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知道,企业所得税税收体系是中国的重要部分,是中国财政收入大家庭中的最重要的一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中国的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多数国外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比我国企业有优势,在税收优惠、税率及其他方面的表现突出,因此可以参考和学习。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税收国际化的发展,对我国企业所得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际税率普遍暴低的环境下,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企业所得税的变革已变得刻不容缓。本文立足税收改革的紧迫性以及适用性来探究,找出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要素。最后得出当前企业所得税存在不完善之处,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迫切性与适用性。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可行性;迫切性

一、绪论
首先,对企业所得税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介绍以及目前企业所得税现状分析:
(一)企业所得税
定义: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企业利润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企业或组织自主从事经济活动,并独立地,完整地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企业所得税构成了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在其他各个国家也是最重要的税种。
(二)企业所得税改革现状
目前,企业所得税管理需要科学正规化,但在征管范围的归划上脱节。企业利润总额核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如企业成本核算是量大而又繁琐的工作,加之税收政策和法律条文较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等。
税率的设置也有许多差别。在我国企业所得税制中,基本税率25%,对利润低的内企适用18%和27%两种优惠税率。
在税收支持方面。由于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支持采用不同方法,极易导致在市场进行不公平的竞争。其次,区域性优惠政策多且杂,人为地对市场进行了分割,从而破坏了市场的公正。最后,税收政策的优惠政策应有所侧重,现在,我国急需的是高新技术企业,所以要加大优惠政策扶持的力度。
二、企业所得税的改革历程
介绍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由来、变化以及现状:
(一)20世纪之前的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发展
1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由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一开始征收是用于筹集战争物资。之后,世界上各国慢慢地开始征收。随着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开征企业所得税,中国也开始于20世纪初期建立企业所得税制度。在清末《所得税章程》中就指出臣民有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但未审核通过。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制定《所得税条例》,却未真正执行。在近代,蒋介石民XX组织公布实施《所得税暂行条例》。随后,又颁布了《所得税法》。由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较差,法律不完善,因此只是一纸空文。二十世纪中叶,中国XX根据形式发展的需要公布了《全国税制实施要则》,对各种税收种类做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
2中国改革背景下对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变化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税制快速发展,税收的收入在XX各项收入中占主要地位。
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在1982年到2005年间,对外企征收的所得税额剧增:从0.1亿元增长到1147.7亿元。增长了近万倍,每年增速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远高于同期中国对内企征收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二)20世纪之后企业所得税的发展
1国营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建立和其他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完善
上世纪中后期,我国在对税制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完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税制改革的设想,企业所得税就指向了国有企业。在1983年和1984年两年间,国家分步改革原有的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制度。第二年,国家颁布了税收条例和征收办法,通过利改税措施,税收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税收收入的份额逐年提高,从而有效的发挥了税收的经济调节的功能。
此外,集体企业所得税制度也在趋于完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时代,XX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在颁布当年实行,停止了旧的工商所得税。
2国营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变化子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融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利改税”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第一就是确定的国企所得税税率居高不下。第二,对国企同时征收两种税。此外,我国施行税前还贷,加重了国家财政压力,还在形成了企业间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风气,促使企业间税收负担不平衡。所以我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但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国家的财政收入的总额不断下降、国民收入分配倾向于企业和个人等。为了解决问题,税收部门提出了税利的新思路并实践,加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善了国企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此后我国明确了建设XXX市场经济的大方向,也推动了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改革进程。
3内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一体化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上提出了“九五”计划,明确提出了要改革目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现代第九届全国人大上,提出了“十五”计划,再次提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一体化。在2004年召开的第十届XXXX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主张将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一体化。2005年中国共产xxxx委员会提出的“十一五”,其中再次提出该主张。直到2006年3月14日,又提出了要统一税收制度。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统一以法的形式予以确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其对税率方面进行改革,公平税负,能够保证平等,公平同时也方便于税收征管部门进行税收征收与管理。
三、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迫切性
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企业所得税改革的迫切性:
(一)国内因素
1目前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对内外相关税收政策、制度等方面不完善。我国根据企业性质和资金来源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对外企优惠力度偏大,与市场平等竞争相违背。其次,税率可能较高以及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最后,我国企业所得税计算和管理的策略较为复杂。
2企业所得税尚有不完备之处
我国企业所得税在税收征管、帐簿设置等方面中存在相关不合理之处,需要对其进行修改,从而促进企业所得税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
第一,部分企业通过设置账外账的方法逃避XX执法部门的监管,从而获得不合法的收入。账外账有如下的特点:现金流量大;大量现金交易;隐秘性较强;适用范围广等。设置内外账应付执法监管部门的检查,真账藏在隐蔽处,只将用于应付检查的假账放在外面。不论是什么企业,都能够采取这种方法进行逃税,成为偷税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第二,企业虚增成本,多计费用。对于纳税额较多的企业来说,更加明显。各类资产通过过少的提折旧或摊销,多列成本,多加提费用等的相信较多。
第三,在税收征管方面,相关纳税人的状况可能不完善。我国XX机关对纳税人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纳税人主动积极的上报,缺少第三方的监督管理,让纳税人变得有机可乘。
3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一产业劳动过多,但劳动生产率低。随着我国工业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增长速度赶不上第一产业。此外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我国当前的外贸结构来看,我国出口的产品虽然科技含量比较低,但部分地区需求较大,导致国内市场供应不足。另外产业地区分布不合理,在沿海地区的产业较为发达,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而东西部地区则缺少相关产业的带动,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相对较小。
(二)国际因素
1各国企业所得税降税趋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税收竞争趋于白热化,世界各国不断推进降税的进程。意大利在去年增加了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预算,将少收企业所得税,澳大利亚以及日本也跟随着国际上减税的步伐。当前发展中国家这一降税趋势仍在继续,国际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当前中国与他们相比较则稍占劣势。因此,为了达到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效果,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需要逐渐完善与合理。
其次就是X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税制改革,将降税的推进器。特朗普减税计划的实施将会带来一系列连锁的反应,也会给中国的税收制度带来巨大的挑战。我国当前制造业技术较高,一旦该计划实施,将会缩小我国制造业优势。另外也会导致世界各国与X的经济往来加强,国际资本不断汇入X,促进X科技迅速发展。
2各国税收优惠更合理
各国优惠政策比较合理,相较而言我国税收优惠不够合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所属范畴和标准条件难以判断确定。对科技研发人员的认定存在如:如何区分科技邻域和研发人员的范围等问题。在认定的条件中时间这一要素也无法准确判断。
其次,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当前的税收优惠不平衡。直接优惠大多是直接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给予税收减免等,此类优惠对企业来说无法引起重视,适度使用过间接性的优惠如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固定资产能及时更新企业等。不仅可以达到直接税收优惠的作用,还能激发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最后,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方面也存在问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标准较高,许多企业难以达到其门槛。
四、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可行性
首先介绍企业所得税必须进行变革,其次介绍企业所得税改革可行性的原因:
(一)企业所得税变革的必然性
相关数据表明,在全球众多的国家中,中国企业的税负排第二。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凸显出社会经济深层矛盾。此外我国企业生产等的成本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等,都有体现。XX虽然采取了积极措施,但成效至今十分有限。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降税已势不可当。减税不仅能让国内企业享受优惠;还可以让企业股东等相关利益者受益。企业对于少缴纳的税,可以用来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科研能力、提高工人工资等。为企业建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合理的配置公共资源,延续经济领域的良好循环。
(二)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原因
1各种外部环境的成熟
经济的发展使各种会计要素增多。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会计利润相关,各种允许税前扣除的项目较多,使企业在日常处理中难免会出错。同时我国税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每年变动较大,中小企业可能无法及时进行理解学习,难免会对政策掌握不熟悉。
中国政治局面稳定,各种对外政策力度大。习xxxx曾讲过,我国历史发展的好时期,中国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中国的市场环境是稳定的。中国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不动摇,把中国市场环境建设得更加公平、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中国利用外资政策不会变,依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2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
表明各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就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世界环境中,生产要素自由的在世界各地流动。一方面表明当前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加强,另一方面,显示出国际贸易发展日趋激烈。目前国际竞争主要是有两方面的表现:各个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以及各国为吸引外资而开展的竞争。而税收则是吸引企业进行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其他因素变动较小的情况下,对跨国投资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各国在吸引外资上纷纷采取减税为主的税收政策来加大吸引力,从而加剧了国际税收竞争。
3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我国实行的经济制度具有社会主义的属性,资源分配受资源所有者的约束。我国居民的购买力在不断提高,从以前供不应求,变成了难以满足,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状况,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企业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企业所得税需要改革。
我国在近几年实施了相关国际措施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如: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等,我国也赶上了国际化的大潮。所以,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五、企业所得税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改革在影响与意义两方面的具体体现:
(一)影响
1新税法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对内资企业:取消了原有外企的征税政策及相关的条款。
首先,我国新税法的实行,明显的改善了我国当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状况。使企业产生闲置资金,从而加强对企业自身的建设,另外也能够减少财务危机的产生。
其次,新税法推动了企业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新企业所得税法做出了相关规定如:产品的研发费用也不计入税基中。能够激励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让企业更舍得在产品研发下本钱。
对外资企业的影响:改革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有利于外企的发展。在税率、税收优惠等方面都有优惠,有利于外企进入中国。伴随新税法的实行,对外企来说也有影响。首先控制了外资企业的数量。其次,新税法的实施间接地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2同一企业所得税法对我国整体的影响
首先,创设了良好的社会主义贸易环境,让内外资企业大显身手。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在市场无形调控之下,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其次,凸显出协调发展的思想,有利于促进西部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新税法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体现出,需要将高新技术外资企业引到内地,以及提升外资的能力。
最后,贯彻新时期发展战略,能够让结构更为合理,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新税法对基础设施、农业发展等作出了规定,以大力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与支持与保障。
(二)意义
1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改革初期,我国经济水平低、人力资源丰厚,吸引了大量的外企进入中国。人力资源的廉价,通过低廉丰富的人口资源,导致大量外企的纷纷涌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外企的需求不断提高。单一的劳动密集型外企已不在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
新税法的施行,对我国的三大产业扶持力度产生倾斜。保持农业作为经济的主体地位,稳定发展第二产业,快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此外,企业所得税的变革保证了外资企业投量与质。在改革初期外资数量虽然会有所下降,随着改革的深化,将会创造出公平竞争、无税收歧视的稳定竞争环境,从而让外国投资者放心。
2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
通过税制改革,缩小我国的税率差别,公平企业所得税税负。随着税法的国际化,促进中国企业能与外国企业在同一税率下进行公平竞争,最终促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
通过完善我国税制体系,不断将我国所得税法与国际所得税法接轨,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极大地提高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速度与水平。
我国税制的不断改革,对我国经济的整合与升级具有深远影响。推动我国产业走向健康稳定的良好轨道。
3在国内经济形势下增强企业活力与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的活力。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不断完善,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首先,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次,中小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是先锋队,此外也能活跃市场、也是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增强企业的研发力。伴随税制的不断改革,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相关成本,使企业有闲置资金,可以增强研发能力。同时也为企业不断更新知识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进行,会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提出创新的要求的回应。
参考文献
[1]凤凰财知道.学者解密当前经济持续低迷的真实原因:死亡税率[EB/OL].凤凰财经.2016-11-14.
[2]赵卿.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教学方法[J].金融经济,2016,(06):178-179.
[3]张悦敏.我国企业所得税存在的问题研究[J].人民日报,2013(07).
[4]贾童童.试论我国税收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税制,2013(09).
[5]戴罗仙,唐亮.新企业所得税制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影响及效应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3(2).
[6]冯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与企业法制竞争力的再造[J].税务研究,2012(06).
[7]白彦锋.大道至简:我国现代税收制度建设的“黄金法则”[J].公共财政研究,2015(2):80-83.
[8]李娟.统一内外资所得税率对我国企业所得税收入的影响[J].经济问题,2013(04).
[9]李艳艳,王坤.企业行为约束下技术创新所得税激励政策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4):102-105.
[10]张念明,庞凤喜.稳定税负约束下我国现代税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税务研究,2015(1).
[11]SpenceJohn,HoltNicholas,DutoveJuliaetal..UptakeandeffectivenessoftheChildren'sFitnessTaxCreditinCanada:therichgetricher[J].BMCPublicHealth,2010,10(1).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刘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刘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刘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最后,我要感谢四年的大学生活,感谢财务管理五班的所有老师同学以及我的家人和那些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朋友,他们的支持与情感,是我永远的财富。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