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的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 ——《傣迷》包装设计

摘要: 包装设计是现代商品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量,因此,各生产厂家也对包装设计十分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傣族元素,阐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观赏性。并对目前市场的包装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包装设计对消费者

  摘要:包装设计是现代商品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量,因此,各生产厂家也对包装设计十分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傣族元素,阐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观赏性。并对目前市场的包装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包装设计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最后对包装的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设计手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设计的研究分析,得出了完美的设计不仅要求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更应当注意融入新时期时代性特点的结论。以期能为我国的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傣迷;包装设计;观赏性;实用性

  前言

  目前市场上各类商品包装的容器各类繁多,包括金属罐、衬袋盒装、纸袋、复合薄袋、木盒、竹盒等。商品包装既是保持品质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可以增添商品的价值。突出每种包装里的商品特色,则是商品包装最根本的宗旨。独具匠心地运用色彩、图案以及文字等因素,往往可以使商品包装取得“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现代商品包装不仅仅要讲求实用性,人们更需要它的艺术观赏性,这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现代商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在商品包装上下功夫,包装的设计一定要注重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也就是审美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完美融合,只有这样的包装设计才是成功的。

  第一章绪论

  1.1包装的含义

  包装是指用于盛装、包裹、捆扎货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商品包装可以分为内包装、外包装以及中包装三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包装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具有保护商品,减少损耗,便于计量、购买、携带、运输与储存的作用,还具有装饰美化商品,刺激购买欲望,从而起到促销的作用。

  1.2包装的作用

  包装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符合消费者心理需要则可以激发其购买欲望,因此,研究其与消费心理之间的联系已成为一种必然。

  1.3包装的价值

  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经济学家杜森•佰瑞说过,、在人类涉及的各种活动中,都可以找到文化的决定性影响,不管是产品的购买还是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不管是提供物质上的途径还是精神上的享受,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二十一世纪的包装,即由简单的保护、容纳功能,发展成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由过去的产品包装升华为当今的文化包装。融工业生产、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民俗风貌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包装,不仅可以保护、宣传商品,更可以促销商品和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

  第二章包装设计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2.1包装的心理功能

  2.1.1刺激功能
  包装是商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过程中首先看到的那一部分。因此,商品的包装与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造型独特、精美且新颖的包装,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浓厚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情趣和欲望。
  2.1.2宣传功能
  包装上的色彩和生产厂家的介绍、使用说明等有关资料,恰恰构成了商品广告的一种形式,赶到了宣传产品形象的作用,同样也会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民族,一种传统,便于消费者比较、选择与购买。
  2.1.3享受功能
  设计精美、富有艺术魅力和时代感的包装,不仅烘托出商品的价值,而且美化了商品,提高了商品的外观价值,给消费者以美感与享受。一些审美观念较强的消费者往往为精美的包装所吸引而购买商品。

  2.2包装设计中的心理策略

  2.2.1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
  “注意”是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并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在人们的视觉认识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而这些元素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可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2.2.2情感与联想
  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是非常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且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则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的诸多元素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但要注意的是,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设计食品包装时,要少用蓝色、绿色、紫色等,而尽量多使用橙色、桔红色等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的色彩。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消费者购买滋补类产品时,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包装的商品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比较感兴趣。
  商品的包装还要考虑与商品的市场定位、等级、价值以及成本相匹配。消费者普遍认为包装的好坏反映了产品的质量与形象,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包装,以免让消费者产生华而不实、上当受骗的感觉。这就是商品包装作用于消费者心理的效果。
  2.2.3成功的包装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视,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与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因此,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牢记,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的个性特性,拥有简洁明了的文字、图像,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也是难以琢磨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对消费者心理的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美洲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俱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商品包装渗透了消费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不断地分析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才能准确的摸索到商品包装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激起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

  第三章包装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的设计手法

  3.1包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色彩对顾客的心理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科学家发现人对色彩的注意力。“远看色,近看花”形象地说明了色彩具有引人注目、打动人心和吸引顾客的重要作用。人对于色彩具有主观感情和客观感情,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色彩常常引发不同的联想。在产品包装设计的用色上,除了要考虑商品的品种、档次以及适用场合外,还要考虑消费者的习俗和欣赏习惯。比如茶叶有很多品种,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品种运用不同的色彩。红茶汤色红艳清亮,饮时入口醇和,清爽持久,我们应该选用暖色调,让人有浓郁、味厚之感;绿茶色泽翠绿,香馥浓烈,具有形美、色绿、香郁、味醇本绝,是茶中极品。我们应选用绿色、蓝色等冷色调,使人有一种清新爽的感觉。
  包装的色彩是受商品属性制约的,色彩本身也有它的属性,所以用色要慎重。要力求少而精,简洁明快;或清新淡雅,或华丽动人,或质朴自然。要考虑到消费者的习俗和欣赏习惯,同时也得考虑到商品的档次、品种、场合、特性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色彩。设计要讲究色彩与整体风格的统一,不能用色过多,形成不了调子;但亦不能到处用金、银,给人以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设计时要考虑到与同类产品的比较,对同类产品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取长补短,设计出能在众多商品中夺目而出,有竞争力的包装来。

  3.2包装设计中图案的运用

  图案的运用能使商品更加形象、生动有趣。设计师应充分借助设计因素所组合的视觉图形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心理联想,牵动消费者的感情,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包装设计中的图案可以运用一些如中国画、装饰纹样、吉祥图案以及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图案这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图案来表现商品的特性,但是不能仅仅停留于拷贝和照搬一些传统的图案,而应将我国传统艺术上的传情、含蓄、细腻等审美特点的民族文化精神实质融入其中。比如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文化符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如简化、对比穿插、扩散、夸张等手法重新组合,使之具有民族特性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这就是民谓的把传统中国文化用现代设计手法的方式渗透到商品包装设计之中,使之含蓄地表现出来。
  另外,运用点、线、面和各种几何曲线或利用偶然纹样抽象构成画面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法,这种表现手法更加新颖,体现出大度、简洁和庄重的特点,使设计走向新的界面和层次。抽象构成画面虽不能表达一个肯定的意义,但它能给人以含蓄的意境。能过人们的视觉经验,使消费都产生与商品有关联的的美的遐想,从而了解商品,产生购买欲。但这些抽象的图案不能基于设计得凭空想象,而应间接或直接从自然物中得到启示而获得。
  其实摄影也是一种很好的创作手段,我们可以通过摄影图片准确、真实地再现内装产品的外部形态的质感,使消费者一目了然,给人以信赖感和亲切感。

  3.3包装设计的材料运用

  包装是商品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市场上销售方式改变的今天,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销售的目的。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产品自身的特性,然后再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应用到包装设计中去。
  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材料与结构,包装材料选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质量,这也是由茶叶这种特殊商品的属性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易选用结构精密,便于开启的材料来做商品包装。随着包装工业的发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包装。市场上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商品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的倾向,有的脱离了商品的属性,盲目地追求一种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躁的色彩,与商品本身的质量不相符合。

  第四章设计作品理念来源——玉溪嘎洒花腰傣族

  4.1花腰傣生活与民族特色

  神秘的花腰傣是我国傣族的一个分支,以服饰斑斓、色彩绚丽、银饰琳琅满目和彩带层层束腰而得名。花腰傣现有人口7.2万,有傣雅、傣卡、傣洒三个支系。百分之八十的居住在玉溪新平的漠沙、嘎洒、腰街、水塘等。还有一部分人居住在元江等地。
  繁衍生息在哀牢山、红河之畔的的花腰傣由于地处偏僻,封闭的环境使花腰傣完整的保存着古傣先民古朴、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术、染齿、纹身、服饰和赶花街等习俗。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花腰傣的民族服饰,它自两千年以来就以雍容华贵的特点征服了世人。
  在嘎洒不但有清澈的嘎洒江还有神秘的云海。花腰傣虽然没有文字,但却口头留传下来了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寓言等。这些口头留下来的史料对繁荣傣乡的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洪水漫天》、《牛头山和土林》、《姑娘山的来历》、《傣雅结婚的臼子》、《花街节的来历》、《大象古渡的传说》、《岩聪的故事》、《岩坝的传说》、《布甘象》、《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鸡吃水时为什么总要抬头望望天》、《水牛和黄牛》等。这些动物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动物和植物、动物和人、动物与大自然地种种关系,一切都是描述着大自然。

  4.2花腰傣服饰分析

  鲜艳多彩的服饰。花腰傣的服饰,由自织自染的青布,色彩艳丽的樱穗、银炮、银珍、银手镯等组成。男子穿黑色圆领对襟衫,下着打折裤,头戴黑织布包头,衣服干净清爽,色彩浓重庄严,像旧时富家子弟,富商或千岁爷的袍衣。妇女服饰因名称的不同而略有区别。花腰傣的女子下身全穿筒裙,筒裙也是自织自染的布,有青黑两色之分。习惯上,花腰傣穿筒裙往往是自上向下套,数条裙子左提成一个斜度叠穿,一条比一条略有提高。正好可将每条裙子的花边露出来,形成一道道色彩鲜艳,如溪水波光粼粼的花边。传说是傣乡千万条溪流的象征。
  花腰傣的服饰缝制起来非常麻烦。一般一套衣服价值三、四千元,做好大约要花去每位阿咪(妈妈)三到四年的时间。从买线来自织自染、刺绣、挑花到每个部位的精心设计,然后用银泡连缀等。不知要耗去每个阿咪的多少时光!但花腰傣的阿咪们一生当中还是不厌其烦的为自己的女儿缝制衣服,这样女儿才肯下地。因为女儿们的衣服不但是美的象征,还是家庭贫富的重要标志。
  黑色是花腰傣服饰的主要基调,但是还配有红、黄、蓝、绿等颜色。对于他们服饰上的颜色都是具有意义的,红色黄色都是代表着花朵,蓝色代表着蓝天,白色代表着流水,绿色代表着树木与草,无处不体现大自然的原态。还有质地、款式、色彩、图案、工艺等都与其他民族有共性,但是在色彩的搭配、款式造型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上身的头饰、上衣再到裙子,用料都是自己染织的黑色棉布。黑色配以其它颜色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
  花腰傣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女子服饰整体上就是要显现出少女的纤细的体态。完全勾勒出少女婀娜的身姿花腰傣的饰物很多,特别是青年女子。她们除了要在自己的衣服上镶金缀银,挑刺各色精美图案外,普遍喜欢佩戴银镯、银链、银枷等贵重饰品。戴上这些饰品,走路金光闪闪、银铃声声,仿佛一路的有银河淌过。花腰傣们高兴死了!另外,花腰傣头上的斗笠——鸡枞篾帽也是傣乡的一道诱人的风景线。女子臀部上方系的竹编小秧箩更是绚丽迷人。傣家有句歌谣说:“呀,小卜绍,天上有云飘过,那是你迷人的帽子;地下有水流过,那是一河的银波„„呀,小卜绍矣,秧箩秧箩,我们去吃糯米饭”。

  4.3花腰傣对竹编织物的依赖

  自古以来,花腰傣居住的地方绿竹环绕,花腰傣用竹创造出了自己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民间工艺品,竹床、竹椅、斗笠、饭盒、簸箕、鱼篓、秧箩等编制品,制作精美,精巧别致,工艺极高,再缀上银泡,彩穗等装饰物,简直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花腰傣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式竹器,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
  花腰傣傣族竹编工艺是傣族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美观实用。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族竹编工艺精细,造型朴实大方,品种繁多,其中以笆箩、饭盒、槟榔盒等竹器最具有代表性。

  4.4嘎洒旅游业的开发

  随着民俗风情旅游的发展,文化商品化是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文化的真实性与文化的商品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文化的商品化促使旅游目的地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展现在旅游者面前,有利于真实性文化的再现,同时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使原有的传统文化与异地文化融合发展,会丰富和完善其文化内涵,是对传统真实文化的再造。真实性文化的再现,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对原有“真实文化”的再造,则是一种“文化价值延伸”,有利于真实传统文化的拓展。旅游业实际上可能强化保护、改善和促进某些传统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商品化是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作为民俗风情旅游区所在的当地XX、旅游开发商与经营商、社区居民不是被动地接受“现代化”,而应积极主动的适应它,正确对待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之间的关系,摄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整合为自己有用的东西,从而使当地文化不断获得新的动力,使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完善和发扬光大,并尽最大可能降低异文化对传统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对于旅游可开发的不止是文物,文学,还是环境,更是花腰傣民族的物质文化,包含着吃、穿、住、行各方面的内容,它是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形成的物质资料和物质环境。嘎洒花腰傣的篾帽,做工精巧,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篾帽。每逢节日、婚礼、歌舞盛会,妇女都要挑选心爱的篾帽装饰打扮自己,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在集市上的篾帽市场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民族服饰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民族属性,是民族身份的辨别标志。再如民族的建筑文化,它是民族的居住场所及物质环境,也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花腰傣的饮食习惯、饮食形式、饮食内容构成的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他们的糯米饭、干黄鳝等各具特色;提起花腰傣,人们就想到花腰傣的服饰,银铃声声。同样,说起服饰人们自然就想到了新平的花腰傣。这些物质文化凝聚着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培育了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旅游学者可通过视觉形象,亲身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特点并把握文化的表现形态,更好的开发旅游业。

  4.5嘎洒花腰傣民族特产

  新平县嘎洒镇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热带林果产业,热带水果开始成为腰街农民增收的新渠道。目前,腰街共有热带林果面积5000多亩,主要是荔枝、青枣、柑桔、香蕉、芒果、木瓜、菠萝、甘蔗等品种。对于他们可以大量产此些水果,可以加工这些水果作为健康绿色的果脯食品,既可以多方位售出提高利润,也加大了对嘎洒花腰傣的宣传与发展。

  第五章设计作品展开分析

  5.1设计主题的确定

  设计主题确定为:特色,实用,美观。
  在设计“傣迷”包装时候,首先要注意,最主要是要遵守原理,尤其是外形系统,其次对于作为嘎洒花腰傣的特产包装必须要注重民族特色。目前市场上的包装的种类很多,设计理念也是越来越齐全,在外形的要求上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在本次作品包装设计的理念中融入傣族元素。作为平面设计,首先要对这些因素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这是做好包装设计工作的前提。
  包装的平面设计决定其形态基本构成,它是盛放商品的前提,也是识别商品的基础。商品的不同导致商品包装的差异性,由于包装不具备一般艺术珍品那种独立持久的、“无价”的艺术价值,因而在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包装并未失去物质功能,但却由于“式样落后”、“不时髦”而失去欣赏价值遭到市场淘汰。因此,本次设计的作品“傣迷”充分融合了花腰傣民族元素,是包装具有实用、主题明确的特征,即包装设计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感。

  5.2品牌定位

  云南是一个主要以经营水果和旅游的城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品茶的习惯。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头痛、胃部不适等“茶醉”现象。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一些甜的食品可以缓解。在饮茶时佐以香蕉、芒果、木瓜、菠萝、甘蔗、等制成的干果类食品作为茶点成为当一个饮茶风俗。将傣迷定位成符合当代人饮茶习惯的传统特色手工茶点,并借由云南茶的影响力来推广玉溪嘎洒镇特产傣迷干果,主要目标人群是前往玉溪新平县嘎洒镇旅游的游客。
  包装是品牌概念的具象化,傣迷的产品没有一个明确品牌定位,既不能体现产品的文化,也无法展现产品本身具有传统手工制作的特色,包装的功能仅仅变成保护产品。傣迷在包装上只有与其它同类食品相区分,这样一来,才能形成对花腰傣民族文化的表现,对旅游者来说就有了购买该食品的动力与欲望。鉴于以上的分析,傣迷的包装设计要从整体形象进行设计、传播,宣传傣族的民俗文化及民间特产,从而在顾客心中形成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的印象。

  5.3品牌标志的确认

  在作品主题确认后,接下来是品牌标志的确认,结合前面的分析,包装的设计首要具备审美性与实用性,能够在视觉上吸引人们的眼球,因此,其标志的设计更是至关重要。标志分为文字标志、图形标志、图文组合标志这三种构成,文字标志抽象又概括,图形标志要求简洁美观,稍有差错则会影响品牌的印象。而图文组合标志集中了文字标志和图形标志的长处,克服了两者的不足。所以在傣迷的标志设计中,选用了图文组合的形式。为了突出“傣迷”主题,在标志设计中,融入傣族的特色民族服饰元素,考虑到傣迷系列主要是干果小吃类,因此标准不能太过呆板、单一,最终设计出来的标准要给人一种代表性强,一气呵成的感觉对于标志图腾它的原态便是嘎洒镇自然景观的云海,取一片云便是傣迷品牌的标志,橘色与黄色的过渡即可以提高消费者对食品产生食欲促进购买欲望,它又代表着当地的果实得到丰收。色彩的过渡,也是不让这片“云”过于呆板。(如图5-1)。
 包装的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 ——《傣迷》包装设计

  5.4傣迷礼品包装盒设计确认

  傣迷的产品主要分为六个种类:香蕉干、芒果干、菠萝干、木瓜干、牛肉干以及多晶冰糖,根据产品的不同味道、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了三款系列的包装。系列一礼品装,礼品装采用的是厚纸板,厚纸板有较强的抗压性优势,纸在包装材料中占据着第一用材的位置,这与纸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分不开的。纸不仅具有容易形成大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回收利用不造成浪费。且纸还有一定的弹力且折叠性能也很优异,有很好的印刷性能,字迹,图案清晰牢固。在纸盒中有折叠纸盒与粘贴纸盒,礼品包装盒我选用的则是粘贴纸盒,它又称硬纸盒比一般的折叠纸盒有更好的强度和漂亮的外观给人一种高级名贵之感,常用于高档商品和礼品的包装。它的利处不止如此,在顾客消费完食品后,盒子还可以再利用,厚厚的纸盒在杂物间都可以随处使用,增加了使用率形成了二次利用。
  包装的设计理念:源于大自然,带给你健康与活力。之所以说健康,之所以说大自然,是因结合了花腰傣服饰,结合了竹编织,在具有特色的花腰傣服饰上无论哪种色彩,哪种形态都定义在大自然中。采取使用服饰的元素,不止民族特色鲜明,且意义也深刻,也代表着大自然。在一个有着悠久花腰傣民族文化的包装上更能体现出整个包装的华丽与朴实相结合的感觉,有着浓浓的怀旧感,主色黑色的使用不止因为服饰的主色是黑色还是因为黑色在当今也是代表着高档食品的颜色,其它彩色条的搭配更加有了服饰的形态,更加具有了意义。在文字和图形的表现,文字简洁生动,易读易记。对于侧面资料说明文字都用了统一的黑体,这样可以让消费者产生信赖感增加说明的严肃感;图形上则采用了食品自身的形象作为主体形象,使产品信息更加直观,对于图片是产品的原态,为了不过于抢主体,也为了直观,我采用了黑白手法加工图片,使图片更加吸引消费者。对于没加工前的食物图片则采用了虚化手法,即可以直观告诉消费者是什么食物,虚化的手法又不会让图片抢主体。
  肉脯礼品装包装的设计定位在35~42岁。在结构上使用了摇盖盒这种结构,这种结构的纸盒是指盖体和盒体结合在一起,盖体的一边固定而另一边摇动开启的粘贴纸盒,由于摇盖纸盒结构简单,开启又方便所以在纸盒包装设计中经常用到这种结构,盒子的侧面采用了竹席做装饰,开启前面又用了金色装饰,可增加了档次,在视觉上也给消费者一种健康绿色的吸引。肉脯本来原材料成本就比较高,在包装档次上也要稍高于果脯。
  在果脯类礼品包装盒的设计定位在28~35岁。它的开启方式,我选用的便是抽屉式又叫抽拉式。由于该形式是双层结构又兼抽拉形式因而具有牢固厚实,使用方便的特点。在抽屉式盒子面上,采用了黑色布料装饰,在拉环上手提带子上采用了绣花布条,这样的使用不但增加了礼品包装盒的立体感,增加了少数名族风格。纸盒和织布的搭配不但具有特色且在成本上也不会高。
  在礼品包装袋上就简单的品牌标志和具有代表性的彩色条,它的设计是为了更好服务于顾客。(如图5-2、图5-3、图5-4)。
包装的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 ——《傣迷》包装设计
包装的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 ——《傣迷》包装设计
 

  5.5傣迷散装包装盒设计确认

  散装包装的设计不但要具有方便,精致,成本低等优点,还要保证食品的保鲜问题。包装虽小但是信息要足,所表达的特色也不能丢掉。目前市场上干果类产品的包装形式主要是以罐装、袋装、盒装为主,大部分的特产包装盒型的设计中都是比较简约的,如厦门的地方特产凤梨酥、北京特色的糕点京八件,它们的包装都是采用纸质的方盒进行设计的;内蒙古特产牛肉干,它是用了牛皮纸进行了纸袋的包装;“三只松鼠”开心果的包装,它采用了纸罐来进行包装,这样简约而不失档次的包装都能比较直观的阐释产品的价值所在和包装意义。对于果脯我便使用了折叠纸盒,对于更容易变质的肉脯与多晶糖我采用的是密封性保存性更好的铁质听装。
  果脯散装盒子的设计定位在22~28岁。对于散装盒子上我采用的是折叠纸盒结构设计,折叠纸盒具有盛装效率高、方便销售和携带、可供欣赏、生产成本低加上加工前能折叠可节约运输费,可方便存放。对于纸盒上是属于直型纸盒,它可方便放够量的不规则果脯。在包装盒子上的层次不齐的彩色条子,同样体现了民族特色还给小小的方盒子增加了生气。对于食品的加工说明所使用的文字是宋体且采用竖向排列,给人严肃有说服力同时增加了盒子的挺拔感,该形式有很强的韵律感和方向性,适合长,高的产品外形盒子,同样的在食品说明上还是采用了黑体,字体大小一致的形式。盒子是通过三片厚纸折叠拼出的。盒正面有个正方形口,凹下去的造型增加了盒子的美感,且凹下去放置食品的图,还是为了更直观给消费者食品的形态。
  肉脯散装听装盒子的设计定位在22~28岁。对于金属盒子具有强度高,便于储存、携带、运输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阻气性、防潮性,这些优点对于盛放肉制品,多晶糖再适合不过。听装面积小,体积小所以字体统一,产品说明设计于盒子底部,图片与彩色条简单搭配不会让盒子表面视觉变得凌乱。盒盖面上织布的搭配使盒子更加有了民族特色,更加可以让消费者过目不忘。(如图5-5、图5-6)。
 包装的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 ——《傣迷》包装设计

  5.6傣迷家庭盒与儿童盒设计确认

  在家庭盒,儿童盒上,我采用了厚纸做材料,也使用了折叠纸盒的结构,即利于售货处存放,利于运输。
  家庭盒的设计定位是46~52岁。家庭装盒子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对于一部分消费者而言,他们不愿意买礼品装觉得不实惠,觉得家里人多口味不同,什么口味都想买一点,对于他们采购了散装后为了方便携带零散的散装食品,便可提供给消费者家庭装盒子。它同样黑色为主色,彩色条为搭配,但是在彩色条的一端层次不齐,就像来自于一个家庭的家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高但他们都紧紧依靠在一起。这样的形态可以让顾客更想要接近它,在家中使用率也会大大提高,增加顾客对产品的印象。
  儿童装盒子的设计定位在4~10岁。它的设计使用同家庭装盒子一样,盒子材料盒子结构都与家庭装盒子一样,它的简单折叠对于售货员针对顾客需求时也可快速折叠提供。对于是提供给儿童使用,在盒子上便多加了编织带子方便孩子携带。盒子折叠的结构也可满足孩子的动手欲望。而如果盒子是全封闭的孩子会因为好奇心不停的拆盒子,为了不让盒子还没带回家就被扯坏,便在盒子底部设计了一个长口,是为了满足孩子对盒子里食物的好奇心。对于儿童装盒子上的彩条搭配也有所不同,彩色条的大胆层次不齐排列,不但可以受到小孩子的喜爱,同样它也符合小孩子的性格特征,活泼开朗。(如图5-7、图5-8)
包装的艺术观赏性与实用性 ——《傣迷》包装设计

  结束语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明白了设计是需要积累和学习后才能制作完成的,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芳,土特产包装的视觉传达效应及设计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宋启明,系列化包装设计在商品货架上的快速识别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年03期.
  [3]陈鸿俊,道是无“情”却有“情”──设计“人性化”探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1年04期.
  [4]杨孔兵,中国酒包装的民族化研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2期.
  [5]肖洁,浅议地方特色食品包装设计[OL].期刊会议论文,2010.09-01
  [6]邹荣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下梅[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05
  [7]魏劼,土特产品包装地域性与现代感结合研究[D].硕士论文,2012.12-02
  [8]胡绍中,包装设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9]寻胜兰,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093.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0年7月18日
Next 2020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