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摘要

在当下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迅速发展,摄影的发展趋势也在猛进的迅速发展,更新。人们采用越来越多的摄影技巧及拍摄手法来用图片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以及想要表达的一种社会现象。摄影是对事物可视性的和它的真实性的多年沉淀,相片是记录过往历史的真实写照。

在平日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将自己真实的一面包裹起来,很难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我们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人,都会显示出不一样的人格,只有真正的了解这个人的一切以后,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才会真实的了解到这个人的本体人格。

我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多重人格》,大多用的是多重曝光的摄影手法。主要想体现出如今人们把自己伪装起来的的所不为人知的一面,每个人的不同的人格的体现,这是实现《多重人格》这组作品的真正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多重人格》的创作综述,创作依据,创作过程。主要以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以及第四部分为全文总结创作后的心得体会,总结了自己对人性的多重性格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多重曝光;人格;摄影

  引言

此次论文采用的是多重曝光的手法,它属于摄影中一个使用两次或者多次独立曝光,然后将它们的影像相加到一起,出现一张普通照片难以表现的绝美效果,由于每次曝光,相机所设置的参数有所不同,所以最后的照片就会产生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

在现当代社会,各种压力的压迫下人们有时候总是会在不同得场合下把自己塑造成不同的人设,伪装自己真实的一面,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说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都会有所隐藏。每个人有着自己本来的模样、个性、偏好,但他们受到各种外部价值观的限制。大众所仰慕的形象,就成了我们的外貌,大众所流行的喜好,就成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一个人身上显示出两个或多个不同角色的人格特点,这些不同的人格特点有他独有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等等,当我们有不同的朋友的圈子,每天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的时候,脸上虽然是微笑着的,但是内心的想法可能不是这样,也许人们往往记不得哪个是真实的你,在《24个比利》里面[22],我们都想去做内心喜欢的事情,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许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都曾想过要做内心的自己,但这个想法却立刻被社会的洪流所淹没,最终忘了我们是谁。其实,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人很淡定,她一定没有任何烦恼,因为她会伪装[21]。

我们每天面对不一样的人,都要有不一样的面目,有的时候都会忘记原本自己的初心。很多时候,都会自己问自己的内心,你这样做,真的会开心吗?

仔细想一想,我们有些时候在长辈父母面前表现的听话,懂事不让人操心乖乖女好,笑容甜美的对他们关怀备至,她们就感觉:啊,这孩子真懂事真是好孩子。对你更加加分,处处优待。在爱人面前体贴温柔勤俭持家,为她洗衣做饭甜嘴蜜舌,他会感觉:啊,我真幸福。对你迷恋致极。在老师领导面前表现的谦虚精明踏实肯干,他们会觉得:啊,真是个能干的好孩子,好职员。处处给你机会。实则,其实连自己都不喜欢做这样的自己,别人喜欢什么样子的她,她就将自己的人设设置成什么样子,因为这只是她为自己打造的一个保护层,将这保护层戳破的时候,才是她做自己的时候,当她真的做回她自己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不舒服,所以迫于无奈会不得不将自己伪装。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伪装起来的一面,目前的社会,没有一个将自己包裹起来将自己的封锁起来的人了!这么做每一个人都很累,可是不这么做,你又会受到排斥。无奈,选择伪装,伪装,再伪装,人们的初心,全都物是人非了。所以一个人的人格里往往会有很多子人格。所以本次的设计,我就要采用多重曝光的手法来对一个人的每个性格的一个特点进行创作,将它们的每个人格都进行展现。

  1《多重人格》创作综述

  1.1《多重人格》创作背景

多重人格即多种灵魂的碰撞,灵魂的多变性。频繁的变换人格,来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在适当的时候的将自己隐藏起来,不让任何人发现,除了你自己,可能没有人会发现。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熔炉,这个熔炉里有各式各样的人,由于社会的现状所致,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式各样的人设,导致到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8],本次所拍摄的作品主要以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为主,主要想在一张图片上表达出一个人的多种性格,用多重曝光的方式来诠释出这些。这便是这组设计作品最初的创作背景。

  1.2《多重人格》作品阐述

《多重人格》的选题方向是以多重曝光的拍摄手法为主的商业摄影。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情绪上的一种抒发。我们平日里奋进的,忍耐的,稍带一些劳累的孤单的灵魂。像要去发掘什么,但又有种精疲力尽的感觉,想要放下什么,却又做不到,这样一天一天的,心力交瘁,被世界拖着前行,怎么都办法。好像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干劲的,什么都能做的很好,而且做得好是理所当然的。工作是这样,恋爱是这样,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会有一些放松。肉体是照镜子时镜子里你的模样。这个作品主要想表达的是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特别开心,不被任何事物所困扰,长大后的他发现自己的身上有很多个人格每天上班工作时的状态,和业余时间只有她一个人的时候所呈现出的另外一个所不为人知无法想象的一面。

  2《多重人格》创作依据

《多重人格》这组作品主要是一个情感宣泄的表达,个人认为使用多重曝光的方式最合适,多重曝光可以在一张图片上表达出多个不同的画面,让被拍摄的物体在画面中多出现几次,可以产生魔术般无中生有的效果,这也正是它的独具魅力之处[17],在拍摄这组作品前我看了很多摄影师的摄影作品来寻找拍摄灵感,摄影师张艳运用多重曝光的形式拍摄出他们这些人的状态对他的拍摄手法进行借鉴如图2.1、图2.2、图2.3、图2.4所示。

图2.1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2.2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2.3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2.4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第二位摄影师TaylorAllen的作品。也是用双重曝光的手法,将人和城市、树木和简单安静的色调融合同样采的方式进行拍摄创作,如图2.5、图2.6、图2.7、图2.8所示。

图2.5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2.6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2.7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2.8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3《多重人格》创作过程

《多重人格》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创作前期,中期,后期。

  3.1创作前期

《多重人格》这组选题时前我想了很多题目,就是为了能更好的贴近我想要拍摄的主题。在定了选题后,就开始提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进行了想要拍摄的草稿设计,然后是对拍摄地点的寻找,选择适合选择。拍摄地点,影棚。本次的作品拍摄使用的相机是佳能5D3,镜头使用的是24-70和50定焦镜头,如图3.1、图3.2、图3.3所示。

图3.1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3.2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3.3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3.2创作中期

在前期工作都准备好后,就是拍摄工作的进行。到达选定的拍摄地点后,就是按照事先做好的草稿图中设计的那样进行拍摄。如下图3.4、图3.5、图3.6、图3.7所示。

图3.4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3.5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3.6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3.7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通过创作《多重人格》这组摄影作品,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对于摄影艺术的认知以及摄影内涵的见解还只是入门初级阶段,在未来的学习中,会更加努力的对摄影艺术进行学习。

  3.3创作后期

在作品拍摄完之后,将其导入电脑里。在拍摄的作品中进行挑选想要的作品,然后再根据想要的内容来进行后期制作。在原有的照片画面的基础上进行调色、液化、修补……等工具的运用[2],再加上对作品进行双重曝光的后期效果处理,对照片进行调色,在后期修饰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使我后期修图的技术又有了一定的经验,在有问题的时候捋清思路,思考自己要的样子是什么。这也进行的也就比较顺畅。

  4作品展示

图4.1拍摄作品1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4.2拍摄作品2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4.3拍摄作品3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4.4拍摄作品4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图4.5拍摄作品5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5总结

本文主要论述了《多重人格》这组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多重曝光的使用手法的阐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摄影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随时可以用它来记录并表达一些社会现状,通过社会的影响下,人们会随着大环境的造就而改变自己。《多重人格》这组作品的拍摄中,我发现拍摄不仅模特需要进入状态,摄影师也需要进入拍摄主题的状态,要带动模特的状态,才能出一组好的片子。这次的创作也让我认识到,我对摄影的了解还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未知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创作。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对《多重人格》摄影作品进行了进行了深入的创作解析,在拍摄中,不仅模特需要进入状态,摄影师也需要进入拍摄主题的状态,要带动模特的状态,才能出一组好的片子。我认为,“果欲学摄影,功夫在影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学习摄影这门技术,那么技术不是在摄影本身,而是在摄影之外。”这次的创作也让我认识到,我对摄影的了解还不是很透彻,还有很多未知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创作,因此它会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创新。每个人有自己特有的世界,有自己的特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不同,就有着不同的对于艺术的见解。、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感情去思维,用心灵去构图,塑造人间的善于恶,美与丑[17]。摄影,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4],很多精彩的画面都是从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我们平时尽量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多去分析、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获取一些启发,不光是摄影,对生活和工作和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样,只有多做多总结才能把事情做好。

  参考文献

[1]郭彤,谢劲秋.多重人格的当代“灰姑娘”——品特《情人》对《灰姑娘》的戏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6):67-72

[2][英]史蒂夫.麦克劳德.摄影后期——拍摄.修饰.洗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9:08-11

[3]郑虹.摄影的历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7:7-15

[4]艾围利.多重人格语境下商人身份与人格关系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8(01):41-49+79.

[5]司文心.浅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多重人格[J].汉字文化,2018(01):47-49.

[6][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7-33

[7]吴钢.摄影史话[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6.3:19-38

[8]宿志刚,苏丹.光影的诗篇——摄影美[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0-36

[9][英]泰瑞.贝内特.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M].中国摄影出版社,2014.7:70-103

[10]邵冬波.商业人像摄影课程模式探究[J].北极光,2019(07):164-165

[11][法]弗朗索瓦·多斯.解构主义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8:76-78

[12]刘会臣.商业摄影的艺术性与艺术摄影的商业价值[J].戏剧之家2019(30)40

[13]赵华森,陈燕.艺术摄影中的绘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7:1-2

[14]廖军.视觉艺术思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6:2

[15]张健.镜头:不期而遇[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5.7:58

[16]林学慧.摄影技术的发展变革及其在当代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23):81-82

[17]宋超.摄影的视觉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4:58-59

[18]于然,于琪林.摄影技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62-63

[19]白山衫.现代摄影技术与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9:198

[20]陈建强.多重曝光专业技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7:36

[21]杨昌彦,谭明祥,刘晓萌.摄影基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3:97

[22]X作家丹尼尔·凯斯《24个比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5-10

  致谢

感谢大学四年期间给予我帮助的所有老师。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徐洪彬老师和史春老师对我的耐心教导以及悉心指教。从论文的开题,定稿,徐洪彬老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我探讨论文的整个写作流程和方向,指导我如何写好这篇论文。史春老师对我的作品做出了技术指导,同时老师在论文的准备前期,指导我进行理论的收集以及拍摄方向的定夺。对我后期的整体研究结果帮助显著,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此外还要感谢在开题报告准备中,每位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时感谢与我相互陪伴,并肩作战四年的各位同学们。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我的大学生活才完成了完美的节点。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商业摄影《多重人格》创作说明书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2537.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8月4日
Next 2022年8月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