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华集团简介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华集团)是在1995年10月经xxxx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属中央直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煤为基础,集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供应商。主营xxxx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开发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并在电力、热力、港口、铁路、航运、煤制油、煤化工等行业领域投资、管理;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神华集团所属企业在上述行业领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总部设在北京。由神华集团独家倡议创立的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海上市。神华集团在2015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96位。
(二)神华集团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
神华集团树立积极负责的社会责任观,自 2008 以来,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首次发布标准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至今其官方网站以连续发布八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文主要参考最近三年2013-2015 年这三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主题始终围绕绿色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内容结构基本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规范要求,结合神华集团的发展战略而制定,详情见下表 1:
表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名称篇幅对比
时间 | 报告名称 | 篇幅 | 是否经第三方审验 |
2013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 52页 |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评级 |
2014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让能源清洁 让生活改变 | 84页 |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评级 |
2015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神华能源 让天蓝 地绿 水清 | 91页 |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评级 |
资料来源:神华集团官网社会责任报告手工整理
表2 2013-2015年神华集团关键绩效
指标名称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营业收入(亿元) | 3,678 | 3,249 | 2,364 |
利润总额(亿元) | 785 | 640 | 318 |
纳税总额(亿元) | 674 | 580.9 | 485 |
资产总计(亿元) | 8,827 | 9,286 | 9,314 |
研发资金投入(亿元) | 25.89 | 23.39 | 27.34 |
安全生产投入(亿元) | 74.66 | 69.00 | 63.91 |
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 | 0.004 | 0.019 | 0.0045 |
本安体系一级达标单位(个) | 46 | 55 | 57 |
表2 2013-2015年神华集团关键绩效(续)
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件) | 0 | 0 | 0 |
举办各类培训(期) | 3,361 | 2,731 | 6,946 |
员工参加安全培训(万人次) | 45.18 | 22.67 | 98.10 |
节能环保资金投入(亿元) | 70.70 | 72.57 | 57.90 |
其中:环保资金投入(亿元) | 59.60 | 58.64 | 36.10 |
节能资金投入(亿元) | 11.10 | 13.93 | 21.80 |
万元产值综合消耗(吨标准煤/万元) | 2.52 | 2.56 | 3.27 |
环保培训(期) | — | 4 | 4 |
参加环保培训员工(人次) | — | 234 | 320 |
二氧化硫减排量(万吨) | 4.60 | 6.97 | 9.15 |
氮氧化物减排量(万吨) | 17.40 | 16.19 | 13.80 |
化学需氧排放量(万吨) | 7,272.4 | 5,600 | 5,840 |
化学需氧减排量(万吨) | 1,595.2 | 672 | 760 |
废水产生量(百万吨) | 245.8 | 378.4 | 389.2 |
全年消耗新鲜水(百万吨) | 685.6 | 365.1 | 361.2 |
万元产值耗水量(吨/万元) | — | 12.6 | 17.1 |
原煤洗选新鲜水耗(立方米/吨) | 0.04 | 0.03 | 0.03 |
综合利用废水量(百万吨) | 201 | 201.9 | 209.3 |
煤矸石产生量(万吨) | 4,610 | 4,658 | 4,285 |
煤矸石综合利用量(万吨) | 720 | 711.3 | 524 |
火电业务单位发电新水用量(千克/千瓦时) | — | 0.81 | 0.76 |
海水淡化产生的水资源量(万吨) | 829 | 930 | 1,254 |
风电发电量(亿千瓦时) | — | 98.2 | 106.34 |
火电发电量(十亿千瓦时) | — | 287.67 | 277.82 |
对外捐赠总额(亿元) | 0.88 | 5.2 | 2.4 |
神华公益基金会捐赠总额(百万元) | 229.49 | 154.19 | 208.40 |
神华公益基金会员工志愿者注册总人数(人) | 968 | 965 | 969 |
神华志愿者服务人次(万人次) | 19 | — | 10.5 |
资料来源:神华集团官网社会责任报告整理
通过以上绩效对比分析,我们从以下方面分析神华集团的社会责任:
1.对股东的责任
由于煤价下调而成本增加,由神华集团的年度财务报表计算可知,,神华集团的由于营业收入在2015-2015期间下跌较多,所有者权益净利率也由12.57%降至4.04%。但神华集团仍积极承担对股东的责任支付股利。
2.对员工的责任
神华集团增加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对员工的生命健康负责:公司与科研院校互助开展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以科技手段保护员工健康,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增强员工防护意识,定期为员工进行体检,建立健康安全档案,重视员工心理健康,举办员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并且举办各类培训期数由2013年的3,361期升至2015年的6946期,员工参加安全培训的人数由45.18万人次升至98.10万人次。由于对员工本着负责的态度,2013-2015年并未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一直保持较低的比率。
3.对客户的责任
由2013-2015年的绩效对比可以看出,研发资金投入由25.89亿元升到27.34亿元,提供风能等清洁能源并开设环保培训课程以促进技术的创新。神华集团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环保的绿色能源,走“质量效益型”和“创新驱动型”企业之路。
4.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神华集团积极奉献神华爱心,发展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例如建设爱心学校,捐赠爱心图书,积极改善业务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主动维护公共设施,改善社区交通、卫生医疗、电力和水利等基础条件,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2013-2015年对外捐赠总额由0.88亿元增至2.4亿元,其中在2014年达到5.2亿元。
5.对其他XX部门的责任
神华集团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义务,例如自觉纳税,2015年神华集团缴纳所得税费用118亿元,纳税总额485 亿元。
6.对生态环境的责任
公司将污染防治列入生产经营目标,通过设施改造、强化监测等手段,采用国际煤炭产业的前沿技术,不断提升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化石燃料的减排量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降低“三废”产生的环境影响,实现污染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三)神华集团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披露框架不够完善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所在社区和债权人也是属于利益相关者重要的两个方面,神华集团对此方面披露的内容并不多。总体看来,并非只有神华集团在社区服务和维护债权人利益方面做的不好,主要是当前我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披露或必需披露的内容没有非常细节的要求,导致很多企业没有相应的依据规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所以就忽视了对某方面的责任信息披露。
神华集团的披露框架并没有将企业承担的社区责任单列一个部分详细揭露,只是零散的分布于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对社会和谐的责任中。对社区的责任并不仅仅只满足于一定的物资援助,最重要是从企业的身边做起,降低企业对周边社区的消极影响,为所在地区的公众谋福利,提升当地就业状况,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消除“三废”。这方面神华集团披露的内容比较零散,也没有足够的量化指标,没有形成单独的板块进行披露,这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2.负面信息披露不足
神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煤炭生产企业集团,拥有众多的煤炭生产基地,而且煤炭生产行业是高危险产业,目前安全技术还不够先进,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是常见的,但企业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间接后果披露不足,没有阐明事故责任和后续的处罚结果,使得利益相关者很难了解事件的后续进展。
这些负面信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应该对此进行全面的揭露,详细揭露有关事件发生的情况,造成的损失和后续处理等,这种“报喜不报忧”在行业内似乎是一种不成文的共性,究其原因是相关部门监管不严,害怕引起社会舆论的压力。但是一个成熟企业应该负责任的陈述事实,而不是掩盖负面消息,这样做只会让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工作对其失去信任,即使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正面消息也会被冠以虚假的头衔。
3.会计量化信息披露不足,描述性信息过多
神华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虽然含有一定信息量的数据作为支撑,但仍是描述性文字占主要篇幅,描述性文字过多容易给人造成喊口号的印象,缺乏定量的数据统计既不利于形成报告的客观性、可读性和专业性,也不利于进行纵向的集团内部比较。
虽然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无法全部用数据信息加以揭露,但是不应该刻意用文字描述来代替数据支撑,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有很多指标是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如利润增长率、利息保障倍数、员工满意度,离职率,环保费用等,应该尽快制定相关披露准则,对可以采用数据形式披露的信息进行强制披露。采用更加丰富的会计手段,丰富会计量化信息,尽量避免使用空洞的描述性语言。
4. 激励约束机制不足
虽然神华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相关推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披露,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益相关者并不清楚集团是否有鼓励集团内部子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措施和拒绝履行责任的惩罚手段,如果集团没有制定相关约束机制,对于集团内部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会明显不足,也不利于调动揭露社会责任信息的积极性;如果企业已经制定相关标准但没有揭露,外界利益相关者就难以对其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督。对于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也需要进行考核,利益相关者单纯的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判断其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无法确定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神华集团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
1. 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信息披露模式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规范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框架,对企业如何披露其履行的社会责任并没有指导性的意见,因此我国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处于一种自愿性的分散披露情况,企业披露的模式各有不同,披露的内容也并不固定,也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这样使得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无从依据,既不利于信息披露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也不利于企业间的横向比较。从我国整个煤炭行业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煤炭行业公司已经开始以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揭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但所披露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和可比性,虽然均涉及到对环境的责任,经济责任和对社会公众的责任等,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披露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神华集团在其中虽然是披露比较细致规范的企业,但是也有披露框架不够完善的问题。
2.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针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负面信息较少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少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应的规范引导和监督,使得不公开披露负面信息的行为得以“合理化”,这就给了许多企业不披露或者少披露负面信息以借口。然而仅仅建立相应的披露准则仍然不够,需要一定的监督机制来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监督和审查,通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进行检查,核对其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虽然有效的监督执行起来比较困难,需要较多的人力和财力,但是却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会流于形式,最终也将使得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成为装潢企业门面的一种手段。
3.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进程仍处在落后阶段,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涉及的会计量化信息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而且我国目前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指标揭露体系,使得大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含有较少的会计量化信息,仍是主观描述性信息过多,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无法像传统财务报表一样以会计指标为主的揭露模式,因此可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乃至可以创设相应的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和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进行披露。
4.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仅依赖于相应监督机制的控制,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果只有监督机制,只会让企业被迫的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从长远角度看会逐渐消减企业推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会认为推行社会责任是一种职责,这曲解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宗旨,使企业忽视了履行社会责任会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事实,因此我国目前缺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广是不利的。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