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要: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生活转变到幼儿园集体生活,良好行为习惯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所在。3-4岁幼儿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除了老师的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双方面的努力才能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给幼儿正确的引导,创设和

  摘要:小班幼儿刚从家庭生活转变到幼儿园集体生活,良好行为习惯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所在。3-4岁幼儿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除了老师的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双方面的努力才能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给幼儿正确的引导,创设和谐的坏境。本文采取了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小班幼儿的行为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观察,发现幼儿存在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分析了具体习惯成因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家园共育;小班幼儿;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前言

  1、背景及现状:在幼儿园里,一般会对幼儿进行一些常规教育和社会教育,例如生活习惯、日常劳动、礼仪教育、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多不良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太大影响,长大了上学了自然就好了。但其实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来说,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学校的教育更为重要。在访谈中发现,现在的家庭模式大多是“四合一”、“六合一”,幼儿在家都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而这种家庭模式成长下的孩子行为习惯普遍偏差,这就要求幼儿园和教师在小班幼儿入园后,淡化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2、目的:幼儿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有两个目标:一是传授知识、技能,另一个就是发展幼儿的能力【1】。但现实问题是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知识的学习才是最为主要的,而往往忽略了能力的培养。0-4岁对于幼儿来说是养成常规习惯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培养成好习惯比较简单,就算存在不良的习惯再进行矫正也较为容易,但要是等着长得大后再想去掉坏习惯就不容易了,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在这一时期,对孩子习惯的培养进行有效教育【2】。

  1.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及存在问题

  1.1行为习惯的内容:

  对于刚进入学校环境中的幼儿来说,生活自理的培养很重要。在与幼儿老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刚刚离开家庭小班儿童大部分存在不会自己洗手吃饭、不知道玩具用完放回原位、不懂得有序地排队的问题;大部分孩子自我意识很强,喜欢独占或与他人争抢玩具、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等。

  1.2小班幼儿存在的不良行为。

  小班幼儿初入园学习习惯、自我服务行为习惯、社会性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等都存在不良行为。
  1.2.1学习习惯影响幼儿未来学习。
  (1)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如: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的学习细致认真等。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理论》来看,3岁后,孩子的有意注意初步形成,但稳定性低,注意力只有2-4分钟。【3】。
  实录:洋洋(青年路幼儿园小二班女3岁3个月)在一次特色数学活动中,老师带领大家做数学游戏,每个小朋友10个立方块,过程中她不但没有仔细听讲还把插塑排列成一排,并跟桌上的其他小朋友说“哇、我们这样好像在打麻将啊。你们也都这样摆好,我们一起玩”。当得知其他小朋友不配合时,她还用手打乱了其他小朋友摆好的插塑。
  实录中的洋洋听课时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集中注意力听讲而是摆弄手中的插塑,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幼儿3岁前无意识注意占主导,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对周围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课堂上注意力经常会被其他课外因素吸引。学习习惯是幼儿未来升入小学甚至未来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最重要的习惯。
  (2)思维能力中的判断能力较弱会导致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小马虎,粗心不认真的情况。所谓判断力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判断、找到最佳答案的能力。
  实录二:洋洋在学习中还存在着马虎粗心不认真的问题。比如,在一次特色的思维游戏课上,老师准备了6种不同花纹的小鱼,共18条,游戏规则是按照小鱼身上的颜色条纹进行分类。要求是穿的衣服找朋友,穿着一样衣服的小鱼就是好朋友。游戏过程中,洋洋不能一一对应认真仔细的观察,最后只找到了4种小鱼,例如当小鱼身上的条纹按照“红色、绿色、蓝色、黄色”和“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这两种不同情况进行排列时,洋洋很难分清两种小鱼的不同,不能做到仔细的观察。只是看了个大概就判断出结果。
  判断能力强的孩子,做事细心,这也是学习的基础,细心的孩子,能够更好的识别不同的字母和汉字,不抄错字,也能避免漏词。判断能力弱的孩子,就会出现,今天把2写成3,明天把“b”抄成“p”,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1.2.2幼儿依赖性强导致常规差。
  孩子依赖性强遇到问题会退缩的情况属于普遍现象。斯金纳曾提出教育就是要塑造行为。在塑造幼儿行为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和老师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孩子在家生活期间家长的教育尤为重要,因为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4】。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工作,让孩子变得更好,我特选取了育德幼儿园一名小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访谈。
  大东的妈妈反映到大东上幼儿园前自理能力很差,因为自己工作忙,孩子平时由奶奶和爷爷照看。但由于老人和孩子的隔代关系对大东非常溺爱,导致大东自己的事情都是奶奶帮着做,家长反映到每次只要一要求他自己单独去完成一件事情,大东就会产生抗拒情绪。3岁多了在家也不能自己吃饭,都是靠爷爷奶奶喂。
  大东家长反映出:(1)家长教育意识薄弱,不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
  通过访谈发现,家长重点放在了孩子智力开发,而淡化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希望孩子从小就比不过其他的孩子,却没有帮助幼儿建立规范的习惯。幼儿在经过集体教育后,好不容易建立的意识和习惯回到家后却又是另一种态度,不能做到行为一致。
  实录:大东(育德幼儿园海洋班三岁6个月)平时在家睡醒了不自己穿衣服,而是大喊一声“奶奶”,奶奶便会赶过来给大东穿衣服。虽然读了幼儿园,但动手能力却还是很差,从幼儿园带回家的一些亲子游戏,有一点点难度大东就会退缩,不去想办法解决,每次都会请求家长的帮助。爷爷奶奶都很顺从他,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上的小困难小问题都会帮助去帮助他。于是在家里往往大东的事情都被爷爷奶奶代替了,自己的事情都不能完成,更不会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东最大的问题就是依赖性太强。让他单独去完成一件事情,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不会”。曾经有科学研究表明,依赖性强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会出现偏科,理科成绩偏差,长大以后办事能力很弱。但大东的奶奶对此并没有意识,总觉得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2)习惯养成受看护人影响。隔代看护的幼儿相对来说不良习惯较多,通常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呵护宠爱和“包办代替”关系较大,同时这种家庭结构下,有时父母的严格管教也会遭到爷爷奶奶的种种阻拦,导致幼儿娇气、任性,自我意识强。
  大东妈妈说:“在家里因为自我服务等问题教育大东的时候,奶奶就会过来护着孩子,对大东和妈妈说“跟妈妈说我们还小呢,你好好跟我们说,我们自己不会弄还有奶奶呢”,也不许妈妈继续教育大东。就大东自我服务意识差的问题,妈妈曾尝试跟奶奶私下沟通但奶奶态度很强硬,认为孩子还小,这些事情都是应该大人帮忙做,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而且表示自己退休在家,照顾孩子伺候孩子就是自己的工作,帮孩子做事情是自己份内事。”
  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理念起冲突时,更不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认为:主要看护人状况、家长的学历状况、年龄、职业状况、文化背景还有收入等情况有重要影响。比如:一些年轻高学历高收入的家长教育的的幼儿行为习惯普遍较好。年轻的家长教育理念更为先进,对孩子的教育严宽并济,理性教育,且家庭氛围也适合幼儿成长。
  (3)家长的榜样作用有重要影响。
  大东妈妈反映大东虽然自我服务意识不强,遇事容易依赖家长,但平时特别讲卫生,懂礼貌。在家中大家都有意识为大东做榜样,比如当自己用完一个物品时会特别强调要放回原来的位置,并且身体力行;爸爸妈妈与爷爷奶奶互相交流甚至对陌生人说话的时候都注意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骂人,避免在大东面前争论一些问题;还经常说遵守社会规则的顺口溜“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闪眨眼睛”,以此来给孩子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1.2.3小班攻击性行为频发。
  实录:幼儿角色扮演游戏时,康康(男)和佳佳(女)都跑到舞台表演区域,佳佳先拿到了话筒喊到:"我今天要当歌手唱歌给大家听。"康康也想拿到话筒唱歌,两个人为了同一个角色互不相让,康康说:我今天就要当歌手,你快点把话筒给我。”佳佳不理他,自己在台上一遍跳舞,一遍拿着话筒哼唱。康康上前去抢话筒,妞妞不给他。他用力一推,将佳佳推倒在地,把话筒抢了过来。佳佳坐在地上哭,康康则自己拿着话筒离开了表演舞台区,走进了建构区。
  初步进入到社会集体中,社会化交往过程幼儿的自我意识过强经常会引发冲突。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到园内与其他幼儿交往产生冲突没有正确解决办法,通常就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1.2.4不良卫生习惯,影响健康。
  实录:涛涛(河北大学幼儿园小2班男3岁5个月)
  镜头一:集体玩模式块时,涛涛觉得地方小东西摆不开,涛涛就坐在地上拼,拼的时候不自觉的拿起地上的模式块放在嘴里。拼完不一会又坐在地上吃起了手指,看其他小朋友,老师见了:“涛涛,脏不脏?”涛涛把手指放下,但一会又放在了嘴里。
  镜头二:一天下午家长开放日,涛涛妈妈提前来参加活动,还带了自制饼干送给小朋友们。涛涛正坐在地上玩小汽车看见妈妈扔下手中的汽车,直奔妈妈跑过来,拿起饼干就放嘴里吃。老师见了问道“涛涛怎么刚玩完玩具没有洗手就开始吃饼干啊?老师带你去洗手。”妈妈见了只是摸了摸涛涛的头笑了笑。
  幼儿不良卫生习惯,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抵抗力低,在日常活动中不注重卫生非常容易引发疾病,且易传染。
  这些实录都是来源于我亲身观察的幼儿园孩子的一日生活中,也可以看出3-4岁的小班幼儿,学习主要通过指令行动,生活自理能力等行为受大人支配;依赖强;擅于模仿;会有部分反抗心理等。

  2.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

  2.1幼儿存在问题未被重视。

  小班幼儿形成不良学习习惯主要由于家长和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幼儿存在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判断能力较弱等问题。看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只会进行简单的制止,并没有认真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幼儿的需求也没有受到重视。
  2.1.1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弱。
  小班阶段尤其要注意有意识培养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实录中的幼儿洋洋不能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指令,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需要培养孩子理解力,因为首先要做到听懂。良好的理解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良好注意力。所谓理解能力就是指一个人接受新知识新概念的能力。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学习新知识会很快,上课的时候,通常就是老师的指令一听就懂,特别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理解能力弱的孩子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话,慢慢的注意力,就不够集中了,甚至还会产生畏难情绪,遇到听不懂的问题就会退缩而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迎接挑战。上课的时候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管老师怎么提醒,都很难集中注意力,而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所以说,良好的理解力,对于孩子顺利的步入小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远比会写几个字,会算几道数学题,要重要的多,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学前期有意识的培养。
  2.1.2判断能力弱导致小错不断。
  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都是通过判断能力进行比较找到答案来完成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够细致认真,但是家长和老师都没有给予重视,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弱项进行有效指导,家长在互动中发现孩子的需求加以引导[5]。

  2.2家长溺爱,幼儿服务意识弱。

  小班幼儿到幼儿园集体生活之前都是在家长的爱护中成长,没有自我服务的意识。
  2.2.1幼儿在家动手机会少。
  实录中大东的自我服务习惯较差,自己的事情都要靠家长帮助。这种现象尤其在隔代教育中最为常见,但最后往往造成的后果是家长不但剥夺了孩子处理事情的兴趣、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2.2.2教师家长教育方式相异。
  在幼儿园,老师会教孩子自己洗手,把自己椅子摆好等;一到家里,家长帮忙使孩子依赖性特别强,缺乏遇到困难主动思考和积极想办法的能力且自我解决能力很弱。

  2.3自我意识强,攻击行为频发。

  小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在家中基本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到幼儿园生活后依然保持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遇到矛盾不懂得谦让,和小朋友相处不懂得分享。
  2.3.1生活环境改变。
  原来生活过程中,家长都较为顺从,到园内则不同,老师会对幼儿的不良倾向加以管理,有的幼儿不听老师的话,喜欢攻击别人,占有欲和自我意识很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与他人的交往。
  2.3.2多方面原因影响。
  (1)一日活动安排不科学。《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6]。(2)家长溺爱。访谈中发现父母工作忙,孩子由老人照看,而0-3岁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祖辈的溺爱导致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问题出现不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认为别人侵犯了自己,解决不了就会动手。(3)模仿。很多孩子喜欢看《熊出没》等带打斗的动画片。还有部分父亲经常玩一些打斗类的电子游戏,也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

  2.4家长和教师引导不足。

  实录中可以看出涛涛的卫生习惯有很大的问题。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不止是涛涛个人问题,也和老师和家长的管理教育有关系。(1)课堂上,没有关注到每个幼儿,缺乏却有效果的指导。实录中,教师在活动中没有注意到幼儿把手指放入口中这一行为,所以涛涛还会接着吃手。(2)幼儿需求,实录中,孩子在地上拼图形是因为桌子上空间较小,对于这一行为,教师没有关注,忽视了孩子的需求,需求与要求不一致,不良的卫生习惯便很难改正。(3)环境方面,环境对孩子卫生习惯有很大影响。家庭卫生环境差、物品摆放无序导致幼儿把玩具玩完随手摆放,没有给的幼儿灌输整洁有序的意识。(4)家长的要求较低,卫生意识薄弱。涛涛妈妈对其不讲卫生的行为并没有制止,只是摸摸头笑了笑,大人卫生意识薄弱更助长了幼儿不良卫生行为,没有正确的引导。

  3.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建议

  3.1针对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建议

  (1)教师在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严格要求;多创设孩子感兴趣的可以引发幼儿好奇心的活动情境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生活中的知识[7]。也要注意在幼儿提问题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幼儿在学习方式上有很大差异性。每个幼儿的情况不同,学习习惯养成的程度参差不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差异性的指导,发现不良学习行为教师要及时运用有效方法进行矫正。《指南》中明确指明幼儿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在操作中学,生活中学和在游戏中学。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我们应该根据孩子这样的年龄特点,把握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让孩子在唱唱跳跳、甚至拼一拼、搭一搭的这种游戏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学习习惯。
  (2)家庭与学校共同协作。学校进行说明会、开放活动等形式宣传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意义;理念保持同步,教师要多了解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并提出好的建议。
  (3)家长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习惯,发现不良学习行为要及时与幼儿的教师取得联系,利用有效方法进行矫正。抽出特定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亲子阅读图书等。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3.2针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行为习惯的建议

  (1)有意识对幼儿常规进行反复训练,逐步形成习惯。帮助幼儿建立好的常规习惯自理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在每一个活动、游戏要与幼儿生活相融合,让幼儿明白常规习惯在生活中的有用[8]。尽量严格要求,孩子说不会,家长或老师要细致示范,要耐心教导,直到幼儿学会并不再逃避自己做事情。
  (2)家长和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主动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3.3针对幼儿有社会性行为习惯建议

  (1)尽量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家庭和园所都要避免幼儿去接触不良媒体,以免幼儿进行模仿。幼儿空间要尽量减少冲突发生的概率,提供数量足够且不具有攻击性的玩具,营造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
  (2)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增强其是非观念,让他们知道打人推人都是错误的,如果自己做了,就会承担后果,受到惩罚,逐渐教会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替他人着想。
  (3)给予榜样示范。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在幼儿面前争论、吵架,自己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规则,争取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9]。

  3.4针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建议

  (1)组织集体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小班幼儿多为无意识注意,教师看到涛涛把手指放在嘴里,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制止,并没有让幼儿认识到错误所在。幼儿吃手指的行为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训斥而停止。
  (2)给幼儿创建干净的卫生环境,正确引导幼儿讲卫生。家长更要重视良好卫生习惯对幼儿的作用。在家中必须给幼儿一些正确的卫生观念,餐前便后要洗手,物品用完要放回原处。帮助幼儿树立整洁有序的观念。实录中涛涛妈妈卫生观念较为薄弱,并且对涛涛不讲卫生的行为没有特别的重视。这些意识助长了幼儿不良个人卫生行为。

  结论

  0-4岁时期的小班幼儿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便于纠正[10]。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双方面共同努力,家长要积极向幼儿园反映幼儿日常行为的具体情况并保持密切联系,协助老师工作;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坏境,尊重幼儿各方面差异,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教师和家长一定要给幼儿正确的引导,为幼儿创设和谐的坏境,尊重幼儿各方面差异,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把握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11]。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闫丽萍.《如何建立小班幼儿良好的常规》.2007.
  [3]皮亚杰.《儿童心理理论》.2003.
  [4]杨越.《浅谈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才智》.2013.
  [5]吴雪芹.《用心倾听恰当反馈》.《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
  [6]刘海容.《如何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
  [7]王朝启.《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015.
  [8]欧平.《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研究》2013.华中师范大学.
  [9]窦维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初探》.《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
  [10]付荣。《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2012.
  [11]秦旭芳赵静《心理学效应在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阿伦森效应”巧用》.《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
  [12]RobertR,TowellGolding[J].FoundationsofHealthyPsychology[M],PALGRAVE,200.
  [13]MarieJones.ClassroomManagmentTipstoDisciplinePreschoolKids[J].ClassroomManagement,2001.
  [14]Pettit,G.S.Dodge,K.A.Brown,M.M.(1998)EarlyFamilyExperience,SocialProblemSolvingPatterns,andChildren’sSocialCompetence.ChildDevelopment,59,107-120
  [15]MarieJonesClassroomManagementTipstoDisciplinePreschoolKids[J].ClassroomManagement,2011(2)
  [16]BlaiseRyan.TheHappyChildGuide[J].ChildrenBrainHealthPublication,2004(6)

  致谢

  本次论文设计是在赵娟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赵老师严谨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地学习,在论文完成过程中,老师悉心指导,耐心帮助我进步。在此,对赵老师表示真心的感谢。这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育德幼儿园和河北大学幼儿园的支持和鼓励,还有几位访谈对象的配合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337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2月26日
Next 2019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