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 本文旨在针对吴江市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使吴江市纺织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吴江市纺织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现状出发,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

  摘要:本文旨在针对吴江市纺织工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使吴江市纺织业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吴江市纺织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现状出发,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制约我市纺织业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绿色纺织产业,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品牌意识,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以沿海四县为主线的化纤、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基地,主动接受来自京津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等措施,实现纺织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吴江纺织业;现状;对策
吴江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纺织业作为吴江的传统产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纺织企业共有104家(其中大规模以上企业50家),涉及纺织、印染、针织、色织、丝绸、毛纺、化纤、服装八大行业,就业职工3.5万余人。可以说,纺织业作为一个投入少、产出大、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对吴江积累社会财富、扩大出口创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解决人民的衣着和家庭装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吴江纺织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分析吴江纺织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吴江市纺织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吴江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相关研究国内关于纺织行业战略的研究较少,也起步较晚。从发表的期刊论文来看,中国对纺织行业的战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王曾敬(1995)在《纺织业的产业定位及其发展战略(上)(下)》的论文中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纺织业逐步形成鲜明的产业定位,并不断深化有独特内涵的经济发展战略,即:产业升级地区转移战略、市场经营机制转换战略、公有主体共同发展战略等。吴克烈、刘王群(1996)在《纺织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持产业》中指出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正确认识我国纺织业在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制定我国纺织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或依据。陆国庆(2001)在《论我国纺织业的衰退与再生》中对我国纺织行业是否属于衰退行业,以及衰退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纺织业是否可以再生以及如何再生进行了论述。徐生强、陈兰珠、冯小洁等(2005)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如何再铸辉煌》中分析了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面临的四个方面的挑战,提出了我国纺织业再造竞争优势的基本措施。常亚平(2005)在《中国纺织产业分析和发展战略》中对我国纺织产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至此,我国对纺织行业战略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塔玛科夫分析了1860一1930年间加州丝绸业扩张失败的原因,结论是加州企业一直保持的工资率低于或等于新英格兰和亚特兰大中部各州,因此,仅从工资来看不是主要原因。2001年,X密执安州大学的李研究了密执安州服装和纺织业的特征,并评估了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6大因素。结论是:在地理分布上,纺织、服装企业大多集中在密执安州的南部,特别是东南部,大部分企业上人数不超过20人。产品开发、组织与管理、技术和沟通、营销和国际贸易、人力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可持续性的6个要素。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即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的同时,参考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并结合实际的考察和数据的采集,最终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完成分析。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分析整理相关数据,从棉纺织、印染业、针织、色织、毛纺
  织、丝织、棉纺织、服装鞋帽八个方面来阐述吴江纺织业的发展历史,并从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企业数量及就业情况、生产状况、龙头企业及主导产品情况等多个角度分析吴江纺织业的现状和目前所处的产业地位。从人力资源、产品结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和技术标准五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吴江纺织业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研究当前纺织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吴江纺织业面临的国内环境,把握吴江纺织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提出吴江市纺织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

  第2章吴江纺织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纺织业的界定

  2.1.1定义
  现代纺织业从原料来源划分,可以分为棉、麻、毛、丝为主的天然纤维产业和以天然木浆和石化产品为主的化学纤维和其他纤维类;从最终产品划分,可以分为家用、服用、和产业用三类。具体来看,纺织业主要是将初级的棉、毛、丝绸等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后形成服装等日用品的原料的工业行业,其中,棉花、毛料和丝绸基本属于天然原料加工。
  2.1.2分类
  本文所分析的纺织行业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分类(GB/T4754—2011),其整体涵盖的范围和组成情况如表2-1所示。
 吴江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2吴江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吴江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化纤纺织基地,化纤纺织业占该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该市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纺丝、织造、印染等主要装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纺丝设备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化纤纺织业是吴江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近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吴江化纤纺织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特别是化纤纺织生产水平突飞猛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苏大商学院的大学生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吴江纺织业建言献策。

  2.3吴江纺织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企业用人特性导致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
  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需求量大,主要反映在女工的需求量上。按现代纺织行业特点要求,35周岁以下女工比重要占全体员工总数的90%。许多现代化设备还要求女工视力好,思维敏捷,对身高也有一定的规定。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西部新办的许多企业为当地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由于近年来“三农”问题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种田收益大幅度提高,许多年轻人为保证务农、打工两不误,宁肯在离家近的企业打工,也不愿跨省就业。吴江纺织企业年轻女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出现了适龄女工严重短缺的现象。
  2.3.2员工劳动待遇普遍偏低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吴江纺织企业在资本构成、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普遍偏低,同时,其劳动力耗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纺织生产车间噪声响、粉尘飞花多,操作动作单一也降低了年轻女性对就业的热情。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女愿意进入纺织厂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民营纺织企业在吴江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吴江XX还把民营纺织企业作为重点对象来扶持,客观上造成产能进一步的过剩、竞争异常的激烈。有限的利润使吴江纺织业陷入超低成本的竞争状态,工资水平被迫处于较低水平。
  2.3.3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纺织企业需要一批熟悉世贸运作规则、精通外语、有国际化经营思路、能与外商直接对接、参与解决贸易争端的专门人才,企业实施经营管理需要现代管理人才,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新产品开发设计需要与现代贸易形势相结合。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FMS,ERP和电子商务网络系统需要一大批懂微电子技术、又会经贸商务的专门人才等等。然而目前吴江纺织教育却正出现萎缩、滞后的现象。纺织院校的生源日趋减少,而纺织院校的很多毕业生又由于考虑前程、兴趣爱好、报酬等各种原因不愿进入纺织行业,己工作的纷纷改行跳槽,其他高等院校毕业生更不愿到纺织行业工作。纺织企业掌握纺织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这在客观上造成纺织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企业机制不灵活、产品开发周期长、营销力量薄弱、开发创新和用人机制不健全、适应国际市场能力差等现象。同时,这也是造成吴江大部分纺织企业没有建立起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国际贸易快速反应机制的重要原因。
  2.3.4经营管理理念错位
  受许多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自主创业影响,营销观念成为企业经营的主导理念。经营理念错位使得吴江纺织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从而造成诸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经营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应有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经营理念的错位造成经营管理部门的作用打折,平时对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没有高度重视,人员培训不到位。
  2.3.5经营管理机制落后
  纺织业作为吴江的大量生产行业,在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后,许多企业的经营机制仍带有很深的家族管理模式痕迹。一些企业习惯用家长式的思维方式对待今天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企业改革、改制进程缓慢,吴江许多民营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管理过程中的一言堂、家长制一直是困扰纺织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与家长制相伴而生的直线制管理模式,在企业壮大到一定规模后,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机制单一,缺乏生机活力,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2.3.6经营管理方式过于粗放
  在资本的初期积累阶段,吴江许多企业的发展往往以牺牲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员工的保障为代价。特别是吴江的民营纺织企业,在生产中只把员工作为追求利润的工具,只提供最基本的工资报酬,缺乏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制。由于企业发展过快,管理人员供给严重不足,许多文化水平低、缺乏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走上管理岗位。他们将农村那种粗放的、家长式的、单一的家族文化带进企业,不尊重工人,甚至还不时辱骂工人。他们把经济手段作为唯一的管理利器,动辄就任意扣减工人本来就很低的工资,严重损伤了工人的自尊心,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让本来就缺乏吸引力的纺织业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很多工人离岗或跳槽。
  2.3.7产品结构不合理
  吴江纺织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不足,产品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变化需求。棉纺织以生产两纱两布初级产品为主导,毛纺业仅限于生产普通毛毯产品;丝绸业以化纤低档服装里料为主要产品,针织、色织复制大部分为加工外贸的大路产品;而印染业产品则仅限于生产化纤绸和针织匹布的染色、印花。特别是服装业更是不具规模,自己开发创新的产品少,产品种类不齐全,大路产品及初级产品多,附加值低,缺乏品牌,品种的适应性差,对一些高档产品的开发缺乏主动性。从技术角度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吴江纺织业在产品品牌建设、生产技术环节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2.3.8市场营销定位不准确
  适应市场只是市场导向的低层次,在适应的基础上创造市场才是市场营销的高境界。由于许多吴江纺织企业长期从事纺纱、织布等产品的大量生产,生产惯性在客观上导致企业领导对市场调研与分析认识不够,缺乏对市场的调研活动和前瞻性分析、预测;缺乏对潜在市场的发掘和诱导,市场营销定位不准确,无法提升到“创造”市场的高境界。结果使得许多企业靠间接订单销售,出口市场过于单一。

  第3章案例分析——吴江益祥纺织有限公司

  3.1公司概况

  吴江益祥纺织有限公司(简称“益祥”)坐落于“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中国绸都盛泽。公司占地面积为3.2万平方米,现有员工800余人,固定资产4.8亿元。拥有两家下属企业:吴江宇祥丝绸有限公司、吴江福祥纺织品有限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诚信、创新、优质、奋进”的企业精神引领公司快速发展,现已成为集研发、生产和内外贸易于一体的中型企业。
  公司拥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进口整、浆、并设备,喷水、喷气织机,印染整理及纺织品监测设备300多套。主要生产经营涤纶织物、锦纶织物、锦涤交织、色织布、格子布、全棉布、记忆布、麂皮绒等。主要产品(目前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锦棉、棉锦、涤棉交织、涤锦棉、色丁、记忆系列、金属丝面料、塔丝隆、尼丝纺、桃皮绒、春亚纺、锦涤纺、塔夫绸、雪纺、牛津布,包装布,装饰布料等。适合于各种夹克、女装、衬衫、休闲服、运动服、羽绒服、工作服、箱包手套,礼品包装及防护服及功能性服装。
  公司在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地设有分公司,产品远销X、日本、欧洲及中东地区。严整的产业链结构、完善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技术设备、优质的产品、高效的客户服务,深得国内外市场客户的广泛好评。

  3.2组织结构

  吴江益祥纺织有限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如图3-1所示:
  上图所示的公司组织结构简单反映了公司各部门的设置情况。其中,公司生产制造部的人数最多,也是直接为企业产生效益的一个部门,该部门涉及技术与品质的管理,如规范工艺流程、制定技术标准、抓好技术管理和实施技术监督等。同时,生产制造部还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产品的生产、制造及资源的管理。销售部目前主要是负责公司客户的订单接收和售后服务,负责储运联系、更新产品信息传递以及与客户核对账务等工作。采购部主要负责生产物资的采购。发运部是负责电梯部件的发货管理,在客户的要求下适时发货并保证装车完好。管理部经理由总经理助理担任,负责采购的监督管理、发运的日常监督、生产现场管理和其他保障管理,以及后勤等行政管理。财务部主要任务是做好财务管理,合理收支,准确核算,及时分析及监管等,其部门有会计、出纳、人事及公司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

  3.3发展策略

  3.3.1有针对性地将产品深入到各个领域
  纺织业的发展可以将这些领域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羽绒服、休闲服、运动服、女装等服装面料,我们已有一些基础,要将原有的优势保持,越做越精,更加专业化;第二层次:裤料、仿真丝、印花、箱包等占有少量份额的领域,应加大销售力度,汲取现有的经验,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信息,寻找机会和切入点,将此领域的产品推广。第三层次:工业用布、军工等特殊用途的面料,此领域在我公司尚属空白地位,我们应该多接触这个领域,了解与之相关的信息,根据掌握的情况和客户的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此领域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3.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部门的有效运转,需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及各环节的信息畅通流转,如此方能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如何达成这一功效,人才是关键。因此,公司应快速摒弃家族式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广纳各方人才,力求专业人做专业事,同时实行汰劣存优的竞争、激励机制,给为公司作出贡献的优秀员工以激励、舞台和未来。如此做好人才合理引进和运用,方能为公司做强做大,创造核心价值。人员配置及目标管理:现阶段,公司应针对性地招收具有一定技术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如工厂技术骨干、贸易业务员、跟单员。但在年内,我们不要盲目寻求人事规模,应先急后缓地慎重,同时倡导团队精神,努力打造精英团队,为今后公司发展规模的扩张,培养具有忠诚品质的核心人才。在业务员配备上,应根据各个业务员的实际情况,确定部门销售、利润、回款整体目标和达标计划,然后将部门目标量化划分到人,并树立以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为方向,制定市场开发计划,在实施计划的同时不断完善工作和更新目标。

  第4章吴江纺织业发展对策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和提升纺织服装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质量创优为重点,以效益为中心。依托化纤、棉纺、服装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培育、争创名优品牌,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最终达到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实现吴江市纺织行业发展的新跨越。

  4.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立新集团位于全国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中国绸都盛泽。集团一直秉承“企业要想立足长久,必须在本行业不断创新。集团只有新创不同产业,方可长久屹立于世界”这一发展理念。逐步实现立足纺织、房地产两大主业,不断新创其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蓝图。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设备,逐步增加无梭织机、清钢联、自动络筒等的比重,着力推进全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改变传统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模式,运用现代纺织技术向设备高速化、自动化、工序连续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检验检测手段的进步。,逐步增加无梭织机、清钢联、自动络筒等的比重,改造、完善针织、丝绸印染、色织、针织、毛纺行业,大力发展化纤、服装行业,增加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比重。即:棉纺织以生产“两纱两布”为主,服装、色织复制等行业以来料加工和贴标生产的模式,努力发展向纺织下游产品的延伸,以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

  4.2实施集团带动模式

  按照产业经营一体化、专业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积极培育有拉动作用的立新集团集团。以资产为纽带,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全面实施对现有存量资产的合理重组和优化配置。使之产品向中高档发展,并逐步向综合性、外向型、产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立新集团位于赋有“中国绸都”之称的盛泽镇,盛泽是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交汇的金三角地区,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中心区域。时兴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公司引进国外全套设备、技术及管理模式,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立新集团按照产业经营一体化、专业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积极培育有拉动作用的新型纺织集团。以资产为纽带,以名优产品为龙头,全面实施对现有存量资产的合理重组和优化配置。使之产品向中高档发展,并逐步向综合性、外向型、产业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3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在内外销坚固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全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巩固发展原有名优产品,争创一批驰名品牌,不断扩大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产品广告宣传力度,改善包装装潢,同时一些企业可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国内驰名商标品牌逐步争创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发展出口产品,增加花色品种,使企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科技、效益型转变。吴江市立新集团坐落于享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丝绸名镇———-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东邻上海,南靠杭州,北依苏州。离苏嘉杭高速公路仅2公里,处于交通、文化、经济极为发达之区。万隆纺织创建于二零零二年,注册资本500万元。拥有喷水织机180台(其中包括140台多臂龙头机和40台230cm阔幅织机)及配套加捻,进口整浆并,分条整经设备。专业生产麂皮绒系列家纺面料,日产麂皮绒面料5万米。品牌是企业的生命,特别是纺织服装产品是产品高质量、高信誉、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是加快发展立新集团的关键。立新集团积极发展区域名牌,争创中国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引导条件成熟的企业通过CEM,加快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使纺织工业有效资产向名牌优势企业流动,组建以名牌优势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重点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一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能力较强的纺织服装企业集团,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在行业内有较强实力的大型纺织龙头企业。

  4.4科技战略

  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用高科技构筑产业结构的支撑点。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在中小企业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技术开发工作。对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实施奖励政策,吸引科技研发人员并保持它们的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发,不断增加企业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立新集团是一家集产品开发、生产贸易的实体企业。公司拥有丰田230型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多臂织机共计300多台。立新集团大科技投入的力度,用高科技构筑产业结构的支撑点。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在中小企业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技术开发工作。对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实施奖励政策,吸引科技研发人员并保持它们的相对稳定,进一步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发,不断增加企业科技开发的资金投入。
  4.4.1抓好产品结构调整
  开发纯棉高支、高密、防皱、防缩产品,化纤仿真,特种整理,高服用性能产品,驰名品牌的服装产品,发展纺织新原料产品,产业用纺织品,高附加值、高创汇产品。
  4.4.2加大技术进步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XX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坚持以政策为手段,市场为导向,信息化为动力,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对技术创新投入,通过税收等手段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鼓励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支持为广大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公共服务,鼓励企业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使纺织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4.4.3积极推进新型纺织装备国产化,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XX部门、行业组织要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以自主开发创新为主、具有高技术含量、适应产业信息化要求的国产新型纺织、印染、化纤生产技术设备发展,提高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支持《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确定的新型成套关键装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工作,为纺织工业的持续技术进步提供装备保障。
  4.4.4加强机制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推进结构优化的根本。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市纺织骨干企业要形成具有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的能力,具有相关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带动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引导企业树立自立、创新、精品、竞争意识,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产业,突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鼓励企业推广信息化管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CAD/CAM/ERP等的应用普及率。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联合的新途径,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开展长期合作,并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五是发挥吴江“科技呼吸场”的功能。在巩固和强化自身企业科技创新优势的同时,加强对京津知识成果、技术成果和设计成果的吸纳与转化,与京津形成科技创新的互补,推动吴江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4.5努力实行人才战略

  加快纺织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应加快纺织工业人才的建设,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派出去,请进来”或与国内外合资办学等方法,提高师资水平和纺织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级服装设计人才。加强企业科技化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发挥大中专教育、职业教育、专门培训的作用,培养大批技术人才、开发人才、管理人才、技工人才。企业经营者应对人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把选材、用材和留住人才放到与经营管理同等的地位,要舍得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注重培养人才,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立新集团拥有喷气喷水设备数十台套,主要致力高档纺织面料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公司在国内外纺织行业有丰富的客户关系和良好国际影响,公司注册的“盛世唐潮”牌的服装面料以高品质产品、高信赖的技术和服务在产品竞争中具有领先地位,享有良好知名度。多年以来,公司以其诚实快捷高效的服务,科学的管理方法及开拓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的商业信誉。盛唐大力培养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加快纺织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应加快纺织工业人才的建设,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派出去,请进来”或与国内外合资办学等方法,提高师资水平和纺织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级服装设计人才。加强企业科技化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发挥大中专教育、职业教育、专门培训的作用,培养大批技术人才、开发人才、管理人才、技工人才。盛唐企业经营者对人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把选材、用材和留住人才放到与经营管理同等的地位,舍得投入。

  4.6加快推进纺织工业信息化建设

  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个性化、短周期、小批量、快交货和零库存成为现代纺织制造的
  显著发展趋势,因此,对信息的搜集、交流、反映和决策速度是纺织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并成为推动纺织工业进一步信息化的动力。大中型纺织企业应进行包括ERP在内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纺织工业重点骨干企业及XX信息部门的作用,搞好区域信息服务支持平台及网站建设,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吴江纺织产业信息网,为企业提供快捷、准确、便利的信息服务。

  4.7改善用工条件,建立新型劳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最重要因素,要按照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源的市场化机制来解决供求矛盾,采取提高员工工资待遇、培养创造性复合人才、引入虚拟股票期权对员工加以激励等途径改善用工条件、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

  4.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员工的雇佣意识

  企业利润在资本积累的初期阶段可以依赖廉价劳动力来取得,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以人为本、健康可持续发展已不再是选择,而是必然。就员工而言,工作不再仅仅是一种生存手段,更是生活价值、人生价值的体现。企业文化是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武器,企业文化能增强员工的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满足员工社交、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需要,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发展形成命运的共同体,增进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

  4.9提倡清洁生产,开发绿色产品

  在世界格局向更自由化方向发展的同时,绿色壁垒将成为一种最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虽然绿色壁垒具有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消极一面。为此吴江市应采取积极采纳国外环境标志制度及认证标准、研究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技术措施、完善绿色标准国际认证、积极推进纺织行业的绿色产业化等措施来面对这样一种趋势,对正在全球掀起的“绿色浪潮”给予积极回应。

  4.10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各企业面对的是全球一体化的大市场和国际性的竞争,要在国际性竞争中站住脚,企业在了解竞争规则和市场信息的同时还需要解决国际竞争中的纠纷,这些纠纷所对的是整个行业的行为,消除这一行为的影响通过市场调节或依靠单一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要有一个能代表整个行业的中介部门才能妥善解决这类问题,行业内部的违规和来自行业以外对行业利益的侵害行为都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相关XX部门应积极引导发挥纺织工业协会作用,加强市场导向及市场建设方面的指导和扶持,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促进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的建设,维护行业利益,规范行业行为,引导产业集聚,保证我市纺织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11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要更多地引进国内北京、天津、江浙一带名牌企业和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先进设备、
  先进工艺和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我市纺织产品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其次,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服装深加工产品出口,鼓励有实力地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到境外设立贸易机构办厂,以此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第5章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吴江市纺织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现状,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制约吴江市纺织工业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吴江市纺织工业竞争力、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文通过对吴江市纺织行业发展对策的研究,试图以此为吴江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力争为XX的理性化和科学化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为吴江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不断提升吴江纺织工业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实现振兴吴江纺织工业的目标。
  通过实证分析,阐述了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日趋严峻,竞争方式的根本改变、新产品与高科技的密切结合、初级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利润空间的缩小、绿色贸易壁垒的增加等因素,使得吴江市纺织工业产生强大的竞争动力和竞争压力,机遇与挑战同在。
  阐述了吴江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和近年纺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吴江纺织业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扩大的过程,主要在棉纺织、印染业、针织、色织、毛纺织、丝织、棉复制、服装鞋帽等八个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为吴江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针对吴江纺织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对策加大改革力度,将企业构建成充满竞争力的微观主体。通过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绿色纺织产业,规范企业技术标准,完善行业标准,建立行业协会,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品牌意识,推进工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新型劳资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实现纺织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总之,本文通过对吴江纺织行业发展对策的研究,试图以此为吴江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力争为XX的理性化和科学化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为吴江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不断提升吴江纺织工业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实现振兴吴江纺织工业的目标。

  5.2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与反思,作者认为本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希望能进一步深入研究:纺织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弱化的行业,其数据来源不足,影响了对吴江纺织行业经济进行全面分析。由于本人所掌握资料的局限性,这样直接影响到吴江纺织行业现状评价的科学性。本人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逐渐弥补这一缺憾。本文对促进纺织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够强,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EngeneDempsey.Vortexdownunder.TextileMonth,2009,9,16
  [2]NellCahill:“EconomyofMachineTechnologyBeyondtheBasics”TextileBulletin,2008,6.39
  [3]仵志浩.宁波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J].北方经济,2011,(09)
  [4]黄亮洪蛟顾涌.吴江纺织业“微笑”升级[N].江苏经济报,2011,09-01
  [5]杨青.转型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低碳发展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
  [6]王亚平.成本上升条件下我国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J].中国经贸导刊,2008,(18)
  [7]郭卫东.河南纺织业转型升级路径研讨[J].中国市场,2011,(28)
  [8]王勇,李姗姗.纺织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J].中国经济周刊,2009,(40)
  [9]丁启明.制约吴江纺织产业发展升级的瓶颈及其应对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
  [10]仇恒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纺织服装业升级的路径选择[J].北方经济,2008,(0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4868.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