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福建省对外贸易活动日益活跃,其出口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本文立足于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与碳排放现状,运用碳排放量估算公式估算2008-2018年福建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量,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对外贸易在测算年间保持贸易顺差且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大;(2)原煤是能源消费的主力军;(3)福建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4)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碳排放量测算

  1引言

众所周知,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将导致全球变暖,环境的迅速恶化将对中国和全球经济产生不好的影响,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以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能源,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国XX的重视[1]。

2014年底,中国和X在中国首都北京公开签署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国将计划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力争尽快达到峰值[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北京,2014.11.12.]。福建近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导致碳排放量逐渐升高,该省应如何减少CO2排放量,以便跟上我国2030年左右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且努力达到峰值承诺的脚步。因此,本文立足于福建省对外贸易和碳消费生产的现状。利用IPCC所提供的碳排放估算公式,估算了2008-2018年福建省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并对此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以期能对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减排提供借鉴参考。

  2理论简介及文献综述

  2.1理论简介

在关于碳排放测算的研究中,何均琳等采用能源消耗法对福建省的制造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其估算方法为,其中C为总碳排放、A为各产业部门总产值、E为能源强度、Si为各表明产出在总产值中的比重,Fj为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其测算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福建省制造业碳排放总量持续上升。邓璇等(2013)使用IPCC提供的测算方法,对能源消耗(包括所有的生产及生活消费所产生的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详细地计算,计算公式为:,其中指CO2排放量,i指燃料品种,指燃料i的消费实物量,指燃料i的碳排放系数,等于,指i燃料低位热值,指i燃料含碳量,即是指燃料i的氧化率,44/12为C转化为CO2的系数[2]。苏凯等(2018)使用该公式计算福建省2005-2017年碳排放量,其中ei表示燃料i的消耗,fi是将不同类型的能源转换为标准煤当量的标准煤系数,KI是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不同类型燃料的碳排放系数[3]。本文使用IPCC所提供的方法对福建省2008-2018年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进行测算,其方式与邓璇是一致的,但邓璇所采用的是化学式,本文所采用的是简约的计算公式,即,该公式将在第4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与运用。

  2.2文献综述

外国学者AryeL.Hillman、ClarkW.Bullard(1978,3),在1978年使用了Leontief的投入产出法,将能源作为解释变量设定在H-O理论模型中,然后放宽假设,最终采用3×2×2的模式,亦即将三种要素精确地投入到两个国家两种产出之中,然即最终通过这个新设定的模型,对Leontief的研究作了更加深层次的探讨[4],但在该文章使用投入产出模型有一个缺陷,因受到表格规模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将所有产品都都包含到表中,无法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分析。ShuiandHarriss(2006)研究了中美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得出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7%-14%是被间接出口到X并最终被X人所消费的结论[5],关于隐含碳的测算有多种方法,其只使用了其中一种,未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测算,致使其测算只提及一个方面,不够全面。DaboGuanetal(2008)分析了中国1980-2030年的碳排放情况,得出家庭消费、资本投资和出口增长是引起中国碳排放量增加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的结论[6],,DaboGuan在2008年对中国的碳排放做了测算,考虑到未来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其测算结果具有不确定性。Shahbaz等使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和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发现了非洲碳排放对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弹性均为负[7],误差修正模型创建模型有两种方法,即Engle-Granger两步法以及直接估计法,使用不同的方法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使不一样的,尤其使用直接估计法可直接求得长期弹性与短期弹性,因此其测算模型所测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缺陷。

何均琳等(2016)用能源消耗法对福建省的制造业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其测算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福建制造业的碳排放总量一直在增加[8],使用能源消耗法的缺点在于其将所有能源消费都认为在同一种技术下燃烧,未充分考虑其能源种类以及燃烧条件,导致其数值出现差异。董斌昌(2006)从实证角度探究了能源消耗对外贸和出口贸易的贡献程度取决于能源,表明能源消耗对中国的海外出口有重大影响[9]。孙小羽,臧新(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贸易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全球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途径[10],出口贸易的确为二氧化碳及其他的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了途径。郭国峰等(2019)研究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对河南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每增加1%,碳排放量将减少0.25%[11],进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秦婷(2017)基于我国对外贸易和碳排放现状,选取1991-2013年数据,研究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对外贸易对碳排放量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产品效应为负,收入效应为正[12],说明碳排放与以上四个效应关联较大。黄媛(2019)等建立了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通常会增加环境污染,验证了”污染天堂假说”[13],最小二乘法是估计回归系数的主要方法,此方法具有无偏性、有效性等良好特质,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该方法的基本假设常常得不到满足。

  3福建工业品出口贸易及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1福建工业品出口贸易现状

3.1.1福建出口贸易规模分析

从2008年到2018年,闽对外贸易总额与出口总额的增长趋势大体上一致,且增长率均高于两倍,见表3-1与图3-1。

表3-1贸易规模[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图3-12008-2018年福建出口贸易变化趋势[图片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对外经济页所查询数据通过整理绘制]

2008-2018年,福建省出口贸易情况可简要分为三个阶段。见图3-2,表3-2。第一阶段为2008-2009年,属于下降期,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福建省出口贸易总额由848.21亿美元急剧下降至796.50亿美元,降幅6.1%,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第二阶段,2010-2014年,该五年属于快速增长期。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转好,中国对外经济势头一片向好,福建省在21世纪10年代即2010年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15亿美元,然而在2014年时,福建出口贸易总额较2010年上升了58.7%个百分点,总额达1134.5亿美元,并且在2010年对外贸易总额首次冲上了1000亿美元大关,该值表明福建省的对外贸易达到了一个新高度。2014年在第二阶段达到最高贸易额1774.1亿美元,同时也是2008-2018年中贸易额第二高的年份。第三阶段为2015-2018年,福建贸易进入波动期。到2015年,在宏观考量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提出一系列的经济发展建议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转型,受到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全球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情况,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的影响,在2014-2018年间,我国贸易出口额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015年,福建省对外贸易额开始小幅下降。与2015年相比,福建2016年的出口略有下降。2017年以后,福建省出口总额呈现正增长态势,稳中有升。总体看来,2008-2018年福建贸易总额与出口总额呈现大体上一致的趋势,且十一年中,福建对外贸易一致保持贸易顺差。

表3-2出口贸易情况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图3-2福建2008-2018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图片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对外经济页所查询数据通过整理绘制]

3.1.2福建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1)贸易方式

一般贸易是福建省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进料加工贸易为辅助的贸易方式,如表3-3所示。2008-2018年,福建对外贸易形式多样,但绝大多数贸易额由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做贡献,从占比上看,两者加总约占贸易总额的90%。加工贸易涉及大量中间产品的进口,在福建对外贸易形式中,加工贸易属于各种贸易形式中隐含碳排放程度较高的贸易。当货物进行加工和再出口时,原属于进口部分的隐含碳将被纳入中国的出口贸易碳排放,增加了中国的碳减排压力[14]。

表3-32008-2018年福建贸易结构[表格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对外经济页所查询数据通过计算整理而得]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2)商品结构

2008-2018年福建省商品出口结构以工业制品为主,但近年来,工业制品在商品结构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步下降,但仍占据商品出口的主要方面。从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中可以清晰看到,从2008-2018年,如下表3-4所示,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了234.7%个百分点的是初级产品,然而出口总值只同比增长95%的是工业品,显然工业品增长幅度不如初级产品大。初级产品占比增长3.72%,工业品占比下降3.72%。从表3-4可以清晰看出,近年来福建正在优化其商品出口结构,虽初级产品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34.7%,但其占比仅9.4%,工业品仍是福建商品的主要出口对象。

表3-4商品结构[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3)区域结构

就区域结构而言,福建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世界各国成为友好的贸易伙伴,对世界各个区域的贸易规模持续增大。见表3-5,横向看来,2008年福建出口总额569.12亿美元,商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地区,占比高达39.90%,是福建省商品出口的主要区域;其次是北半球的欧洲以及北美洲,占比为25.71%和22.64%;但在南半球,大洋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出口不到10%,尤其大洋洲所占比例最少,其仅占福建出口总额的1.91%。纵向看来,福建省出口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所带来的影响,2009年闽出口总额相对于2008年来说下降了约6.45%个百分点。2010年开始,经济逐渐复苏,出口额呈现出明显持续上升的趋势,该趋势一直持续到2014年。2014年年末,据统计,闽外贸出口总额已达到1134.52亿美元。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出口总额1126.8亿美元,相比较2014年下降0.68%。受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影响,2016-2017年福建对外出口总额较2015年低,2018年有所回暖。在出口区域方面,福建商品出口主要面向亚洲国家,除开2008年对亚洲国家出口仅占39.9%,2009-2018年福建对亚洲国家的商品出口均占40%以上,对该区域国家出口较为稳定;2008-2018年,福建对欧洲的商品出口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对北美洲的商品出口波动较大,总体上商品出口约占20%;对大洋洲的商品出口的比重是最小的,约占2%,但近年来对大洋洲的商品出口有小幅度上升的趋势;对拉丁美洲及非洲的商品出口在中期增长幅度较大,但后期有所下降。

表3-5出口区域[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3.2福建能源消费现状

3.2.1福建能源消费现状

能源燃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与能源燃烧是所产生的消耗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能源只要进入使用阶段就会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分析2008-2018年福建能源消费情况,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福建省的碳排放量情况以及碳排放量成因。

见表3-6,福建能源消费总量主要由A、B、C、D[A、B、C、D分别代表原煤、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构成,从横向来看,A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最大,在2014年之前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均高于50%,从2015年开始降至50%以下,2016年占比最低,42.9%。B呈现波动中上升趋势,其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最低的年份出现在2009年,然而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最高的年份出现在2014年。C所表现出来的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3年,直线上升阶段,尤其2008-2009年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第二阶段2013-201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占比依旧极高,第三阶段,2016年之后,占比依旧是5%以上,但2017年较2016年有所下降。D波动占比较大,占比最小的年份在2011年,占比最大的年份在2016年。从纵向来看,A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整体而言呈下降趋势,2017年相比于2008年下降幅度约15%,B、C、D三种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08年-2017年整体上都是上升的,其中B的上升幅度较大,为5%,D中水电的占比正在减少,核电占比提升幅度极大,2013年核电投入使用时消费占比2.1%,2017年占比高达13.4%,纵向提升11.3%。总体而言,D占总能源消费的百分比在上升,水电在下降,核电占一次能源和其他能源消费的百分比在上升,2017年核电比重逐年上升13.4%,比水电高9.9%。整体来看,福建的能源消费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当中,对于A这类污染大,碳排放量高的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正在逐渐减小,未来趋势将会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及其他能源代替高污染,碳排放量高的能源。

表3-6能源消费量[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整体来看,福建的能源消费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当中,对于原煤这类污染大,碳排放量高的煤炭能源消费比重正在逐渐减小,未来趋势将会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及其他能源代替高污染,碳排放量高的能源。

图3-3福建能源消费结构[图片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能源页所查询数据通过整理绘制]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分行业看来,见图3-4,以2017年为例,前三大能源行业是工业、生消、交运、仓邮服务[生消只生活消费、交运指交通运输、仓邮服务指仓储和邮政服务]。2017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415.06万吨标准煤,占比最高,达到67.03%;生活能源消费总量为1558.3万吨标准煤,交通、仓储、邮政等行业能源消费总量远低于日常生活总能耗,仅占1211.91万吨标准煤的9.65%。

图3-42017年福建省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图片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能源页所查询数据通过整理绘制]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按行业划分,工业能耗规模可分为三个行业,见表3-7,分别为①、⑨、㊶。①能源消耗呈下降趋势,然而⑨、㊶能源消耗呈波动上升趋势。整体来看,约有五成的行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约有50%的行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部门有⑳、㉕、㉖、㉙、㉚、㉛、㊱能源消费总量下降比重较大的行业部门有②、④、⑤、⑯、㉗[带圈符号表示表3-7中所对应的项目]通过对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福建省7个工业部门的总能耗呈显著上升趋势,5个工业部门的总能耗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福建省碳减排压力较大,若要开展减排工作,应从大幅增长的7个工业行业部门中进行。

表3-7福建工业行业历年分规模以上综合能源消费量[表格数据来源: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4福建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

  4.1测算方法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无法从官方查得,而原煤等的11种[11种能源是指原煤、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电力、液化天然气、电力]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在通常的使用过程中,按照IPCC的假定,一般可以认定其碳排放系数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在相关机构查询得到,各种能源的消耗量也可从《福建统计年鉴》查得,因此碳排放总量可通过以上各种能源消耗量X碳排放系数求和之后再乘以44/12求得。由此,福建省碳排放量的简约估算公式如下[15]:

公式中各项目含义如表4-1所示:

表4-1公式中各项目所代表的含义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表4-2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碳排放系数使用相关公式转换而来,其中汽油碳排放系数为航空汽油与车用汽油的平均值]

 

 

  4.2测算结果分析

根据如上方法,可通过计算得到福建省碳排放总量,如表4-3,图4-1所示。福建的碳排放总量从2008年的16.4万吨逐年增长,2011年已达到23.9万吨,三年间增长了将近7.5万吨,这与福建日益繁荣昌盛的对外贸易有关,2012年,福建省碳排放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至2014年略有上升,2015年开始出现轻微下降趋势,2016年相比较于2015年则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2017-2018年碳排放量又有所开始逐渐回升,2018年碳排放量达到测算年间最高水平30.5万吨。随着福建自贸区的成立以及产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迅速,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越来越多。总体来看,2008-2018年福建省碳排放量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018年碳排放量达历年最高30.5万吨。

从单个因素来看,见表4-3,原煤碳排放量在十一因素中占据高位,而电力这种终端能源按照其碳排放系数来看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但原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呈现出的趋势是波动中上升,其碳排放量总体上是上升的。焦炭碳排放量2008-2018年波动平缓,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4年,碳排放增加阶段,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为回暖经济,工业生产量大,碳排放量多;第二阶段,2014-2015年,碳排放量呈现出波动下降阶段,其中在2014年出现转折变化,由于中国经济在2015年进入了新常态,碳排放量在2014年之前有所增加,2014年之后有所下降;第三阶段,2016-2018年,经历小幅度的排放量下降之后逐渐开始回升。

原油碳排放量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大阶段,大幅度波动上升阶段,其中又可分为第一小阶段,2008-2010年急剧上升阶段,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回暖,碳排放量高,第二小阶段,2010-2013年,波动变化阶段,排放量忽高忽低。第二大阶段,急剧上升后平稳排放阶段。受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影响,原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原料油碳排放量前期波动大,后期较为平稳,后期其碳排放量一直保持在6万吨以下。

燃料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在测算年间共出现两次高峰,分别是2010年和2014年,在2010年及2014年前碳排放量急剧上升,然而在2014年后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陡然下降。汽油和柴油的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液化石油气的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陡然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非常大。2009年冬季来得比其他年份早,我国便很早就进入了冬季,该年全国各地出现强烈的降雨以及降雪天气,我国天然气使用量迅速增加,当年天然气使用频率极高,天然气使用量达到146.6万吨。而液化天然气所产生的的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2017年为排放高峰。煤油所产生的的碳排放量呈现出波动中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是排放高峰。碳排放量占据前三的能源依次为原煤、原油、焦炭。

表4-3福建2008-2018年碳排放总量[数据来源:根据碳排放公式求得]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横向来看,见表4-4,作为能源的原煤在碳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而电力则最小,撇开电力这种终端能源,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煤油以及液化石油气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的碳排放量的比重是最小的,中国应大力发展和推荐使用低碳排放的天然气和电力,以取代高碳排放的原煤、原油和焦炭。

表4-4福建2008-2018年各能源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重[数据来源:根据表4-2整理求得]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纵向来看,见图4-2(a)、(b),煤炭的碳排放量占总的碳排放量的总量(比重)在波动中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焦炭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呈波动性上升,原油碳排放量呈波动性上升,波动性较大。燃料油碳排放量占比总体上为波动中下降趋势,占比值小于等于在1.2%;汽油碳排放量占比较为平稳,其占比小于等于0.2%;柴油碳排放比例呈下降趋势,而液化石油气碳排放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占比值始终小于等于0.2%;2009年,天然气占碳排放量的最大比例,属终端能源的电力排放量为0。液化石油气所产生的的碳排放量占总的碳排放量的比重在波动中上升,且波动幅度大。煤油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2016年达到峰值。自2014年始,福建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得到优化,煤炭占比较2018年大幅下降,碳排放量较低的能源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企业生产。

图4-1福建历年碳排放总量折线图[图片来源:根据表4-2绘制]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图4-2(a)各能源碳排放量占比[图片来源:根据表4-3绘制]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图4-2(b)各能源消费量占比[图片来源:根据表4-3绘制]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4.3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

根据如上分析可得出2008-2018年福建省的工业品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而工业品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应按如下方法计算:

第一、查找福建省工业GDP数据,将其单位换算与出口贸易额统一;

第二、求出工业品出口占工业GDP的比重;

第三、用该比重乘以碳排放量即可求得福建省工业品出口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测算结果如表4-5所示:

表4-52008-2018年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量[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用公式计算求得]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如上图4-4所展示,自2008-2018年,福建工业品出口贸易的碳排放可以分为三大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即2008-2014年,波动上升阶段,期间出现两次排放高峰,分别是2011年以及2014年。过度到第二阶段,即2014-2016年,表现为急剧下降的一个阶段,下降幅度偏大。到了第三阶段,即2016-2018年间,稳步上升阶段。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的碳排放趋势与福建省总碳排放量趋势一致。

  4.4数据来源与处理

4.4.1数据来源

(1)出口贸易数据:贸易总额、出口总额、贸易方式数据、贸易结构数据、区域结构数据均来自相对应年份的《福建统计年鉴》。

(2)能源生产和消费数据: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数据、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数据等均来自于《福建统计年鉴》。

(3)根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查找出原煤、电力等11种[11种能源是指原煤、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电力、液化天然气、电力]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以上是一种能源的能源消耗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碳排放总量数据根据该公式计算。

(4)各种能源的碳排放:各种能源的碳排放则是根据《福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碳排放系数求得。

(5)工业品GDP单位换算按照2020年5月4日当天汇率计算1元人民币=0.1416美元。

4.4.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用于碳排放量的计算以及单位换算计算工业品出口贸易所产生的的碳排放量上,各种能源的碳排放量=各能源消耗量X碳排放系数加总之后再乘以44/12求得。求得各能源的碳排放量之后,用表格以及图形示意。

碳排放系数处理过程:碳排放系数=原始排放系数*我国热值*碳氧化因子[公式来源:来源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5主要结论与建议

  5.1主要结论

根据上述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现状、福建省能源消费现状以及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可得出以下结论:

5.1.1福建省对外贸易在测算年间保持贸易顺差且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大。

2008-2018年福建贸易总额与出口总额趋势大体一致,2009-2014年,贸易总额与出口总额同方向增长,所呈现出的增长趋势一致。以比例计算,2008年整体出口占整体贸易的67%,2017年占61%,而2008-2018年则超过60%。在贸易规模方面,2018年贸易总额较2008年增长超过50%,贸易规模翻一倍。

5.1.2原煤是能源消费的主力军。

2008-2014年,A占能源消费的50%以上,2015年至2017年之间占比不到50%。由此可见A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在测算年间,B和C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正呈上升趋势,D波动较大。以2017年为例,A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5.1%,而B、C、D占比分别为24.1%、5.3%、25.5%,较2008年提升4.1%、5.0%、8.5%,但A占比较2008年下降了17.5%。尽管如此,A依然是福建能源消费的主力军。

5.1.3福建省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

2008-2011年,福建省碳排放总量呈线性上升趋势。与2011年比较,2012年约1.1%的跌幅。2013年,碳排放量逐渐出现上升趋势。后一年,排放总量就达到了第一次排放峰值,在2014-2015年间,碳排放量开始逐渐呈下降的趋势。然而在2016年之后,碳排放总量开始逐渐增加。终于在2018年,达到最高水平,305000吨。原煤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最大,占比区间在65%-86%。原油是碳排放总量的第二大贡献者,占2018年碳排放总量的19.4%。焦炭、汽油和天然气的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比例略有增加。原料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5.1.4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

2011年及2014年出现排放高峰,2016年经过排放高峰之后将至最低,但仍高于2009年,2009年是测算年间工业品出口贸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少的一年。2016年后碳排放量逐渐升高。2018年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量约1754696吨,但始终低于前两次高峰。

  5.2建议

5.2.1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福建所出口的商品中,工业制品占比均高于90%,而工业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70%。优化出口贸易结构,按一定比例替代交通、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5.2.2提升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在所查询到的数据中,①的碳排放量正在下降,而⑨、㊶的碳排放量却在上升。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轧制加工业等18个行业的碳排放量正在上升。所以由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大的工业行业部门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提升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水平,造福企业,减轻碳排放量。

5.2.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而原煤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是所有能源中最多的,福建省应使用其他排放量低的能源代替原煤,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近年来,福建正在不断地优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譬如2012年之后,福建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正在逐渐优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将达到一个理想的比例。

5.2.4加大碳减排宣传教育,转变企业减排意识。以往经验及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表明,宣传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XX应加强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通过网络、报纸、抖音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传播节能减排观念,转变其对碳减排的理念,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培训,指引企业节能减排,形成环保意识。

5.2.5加快XX碳减排制度建设。XX应出台相关规范,约束企业碳排放量,健全碳排放制度。加大实行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制定的法律规范,对于违规企业不松软、零容忍。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法规内容,废除老旧的、不符合实际的法律规范。

  参考文献

[1]刘惠惠,唐鹏鹏.福建省碳排放强度现状研究[J].中国市场,2007(02):

171-173.

[2]邓璇,甘晖,华林香,肖荔人等.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福建省进出口产品隐含碳

计算及建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110-117.

[3]苏凯,陈毅辉.福建碳排放综合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实证研究[J].福建农林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61-67.

[4]Aryel.Hillman,Clarkw.Bullard.EnergytheHeckscher-OhlinTheorem,and

U.S.InternationalTrade[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8(3):96-106.

[5]BinShui,RobertCHarriss.TheRoleofCO2EmbodimentinUS-China

Trade[J].EnergyPolicy,2006(34):4063-4068.

[6]DaboGuan,etal.TheDriversofChineseCO2Emissionfrom1980to

2030[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2008(04):626-634.

[7]SHAHBAZM,KUMAR,NASIRM,Theeffectoffinacialdevelopment,economicgrowth,coalconsumptionandtradeopennerssonCO2emissionsinSouthAfica[J].EnergyPolicy,2013(10):1452-1459.

[8]何均琳,许美菊,刘伟平.福建省制造业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发展研究,2016(07):73-77.

[9]董斌昌,杜希壵.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05):98-100.

[10]孙小羽,臧新.中国出口贸易的能耗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混合单位投入产出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04):33-34.

[11]郭国峰,高一帆.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05):61-65.

[12]秦婷.我国对外贸易碳排放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8):56-57.

[13]黄暖,陈晓春.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J].经济数学,2019(04):75-81.

[14]张露曦.广西工业品出口贸易隐含碳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9.

[15]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特别工作组.《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R].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2006.

  致谢

大学四年,感谢遇见。很遗憾,上大学的意义,我大二的时候才感受到。大二那年感谢遇到龙厚印老师,龙博使我学习到很多东西,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和别人还有很大差距,所以从大二开始,我认真努力学习,在学习成绩方面、综合能力方面、科研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感谢龙博的栽培。同时也是在大二那年,上了李杰中老师的课,感觉杰中老师很有趣,特别是上文化差异那门课的时候,我感受到真真实实的上课像玩似的,既能学习到知识又能很快融入到那种“玩”的氛围中。大三那年,有幸认识袁科峰老师,科峰老师幽默,上课很有趣,同时又很和学生聊得来,对待事情很有自己的想法,和您聊天真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马忠达老师,还记得您每次上课都会叫到我名字,我一直都记得您,记得您的知识渊博、记得您的和蔼可亲、记得您的幽默风趣,请您照顾好身体,我会一直记得您。任昌满老师,亦师亦友,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帮助了我很多,很绅士、很大度,很高兴认识您。丘戈,邱文君辅导员,他说我们16级的市场营销和国际商务是他第一次完完整整带了4年的班级,很感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丘戈,一个负责任的导员,我记忆犹新,那时候我刚被宁德师院录取,之后联系到了辅导员,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回答了什么忘记了,但是我记得他回答我的是:大学是开阔我思想的地方,当我来到大学之后我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所改变。我一直记得这些话,后来,慢慢的我发生了一些质变,慢慢变得优秀,一点一滴的做出了改变。写这篇论文波折重重,感谢龙博、任博、杰中老师对我论文的悉心指导,感谢系主任袁科峰老师前期的建议,感谢我的舍友林燕娜、邓嘉琪、沈冰镁给我的论文建议,感谢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感谢大学遇见你们。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福建省工业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及对策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2年8月3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9315.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8月30日
Next 2022年8月3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