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实际情况来,《林冲夜奔》是以昆曲为基础,融合多种了音乐元素古筝曲。在悠扬的曲调中,演奏者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文章通过研究古筝艺术中昆曲元素的运用,从作品的艺术特征、演奏方法以及筝乐艺术的现状及特点展开深入探究, 并对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林冲夜奔;昆曲;演奏技巧;古筝艺术的发展
随着古筝艺术的发展,古筝曲目的创作者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筝曲质量大幅度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筝曲的创新范围越来越广,具体包括曲式结构、演奏技法以及调式调性等领域。在其影响下,其取材范围也变得更为灵活。以《夜深沉》、《秦土情》为例,该类筝曲中均含有戏曲元素。此外,《云岭画音》也属于较为特殊的筝曲。在这些乐曲的影响下,筝曲的发展方向变得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许多代表性音阶均称为筝曲借鉴元素。以苦音和欢音为例,在筝曲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不仅如此,音头与润腔也属于筝曲常见的借鉴元素。另外,许多创作者结合戏曲旋律特点,改编成了全新的古筝曲。在这其中,《入漫》、《如是》、《枫桥夜泊》以及《林冲夜奔》均属于改编筝曲。在戏曲旋律的影响下,筝曲的表现力也会得到强化。在众多创作者的努力下,古筝艺术逐渐成为音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林冲夜奔》中昆曲元素的具体运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昆曲元素在《林冲夜奔》中的占比较大。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以《宝剑记·夜奔》为基础,完成了《林冲夜奔》的创作。除此之外,唱腔、润腔等元素也该筝曲中拥有极高的占比。
在创作过程中,其曲牌体是由诗词构成。与此同时,每首筝曲的牌名各具特色。不仅如此,其唱式与结构截然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曲牌与套曲共同构成了折戏。
从实际情况来看,故事情节会对乐曲构成较大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整首筝曲大致分为雪夜、怒火、孤寂以及落草等内容。
(一)引子部分:昆曲元素【新水令】曲牌的采用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以新水令为基础,完成了雪夜部分的创作。与此同时,两首曲子存在许多共性。以第10及11小节为例,其“re-mi-do-si-la”等旋律音组均存在于《新水令》。
(二)夜奔部分: 昆曲元素【雁兒落】和【得胜令】曲牌的采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作者以《德胜令》与《燕兒落》为基础创作了夜奔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夜奔部分与昆曲曲牌旋律存在较大的共性。在演奏过程中,其短摇频率极高。因此,演奏者可以利用音头演唱法处理短摇。在起声阶段,演唱者的“喷口”及“音头”出现频率极高。究其原因,演唱者能够利用音头反映出剧中人物的心境,既愤怒、焦急以及忐忑等情绪。在演奏过程中,左手部分与昆曲伴奏乐器存在一定的共性,而空拍可以模仿伴奏中的锣音。与此同时,伴奏音形在第二段中,始终处于不变的状态。而倍低音6和弹奏低音6均由左手弹奏。在这种情况下,筝曲能够模仿单皮鼓进行演奏。北曲曲牌是《宝剑记·夜奔》的创作基础。在创作北曲时,作者借鉴了宫商角徵羽,并添加了Fa和Si。不过,上述音节应用于弱拍。以《林冲夜奔》为例,Fa和Si往往属于经过音。
(三)暴风雪、急进部分昆曲元素的体现
由于林冲遭受压迫,不得不落草为寇。因此,作者要融入《新水令》中的部分元素,使节奏变得更加紧凑,进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保持曲调的流畅,又能体现出林冲的忐忑与不安。
二、筝曲《林冲夜奔》的结构分析
根据故事情节来划分曲式结构的筝曲《林冲夜奔》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夜奔、孤寂、雪夜以及愤慨。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对夜奔环节进行划分,使其变得更加流畅。
(一)引子部分
这里表达了林冲被奸臣所陷害,被迫离开,内心悲痛愤懑、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是乐曲的1至17小节,该段旋律采用A羽清乐调式,以较慢的节拍速度,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这一部分对摇指的使用较为广泛,音区基本在低音区相对比较沉重,低沉。形象的表达了林冲内心的情绪,仿佛在诉说、在感叹回忆,同时又充满了悲愤与无奈,是这首曲子的难点。另外,作者以筝乐艺术为基础,融入大量昆曲元素。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作品质量。
(二)夜奔部分
刻画的是林冲惶恐不安的心情、以及在深夜奔梁山的急迫心情,是乐曲的18至145小节,调式从A 羽清乐转变为了A羽。是最具典型的昆曲风格,这一段节奏和演奏技巧都比较多变,因此又分为两段。第部分为18至82小节,该段旋律采用短摇技巧,以132的节拍速进行弹奏,并将带音头与空拍做到紧密结合。因此,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提高旋律节奏,增强筝曲的表现力,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演奏者也要把握时机,不断烘托气氛。前面的旋律为第二部分做好了铺垫,该段是96到145小节,采用了较多空拍元素,并将节拍速提高到184。此段旋律较为急速,使得情感进一步升华,直观的反映出林冲夜中逃跑的不安与惶恐。
(三)暴风雪部分
表现出林冲在风雪夜疾走虽然遭遇困难险阻依然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英雄形象,是乐曲的146至247小节。这一部分也是一个相对自由的乐段,高八度的位置反复了一次,篇幅较短。这部分留给演奏家自由发挥的空间幅度比较大。大量的短摇、长摇和扫摇,让音乐形象更加饱满,自然的模仿暴风雨的形象把音乐推向一个高潮。
(四)急板部分
描绘了林冲最终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奔向梁山的英雄豪侠气魄,是乐曲的148至247小节,该段旋律采用C宫清乐的调式,在演奏过程中,对演奏者指法有着较大的要求,多次使用托劈,右手要做到大撮八度。此段选用快板模式,急速的节拍渲染了激动高昂的气氛,表达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尾声大搓和刮奏的复加更加深化情感。
三、筝曲《林冲夜奔》的演奏技巧
从实际情况来看,《林冲夜奔》是极为优秀的筝乐作品。需要注意的是,该筝曲的作者是王巽之。在创作过程中,王先生结合部分戏曲特点,完成了《林冲夜奔》的创作。
(一)长摇在(慢板)中的运用
“长摇”: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采用中二拍以上的遥指被称为长摇。而演奏者要想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就要保证指摇在弹奏过程中均匀有力,双手相互配合,通过高低声部表达出跌宕起伏的内心情感。指摇在浙江领域较为流传,是当地古筝学派的独特演奏技法之一。该技法与大指大小关节的快“托”“劈”有着明显区别。简而言之,指摇是右手大指的甲片在手形自然半握掌、食指撑住大指,以腕为轴的快速往返摆动,由于此技法能调动臂、腕的力量,故力度较大,触弦频率较快,并能保持持久。乐曲慢板中‘7’音到‘1’长摇和手指力度相结合,配出以颤音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呐喊,无奈的叹息声的感觉,虽然愤怒担又无可奈何的叹息。长摇这一技法,将乐曲凄厉悲愤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能够保持高频率的弹奏,使旋律变得更加紧凑。
(二)短摇、快四点在(夜奔)中的运用
短摇: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把握演奏时机,合理的运用遥指技法。需要注意的是,其节奏型为pp..。在弹奏时,该指法节奏感极强。
快四点: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采用的四个快速组合技法,具体包括勾、托、抹、托。需要注意的是,该技巧相对欢快,能够帮助观众放松精神,更好的享受音乐盛宴。
快夹弹: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采用托技法和快速摸等技巧,提高筝曲的流畅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演奏技巧出现频率极高,演奏者要采用夹弹法,完成不同指法的过渡。在转换节奏时,能够体现出林冲忐忑不安的心理。随后,再与“快四点”进行融合。通过这种方式,使旋律变得更加流畅。
(三)扫摇在(暴风雪)中的运用
扫摇: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灵活运用大指和中指,完成筝曲的弹奏。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者要练好遥指技法,再融入扫指技法,逐步提升弹奏质量。
以暴雪部分为例,演奏者要体现出林冲匆忙赶路时的心态。简而言之,林冲脱险之后,怀着忐忑与焦虑的情绪直奔梁山。而演奏者要结合曲调,将忐忑与焦虑的情绪展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者要自行把握时机,适当地自由发挥。究其原因,演奏者必须掌握烘托气氛的诀窍,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演奏效果,又能增强审美体验。
(四)点奏、大搓在(急进)中的运用
点指: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用双手食指进行操作。简而言之,演奏者在勾弦时,要用右手食指完成。而在摸弦时,要用双手食指完成。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弹奏效率,使筝曲变得更加流畅。对于作品而言,整个曲调的旋律极为宏大。在此基础上,演奏者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也能体现出林冲受到压迫后,终于奋起反抗,前往梁山落草时的无奈及愤慨。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情绪会产生波动,而演奏者要把握时间节点,尽量增强古筝演奏的效果。
四、古筝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一)把握审美特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筝乐艺术的诞生时间较早,发展周期极长。需要注意的是,筝乐艺术的作品风格极为特殊,吸引了大量音乐爱好者。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在此基础上,筝乐艺术要以时代审美为基础,不断调整作品风格。简而言之,传统的古筝艺术较为中正平和,作品风格较为写意,而西方音乐截然相反。网络覆盖率的增长,使大众接触到了西方音乐。在其影响下,大众的审美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筝乐艺术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筝乐艺术必须吸纳其他音乐元素,积极创新作品形式,逐步增强筝乐艺术的影响力。不过,任何筝乐作品都要以古筝艺术为基础,绝不能舍本逐末。除此之外,演奏者还要规避形式大于内容,尽量提高作品质量。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建议筝乐艺术界也要学习传统古筝艺术,对经典作品展开深入探究。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又能优化审美特征,逐步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二)明确发展方向
对于筝乐艺术而言,其受众数量较少,商业潜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古筝艺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XX要发挥主导作用,增强筝乐艺术的宣传力度,逐步扩大受众数量。而筝乐艺术界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具体包括规范与融合。简而言之,筝乐艺术要吸纳多种元素,创作出全新的筝乐作品,进而增强影响力。究其原因,任何文化的传承都要吸纳其他元素。与此同时,许多创作者积极学习西方音乐文化,并将其融入筝乐艺术当中。在这种情况下,筝乐作品的质量直线上升,令无数观众为之陶醉。除此之外,任何世界性乐器都会采用规范化发展形势。而筝乐艺术的演奏标准并不统一,严重影响了筝乐艺术在音乐界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筝乐艺术界要构建规范化体系,具体包括筝乐谱、弹奏技巧以及弹奏仪态等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使筝乐艺术变得更加规范,从而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
(三)彰显民族精神
从实际情况来看,筝乐艺术的核心要素是民族性。究其原因,筝乐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筝乐艺术逐渐成为推动音乐发展的核心支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大众的审美标准变得愈发多元化。而古筝的学习难度较大,练习周期极长,很难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不过,古筝艺术既可以修身养性,又能体现民族精神。因此,XX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对筝乐艺术实施资源倾斜。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筝乐艺术的发展,进而发扬文化自信。另外,国内的古筝艺术家也要走出国门,积极学习国外的乐理知识,提升自身音乐素养。
简而言之,古筝既是传统乐器之一,又是彰显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因此,推动筝乐艺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国民审美水平,并获得国外筝乐艺术界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XX要承担更多责任,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学习筝乐艺术,使古筝艺术得到传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冲夜奔》是筝乐艺术的代表作。演奏者利用激昂的曲调,将林冲走投无路,被迫落草的心境描绘出来。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将封建社会的黑暗呈现给观众,增强演奏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该筝曲悠扬动人,获得了大量筝乐艺术者的追捧。从实际情况来看,《林冲夜奔》是极为优秀的古筝曲目。究其原因,其曲调与故事情节非常契合。与此同时,作者在筝曲中融入了点指、扫摇、快四点、摇指以及长摇等指法。在此基础上,筝曲的发展方向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以《宝剑记·夜奔》为基础,将筝曲与昆曲的特点进行融合,进而完成了《林冲夜奔》的创作。需要注意的是,该筝曲节奏紧凑,极富有感染力。因此,演奏者要将林冲忐忑与焦虑的情绪展现出来。在《林冲夜奔》的影响下,为创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使筝曲的发展方向变得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李涵涵 . 筝曲《林冲夜奔》中昆曲元素的运用与演奏探析 [J]. 《戏剧之家》2019 .27
[2] 徐子晶 . 从筝乐功能的变迁看古筝在上海的发展 [D].上海音乐学院 ,2016.
[3] 张静嘉 . 古筝名曲《林冲夜奔》赏析 [D].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 ,2009(01)
[4] 杨瑾怡 . 从《林冲夜奔》谈扬琴演奏技术的运用及发展 [D]. 中央音乐学院 ,2016.
[5] 崔岩 . 民族音乐《林冲夜奔》的接受美学研究 [D].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
[6] 王 中 山 . 论 古 筝 演 奏 中 手 心 的 运 用 [J]. 中 国 音乐 ,1998(03):69+68.
[8] 樊艺凤 . 审美变化与中国现代筝乐的创作和发展 [J].中国音乐学 ,2002(01):117-125.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