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少数民族的舞蹈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在甘肃省文县中生活着白马藏族,他们的文化有着民族自身的独特性,而族中传统舞蹈在这种独特的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作用,它是白马藏族文化,生活,思想的融合,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不可缺少

  摘要:少数民族的舞蹈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在甘肃省文县中生活着白马藏族,他们的文化有着民族自身的独特性,而族中传统舞蹈在这种独特的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代表作用,它是白马藏族文化,生活,思想的融合,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全球经济文化的不断交融中,外来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虽然为我国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我国本土的民族文化发展,所以我国应当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于此,我国对白马藏族舞蹈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阐述了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介绍了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种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并对其舞蹈现状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白马藏族舞蹈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白马藏族;传统舞蹈;传承发展
浅谈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引言

  氐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曾经是一颗闪耀的明珠,虽然这种文化不复存在,但是继承了这种文化的白马人所创造的"白马文化"至今还流传在世。白马藏族将他们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入了他们独创的舞蹈中,这种极具民族性的原生态舞蹈拥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为对于这个民族来说,并不是为了表演或者是特定的仪式才参与到舞蹈中来,也不必经过事先编排,仅是民众聚集在一起娱乐,在民间较为盛行。为了让这种特别的民族文化形式得以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从对白马藏族人舞蹈不同的类型和动作、在舞蹈中的穿着打扮和使用工具等的研究过程中深入了解白马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保护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特色的民族。

  一、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XX的保护与推广

  文县XX十分重视白马文化的传承,支持白马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合理开发,把它打造成一种特色的文化产业,给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白马藏族舞蹈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民间自发建立的团体在XX的鼓励下积极参加省内外的文化表演,将这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展现到更多人面前。XX也在许多相关文件中的编写中把白马藏族舞蹈当做本县文化的代表,为了让这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在舞蹈的教育上也较为重视,提倡舞蹈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也开设了舞蹈课,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提高白马文化的知名度。另外,XX还给群众进行民间舞蹈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设施的帮助,也会举行相关的比赛,一方面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另一方面在文化表演活动中挑选出合适的人才加以引导和培训,使之成为民间舞蹈的传承人,这些活动也增进了白马藏族人和其他民族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白马藏族舞蹈文化的创新发展。
  白马藏族传统舞蹈在XX的支持和领导下不断发展,这体现出XX的态度对民间文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多样化,民间文化是否能够走进市场成为一种文化商品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XX部门是否鼓励扶持这种文化产业发展和采取的有关开发保护的政策措施。

  (二)民众的推广与创新

  白马藏族的传统舞蹈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文化形式并不会一直停步不前,就像其他艺术形式都在继承原有的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造一样,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逐渐改变。在当下,最受群众欢迎的舞蹈形式便是广场舞,这是市民群众为了更好地锻炼身体和娱乐,自发聚集在一起跳舞,这并不是以表演为目的进行的商业活动。白马藏族传统舞蹈除了自身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精神之外,它对于身体的健康也具有很大作用,并且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改良,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日常健身运动,因而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它也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场舞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在闲暇时间,大大小小的广场公园中时常可以看到传统民间舞蹈的动作,这种喜闻乐见的积极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舞蹈本身的动作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健身的作用之外,还有其独特的配乐带来的美感。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健身作用不光体现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许多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中也被广泛使用,被添加到了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甚至成为了一些学校的课间操,这些教育上对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普及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传统民间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二、白马藏族传统舞蹈普及与推广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传承白马藏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

  目前的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现状还有待改进,当然这其中也有时代原因在其中,虽然XX和有关部门对民间文化进行扶持,但是支持力度和扶持重心都有待改善,再者就是社会对民间文化的认识不够,虽然现有的宣传范围不小,但是仍旧有大部分人不了解这种民间文化。因此,XX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白马藏族传统舞蹈艺术形式,进行更加科学的引导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到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自觉地保护这种艺术形式的留存和发展。对这种民间传统舞蹈的宣传和保护开发不仅能够促进白马文化的发展,提升民族的自信心,更加积极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之外,对文化的多样性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经济的建设

  艺术源于生活,白马藏族传统舞蹈是在白马人的日常行为生活中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舞蹈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给群众提供娱乐,在很大程度上它也能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传统素材。文县XX的文化部门认为舞蹈是群众的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锻炼身体,也能陶冶情操,所以为了更好地带动市民的积极性,同时也将白马藏族传统舞蹈宣传到更多的地方,开展了"舞蹈之都"的活动,这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来说都有很多的益处。白马藏族舞蹈是当地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是非常优秀的文化发展资源,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性,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当地人为了推广文化和发展经济而努力,带动群众的积极性,让这个地区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民族舞蹈的形式成为一个优秀的文化品牌。有关学者曾指出,传统的民间舞蹈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动作基本不会复杂,是一种人人都能参与进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在群众的合作之下展现出特有的魅力。所以在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有关的群体活动来宣传民间舞蹈,同时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白马藏族传统舞蹈发展推广所存在的问题

  (一)服饰、道具与当代舞蹈理念存在差异

  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其服饰中一直都有凸出的体现。每一个民族因为文化的不同所以服饰也不尽相同,白马藏族也不例外。白马藏族的舞蹈服饰上有着大片的刺绣,刺绣的图案中融合着白马藏族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是白马藏族人民创造美的方法,同时刺绣独特的手法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服饰和舞蹈进行搭配,在白马藏族的舞蹈中起到点睛之笔,也更加凸出这个民族的所推崇的精神文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今时代的舞蹈主要是以汉族舞蹈为主,舞蹈服装也是以复合汉族理念的为主,故在此情况下,虽然白马藏族的舞蹈服装独居特色,但是要进行进一步的推广普及,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对当地人民的宣传推广之上,而是应该结合当今时代特色,结合时代舞蹈理念以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够将宣传范围进一步扩展,并进而取得更为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发展环境较为艰难

  白马藏族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白马人的歌舞。白马人对舞蹈十分热爱,将歌舞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集体仪式等大大小小的活动中,白马人将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用舞蹈表达出来,所以他们的舞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很高的研究价值,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笔者的采访调查中,却发现当地人民对于白马藏族的舞蹈生存环境表现出极为堪忧的一面,即使是在XX及民众都采取了相当保护宣传措施的情况下。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一,白马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与甘肃境内,并依据2011年的人口统计数字来看,这一民族的人口数量常年维持在两万人以下。正式因为人口稀少,成年人又纷纷出外打拼,专心于学习民族舞蹈的人数便不断下降,发展前景极为堪忧;第二,随着众多新型舞蹈形式如街舞、韩国舞蹈等传入甘肃白马藏族地区,也有一批青年人热衷于学习这种时代舞蹈,而对于本民族舞蹈的兴趣则不断下降,使得这一舞蹈隐隐有后继无人的危险。

  (三)政策保护力度远远不够

  在前文的叙述中,我们已经知道XX针对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推广与普及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但是从所取得的效果来看,可谓是依旧达不到预期目标。之所以如此,笔者以为主要是因为XX没有进一步针对白马藏族舞蹈的特点以及该地区的形势而加大对舞蹈的保护力度,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培养更多的学习民族舞蹈的人才,从而使得众多人才纷纷丧失了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再者,舞蹈是一种艺术,艺术是需要与其它的民族艺术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甘肃省XX也没有在这一方面加大力度,推动白马藏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也使得白马藏族的舞蹈逐渐丧失了活力,也丧失了进一步发展推广的竞争力。

  四、白马藏族传统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举措

  (一)有效实施对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合理保护

  根据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我国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都和我过政策息息相关。如果XX重视民族舞蹈的发展,那么民族舞蹈都会蓬勃向上,反之,如果我国XX不重视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那么民族舞蹈就会衰落,从而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所以为了改变传统舞蹈在我国的现状,我国XX应当大力支持传统民族舞蹈的发展,重新审视传统民族舞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的进行传承。所以在针对白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应当坐到以下几点:
  其一:应当立足于白马民族舞蹈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从而提高其社会地位。其二:加强对白马民族舞蹈的宣传力度,使得更多人欣赏和喜爱白马藏族舞蹈。其三:应当加强对白马民族舞蹈发展和传承的人才培养,为白马民族传统舞蹈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二)培养良好的生存环境。

  中国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民族文化,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会随着时间慢慢沉淀。正如存在于文县的白马藏族人民,他们的民族舞蹈可谓是中华民族舞蹈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是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舞蹈进行结合的最为完美的例子,在近些年中,白马藏族传统的舞蹈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融合了一些现代的元素,而这些现代元素的融合并不会将舞蹈进行压制,反而给舞蹈带来别的韵味。而白马藏族是一个非常喜爱舞蹈的民族,这从他们的文化传承中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从最传统的结婚,葬礼,祭祀等重要的节日需要舞蹈进行装点,到现在店铺开业,乔迁新居也需要舞蹈进行气氛的烘托,由此可以看出,舞蹈是白马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同样白马藏族人民也由舞蹈描绘心情。所以,当地的民风为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最强大的场地支持,同时也为白马藏族传统舞蹈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让它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融合在芸芸众生里,而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在社会主义文化之下,等待着我们的传承发展和保护。与此同时,当地所开展的民俗活动,为民族文化的发展铸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文化的意义,并对传统的民族舞蹈进行学习和传承,再提高其发展力的同时,民族舞蹈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也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三)重视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教育的成功与否对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承担着民族文化代代传承的重要责任。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如果一旦一个民族失去了他的精神支柱,那么这个民族就会随之消失。反之,如果一个民族有很强的文化支持力,那么相对的这个民族就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所以我国应当对加强对教育注重力度。xxxxxxx也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也是精神支柱。在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作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同时也更加利于我国立足在世界民族之林。基于此,对于我国如何能更好地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学校作为教育的传播聚集地,他对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它也肩负着传播我国传统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老师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和技术,培养更多的舞蹈人才,引导更多的人喜欢上这种传统的民族舞蹈。换言之,白马藏族舞蹈的传播需要教育的支持,老师通过了解和分析白马藏族舞蹈的精髓以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专业的教育。为白马藏族舞蹈的发展灌注新鲜的血液,为白马藏族文化被来的创新培养人才。让白马文化从民间自由发展的方式转向专业化教育发展方式。但是在教育发展当中要注意保护白马藏族文化原生的态势,将舞蹈的原生态和现代舞蹈的技术相结合,从而推动白马藏族舞蹈进一步发展和传承。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横纵两方面确切的分析了白马藏族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对比白马藏族文化和云南迪庆藏族文化中在舞蹈方面所用的服饰用具等方面的不同,分析了白马藏族舞蹈在传承中应当保留的精髓。同时根据白马藏族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及XX对其的推广力和教育程度,加深了群众对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认知,从而促进了阿白马藏族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使得更多人对此种舞蹈喜爱和传承,为白马藏族舞蹈的传承奠定了基础。而在我国舞蹈届中,白马藏族舞蹈的传承对我国传统民族舞蹈的发展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我国提出传承和发展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等措施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可否认的是,民族自身发育的民间舞蹈,在承载着各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撑的同时,也见证着历史的发展,是我国民族舞蹈发展最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第五章.对白马藏族“池哥昼”的再认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45-48.
  [2]刘慧.分析白马藏族傩舞研究现状与问题[J].艺术科技.2016(01):56-59.
  [3]张熊.甘肃陇南文县白马藏族人的民歌传承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6(10).36-38.
  [4]马婉臻.浅谈白马藏族的音乐及传承与保护[J].黄河之声.2015(16):47-49.
  [5]权新宇.回顾与反思:白马藏族面具舞研究40年[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04):25-27.
  [6]包建强.白马藏族“池哥昼”中“知玛”的丑角表演及大文化渊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4-18.
  [7]汪丹.解读灵动的色彩表达:白马藏族社会文化文法的审美视角[J].开放时代.2013(06):85-89.
  [8]哈彬.白马藏族“池哥昼”仪式极其社会功能[J].民族艺林.2015(03):74-76.
  [9]张雪娇.理论与实践——白马藏族祭祀舞蹈文化解读[J].音乐探究.2014(01):65−68.
  [10]刘小刚.包建强.争议文县白马藏族“池哥昼”的三种角色[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2015(00):12−13.
  [11]权新宇.回顾与反思:白马藏族面具舞研究40年[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4(04):89−91.
  [12]张懿红、蒋艳丽.白马藏族傩舞研究现状与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06):35−37.
  [13]班运翔.白马藏族舞蹈生态探索[J].西北民族研究.2013(02):102−105.
  [14]魏林.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白马藏族舞蹈为例[J].文字理论与批评.2013(05):92−94.

  致谢

  本论文的完成得益于我的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她细致、深入地辅导,从理论与实践上培养我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我建立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使我在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等各个方面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并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新颖的研究思想,另我获益匪浅。
  在整个课题考察研究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始终给予了高度关注,在论文调研期间指导老师以及同学都给予我了大力帮助,为我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谨对以上单位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深表感谢。最后,向给予我无私关心的家人、老师、同学,表示真挚的谢意。值此机会,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25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2月14日
Next 2019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