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2008年之际,世界金融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遭受了不可估
量的损失。而商业银行由诞生到发展至今,经济学家们已经研究并制定了众多遏
制商业银行业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其中,在1975年的9月份,有史以来,第一
份《巴塞尔协议》,被我们所熟知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发布;在这之后
不久,在1983年的5月份,第二份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Ⅱ》也被出台
发布。一切都看似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但是危机还是出现了。在2008年之
际,世界金融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此次危
机,使《巴塞尔协议Ⅱ》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一一暴露出来。于是,在此情形之
之下,新的协议——《巴塞尔协议Ⅲ》被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孕育而出,为
世界银行监管体系提供了新的标准。本文将采用实证方法,利用银行的资产负债
表作为样本,各找八家相当规模的民营商业银行和公股商业银行在2013-2018
年每年的财务年度报告,研究其资本充足率与协议的所要求标准进行对比,并为
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与监管提出相对的建议。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研究背景
在世界银行的稳定运营之中,资本总是发挥着其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巴塞尔协议,相信对于每个金融人来说,都肯定不陌生。在2007-2009年间,金融界爆发了震惊世界,引起金融地震,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的全球经济危机,又称世界经济危机。在此事件之后,新的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的时候,于巴塞尔委员会孕育而出,并且成功的在G20峰会上取得了签署。在最新出台发布的《巴塞尔协议Ⅲ》中,里面内容基本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在最新出台发布的《巴塞尔协议Ⅲ》中,里面内容对合格资本定义进行了强化,并且对最低资本要求进行了明显的提高。而在《巴塞尔协议Ⅲ》中,也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进行了明显的提高。而对于核心一级资本(主要由普通股组成)来说,其最低比例,也将从之前的2%,上调至4.5%。第一级资本的最低份额也将从4%上调至6%,但是总资本充足率依然与此前协议一样,保持不变,为此前所要求的8%。支柱2: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在新的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Ⅲ》中,要求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应该对商业银行内部展开监管,确保商业银行中有着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方法步骤和评估方法,并且可以使到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能够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缺口,然后能够准确评估该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为了确保能够完成最低的资本要求,新的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Ⅲ》中,还要求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能够采取现场,以及非现场检查等行动,以此措施来审查商业银行资本的充足性。当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较低时,各个国家的监管当局机构应该及时采取可行的措施,并且予以纠正。支柱3:市场纪律。新的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Ⅲ》中,强调增加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就是要求商业银行,要及时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和透明的信息,并且能够促使有关利益的相关者,能够采取某些相关措施。
2.研究目的及意义
此次,我们小组开展此论文的目的为在《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下,以新资本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探讨我国公股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在2013-2018年间的达标情形。此次研究在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行研究探讨的同时,也为银行业未来的发展与监管提出
相对的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学者主要从资本监管与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以及银行信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调查研究。Furlong和Keeley两名学者认为资本监管可以促使银行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进行监管的目的就是使银行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来面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银行资本水平的提升,增强银行面对风险的能力。Lamoreaux则认为银行会因为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在一定范围内而更有可能参与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因为资本监管不仅为这种风险提供了保证,最低资本要求还会成为进行这种活动的压力。Shrieves以及Dahl,是在与资本监管相关的实证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是他们通过联立方程的方法,对资本监管是否有效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最终在不懈努力下,得出了资本的充足率会随着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变化而变化的结论,认为抵消所增加的风险是降低杠杆率的有效方式。Kim和Santomero却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从预期收入假说理论出发,觉得银行的预期收入受到了资本监管的影响,为了填补减少的收入,银行会进行一些高风险的投资活动。Calem和Rob还提出了银行资本和所做的风险行为呈现的是一种“U”型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学者提出了各个角度的观点,但是始终没有得到统一。
国内对《巴塞尔协议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协议新规定对我国银行的影响方面。巴曙松和金玲玲认为此协议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我国的银行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很大一部分银行已经达到了最终要求的标准,但是从长期来看,资本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应该积极转变经营模式,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机制。王晓枫觉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长期偏低,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在接受XX资金或减少不良贷款后有所提高,但仍缺乏对资本进行补充的长效机制,对此他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王璟璇等人对资本的补充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产结构不合理、内部融资较差等问题,也有学者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标为在《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后,探讨我国公股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其中各取八家银行代表)在2013-2018这六年期间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新资本协议的标准。研究内容为查阅所查找银行从2013-2018六年间,各个银行每年的年度报告,并从中计算各个银行各季度的资本充足率,及六年间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在此次论文研究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于所研究商业银行的选取以及所需数据的查找。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案以及可行性分析
我们小组此次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基本面的行业分析,在除去了外部的宏观经济的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对银行内部管理情况的分析。
实验方法利用的是实证方法,利用每一个商业银行的在2013-2018年度,每一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作为样本,找八家相当规模的民营商业银行和公股商业银行,在其2013-2018年每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查阅各个银行各个年度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具体情况,及六年间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并对所查找数据进行类比分析、趋势分析,总结这六年过渡期的调整是朝着《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向好还是向差。然后相比较之下看是民营商业银行还是公股商业银行的资本调整比较快。然后从这两个类型的银行中分别找出一个特别好的银行来进行个例分析,然后通过对这两个个例的分析来对于民营商业银行和公营股商业银行的调整情况大致下一个结论。其中运用的数学分析模型有利用图表进行类比分析、趋势分析、统计方法的t鉴定等数学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此外我们的研究通过寻找具体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具有高度的说服力,而且我们运用的数学分析模型也非常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历程
(一)巴塞尔协议Ⅰ
时间来到了1974年的6月份,德国前赫尔施塔特联邦银行宣布破产。在此之后不久,1974年的10月月,总部设在X的富兰克林X银行,也没躲掉申请破产保护的命运。由于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德国前赫尔施塔特联邦银行和X富兰克林银行)的破产,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监管机构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审查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因此,在1974年的年底,一次著名的会议,被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召开了,他们经研究之后,决定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机构,有权制定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于是,从也就是那时起,巴塞尔委员会诞生了。
在1975年的时候,也就是德国前赫尔施塔特联邦银行与X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宣布破产倒闭的第二年,巴塞尔委员会再总结先前银行倒闭的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训之后,研究并且制定了第一个协议,然而该协议十分简单,只是对于当前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现实进行批评。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是于1988年通过并颁布的第一个国际通用协议,——《巴塞尔协议Ⅰ》。
在《巴Ⅰ》中,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资本构成:从巴塞尔委员会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资本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作为第一级资本——核心资本,要求不低于商业银行资本金的50%,由实缴资本,以及从税后利润准备金中所提取出来的公共储备构成。第二级资本是附属资本,附属资本的最大金额可以与核心资本的金额一样。
(2)风险加权制: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重:首先,是对资产负债表里面的资产风险权重进行确定,也就是将未使用资产的风险权重确定为五个等级:依次是0、10、20、50和100。第二个,就是确定了表外项目的风险权重。确定了1、20、50和100这四个等级的信用转换系数,然后再将它跟资产负债表里边的与此业务相对应的项目的风险权重相乘,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表外项目的风险权重。
(3)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在协议中所要求的过渡期,于协议出台开始,并结束于1992年年末。
(二)巴塞尔协议Ⅱ
在1990年后,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再加上金融衍生品,以及金融交易的快速增长,银行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衍生品交易中,银行业也开始慢慢的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甚至越来越多。而在当时,更是发生率几起可以说是震惊全球金融界的重大案件!而且这些重大案件,基本上都是因为市场风险管理失控而造成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这一趋势,经巴塞尔委员会研究,决定推出一部更进一步加强风险敏感性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Ⅱ》。
时间来到了2004年,在这一年,《巴塞尔协议Ⅱ》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孕育而出。在《巴塞尔协议Ⅱ》中,对里面内容的三大部分进行了明确:第一部分:对于最低资本做出了规定性要求,也就是还是使用了在此之前的《巴塞尔协议Ⅰ》中,里边对于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为8%的要求。同时,也对二级资本作出不得超过一级资本的100%的要求。第二支柱是监管督查,监管督查不仅仅是为了保证银行持有足够的资本来拥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是为了鼓励银行能够开发并应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技术来监控和管理各类风险,通过监管督查的过程来强化监管机构的职责,也强化银行自身在内部进行的资产评估、锁定资本对象时所应承担的责任,进而对第一支柱产生有效的补充;第三支柱则是市场纪律,通过加强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使得投资者能对银行机构的风险暴露、内部风险控制、资本状况以及资本充足程度自行评估,以此形成对银行机构的有效约束。
(三)巴塞尔协议Ⅲ
2007年X的次贷危机爆发,大部分的投资银行被迫破产,股市和房市陷入了长期的低迷,最终发展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在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为了能够应对以
后类似的情况,提出了对资本监管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Ⅲ》,从而加强了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1.新型《巴塞尔协议Ⅲ》的改进内容
首先我们了解到在全新的《巴塞尔协议Ⅲ》中关于一级资本的规定做了一些的调整,协议指出商业银行只有在维持经营的基础上非普通股资本工具和那些能够有足够的吸收损失能力的资本才能记在一级资本当中,而且全部的有效权益资本须占一级资本的一半及以上。
其次我们重点关注了新协议关于规定商业银行所能拥有的最低资本金比率的要求,新的协议根据在现有的大环境下将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从4%提高至6%;又因为这次金融危机的所给的启发将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从2%上调至4.5%;而且每个商行还必须根据自身银行的特点建立全新的、单独的“资本保
护缓冲金”,须占总资产额度的2.5%,另外所拥有的总的优质资本金要求必须达到要求的7%:又因为在全球化经济的冲击下,新协议还根据在信用贷款市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求商业银行在信用贷款的市场上必须设立出来各自单独的“逆周期资本缓冲金”,而且需占各自总资产的0%至2.5%之间。
2.新型《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的更新内容
首先协议为了能够明确定义和在对与新的资本充足率的结构上进行简化的同时,又加强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监管。
其次,为了能够扩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全面性,新的协议还单列出来那些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的场内交易,一来是为了减少场外不必要的交易,二来又可以减少那些可能造成不良信用的交易。而且又为了防范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而提出了“杠杆率”的概念。
因为现有的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银监会的顺周期性问题,新的《巴塞尔协议Ⅲ》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当中设置了资本留存和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概念,就是说使用一些强硬手段,让那些商业银行能够按照协议要求用自己的总资产的一部分比例来设置逆周期资本缓冲,为的就是减少未来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
而且在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方面,新的《巴塞尔协议Ⅲ》规定了,委员会设定了2011年至2019年这9年的过度时期,以循环渐进的方式的达到银行监管的要求。与此同时规定对商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达到6%和核心一级资本达到4.5%的硬性要求。
另外,我们了解到新型的《巴塞尔协议Ⅲ》规定了商业银行需在2016年至2019年这4年期间必须能够将资本留存和逆周期缓冲建立出来。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沉淀积累,商行的资本留存缓冲需达到其银行自己的风险加权资产的2.5%。根据前几年的施行经验
各个国家的银监会还可以根据各自银行的实际情况来判定自己需不需要去提高0%-2.5%的资本留存缓冲。
所以呢从整体来看新的协议不仅仅是一项关于商行资本充足率和其流动性的新型的监管制度,而且新协议的制定过程不仅体现了各国的委员会和监管部门对于这次新型的金融危机的探讨的成果。因此,为了以后各国的商行能够稳健的发展,不仅仅提高了各商行资本充足率,又在现在所拥有的规定和制度上增加了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缓震,这些方法和措施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的质量和商业银行整体运营的流动性。新的协议做了这么多和这么大的改动主要是为了确保各国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防止任何金融危机的重演。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分析
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批准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交的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改革方案。在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戛纳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承诺于2013年1月1日前实施新资本(行情,资讯,评论)监管标准,并于2019年前全面达标。据
此,中国银监会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拟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们根据《巴赛尔协议Ⅲ》,探究民营和公股这两种银行的实际情况。
(一)我国公股银行资本充足率状况
1.公股银行整体2013-2018年充足率分析
表3.1公股银行测算的2013-2018年的充足率单位:%
由表3.1可知公股银行在2013年开始实行的时候总体其实就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占比了,说明从中国开始要求实行《巴赛尔协议Ⅲ》的时候,公股银行大力的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提升自己的资本充足率,说明公股银行整体自2013年至2018年的总体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整体还是有波动,不是出现逐年增长的迹象,但是整体趋于稳定而且还是在一个比较好水平而,说明公股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和运营能力非常出色,我们可以相信未来公股银行能为中国银行的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而且,在2018年年底银保监会更新的数据显示,我国整体的公股银行和民营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03%,这个数据和去年相比较提高了0.35%;而且我国整体的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58%,此数据和去年相比提高了0.24%;公
股银行和民营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4.20%,比去年相比较来说提高了0.55%。但是呢,我们的数据表明公股银行整体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9%,此数据和银保监会所给出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数据相差了足足1.44%,反观一级资本充足率也相差了1%左右,因此我们从上述数据的差异就可以知道了我国的公股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和一级资本虽跟总体有些许差距但是也是整体向好发展的,公股银行还是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另一反面来说,虽然跟整体有点差距,但是已经远远满足《巴赛尔协议Ⅲ》的要求的充足率,这也符合我们论文研究的方向。
2.公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
表3.2公股银行测算的2013-2019年总资本充足率数据单位:%
由表3.2可以知道这几家公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自2013年至2018年这6之中总体的差别其实并不大,虽然有点波动,但是公股银行总体的资本充足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而且最低的长沙银行也超过2015年的标准8%。此外,在2018年公股银行总体维持在13%左右也符合了《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要求。说明了公股银行总体来说整体的发展是向好的,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公股银行的整体的资本充足率已经符合了《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这也说明了我国的银行的监管体系是非常高效
的,而且公股银行整体也响应国家的要求,对中国银行的发展贡献了必不可少的力量。而且由图3.2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各家的资本充足率还是非常高的,而且从2013年至2018年资本充足率的波动最低只有郑州银行在2014年的11.12%和2015年西安银行的15.38%,这也都符合了《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的资本充足率,同时也说明了尽管资本充足率有上下浮动的可能,但也都符合了协议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明公股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是非常可观的。
但是呢,我们都知道拥有比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并不是代表着拥有高质量的资本。首先,我们先给出了资本充足率的定义就是等于银行的资本总额/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所以说我国的商业银行想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增加自己的分母既所谓的提高银行的资本总额,另外一种就是减少分母既减少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此外,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监管的一些漏洞来保证没有降低总体资产风险的情况下进行资本套利,从而降低了加权风险资产也提高资本充足率。因为单分析资本充足率来说明公股银行的资本质量向好是不准确的,还要结合风险资产结构和风险资产的数量来说明。而且不良贷款也是影响资本充足率另一重要因素,有些商业银行因为自己的一些盈利目的或者是一些措施而借用不良贷款来影响他们自己的资本充足率。
图3.3公股银行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变动图
其中以西安银行来说,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时,资本充足率是提高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不良贷款率下降资本充足率就一定上升。而且由中国统计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的不良贷款普遍存在较高的情况,不良贷款余额的增多和使用不良贷款的增多是造成资本充足率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我们知道不良贷款所造成的风险主要为信用风险,所以说过高的不良贷款率不仅会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会导致银行的信用大幅度降低。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这几年大多都浮动1.20%-1.27%之间,远远小于5%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西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这么高的一个方面,而且不良贷款的减少也有助于银行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吸引更多的客户。上图是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的变动图,由上图我们可以知道,从2013年开始实行《巴赛尔协议Ⅲ》的时候,西安银行是逐年增加了自己的不良贷款率的,直到2016年他的不良贷款率达到了最大的1.27%,说明西安银行在2013年到2016年使用了很多不良贷款来进行自己的金融活动获利,但2016年到2018年不良贷款率已经趋于正常化,而且当不良贷款率下降的时候资本充足率反而没有上升,2014年至2015年间不良贷款率上升0.4%而资本充足率也上升了3.24%。因此要分析影响资本充足率的情况时也要分析一些其他因素,不能单单说明不良贷款率就是影响我国的资本充足率的唯一条件。
3.公股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情况
表3.3公股银行测算的2013-2018年核心一级充足率据单位:%
由表3.3可知在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要达到4.5%,其中每家公股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都差不多达到了两倍及以上,而且从整体来看目前公股银行的实际资本水平整体是高于国家的监管要求的。众所周知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实现商业价值当中最重要的资本,而且作为任何一家银行和企业的核心,在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运营当中都起着领头和推动的作用。如果说我们把银行的资本看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心脏就是银行的核心资本,而其他资本都随着核心资本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为核心资本的提升提供了保证和服务。
而且这几家公股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说明了公股银行的在中国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时候拥有了很好的信贷优势,能够给中国很多企业提供帮助,而且在大经济体下,实体经济的发展会更加的迅速,因此大多数的商业银行也要在一定的程度上不断的补充自己的资本。
(二)我国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1.我国总体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我国在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条例。随着新条例的试行,也就意味着我国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状况以及资本充足率状况的计量标准变得更加的严格。
在本次论文研究中,我们小组一共选取了八家民营银行,在得出其各自银行在2013-2018年度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后,得到如下图表所示的民营银行整体于2013-2018年这六年期间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
表3.4民营银行整体测算2013-2018年三比率
由表3.4可知,我国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自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于《巴塞
尔协议Ⅲ》所要求的最低标准8%,从2013-2018年,其资本充足率总体维持在11%-14%之间,其整体资本充足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从表上可以看出,在2013-2018年这六年期间,我国民营商业银行的两个比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
率,都要比监管当局所要求的最低标准4.5%与6%。从所找数据而制作的图表上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民营商业银行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这两比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来说,绝大部分商业银行是以核心一级资本为主要组成部分,只有很少一些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才会发行一些其他一级资本(主要以优先股为主)。然而对于我国的大多数的中小型的商业银行来说,是不会发行此类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因此,对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商业银行而言,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之间的差距是非常之小的。
由下表也说明在这六年期间,我国民营银行资本总体呈现出稳定且逐步提升的水平。
2.民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
表3.5民营商业银行2013-2018年资本充足率数据
此次研究,我们从众多民营银行中分别挑取了以下八家民营银行,其各自从2013-2018年资本充足率一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如上图表所示,由表可知,在2013-2018年间,我国民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始终是维持着高于最低标准的水平,从上图所示的图表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民营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也同样的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在2013-2018这六年期间,所选取的民营商业银行的比率: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都要比监管机构所要求的最低标准要高。
在2013-2018年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数据中,其数值最低为2013年度的渝农商行,其值为9.01%,最高值为2018年度的无锡银行,其值为16.81%。其中,在这六年期间,资本充足率增幅较大的为江阴银行,从2013年12.46%增加至2018年期末的15.21%;以及渝农银行,从2013年的9.01%增加至2018年期末的12.55%。由此可以看出,所选取的八家民营银行已于2018年期末达到国家监管要求。在这八家民营银行于2013-2018年度期间,其平均资本充足率最高的为张家港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最低的为平安银行。下面我们将来探讨张家港银行与平安银行的资本状况。
2013-2018年度,张家港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如下表所示:
表3.72013-2018年度张家港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
由图所示,张家港银行由2013年起,其每年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的最低要求。从数值上看,该银行在2013-2018这六年期间,经过我们小组的计算之后,张家港银行在2013-2018年,平均资本充足率结果为14.40%,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结果为12.40%;对于平安银行,从所计算出来的数值也可以看出,在2013-2018年,这六年中,平安银行每一年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都比监管机构所要求的最低标准要高。而从数值上看,该银行在2013-2018这六年期间,计算出来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0.99%,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57%。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提高分子项,即提高自有资本,由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构成;二是降低分母项,即减少加权风险资产。按通常情况来讲,商业银行的资本与其资本充足率是呈正比例关系的,如果一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越大,那么,该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本就相应的越多。
下表为张家港银行2013-2018年度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以及总资本金额:
表3.9张家港银行2013-2018年度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以及总资本金额单位:(万元人民币)
由表可以看出,张家港银行从2013-2018年度期间,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与总资本净额一直呈上升趋势,截止至2018年期末,张家港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已经达到960,325.80万元人民币,总资本净额更是已经达到1,258,011.02万元人民币。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平安银行体量远远大于张家港银行,平安银行从2013-2018年度期间,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与总资本净额一直呈上升趋势,截止至2018年期末,平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已经达到199,782,00万元人民币,总资本净额更是已经达到269,115,00万元人民币。在资本方面,平安银行远胜于张家港银行。不是只有资本金才能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大小,除此之外,风险资产数量以及风险资产结构,这两个因素也同样能对资本充足率产生影响。在平安银行中,虽然其资本金体量庞大,但其风险加权资产体量也十分庞大。而如此庞大的风险加权资产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从而影响其资本充足率。在2013-2018年度,平安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也逐年增加,截止至2018年期末,其加权风险资产达到2,340,23600万元人民币,而张家港银行截止至2018年期末,其风险加权资产为8,040,147.87万元人民币,平安银行是其29.10倍。而在2018年期末,平安银行总资本净额是张家港银行的21.39倍,因此,平安银行面临的风险挑战是远远大于张家港银行,这也是为什么张家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会高于平安银行的原因。
不良贷款也是影响资本充足率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长期以来,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的主要业务为信贷业务,而在数额庞大的风险资产中,占较大部分的资产也为信贷资产。而现如今,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信贷资产来说,又有着占比较高的不良资产,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不良贷款。我们所熟知的不良贷款,也是被称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的总称呼。什么是逾期贷款,逾期贷款,是对一类签订的借款合同已经到了所约定好的日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能按时归还的贷款的称呼;什么是呆滞贷款,呆滞贷款,是对一类逾期的期限,已经超过了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年限,但是也是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未能按时还款的贷款的称呼,或者也可以是对一类虽然还没有出现逾期的情况,或者逾期的期限并没有超过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年限,但是他的生产经营已经终止了,
项目也已经出现停建的情况的贷款的称呼;什么又是呆账贷款,呆账贷款,是对一类已被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被列为呆账的贷款的称呼。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出现
了不良贷款的情况,那么就意味着风险损失的情况将要发生在商业银行。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首当其冲的目标应该是将不良贷款的情况减少至最低的程度。
下表为2013-2018年度各银行不良贷款率
表3.112013-2018年度各银行不良贷款率
由图表可以看出,我国民营商业银行在2013-2018年这六年期间,不良贷款率总体来看,保持在0.7%-2.8%之间,而由所找数据所制成的图表中,也告诉我们,在所找到的所有不良贷款率的数据中,2014年度的紫金银行,为这其中最高的不良贷款率——其不良贷款率数值达到2.71%;而同为2014年的渝农商行,则是这其中最低的不良贷款率——其不良贷款率数值达到0.78%。
在2013-2018年六年期间,经过我们小组的计算得出,我国民营商业银行总体不良贷款率为1.62%,远远小于5%的要求;在所选取的各家民营商业银行中,紫金银行,为2013-2018年这六年其中,平均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一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数值达到2.16%;而渝农商行,则是这其中的平均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一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数值达到0.96%。
下图为张家港银行与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折线图。
图3.9张家港银行与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由图表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实行《巴赛尔协议Ⅲ》的时候,张家港银行与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直至2016年度,其各自不良贷款率均达到最大值——张家港银行由1.08%上升至1.96%,平安银行由0.89%上升至1.74%;说明张家港银行与平安银行在2013年到2016年使用了很多不良贷款来进行自己的金融活动获利。而在2016年-2018年期间,其各自不良贷款率趋于正常化,张家港银行更是呈下降趋势,截止至18年期末,张家港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为1.47%,而平安银行趋于平和,截止至18年期末,其不良贷款率为1.75%。通过数据计算,在这六年期间,平安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42,张家港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2%。通过对比,平安银行在不良贷款方面的监管是稍优于张家港银行的,而在此前数据分析我们得出,平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要低于张家港行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当中,并不是说在资本充足率越高的同时,其资本监管方面就越到位。因此,商业银行在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时,也要保证对所持资本质量的优化。
3.我国公股商业银行与民营商业银行总体资本充足率现
图3.12资本充足率
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2013-2018年这六年期间,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无论是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或者还是资本充足率,都呈现出十分稳定的状态,并且都是远远高出《巴塞尔协议Ⅲ》中所要求的标准的,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都具有很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证明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与资本充足率的新规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实施是没有问题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一直是资本监管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在带来不可估量的资本利益时,也爆发了多次的灾难性的金融危机,同时,也暴露出银行业资本监管内部有着不可忽视的漏洞,导致全球商业银行遭受十分巨大的损失。因此,巴塞尔委员会针对这次的金融危机,发行了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Ⅲ》。因此在面对《巴塞尔协议Ⅲ》中对于资本充足率全新的要求中,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公股商业银行也好,或者是民营商业银行也罢,他们作为商业,其资本充足率都已经达到监管部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甚至是超过最低标准,且资本充足率水平大部分处于高水平位置。然而,我们并不能一味乐观下去,处于较高水平的资本充足率,并不意味拥有着良好的资本质量,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我们必须加强对于资本质量的监管以及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体系。最后,我也相信着,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下,我国银行业一定会稳健成长!
(二)建议
1.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控制不良贷款
由前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达到《巴塞尔协议Ⅲ》所要求的的最低标准。然而,在经历了多次的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之后,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告诉我们,并非高的资本充足率,就意味拥有着良好的资本质量,以及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就目前来看,不良贷款仍是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规模已经变得越来越大,并已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就此看来,控制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控制不良贷款的规模程度。
(1)审批制度
在贷款审批制度上,商业银行应加强贷款前的调查职责;在对客户进行调查方面的工作时,应对客户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并对客户的风险情况进行充分揭示,且应对贷款资金的用途判断准确,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应达到充分的合规性。而在对客户资料进行审核工作时,应做到认真审查客户的财务资料,合同资料,和各方面信息等。
(2)客户类型
对于商业银行优质的存量客户而言,应予以优先考虑其贷款增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该尽可能的发现新客户,以此举措来加速对市场的拓展,并且应该视核心供应链客户为依托,对其余客户应加大加强营销力度,并加速转变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增长缓慢的情况。
2.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补充自己的核心资本
众所周知核心资本是每一个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部分,然而如何补充其核心资本是所有的商业银行所关注的问题,因为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用了提升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的其中一种手段,不过,银行的监管部门从未放松过对于银行业怎样发放次级贷款的门槛。但是呢次级贷款所包含的贷款金额与其自身的银行所具有的核心资本有关联。这说明这家商业银行所具有的核心资本越高,它所能够放出的次级贷款作为补充其附属资本的发行空间就越发庞大。所以说我们认为银行通过补充自身的核心资本是银行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强有力手段。这也是我们认为那些拥有足够多的核心资本上市的商业银行能够几乎不到这次新规定的原因之一。
总之,我们觉得我国的商业银行首应该先坚持以其自身内部资本积累为主的资本补充的方法,同时应该还需要结合国内外的市场特点,加以综合的运用外部性的资本用来补充提高资本的渠道进而提自身的资本充足水平。就目前市面上的商行银行能够用来补充自身资本的工具实际上非常的局限,我们所了解到的主要是有比如说实行银行的股权融资、大力发行可转债,又或者是增发优先股、增发二级资本债等方法来补充自身的资本,。但是呢大多数的商业银行进行股权融资又可以直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就减少了很多补充自身资本的麻烦,又或者说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转股用来补充核心一级资
本进而提升自己的资本结构的优越性。而另一方面来说优先股作为主要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是比上面两种方式来说是比较复杂和辛苦的,其他的方法比如说用其他的资本债用于补充其他的资本等等方法还是比较具有多样性的。接下来就简单说说下面几点:
(一)补充外部性融资和内部性融资。
首先来说,外部性融资分为股票市场上的融资和债券市场的融资。但是从我们了解的信息表明,我国的商业银行他们都比较喜欢通过发行新的银行股本来补充自身的核心资本,也有一些银行喜欢使用在二级市场通过定向增发,公开增发等方式来进行融资。所以说我们认为外部性融资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用来对于自身的核心资本进行补充的手段之一。其次关于内部性的融资就是依靠银行内部积累的资本来补充核心资本,这种融资方式呢比较的普通但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持续性的融资方式。
(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首先对于大多数的商业银行来说,补充自己的其他附属资本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主要是因为银行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时所拥有的方式太少,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紧张性相比较补充其他的类型资本更为重要,而且商业银行发行的永续债券刚好有利于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也是一条较为大众化的方法。另外我们所了解的发行永续债券和增发商业银行的优先股这两种方式是属于商业银行用来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主要工具。但是呢我们知道虽然永续债和优先股一样的特性就是没有具体的到期日期,而且在不构成信用违约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先不用支付自身的股息或者利息,但是又具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转为又或者减少成为核心一级资本的特殊债券。所以呢在获得赔偿的顺序上,永续债券和优先股虽然是一样的,却是排在普通股之前,在二级资本和普通存款的后面。因此来说补充一级资本也是补充核心资本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公共基础: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135-136
[2]高鸿业;《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及应对措施》[J];北方经贸;2017年11期
[3]CalemP.S.,R.Rob,Theimpactofcapital—basedregulationonbankrisk—taking,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1999,8.
[4]Hellmann,T.F.,K.C.‘Murdock,J.E.Stiglitz.Liberalization,moralhazardinbanking,andprudentialregulation:Arecapitalrequirementsenough?AmericanEconomicsReview,2000,90
[5]Lamoreaux,N.1994.InsiderLending:Banks,PersonalConnections,andEconomicDevelopmentinIndustrialNewEngland(Cambridge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Repullo,R..Capitalrequirements,marketpower,andrisktakinginbanking.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2004,13.
[6]巴曙松、金玲玲,巴塞尔协议III下的资本监管进程及其影响,西部论丛,2010
年10月,52—53页
[7]王晓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10期
[8]王璟璇,后会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浅析,财税金融,2010年7月
[9]宋倩,巴塞尔协议Ⅲ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10]王珏,巴塞尔协议III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11]史博含,巴塞尔协议Ⅲ下主要国家资本充足率监管实践及启示[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16,
[12]陈三毛,陈杨.巴塞尔协议改革、最终方案及其评价[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11):32-41.
[13]张雪净,耿宏艳,罗晓萌,张赫.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对策研究
[14]高晓君,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基于《巴塞尔协议III)>新规定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15]常国刚,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研究[D],江苏:东南大学,2013,
致谢
光阴似箭,转眼间,大学的四年生活已快结束。随着毕业论文进行到这一步,也表示着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走向终点。心中可谓是有着万分的不舍,在这四年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有欢乐,有感动,有低谷,更有成长。所以在这里,我想要对在大学生活期间给予我关心,支持,帮助的同学以及老师们表达我心中无尽的谢意,是他们成就了今天更好的我,没有他们我的大学生活不可能如此地丰富多彩。最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梁秦龙老师,当我们面对毕业论文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的时候,是梁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感谢梁老师对我们小组毕业论文的指导,多亏梁老师严谨认真,时刻不忘对我们的提点,我们小组论文才得以顺利进行直至完成。不论是论文的选题,结构还是最后的实证部分,老师都十分细心地给予我们帮助,让我们的大学生活能够通过优秀的毕业论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此,再次向老师表达感谢!
其次,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是你们在我的大学生活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绚烂的色彩,是你们给我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带来了无数美好的回忆!相信我们一起度过的青春时光等到老年回忆起来也是特别地美好。
最后,也祝愿我的老师,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以及学习中,更上一层楼!在此,我再次对我的老师以及同学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