾病折磨下发生变化。大多表现为胆小、脆弱、依赖、敏感等等。他们会很容易因为身体或者病情有变化而产生抑郁情绪,甚至是悲观厌世之感。这样是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的。

  3.3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对于手术病人而言什么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不论手术大小。根据一些资料可以确定在做手术前焦虑程度会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得快慢。两者的关系是不成线性关系的,而是一个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适中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没有对病情做好心理准备,太相信医生。而且手术室一定要干净整齐,避免病人看到血迹、手术器械等,因为病人此时出于敏感的心理,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都会有很深的印象。尤其不要出现好多个手术台一起摆放,这样也会使病人产生消极的印象,一一对应还是最好的。因为一进手术室,医生和护士就会暂时掌握病人一切,包括身体的控制权,痛苦的感知以及生死,所以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此,医生和护士都应大方优雅、亲切随和、说话温柔、使病人对医护产生信任。为了使病人的痛苦可以得到缓解,在手术中医生和护士都需要时刻关注意识清楚病人的一切变化,如及时安抚病人的焦虑心情。为了防止病人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器械护士之间的配合必须要眼疾手快,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手术室内更是要严肃,相互之间说话要轻声细语,金属器械碰击的声音也尽可能不要出现,更不用说闲谈嬉笑,窃窃私语了。在术中可能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医护人员不可慌乱,这样可能会使病人也产生紧张感,要冷静解决问题。医护在手术中时刻影响着患者的身心所以医护人员应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让患者相信,从而创造更好的术中条件。

  3.4传染科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如果病人所获的病被确诊为具有传染性,不仅自己要遭受疾病所带给的生理痛苦,更痛苦的是害怕自己变成痛苦的源头,也给身变的人带来不幸,而且患传染性疾病的人的治疗都要单独隔开,就是为了缩小疾病扩散的范围。传染科病人自进入病人角色,就会以为自己已经失去价值,认为别人都会远离自己,讨厌自己,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也因此开始远离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心理还是行为,于是开始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大多数的传染科病人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所患病种,就是害怕别人会对自己产生厌恶,具体的表现有,经常把肺结核模糊说是肺不好,把“肝炎”说成是肝脏不好等等。由于传染性疾病的特殊性,很大的一部分人会认为是自己的不小心,让别人传染的,怨自己也怨别人,而具有这样消极情绪的人很容易迁怒周围的人,医生护士更是这一类人。此时,医护人员应该要理解体谅病人,了解病人心理活动并给予疏导。应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状况,使病人清楚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传染病并不是那么令人闻之色变,是可以治愈的,而且要说清楚把他们隔开的原因,并耐心指导他们如何度过这段没有人陪伴的日子。

  3.5重危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百分之七八十的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总有那么一小部分病人因医治无效而面临死亡,这是不论医学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的。不管死亡来的措手不及还是早有准备,照顾这些缠绵病榻的患者还是安抚这阶段病人的家属,都是护理上不好处理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患者一般不愿接受自己的病情情况往往排除自己的家人及医护对患者的治疗。
  一般病人拒绝接受事实,不敢理智面对死亡,更不敢想一些可能发生的坏结果。对病情结果充满了排除,在这个阶段总希望出现医疗奇迹,延长生命。一些病人不但不愿意面对自己情况越来越不好的现实,还沉浸在美好生活的幻想当中。另一些病人怕别人伤心,故意用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神态来掩饰内心的极度痛苦。对于这样的病人,护士应当让家属明白这样彼此什么都不说静静地陪伴也可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痛苦,不要把自己的难过传染给病人。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并慢慢的接受的时候,病人已经知道自己所留时日不久,忙着安排自己的后事,留下最后的遗言,并且会特别伤心。许多的患者在此时是不想和别人交流的,但是又害怕孤独,所以他们也很渴望家人能陪在自己身边。其实在他们的心里面是非常想得到更多人的同情和关心的,此时护理人员应多些对病人的关心,比如心理支持,肢体语言和眼神的交流。
  护士此时要更加关心病人,尽可能不要让病人不要留下遗憾,可以适当加长亲人陪伴照顾的时间,尽可能让病人在最后的时刻里有亲朋好友的陪伴。但是在陪护的过程中也要嘱咐患者家属,他们的情绪时刻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不要过分的激动或者悲伤,不要让患者感知到他们的悲伤情绪,以免再增加病人的悲痛。

  感谢

  本人真诚致谢学校提供给我一个可以让我总结知识经验,检查自己这四年来的学习情况的平台,经过这次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得我对以之前课堂中和课外的护理专业知识进行了一个整合并且得到了升华,让我将学到的与实际结合起来,学到了很多东西。谢谢指导老师的指导,帮助我完成我的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实用心理学护理杂志.2001,21(3):137-138
  2.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25-27
  3.刘振声,主编、医疗事故纠纷的防范与处理[N].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
  4..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137-139
  5.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47-248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234.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2月13日
Next 2019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