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契尼是意大利非常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他创作出许多流传至今被人称赞的歌剧,塑造出一个个极具性格特色的女性角色,歌剧《托斯卡》就是他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这首旋律抒情又具有戏剧性的唱段是歌剧中最为经典的咏叹调之一。文章以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为研究对象,剖析歌剧背景、音乐风格,研析该唱段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等问题,对演唱该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歌剧《托斯卡》的创作背景,主要概括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创作和其代表作《托斯卡》的故事内容。第二部分分析歌剧《托斯卡》中的唱段《为艺术,为爱情》的艺术特色,主要探讨《托斯卡》这部歌剧的音乐风格和女性角色托斯卡的角色塑造。第三部分分析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情感表达,主要阐述歌曲中内心情感与肢体动作之间的情感表达方法。第四部分研析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技巧,主要探讨歌曲中气息共鸣的运用与咬字语气的重点。
声乐演唱中,“情”与“声”的联系相当巧妙,要以情传声,以声达情,让音乐拥有灵魂。通过对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深析和总结,希望对即将学习演唱该唱段的演唱者或将要剖析剧作家普契尼的歌剧作品的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普契尼;托斯卡;《为艺术,为爱情》;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前 言
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创作舞台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多以女性爱情故事作为写作题材,其中他的代表作之一《托斯卡》就是以法国剧作家萨尔杜的同名戏剧改编创作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作品中最富有戏剧性也是悲惨性最强烈的歌剧作品,歌剧叙述了一个于1800年发生在罗马的悲惨的爱情故事。
其中的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颇受人民所喜爱,旋律优美抒情,是歌剧《托斯卡》中最经典的唱段之一。这一经典唱段将托斯卡因爱人的性命和自由受恶人威胁时内心的绝望和痛苦,以及对如此不幸的遭遇感到极其愤怒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唱段具有强烈的张力与感染力。
本文以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为研究对象,从歌剧创作背景、作品的艺术特色、唱段的情感表达以及演唱技巧几方面来进行探讨,挖掘作品具有的音乐魅力与文化内涵,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研究科学演唱及情感表达的方法,对高效学习声乐作品的演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歌剧《托斯卡》的创作背景
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个小城卢卡,他的父亲在他童年时就逝世了,他从小跟随他的叔父学习音乐,在观赏了著名剧作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的公演之后,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普契尼因此梦想着要当一名歌剧作曲家。1880年,普契尼进入米兰音乐学院就学,毕业之后他创作的第一幕歌剧《群妖围舞》在1884年上演于米兰威尔姆剧院。随后,他创作了歌剧《埃德加》在1889年举行演出,而早期创编的第三部歌剧《玛侬·莱斯科》在1893年上演于都灵,并成为了他的成名之作。普契尼的创作中期是他的创作巅峰,许多代表作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普契尼因真实主义的兴起而受到了影响,写出了许多令人拍手称赞的歌剧作品。1896年他创编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1900年的歌剧《托斯卡》,还有1904年的歌剧《蝴蝶夫人》都是普契尼的歌剧写作史上闻名至今的经典名作。创作中期获得巨大成功的他,进入创作晚期后的创作越来越稀少,普契尼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还未完成就因病去世了,而后意大利作曲家弗兰科·阿尔法诺依据普契尼留下的草稿完结了这部歌剧《图兰朵》的创编,但在1926年4月担任歌剧《图兰朵》首演的指挥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却选择不演出阿尔法诺完成的部分,以此来告诉大家这位歌剧大师在此处便放下了笔了。
歌剧《托斯卡》是普契尼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以法国剧作家萨尔杜的同名戏剧改编成的三幕歌剧,歌剧《托斯卡》创作于1900年,剧情讲述的是发生在1800年的罗马,画家卡瓦拉多西在教堂作画时遇上了越狱的政治犯安格罗蒂来寻找藏身之处,警察局局长斯卡尔皮亚以画家帮助掩护政治犯的逃狱来对他逮捕监押,画家卡瓦拉多西因此而受到了严刑拷打,并被判处了死刑。画家的恋人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托斯卡,当托斯卡知道恋人的遭遇后,她不顾一切来到斯卡尔皮亚面前并苦苦哀求他放过画家。警长斯卡尔皮亚觊觎托斯卡的花容月貌已久,要求托斯卡委身于他来交换卡瓦拉多西的性命,若她同意,便命令人对画家进行假枪决并发放她离境的通行证。为了解救恋人,托斯卡不得不同意了他的条件,在警长下达假死刑的指令并签订了离境通行证后,托斯卡在警长斯卡尔皮亚想要搂抱她的时候,急中生智捞起桌上的小刀,刺入了无耻好色的斯卡尔皮亚的胸口。在翌日黎明时刻画家卡瓦拉多西将要被枪毙,托斯卡在刑场上悄悄地告诉恋人这是一场假死刑,让他在听到枪声后装死,在人群离去后他们便从此远走高飞。结果枪响过后,托斯卡才发觉她的恋人卡瓦拉多西已经断气了,自己上了斯卡尔皮亚的当。此时失去恋人的托斯卡悲痛万分,但觉察到他们长官尸首的手下们赶来拘捕托斯卡,托斯卡愤懑地喊:斯卡尔皮亚,我跟你一起去见上帝!说完便纵身跳下高楼自尽了。其中,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就是女主角托斯卡在面对自己的贞洁和恋人性命的两难决定时所唱,呈现了当时托斯卡内心的苦苦挣扎与对现实的妥协和绝望。
二、歌剧《托斯卡》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一)音乐风格
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音乐创作风格极其具有抒情性,他创作的咏叹调旋律细腻婉转、优美流畅,他创作的歌剧作品既发扬了意大利传统歌剧的特色,同时也创造了意大利歌剧的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他将宣叙调的叙事特点与咏叹调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运用在歌剧创作之中,使宣叙调与咏叹调不再像意大利传统歌剧那样区分开来,令宣叙调带有旋律色彩,咏叹调具有戏剧意味,令全剧音乐生动,情感饱满。
歌剧《托斯卡》中的宣叙调与咏叹调转换自然,音乐旋律与剧情联系紧密,为即将到来的冲突作好铺垫,使抒情唱段极具戏剧性,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是其中传古颂今的咏叹调之一,听众能从该唱段中体会到女主角托斯卡对恋人卡瓦拉多西的一往情深与对警长斯卡尔皮亚的痛恨与对残酷的现实而感到悲痛欲绝与无可奈何。这些情绪的交错使托斯卡深深地陷入痛苦与纠结之中,她因悲伤而哭泣、哭诉,因痛苦而愤怒、抗争,结果却于事无补。歌剧作曲家普契尼通过这首咏叹调将女主角托斯卡的绝望与矛盾表现得酣畅淋漓,在这首女高音咏叹调中,普契尼加入了具有宣叙性质的乐句与乐段,使用具有节奏型的旋律,令音乐层次分明。
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一共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15小节,降G大调,2/4拍,以弱音(p)起唱,旋律平静忧郁呈下行走向,节奏舒缓,表现出托斯卡哽噎着倾诉内心的煎熬。第二部分是16-39小节,转为降E大调,4/4拍,旋律线条逐渐拉开,多次使用同一个音不同节奏型来体现出托斯卡喃喃自语的感觉,全曲第一次出现“perché,perché,Signore”时托斯卡在哀求上帝,为第二次的“perché,perché,Signor”到达情绪最高点与全曲最高音而作为铺垫,力度渐强至非常强,此时托斯卡的情绪不再是哀求上帝怜悯,而是转为怒斥命运的不公,随后声音力度减弱渐慢,托斯卡的情绪由愤怒斥责转为对现实的绝望与无奈。这首女高音咏叹调一方面表现出了女主角托斯卡的敢爱敢恨的性格,一方面表现出她面对残酷现实时内心的挣扎与因无奈而妥协,整首咏叹调的音乐旋律优美而忧伤,抒情而又饱含激情,使情感更加真实感人,极具感染力和戏剧性。
(二)托斯卡的角色塑造
歌剧《托斯卡》一共有三幕,在这部歌剧作品中,人们生活在一个大革命的动荡时期。第一幕画家卡瓦拉多西碰上逃狱的政治犯,正义的卡瓦拉多西偷偷藏起政治犯时女主角托斯卡正好来寻他,在别有用心的警长的挑拨下,托斯卡误会了深爱的恋人与他人幽会,致使警长斯卡尔皮亚找到机会抓走卡瓦拉多西。托斯卡对画家热烈真挚的爱情表现出她憧憬爱情的单纯善良,但因听信他人挑拨而心生嫉妒和猜疑,接而直接质问恋人对自己的真心,展现出托斯卡善妒的一面。
第二幕中托斯卡因恋人陷入困境不得不去求警长斯卡尔皮亚,面对警长斯卡尔皮亚拿恋人的性命进行要挟和逼迫,托斯卡既无助又痛苦,唱起了经典唱段《为艺术,为爱情》,斥责现实的残酷与命运的不公。托斯卡为了恋人只能应承了他的条件,在警长斯卡尔皮亚想要上前搂抱她时,急中生智拿起桌上的匕首将他刺死,表现出托斯卡敢爱敢恨、勇敢斗争的性格。
第三幕是画家卡瓦拉多西的处决,托斯卡跟恋人说是一个假死刑,要他听到枪声装死,但人群散去后来到恋人身边的托斯卡才察觉自己上了当,警长的手下们也赶来拘捕托斯卡,此时悲愤不已的托斯卡跳楼自杀。这一幕展现出托斯卡为了爱情无所畏惧地与恶人进行斗争。
歌剧作曲家普契尼以在动荡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的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与真实情感为题材,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与压迫。普契尼笔下的托斯卡渴望爱情、对爱情真诚,信奉上帝、对宗教虔诚,却要面对现实的残酷与威逼,勇敢斗争仍然躲避不掉悲哀的命运,最终殉情。歌剧《托斯卡》以一个个曲折的故事发展,表现出女主角托斯卡单纯心善、猜疑易妒、爱憎分明、忠贞勇敢的各种性格特质。
三、歌剧《托斯卡》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情感表达
在演唱声乐作品时,演唱者通过内心情绪与肢体动作来抒发歌曲的情感,想要令内心情感与肢体动作的表达能够相互融合,需要我们进行学习与训练。我认为情感表达除了需要有演唱技巧的支撑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内心情感与肢体动作和表情的表达,缺乏内心与外表情感的表达,对于听众来说就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发声机器。
(一)内心情感的表达
每一个作品都有其想要表示的意义,作为演唱者,我们需要将歌曲中每一处细微的情绪变化了解清楚并准确抒发出来,要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演唱水平,通过演唱技巧的运用将作品的情感呈现出来。
谱例1:(第1-9小节)
托斯卡受到警长斯卡尔皮亚的逼迫后,为了救心爱的恋人不得不答应他的要求,与此同时托斯卡又对此遭遇感到十分愤怒与无奈,从而唱起唱段《为艺术,为爱情》来向上帝倾诉。歌曲进入时谱面标记的dolcissimo con grande sentimento,表示演唱音色要柔和的并且情绪要给人多愁善感的感觉,第一句演唱时要以弱的力度进行演唱,第一句“Vissi d’arte,vissi d’amore,non feci mai male ad anima viva”(为艺术献身,为爱情献身,我真心地爱护所有生命),在演唱这个部分时,为了表达托斯卡虔诚地向上帝倾诉自己纯真善良的内心,我用一种像是轻声地诉说自己的真心的感觉来表达这种情感。
谱例2:(第10-15小节)
到了“Con man furtiva quante miserie conobbi,aiutai”(对待世上遭遇苦难的人们饱含着真诚)这一句是托斯卡情绪上的首次小爆发,这一句的旋律走向是从高往低走,显示出了此时的托斯卡在情绪小爆发后想起是在向上帝倾诉而慢慢控制情绪。
谱例3:(第17-20小节)
进入转调后,托斯卡诉说自己对上帝的虔诚,罗列自己忠诚的作为,“Sempre con fésincera,la mia preghiera ai santi tabernacoli salì”(永远会是虔诚的信徒,会常向上帝祷告奉献我纯净的灵魂),我之前演唱这一段时会想象在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真心,借此情绪来抒发出托斯卡向上帝诉忠诚的这种情感。
谱例4:(第23-27小节)
全曲第一次出现“Nell’ora del dolore perché,perché.Signore,perché me ne rimuneri così”(到了现在这种沉痛的时刻,因何上帝要对我如此残忍绝情),这里托斯卡的情绪是愤怒且不解的,带有向上帝质问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演唱的时候既要带有愤怒的情绪,也要带着委屈的情绪来演唱。
谱例5:(第33-36小节)
直到全曲情绪最高潮的部分,也是第二次出现“perché,perché,Signor.ah”(为何,为何啊,上帝),托斯卡的情绪再也抑制不住了,恋人卡瓦拉多西的性命和自由、警长斯卡尔皮亚的威胁使她情绪迸发,由向上帝苦苦倾诉转为对残酷遭遇的不满而质问上帝。这一部分是全曲难度最高的地方,我之前演唱这部分时没能将音乐和情绪的这种张力表现出来,情感表达得不够到位。这一句的最高音也是全曲的最高音,必须要将情感完完全全地抒发出来,之后我再唱这一句时加入了哭腔进行演唱,脑子里想着经历过的被压迫被欺负的事情,将自身的情绪代入到非常痛苦难过的状态中来进行演唱。
谱例6:(第36-37小节)
到了最后一句“perché me ne rimuneri così”(因何对我这般残酷无情),托斯卡的情绪冷静下来后只剩下对残酷现实的绝望与无奈,此时的情绪是充满痛苦绝望的,要有一种对不幸的遭遇无能为力的感受。
这首作品从学习到演唱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问题,在表达歌曲情感方面就遇到过许多困难,每个歌者对一首作品的领会和演绎都不相同。我一开始是大量观看这首唱段不同演唱家的版本,这样能让我快速理解唱段的内容和情感。在观看过众多演唱版本后,我在网上搜索整部作品的资料进行观看和理解,在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之后,再根据自身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合理的演唱。我认为想要表达角色的情绪和感情,必须要靠想象,想象自己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时的心情,想象自己就是这个角色,遇到这种事情的情绪还有感情又应该是怎么样的。
(二)肢体动作的表达
作为歌剧演唱者,除了会“唱”还要会“演”。在歌剧演唱中,肢体动作与神情对情感的传达十分关键。观看歌剧演出的人群有很多并不懂得这部歌剧的语言,但是通过歌剧演员的表演还有肢体动作的表达,观众能明白歌剧中发生的事情,能因为音乐旋律的感染和演员的表演而感同身受。
表情是情感表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观众能通过演员的神情最直观地感受此刻角色的情绪,演员的表情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若是演员的表演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如何去打动观众呢,所以表演要有真实感和感染力。眼睛是情感的源泉,想要抒发内心的情感,眼神是十分重要的。眼神灵活轻巧表达愉悦的情绪,蹙眉瞪眼表达愤怒的情绪,眼神迷茫忧郁表达悲伤的情绪,眼神空洞无神表达内心绝望的情绪,眼神飘忽不定表达心虚的表现。
表演是融表情与肢体为一体的,表情真切有感染力,肢体动作也要自然且合理。在跟随导师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导师时常教诲:要自如并自然地演唱,动作、声音不能僵硬,要符合情绪,不要夸张也不要拘束,将情融入声、以声达情。为了导师所说的“自如地演唱”,我多次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肢体动作,即使只是简单的抬手与落手的动作,也要跟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不能过快或者过慢,否则会影响情绪的表达和演唱。
每一位演唱者都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对作品进行处理与二度创作,表情与肢体动作的表达更是为了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服务,从内至外地表达作品的情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乔治乌在演唱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中,会有时常倚扶道具或墙壁的动作,有手抚着胸口的动作,有握拳的动作,时常微微昂着头望着远方歌唱,这些都是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来衬托出女主角托斯卡当时极度痛苦绝望的心境。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在演唱此唱段《为艺术,为爱情》中,跪在地上进行演唱,表情痛苦悲伤,双手随音乐旋律的变化时而抬起落下,时而捂着胸口,在某几个换气点用鼻子抽泣来体现女主角托斯卡的悲伤情绪,她通过这些表情和肢体动作感染观众,令观众感受到女主角托斯卡的无助与绝望。
四、歌剧《托斯卡》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技巧
声乐演唱中情感和技巧相辅相成,演唱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垫脚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通过演唱的技巧来呈现。想要有一个好听的音色,对声乐的演唱技巧要有一定的把握,例如气息的运用、共鸣腔体的位置、语言的咬字和语气等。
(一)气息与共鸣
气息和共鸣是声乐技巧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根据作品的需要、旋律的起伏以及情绪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我经常会根据音乐旋律的曲调来进行不同的气息训练,想要表现欢快的情绪,我会训练一些轻盈敏捷的跳音音组;想要表现忧伤的情绪,我会训练一些均匀连贯的连音音组等。
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旋律比较抒情,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整个唱段的情绪复杂多变,随着音乐和情绪的变化,演唱的气息共鸣以及音色也随之变化。
谱例7(第3-11小节):
为了表现托斯卡无可奈何、内心纠结地向上帝表达自己的虔诚,谱例中第一句“Vissi d’arte,vissi d’amore”(为艺术献身,为爱情献身),要以弱的力度开始演唱,更多地使用到头腔的共鸣,给人一种托斯卡在轻轻地哭诉的感觉。弱唱是非常有难度的演唱技巧,我在练习这个部分时,为了能更方便快捷地找到头腔共鸣的感觉,经常会练习哼鸣来找高位置共鸣的感觉,找一根蜡烛持续吹动火苗来检验气息是否均匀。
谱例8(第12-14小节):
直到谱例中“quante miserie conobbi,aiutai”(对待世上受难的人们满怀真诚)这一句时,托斯卡因遭受的苦难而悲痛不已。谱面上第12小节和第13小节的音符上标记了重音和保持音符号,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流动,腔体要打开,唱出音乐的张力感,与前面的情绪对比要强烈。
谱例9(第17-21小节):
转调至降E大调后,作曲家使用了大量的三连音节奏型进行创作,利用宣叙的形式让女主角托斯卡以说话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从“Sempre con fésincera”(永远是虔诚的信徒)开始,对于女高音来说这部分旋律在混声区,音量还是保持在一个较弱的力度演唱。我在练习这一部分时,为了不在唱混声区的音时气息虚掉,腔体的位置要保持住不能随意晃动,加入更多胸腔的共鸣,像打开喉咙说话时的状态那样自然地进行演唱。
谱例10(第23-27小节):
第23小节的“Nell’ora del dolore perché,perché.Signore,perché me ne rimuneri così? ”(到了现在这种沉痛的时刻,为何上帝要对我如此残酷无情),作曲家在这一句中使用了连续的三连音变奏节奏型,根据旋律的律动以及韵律来演唱出抽泣、哭诉的感觉,气息连贯并张弛有度。
谱例11(第33-35小节):
到第33小节“perché,perché,Signore.”(为何?为何?上帝)时到达整首乐曲的最高潮,力度是该唱段最强的部分,这一句与上一次出现的“perché,perché,Signore”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托斯卡的心境从不解而倾诉变为不满而质问,同一句词,第二次的“perché,perché,Signore”情绪要释放出来,我在唱这一句时,用上气息去推动声音,加入更多头腔共鸣。在第35小节的这个“ah”,每个演唱者的理解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女高音歌唱家安吉拉·乔治乌在演唱这个“ah”时是逐渐减弱的,而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在唱这个“ah”时是先弱再渐强再渐弱的,都是表达了女主角托斯卡极度悲伤的哭泣声,此处的弱唱非常考验演唱者的演唱水平,要注意气息的把控和头腔共鸣的集中。
谱例12(第36-37小节):
到第36小节“perché me ne rimuneri così?”(为何对我如此冷酷无情)时情绪冷静下来,托斯卡的心境从愤怒不满转向痛苦无奈,演唱时要带着哭腔,情绪收敛下来。我在演唱最后的这一句时十分注意情绪,这一句作渐慢渐弱的处理,气息、声音和头腔共鸣相配合。
在我学习与练习演唱这首唱段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吸气太慢会在进拍子时没对上拍,头腔声音位置总是不稳定,气息僵硬导致情感无法抒发等。经过我的实践和体会,吸气太慢对不上拍,可以练习口鼻同时瞬吸,训练形成习惯之后就有助于气息的使用了;头腔位置不稳定,我使用的方法是找哼鸣的感觉将旋律先用慢速练习,熟练后慢慢加快回原速;为了解决我的气息僵硬问题,我会用旋律的音以叹气的方式来进行练习,叹气的感觉有助于我们找到使气息流动的感觉。
(二)咬字与语气
意大利语字母总计21个字母和5个外来字母,此中有5个元音字母,16个辅音字母。掌握意大利语字母的发音、发声位置、发声时口腔状态,以及了解意大利语的语调、说话的语气,对于我们学习意大利语的声乐作品来说非常重要。
图例13:
很多声乐学习者在学习意大利语作品演唱时会有咬字的一个问题,大多数可大概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咬字不清晰,听起来含混不清。这种情况下想要改善咬字问题首先必须要掌握意大利语元音和辅音的发音,要将意大利语的发音清楚地发出来,我在学习意大利语发音时,常常对着镜子仔细观察发音时的嘴型与分辨发音是否准确,发音准确后练习演唱的作品,再以同样的方式来检测自己的咬字是否准确。
另一种情况是咬字过于紧张,听起来不自然且费力,并且运用于演唱时会使声音的位置降低,甚至可能会使下巴使劲,舌根音加重。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在练习意大利语发音时用手背轻轻托着下巴,对着镜子检查在发音时是否下巴使了劲去顶手背,是否为了追求咬字清晰嘴唇过于紧张用力,笑肌应该积极抬起而不是僵硬的,那么此时的状态去咬字就会有所改善。
不仅咬字要准确,语气同样也特别关键。意大利语的语气有升有降,在学习演唱之前应该要先学会朗读歌词。例如我们日常说话的语气,都是有轻也有重的,也不是一直都在同一个语调上,而是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演唱时也要将语气带入,否则就像一个毫无感情的人偶在演唱。
开头的“Vissi d’arte,vissi d’amore”(为艺术献身,为爱情献身)这句开始时要求以弱的力度演唱,开头“vi”的咬字要轻,气息要控制好的同时轻咬下嘴唇像吹气一样运用头腔共鸣发出,开头直到“Con man furtiva”时这部分咬字要在腔体中咬字,元音与元音之间咬字的转换要自然,不然可能会因为咬字的转换不自然而导致声音的位置与音色会有所改变。直到“quante miserie conobbi,aiutai”(真诚对待世上受苦的人们)时女主角托斯卡进入了第一次情绪的爆发,整个歌唱的状态是打开且积极的,咬字时要注意不要为了咬字清晰而明显地去做嘴型,这样不仅会使歌唱的状态变得更加僵硬不自然,还会唱不出这部分的歌词的语气和表达想要的情绪。
进入转调部分后,有一段是女主角向上帝倾诉自己的虔诚,有几句使用了同一个音不同节奏型的旋律,例如“la mia preghiera ai santi tabernacoli salì”(会常向上帝祷告奉献我纯净的灵魂)和“Diedi gioielli della Madonna al manto”(我常以珠宝来装饰圣母的衣襟)这两句带有宣叙的语调,要更加注重歌词的咬字和语气,这部分的旋律大部分在中音区,咬字清晰但口腔部分不能有多余的劲,否则声音的位置容易改变。在“Nell’ora del dolore perché,perché.Signore”(在这悲痛时刻,为何,为何啊,上帝)这一句中有同音的三连音变型节奏,要注意这个节奏型的重拍,还有发弹舌音的“r”,不要为了刻意发弹舌音而将整个声音的位置拉下来,同样到了全曲情绪最高潮的“perché,perché,Signor.Ah”(为何,为何啊,上帝。啊)这一句时,要将质问的语气唱出来。演唱最后一句“perché me ne rimuneri così?”(为何这样对我冷酷无情)时,要将力度放轻,咬字清晰但口腔不使多余的劲,带着一种埋怨的语气来演唱。
为了找到意大利语发音的感觉,我在网上搜索歌曲的范读版本,一遍又一遍地听还有跟读,在大致学会朗读歌词之后,我会一边读歌词一边录音,然后与范读作比较找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再一次又一次地纠错。正确的发音能帮助我们高效地学习歌曲,注重咬字与语气也能有利于把握歌曲的情感。
总 结
歌剧是一门非常具有魅力的艺术,无论是歌剧中的声乐、器乐、舞蹈还是舞台设计都具有浓烈的戏剧性,对于学习声乐的人具有十分大的吸引力。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作曲风格既受到了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也在真实主义风格领域占有他的一席之地,歌剧《托斯卡》是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其音乐风格柔美抒情却极具戏剧性,对声乐学习演唱者来说非常具有研习意义。
声乐演唱是“演”与“唱”、“声”与“情”相结合的,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有分析作品音乐风格和调式调性、理解作品背景和情感并娴熟运用演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能力。配合笔者通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和演唱的心得体会,以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作为论文探讨的例子,剖析剧中女主角的风格特点,细致整理女主角著名唱段的情感表达及演唱技巧。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以歌剧选段《为艺术,为爱情》作为研讨对象,着重对该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进行分析,以解析作品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掌握角色的塑造等方法挖掘作品的音乐艺术特点,进一步地比较及研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紧密融合起来。演唱者只有具有研究作品的水平,对作品有共情的能力,还有运用演唱技巧来展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才能达到演唱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林海鹏. 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色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7
[2]董千策. 论普契尼歌剧中悲情色彩人物的形象塑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宫妮. 歌剧《托斯卡》中对女主人公人物性格特征及情感的分析与处理[J]. 艺术研究,2016(01):22-23
[4]魏昊. 普契尼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7
[5]汪芮. 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贺艺戎. 中外女性悲剧角色“托斯卡”与“子君”音乐形象的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7]张钎泊. 普契尼歌剧女主角艺术形象塑造及咏叹调演唱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5
[8]孙菲. 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演唱版本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9]张双瑶. 托斯卡的唱段《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研究[J]. 黄河之声,2015(15):79
[10]王英阁. 论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与歌唱技巧的关系[J]. 北方音乐,2019,39(05):69-70
[11]张舟. 试论声乐演唱中的声与情[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12]徐淑慧.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浅谈[J].音乐时空,2015(20):54
[13]黄茜.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与技术[J]. 戏剧之家,2019(03):72
[14]屈丽颖. 刍议美声演唱中技巧和气息的应用对情感表达的影响[J]. 科技风,2019(34):213
[15]高睿阳. 歌唱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7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