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逐年增多,从2002年的180.2亿美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607.5亿美元,农产品出口的增多促进了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巩固内蒙古农业的基础,打开内蒙古农产品销售的世界市场。但是由于内蒙古的特殊国情,他国的进口国策以及汇率的波动对内蒙古农产品贸易造成了很大影响,内蒙古农产品出口总额在内蒙古商品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成下降趋势,本文从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现状开始分析,然后介绍了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因素,最后通过建模,从数字理论的角度量化分析了影响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问题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了加快农产品出口贸易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向前发展等若干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内蒙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内蒙古农产品的对外出口逐年增加,所占世界农产品出口的比重也不断上升。2011年,内蒙古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自2004年,内蒙古首次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后,由于内蒙古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在出口的产品中自有谷物、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少数产品存在一些优势,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其他产品所占比例很小。另外,内蒙古农产品出口总额在内蒙古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从2002年的5.5%下降到了了2011年的3.2%,成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经过内蒙古XX等相关部门的努力,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结构有所改观,在整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对影响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当前促进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完善,解决农产品出口中部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一)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现状
自2002年以来,内蒙古农产品出口金额成逐年递增趋势(见表1),年增长率达14%以上,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2004年,内蒙古农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出口明显下降,进口大幅增长;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东、西部地区进出口全面大幅增长,内蒙古农产品进出口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亚洲仍是内蒙古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下降;对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略增;一般贸易方式、进料加工方式贸易增长,内蒙古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08年,内蒙古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其中,水产品出口占世界总额的12%,成为第一出口大国;大蒜、花生、烤鳗、苹果汁、香菇、蜂蜜、肠衣等农产品的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茅。2011年,内蒙古水产品出口额177.9亿美元,约占了农产品总额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长28.7%;2011年蔬菜出口973.0万吨,同比增长15.2%;出口额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水果出口479.5万吨,同比下降5.5%;出口额55.2亿美元,同比增长26.7%。谷物出口121.5万吨,同比下降2.3%;出口额8.1亿美元,同比增长17.1%(见表2)。
注:2001年内蒙古农产品出口金额为160.7亿美元,内蒙古的出口总额为2661.0亿美元,数据来源于国家海关统计网站。
(二)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现状特点
1.农产品出口金额持续增长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内蒙古对外贸易进程加快,农产品出口得以快速增加,从2002年出口180.2亿美元到2011年出口607.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4%以上,农产品出口连续增长。2010年内蒙古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排在欧盟、X、加拿大和巴西之后,随着内蒙古农业的发展,中国势必是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可以推测将来世界排名会进一步靠前。
2.出口产品以水产品、蔬菜水果类为主
在内蒙古农产品出口中,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类产品占了50%以上,畜禽产品占了5%左右,三者合计有60%左右,说明内蒙古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所占的比例很高,产品结构有待优化。2011年上半年,内蒙古农产品出口额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快,其中水产品、蔬菜、水果是主要出口产品,上半年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6.7%,同比增长32.4%、39.5%和34.3%,分别拉动农产品出口总额增长8.8、7.5和2.9个百分点。
3.出口产品的品种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较高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负责人表示,2010年,中国蔬菜对前五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45%,水果对前五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53%,原料类水产品对前五大出口国家的依存度约为62%。内蒙古农产品对前十位出口市场的出口额占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81%下降到2010年的65.5%,但比重仍很大,导致了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稳定性脆弱,一种或一类产品如果在某个主要出口市场遭遇药物残留、卫生检疫等SPS措施,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会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及市场风险。
4.亚洲、欧洲、北美洲是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近几年来,亚洲仍是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欧洲和北美洲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市场。其中日本、X、香港和韩国等国是内蒙古一直以来的农产品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发展潜力巨大,是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潜力国家。
三、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和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口必然加快,在加上内蒙古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措施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内蒙古农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进程加快,农民积极性提高,这都促进了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打开了内蒙古农产品销售的国际市场,国际环境的不断变换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进程。
(一)中国国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情况
2011年,内蒙古对农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加强了农业基础建设,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向前发展,具体可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1.大幅度提高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增长15.2%。其中,一是支持农业生产支出3938.7亿元,主要包括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75.4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30亿元,农业扶贫开发资金306亿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136.6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94.06亿元等。二是安排农业“四补贴”1406亿元,具体为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良种补贴22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175亿元。三是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963.6亿元,其中,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0亿元。大批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建设,加快了农业快速发展的进程。
2.实施了各种农业补贴政策
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XX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和完善了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新增部分重点支持种粮大户。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粮食直补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860亿元,两项补贴合计1011亿元。2011年内蒙古在农机购置补贴上,总金额增加到了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亿元,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通过一系列的惠农支农补贴制度,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3.大规模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政策
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是促进粮棉油糖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的有机结合,挖掘增产潜力,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亿元,在全国建设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000个,总面积超过5600万亩。2011年进一步加大了投入,中央财政在去年基础上增加5亿元高产创建补助资金,进一步创新机制,在更大规模、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选择了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了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通过国家的制度支持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提高了内蒙古农产品的质量,加强了内蒙古农产品的竞争力度。
4.完善农业保险政策
一是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范围。自2007年国家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以来,实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省份已达24个,补贴品种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棉花等大宗农作物,大豆、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等重要畜产品,以及马铃薯、青稞、藏羚羊、牦牛、天然橡胶、森林等。2011年,继续完善了农业保费补贴政策,加大了保费补贴支持力度,增加了农业保险试点品种,扩大了农业保险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能享受到了农业保险的保障。二是探索开展农机具、渔业等保险。近年来一些地方以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为重点,积极开展蔬菜、糖料、渔业等特色作物类保险;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机保险;以服务“三农”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房、小额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受到农民普遍欢迎。中央支持和鼓励地方继续开展这些保险业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更有效保障。
资金大批量的投入,多种支农惠农措施的实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加强了内蒙古农业的基础建设,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产品的质量水平,为内蒙古农产品的出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进口国政策对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情况
1.各国政策的现状
日本己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大幅度提高农产品进口检测标准。日本为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此标准的实施带来的是日本进口农产品标准的提高,由于内蒙古农产品质量本来就不高等原因,大大限制了内蒙古农产品的出口数量。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XXX一直通过对农业实行巨额补贴,实施对农业的有效干预。不同时期对农业干预的侧重点不同,有重点解决生产过剩危机的,有重点提高农场主收入的,有重点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近年来,X进一步调整了对农业的补贴方式,通过“销售贷款补贴”、“固定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三道保护线,对种植小麦、玉米、大米、棉花、油料的农场主提供收入补贴,构成严密的收入安全保护网。“反周期补贴”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目标价格水平,降低农场主的生产成本,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X农业部估计,按新的补贴方式,目前30%的大农场将获得70%的补贴,这样有利于压低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提高X大农场的规模和竞争力,与内蒙古农产品的出口相比,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欧盟采取了价格保护政策。XX事先确定保护价格,分干预价格和目标价格两种,当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由XX按干预价格收购;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XX直接向农民支付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的差价。这种支持保护方式,属于WTO协议规定需要逐步削减的黄箱政策。近年来欧盟也加大了对农业的补贴,增强了农业的公务服务,加强科技研发,增加农业保险力度,在信贷和税收方面也大开方便之门。同时采取传统的关税措施控制进口;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进口;实行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降低农产品出口价格;采取营销宣传、信息服务、贸易服务以及技术、食品援助等手段,扶持行业团体、协会,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利用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促使对方降低关税,开放市场等。
2.对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1)压低了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
日本、X以及欧盟等国加强了对农业的补贴,间接的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农场主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销售农产品。内蒙古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2)高筑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
欧盟农业政策提高了食品质量、环境和动物福利标准,欧盟国家将以同样标准来要求进口的农产品。这将使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向发达国家出口受阻问题将雪上加霜。由于长期以数量增长为中心,内蒙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与国外一些贸易大国比有一定差距。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薄弱,检测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要求。
(3)影响内蒙古农民增收
欧美增加补贴,高筑贸易壁垒,将使欧美的农产品在质量和价格竞争上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欧X家得到大量补贴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可能增加对我出口,挤占内蒙古主销区农产品市场,损害主产区农民收入和就业。欧盟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对内蒙古优势产品,如园艺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出口带来了障碍。上述两方面的压力,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内蒙古农民的收入,进而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产品的增收和出口。
(三)汇率的波动对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的影响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若人民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这样就能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反之,若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外币表示的中国出口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将上升,这势必减弱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使农产品的出口减少。近年来,人民币升值较快,以美元来讲,人民币的平均汇率已经从2002年的0.1208上升到了2011年的0.1580。由于内蒙古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定价能力较弱,汇率升值会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成本,造成价格上存在很大的劣势,不利于内蒙古农产品的对外出口。
四、建模分析
(一)模型说明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是用来反映一国(地区)出口增长问题作用程度的模型。基本假设是,一国在给定市场的出口份额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相应地,一国出口规模的实际变化与恒定市场份额下规模变化之间的差距被划分为3个单独因素的效应:市场规模效应、分布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程广娟,2007)。市场规模效应是指,假定某一出口国在整个世界贸易量中维持原有市场份额,世界贸易量的变化对该出口国出口数量的影响;分布结构效应是指,在分析期间由于出口国在某个市场(或某类商品)出口规模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出口国家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竞争力效应为劳动生产率、产品的价格水平、产品质量、营销技术以及贸易政策和汇率等因素的综合表现,是指在给定市场由于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变化所引起的一国出口增加或减少。本章将以此为依据,对2000-2011年的农产品出口规模问题进行分析。
式中:表示某国第i类商品对j国的出口额;表示某国各类商品对j国的出口额;表示某国第i类商品对各国的出口额;和分别表示某国在时期1和时期2对不同国家j出口额的绝对值,二者之比构成不同时期某国对国家j的出口增长率;同理,表示某国i类商品的出口增长率,q表示不同时期贸易额的增长率。
根据(5)式可知,A国出口的增长()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表示A国世界出口的一般增长,它主要考虑的是世界出口总增长率的标准来对某一国家的出口比较,即一国出口的增长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于世界出口的一般增长造成的,反映由市场规模因素产生的效应。
②:表示A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出口额的增长,商品构成反映A国的出口集中在那些出口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商品组的程度。正值表示中国比世界更集中地出口快速增长的农产品,负值表示中国比世界更集中地出口慢速增长的农产品。
③:示该国出口市场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出口额增长,正值表示中国比世界更集中地向快速增长的市场出口农产品,负值表示中国比世界更集中地向慢速增长的市场出口农产品。
④:表示该国实际出口增长同该国家在每一个商品组上保持其市场份额所需增长之间的差别,正值表示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朝着对出口增长有利的方向变化,负值则相反,反映竞争力因素的效应。
市场份额分析方法要求采用某种“商品”不同时期期间数据的平均值,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市场份额的变化及其主导因素。这种“商品”可以是一种单一的商品,也可以是一组商品集,对于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的出口市场份额分析,是将中国农产品整体看成是一种单一产品,分析这种单一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的市场规模效应、分布效应和竞争力效应。
(二)数据分析
以2002-2003年和2010-2011年内蒙古农产品出口金额和所占内蒙古出口金额的比重对比情况来看,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效应有所降低,竞争力下降。内蒙古农产品在世界出口总量上也有所下降。但在出口结构上有所改善,对内蒙古农产品出口的结构提升有很大帮助。首先,谷物类农产品。中国谷物类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是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表现出波动最明显的一类产品,总趋势是进大于出。中国谷物类农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在第一期(2002-2003年),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市场,仅对日本、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五个亚洲国家(地区)的出口额就占中国谷物类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5%。对美洲、欧洲及澳大利亚的谷物类农产品出口份额比较低;在第二期(2010-2011年),中国谷物类农产品出口仍集中在上述亚洲市场,占总出口金额的68%。从第一期到第二期,中国谷物类农产品出口增长1.5亿美元,其中,世界谷物类农产品进口市场需求从435.7亿美元增加至1608.3亿美元,对中国谷物类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为26.5亿美元,但影响效果却为负值。这主要是对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市场出口的缩减及这16个国家之外的其他市场出口的减小对中国谷物类农产品的出口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一阶段,虽然中国对X、韩国和中国香港的出口有所增加,但由于总体出口规模小,不具有带动作用,这也说明了中国没有比世界更集中地向快速增长的市场出口谷物类农产品。同理可得中国蔬果类农产品出口市场分布结构的变化对出口规模产生负向作用,但影响较小。中国水产类农产品的出口对少数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的集中程度仍比较高,世界进口市场的规模效应对中国水产类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呈正向促进作用。两个时期相比较,中国水产类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由竞争力水平提高引起的,世界进口市场总体规模的扩大也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只有市场分布结构的变化对出口规模产生了负面效应,表明继续促进水产类农产品的出口增长需要对市场分布结构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调整。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出口的产品结构而言,中国蔬果类和水产类农产品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对出口规模增长的积极作用很显著,但主要类型农产品的出口市场的分布均表现出不合理的变化趋势,对出口规模的增长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五、建议和结论
(一)促进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更好发展建议
1.加大补贴力度,增加农业科研创新
XX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增加投资,实施各种补贴制度,让农民得到实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内蒙古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同时XX要为企业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加强企业对农产品研发的投入。企业主动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益率,从而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从国际市场交易实践来看,深加工或者精加工的农产品不但容易打开市场,更容易塑造企业自身形象,赢得良好信誉,树立企业品牌。
2.减少各国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
针对日本、X、香港以及韩国比较稳定的市场,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美洲市场;积极参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致力于减少各种贸易壁垒和不公平待遇,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建立农业行业协会,加强企业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加工和出口基地,从而减少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
3.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由于内蒙古出口市场集中,出口产品的类型单一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占出口的比例比较低,极有可能出现出口越多,贸易条件越恶化,进而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而且从中长期来看,一方面维持现行汇率政策的成本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现行汇率政策调节内部经济的有效性也在不断削弱,因而现行汇率政策不具有可维持性,存在着调整的必然。
4.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加快建立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熟悉国际农产品市场、业务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强化农民的市场观念,使农民逐渐参与期货交易市场,有效规避农业市场风险。近年来,欧X家非常重视进口的农产品是否有专门的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问题能否追踪到生产基地是进入欧洲统一超市的标准之一。基层XX部门要培育一大批专业人才,帮助农民操作市场,把握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动向和趋势,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并逐渐在期货市场上尝试套期保值来规避现货交易中价格大幅度波动带来的高风险。
5.加快对外贸易体制创新,推动农产品贸易稳定发展
面对西方国家不断提高技术壁垒和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战略性任务,就是加快农产品对外贸易体制创新,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外贸体制。近几年来,尽管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体制创新和建设方面有所进展,但还远不能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对外贸易体制还存在缺位问题,特别是如何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对外发挥保护内蒙古企业正当经济利益的功能,对内发挥行业管理和自律的功能。目前,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已经明显受到体制缺位的制约,构建一个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并且富有成效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运行机制,需要在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完善。
(二)结论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影响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外部的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壁垒,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民币汇率的提升以及内蒙古内部对农业发展速度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慢,农产品质量不高等。为此,内蒙古应该在农业投资上加大力度,继续实施支农惠农的措施,努力缩小与农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内蒙古农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同时加大农业的科研力度,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内蒙古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快质量的跨越式发展。最后,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加快对外贸易体制的创新,推动内蒙古农产品出口贸易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翁鸣.中国农产品出口面对国外技术壁垒的挑战[J].世界农业,2003(4):9-10.
[2]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与关键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5(5):20-22.
[3]陈丽芬,安玉发,刘升.日本蔬菜进口增长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3):62-63.
[4]翁鸣.2005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特点及其问题.农业展望,2006,2(4):
[5]程广娟.关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问题分析.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6,11.
[6]宋海英.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5(3):9-13.
[7]张亚斌,姚志毅.技术壁垒影响内蒙古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1.
[9]翁鸣.内蒙古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基本现状及原因分析.农业展望,2007,3(4):29-33。
[10]国家海关总署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进出口统计资料。
[11]史晓婷.浅析人民币升值对内蒙古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商界,2010(10).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