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各级中学,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育普遍存在着三少三低的现象,三少是指专业地理教师少、教研活动少、地理知识信息少,三低

  摘要:初中地理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各级中学,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育普遍存在着“三少三低”的现象,“三少”是指专业地理教师少、教研活动少、地理知识信息少,“三低”是指地理师资达标低、课堂效率低、思想认识低。这种局面亟待解决,为此,笔者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提出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地理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前言

  科学家指出,21世纪将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新世纪,人类需要借助新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等来观测地球、开发资源,改善环境;21世纪,卫星通讯和移动电话将非常发达,人们可在家里通过电视、电话、电子邮政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进行交流;21世纪,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将不断出现,会大大缩短时空距离,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会更加频繁。因此,21世纪,人们将需要更多的地理知识,掌握更先进的地理技术手段。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日益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必须时刻同那些破坏资源、破坏生态,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做法作斗争。正确认识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防止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要求人们接受高水准的地理教育,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所有这些,要求学校地理教育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青少年地理素质的重任。

  正文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的逐步实现,无论是生活在沿海发达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初中学生都深受其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
  多媒体来自英文Multimedia,multi是指多重的,media即媒体,指我们用来表达信息的载体与形式。多媒体从字面上解释是多种媒体(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声音、音乐)集合的意思。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可不失时机地发挥这些独特的优势,帮助学生积极地、自主性地进行学习。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笔者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地理事物、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对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因此,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X省》课件的片头加入“阿里山的姑娘”等视频影像歌曲,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悠扬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一首首熟悉的歌曲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又如,当讲到X的旅游资源时,一幅幅美丽的风光画面展示在眼前,一边欣赏一边还可以听到优美动听的解说,犹如亲临其境,乐而忘返。就这样,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课件里,制作了多个动画(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视频动画),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褶皱”、“断层”、“火山的形成”等等都变成动画显示,学生看后一目了然,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先把画面做成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象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然后再显示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相反,在向斜轴部产生局部挤压力,抵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强,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慢,差异性的侵蚀继续发展,使背斜部位成为谷地,向斜部位转为山峰,即“向斜成山,背斜成谷”。这一动画的模拟显示,使学生难以理解的地形倒置现象变得形象、直观,印象深刻,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地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时刻围绕计算机展示的情境及时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讨论辨析,由浅入深地学习,师生共同评判总结,顺利完成由感知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视听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左右两个半脑同时接受加工信息,学生大脑受到及时的强化刺激,加速学生记忆结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而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那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它们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兼顾全面,因材施教。

  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力有差别,教师可根据各班的认知结构水平,学生能力来设计运用教学课件。上课时可因班而异,控制教材内容显示的次数、时间和顺序,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同一班学生的教学中,也可针对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例如:我在讲矿产分布这部分内容时,有些班我是采用先把矿产分布图显示出来,学生看图总结分布规律,而有些班则是先让学生看书,找到矿产分布规律,然后再在图上一一显示出来,加深印象。在讲火烧寮多雨的成因时,有些班是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原因,老师再显示出风向、洋流、地形雨等图进一步总结归纳;而有些班则采用先把风向、洋流、地形雨等要素显示出来,再让学生分析归纳。不同的显示时间,不同的顺序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有着特殊的效果,而在同一班级也可根据学生的差别调整教学进度。如:课程讲完离下课有5分多钟,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进入做练习环节,检测自己本节学习情况,计算机可及时给以反馈信息。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可停下来,再次进入教学画面,自己哪个问题不懂就跳到哪个画面去,直到弄懂为止。所以说:多媒体对个别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又可照顾学生学习上的个别差异。这样,不但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也有助尖子学生的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共同进步。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加深印象,强化地理知识的记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可以应用多媒体,因为这种教学可以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或差异,根据要求制作成课件加以分析综合,并可将某一地理景观或事物按先后放映和讲述。如中国区域地理都接触到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生产部门,而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这些相互联系的地理事物,制作成课件播放,显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再通过比较和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就能认识到其中的本质和规律。这样由易到难、由零到整地进行演示讲解,学生一看即懂,一听就明,也弥补了学生年龄、智力和基础知识所带来的差异,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识记能力。

  七、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所谓地理教学效率,包括单位时间内地理教学信息传递的数量和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速度。众所周知,人们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信息、接受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而形成的。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大大延伸了人体感官,扩大了人的视野,扩展了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传递和接受信息的速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学信息的传递量加大,传递速度加快,从某种意义上说,减轻了学业负担。比如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诸多重点和难点,综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则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不但可以使地理学习兴趣浓、易接受、理解快、掌握牢,学得生动活泼、灵活有趣,而且可以使地理教学课时缩减、负担减轻而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复习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不应成为“热饭”式的旧知识的重复、堆砌,而应该将知识归类、结合,成为一个融会贯通的整体,从而得以提高。比如,复习课的内容较多,上课时普遍感到时间非常紧张,难以复习好。如果我们把归类的提纲、比较的表格、分析的图象或现成的练习题等,用视频展示台或Powerpoint等课件工具制作,课堂上边讲边投影,把节省下来的时间主要用于分析归纳上,能提高复习的效果。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如果投影一次,有些学生没听懂的话,可进行方便的重复。这样,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又便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多学些、学深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八、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地理成绩

  农村中学在教育资源、经费投入和教育信息等各方面都较落后,地理教学必备的挂图,模型等十分陈旧,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水平差异大,教学需要面对很多困难。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均衡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的能力。如:在讲解《中东》一课时,由于农村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学生对中东地区所发生的事很陌生,没有一点背景知识,就无法进一步探究中东成为长期热点地区的原因,所以教师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视频、文字、图片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透过镜头看中东”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中东,然后提问:谈谈你印象中的中东?学生才有话可说,激起了学生了解中东、走进中东的欲望。多媒体技术介入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在拥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增强学生概括、分析问题能力。从多种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论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因而被广大教师所青睐,而其教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由于地理学科是有本身独有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多年来地理教学的形式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挂图、地球仪等),发展到利用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进而进一步发展到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从而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地理知识到积极主动地获取地理知识;从被动听讲变为多感观协同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应用得体的教学方法,使多媒体所传授的知识贴近学生的认知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⑴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
  ⑵陈澄.《地理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⑶中央教科所、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国儿童中心和全国校外教育联席会.《中国校外教育•理论》.国内统一刊号:CN11–3173/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8502
  ⑷《青年与社会》杂志社.《中外教育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53-1037/C
  ⑸曹葆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模式及建构策略》
  ⑹温蓉.《多媒体教育的优势与运用》
  ⑺郎晔贺邵丹.《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在课件制作中的指导作用》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6182.html,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上一篇 2020年5月14日
下一篇 2020年5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