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策略

摘要: 近年来,小型企业的蓬勃崛起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小型型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小型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型国有企业一

  摘要:近年来,小型企业的蓬勃崛起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小型型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小型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小企业的策略制定与选择同样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小企业发展初期竞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小企业竞争策略应当加大XX扶持小型企业发展政策力度、银行放宽小型企业的贷款条件、研发适合小型企企需求的信贷产品、小型企业选择适宜的企业管理方式等若干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小企业;竞争策略;差别化;途径措施
论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策略

  一、小型企业概述

  (一)小型企业的含义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划分。以工业企业为例,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小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小型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底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现代化不可能消除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层次性,生产的大型化、集中化和分散化是现实经济中并行不悖的新趋势。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一批企业通过扩张、兼并、收购形成规模巨大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大量小企业也蓬勃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表现在:
  1.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力量。企业规模决定了企业生产和发展方向。企业规模既不是越大越先进,也不是越小越经济,而是要受市场竞争的最终裁定。经济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大中小企业并存,并表现为金字塔型,塔尖是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塔基则是为数众多的中型企业和小企业。这是因为,社会化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分工和专业化意味着即使是大企业,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以,即使是发达国家,小企业对就业与国民生产总值也有着重要的贡献。X、欧盟、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小企业的数量均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就业人数占55%以上,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GDP和产值分别占40%-60%和50%-65%,创造了相当部分的国民财富。
  2.小型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企业能灵活地组织和吸收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就业,能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因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大企业因不景气而裁员时,小企业一般能保持一定的就业增长速度,从而起到稳定就业市场的作用。
  3.小型企业与大中企业互为依托依托。随着产业分工和专业化进程的加快,小企业与大中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在生产领域,小企业可以对大企业所需原材料进行开发和初加工,可以为大企业分散加工零部件,可以对大企业大批量产出的一次性产品进行小批量的二次加工使产品适销对路,可以与大企业协作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试验。
  4.小型企业是市场最基本的活跃力量。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也就是企业间优胜劣汰的过程,期间一些企业破产、一些企业新兴是必然的结果。一个大企业的破产无论在哪种社会制度下都将造成较大的社会震动,而小型企业具有可替代性,即一个小企业所从事的活动比较容易为其他企业所替代,少数小企业的失败、倒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其盛衰存亡,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容易被社会心理看成是一种很自然的经济现象。因此,小企业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越性。同时,小企业在转变生产方向和更新换代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更贴近消费者,能更快地接收市场信息,调整经济方向、形式和力度。
  5.小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往往比较精干,内部交流渠道比大企业畅通,开发成本比大企业低,通过研究开发及生产和营销上的相互结合,能更容易地克服内部交流和文化差异上的障碍,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创新决策;中小企业宽松的管理环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展开。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小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活跃因素,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加快小型企业的发展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二、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小企业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自己的特点,总体上策略管理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表现为企业策略制定缺乏科学性,策略管理的变化程度较大,策略制定期限一般较短,策略管理的幅度局限于一定的市场或产品。导致我国小企业策略管理水平低的基础条件分析主要为企业管理不健全,缺乏策略管理基础条件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不科学、不规范

  在激烈竞争的动态环境下,小企业生产管理还处在非常低端的水平,管理工作还处于非制度化、非程序化、非标准化阶段。生产无序,管理混乱,“脏、乱、差”等现象比比皆是。管理手段主要由手工管理完成,办公计算机化、自动化程度低。

  (二)财务管理不健全,筹资能力差

  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筹资能力差。小企业资本实力有限,银行认可的不动产资产数量较少,缺乏信用保证,信贷能力低,融资渠道单一,不能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只能吸引直接投资。竞争的加剧使小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也投资了些项目。但对投资项目实施过程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花了巨额投资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相当数量的小企业普遍存在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三)产品研发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

  体现在以下方面: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以偏概全,认为任何技术变革都是好事,不考虑市场需求及创新成本;强调革命性创新,忽视技术积累,甚至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技术基础和人力资源,盲目追求重大的技术突破;重视技术创新,忽视研发控制管理,导致新产品的研制无法满足预期的技术状态、研制经费和研制周期的要求,使技术创新失去内在意义,新产品与企业现有产品相关性差。没有研发质量控制管理的概念。

  (四)家族式管理制约了企业其快速发展

  小型企业与其他大中型企业相比,家庭成员占企业员工的比例更大,有些微型企业甚至股东、实际经营者、员工都是同样的人,小型企业的资金实力弱造成硬件条件简陋,小型企业主在利好政策的驱动下创办小型企业,但自身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企业的经营、员工的管理主要靠个人的经验。

  (五)缺乏科学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策略制定具有随机性

  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缺乏有力的经营手段。小型企业多数属于自我就业型,企业在建立和起步阶段,维持企业生存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为了生存,他们有时采用各种不符合营销范式、社会规范甚至违法的经营行为。为了降低成本以达到低价进入市场,少部分企业不惜牺牲产品质量甚至以制造伪劣产品为代价。小型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等条件在一定程度限制了优秀人才的引进,从而导致营销组织不健全,营销策略不清晰。

        (六)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生存性问题。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以X为例,X目前有50多部专项法律构成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保证了X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尽管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等法律法规,但都是从不同的法律侧面对中小企业加以规定的。
  因此,中小企业在法律不甚完善的条件下,在经营与发展,贷款与担保,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上市等融资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为了维护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颁布制定了维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法律与法规,以保护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如X早在1953年就制定了《中小企业法》,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又陆续颁布了《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等十几部法律法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制定了30多种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
  民盟中央建议,我国也应该尽快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中小企业获得国家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形成了示范效应以后,就可以促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自觉地按规范去做。

  (七)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长期和系统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独立的系统机构从事中小企业这一群体的管理。而发达国家像美、日两国分别设立有中小企业管理局和中小企业厅,作为XX管理中小企业的专司机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日益提高,迫切需要国家成立专司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以便从政策的制定、产业规划发展的拟定、结构的调整、产业信息与市场信息的提供,开展技术指导与咨询上,进行统一的宏观管理。而目前各省市自治区的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工商管理局及中小企业协会等机构,只是从区域上、行业上对本区域的中小企业加以管理的,而并非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不同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XX的扶持政策执行力度不大

  XX针对小型企业所制定的政策本身对小型企业是非常有利的,但由于小型企业的量大以及政策执行的缺陷,导致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很难得到政策上的全面照顾。虽然目前已确认了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和法律定位,但相应的法律法规还在进一步探索、实践和完善之中。目前,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小型企业立法,明确小型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XX部门提出了诸如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小型企业,但许多条款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后续扶持政策对组织化程度低的小型企业应进一步加强。XX各职能部门的后续扶持合力还未完全形成。地方XX对大中企业特别是对“龙头企业”给予了更多关注,对小型企业的扶持,尤其是对扶持政策的执行力度,短期内效果还不够明显。

  (二)银行向小型企业放贷的成本费用偏高

  金融机构自身的规章制度影响了小型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银行、金融机构偏向大企业放贷。一方面,银行在获取小型企业信息时存在着规模经济的问题,调查成本高,很难降低信贷资金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银行对小型企业监督的单位成本通常会高于对大企业的监督成本,贷款可控性差。据统计,银行对小型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有国家担保或收益率相同但风险比较低的企业,这就造成了中小银行定位的转移;小型企业因破产倒闭的风险较大,使得银行对小型企业贷款的市场风险加大,而难以得到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企业融资成本高。以从银行融资成本为例,小微型企业相比于大中型企业一般要高30%-50%。大中型企业一年期贷款利率一般执行基准利率或较基准利率优惠10%-20%,而小微型企业实际执行利率普遍要高出基准利率30%-80%。除利率上浮外,商业银行还会以业务咨询费、贷款承诺费等名义向小微型企业收取费用,以确保贷款综合收益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6倍。在稳健政策背景下,这基本成为基层商业银行的惯例,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据调查,小微企业除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外,为缓解资金紧张,还采用民间借贷、自筹资金、企业间融资、信用垫资、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这势必更进一步加重了融资成本,严重的会因市场波动、主营利润下降而发生资不抵债现象。

  (三)小型企业信用不足,导致银行对小型企业惜贷慎贷

  小型企业资信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小型企业的外融资。在小型企业治理结构中,产权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影响了小型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导致了小型企业信用制度的缺失。小型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因经营失败而逃脱银行债务的现象相对较多。虽然小型企业逃脱债务的社会成本不像大企业那么大,然而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型企业整体信用形象,大大挫伤了银行对小型企业资金支持的积极性。部分小型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也损害了企业整体信用。很多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报表账册不全,内控制度缺乏,财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银行为了减少信贷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必然减少对小型企业的贷款。小型企业整体信用的短缺加大了银企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融资。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自有资产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小型企业资产信用不足,导致小型企业可供抵押担保的资产总量不足,这直接影响银行对小型企业的放贷。小型企业经营单一,财务机构简单,过于依赖外部借款,筹资风险大;由于小型企业赢利能力相对较弱,对于长期投资不能准确分析、把握,投资风险大。小型企业的财务风险意识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理财观念使小型企业失去了一些融资机会,影响了小型企业市场形象,加大了财务风险。

  (四)小型企业稳定性较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够

  由于小型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式企业,家庭成员全体上阵,主要决策、工作由家庭成员承担。小型企业的营业利润主要由企业的家庭成员分配,其他员工即使管理、生产、销售等方面有一定业绩,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也远远赶不上家族内部成员的收入。小型企业的经营者习惯事必躬亲或直接发号施令,往往没有建立明确的企业章程和各种管理制度,例如工作手册、标准作业流程、员工管理规章、奖惩办法以及像样的财务报表等。反映出来的现象是档案管理散漫无章,客户资料残缺不全,电话应答各说各话,服务品质时好时坏,有些事情一错再错,有些事情永远没人做。轻则影响经营效率,重则腐蚀企业根基。

  (五)小型企业创办初期缺少或没有能力做好市场调查

  一些企业经营者在进入市场之前没有或者没有认真地进行可行性分析,许多小型企业完全是凭借着一种感觉加少量的科学依据进入市场的。然而,一旦进入市场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原来的想法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四、改善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市场竞争策略的途径及措施

  (一)XX加大扶持小型企业发展政策力度

  小型企业在初创期,由于人力、财力经验等各方面的欠缺,会出现种种一些不到的困难。XX应该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对小型企业发展动态的检测和分析,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向社会传递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和预警信号,抑制无序竞争;支持建立小型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和小型企业提供各种代理服务;引导小型企业依法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体系,保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加强和完善对小型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如实反映和正确引导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产业内小型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性多赢博弈决策,形成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小型企业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同小型企业群体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农村、乡镇的小型企业与城市的小型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同,科技型小型企业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性,针对不同类的小型企业,XX需要制定针对性很强扶持政策。XX部门给予小型企业在投资、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大中型企业同等待遇。对创办小型企业,其审批手续应简化透明,除法律硬性规定外,对小型企业的各类前置审批一律取消;支持、鼓励小型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和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事业的开发建设,真正体现小型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XX需要加强对小型企业的合法财产、合法收入、合法经营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加强对小型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银行放宽小型企业的贷款条件,研发适合小型企企需求的信贷产品

  银行部门应当改变其“抓大放小”的经营方式,从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放宽小型企业的贷款要求,努力配合XX解决小型企业的融资之急,促进小型企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反过来又能客观上促进银行经济的发展。
  国际上有一种成熟的金融产品叫微贷也叫微贷款,是指专门为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商业可持续的小额贷款,对于我国小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国际上的微贷一般不超过5万美元,我国最早开办微贷的包商银行规定微贷单笔最低3000元,最高50万元。微贷一般不需要提供抵押物,而是采用信用担保的方式,其准入门槛低,审批流程简洁,办贷效率高,充分满足了小小型企业贷款需求,契合了其“急,少,频”的特点。特别是其在还款方式上采用按月等额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让小型企业有了宽松的流动资金,以更好地发展自身。除了微贷本身银行还应该创新多层次的融资产品。研究小型企业内部不同行业的特点,以及企业在各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的融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更有利的融资产品。如创业初期的小小型企业由于本身没有什么资产,可以办理第三方财产担保融资;成长期的小型企业如有库存商品就可以办理商品融资,如有应收账款可办理以应收账款为还贷来源的专户监管贷款;成熟期的小型企业由于银之间已有了相当的互信,除了资产抵押贷款外,还可以办理保证贷款、信用加担保等各种组合贷款。此外有特色有技术的小型企业还可以办理专利技术、特殊财产质押融资等等。

  (三)小型企业选择适宜的企业管理方式

  有相当多数量的小型企业是家庭式的管理体制,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高度集中于小型企业主本人是当今大多数小型企业的主要特征。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而集中在家族手中,以防止“肥水落入外人田”。按现代产权制度建立起来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小型企业发展的平台,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方式对小型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小型企业要实现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现代管理的转变,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

  (四)采取适合小型企业的差别化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的本质是通过形成差别来获取竞争优势,对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从形成“差别”的来源来分类,有两类竞争策略,一种是产品差别化策略,另一种是企业经营差别化策略。
  如果小企业既没有产品差别化优势,又没有经营差别化优势,这种小型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的难度很大。产品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小企业可以设法通过更低成本、更低价格、更好的渠道、更快的市场响应速度、更有成效的联盟和恰当的区域市场选择来形成竞争优势,我国多数小型企业都是通过这种经营差别化策略成长的。有些企业可以通过较明显的产品差别化优势致胜,例如,早期的索尼、最近10年来的三星。中国小企业中采用这种策略的还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技术创新。但是如果缺乏这种产品差别化的策略能力,在未来国际化的道路上,必将步履维艰。
  如果同时兼具产品差别化优势和经营差别化优势,那就再好不过了。例如“小肥羊”,它首先独创性地开发出不蘸料火锅,获得了产品差别化优势,然后,又通过经营差别化策略以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向全国扩张,到2002年底已有606家餐饮店加盟旗下,使“小肥羊”成为仅次于“肯德基”的全国第二大餐饮连锁企业。

  (五)开辟灵活广泛的产品销售渠道

  1.制定适宜的渠道政策。由于小企业刚刚起步,渠道管理能力弱,无力阻止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战、窜货,所以,多家代理制对产品的长期经营非常不利,经销商的长期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可以采取区域市场的独家代理制。燃具华帝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华帝是最早采取区域市场的独家代理制的,避免了上述的各种缺陷。同时,华帝还在各个区域设立直营的专柜或专卖店,既可以作为经销商设立专柜、建立专卖店的参考,又同时作为派出机构管理当地区域市场。华帝的这种“区域独家代理+华帝分公司区域管理”的混合渠道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增强渠道动力。通常情况下,大型厂商依靠品牌和销量优势,给予经销商的激励非常少。小企业应该针锋相对,可以给予经销商更多的激励,使经销商更卖力地去推广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大品牌的产品。光有物质激励还不够,由于小企业实力上的不足,所以不容易找到有实力的经销商;即使现有的经销商的忠诚度也有限。因此注重培养与经销商的感情是小企业增强渠道动力的关键。华帝非常注重培养与经销商的感情,华帝还经常劝导自己的经销商,华帝的努力使很多经销商都把较多资源投入到推广华帝的产品上来,厂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双方都带来了最大化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剑锋,王裙之.营销管理十大误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1日第1版
  [2]俞建国.中国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M].中国企业策略传播网.2002年1月1日第1版
  [3]迈克尔。波特.竞争策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01日第1版
  [4]戴永良.管理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
  [5]王丰,江汕.策略管理在小企业中的应用及其特点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2期
  [6]谷宝华,李彤煜,许英钒.中国企业急需完善策略管理[J].辽宁T-学院学报.2002年第4卷第5期
  [7]马少妮.王治.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小企业.2000年第11期
  [8周元成,李相银.企业文化与企业策略管理[J].现代企业.2002年第7期
  [9]张道永.论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之间的关系[J].现代商业.2008年第9期
  [10]娄本东,刘玉标.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8期
  [11]xxxx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N],《经济日报》2012年2月2日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967.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5月6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